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光里-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瑛吃了一惊,想了想,小心地问:“难道……是你设的套……”
  胡飞笑笑:“他本来就染上了赌瘾,连我一时好心给他老娘看病买药的钱都输掉了,自作孽,怪得谁来?可不是我逼他的。我已悄悄问过大夫,说他老娘撑不了多久了,能撑过冬天就已经不错了,如今他又欠下巨债,说不定没两天就气死了呢。这也好,我在外头,也不用替她披麻戴孝,怪恶心的!”他连自个儿生身父亲去世时,都被录夺了披麻戴孝的资格,怎能给那个恶妇服丧?!杀夫的贱丅人,合该落得如此下场!
  春瑛心里一阵轻松,她同样不想为那样的人戴孝,连平时偶尔接济点银钱,都觉得烦得很。再没见过那样厚脸皮的人,明明做了那么多坏事,又落魄到这个境地了,居然还有脸在她面前摆婆婆大伯的架子?!就连他家的小妾,也可恶得紧,因胡鹏正妻带着女儿回了娘家,她那一举一动就活象是正经妯娌似的,居然还敢对人家的家务事指手划脚。上回那小妾又摆嫂嫂的架子,春瑛理都没理,径自走了过去,她便羞恼地四处嚷嚷胡家二奶奶目无尊卑。春瑛当着全县有头脸的富家少奶奶们问她是什么身份,她才灰溜溜地跑了,自那以后便再不敢在人前自称是胡家奶奶。
  因为考虑到胡飞在江南的社会地位今非昔比,又有过去与胡家相熟的商家认出了胡家人,他们夫妻俩勉强助胡鹏一家子过上温饱的生活,但是被这种极品亲戚缠上了,才知道有多麻烦。胡飞每次都是咬牙忍耐过去的,如今能摆脱,也是件好事。只是她还有些担心:“无论如何,人家都知道那是你嫡母,你如今又比过去显眼了,若是有人挑剔,你还是躲不过守孝这一关的。
  我可不想儿子小小年纪,就得挨饿替她服丧!”
  胡飞笑笑:“放心,他们蹦跶不了多久了。上回进京时,我已经见过胡氏族中的几位族老,看不惯族长行径的人多着呢,我只暗示了几句,上个月便有人写信来,说族长换人了。如今咱们进了京,就把胡鹏母子的恶行公之于众,由新任族长做主,将他们一支逐出家族,到时候,他们是死是活,都不与我们相干。那老太婆早早死了才好呢,不然被官府拿住了,可是要砍头的!”他露出一个冷笑,盼了多少年了,总算能给父母报仇了。那对母子还以为他好欺负?他只不过是在等时机罢了!
  春瑛没吭声,胡鹏母子自作自受,她才不会浪费慈悲心,只是心中有些担忧:“胡鹏没地方弄钱,会不会找上我家?还有,他们母子倒了,他那个小妾和两个孩子也很麻烦吧?不是我心软,孩子毕竟没犯大罪,又怕以后会把我们当成仇人。”
  胡飞漫不经心地道:“我已跟岳父提过了,他们会避开的。至于胡鹏那个妾,最近已经暗中搭上了县里的一个富户,等摆脱了胡鹏,说不定就给人当外室了。那人老婆厉害得很,她成不了什么气候。若那两个孩子真没人管,等我们回来,就找个无儿无女的外地商人收养他们,走得远远的,省得费心!我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春瑛见胡飞都考虑周全了,便也不再多说,拉着他欣赏评论起两岸的景致来。
  一路无事,二十多天后,他们到达了通州码头。春瑛踩着踏板,步下岸边的土地,抬头环视周围一圈,笑着对胡飞道:“头一次在这个角度看码头,怪新鲜的。”胡飞笑了:“你要是喜欢,咱们以后可以多来几回。”
  不一会儿,早一步到京做准备的墨涵领着几辆马车过来了,向胡飞春瑛行了个礼:“见过大爷奶奶和小少爷,大爷奶奶一路辛苦了,小的已在京中租好房舍,并备下干净的马车,大爷、奶奶和小少爷这就回家里歇息吧?京里的管事已经在家里候着了,大爷随时可以问话。”
  胡飞笑着扶他起身:“你是我身边的老人了,何必这样多礼?你办事,我向来是放心的。路二爷家里和陆大爷家里可有人去通知了?“
  “一得了爷的信,小的已经遣人去通知了。等大爷和奶奶到了家,用不了多久,两家应该就会来人了。”
  “好。”胡飞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便回头招呼春瑛等人上马车。春瑛从奶娘手里抱过睡眼惺忪的儿子,笑着颠了两下,问:“岱哥儿还没睡醒么?瞧一瞧,这是大码头呢!”
