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门嫡女之再嫁 作者:清风逐月(完结)-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伯,我那亲戚像是改了名换了姓,一时之间也找不着,今儿个一早丫环便出门探路了,可能咱们主仆还要在此叨扰几天,不知会不会不方便?”

    长安趁机和老汉说起话来,先从闲话家常开始,总要取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同才能把话给说深了去。

    老汉略为犹豫了一下,看着长安一脸期待的神色,这才点头道:“也行,反正家主不在,这庄子里人也少,清净得紧,若是娘子愿意住些时候便住吧!”

    “谢谢老伯!”

    长安心里一松,面上升起一丝喜色,总算初步意愿达成,便接着道:“昨日老伯也只当收留咱们一晚所以没收银钱,如今要在这里住上几日,也不能白吃白喝,待会我便将银钱补上,老伯也别再推迟,不然咱们住着也不安心。”

    长安先把话说死了,那老汉微微一怔倒是没有反对,继续垂首忙活着手中的活计,半晌才悠悠道:“不知娘子贵姓,找的又是哪一户人家,我老汉在这里也住了好几十年,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长安微微迟疑后,才缓缓道:“姓王的。”

    长安不想一口就道出姓沈,怕这老汉会立时便想起沈家庄子,到时候路一指让她们就此走人,她还没探听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呢。

    “姓王啊!”

    哪知那老汉微微一顿,却是轻叹了一声,“早些年到是有户姓王的,只不过如今却是已经改成姓沈的了。”

    老汉话语中不无惋惜之情,长安心思一动,假装好奇道:“老伯这话是怎么说的,难不成王家庄子易了主?”

    “也不算易主。”

    老汉摇了摇头,沉声道:“只王家的姑娘嫁到沈家去了,这庄子成了她的陪嫁,如今自然便是改了姓了。”

    “出嫁从夫,这也是应当的。”

    长安点了点头,面色一敛,王家女嫁了沈家郎,那不就是指她的父母吗?

    思及此,她不由追问道:“老伯不妨多给我讲讲沈家庄上的事,说不定那就是我要找的王家呢!”

    长安说到这里,那老汉已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计,一脸认真地打量起了长安,半晌才道:“娘子不说我老汉还不觉着,当年那王家小娘子是何等风姿,如今见着娘子竟然觉得有几分相似……你说怪是不怪?”

    长安有些心虚地垂了目光,虽然她是有欺瞒在先,但这老汉的眼光又何其锐利,顿时让她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放在膝上的双手不由绞在了一起。

    老汉的目光一闪,暗自凝眉,却又不点破,只从腰间抽出了一根老长的旱烟袋。

    这旱烟袋最前端是一个铜制金属锅,中间的一段为乌木空心杆,后面的烟袋嘴是一圈温润的碧玉,老汉慢条斯理地从烟袋里取了一些烟丝放进铜制金属锅里,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看着那袅娜升起的青烟,似乎连视线都在这一刻变得迷茫了起来。

    长安以为这老汉不会再与她说些什么,却听见他的声音穿透云雾,带着一种沉淀的悠远及飘遥,就像说词人口中那老掉牙的剧本。

    “王家小娘子可是世家大族里尊贵的小姐,当年老汉也只是有幸见过她一面,后来便听说她嫁到了京城沈家……沈家当初可还没有这一门两国公的荣耀呢!”

    老汉说到这里,目光含着深意地望了长安一眼,才又继续道:“后来听说她生下女儿便去世了,哎,天妒红颜啊!”

    老汉说到这里摇了摇头,“许是王家娘子去世后,王家也是心灰意冷,对这两处庄子便再不搭理,沈家起初也是不在意的,就这几年派了个管事过来看着,可有什么用呢,奴大欺主,那处地方可早就被有心人给盯上了!”

    长安心头一突,猛然抬头看向老汉,难道连一个看起来像是不问世事的老大爷都知道沈家庄子的变故吗?

    “沈家娘子,你来的可不是时候啊!”

    一圈一圈的烟雾缓缓升腾而过,老汉的面容一时之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老伯是如何知道我的身份?”

    长安握紧了拳头,面色缓缓凝重起来,虽然心中多了一份谨慎,但却又笃定这老汉不会害她。

    “只要见过你母亲的人,怕是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你和她长得太像了!”

