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幸福生活1-500-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与玉妙商议了,唱三天吧,认真为朱宣庆一庆。同时交待了玉妙:“太累了就不要出来了陪人了。”

    玉妙还真的是第二天不想陪了,是好听。听多了就不会香甜了,反正是自己的,高兴了再喊来唱好了。

    可是不陪不行。卫夫人第二天进了宫,皇后问她南平王府为什么请客,听说是为南平王庆,就回了皇上,笑着表示关心:“五皇子还在军中,南平王府有了这样的心意,我也想表表心意去。”

    皇上就命人赏赐了东西,卫夫人带了命妇奉了皇后的命第二天来到南平王府,见了玉妙对她笑:“我倒是想好好陪了你几天,只是不得空儿。娘娘真是太体贴人了,让我又来陪你。”

    这一下子动静就大了,玉妙让人请了高阳公主,请了陶秀珠来,请了跟了表哥前去的将军们留在京中的女眷们来。

    又正儿八经的外面叫了一班有名气的戏子,南平王府正式为南平王前线大捷庆贺了。

    玉妙只出来略坐了一坐就进去了,太夫子也略坐了一坐就进去了。昨天坐了一天了,不如自在的歪了和人说话去。

    卫夫人陪了玉妙在房里坐了,玉妙就笑着把与慕容夫人的对话说了一遍。卫夫人也笑了,道:“难怪王爷说你淘气,西昌侯夫人再怎么样无礼,你有了身子的人也不用和她动气,王爷回来了再说就是了。怎么也说人家是风流人,还当了面去指责。”

    玉妙格格笑得不行,然后忍了笑道:“所以昨天我让人去探她的病,请她来坐坐。等她来了,我客气一些也就是了。”

    卫夫人笑道:“劝你还是少理她吧。跟她能说到一起去。”玉妙微笑了,没有把山阳郡主求自己手书做生意的事情说给卫夫人听。有些事情该说给谁听还是明白。

    慕容夫人再来气我,该我出气一回了。让她也难受一下。

    卫夫人正和玉妙说了话,陶秀珠兴冲冲的进了来。她自从订了亲,难得出一次门,玉妙让人请去,说在家里热闹,搭了戏台,不会让陶姑娘给人看到的。

    陶秀珠一听就赶快要来了。陶夫人拦不住她,也闷了她不少天了,就让她来了。

    来了以后就直奔了玉妙的房里来,卫夫人就站起来走了,出了门就笑,这位陶姑娘也是一个不庄重的,订了亲的人还是这样兴冲冲的走路。

    如音坐在外面听了房里动静笑,陶姑娘象是在家里闷得很了,一进了门就足有一刻钟没有停下来,都是她的声音,不是图看戏来的,是来说话的。一会儿公主来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过了一会儿,又看到高阳公主也是兴冲冲的样子走了来。

    如音就让小丫头们:“好好听了房里使唤。我去前面看一看去。”青芝就笑了道:“姐姐只管去听戏吧,这里有我呢。”

    如音就笑骂了道:“我哪里是去听戏去,明天医正该来看看了,我怕朱禄请晚了,去提醒他一声。”

    青芝一笑道:“是吗?原来是怕朱禄请晚了,姐姐请快些去吧。姐姐要是去晚了,朱禄当然会请晚了。”

    如音就笑着瞪了她一眼,自己往前面来。果然朱禄还站在那里看戏,看得一脸的有滋有味的样子。

    如音就站了他身后几步远,无奈的看了他。就这么当差事的吗?

    朱禄偶然一回头,才看到身后一个人,吓了一跳道:“来了也不说一声,无声无息的吓人吗?”

    如音用力动了一动脚,道:“我无声无息的吗?这不是走路的声音,你听迷了心,听不到怪别人。”

    朱禄皱了眉,看了她穿了绣花鞋的脚,道:“你轻些,震了我的耳朵不要紧,别跺疼了你的脚去。可没有人理你。”

    如音就带了气:“我要人理我。你管好你自己好了。”说完了,气汹汹瞪了朱禄一眼。

    朱禄也不是个平白听话的人,听完了,比如音象是气还要大,眼睛瞪得还要圆:“我怎么了?”

    如音就哼了一声道:“你自己知道还装什么。”然后就正经事:“明天是请医正的日子,你时辰安排好。王妃午睡的时候不要来。”

    朱禄也先回正经话:“这个我知道。来了不会错时辰的。”看了如音哼一声要走,一把抓住了她:“话没有说完就走,我知道什么?”

