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幸福生活1-500-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秀偶然出格一次,又恢复了以往的任你说来任你讲。说起来这一点与玉妙是有几分相似的。

    抬眼看一眼朱宣,正在对大姐说什么,大姐就轻笑了起来。真是张狂,多少人在看着你呢。玉秀,红香都这样想。

    场外一队马队缓缓地进了来,朱宣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她怎么来了。

    玉妙注意到朱宣不悦的表情,顺了他的眼光看过去,是一队贵夫人。

    马上全都是打扮艳丽的女子,马前牵马的马童全都是英俊少年。这一队马上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不看激烈的场中就看她们。

    马童们牵了马到朱宣的几案前,马上的女子并没有下马,只是伏了身子在马上行礼,嫣然笑道:“王爷,怎么没下去玩会儿?”

    朱宣淡然道:“我去过了。你今天这么有时间的?”声音又开始冷淡了。

    这一队人根本就不怎么怕看朱宣的冷脸,旁边一位艳装女子笑道:“我们昨天夜里到的,一听说王爷带了在这里玩,觉也没有补好就赶快来了。王爷赏光下来玩一会儿?”

    朱宣心想,这一队皮厚的娘子军商队,出使西域,走沙漠,过大洋都是不怕的。你们不怕我,我还怕你们呢。

    还是淡淡的表情,道:“你们去玩吧,我看着就好了。”然后吩咐朱福:“给秦夫人安排一下地方。”

    为首的秦夫人还想说什么,朱福已经牵过了她的马笑道:“夫人请。”秦夫人就瞪了自己的马童,好好的缰绳怎么会被人夺了去。

    马已经转了头,这一队人唯秦夫人马首是瞻,朱福牵了马就都跟着走了。

    场中再休息,战鼓又响起时,有一队全然是娘子军,是秦夫人的马队。玉妙看得心旷神怡,马上的贵夫人或红或黄,色彩斑斓的衣衫让人就看得眼花缭乱了。

    朱宣看一眼玉妙看得津津有味,心里一笑,妙姐儿还是有些懵懂的,看不明白也好。再一想看得明白也不能惯着她,以前的帐都翻出来还解释不了呢。

    打定了主意,脸上更是没有表情。

    接近午时的时候,大家都坐下来吃饭,场上弥漫了夫人身上的脂粉香气,再随了汗水更发散得远。

    虽然好看,周寒梅等人坐得不耐烦,就起来到处走走,再回来就看到秦夫人来到了朱宣的几案前,先对朱宣行了礼,再对玉妙拜了几拜,笑道:“请沈姑娘一起来玩。”

    玉妙讶然,忙笑道:“我不会骑马。”朱宣也道:“她不会骑马,你们打得很好,继续去玩。本王看着。”

    秦夫人身后一位贵夫人就上前来拜倒笑道:“沈姑娘现在王爷身边教导,敢是太自谦了。请赏个脸面吧。”

    玉妙早就端端正正地坐着了,就对朱宣笑了一笑,道:“表哥替我去好不好?”

    朱宣看了面前这一队眼睛都看了玉妙的皮厚娘子军们,今天是带了人来玩,不是看自己发脾气,再说面前站的这些人。因为经商西域,促进贸易有功,全都是封了夫人的名头,在京里就谁也不怕。

    又风流之极,又有钱,从来是自成一个帮派。我惹不起。朱宣就站了起来,对玉妙笑道:“好,我替你去。”

    秦夫人等人互相看了笑,本来就是想要请了王爷一起下场。这位沈姑娘小小年纪,什么也不明白,等会儿我们玩得兴起,压你的风头,看你回去哭不哭。

    南平王爷最讨厌女人掉眼泪,秦夫人以前为争风掉过一次眼泪,只换来三个月的冷脸。还是上一次在京都,有五年了。

    玉妙微笑着目送了朱宣入场,一旁的玉秀等人气得白了脸,又都黑了脸看了玉妙,难道看不出来这一群不要脸的女人眼波直往王爷脸上身上飞。

    玉妙看了她们的表情只作没有看见,心里好笑。是啊,她们的样子才是十四岁的玉妙该有的性格,人家给我点小风,我连树根都要陪她摇动。

    可我不是十四岁。突然想起了瑶池,如果是十四岁的玉妙,那样的对瑶池,瑶池还眼红地对自己当面骂,是不是应该一跺脚就回头去找朱宣,哭着要朱宣收拾她。

    我不是十四岁,玉妙轻呷了面前的红葡萄酒,味道真不错。薛夫人还说酸涩,第一次喝是这样的。

    (为了杜美沙的健康,加更二呵,有你的关注真好;半小时后有加更三呵。祝你健康)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宴游(三)

