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里随波行-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母妃是个真性情的女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在皇宫中生存,滕琰想她要是嫁个好丈夫,日子会过得神采飞扬吧。
  “果然你不会看不起母妃。”燕王叹了口气说。
  “我也是女人嘛,自然能理解她。”理解归理解,滕琰觉得太子妃真的心狠,杀了那么多的人,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弃在人世。不过,她也是一步蹋错,便没有回头路了。
  “小时候母妃常招林表妹入宫,让我们在她面前玩,那时候母妃很开心,可后来,我去文华殿读书,几天才回东宫一次,她开心的时候越来越少,只有表妹去陪她时她还能笑笑。”
  “舅父家的表妹只比我小一岁,她总是穿得很漂亮,像一只花蝴蝶。我写字,她就给我磨墨,我练剑,她就在旁拍手叫好。我虽然表面上不怎么理她,其实还是挺喜欢她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我后面。”
  “你母妃恐怕也是希望你能娶她。你现在手握重权,终于可以帮他们了。”
  “我这次回来后,已经向皇祖父请求赦免林家,皇祖父已经答应了,过一段时间,林家就会回京城来。”
  “你也可以让林家去燕地,如果你想娶林表妹,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你皇祖父接受她。然后给我报个病亡,你再将林表妹娶进门,好好待她,也算是报答林家了。”
  “我已经给林家准备了宅子和一些银钱,他们回来后生活不会有问题。不过,我没有想娶表妹。”燕王的声音有些羞涩。
  滕琰想起来他不喜欢女人,而且她也明白大约是当年太子妃的行为对他的心灵产生了影响,所以燕王才如此讨厌女人。“没关系的,不娶林表妹也一样能关照林家。”
  “其实我只是怜惜表妹的遭遇,并不是多喜欢她,这么多年了,差不多忘了表妹是什么样子的了。”
  “王爷喜欢谁都行,只要是真心的。有一个地方,男人还可以和男人结婚呢,只要是真心相爱,大家也一样会祝贺他们。”
  “那怎么可能?”
  滕琰特别提起这事来,也是想让燕王不要对自己同性恋倾向有心理障碍。今天,她被燕王的苦难经历感动得母性情怀大发,主动帮他梳理心理问题。“还记得我对你说过吧,真正的感情是让人尊重的,男人和男人也一样有真正的感情。他们成亲后,可以领养一个孩子,组成一个幸福的家。”
  “嗯,你总是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事。”燕王有些含糊地说。
  “等你不再被这些不快的往事困住的时候,也要找到心爱的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好,我会的。”
  滕琰听燕王的声音越来越低,呼吸声也越来越平稳,知道他终于睡着了。等到林公公掀起了帘子向里面看时,就招手将他叫来,让他帮着自己把燕王的头从自己腿上挪下来。
  但只轻轻一动,燕王就发出了一声低语,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一直抓着她的裙子的双手攥得更紧了。林公公为难地看着滕琰,眼里满是祈求,他是想让滕琰不要再挪动燕王了。
  滕琰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在林公公的眼里,只有燕王,只要燕王能睡一会儿好觉,滕琰的腿麻了算不得什么,就是断一条腿也无所谓。她只得看着林公公为燕王盖了被子,又体贴地为自己摆好靠垫,披上披风。
  闹了这么久,恐怕离出发也没多久了,滕琰闭上眼睛睡着了。
  滕琰觉得自己刚睡着,就被人叫醒了,飞珠带着晨风她们过来帮她梳洗,而燕王早已经出去了。被当枕头枕了半夜的腿果然麻木得不会动,滕琰又揉又捏,并用冷水洗了脸,任由飞珠她们帮自己穿好礼服,打起精神走出了大殿。
  燕王与赵祯不只是要拜祭睿太子夫妇,还要祭祀吴国的列祖列宗,皇上下旨用了卤薄仪仗。三更天,由车驾、乐队、禁军、御前侍卫、内廷侍从、官员等组成的队伍已经到了燕王府恭迎。
  在仪仗队伍中,士兵手执金锣、旌旗、幡幢、宫扇和伞盖,冠盖云集,五彩斑斓,气势惊人。
  滕琰上了为她准备的车驾,八匹马拉的辂车,以红缎装饰,里面宽敞舒适。滕琰打开飞珠放进来的食盒,几样精致的面点和小菜,还有装在盖碗里的热汤面。飞珠总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滕琰大吃起来,一夜没怎么睡,早就饿了。吃饱了后,把食盒装起来,摘下头上的三凤冠,脱了绣金镶宝的外衣,还有靴子、袜子,躺到了车里,盖上厚厚的貂皮披风。她要好好补一补眠。仪仗走得特别慢,车上平稳得很,要两个时辰才能到达帝陵,到时候晨风会过来叫自己起来。
  滕琰已经快睡着了,感觉上来一个人,她挣开眼睛一看,是燕王。
  去祭祀的路上应该俨然端坐的,现在被人抓了个现行,滕琰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想睡一小会儿,又怕压皱了衣服。你怎么过来了?”
  其实燕王应该同她一起坐这辆辂车的,但滕琰在上车时,看见燕王骑着马走在前面,知道他不喜欢坐车,滕琰就没想到燕王也会上车。
  “我也想睡一小会儿。”燕王笑着说,也像滕琰那样把玉冠、外衣和靴子都脱了下来,又看一眼滕琰露在外面的一只光脚,把袜子也脱了。
  车上再宽大,躺了两个人也局促起来,滕琰有些别扭,只得装作不在意,面向车壁,闭目不言,没多久就睡着了。
  滕琰再醒时吓了一跳,辂车外有人大声地说:“请燕王与燕王妃下车。”
  已经到了?晨风怎么没过来叫自己?她一定以为燕王也在里面,自己不会睡觉的。这可怎么办?要出丑了!