    老汉摇了摇头,唇角微扬,却是泛起一抹甜蜜而又苦涩的笑来,再多的痴恋也只是少年时的一梦,那如女神一般圣洁高贵的人儿,又岂是他们这种人可以随意肖想的?

    能机缘巧合见上一面,已是一种福缘了。

    “原来老伯认识我母亲?”

    长安此刻也不再掩饰自己的身份,谁也不是傻瓜,事到如今,她没必要如此遮掩和隐瞒了。

    “一面之缘罢了。”

    老汉抽完了最后一口长烟,就着铜制金属锅在地上敲了两下,沉闷的声响带出了几分凝重。

    “仅凭这一面之缘便能让老伯从此关注上沈家,那倒真正是沈家的福分!”

    长安笑着点了点头,难不成这老汉与沈家的缘份是始于她的母亲?但就算他前世有为沈家立坟的意愿,若背后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者怕是也不能成行。

    想到这里,长安心思一动,轻声道:“来这住了一天,还未请教老伯贵姓?”

    说到这里,那老汉却是爽朗一笑,抬起的眼尾缝都笑得起了褶子,“老汉不才,得家主赐姓,如今姓‘秦’!”

    姓秦?!

    长安一怔,随即强压住了内心的激动与震撼,迟疑道:“难道是……开国公府秦家?”

    “正是!”

    老汉点了点头,声音里却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正文 第【102】章 趋吉避凶

    佛说前世因,今世果,难道注定了秦家与沈家有缘,才会有今生她与秦暮离的纠缠不休吗?

    这份情,这份思念,这份牵挂,她已经打定主意要抛诸脑后,却没想到秦老汉的话语如晴天霹雳一般又将她打回了现实。舒槨w襻

    秦家与沈家有什么交情,她一点也不知道,当然沈家想要攀上秦家的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若说在前世里,与秦家有交情的是王家,还只是局限在两个人的身上,秦暮离与王治。

    难道仅凭着这一点点的交情,秦家人便能冒着这天下之大不违为沈家修砌坟冢吗?

    长安一时之间思绪很乱,一方面她不希望帮助沈家的是秦家人,一方面又暗自期望这个人是秦暮离,所以此刻她矛盾了。

    半晌之后,长安才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老伯口中的家主到底指的是谁?”

    问出这句话来,长安甚至能够听到那躲在胸腔里跳动的声音,咚咚--咚咚--,一声一声,诉说着她那莫明的紧张与期待。

    “这座庄子归属于我家四爷!”

    秦老汉淡淡地瞄了长安一眼,他似乎能够感觉到眼前女子紧张的情绪,但她紧张什么,难不成是与他家主人有旧?

    “四爷?”

    长安的小心肝忍不住颤了颤,只觉得一时间全身酥软,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但却能听见自己口中发出的声音,“秦家四爷……可是秦暮离?”

    虽然心中早已经有了预见,但长安却还是一而再地印证,她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也许仅仅是求一个心安。

    秦老汉点了点头,试探地问道:“沈娘子可是认得我家四爷?”

    长安怔怔地点了点头,强撑的眸子却是缓缓闭上,心中一声喟叹!

    秦暮离竟然就是沈家前世的恩人,能够不顾皇权威压,毅然决然地为沈家立冢修坟,她很想当面问他一声,到底是为什么?

    前世里,没有他们俩人的相识,也没有这种莫名的牵绊与情缘,所以,她迫切地想知道这背后的答案。

    而后秦老汉说了什么长安都没记在心里,大致是夸赞秦暮离的种种事迹,而这些她早已是耳熟能详,他的英勇与卓绝普天之下还有谁人不知呢?

    等秦老汉说完这一通后,长安的心绪总算是定了下来,不禁正色道:“老伯既然知晓我的身份,也知我是初次来到北川,对沈家庄上的事情一无所知,老伯若是知道什么,能否诚然告之?”