    眼角瞄到红香,玉秀站了起来,要往这边走。心里嘀咕,我现在要应付的倒不是秦夫人,而是你们。

    不远处,周亦玉大步走了过来,红香,玉秀才没有过来。

    一身是汗的周亦玉在玉妙身边坐下来,笑道:“咦,你喝的是葡萄酒,给我喝一点儿。”不管玉妙喝残了的,就端起来一饮而尽,笑道:“这是好酒。”

    然后对了场中笑道:“你别生气,这些人都是商贾,她们都有些功夫会骑马,胆子又大,走的都是别人不敢走的地方,去西域,大食,波斯。

    带回来不少东西,皇上封了她们夫人的头衔,其实没有什么地位。“

    玉妙看了看又斟上了的葡萄酒,笑一笑,我当然知道走西域,去波斯,不然这酒是哪里来的,难道是张裕或王朝?

    眼睛看了场中,秦夫人们竟然是围了朱宣在转,众星捧月一样。朱宣好笑,觉得自己骑术好是不是。。。。。。

    轻轻一带马缰,把球击了出去,大家一起去追。朱宣骑的是自己的战马,马快,几步就跑到了前面,看了后面跟的最近的一个到了。

    一带马缰转了个身,又把球反身击出去,后面跟的那一个急得转身,没有把稳从马上摔了下来。

    眼看着要摔一个嘴啃泥,背上一紧被人提起来站在了地上,不由得沮丧:“谢谢王爷。”

    周亦玉看了笑道:“会骑马就了不起了,有本事千军万马中闯一闯去。”又夸:“王爷那匹马真是好马。”眼中放出了光彩。

    再一看场中,朱宣已经退了出去,换了一个人上去,就笑道:“王爷回来了,我要走了。”

    朱宣坐下来,玉妙送上酒去,眼睛有若晓星,竟然是十分的佩服。难怪是文武双全,又想起来他歪解诗经,抿了嘴儿又是一笑。

    秦夫人场中偶然一回头,看到王爷和那位沈姑娘居然有说有笑,全然不看比赛,心里起了一丝难过。

    又一想,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没有自己妩媚的女人味,心里又释然了。

    一连玩了三天,最后一天,玉妙怎么也不肯去了,累得不能再累。朱宣第二天就不去了,陪一天还不行吗,自己玩去吧。

    送了玉妙等人出门,玉妙坐着好好的休息了一会儿,玩了一会儿猫。朱禄从外面走进来,禀道:“六姑娘和来的姑娘们和秦夫人争执起来了。”

    这倒是个大新闻,不过玉妙一下子就明白了,心里想,这应该不是为了我出气,为了她们自己吃醋心里不舒服吧。

    忙问了朱禄:“在哪里争执的?”朱禄忍住了笑道:“在秦夫人下榻的驿站里,秦夫人今天没有去水边,姑娘们一出门就直奔了驿站去了。”

    就把详细情况说给了玉妙听。

    玉妙看到朱禄唇边的笑意,也被引得笑起来。朱禄没法子不笑,姑娘还没有吃醋呢,她们凭什么!

    自从朱宣放开了管制,随你见谁去,玉妙觉得也挺累的。照这样下去,想过看花临水的日子还有点难。

    “若花,拿衣服来,我要出去。”

    朱禄骑了马护卫着去了秦夫人下榻的驿站,让人进去禀报,王府的沈姑娘要见秦夫人。

    秦夫人正在不舒服,好好的怎么就让自己身边的人来同我闹,这位沈姑娘年纪小小,心机这么深的。

    这么一闹,也讲不清楚谁对谁错,女人争风从来就没有明显的对错。何况沈姑娘压根儿就没有来。

    王爷难道还会向着我们不成,早知道不图方便住驿站了,家里的房子离得远,为了到王府见朱宣比较方便才住了驿站。

    几个女伴也正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沈玉妙。就听人来报:“沈姑娘来了。”

