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门嫡女之再嫁 作者:清风逐月(完结)-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二媳妇说这沈长安软硬不吃,遇强则强,自己如今这般说了秦家的难处,她若真是个懂事的,就该体谅退步才是,也不枉费四郎喜欢她一场。

    秦老太君微微眯了眸子,身体向后靠了靠,等着看长安怎么说。

    长安唇角泛起一抹苦笑,只这出身她是无法改变的,她没法抹掉她嫁过人的事实,若是秦老太君只揪着这点不放,她纵使说出朵花来也是没辙。

    秦老太君等了半晌也不见长安说话,眉梢不由微微挑起,露出一丝满意的笑来:“既然你也没话说,那今天就这样吧,年节下,该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也不留你在府中用晚膳了。”

    拒绝的话说得很委婉,长安脸色一时之间褪了血色,苍白着站了起来,正想告辞离去,秦暮离却冷不丁地闯了进来。

    见到长安,他先是一喜,可看着她那份脸色又是万般地心疼,也顾不得许多,一把拉过了她的手,关切地问道:“可是受委屈了?别怕,有我在!”

    长安只觉得心中一阵酸楚,泪花便浮上了眼眶,忙被她用罗帕给抹了去。

    秦暮离身后跟着秦朗与紫鸳,俩人一进来,紫鸳便奔到了长安身后,紫雨颇无奈地瞥了她一眼,不是叮嘱过不要来了吗,这丫头还是和从前一样死倔。

    “四郎!”

    秦老太君胸口一噎,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搁了下去,冷着脸看向秦暮离。

    怎么这个孙儿如今胳膊肘尽往外拐,进了厅里也不先向她请安问好,巴巴地扑向了长安那方,真当她老太婆不存在吗?

    还说长安委屈了,受欺负了,这是当着那么多人打她的脸呢!

    为了另一个女人便罔顾她的脸皮,这就是他们秦家养出的好孙儿?

    秦老太君气得脸色涨红,拍着桌子连说了三声“好”字!

    “母亲!”

    秦二夫人也是跟着追了过来,还抚着胸口喘着气,却是瞪了秦暮离一眼,忙跑着过去扶了秦老太君站了起来,一手抚着她的背,轻声安慰道:“母亲缓口气,别跟小辈一般见识!”

    秦老太君瞪了秦二夫人一眼,指着秦暮离愤然骂道:“他还小?!如今都是三十的人了!别家的孩子三十儿女都生了几双了,运气好的都快要做爷爷了,他如今……真正是要气死我个老太婆!”

    秦暮离拉了长安一同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这才道:“孩儿与长安两情相悦,若是今生不能娶她为妻便终生不娶,求祖母、母亲成全!”

    长安打了个颤,转头看向秦暮离,心思一瞬间恍然……

    前世的秦暮离也是一世未娶孤独终老,难道今生亦要重复相同的命运,而且还是为了她?

    “四郎,你……”

    秦二夫人气得说不出话来,看看长安,再看看自己的儿子,终是叹了口气,将头撇向了一旁。

    秦老太君却是缓过了气来,冷笑一声,道:“你若真是打定了主意要娶她,那就别再做我秦家的儿郎!”

    秦老太君咬了咬牙,只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般失败过,丈夫找得好,儿子媳妇也不错,偏生到了孙子这辈竟然多了这么个倔牛!

    她怎么不心疼秦暮离,可如今见着自己的孙子为了一个女人便与家里人闹成这般,今后真的进了秦府的门那还得了?

    “那我就……”

    秦暮离的话已经堵在了嗓子口,却被长安一把捂住了唇。

    长安对着秦暮离摇了摇头,她面色紧绷,没有一丝笑意,秦暮离倏地怔住了。

    长安自然不能眼看着秦暮离为了她与家人决裂,她做不到。

    人若是自私点该多好,只图眼前的快乐,不管今后的烦忧,谁不愿意呢?

    长安也想要纵容自己这般,但想到今后或许会发生的种种,她又不得不勒住这种期盼,若是今后他怨她了,怪她了,说他行至如今的境地都是她一手造成……

    到了那时,她情何以堪?

    秦二夫人浑身打着颤,只觉得从脚底到背脊都是浸凉浸凉的,秦老太君说出那样话来,若秦暮离真的接了口,那么不是就成了定数?

