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门嫡女之再嫁 作者:清风逐月(完结)-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在北川庄子上积攒的黄金便是想要投入到这次救灾之中,她谁也没有说过,却不想阴差阳错,萧云竟然被派往了彭泽,这与他们原先预想的外放可是一点不同,这自然不排除有人在中间使了坏。

    青城……不用想也知道是他!

    兵不血刃,杀人不见血,用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将萧云送到彭泽,那便有上千种的方法让他死去,或许还不用青城自己动手,天灾人祸便能取了萧云的性命。

    青城,当真是恨毒了萧云,不,应该说是他恨毒了萧惊戎!

    若不是萧惊戎,他就能稳坐“天网一梦”阁主的位置,若不是萧惊戎,他就不会四处流亡!

    如今,他是用什么手段来保住在新皇身边的地位,连他自己都不耻!

    所以,他曾受过的一切,他便要萧惊戎用百倍千倍来偿还!

    萧云要去那样的地方,再想到这一层关系,或许青城还会暗中使绊子,长安怎么能不担心?

    “我会没事的,你与孩子在府里安心等着就是。”

    见着长安担心焦急的面容,萧云自是心中一暖,不由伸手揽住长安的肩膀,将她轻轻带向了自己的怀中。

    长安一怔,本能地想要挣扎,萧云的声音却是低低地回荡在耳侧,让她一时间没了动作。

    “别动,我就要走了,让我再抱这么一会儿!”

    长安微微一愣,在萧云宽大温暖的怀抱中,她突然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秦暮离已经离开了她,难道萧云也要一样吗?

    长安咬了咬唇,泪水无声滑落。

    若是秦暮离还在,如今又会是什么光景呢?

    他知道他们母子在等着他吗?他到底是生……是死?

    *

    灾情不等人,萧云接了任命的第二天便打点了行装前往彭泽,陆小猴留了下来,紫琦生了个男孩,他留在府中不仅是照顾着他们母子,也能看顾长安。

    更重要的是,陆小猴懂得“天网一梦”的联络机要,有他在,京城与彭泽两边的消息都不会落空。

    可就算这样,长安也踏实不起来,随时担忧着远在彭泽的萧云的安危。

    庾十四娘,也就是现在的武安公夫人倒是常来陪伴长安,白墨宸晋封武安公后,皇上便任命了他在京城中的职务,而澜州那方却是选了白氏族人代管。

    白家算是在澜州站稳了脚跟,连带着颖川庾氏也跟着得益,庾大人三年起复,官复原职,仍然当着本家颖川的父母官。

    算算日子,如今是六月底了,萧云到那里也有十天了,虽然有消息传回,却总是报喜不报忧,或是平平几句,让人探究不到那里的实情,可那里的一切长安却可以想像,除了焦急与担忧,再没有其他。

    夏日的午后有几分炎热,空气闷热中透着压抑,孩子们已经被安置着睡午觉去了,长安倚在榻上,却是半天和不上眼。

    外面有小丫环来报,说是武安公夫人来访,长安一下便坐起了身,这个时间点倒不是庾十四娘平日里来访的时辰,她不由多生了个心眼,让襄儿去迎的同时,转过头便让紫雨先一步去查探了虚实。

    所以等到庾十四娘带着那个全身笼在大氅中,她曾经也算不上陌生,如今却突如其来的出现在她表面的人时,她除了微微的惊讶之外,竟然再生不出其他的感觉。

    “秦二夫人来访,到是有失远迎了。”

    长安在榻上微微欠身,以她如今的身份地位,只有秦二夫人向她行礼的份。

    秦二夫人面容有些憔悴,再也不复以往的傲然,眼窝微微下陷带着点青黑,她看着长安的眸中似乎有一丝深沉的伤痛,似乎在透过长安看向什么人,但最终却是颓然。

    “沈姐姐,我也是没有办法。”

    庾十四娘在一旁叹了一声,都是沾亲带故的,秦二夫人求到了她跟前,她也不忍心拒绝,更是因为秦二夫人给出的理由,她也不禁起了一丝猜测。

    虽然这样的猜测有些对不起长安,但是……她也能够体谅秦二夫人失去了儿子的痛苦,因为她也是一个母亲。

    “好了,你帮我去东次间看看孩子们醒了没,我与秦夫人单独说会儿话。”

    长安转向庾十四娘,目光中并没有一丝遣责,秦二夫人不见了儿子,她也找不回最爱的那个男人,她无法分辨这两者的伤痛谁重谁轻,但如今她到底有孝哥儿与澜姐儿在身边,少了几许落寞与伤怀。

    “孩子……我能见见他们吗?”