    大家都面有怒色,她来得真是时候,再来指责我们不对,然后随便去王爷面前哭诉。

    秦夫人倒不怕沈玉妙去哭,南平王爷这个人只有我最了解,硬得象块石头,软硬不吃。他喜欢的时候不去也不行,拒绝不了他的一个笑容,他不喜欢了凑上去也难过。

    去哭才好呢。看了大家都气色不好,怕再惹事情,商人重利不重惹事。就对女伴道:“你们先后面去,我一个人会她吧,不能再弄僵了,觉得不对的时候,你们再出来好了。”

    一个人出去迎了沈玉妙,看到她一脸的和气,就一怔,心里又一松,不是来找事的就行。

    进了房间里,玉妙笑道:“我才知道我的妹妹和客人们与秦夫人有了争执,特地来陪个不是。夫人住在驿站里,就是表哥的客人,这样失礼的事情做了出来,真让我惭愧。”

    秦夫人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立即就心软了,忙站起来笑道:“让您挂心了,这小小事情不用放在心上的。”

    玉妙绝口不提是为了什么吵架的,秦夫人当然更不能提,难道对沈玉妙说是为了王爷不成。

    两个人把这件事情解开了,玉妙笑道:“听人说夫人走西域,去波斯,不知道路上瓷器好不好带?”

    秦夫人一愣,你怎么知道我们运出去的是瓷器,忙笑道:“损坏的不多,都装了箱子,走沙漠是骆驼驮着呢。”

    玉妙又笑着问了一句:“绸缎损耗的也不多吧?”又问都带回来什么。

    秦夫人笑了,这倒是个明白人,试探了一下:“听说了沈姑娘家里也行商?”

    两个人攀谈了一会儿,因玉妙要看带回来什么,秦夫人就带了她去后面看这一次带回来的东西,还有胡椒,笑道:“这个是好东西,能去湿保暖的。”

    玉妙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还能和她谈一会儿,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一定说话精彩。正说得高兴,外面有人禀道:“王爷宣秦夫人正殿相见。”

    玉妙这才告辞,就把带来的一些礼物送了给秦夫人,秦夫人不好意思的接了后,再好好的备一份礼给您送过去。”

    玉妙笑一笑:“不用费心了。”坐在车里回去的时候,心里想,幸好走在表哥的前面。表哥喊她去,一定是问争执的事情。

    (为了杜美沙的健康,加更三呵,您的上火好点了吧,夏天到了,多喝点白菊花,我平时也喝这个呵,推荐给你。晚上老时间正常更新,周末是双更。)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解释(还有一更21:20)

    玉妙回去了房里继续休息,对朱禄笑道:“表哥见完了人,你就来对我说一声。”

    朱禄明知道是为了争执的事情,心里不明白为什么王爷现在万事大撒手不管不问了,反而姑娘事事处理得自如。

    就笑道:“王爷说正殿见呢,离这里远着呢。我去守着好了,一见完了人我就报过来。”

    正殿?是哪里,玉妙只这样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累,就睡了一会儿。

    下午有不少人来送东西,打听了玉妙今天没有去玩,肯定是累着了。只送了东西来并没有人来看,不用陪着说话也算体贴。

    起来坐着喝茶,见春暖走进来愣了一下,笑道:“谁陪了她们去玩的?”

    春暖一笑:“大管家安排了人去的。姑娘,说件事儿给你听,”就把昨天回来晚了,夜闯城门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完了,见玉妙的表情不太好,就站在面前不敢说什么。

    玉妙就道:“去吧。”春暖出去了,见一个下午玉妙都坐在那里轻颦了眉山,心里也有些忐忑。

    祝妈妈走过,看了一眼笑道:“春暖姑娘在想什么?”六神不安的样子。

    一看是祝妈妈,春暖忙让她坐,两个人坐在外面的花台子上,祝妈妈听了笑道:“我觉得没有事情的。”

    春暖忙笑着,心里还是不定心。

    朱禄一直没有来,近傍晚的时候,玉秀等人回来了,与玉妙坐了说话,就告状:“今天跟去的家人一直催了我们回来,妙姐儿你好好的管一管他。”

    红香不管别人使眼色,只管这样说。周寒梅心里倒是明白了几分,玉妙在王府里也不一定就样样当家。

    玉妙笑着劝红香道:“明天再慢慢去玩也是一样的。我还等了你们吃饭呢。”

    红香才不说什么。

    一起热闹的吃过了晚饭,朱禄才走过来笑道:“王爷请姑娘去一次。”

    春暖就担了心看着若花陪玉妙过去。玉妙只想着反正要面对的,早点来比晚点来好。

    一进书房门,就看到锦榻上摆了饭菜,没有动几口,朱宣象是刚在吃饭。

    见她进来,面色是和悦的,笑道:“你吃过了?”