    秦老太君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难道这事就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当然,这事情的重点不在秦暮离,而在长安,若是长安退步了,或许秦暮离也不用……

    秦二夫人的目光陡然转向了长安,无奈与苦涩中还夹杂着一丝微微的恳求与期盼,长安又如何能视而不见?

    长安咬了咬唇,转头看向秦暮离,“四郎,你待我情深意重,只眼下这般……这般……”

    那样的话语已经跳上了舌尖,可看着那双深海似的眸子,她又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那几个字眼,面上一片苦涩,连眼眶都泛了红。

    “长安,别说了!”

    秦暮离摇了摇头,却是握紧了她的手道:“知我若你,若是没有了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咱们走!”

    秦暮离缓缓扶起了长安,目光变得坚定了起来。

    秦老太君气得脸色铁青,全身发颤,指着秦暮离恁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秦二夫人的眼泪却是“扑哧扑哧”地掉落,只咬唇唤道:“我的儿……”

    秦暮离转身的背脊僵硬着,眸色深深,只握着长安的手不断加力着,勒得她微微有些泛疼了。

    他明明也是不愿意做出这个决定的,但奈何天不从人愿……

    长安心底是深深的叹息与无奈,正待说什么,屋外已是急急奔来了一人,秦朗见状不由踏了出去,问明了原由,这才又大步奔了进来,双手恭敬地将封了火漆的信件递到了秦暮离手中,沉声道:“四爷,边关急召!”

正文 第【129】章 离别一晚

    状如莲花的黄铜更漏静静地摆在临窗的桌上,随着细沙从漏眼里滑落着,时间也在无声地流逝。

    长安窝在秦暮离的怀中,始终舍不得闭眼,额头抵着他的下颌轻轻地摩挲着,一丝久违的温馨在俩人之间缓缓地漫延。

    团年夜,守岁时,谁能想到大年初一他又要远赴边关呢?

    “乞力浑王来势凶凶,你定要加倍小心!”

    长安叹了口气,一手轻轻抚着秦暮离的胸膛,隔着月白的绫缎亵衣,能够感觉到那勃勃的心跳,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无妨,早晚都得有这一战!”

    秦暮离摇了摇头,双臂却是箍紧了怀中的人儿。

    乞力浑王卓奥想来已是备战良久了,如今趁着年节之际攻向岷玉关,定然是想着大周朝的兵力会在这一刻会放松戒备。

    不过有王治与杨琰在,他们俩人一个有勇一个有谋,再怎么样也能抵挡一阵,等着他归来。

    “嗯。”

    长安点了点头,可低垂的目光却有些闪烁。

    不知怎的,她总觉得有些心绪不宁,不安的阴影悄悄地潜伏在心底的最深处。

    卓奥突然发动战争,不知道与她们姐妹就这样逃离有没有关联?

    龙莲如今又怎么样了,这些都是她挂心的。

    “委屈你了……”

    秦暮离欲言又止,若不是他让长安上门,她也不会被老太君刁难。

    长安那么好的女子,怎么在他们眼中便什么都不是呢?

    这一点,秦暮离始终想不明白。

    而这一次,换作是他与家人不欢而散,只说要赶回边关,收拾了衣物,带了一众长随侍卫便离开了秦府。

    秦家人是眼睁睁地看着秦暮离出的城门,可行到一半,他到底放心不下,便让其他人先走,自己拐了个弯,趁着夜色摸黑进了长安的房中。

    毛晋倒是尽忠职守地看门护院,但无奈秦暮离的功夫高出他太多,想要不让他发现也不难。

    年夜里守了岁后便各歇各屋,长安没有让人守夜,紫雨与襄儿一处睡着,紫云照旧带着小墨儿。

    秦暮离漏夜归来,长安也很是诧异,骤然见到他的那一刻,她先是一怔一惊,紧接着便红着眼扑进了他的怀里,就算紧紧地拥抱着,她仍然觉得不够。

    干柴烈火,思念如焚,经历过初次的甜蜜与愉悦之后,一切的发生是那么地自然、契合。

    纠缠的肢体,似乎恨不得将对方都嵌进自己的怀里,只为彼此所拥有。

    放纵、沉沦,在巅峰中颤栗!