    如音甩开他的手,道:“你庄重一些。”朱禄面如锅底:“我庄重的很,是你硬要把自己推给我。”

    一提起来这个,如音很得意:“你不想要,你外面娶去呀。”有本事你自己对王爷说去,就是王爷也是同意的。

    朱禄看了她得意,恨的不行:“等我娶了你,外面多娶几个小老婆,让你天天看了舒服去。”

    如音笑得不行:“你说到要做到。生了孩子我可不带。”从没有见过他和丫头们拉拉扯扯过,还想着娶几个小老婆去,知道我是大的也行。

    朱禄还是恨:“你等着吧,我等你人老珠黄了再娶你。”如音更笑了:“多谢你等我人老珠黄了还娶我,人老珠黄了也是你们家的人。”

    说完了,得意洋洋的要走。

    朱禄拎了她的衣袖一把又拉了回来:“说清楚,我知道什么?”

    如音哼了一声,这次没有甩了他,道:“你昨天晚上和那个叫晴喜的丫头在说什么?朱寿走了,轮到你了是吧。”

    朱禄一听就放开了手,笑道:“你请回去吧。我们说我们的,与你无关。”

    如音就气汹汹的走了,朱禄笑了,晴喜能和我说什么,还不是打听朱寿的消息,在前面好不好。

    你生气才好呢。硬生生的把人逼过来了,朱禄对付王妃逼婚的办法就是,我拖了不娶。对了王爷也说了,没打算成亲,猛然订了,也要过一段时间想一想。

    所以朱宣才对了玉妙说,过过再让朱禄成亲。朱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音是不着急,硬逼了订的,当然一时不会快活。反正订了,你看着办吧。

    如音和朱禄又闹了一回,心里舒服多了,自己一个人笑,这不知道是不是和王妃学的,王妃就对了王爷理直气壮。

    如音对了朱禄就更理直气壮了。王妃有太夫人撑腰,如音有王妃撑腰。近墨者黑,什么样的人带出来什么样的人。

    到了房外,听到里面一片嘻笑声,青芝忍了笑,对如音道:“公主正在笑话陶姑娘。”

    高阳公主笑得伏在了桌子上:“你不知道他们家门往哪儿开是吗?走,我现在带了你去认一认去。”

    陶秀珠一向说话比人快,人家说一句,她就说两句了,这会子红了脸坐在一旁,一个字也回答不出来。

    高阳公主继续笑:“听说是陶大人的学生,怎么就不认得人家的门,不会上了花轿找不到婆家的门吧。”

    玉妙捂了嘴,笑得“吭,吭”的。陶秀珠道:“哎,你少说一句行不行。”

    高阳公主笑着摆手:“不行。你现在架子大了,难得见一次,要把这一时没有见的话都说出来。”

    提起来学生,玉妙突然想了起来,这两天都来了朱明朱辉不少的学生,文锦,书锦还没有订亲呢。

    朱明朱辉的学友们,大多也都是世家公子哥儿。

    正在闹着,祝妈妈与杜妈妈一起来了,看了如音,青芝在房外带了小丫头坐了,就点了头。她们听了房里玩笑,就一起走进来。玉妙正捂了嘴笑个不停,高阳公主还伏在了桌子上,只有陶秀珠是坐了脸红。

    两位妈妈一起笑道:“太夫人让来看看,外面有客人呢,坐一会儿再出去一会儿吧。”

    太夫人就怕她们在一起,象以前一样打闹了,会碰到玉妙。

    祝妈妈杜妈妈出去了,玉妙红了脸,高阳公主也红了脸。陶秀珠得了意,摇了头笑道:“可不是,你只顾了自己笑我,把妙姐儿忘了。”

    然后想起来了一句取笑的话来,对高阳公主道:“等你也有了,我就招你去。”

    高阳公主更红了脸,说了一句:“去。”

    然后三个人一起往外面来。

    到了晚上客人都散了,玉妙才对太夫人说了自己想的事情。太夫人就笑了道:“就我的妙姐儿最上心了。你说的很是,文锦书锦的亲事也可以订了。等明天再来了学生,我也去看一看去。”