    玉妙点了点头,朱宣笑道:“坐下来再陪我一会儿,好几天没有和你一起吃晚饭了。”

    桌上有酒,玉妙为朱宣斟了酒,奉与他,不明白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朱宣笑道:“朱禄说你有事情找我,什么事情?”

    玉妙赶快就下了榻站起来,朱宣一笑道:“坐着说。”边吃边听玉妙说完,唇边仍是一丝笑意,让玉妙却不明白他了。

    居然这种事情不生气的?以前样样管得严。玉妙的眼睛里透出了疑问。

    朱宣只是不说话,低了头吃饭,其实在忍着笑,妙姐儿眼睛里带了浓浓的疑惑,想不笑都难。

    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对玉妙道:“这种事情以后多得很,别说是你外面来的客人,就是家里这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的。”

    就这样轻轻放过了,玉妙真的不相信。朱宣一笑道:“朱子才今天不是就安排了人跟了她们去,不让她们晚归。再者这是你的客人,你自己看着办吧。巡城游击来问过我,我说了以后晚归没有我的令箭,就是你本人也关到城外去。”

    这样才有点象玉妙了解的朱宣,玉妙不明白自己是不是被训惯了,有点事情就小心得不得了。

    朱宣压根就没有提秦夫人,女人为我争风太正常了,又不是妙姐儿去了,还值得管。

    回了房子里,周寒梅和玉秀都还没有睡,别的人都睡了,这几天也玩得太累了。

    两个人分别住在两间房子里,同时迎了出来看到对方都是一愣,周寒梅想一想,玉秀是她的妹妹,有事也应该让她先说。

    这么不睡,都是有事要避了人说的。

    就行了礼回房了。

    玉妙带了玉秀进了房子里,房子多,自己又要早起上学,并没有安排玉秀和自己同榻,

    进了门,当值的如音带了小丫头们已经铺好了床,见玉秀也进来,知道有话说,就带了人出去。

    春暖过来为玉妙换衣服,因去见王爷,换了粉红色绣五福罗衫,忙为玉妙换上了家常穿的水绿色绣花草的衫子,送上了茶才出去。

    玉秀见了玉妙斜倚在锦榻上的大迎枕上,略带了一丝倦意,轻摇了手中的团扇,笑微微问自己:“想来是天天睡得晚,这会儿还睡不着?”

    玉秀低了头,见玉妙沉沉欲睡了,才轻声唤醒她,不好意思地把来意说了出来:“姨娘求姐姐,留我多住几天。我也十二岁了,不敢指望象姐姐一样有福气,还求姐姐帮我费些心思。”

    这不是件难办的事,做媒是件好事。玉妙支撑了精神,笑着答应了。

    玉秀又轻声道:“红香是说了后天要走的,还请姐姐说了,是姐姐留我住几天的。”

    玉妙也答应了,心里想起来,周寒梅也许是一样的事情。

    如音坐在门外面等着,见玉秀出来了,才含笑进来,见玉妙歪在大迎枕上已经睡了过去,如音不方便喊她起来,就取了绫被轻轻盖在她的身上。

    熄了大灯,坐在旁边守着。周寒梅心里有话并没有睡着,看院子里无人想走出来看看月色,却看到如音走出来,两个对了笑一下,周寒梅道:“姑娘还没有睡?”

    如音笑道:“可不是,守着姑娘呢。因和六姑娘说话,就睡在锦榻上了,我不好弄醒姑娘的。”

    周寒梅就看了如音轻声的唤了老妈子开了门道:“陪了我去王爷那里,姑娘现睡在榻上了。”

    周寒梅就回了自己房间里,弄不明白玉妙睡在榻上和王爷有什么关系。就关了房门,频频看院子里动静。

    过了一阵子,朱宣跟了如音过来,开了门,把玉妙从榻上抱到床上去,玉妙只轻轻嘤咛一声又沉沉睡去。

    朱宣这才又回去,心里想着,如果成了亲倒也方便了。现在一点点事情我就要往园子里跑一趟,来了又不想走。这不知道是在折腾谁。

    又想这些丫头们,不会让她睡床上,知道我疼她,有点儿事情就跑过来。都是母亲惯的。

    (继续求收藏!日点击一千,收藏才一百多呵,郁闷)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伏笔

    红香等走了以后,玉秀留了下来。朱宣让人喊了玉妙书房里来,问她:“这些日子都见了哪些人?”