    她与他,都是彼此的唯一,只要他待她好,她还有什么可委屈的呢?

    长安摇了摇头,轻叹一声,“他们都是你的亲人,自然是为了你好……你心里也不要有芥蒂!”

    “我知道!”

    秦暮离眸色一沉,说出的话却有一丝执拗的怨气,“可他们却看不到你的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也不怕,是金子到哪里都是闪亮的!”

    长安昂起了头,眸中闪过一丝耀眼的光,让她精致柔和的五官刹那间便度上了一层莹润的光亮,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你哪里只是金子,金镶玉还差不多!”

    秦暮离低低地笑了起来,微低下头,鼻头轻触着她的,温热的呼吸在长安面上倾吐,“既有金子的闪烁光亮,又有美玉的古朴润华,是这世间难得的至宝!”

    “瞧你把我夸得,今后还让不让我见人了?!”

    长安嗔了秦暮离一眼,却是轻轻一吻落在了他的脸颊。

    “安心等着我归来,嗯?”

    秦暮离一手轻轻地刮着长安细嫩柔滑的脸颊,嗓音渐渐变得低沉喑哑。

    “我等你来找我!”

    长安含笑点了点头,将头埋进了秦暮离的颈窝蹭了蹭,他特有的竹叶清香在鼻端萦绕不去,她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秦暮离穿好了衣裳,不舍地缠吻,却是压抑着冲动,捏了捏长安的脸蛋,这才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长安坐在榻上,紧了紧身上的棉被将自己团团围住,直到听到那一声轻巧的关门声响起,她的泪水才无声地滑落。

    过完了大年,正月十六这一天,长安一行才驾车起程,准备前往琅琊,那里有她的外祖一家。

    在前世里,因着身体的原因,她几乎一次也没去过外祖家,倒是劳烦了外祖父与外祖母赶到京城来看她,三个叔伯婶婶,几个表哥表嫂也是和蔼可亲的。

    只是她如今才去看望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心里会不会怪着她……

    年节里街面上的铺子也未开,长安遣了毛晋去北川的庄子上备了些土仪特产,又用楠木匣子装了两匣黄金,一同带在了车架上,虽然有些俗气,但到底是她的一片心意,祖母、婶婶与表嫂们用来打些首饰也是合用的。

    “小姐不知道,紫鸳姐姐望着咱们离开时的目光,像是恨不得能跳上车一同走呢!”

    襄儿在车里铺着软棉榻,又放了个姜黄色的大迎枕,这才扶着长安靠了过去。

    “尽胡说!”

    长安嗔了襄儿一眼,笑道:“紫鸳是嫁了人的,再怎么样也要随了夫家去,秦朗到哪里,她便到哪里,你将来也是一样的。”

    “不!”

    谁知道襄儿却是摇了摇头,跪坐在蒲团上,目光中蕴着一抹坚定,“我不嫁人,这辈子就守着小姐。”

    “你还小,也不急,”长安摇了摇头,只当襄儿是说笑,轻轻一晒,道:“等着再看两三年,有好的再说。”

    襄儿咬了咬唇,也不说破,她颠沛流离了这么多年,真没见过几个好男人,所以对男人她没有什么信心,还是相信自己最实在。

    “待会儿让紫云将小墨儿抱来我瞧瞧,听奶娘说昨儿个夜里吐奶了,看他今天在车上还习不习惯。”

    长安抚了抚眉间,这次是不是走得太急了些,小墨儿毕竟还太小,她真怕他受不了这颠簸的辛苦,又是在冬月里,万一路上染了风寒怎么办?

    还是怪她思虑不周,若是还将紫云与小墨儿留在汴阳,自己去了外祖家之后,不过绕道来接了便好,再过段日子,开春了天气也暖和了,小墨儿身体养得壮壮的,也没那么容易染病了。

    襄儿应了一声,撩了帘子对坐在车辕上的紫雨嘀咕了一声,就听到她跳下了马车,向后而去。

    襄儿捂唇笑了一声,转头对长安道:“紫雨与毛大哥感情真好,到哪里驾车都要一路!”