    秦二夫人在听到“孩子”这两个字眼时却是忽然激动了起来,庾十四娘也是微微一怔。

    长安面色沉了下来,对襄儿使了个眼色,襄儿便立马引着庾十四娘往东次间而去,紫雨原本站在长安身后,此刻也知机地退了出去。

    “王妃,从前是我们不对,可你要体谅一个做母亲的心,你现在也是一个母亲啊!”

    秦二夫人已经等不到长安先开口,一说话眼泪便掉了下来,她也顾不得擦拭,只是嘤嘤道:“让我见见孩子们,看看他们像不像……”

    “难道夫人也相信那凭空的谣言?”

    秦二夫人的话未说完,便被长安给截住了,她微微侧了侧身,避过了秦二夫人探询的目光,这才道:“我的孩子自然像我,请夫人慎言,莫要丢了两府的颜面!”

    长安咬了咬唇,她不是不顾念着秦暮离,若是可能她也想要孩子们认祖归宗,继承秦暮离的香火,但不是现在。

    若是私子生的名头一经扣下,两个孩子都再无前途。

    再说,若是她认下了,那是给了郡王府一个响亮的耳光,让萧云以后怎么做人?

    萧云仁义大度,待他们母子三人极好,更是清楚前因后果,还不管不顾地接纳了他们,虽然他们的相处总有些别扭,可无可否认的,长安在心底是深深地感激着他的。

    眼下萧云不在府中,前途生死更是未知之数,她不能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闹出家门丑闻。

    “王妃……长安,我不想什么,只让我见见孩子,这样也不行吗?”

    秦二夫人哽咽着,“就算我求你……”

    “夫人,请不要逼我!”

    长安摇了摇头,只觉得心中也是阵阵地痛,“我家王爷如今还在彭泽赈灾,我若让你见了孩子,被有心人传了出去,这又算是个什么事?!”

    “你怎么这么心狠!”

    秦二夫人咬了咬牙,缓缓敛了面色,“我家四郎真心待你,他下落不明之时你转身便嫁了人,如今……如今我不过是……”

    秦二夫人也不过是听了京城的传闻,说是长安的两个孩子是未婚先孕,长得也不像萧云,她就想着,会不会这是秦暮离的孩子?

    哪怕只有一点希望,只要让她见见孩子,她相信就能够分辨。

    若是秦暮离真的不在了,那孩子便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留下的血脉啊!

    “夫人既然道我心狠,那便必然知道你心中所想之事不可能可真,夫人还是请回吧!”

    长安倏地转过了身,绷紧了面色,这个时候她只能将心肠给硬起来。

    长安沉沉地闭上了眼,如果有朝一日……她真的再也等不到秦暮离,她会知道该怎么的。

正文 第【150】章 疫情

    秦二夫人最终还是没能如愿见着两个孩子,在庾十四娘的劝说下黯然离去,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她死了心。

    这次来到京城,不仅仅是她自己想要证实那个传言,更是负了老太君所托,若是自己的儿子真有什么不测,怎么能让他到最后都没有个送终的人?

    如今长安这样拦着掩着,她倒更加怀疑,说不定那两个孩子真是自己的孙儿。

    有着这样的想法,秦二夫人便在郡王府附近赁了个宅子,让人每天候着,若是瞧见长安他们母子出门便一定要来禀报。

    当然这一点长安并不知道,她眼下正在为收到的消息而暗自担忧着。

    彭泽的灾情不止,如今却又爆发了温疫,朝廷派了太医前去,但前景仍然不太乐观。

    萧云一贯地报喜不报忧,却让长安的担心更上了一层楼。

    不行,她要去澎泽!

