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母仪天下 完结-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军士说着就要动手,还是后面有人大喝了一声,“住手。”

    童贯见队伍停了,自然要过来看看情况的,也多亏了他来的及时,否则还不知道会到什么地步。

    “娘娘!”童贯吓的魂儿都快没了,甚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军士听见童贯叫娘娘,吓的两腿一软直接就跪地上了,世瑶哪里还会去在意他,急忙的问道,“太上皇呢?”

    “娘娘随奴才来吧!”

    世瑶点了点头,下马把缰绳扔给了岳飞,从前头到玉辇路还长着呢,世瑶便问道,“太上皇为什么要回来?”

    童贯一听心里都直发苦,现在是个人就知道京城朝夕不保,他又何尝愿意回来!

    “还不是那个郭京,也不知道他给太上皇施了什么妖法,多亏了娘娘来了,赶紧劝太上皇南下吧!”

 第一百零八章 回銮(下)

“郭京怎么又跑到太上皇跟前儿去了?”

    童贯叹道,“都怪奴才一时没看住,才让小人钻了空子,只是奴才那时候觉得他最多也就是在太上皇身上捞点好处,尚不至于有什么大祸,却不成想他竟然吃了雄心豹子胆,敢鼓动太上皇回京!”

    世瑶不知道赵佶这算不算是步步有难,只是她想不明白郭京怎么就能说服他的,“太上皇一向不肯与金人用兵,怎么会听信他的话?”

    说道这里童贯都快要恨死了,“说起来真是邪的很,郭京自称能够‘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能。他带了两人在太上皇面前进行试验,用白粉在地上划了许多个大圈小圈,大圈外侧的左右边各画一道门,左门上写个‘生’字,右门上写个‘死’字。先把猫、鼠从‘生’门放入,果然猫不吃鼠,鼠也不畏猫,从‘死’门再放,瞬间猫就将鼠吃掉了,太上皇从此对他深信不疑,认为带他回京就可以打破金人。郭京还声称要一直打到阴山。”

    还打到阴山,先把太上皇的命送了还差不多!

    “他耍的把戏你就没看出有什么不妥吗?”

    “要么说这事儿邪性呢,奴才是一点破绽也找不出来啊!”

    世瑶心知除非现在戳穿郭京,否则赵佶很难回去,可问题是,她也猜不着这里的猫腻啊!

    路虽然挺长,到终究还是会走到的,世瑶还没想好呢,就已经到了玉辇前面,赵佶见到她似乎很高兴,“深怕你不在京城,现在可是好了。跟朕一起回宫吧。”

    “我是来劝太上皇的,请太上皇切莫回城。”

    “这是为何?”赵佶随后恍然大悟,“你还不知道郭卿家的厉害。”

    “我的确是不知道。请郭京演示一番可好?”

    赵佶很快也察觉出世瑶神色不对了,这让他的心中有些焦躁。“等銮驾进了城再说吧。”

    “金人已经攻克太原,宗翰帅六万骑兵正在南下,准备与宗望兵合一处,攻打汴京。而且这一次与前次不同,种师道虽然重新接管了西路军,现有的人马还不足三万,就算是有心来救。也是无能为力。君子不立危墙,还请太上皇速离京师。”

    “这次不用谁来救,有郭卿一个人便可退敌。”

    世瑶忍不住怀疑赵佶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了,他从前可不是这样子的。“郭京既然如此忠勇,前次兵围汴京,为何不见他出手相救?”

    赵佶耐着性子解释道,“郭卿刚刚才练成绝世的仙法,世瑶不用怀疑。”

    世瑶不是怀疑。她根本就是否定的态度,然而,皇帝就跟喝了迷魂汤似的,不管谁说什么都不信。

    “太上皇,郭相公既有异能。也该施展一番让太后瞧瞧,如此一来,太后可以安心,太上皇也不必烦恼了。”童贯低声的劝道。

    “怎么你也跟着糊涂,上师既然说今日时辰不对,那就是注定不可随意施展的,等到了京城,时辰对上,那还有什么看不见的。”赵佶轻斥道,对于郭京都不敢出来相见也是深信不疑。