    长安也牵了牵唇角,“你甭管他们,两个都是练家子,横竖在车外也冷不着。”

    走了一路,午间在镇上的客栈休息,紫云便抱了小墨儿来,看着孩子精神还好,也吃得进睡得着,似乎一点也没有受旅途奔波的影响,长安便放下心来。

    将小墨儿搂在怀里,见着那两只黑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着,不停地探头探脑,仿佛看什么都新鲜得紧,长安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小姐也放宽了心,小少爷是吃人奶长大的孩子,再怎么说身体也比旁的孩子要强些,再说奶娘也跟着咱们,不会有事的。”

    紫云早耐不住了,若是让她还呆在汴阳守着,指不定她头上都要长草了。

    “嗯,到了外祖那边,封一百两银子,便放了奶娘回去吧。”

    长安点了点头,手指刮着小墨儿细嫩的脸颊,那和着奶香软懦懦的感觉,让人恨不得在他的脸上多亲几口。

    紫云如实说道:“奶娘前些日子还在说呢,跟着咱们离开最多一个月,不然家里男人和孩子都要念着,她就是赚再多银子心里也不踏实。”

    “是这个理,成了家便有了牵挂……”

    长安怔怔地说道,看了一眼紫云,微微有些出神了起来。

    紫云也已经十六了,紫琦更是与自己一般年纪,快二十了,两个丫头没有着落,她心里也不安,这次回京城真是要把她们的事一并给办了,找个可靠的男人托付了,安心地生儿育女才是正理。

    马车到了琅琊时,已是二月初。

    琅琊是个好地方,三面环海,背靠的琅琊山更是皖东名胜,山水风光在大周朝自是一绝,山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爰,林森茂密。

    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是文人雅仕们竞相追逐的文化胜境。

    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南天门上为纪念碧霞元君修建的古碧霞宫是著名的道教场所,琅琊山还流传着千百年的琅琊山初九庙会。

    长安他们抵达琅琊的时间凑巧,想来也是有机会参加二月初九的琅琊山庙会。

    琅琊临海,气候上便少了一丝冬的严寒,多了一丝春夏的温暖气息,一入琅琊,长安一行人都松了粗笨的棉衣大袄,换上了单层的夹袄,身上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

    因近海风大,琅琊人都爱在头上包个头巾,花色不一,种类质料繁复,走在街上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车子停在街道旁,襄儿已经动作利落地下车买了几张头巾来,又跟着老板娘学了几招打头巾的方式,回到车上忙着献宝似的将各人给装扮了起来,连小墨儿都没有落下。

    看着小墨儿顶着头巾一脸老成的模样,长安在一旁直乐。

    王氏是琅琊的世家大族,只要一打听便不难知道,几下便有人给长安他们指明了道路,一路过去,她的心渐渐有些忐忑了起来。

    上一世,沈家被构陷成通敌叛国罪之后,王家也受了一定的牵连,几个表哥仕途屡遭措败和排挤,除了大表哥二表哥看透时局辞了官场回家过清闲日子以外,四表哥被贬去了蛮荒之地,五表哥被人检举丢了官,六表哥不知何故在酒楼里与人口角纷争不幸坠楼摔残了双腿,而七表哥王治年纪轻轻就死在了东北蛮贼的手里,说到底还是受了沈家的牵连,不然又怎么会在中军营呆得好好的,偏偏被调去了对阵最凶险的东北库尔特蛮贼的先锋营。

    但这一世,自从她重生之后,一切都已经改变。

    大表哥与二表哥如今正在地方上当差,虽然离家远着,但听说都是好的,四表哥如今任琅琊的同知,五表哥就在挨着琅琊的滁县任职,每逢沐休都会返回琅琊老宅,平日里就宿在衙门,也没有在滁县安宅置家。

    六表哥不爱从政亦不喜武,从小便对算数精通,如今也是个财迷,听说管着好几间铺子、酒楼,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是如今琅琊商会的头一份。

    七表哥如今跟着秦暮离在西北戍边,与东北隔着老远,想来若非有什么变故也不会轻易调职,再说秦暮离也会好好看着他,必然不会让他出什么事的。

    “小姐,刚才我向老板娘打听了一番,说是这个月底便要开通直往京城的客船,咱们在琅琊台上船,若是顺风顺水的话不出半个月便能赶到京城呢,可比走陆路快得多!”

    襄儿欢快的话语打断了长安的思绪,她怔了怔,缓缓点了点头,“坐船也好,再这样颠簸下去人也要散架了,咱们回京城的时候就坐船,顺当!”