  岱波困惑地斜着瞄了周围一眼,又挨到春瑛颈边。春瑛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没睡醒?”胡飞撇撇嘴:“他乖乖睡着才好呢,要是真醒了,咱们还能有安生日子?睡着时倒还能骗骗人,让不知他底细的人以为他有多乖巧。”春瑛嗔他一眼,径自带了奶娘丫头往马车上走。
  忽然从马车后蹦了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出来,殷勤地掀起车帘,笑着说:“胡大奶奶请上车,车里已经打扫过了,很干净的!”
  春瑛吓了一跳,见这姑娘眉清目秀,性情开朗,虽然有些献殷勤的意味,倒是不惹人讨厌,便笑着问她:“你是哪一位?我倒不认得。”那姑娘笑道:“奶奶叫我阿妙就好,我家里如今租着大爷家在京城的田地,不过还是头一回见奶奶,奶奶不认得也不奇怪,以后就认得了。”
  春瑛这才知道她原来是佃户家的女儿,正想再问,却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低咳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墨涵。他似乎有些窘迫,朝阿妙挥挥手:“你跑前面来做什么?快去看行李!”阿妙朝他做了个鬼脸,便转身去了。墨涵不好意思地对春瑛道:“赁的宅子没人打扫,因见她还算伶俐,便叫了她来。她不懂规矩,奶奶别生气……若她做错了事,奶奶尽管告诉我,我会教训她的!”
  春瑛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身后的小香已经掩口偷笑:“哟——墨涵大哥挺上心的嘛——”小香早就认了墨涵母亲为义母,如今打趣义兄,倒是不遗余力。春瑛见墨涵脸红的快比得上红鸡蛋了,便厚道地清了清嗓子:“小香别笑话你哥哥了,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嘛。咱们还是快上车吧。”
  墨涵就被一片笑声窘得灰溜溜地跑到前面引路去了。
  到了墨涵租下的宅子,舂瑛先把孩子安顿好了,出得前院,才仔细打量这地方。原来这里是崇文门外,离她姐姐姐夫家不远,离路家以前的院子也不远,进内城也很方便。
  总共是三进三出,地方足够大,房子有八成新,院里的花木也挺茂盛,整体还算不错。就算是在这里摆几桌酒席接待客人,也不会丢脸。
  她暗暗点了点头,便开始指挥家人将行李摆放到合适的地方,忙了半日,终于安顿好了,姐姐姐夫与二叔二婶两家人也分别到了。
  一别三年,亲人们彼此都十分挂念。春瑛与秋玉抱头哭了一场,又被二叔训了一顿,说了父母弟弟的近况,又谈起别后的经历,又哭了一场,已是晚饭时分。春瑛便留他们吃饭。
  阿妙十分能干地下厨做了两桌酒菜,胡飞春瑛陪着亲人们吃饱喝足,心里评估着阿妙的为人行事,都暗暗点头。春瑛送走姐姐姐夫,又吩咐丫头婆子给二叔一家预备客房,回头给胡飞使了个眼色,便招呼家人收拾饭桌。胡飞叫了墨涵进书房,说正经事去了。
  次日夫妻二人又去城外给胡飞的父母上了坟。已近清明时节,天下着毛毛小雨。胡飞略整了整父亲的墓,又到附近母亲的墓前狠狠哭了一场,向她许诺,过不了多久就会让她与父亲团聚,春瑛抱着儿子一直陪着他,小岱波也懂事地不再吵闹,反而轻轻摸着父亲的手背,小声都囔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胡飞一把抱住儿子,又揽过妻子,眼泪不停地流着,只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最好的家人,过去的伤痛也渐渐平复了。过去他没有能力,没法保护亲人,但从今往后,绝不会再让家人受一点委屈!