    世瑶费尽唇舌,赵佶就是不肯回去,非但如此,他还一再的要求世瑶跟他一起回宫,说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不过,世瑶却认定了回汴京是死路一条,二人自然是越说越恼。

    “你从来也都是信不过朕的,既这么着,你也不必跟我回宫。”

    世瑶无话可说,只得转身离去,她这些天的辛苦奔波,就只是一场笑话,她看了看坐在赵佶身边她名义上的女儿,缓缓说道,“福金是我的女儿,我要带她南下。”

    皇帝此番回銮,坐的并不是最正式的玉辇,所以郑太后和帝姬福金都随侍在了身边,她见世瑶在皇帝面前如此嚣张,心里早就不满意了,现在还要带走她的女儿,那就更是不能容忍,“太上皇?”

    不待太上皇发话,福金却抢先说道,“本宫是太后娘娘的女儿,太后在哪儿本宫就在哪儿。”

    好在这不是世瑶的亲生女儿,否则真是要给她气死了,“好,好,好!”

    世瑶说完转身就走,赵佶只顾着生气也没说话,郑氏倒是有几分得意,只是也没敢拦着她,倒是童贯又着急又上火的,急火火的追了过来。

    “娘娘不能就这样走了呀!”

    “我不走又能如何呢?”世瑶无奈言道,“太上皇心意已决,谁也劝不动了。”

    “娘娘,可是太上皇不能回京啊!”童贯可是急的无可奈何,他们可是好容易才从京城里出来的,怎么能够自投罗网。

    “太上皇执意如此,谁也没有办法了。”世瑶无奈说道,“你虽然一片忠心,但是终究是无力回天。”

    “娘娘!”童贯说着就跪下了,“请娘娘想想办法吧!”

    “你若是能拖住太上皇一时,或许我还有办法戳穿郭京。”

    童贯无奈摇头,“太上皇本意并非不愿抗金,只是心中没有半点事胜算,听了那郭京的话,简直是迫不及待的往京城赶,今日拦驾的人若不是娘娘,恐怕早就治罪了。”

    “太上皇怎么会成这样!”世瑶叹道。

    谁也不知道好好的一个皇帝怎么就成了这样,但是事实如此谁也改变不了。世瑶此刻倒是有些可怜童贯了,难为他这个时候还为了皇帝着想。

    “都知心里也该明白,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西军现在支离破碎,正是用人的时候,都知何不……”

    童贯明白她的意思,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太上皇在哪儿,奴才就在哪儿,即便是刀山火海,奴才也得陪着太上皇。”

    “你这又何苦,你明知道重整西军才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对娘娘、对朝廷或许都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对奴才来说就只有伺候好太上皇这一条。大宋朝有今日的灾祸,奴才也不敢说跟奴才没有关系,奴才既然没有别的办法将功补过,就只有舍了这条命陪着太上皇!”

    世瑶气他愚忠,“糊涂,若不是有你陪着,太上皇也未必有那个胆量回京!”

    “这回便是娘娘错了,奴才也试图解散常捷军迫使太上皇留在江南,可是太上皇根本就不予理会,对于太上皇来说,现在是一雪前耻的机会。”

    谁不想一雪前耻,可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若是几个道士就能决定一场战争,那还要军队做什么!

    “你既然坚持要跟随太上皇,我也不强迫你,你们,好自为之吧!”

    世瑶说罢转身就走,童贯却叫住了她,“娘娘请少待!”

    “恩?”世瑶无奈站下,“你还有什么事?”

    “敢问娘娘准备去往何地?”

    除了回种家军大营,世瑶不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她淡淡的说道,“西北。”

    “依奴才愚见,娘娘不该在回西北了。”

    “这是为何?”

    “此一战种家军元气大伤,三年之内都不会有起色,而且,种家军现在后继无人,两位老将军都年事过高了。”

    可是,不用种家军,世瑶就更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了,难道童贯要提的人是韩世忠?