    这几日,她已经反复将古神医当年的手抄本拿出来研读,其中不乏有当年他曾经遇到过的疫情,但发生在彭泽的具体是哪一种,她还要去看过才知道。

    北川庄上的金子早换成现银,已经用来采购粮草物资,眼下又再加上了几味草药,毛晋已经押送了一批物资去彭泽,如今她便带着紫雨押送另一批而去。

    得知长安要去北川的消息,老郡王很是纠结,一方面担心孩子们没有母亲在身边会闹腾,一方面又为长安夫妻情深感到暗自欣慰,他的儿子到底是有福的,不像他。

    老郡王妃却又是重新燃起了希望,若是长安俩人都一同死在了彭泽,那么留下的稚子不就由她养着吗?

    虽然没有了娘家的依仗,但若是能将这个孩子养成自己这一方的,以她的岁数总能熬得过老郡王,最后她才是郡王府最后的掌权人。

    有了这样的算计,老郡王妃自然是振作了精神,打点收拾好一切物什,只等着将长安稳妥地给送走。

    对于老郡王与老郡王妃的想法长安自然是一无所知,她要去彭泽的消息并没有告诉萧云,若是真说了,怕得到的也只是劝说和阻止。

    陆小猴那里自然是被长安封了口且留在了王府,紫琦他们母子离不开,京城也需要有个传递消息的人。

    沈平得知长安要前往彭泽的消息,本来是想要阻止的,可那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夫妻本是一体,如今萧云在那里,长安想要前往的心情他自然能够理解。

    若是萧云有个三长两短,长安他们母子也必定好不了。

    萧云本是个闲散王爷,对有如今这样的任命沈平很是不解,直觉里是有人使了绊子,长安便提了提青城,只说他们从前有些过节,在他们夫妻都离京不在的时间希望沈平能够多多照看王府,并随时留意着青城的动向。

    沈平自然是一口应下,甚至还想过将孩子接回国公府来养,但到底又顾忌着老郡王的颜面,没能开这个口。

    在国公府与亲人一一饯别之后,长安还去小佛堂里看了看沈玉环,门口的婆子依然殷勤,一口一个郡王妃极尽谄媚,看着沈玉环如今气色与衣着都不错的份上,让紫雨给了些打赏,但也搁下了训示。

    高门大户里的下人们都是极会迎高踩低的主儿,不能一味地赏,打压与提点也不能少,恩威并示才能让他们认清谁是主子。

    “二姐,我这就要离开京城了,也不知道干什么时候能回,你要照顾好自己。”

    长安拉了沈玉环在窗下的矮榻上坐下,轻轻挽起了她耳边垂落的一缕乌发,看着她依然懵懂的眼神,不由低声一叹。

    或许如沈玉环这样也是好的,无知且无感,便不会有伤心和失落,更不会担忧与害怕,或许也是一种幸福。

    沈玉环自然没有回答,侧身将白玉瓷瓶里一朵还未盛放的菡萏抽了出来,一朵一朵地将花瓣给掰了开来,那天真欢喜的模样让长安暗自摇了摇头。

    “我真怀念咱们在乞力浑的日子,那时只听着龙莲弹琴击鼓,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单纯而又快乐,而在那里……”

    话到这里,长安面上不由生起一抹羞涩而怀念的笑容。

    就在乞力浑的那个帐中,她第一次与秦暮离紧紧地结合,似乎此刻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灵魂的震颤,他带给她的,不管是痛苦还是美好她都舍不得遗忘。

    “卓奥……若是他们俩人都还活着,也不知道如今身在何方?”

    长安看着沈玉环,她的动作似乎微微一怔,有些茫然地抬起了头,唇边含着一片粉色的花瓣,含糊地说道:“卓奥……卓奥……”

    “是啊,二姐还记得他吗?”

    长安牵起了沈玉环的手,仔细地观察着她面部的每一个表情,原本有的期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眸中缓缓湮灭。

    或许内心深处沈玉环还记得这个名字,但对如今的她来说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早已经勾不起她任何的感情波涛。

    长安至今仍然不能明白,因为一个男人,甚至相处只有几个月的男人,至于有这么深的感情,也至于为了他而发疯吗?