    玉妙就回答:“。。。。。。。游骑将军尹夫人。。。。。。”

    两人还是对坐着,朱宣听完了就笑道:“见那么多的人累不累的?”

    玉妙有些感动,种种小事都是关心到的,有时候眼前浮现出那羊皮卷,还有秦夫人这些不时出现的状况。。。。。也是可以忽略的。

    就如实回答:“天天这样是觉得累的,想来表哥天天见多少人,真是辛苦。”

    朱宣一笑,好听的话从妙姐儿嘴里说出来总是特别的中听。

    他面前摆了几张贴子,递给了玉妙笑道:“这些人你要见一见。”

    玉妙接过来看一看,都是文官的女眷,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想想自己对官场架构也不明白,还是象从前,先听了再说。

    “还有一个人怎么不走?”朱宣问的玉秀。

    玉妙回想起来玉秀的那一声:“表哥,”就一笑道:“她说要再多住几天,我一忙就忘了问表哥了。”

    朱宣摆摆手:“这个不用问我,我只是觉得你应该好好静几天,该不见的人就不要见。”

    “是,什么样的人是不该见的?”玉妙立即明白过来。

    朱宣没有回答,玉妙也就不再问。

    玉妙走了以后,徐从安进了来说话,提起了最近京里的两封信,来问朱宣的意思:

    “京里皇子们背后大打出手,有几位同窗不愿意再留在京里,愿意到王爷帐下来效力。”

    朱宣说:“好。”有人依附是件好事,养几个文人散客也可以破破闷。

    又问徐从安:“课讲到哪里了?”

    徐从安就回答:“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朱宣忍不住一笑,对徐从安说了自己对玉妙的乱解一通。

    书房里传来了徐从安的放声大笑声,笑完了才道:“王爷何不早告诉我,我也好为你再开脱一下。”

    朱宣看了徐从安,道:“我自己会开脱,现在的诗句摆在那里。”

    随手打开了一本诗,是张籍的节妇吟,曼声吟道:“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徐从安出了书房还在乐,想起来朱禄背地里问自己,女子无才便是德,王爷为什么要大费周折请了先生去教导姑娘,地图也会看,我们想哄着她原地兜圈子都不行。

    再想想刚才王爷的吟诗声,张籍的节妇吟字面缠绵,背后的确是一首有政治背景的诗,诗经却大多取自于民间采风。这个王爷又将如何解释。

    算了,这是王爷自己的事情,他不是自命有才,让他自己去解释好了。

    朱宣则在想妙姐儿为什么要把二姨娘的女儿留下来,难道她看不出来二姨娘的女儿看了我的眼光。。。。。。朱宣一向感觉良好,用这种眼光看我的女人多如牛毛,除了妙姐儿,有时候居然清灵灵的眼睛里只是思索。

    玉妙又在会客,这是朱宣刚才手指过的几张贴子上的一个,是田夫人,丈夫现在是文职,年纪约在四十岁上下,看上去和蔼可亲:

    “我家也是京都人,家里还有一位寡姐现在家中,年纪比我大上两岁,为人性格是最好。。。。。。。”

    玉妙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是在为沈居安必姻,朱宣是要自己来作挑选。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父亲的续弦也可以由自己来挑选,看来京中姨妈一定与沈居安通过信了,就是沈居安不同意也没有关系。

    表哥是老虎,他既然这样做,就有让沈居安同意的办法。

    送走了田夫人,玉秀还不明白,只是笑:“田夫人来看姐姐,只是谈她自己的寡姐,就不能谈些别的。”

    接下来又见了一位夫人,家不在京都,但是家里有一位年长过了待嫁年龄的表姐,也是把为人夸得天花乱坠的。

    玉秀又笑了一通。然后余丽娟来了,新认识的尹夫人也来了。

    尹夫人年纪小小,今年才只有十二岁,说话十分的清脆,玉妙看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