    “你是想说韩世忠吗?”世瑶问道。

    童贯点了点头,“韩世忠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并不是他本人无能,而且,上次解汴梁之围,他还带走了一部分西军精锐,现在所有的统兵将领之中,也就是有韩世忠可用了。”

    “韩世忠现在应该是奉了康王的命令南下勤王,我想可能很快就能碰上。”

    童贯却淡淡笑了笑,那笑容甚是怪异,“韩世忠不会来的。康王已经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他这是要反了!”世瑶惊道。

    “谁都能看出来京城迟早不保,康王也不例外,用金人的手除去圣上和太上皇,那他就不用反了。而且,金人如今气势正盛,很快就会继续向南深入,康王一定会离开大名,然后,奴才也就不敢预料了。”

    “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到杭州去?”

    “以南方厢军的战力,杭州也未必保得住,娘娘先在要走的越远越好,三五年后在做图谋。”童贯郑重的说道,“娘娘必须要避开康王的锋芒。君臣百姓现在对太上皇和今上都极度失望,康王如今声望正隆,不过,他们早晚会明白,康王跟今上都是一样的人。”

    “你!”世瑶有点不理解,怎么童贯会跟她说这些。

    “奴才在三公主府上见到伯琮公子了。”

    世瑶心里一惊,“太上皇可知道?”

    “奴才哪儿敢让太上皇知道,否则现在公子也在御驾中了。”童贯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奴才也见到了蔡攸,我们之间也不需要说那么多,有他保着公子,大宋朝就有希望,而我要跟随着太上皇,不管将来如何。今日一别,怕是此生难见了,还请娘娘擅自珍重。”

    世瑶心中五味杂陈的,童贯这人被骂做奸党佞臣,最后会为了皇帝不惜牺牲,而那些朝臣们尸位素餐,尚且还不如一个宦官。

    “都知也要一切小心。”

    “娘娘还请在此地略停一日,奴才还有些东西要交给娘娘。”

 第一百零九章

“这是何意?”世瑶疑惑问道。

    “到时候娘娘自然知道,稍往东一点就是宋庄,庄上百姓大多逃难去了,委屈娘娘在哪儿稍等一日。”

    世瑶点了点头,“銮驾行得慢,怎么也得两天才能进城,你也不必着急,我在哪儿等你三天。”

    童贯连连称是,他也担心是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娘娘要务必要一路南行,且不可冒险。这场仗打到最后拼的就是财力,纵使金人沿路劫掠,最终的花费也是不小,娘娘要等到他们打不起的那一天。”

    “好。”

    “娘娘请多珍重吧!”

    童贯走后,世瑶一直也没想明白他到底要送什么给她,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大队军士押着十几辆大车到了宋庄,直接就要见太后。

    “这是童指挥使命末将送过来的,请太后斟酌安排。”

    世瑶一看每辆车上都整整齐齐的码着四个大箱子,而且上面还贴着封条,想必,这就是童贯这些年搜刮的钱财了。

    “他还有什么交代?”

    “指挥使命末将等人今后就追随着太后,不必再回京城。”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童贯还敢派他们押送这么大的一笔钱财,可见是深以为信的,而且,他们也的确是没出任何纰漏,童贯看人的眼光倒是不错。

    “好,诸位怎么称呼!”

    “末将苗傅,末将刘正彦,辖下五百军士,请太后差遣。”

    “好!众位请起。”

    “指挥使请娘娘火速南下。”

    世瑶未置可否,只是问道,“京城情况如何?”

    “太上皇御驾昨天下午就进了城,圣上见过了郭京之后深信不疑。任命郭京为武略大夫、光州刺史,并赐金帛数万,让他自主募兵。”

    世瑶有一种天要亡宋的感觉。“朝中大臣就没有异议吗?”

    “现在朝中唐恪、耿南仲主政,专注议和。对郭京神兵似觉得可有可无。有大臣主张用少数人先试一下,等效果明显后再重用他,结果被圣上治了一个破坏军心之罪。其他人,已经不敢说话了。”

    “议和?议和也得有资本,要是连城都守不住,拿什么去跟金人和谈?”