    秦老汉在这里呆了几十年,人事变迁迎来送往必定见过不少,虽然他有些年纪了,但那双眼睛依然犀利,长安本就要多方位打探消息,自然不能忽略掉眼前这位,至于秦暮离的问题就暂时抛在脑后,总有一天她会当面问个明白。

    秦老汉抿了抿唇,神色有些犹豫,又看了一眼长安,目光闪了闪,似乎不忍心对着这张相似的面容说出拒绝的话来,他叹了一声,才道:“对北川连家你知道多少?”

    “连家?”

    长安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她听都没有听说过,何谈知道多少?

    “这连家也是这几年才冒出了头角,不过是因为他家的一个儿子在京城里当上了九千岁!”

    秦老汉说出这话时,言语里多有不屑,长安只是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

    连锦!

    秦老汉说的人是连锦,那个漂亮得不像话的太监,她倒是听说皇上很是宠他,她倒没有关注这事,只没想到他已经是九千岁了?

    大周皇朝虽然没有盛行男风,但宫闱里的秘事遮遮掩掩大家到底还能猜到几分,只是皇上到了这个年纪竟然对男人产生了兴趣,让长安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也知道连锦是吧?”

    秦老汉摇了摇头,“连家早年也是贫穷得紧,连锦是庶子,这才被送进了宫里,如今连家当家的便是他的大哥连吟碧!如今的连家在北川可说是一霸!”

    “老伯,我不明白的是连家与沈家又怎么扯上了关系?”

    虽说宦官不能当政,但细数历史,也不乏宦官祸乱宫廷引致的种种事端,连家人借着连锦的势兴风作浪仗势欺人也不是不可能的,长安眉目一凝,大概心中有了个底。

    “也不知道哪一年,沈家庄子的后山上听人说挖出了了不得的宝贝,当时连家便派人来了,后来又封了口,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

    秦老汉说到这里看了一眼长安,只见她面色如常,没有诧异也没有惊慌,不禁在心中暗暗点头,又道:“如今沈家庄上有两个管事,一是原来的王家人王鹤,一是沈家派来的沈随,他们俩可都将女儿嫁给了连吟碧为妾,你说奇不奇?”

    “原来如此。”

    长安缓缓地点了点头,听到这里她大概知道了是个什么情况。

    沈家庄子的后山挖出了东西,如今暂时定性为金矿,而这个消息被连吟碧知道了便想插上一脚,毕竟这世上又有谁会嫌钱多呢?

    可苦恼的是沈家庄子又不属于他连家,若是明着买卖,怕是让沈家觉出端倪反而坏了事,毕竟沈家也算是有爵位的功勋之臣,这份霉头暂时不要去触得好。

    所以连吟碧私下找上了王鹤与沈随,不管是威胁利诱也好,还是许以重利也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二人都将闺女送进了连家,想来是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长安叹了一声,许是那么多年沈王两家都没有再关注这北川的庄子,所以让这些人亦发大胆起来,想着就这样挖一辈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掏空了金山,也没有人能拿他们怎么样吧?

    再说了,天塌了还有大个儿在前面顶着,连家背靠九千岁连锦,连锦如今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谁能不给面子?

    就算退一万步,沈王两家的人怕是真的知道了也只能私下暗地里商量,绝对不敢摆到明面上来,这可是打脸的事,真要弄到不欢而散那可就是结仇了。

    这几天风声很紧,毛晋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混进了沈家的庄子,每日虽有紫雨传回消息,但长安到底心里不踏实,不安的预感越发强烈起来。

    秦老汉每隔五日便会往北川县城里走上一遭,而且一般是头天下午出发,第二天中午归来,但这一次他几乎没有县城里留宿,当夜便赶了回来。

    于是,长安便听到屋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着秦老汉沙哑低沉的嗓音,“沈娘子睡了吗?”

    望着桌上那盏微弱的火光,长安在猜想到底是有什么急迫的事要让秦老汉夜里都来寻她,一手披上了外衣,几步上去开了门。

    “老伯可是有事?”

    口中的疑问没有问出口,长安已经留意到秦老汉满脸的焦灼与急迫,不禁侧身一让,“进来说!”

    紫雨眼下都还没有返回庄子里,每晚她与毛晋都有消息传递,这个时辰还不到她回来的时候。

    秦老汉也没客气什么,一把抹掉头上的汗,当先跨进了门来,可还不待长安坐定,他已是转过了身来,急声道:“连家的人发动官府四处寻找你的下落,怕是今天晚上就要找到这边的庄子上了。”

    长安吃了一惊,眸中神色大变,她到北川的消息走漏了吗?