  回家的路上,他们三人坐在马车里,亲亲热热地挨在一起。春瑛小声地哄着儿子,跟丈夫说起儿子小时候的趣事,胡飞嘴边含笑,时不时突袭亲春瑛一口,惹得春瑛直打他。岱波不满地蹦着也要亲母亲,被父亲瞪了几眼,岱波不服气地与他对瞪,春瑛笑得直伏在边上喊肚子疼。胡飞见了,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家三口笑成一团。
  回京后的第三天,他们必须要到温郡王府请安了。春瑛穿着全套绸缎大衣裳,选的是最保险的红裳绿裙,头上戴着新打的赤金镶宝石头面,看上去俨然是位富贵人家的女眷。她怀里抱的是打扮得粉雕玉琢的岱波,身后跟着穿着体面的丫头奶娘媳妇子,落后一步随着穿戴一新的胡飞出门,端端正正地上了轿子。
  这是她头一回以胡飞元配正室的名义开展京城交际活动,去的又是王府这样的地方,可不能有丝毫大意。
  胡飞骑马打头,领着轿子与载着丫头仆妇的马车,进了王府大门,在前院下了马,来到妻子的轿子边上小声嘱咐几句,便有人引着他往书房见王爷了。春瑛深吸一口气,继续坐桥来到二门外,方才有王府的管事娘子带着仆妇来迎她下轿,引着她往正堂去拜见王妃。
  正要迈进二门,忽然又来了两顶轿子,春瑛脚下不由得顿了一顿。迎客的仆妇分了两人过去迎接,不一会儿,其中一个走回来向管事娘子禀报:“是庆国侯府的三少奶奶来了。”管事娘子露出一个微妙的浅笑:“原来是那位姑奶奶。那就叫人报给里头知道吧。”
  春瑛眨了眨眼。庆国侯府的三少奶奶,不就是范熙如吗?记得她好象曾经认了温郡王妃为干娘的。怎么今天就这么巧,跟她碰上了?
  (忽然发现后台换了版本,真不习惯……)

第三百四十一章 故人相见
  范熙如下的轿来, 有丫环扶着走向二门,一路边打听王妃和世子妃的身体安好, 又问如今几位贵人都在做什么,忽而抬头望见二门上有人,不由的怔了怔, 继而微微吃了一惊:“这女子好神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春瑛倒是落落大方地冲她笑了笑,将儿子交给身后的奶娘,便向她道了个万福,道:“三少奶奶安好? 多年不见,三少奶奶风采依旧呀!〃 这话确实恭维的成分居多些。 范熙如今日穿着一身木红地缠枝莲纹缎面襟子,下着黑段折枝绣花马面裙,头上珠宝也极华丽,但不知为何,却给人一种疲惫感,气质也老成多了,眼角眉梢处,兴许是化妆的效果,格外显露出几分凌厉来。这副模样给她当年未嫁人时比,实在是差太多了。春瑛心里都不由的吃惊,只是面上并未显露出来。
  范熙如听了她打的招呼,却愣住了,虽然面上露出了应酬的笑容,但看她的神色,显然还没真正想起她是谁。引路的仆妇小声提醒:“这位是咱们王爷收的义子胡公子的夫人。
  我们都叫胡大奶奶的。
  ”这话却等于没说。最后还是范熙如身边的大丫鬟雕栏认了出来:“呀!”这不是春瑛姐姐么?!你怎么……”忽的发现自己失礼了,忙住了嘴。范熙如显然是吃了一惊,两眼直盯着春瑛看。她记的春瑛的名字,当年不过是庆国候府里一个不算拔尖的丫环,看在对方主子的面子上,她也能笑着叫声“ 姐姐”,可是如今这情形,算是怎么回事?!”
  春瑛感受她目光中的情绪,只是笑了笑,并不在意。她的的身份,只怕全王府的人就没几个不知道的,没必要藏着掖着。当初刚嫁给胡飞的时,在江南也不是没人拿过这事说她闲话,但那又如何?等到自己成了一家主妇,在外应酬,在内管家,她才知道东府的经历给了她多大的帮助。她并不认为曾经当过丫环是件耻辱的事,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她更是无法控制自己穿越到什么人身上,但是她已经摆脱了奴仆的身份,从此以后,个人的尊荣便完全靠自己了,如今再加上胡飞的努力,她不认为就低人一等。因此她只是很淡定大方地笑着,甚至还冲着雕栏 打了声招呼:“许久不见了,这几年可好?” 雕栏有些不自在,干笑着点点头。忽然又发觉这样礼数不对,便屈膝再行了一礼。
  范熙如面色复杂地看着春瑛,已经冷静了下来:“想不到你能有这样的 造化,也是你的福份。”
  春瑛笑眯眯地道:“可不是?再没想到,王爷居然能看得起我们当家的,不但在出使西洋时处处照拂,还将我们当家的收为义子。”我们夫妻心里都感激得很呢!”
  范熙如又是一怔,微微皱眉:“虽然早就听说王爷收了位义子,几年前也听说了他义子成亲的消息,却从没想过,娶的会是你。”
  春瑛笑得更深了:“三少奶奶不知道哦?这我就不明白了,按理说,三少爷应该是知道的。我与我们当家的早有婚约,这事儿三少爷当年就听说了呀?他还想过要做我们的媒人呢,只是后来有了变故才没做成,他为此还生过我的气呢!”尽管回去问吧,她倒想知道,如今三少爷会说出什么话来!