    “指挥使也是这么说的,只是这朝廷已经是黑白颠倒了。圣上为了能跟金人顺利议和。命令各地宋军不得擅动!不过就算是这样,单凭着开封坚固的城墙和火炮,也能守上一段时间,可是。换了郭京守城,后果就很难预料了。指挥使在太上皇跟前力谏,反而让太上皇动了肝火,虽然没有治罪,但是轻易也不得觐见了。”

    苗傅心中愤懑。也顾不得此刻是在跟太后说话,世瑶倒不计较这些,这个世界早就黑白颠倒了。

    “城内现在守军有多少?”

    刘正彦说道,“加上刚刚回城的常捷军大概七万,然而。指挥使只管太上皇一人,今上也信不过常捷军,所以,现在负责城防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人,只不过,很快就要换上郭京了。”

    苗傅继续说道,“郭京不用武将,只按生日时辰募兵,汴梁城里好些个地痞流氓都加入他的六甲神兵,只等募到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便要与金人开战。”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啊!”世瑶无奈武说道。

    “只恨在杭州的时候,没有诛那狗贼!”

    世瑶此刻真觉得可能就是天意如此,死在童贯手里的人不计其数,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无辜的有罪的,不管什么样,他杀人可从来没有手软过。偏偏一个道士,在他眼皮子底下摆布了赵佶,他却只有干着急的份儿,可不是天要亡宋嘛!

    “圣上跟太上皇一向如此,娘娘莫要气坏了身子。”红玉附在世瑶耳边低声的说着,“咱们还是听童都知的劝,赶紧南下吧!”

    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带着几十万的金银山路,就是有苗傅、刘正彦也不够安全,世瑶得等到援军到来,“咱们先进山。”

    岳飞听着暗自点头,之前他们只有五个人,只要小心谨慎,倒是可保平安,但是加上苗傅、刘正彦这些人,那就太引人注意了,到时候恐怕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

    “末将先送娘娘进山,然后到京城附近打探消息。”

    世瑶不能躲到山里做睁眼瞎子,自然没有不同意的,然岳飞走后,刘正彦却说道,“娘娘,岳飞他……”

    世瑶明白他的顾虑,但是用人不疑,若是连出生入死的人都不可信,还谈什么匡扶宋室。

    “刘将军放心,岳飞为人处事绝无差错。”

    “末将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刘正彦毕竟不熟悉岳飞,他倒也是为了太后着想,“娘娘先带着几位姑娘换一处躲避,末将留在这里等岳飞,他若是独自回来,末将就带他去见娘娘,若是……”

    世瑶摇了摇头,“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你跟岳飞接触多了就会知道,此人赤胆忠心,就算被金人擒住也不会出卖我们。”

    刘正彦心中颇不以为然,但是他是新来,也不好深劝,只是他每日也都出哨探,岳飞若有异举他必能率先发现。

    世瑶感激他的用心,虽觉得没有必要却也不曾阻拦,信任这种东西,需要时间来建立。

    过了七八天的功夫,岳飞终于回来了。

    “金人已经围了汴梁。”

    意料之中的事情,自然无惊无喜,世瑶只是叹了口气,“又是百姓受苦了。”

    “朝廷一心议和,并不积极防御,此一番,怕是凶多吉少了。”岳飞说道。

    世瑶却冷笑说道,“上次围城若不是李纲一力主站,各路援军又来的及时,只怕那时候就凶多吉少了。”

    “这一次可能真的没人能来救援了。”

    “皇帝又下旨了?”

    “圣上严令各路宋军不得妄动,否则以谋反论处。康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发布命令,将河北兵力全部集中于大名,说是蓄势待发,一举击溃金军,但是末将看来,康王未必有意救援汴梁。”

    “圣上也不需要谁来救他,他只等着金人接受议和就够了。”

    “娘娘有何打算?”