    让人去告诉孟姨娘,明天还要乐一天,两位公子有学友只管请了来,过了明天再好好学习去。

    朱明朱辉年青人,玩了一天就散了心,太夫人也这么说,当晚就写了贴子约人来。

    第二天,别人看戏,太夫人和玉妙就看人,朱禄和刘妈妈就站在身边侍候了,太夫人和王妃问了哪一个人是哪一家的,都能回答得上来。

    玉妙也看到了卢瑞,沁兰是第一天来的,没有和卢瑞一起来。看她一脸春风,就知道好的是她。今天再看了卢瑞,依然一个秀气的公子哥儿,可是脸上并没有太多的笑容。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反正(一)

    第三百五十九章,反正(一)

    南平王府大庆后没有两天,南平王又大捷了。皇上高兴的不行,对皇后笑道:“这庆的好。”

    皇后就笑了,委婉地回了一句:“皇上,南平王妃劳碌到了,听说了是不舒服了。卫夫人今天象我请旨,要去看看,我让她去了。”

    皇上愣了一下,赶快道:“让太医们去看看。”

    两位年高的太医奉了圣命到了南平王府,朱宣不在,老侯爷带了两个儿子亲自迎了,带了往太夫人院子里来。

    太医进了院子,就看到来往侍候的人不少,太夫人也从房里迎了出来,脸上也有了一丝焦虑,请了太医进去。

    这两位太医是常来往的,径直到了王妃房里,床上的帘子已经垂了下来,南平王妃伸了一只手在帘外,上面蒙了丝帕。

    太医看了以后,出来写药方。老侯爷关切地问了:“是怎么了?”

    太医道:“想是劳了神思,要么就累到了。还不妨事的。”

    玉妙睡在了床上,只有她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都怪那个不招人喜欢的昭阳郡主。

    昭阳郡主跑了来,对了玉妙说了自己的一件得意事。还不是她自己家里的事情,是梁王一族嫁在京里的一个人。

    也不是正妻,正妻先有了孕,昭阳郡主帮她出了主意,弄掉了别人的孩子。

    一直把南平王妃初定位在有心计上,就象画家画了画要有人来看一样,昭阳郡主把南平王妃当成了一个可以谈论心机的知心人。

    昭阳郡主走了以后,沈玉妙就不舒服 ,先是觉得胎动不已,然后就是肚子隐痛。头一晚还没有事情,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觉得肚子痛。

    这才不隐瞒了,让人告之了太夫人。全府的人被她吓了一大跳。

    听了太夫人在外面对了老侯爷自责:“我看了她还好,没有想到就劳碌到了。早知道,何必庆三天。”

    老侯爷一向是在太夫人面前百依百顺,这一次也不客气了:“以前天天听你说了,媳妇身子骨儿不好,儿子不在家,全指望了你照看,我前儿还说,让她不要太操劳了。果然出了事情。”玉妙听了父母亲对话,心里内疚得不行。以后不能图高兴,图取乐,就见这些不该见的人。

    本来还想着和慕容夫人再见见,现在也不愿意见了。

    自此南平王妃闭门谢客了,人来都是太夫人见。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中秋的时候才玉妙才出来吃了家宴,见不到她的人看到了她体态臃肿了,但是气色好的很,这才觉得有些放心了。

    天气渐冷了,表哥屡屡有信来,玉妙每一次接了信,打开都有些犹豫。看了以后,就庆幸,母亲没有对表哥说自己不舒服的事。不然表哥知道了,他心思如电,真是怕他追查起来,会了昭阳郡主就不舒服 ,表哥都说了,如果是自己不保重,回来是不会客气的。

    表哥的冷脸还真的是看不下去。玉妙也不敢对他说,一个怕他担心,一个怕他教训。现在不是好了。

    京里这个多事之秋不是你不想见人,就不见人的。有些人来了是不能不见的。何况宫里频频下旨探问了,南平王妃好了,人人都知道了。

    关心孩子的,关心她的,兴灾乐祸觉得应该来看看的人都来了。玉妙只见了不得不见的那几个。

    比如晋王妃。晋王妃来了,玉妙更是要加意地对了她,两个人坐在了一起。

    玉妙看了她,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瓜子脸,好容貌,晋王妃是鲁地贵戚出身,相貌不差。

    心里想了晋王,那一张白兮兮亚似女人的面孔,玉妙觉得每看一次就难过一次。

    一个男人,脸弄得那么白做什么。表哥也是不差,可是他军中呆的多了,肤色看了健康。

    晋王妃看了她,每一次看到她,都觉得又漂亮了一分。怀孕的人还打扮得这样花枝招展的,衣服首饰还要把不怀孕的人压下去。不是说了不出门?南平王妃至少有一个月谢客了。

    晋王妃笑看了窗外的荷花笑道:“你这荷花也就不差了,你住在这里最是养胎的。前儿的荷花节好玩吗?”