  范熙如的笑容变得有些冷,不等她说什么,管事娘子便不咸不淡地打断了他们的叙旧:“胡大奶奶,王妃正在等你呢!你快随我来吧。”却没说要清范熙如一起走。
  春瑛脸上闪过一丝讶意,接着向范熙如行了个礼:“那我就先少陪了。”便跟在管事娘子身后往二门里去了。看的出来,范熙如在这王府的地位有些微妙,反正是别人的家事,她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范熙如目送她远去,眼神晦暗不明。雕栏斜了引路的仆妇一眼:“你方才不是说,王妃与世子正在见客,要过些时候才能见我们奶奶么?!这事怎么回事?!”那仆妇笑道:“姑娘这话胡涂,难道方才进门的不是客?虽说那时咱们王爷的干儿媳妇,也算是自家人,到底是大老远从江南来的,又是外姓,王妃与世子妃自然要先见她。姑奶奶原是王妃心爱的干女儿,王妃早就发过话,不比外道。”言下之意就是,因为你不算客人,当然要靠后。
  雕栏柳眉倒竖,就要发作,被范熙如拦下:“那我就等一等吧,跟干娘有什么可客气的?”这个随那仆妇往内院的小花厅里去了,待坐下一刻来钟,便有人来请:“王妃请您过去呢!”
  范熙如还以为春瑛已经走了,没想到来到正堂,才发现她仍在座,怀里抱个男孩,还跟王妃、世子妃以及温郡王庶长子之妻卢氏相谈甚欢。
  春瑛见范熙如进来,便起身将岱哥儿交给奶娘,朝她福了一福,范熙如正要点头示意,王妃便笑道:“听望山媳妇说起,才知道你也来了。真是的,你也是王府的常客了,又是我干女儿” 学着那俗礼做什么?早该自个进来才是。你自己避开了,底下人又不好违了你的意,若不是望山媳妇说起,还不知道要把你晾到几时呢!都是自人,何必见外?”范熙如还能怎么说呢?只有勉强笑着低头请罪了。
  王妃又道:”你与望山媳妇原本是认得的,只是如今身份不一样了,还当重新见礼才是。她是我干媳妇,你是我干女儿,就胡乱叫声嫂子吧。你原比望山小几岁。”
  范熙如顿了顿,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福下身去:“见过嫂子。以前都叫姐姐,万没想到会有叫你嫂子的一日。”
  春瑛往旁边迈开一小步,侧身回了一礼:“这都是王爷的关爱,王妃的抬举。”又笑着对王妃道:“这可折杀我了。我万不敢托大的。”王妃给面子是一回事,她自己却不能坦然受了,不然别人要说闲话,倒不如先摆出低姿态来。
  王妃果然不以为然,还摆了摆手:“王爷总说你们夫妻恭敬孝顺,我还半信半疑,今儿见了,才知道是真的。难为你们小?口事事想着我们。我只拿你们当自家人,你还谦让什么?”世子妃也在旁点头,卢氏便来拉春瑛,按着她坐回原位:“方才的话还没讲完,你好歹让母妃听全了,那个印度三王子又做什么荒唐事?”王妃忙道:“正是呢,快说快说!王爷总不肯多说,几个长随又讲不清楚,再没人比你说得详细了!”
  原来春瑛方才正在讲当年西洋使团在印度遇险的经过。她早就向胡飞打听清楚了,又前后整理几遍,编成了一个精彩生动刺激的长篇冒险故事,还明里暗里突出了温郡王处事稳重、临危不惧的风采——这当然是编的——预备说给王府女眷听,好缓解她不知道跟她们谈什么话题的窘迫,如今看来,效果倒是很理想。上到温邵王妃,下到门口打帘子的丫头,都听得聚精会神。
  春瑛笑了笑,重新拾起话头:“那三王子听说咱们大明使团已经到了恒河下游,马上就到撒地港,与宝船官兵会合了,当下便气得几乎吐血,无奈国王醒了,召集了勤王兵马,为太子撑腰,把他压得死死的,一点兵力都抽不出来,他无奈之下,便心生诡计。。。。。。。。”
  范熙如往婢女搬来的绣墩上落座,默默听着春瑛讲故事,过了一会儿,才有人送了茶上来。
  雕栏皱了皱眉,瞥了王妃一眼,又见那上茶的丫头只顾着听故事,便想责问她几句。谁知这时前院王爷派了人来接岱波去见,春瑛停了口,嘱咐了奶娘几句,便让她抱着孩子去了,接着又坐下来继续讲,这时那上茶的丫头早就退下去了。
  范熙如见王妃等人都听得入神,心中有几分苦涩。曾几何时,她离她们也就是一步之遥而已,更是深得王妃宠爱,如今,却已面临失宠边缘了半个时辰后,春瑛终于一个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可能连当事人都觉得新鲜的故事讲完了,忙趁王妃等人还没醒过神来,拿过茶碗喝了大半碗茶下去。讲了一小时,口都干了!