    “那敢情好,我还没坐过船呢!”

    紫云也兴奋地眨着眼睛,抱着小墨儿晃悠起来,抖得孩子呵呵直乐。

    上次长安坐船下澜州时,紫鸳与紫雨就陪着身边,紫云在心里可一直羡慕得紧,如今她也有机会亲自感受一番,心里自然是欢喜雀跃的。

    “船有什么好的,到时候晕得你们七荤八素的,可别怪姐没提醒你们!”

    紫雨撩了帘子,沉着脸色没头没脑地冒了这一句。

    她可深刻记得那次坐船的惨痛经历,真正是吐得她胆水都泛黄了,那个滋味绝对不好受,虽然最后慢慢适应了,但如今又过了那么久,不知道她还会不会重复当时的命运。

    长安转过了头去逗弄小墨儿,假装看不到紫雨乞求怜悯的目光,唇上却是噘起了一抹坏笑。

    紫雨就是欠磨炼,若是这次再吐,自有毛晋去操心,倒碍不着他们什么事了,说不定还是个进一步加深俩人感情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正文 第【130】章 一家亲

    两尊石狮子威严地矗立在朱红九环门的两旁,炯炯的大眼睛瞪得像铜铃,小墨儿一下了马车便舞动着双手想向石狮子扑去,让一旁的长安哭笑不得。

    门房看了他们半晌,觉着有些眼熟,但又不敢笃定,直到襄儿大气地上前一站,招呼道:“快去禀报老夫人,就说京城沈国公府家的表小姐到了。”

    “是!”

    门房先是诧异,接着便含着惊喜地猛点头。

    长安笑了笑,那种近乡情怯的紧张之感随即而去,有丫环热情地来接了她进去,坐在正厅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缓缓地站了起来,双手交叠在身前,含着一脸笑意看向来人!

    “我的儿!”

    苍老的声音压抑不住颤抖与喜悦,一位满含激动的老者已是出现在了正厅口,被丫环搀扶着跨了进来。

    她着一件簇新的深栗色圆领对襟通身长褙子,褙子下是一条细棉夹袄的刻丝六团花刺绣长裙,显得十分雍容富泰,只是鬓发有些花白,可看向长安的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一抹莹光已是在眸中缓缓流动。

    “外祖母!”

    王老太太的面容与家里挂着的母亲画像有着几分相似,所以长安不会认错,心里涌上一股难言的酸楚滋味,脚下一动人却已经是迎了过去。

    “外祖母,孙女不孝!”

    长安想要跪下,却被王老太太紧紧地抓着胳膊,颤抖的声音带着一丝鼻音,轻斥道:“人来了就好,行这些虚礼干什么?!”

    “是啊,快起来吧!”

    王老太太身后还有人说话,长安抬头望了一眼,已是泪盈于睫,眼前的人影早已经模糊了起来。

    “孩子,这是你二舅母!”

    王老太太激动得拉过长安的手臂,一一为她介绍道,“这是你四表嫂和六表嫂!”

    长安只能点着头,泪水却在不停地晃落,最后,止不住地嘤嘤哭泣起来。

    这是母亲从小生活的地方,有疼爱她的亲人们,她虽然是第一次踏足,却全然没有陌生的感觉,也许,就这是血浓于水,不管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亲情不变。

    长安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通后,二舅母已是叫来丫环为她重新净了面梳了妆,王老太太拉了她的手坐在长榻椅上,眸中是止不住地心疼,拍了拍长安的手背,“可怜的孩子,你受苦了!”

    长安在京城发生的点滴,王治早已经写信来一一告知,王家人得知后,又是一阵止不住地心疼。

    之后长安四处辗转,他们也怕入京见不到她,只当她是散心去了,总有落脚的时候,到时再去看看也不迟。

    可没想到长安兜兜转转竟然自个儿来了琅琊,大家在震惊之余又有一丝掩不住的欢喜。

    “孙女不苦!”

    长安摇了摇头,虽然眼眶仍然是红红的,但面上却缓缓绽开一抹笑来。

    她这才看清,除了二舅母、四表嫂和六表嫂以外,还有一个小男孩站在旁边,他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她。

    想到这里,长安不由转过了头来,示意紫云将小墨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