    只是如今却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她答案了。

    *

    离开京城不久,长安便开始思念孩子们了,孝哥儿与澜姐儿如今已能清楚地喊出爹娘,分辨谁是谁,小墨儿性子也开朗了许多不再这般胆怯,而且颇有做哥哥的样子,什么事都让着弟弟妹妹,想着便让人既欣慰又怜惜。

    这趟旅程她只带上了襄儿与紫雨,一行人尽量低调前行,连丝绸的衣服都换成了普通的细布衫,可押送的东西足有几个板车,实在是惹眼得紧,在去往彭泽的路上,他们已经碰到了几拨的难民,若不是王府的侍卫个个高头大马眼神凶恶,加上腰间还佩有大刀,或许他们的车已经被难民给劫了去。

    长安虽然同情难民,但眼下却不是救助的时候,他们能够逃出来,足以证明体力耐力都优于别人,而尚困在城中的人才是最危险的。

    而若是她眼下拆了箱分发了东西给其中的一部分人,或许立马便会群情激动,不管你是不是好意,最后轰抢的结果也不是她能够承受的。

    这样的事情途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襄儿不过好心见一个妇人已经没有食物给孩子,便拿了烤好的干馍下去给那妇人,谁知这一下去便被人给围住了,若不是紫雨眼尖手快将襄儿给拉了出来,襄儿铁定已经被人给剥光了。

    饶是这样,那些人也不肯退去一脸凶悍的模样,想来只对着两个女人,众人都感觉有胜算,若不是紫雨用匕首划伤了为首之人,血的刺激让众人心生畏惧,她们也不能这般全身而退。

    自此之后,他们行事更加谨慎,能不招惹就尽量不招惹,若是有人瞄上了他们,给个教训只要不伤人性命就行,剩下的就是加紧时间赶路,尽快到达彭泽。

    长安知道,她不能有任何的意外,萧云在等着她,孩子们也在等着她。

    越近彭泽,路上的难民越少,也许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座被封的瘟疫之城,能够尽量远离便远离,谁也不会主动靠近。

    而在彭泽,得了萧云的命令,大门上已经被钉死了木板,只进不出。

    城楼上的士兵远远便有人见到了长安一行人的靠近,还以为是投奔亲人不明就里的民众,便好心提醒他们不要靠近。

    襄儿撩了帘子站在车辕上,碧青色的布裙虽然有些皱褶,但看起来还是整洁,衬着如玉的面色显出几分俏丽,她中气十足地向着城楼上喊了一嗓子,“快去禀报郡王爷,就说王妃到了!”

    那士兵先是一愣,又扫了一眼押送板车的随身侍卫,都是一脸英武与彪悍,颇有气势,再看襄儿也是气质不俗,这才信了,忙让人去禀报萧云。

    毕竟,彭泽如今已经成了这副境地,还有谁会这么不识眼地往里钻呢?

    萧云几乎连外衣也没扣好便奔上了城楼,当看清楚城下俏然而立的身影时,那双眸子瞬间便红了,却是迟迟不指挥士兵放下吊篮。

    城门被封死之后,就连京城来的太医们也是被吊篮给吊进城楼的,这便是防止城内的人将病源传播出去,以免继续扩大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你怎么来了,快回去!”

    萧云没有像平时那样温言细语,反倒是带了一层厉色,尽管他心中对长安的行为感动到无以复加,却知道不能将她置于险境。

    若是长安有了一丁点的意外,那孩子们怎么办?

    “王爷若是不放咱们进去,我也只能在城外搭上帐篷了。”

    长安历来便是死倔,只要她认定的,轻易不会改变,更何况她还有几种疫病的药方,眼下她是极于想知道太医们的研究结果怎么样,需要不需要尝试新的疗法?

    “你这是在胡闹!”

    萧云气得脸都红了,却只是色厉内荏,他从来都拿长安没辙。

    “你还记得古神医留下的手抄本么?疫情……或许有办法控制,但前题是我要知道太医们对病情的诊断结果。”

    长安认真地看向萧云,俏脸上只有肃然,一上一下的距离,却是同样执着的眼神,谁也不肯退让分毫。

正文 第【151】章 医者之心

    这一次,萧云的固执已经超出了长安想像,俩人僵持不下,最终在暮色前长安便下令在城门外的空地上搭起了帐篷。

    眼见长安真的这样做,萧云也有几分无奈,只得挥手让人去请来了吕太医。

    吕太医也算是太医院的资深太医,一头须发皆白,被人放在吊篮里往城外放时仍然还有一丝懵懂,待反应过来之际已是对着萧云高声喝了起来,“王爷,你不能将老夫给送走,城里的疫情还有待研究……”

    “师傅,你看看下面!”