  喝完茶,又喘了几口气,她一转眼,无意中望见范熙如正坐在对面,似乎已经走了神,不知在想什么,但又不像是听故事入了迷。她方才分明见到,这位侯府的三少奶奶在自己讲故事时,从头到尾都没怎么用心听过。低头想了想,她又微微笑了:不管范熙如或侯府有什么烦心事,在这温郡王府又得了什么待遇,都跟她没关系,她只要把这王府女眷中的几个正主儿哄顺了,就算完作任务了。
  王妃长长地吁了口气,拿帕子轻拭眼角:“都这么多年了,我才把事情经过弄明白。王爷真是的,他有什么好瞒的?即便是不好意思在我面前说他的功绩,难道连底下人要说也得拦着么?连皇上都夸着他忠勇,大加封赏,偏他还一个劲儿谦虚。知道他的人晓得他是不好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隐情呢!”
  春瑛笑了笑,没说话。当年的真相是,大明使团几乎是逃出印度腹地的,在皇帝万寿之年,说这种事委实太丢脸了。因此对外的口偼骋唤《饶诼业拇矶脊樵谀侨踝油飞希潮惆延《裙跻膊燃附牛罴妇浠栌埂J雇攀敲白盘齑蟮姆缦眨胍旃幕杈橥踔苄钪毡ё胖揖模懦蛳眨昝赖赝瓿闪巳挝瘢馊俟槔础R磺懈好嫦⒍际且ㄉ钡模《渲凶畲蟮墓Τ迹嘶实鄣墓饣哉找搅撕M猓匀痪褪俏驴ね趿斓加蟹搅恕@贤跻称け⌒从置环ㄍ仆校压炙豢细胰私材亍
  春瑛忙摆出一诚惶诚恐的模样:“呀,都是我嘴碎,就这么说出来了,就怕王爷心里埋怨我呢,万一王爷觉得我是在巴结献媚。。。。。。。。”
  王妃摆摆手:“胡思乱想些什么?你不过是说实话罢了。都是自家人,他怎会这样想你?
  世子妃微笑着点头道;“世子也常跟我说,胡家叔叔最懂父王的心意,父王心中甚喜,自然不会误会了。
  春瑛忙道:“世子妃这么说,我可担待不起。王爷不过跟望山在海外混熟了,才多了几分偏爱罢了。心里正经看重的,还是世子和几位小王爷。望山只是会看人眼色,要说了解王爷的喜好,谁还能跟王妃,世子与几位小王爷相比?”
  这话说的几位王府女眷心里舒畅,王妃还笑着指春瑛:“你这孩子倒是个巧嘴!早该让你来的,这回索性在京里多住几个月,多来陪陪我吧!”
  春瑛笑道:“能在王妃面前多孝顺些时日,我还巴不得呢,只是不知道王爷有什么吩咐。先前王爷说要给望山在京里个官职,他推了,打算自己考功名呢,说不是叫世人看看自己的本事,就太对不起义父的器重了,反倒堕了王爷的英明。我到半信半疑,功名哪会这么易得?”
  世子妃与卢氏都笑道:“他知道上进,原是好事,你有什么可愁的?”王妃更是对这个便宜儿子添了几分喜爱:“他有这样的心,倒也难得。你必须得好生照看他的起居,可别熬坏了身子。”又对世子妃道:“前儿不是听说,你娘家兄弟也上京来了么?他也是个好学的,认的哪里的先生好,便荐一个过来,让望山多学着些。”世子妃起初还担心婆婆会让自己的兄弟去教人,听说只是荐先生,那有不肯的?忙忙应了下来。
  春瑛斜了范熙如一眼,见她仍旧默默坐着,便特地多看她几眼,让世子妃与卢氏等人都发现了,才移开视线。前者不动声色,后者低头喝茶,还是王妃问了句:“熙如今儿怎么穿了这身衣裳来?上回我不是给了你一匹四合如意纹的织锦缎,让你做新衣裳么?难道还不曾做好?虽说你如今管着家,要以怀柔为主,也不能太放纵底下人了,这都十来天功夫了,什么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