    怎么办?难道要就这样离开?

    不,她不甘心!

    “老伯,我再怎么说也是沈家的女儿,就算连家的人找到我又能如何,天子脚下,他们还能反了天去?”

    长安强作镇定,双手却是有些紧张地绞在了起,如今她能作为依仗的便只是沈家女儿的身份,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若是连家的人用强的,她还不一定能够全身而退,更不用说眼下毛晋与紫雨都不在身边。

    “连家的人在这里可是无法无天的,若是被他们找到你,即使搬出了身份,怕是也不能善了。”

    秦老汉此时是真的为长安担忧,一个女人最怕什么,一句名节尽毁就能要了她的命,在这个强权社会里,一个柔弱的女人拿什么去和那些凶悍的男人争斗?

    长安心头一颤,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了起来,她也知道此时的情况不允许她光说不练,她眼下的确是没有能力对付连家的人,就算她说出来了,有几个人能信,能服?

    若是她依然躲在这里,不知道会不会连累秦老汉及厨娘?

    为今之计,只有暂时避过今晚再说。

    “紫雨她眼下还未归。”

    长安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她已经有了决断,但她要等着紫雨一同离去。

    “等不及了,沈娘子,连家的目标在你,紫雨姑娘若是回来,我定会妥善安置她。”

    秦老汉握了握拳头,脸色在烛光下涨得通红,额头的汗水又浸了出来,他此刻也顾不得去问紫雨的动向,只是眼前的长安他定然不能让她有事。

    可恨啊,若是他家四爷在这里,连家又怎么会这般嚣张?

    平日里对连家的作为,秦老汉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他毕竟只是一个家奴,犯不着事事强出头,为主家带来麻烦。

    但长安却是不同的,她不仅是武国公的女儿,更是他曾经恋过的女子的血脉,他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她遭遇任何不幸。

    长安略微迟疑之后便重重地点了点头,紧急关头,她也只能相信秦老汉,再说他们相处这段日子以来,秦老汉也待她不薄,想到前世的种种,任何一丝的怀疑都是对他的亵渎。

    秦家,是沈家的恩人,既然重活了一世,这份情她也会记在心间,涌泉相报!

    夜色中,长安与秦老汉无声地前行着,宽大的黑色毡衣将她娇小的身形拢住,兜帽遮住了她的容颜,只在抬首时露出一双黑眸,闪着熠熠的光华。

    庄上的路阡陌纵横,就像被切开的豆府块似的,若是不熟悉的人走在其中,无疑与是入了迷宫,被秦老汉带着东拐西弯,长安只觉得脑袋都犯着迷糊,眼见巷子另一头燃起了火光,她刚要跨出去,却被秦老汉一把给拉了回来。

    “不能过去了!”

    秦老汉的声音低沉地响起,似乎还带着几分无法压抑的愤怒,“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到了,眼下把庄口都给堵上了,咱们出不去了!”

    长安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他们当时来的时候毛晋便细说了这里的地形,进出都是一个口子,若是被人给把守了,那想逃也逃不出去。

    长安心头也是憋屈窝火,她明明是沈家庄子的正主,眼下却要狼狈地四处躲藏,若是北川的官府不能信任,她就回京城去调集人手来,但又怕京城天高皇地远的,即使威严雄风再盛又能让这里的人有几分的忌惮?

    当然,若是能够返回汴阳向秦家借些人来自然是更好,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比起京城才兴起没有多少年的沈国公府,怕是开国公府的名头更能够起到震慑作用。

    只是秦暮离如今不在开国公府,她又找哪个人去开这个口?

    秦二夫人那里已经将话给堵了回去,她就算脸皮再厚怕是也求不到那里去。

    长安心头也是火急火燎的,若是这些人一家一家地搜过来,她迟早要暴露的,可恨的连家,可恨的九千岁!

    饶是长安素来与连锦没什么过节,此刻也在心里咒骂了一番,若不是连锦做到这般高位,如今的连家又如何会借他的势,连同北川的衙门都形同虚设,整个都姓了连?!