    与吕太医一同被放下城墙,只是乘坐着另一个吊篮的年轻太医董传显然就要比吕太医镇定得多,目光一扫,再结合那来报士兵的说辞,心中便已有几分明了了。

    “那是……”

    吕太医转过身来,满脸愕然地望着城外搭起的几个帐篷。

    彭泽这座瘟疫之城人人避之而不及,也没有谁会像他们师徒俩这么傻愿意前往这里,可如今这是……

    吊篮稳稳地落地,董传将吕大医搀扶而下,紫雨已是候在一侧,恭身道:“两位太医,我们家王妃有请!”

    “王妃?!”

    听到这个称谓,吕太医眉毛一抖,目光自然地转向了后方的城楼之上,萧云对他淡淡地点了点头,吕太医这才能够肯定,不过却是有些诧异。

    王爷在这里是受了皇命,王妃这算是寻夫来了?

    可看眼前这等架式,敢情是俩口子闹别扭了还是咋的?

    带着种种疑问,吕太医师徒已经被请进了长安临时搭建的帐篷,萧云这才沉沉一叹,他何尝不想见到长安,只这种地方那么危险,他怎么能让她进去?

    也不知道古神医当初留下的手抄本是否能够起到作用,吕太医师徒对疫情的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进度却缓慢,每天死去的人从几人上升到了几十人,若是再寻不出解药,怕是这彭泽真要成为死城了。

    吕太医师徒对长安行了礼后便被安置在了下首,一张矮几横着,旁边两个蒲团显然也是刚刚准备的。

    董传搀扶着吕太医盘膝坐下,这才跪坐在了一侧,长安看在眼里,不禁暗暗点头。

    吕太医的名头她是听过,这个人过于刚正,不会阿谀逢迎,所以与太医院正的关系不是很好,但医术却是超群,无怪乎会被派往这里。

    而吕太医的徒弟董传却是医药世家的传人,为人谦和也算是聪慧恭顺的,单凭他那跪坐的姿势,若是吕太医有任何吩咐或是不妥,他也能在第一时间起身,足见其在细微处的用心。

    襄儿奉了茶水便恭敬地垂首立在了长安身后,等着吕太医饮下一口茶水定了定神后,长安这才说道:“吕太医,旁的话我便不多说了,只想知道如今城中的疫情病况是如何?”

    谈到这个话题,吕太医自是眼神一暗,颓然道:“老朽惭愧,到了病区已经有一个月,却仍然未研制出解疫之法,如今城中因疫病去世者已十之二三,实在是……”

    “那病患是何症状?”

    长安微微皱了眉,截住了吕太医的话,“死去的人又是如何处理的?”

    吕太医一怔,董传却是眼睛一亮,看来这位王妃不像是不懂医的人,他这才开口道:“回王妃,下官与师傅研究这些时日,竟然发现这疫病竟然是以动物做载体,如猪、鼠、鸡、禽鸟等,还有就是通过水源传播,被感染者先是腹泄不止再伴有高烧,最后抽搐直死亡,发病极快极猛,一般十二个时辰便没救了……至于死去的人,或是焚烧或是深埋洒上石灰粉隔绝消毒,也算是减少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听了董传的话,长安暗暗点头,又沉吟道:“不知两位可曾听过‘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是何种药剂,老夫行医数十年却从未耳闻过。”

    吕太医摇了摇头,眉头深皱,“王妃所说这‘大青龙汤’可是治疗瘟疫的良方?”

    “眼下没有试验过,我也不知。”

    长安摇了摇头,“但我能将‘大青龙汤’中记载的药方说给两位听,若是两位太医觉得可行,不妨一试?”

    瘟疫病症变化万千,大青龙汤却是综合着几种药方配合使用,长安也没见过实际的效果,自然不能夸大了口,实践却是检验药效的唯一法则。

    吕太医与董传对视一眼,前者有些迟疑,董传却只是略一思忖,便道:“师傅,如今咱们没有办法抑制病情,若是王妃有良方,咱们试上一试有如何?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岂知他方未有杏林圣手?说不定王妃这药方便是上古传之,只是咱们无缘得见罢了。”

    董传这一番说辞倒是让吕太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