    玉妙笑看了那荷叶田田,笑道:“好的很,我找了一回,没有见你,想了你为什么不来?敢是怕天热?”

    晋王妃听了心里有些舒服了,笑道:“我还真的是没有去,不想你还想了我。我前儿家里有事情,所以去不了。”

    晋王妃真的是不愿意看到慕容夫人。前几年抓了一次奸,也没有弄赢,晋王为了自己的野心,养了不少的门客,平时打赏就是不少,格外的要与人弄银子去,慕容夫人可以为晋王弄些钱来,商队赢利不少,晋王妃拿她也无可奈何。

    贵夫人们活着,还不如平民老百姓。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去,朱宣那么受欢迎,他自己都明白,不过是有权势。所以他更要权势,当然不是为了追逐女人。

    长的好的比比皆是,比朱宣还要好的也多了去了。小蜀王,晋王,都是美男子,不过贵女们上下看了,还是觉得有钱有权的更好。

    看了南平王妃这位小小姑娘,晋王妃本来是来探消息的,派到了军中的几个人,家眷都来拜过了,都说南平王妃看了不错,晋王妃有些吃味了,是我的下人,怎么从不背后这样说我。

    来了以后,见南平王妃一脸的笑容,正是下午,坐在凉风徐来的窗前,一肚子的烦躁都没有了。

    玉妙见她先是带了气来,喝了一杯茶就象是没有脾气,不禁好笑,我房里的荷叶茶这么能去火气的,抬了壶又为她续上茶来。

    玉妙要打听一下晋王妃与慕容夫人到底是怎么个不好法,慕容夫人与晋王设了一个局,让我往里去,我也回敬一下去。

    不舒服的时候自责了不应该乱见人,等到好了,又不服气了。

    有时候想了,没有办法,晋王妃就来了。玉妙一笑,来的正是时候。

    两个人就说闲话,说着说着,晋王妃就笑问了玉妙平时钱够不够用的,弄得沈玉妙又提了警惕心,山阳郡主说不成,晋王妃自己出马了。

    就笑道:“我也没有用钱的去处,钱虽然不多,还将就了吧。”一面就笑,我的钱是不多,不过小蜀王如果手里有了我的私房,倒也不用求别人了。

    怎么攒了那么的钱下来,沈玉妙自己也吃惊的很,平时并不问,猛然看一下,有那么多,不由她不吃惊。

    晋王妃倒是好意,晋王与南平王不和,天天就在这个上面花了不少的钱打听去争斗,晋王妃以前就见了南平王妃几次,这一次更是客气,心里想,伸手不打笑脸人,南平王妃见了我只是客气,我为什么要对她冷了脸。

    南平王现在权势熏天,想想晋王糊涂,与南平王交好,弄些钱不好,何必与慕容夫人一个女人勾结在一起。

    晋王妃想起来就恨,问了玉妙钱够不够用,倒是关心,听了她那样回答,一笑道:“想来你有难处,也不会就这样平白告诉人去,告诉你吧,我不是取笑的意思,我过门时,嫁妆比你多的多,可是这么些年,也觉得不够用了,不止我一个人在外面放了债去,你要有心,拿来给我,不用你出面的。”

    玉妙好言说过去了,看了只是无奈,京里这些世家,难道就这么穷的,平时走马熬鹰,看了外面都豪奢的很,看来背地里放债的不少。

    空架子的居然居多。送走了晋王妃,玉妙一个人坐了窗前,这里真的是凉快的很。嫁妆我是不多,这些人象是打听我打听了很明白一样。

    表哥重重下了聘礼,外祖父回了回来,表哥不是在下聘礼,倒象是为我备了嫁妆。怎么这些人一说,就是不是取笑你嫁妆不多。又把表哥的聘礼与我的嫁妆弄得明明白白的,象是比我自己还要明白呢。