    心时暗咒了连家一阵,不期然的,另一个字眼突然跳跃在脑海,长安目光一紧,低声道:“咱们去杨家!”

    杨琰,她初至北川是认识的第一个富家公子,而眼下,她却不是对他全然不知了。

    七年前,杨琰便娶了连吟碧的妹妹连吟霜为妻,只是五年前的一次意外,连吟霜死了,而杨琰也残了,好似就在那一次矿山的事件中。

    从此以后,杨家便与连家断了关系,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如往昔一般,但如今长安回想起初见杨琰时的种种……或许这杨琰对连吟碧是有恨的,也或许他连自己都恨上了!

    “杨家从前和连家可是一路的……”

    秦老汉面色凝重,有些不赞成地摇了摇头。

    “老伯,你也会说是从前,我想如今的杨琰是绝对不会站在连吟碧那一边的!”

    长安握了握拳头笃定地说道,人生在世,谁没有犯错的时候?

    有时候看人好坏与否,便只是那第一眼的感觉,那样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即使他曾经犯过错,她也能体谅他,因为如今的他已是不同了,失去了一双腿换来了他的新生,瑕不掩瑜,她对杨琰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这,好吧,咱们去试试!”

    秦老汉思忖良久才缓缓点了点头,或许长安呆在杨家也是一个办法,念在往昔,或者连家人会给个面子也说不定。

    决定了之后,俩人便抄了小路向杨家赶去,还是初次入杨家时的那道小角门,秦老汉上前敲了敲门,过了许久,才传来一个婆子不耐烦的声音,“谁这么晚还上门啊?”

    虽然是极度不愿,但那婆子还是打开了一条门缝,见着一身粗布衣裳的秦老汉时不由微微瘪了瘪嘴满脸的不屑,但在触及到他身后站着的长安时,原本黯淡的目光却是陡然一亮,和着那门都一把给拉了开来,“娘子快进来!”

    那婆子一脸喜欢地对着长安招了招手,那目光似乎比看见自家亲戚还热烈,秦老汉微微有些不解,长安却是对他点了点头,俩人一闪身便进了门。

    “我要见杨琰!”

    长安对那婆子点了点头,顺道塞了个荷包在她手中。

    那婆子笑嘻嘻地接过,点头哈腰道:“那日娘子离开后,夫人便下了话,若是娘子再来不用禀报直接带去就是,没想到娘子真的来了,夫人可真是神见啊!”

    婆子在那里自说自话,在她以为,怕是自家夫人为少爷相中了这个漂亮的娘子,这才如此放宽吧?

    只是眼下天色漆黑,这娘子来得也是诡异,而这老汉貌似是秦家的人啊?

    婆子一怔,虽然心中有疑惑,却也不好当面问出,主子们的事,可哪里是他们这些下人能随意过问的,若是惹来什么不快,依夫人的脾气,怕是一顿板子都是轻的。

    “有劳了。”

    长安点了点头,转身对秦老汉低声道:“老伯,我这里暂时无碍,你先回去,以免紫雨回来见不到人干着急!”

    秦老汉略一迟疑便点了点头,目光深深地扫向长安,他也没想到长安与杨琰竟然是认识的,那么是不是应对连家也就更有把握了?

    那杨琰他也见过,不似连吟碧那样嚣张跋扈,人嘛看起来也有几分正派,只是以前被连家的姑娘迷了眼,这才对他们所做之事睁只眼闭只眼,如今他倒真的希望这杨琰是幡然醒悟了。

    秦老汉压低了声音在长安耳边道:“沈娘子要当心,若是你有个什么意外,我老汉就是豁出这张脸不要,也要回秦家搬来救兵!”

    长安心中一暖,点头道:“谢谢老伯!”

    秦老汉转身便走,这时那守门的婆子已经唤来一个提着灯笼的小丫环,嘱咐她务必将长安带到杨琰那里,还万千交待这是夫人吩咐的,半点马虎不得。

    长安在一旁听着不由抿了抿唇,杨夫人或者说是杨琰真是好预见,总是知道她人单力薄,早晚有找上他们的一天,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只希望她这次前来杨家不是个错误的决定。

正文 第【103】章 见色起意

    夜深人静,一盏灯笼飘摇而动,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