    “静观其变吧!”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她心里还是有所期待,总不至于全国二十三路的指挥使,没有一路人马来救国都。

    “可是,天气渐寒,这山里已经住不得了。”

    “城中百姓深受煎熬,尚且能够忍耐,我在这里平安无虑,又有什么不能忍的。你只管去打探,有要事再来回报。”

    岳飞再来回报的时候,金人已经进城了。郭京率他的六甲神兵自宣化门出,命令城墙上的守兵全部撤离,不得偷看他作法。结果,六甲神兵不堪一击,不断败退,郭京带领余众南逃。就在此时,由于城墙上已无守兵,金人登上城墙,汴京顷刻陷落。

    听到这样的消息,众人皆沉默不语,虽然大家都知道汴京陷落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就因为一个跳梁小丑,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汴梁百姓三十万人,要求与金人巷战,但是,不知皇帝出于何种考虑,不准军民妄动。”

    “皇帝的想法早就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了,也不必管他,只看金人下一步如何行动吧!”

    岳飞说道,“圣上已经入金营纳了降表,还派禁军朝臣一起搜刮了全城,郑太后的娘家也遭了难,就连寺庙道观都没有放过。金兵不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还将珍贵的古玩器皿、皇室藏书也一抢而空,就连天子仪仗,也被他们搜走了。”

    都到这个时候,世瑶不会去在意他们抢走了多少东西,她却想起了大相国寺的方丈禅师,方丈曾经请她保护阖寺僧众的,可是她却躲在深山里不敢出头,实在是有负所托。

    “金人现在还想要什么?”世瑶问道。

    皇帝也投降了,城里能搜刮的东西也搜的差不多了,金人却还不肯撤兵,显然是另有图谋的,那他们图什么呢!

    “恐怕就连金人自己都没想清楚还要什么吧!”岳飞恨恨地说道,“金人提出割让河东、河北,圣上都答应了,他们大概是想要跟多的土地吧!”

    如今的大宋朝彻底是金人砧板上的肉,还不是想怎么宰割就怎么宰割,“在看几日,看看金人还有什么要求。”

    “是。”

    没过几日,金人废黜太上皇为昏德公,废皇帝为重昏侯,世瑶听了似笑非笑,“倒也对得起他们二人,只是金人还不退去,却是苦了汴京百姓了。”

    岳飞言道,“城中受困多日,缺食少粮,金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

    世瑶低声叹道,“现在也只能等待金人退去再作打算,然他们即是烧杀不断,很快就要有疫病,当务之急是运些药材进城。”

    “此时我去安排。”

    世瑶点了点头,“还有何事?”

    “金人立了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这是诏书。”

    “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

 第一百一十章 国破

虽然是岳飞抄回来旨意,但是意思世瑶看的明白,也就是自现在起,大宋朝就算是亡了国了。

    世瑶冷冷笑了笑,“大楚皇帝,不知道张邦昌是不是真有这个野心。”

    “现在看到还不至于。”岳飞沉重的说道,“只是以后就难说了。”

    世瑶对张邦昌没有半点好印象,他如果真的投靠了金人调转枪头跟大宋作对,那往后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只可惜,她现在汴梁城一人都没有,就是想杀他都不行了。

    “你跟苗、刘两位将军先想办法去弄些药材、粮食,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金人就会撤兵。”

    “是。”苗傅说道。

    刘正彦却说道“上山不能不通消息,末将还是想办法去打探消息,采买药材末将在派几个放心的人,娘娘看这样可好?”

    世瑶点头让他们去办,她的心里始终还是惦记着赵佶的安危,然而,亡了国的皇帝,也不能指望更多。

    世瑶一会儿希望他能少受些折磨,至少有个体面的死法,一会儿又希望他能熬过这一关,让她还有机会能救她,一会儿一个想法,自己都快要魔怔了。

    “娘娘,国难当头,您可得稳住了才行。”

    世瑶就算练就了铁石心肠,此刻也是稳不住了,全*士竟无一人能来援救汴梁,这也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娘娘,您这样不吃不喝的,身体也受不了啊,金人立了新皇帝估计很快就要撤退,娘娘要做的事情都在后面呢。”

    红玉她们都只看见了帝后决裂,却都不知道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赵佶对于世瑶的意义。终究不是孩子的爹那样简单。

    “我不要紧的,就只是吃不下,你们出去盯着点。刘正彦回来赶紧告诉。”

    刘正彦没回来,来的却是孟忠厚。红玉几乎吓破了胆,“将军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我碰见苗傅了,他告诉我的。”忠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