    玉妙就笑了,有一次对了表哥说嫁妆不丰厚,表哥就要问了,是不是嫌他备的不好?玉妙一笑,表哥备了的,外祖父家陪送的,全数落在了我的名下。

    斜身看了一眼房里的镜台,那上面还摆了表哥送来的东西,这些又归我了,玉妙想来想去想不通,为什么晋王妃,山阳郡主,看了都说钱不够用,这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难道晋王就不管王妃不成?玉妙一笑,如果是真的夫妻分的那么清爽,晋王妃难怪深恨慕容夫人了,朱禄告诉我,慕容夫人与晋王在一起,是勾结在一起弄钱。想来晋王妃那里,见到的不多。

    沈玉妙懒懒的舒展了一下身子,这次不相熟,下次晋王妃来了,我再问清楚一些。有钱就用,没钱就不用,背后放印子钱可不是件好事情。

    高利债上面全是人的血和泪。活得太自在的沈玉妙是不会体会别人的难处的。

    晋王妃从南平王府里辞了出来,突然觉得辛文的夫人,白行光的夫人说的也不错,和南平王妃坐了一会儿,说了会儿话,居然心里安静了许多。

正文 第三百六十章,反正(二)

    第三百六十章,反正(二)

    路上正想着,突然住了轿,晋王妃不悦了:“是怎么回事?”这大太阳下面住了轿,更是一点儿风也没有了。

    看了这是在热闹的一条街上,听了前面有人喧闹了,晋王妃更不高兴了,皇子们离了京,晋王与几位皇弟最近关系紧张。难道是有人挡轿子不成?

    轿旁打扇子的丫头就忙陪了笑道:“回王妃的话,前面路上打起来了。”

    晋王妃这才收了一些气色,道:“去看看怎么了?”

    跟了轿后的管家应了一声,就走到前面去看了。两边是一些店铺,门口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路中间停了一辆马车,车辕上看不到赶马车的人,一旁倒站了一个一脸是血,穿了车夫衣服的人。只是在擦自己脸上的血,并且呻吟呼痛。

    有三,五个乡下人打扮的正在指了马车破口大骂:“什么破烂马车,大白天,就这样横冲直闯的。大爷差一点儿被你辗到。大白天的想谋杀吗?”

    管家却认得那车驾是谁的,车驾上有标识,是韩国夫人的。管家觉得稀罕了,这是件大新闻。韩国夫人是正儿八经的皇亲了,在京里这块儿地方被人指了马车骂。

    管家往马车看去,难道夫人不在车里。这几个乡下人才这么大胆子。

    乡下人又骂了几句,就一起动手了,象是越说越气,手上本是提了锄头,上前就往马车上砸。

    围观的人看了他们凶狠,也不敢去拦。只听了“平,嘭”几声,马车被打个了一个洞出来。

    马车里才匆促奔了出来一个人,原来韩国夫人是在马车里。她今天是偶尔出来,没有带多了人,一向在京里也横行惯了。

    只带了一个车夫,一个小丫头出来了。车夫被打了一脸的血不敢上前,小丫头陪了她坐在马车里,看她气得浑身发抖,安慰她:“夫人,我们忍一下,等他们走了,就回府去让人来捉他们。都是京里的人,能跑到哪里去。”

    好汉不吃眼前亏,韩国夫人只得一个小丫头在,也不敢出去。恶人并无胆。但马车被打了一个洞出来,不得不逃出来抛头露面。

    几个乡下人见她出来了马车,发一声喊,齐力把空马车打了一个粉碎,马都惊跑了,这才骂着扬长去了。

    只余了韩国夫人站在路边哭泣。

    管家看得目瞪口呆的,青天白日的,京里还有这样大胆的人。等乡下人走了,他才迷糊过来,回去王妃轿子前回了话:“回王妃的话,前面是有马车因拦了路,被几个乡下人给打了一个粉碎。”

    晋王妃也吓了一跳,有这么大胆的乡下人,就问了一声:“是谁的马车被打碎了?”

    听了管家小心地回话:“是韩国夫人的马车。”

    晋王妃听完了,和管家想的一样,韩国夫人的车驾在京里被当街打了一个粉碎,这事稀罕,这新闻也好看的很,回去可以说一说。晋王妃不想去帮她,皇亲们关系也紧张。而且自己一时存了好心去帮了她,在韩国夫人看来,也许是看了她丢人去了,也许会做错了事情,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就吩咐了:“咱们回头,换条路回家吧。”

    路上想了起来,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