  “到了下马碑了?”看得出来,燕王也是刚醒,一侧的脸上压在下面还有些红,但声音听上去非常清楚。
  “是。”外面的人回答。
  “后退一百步,本王与王妃要步行以示恭敬。”
  “是。”
  滕琰佩服地向燕王示意,真是有急智。赶紧拿起衣物穿了起来。外衣还好,只是金冠,自己实在不知道是否带正了。转身去看燕王,也差不多的境况,两人互相帮着,收拾整齐,已经退后了一百步,有人过来通知。
  滕琰同燕王一同步行进了陵墓,后面跟着赵祯,祭祀祖先。最后到了供奉睿太子夫妇的正殿,行了了礼后,燕王对赵祯说:“你去东西配殿行个礼。”并对礼官们挥了挥手,让他们也下去了。
  东西配殿供奉的是睿太子的侧妃、侍妾和子女,都是一起在火灾中去世的。当年睿太子妃做得很绝,太子的四个侧妃,生了孩子的侍妾,还有除了燕王和嘉和郡主外所有的子女,都一网打尽。
  葬身火海的主子有五十多个,孩子有二十多,还有一百多的下人。听说只有几位不得宠的侍妾侥幸没被叫去参加这场死亡宴会,后来都按例送到皇家的道观中去了。
  睿太子妃对睿太子及其姬妾的恨意可见有多深,燕王受其母妃影响,恐怕也对睿太子的姬妾没有好感,故而仗着身份比他们都高,并不亲自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六十一章

  滕琰见燕王再次上香后直直地跪在地上,神情肃然,嘴角轻轻地翕动,知道他一定有太多的话要与父母诉说。她有些尴尬,其实她也该出去,把空间完全让给燕王,可是按礼仪她又应该与燕王同进同退的,先出去让别人看了会觉得不合适。
  还在犹豫间,燕王已经又重新行了礼,想来要说的话也说完了。滕琰也点燃了三支香,行了礼轻声说:“睿太子、太子妃,我为燕王的下属,暂用燕王妃的名义为燕王效忠。今日陪同燕王祭拜太子和太子妃,也上一柱香,祝曰:缘起缘灭,尽在一念间,希望睿太子、太子妃忘却红尘往事。人或者有来生,祝你们事事顺遂,并保佑你们的长子燕王幸福。”
  她的话音只有身边的燕王能听到,她也是说给燕王听的,希望燕王能够真正领悟,睿太子与太子妃的往事已经如烟如云,消散而去了。燕王转过来看了她一眼,又静默了一小会儿,才与滕琰一起出来。
  虽然在来的路上坐同一辆车,两人并没有交谈。滕琰一则是困,一则是理解,昨晚的事,燕王一定感到很尴尬,所以一早才先走了。现在来时路上有些不清不楚的气氛已经完全散去,两人在回程同坐到车里时,再次坦诚相待。
  “王爷,我发现京城的路面非常平整,就像用什么特殊材料铺的?”滕琰在进陵墓前步行的一段就发现了。按理说这里没有水泥沥青,路面应该不是石头的就是泥土的,但这条御道却既不是石头的,也不是普通泥土的,表面很光滑,雨雪不侵的样子。
  “应该是夯土筑成的吧。”燕王也不是非常了解,“我们回去后,找人问一下。”
  “是啊,燕地的路就没有这样好。我们这一次修路也要修成这样的,哪能怕成本高一些,用的时间长一些。”
  “好啊。我们在京城找一些工匠过去,这方面燕地比起京城差得多了。”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把燕地建得比京城还好。”滕琰笑着说。
  燕王也笑了。
  滕琰一进玉衡殿的大门,留在家里的晨光就乐哈哈地对着她大声说:“王妃,飞珠姐姐有身孕了!”
  这真是喜事!一早飞珠过来侍候时,就有些没精神,故而没有跟着滕琰去。原来以为是到了京城水土不服,滕琰也只说让她休息休息。结果滕平还是不放心,找了大夫看了看,结果是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
  滕琰也笑得合不上嘴,“赶紧给我换衣服,我去看看飞珠。”看见在她后面进来的燕王,有些不好意思。刚说好了,燕王换件衣服就过来商量修路的事,一听说飞珠的喜事就忘了,不过燕王的动作也真够快的了,她这里才进屋子,燕王则是回前院换了衣服后来的。
  只要是公事,燕王从来是兢兢业业的。
  滕琰赧然一笑,“看我,都忘了刚说好的。不过,飞珠与我可是共患过难的,情分自然不同。”
  燕王倒没介意,还跟着说:“王妃赶紧换了衣服,我也陪你一起去看看。”
  燕王也去看,不太合适吧,滕琰心里嘀咕着,但她也不能反对,就当燕王是坐车累了,想活动活动吧。
  因为只是临时居住,滕平和飞珠就在王府里,燕王府外院东边的一片房子都是给这次从燕地回来的人住的,燕王和滕琰出现在这里还真有点让大家吃惊。遇上一个人,就是一脸的讶异,然后是赶紧行礼问好。
  好在天气已经晚了,外面又冷,人们大都在屋子里,遇到的人不多。
  飞珠住的是三间厢房,听到声音的滕平从屋子里迎出来,见了燕王和滕琰就傻了,也不知道行礼和问好。滕琰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这个主意有些不合时宜,此时只得说:“滕平,恭喜你了,还不给王爷行礼?”
  滕平才醒过神来,总算是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又请了燕王上坐,倒了茶。
  滕琰见燕王坐下了,便笑着说:“王爷在此坐坐,我进去看看飞珠。”伸手打了帘子进了里面。
  飞珠虽听见外面来了人,但并不知道是滕琰,正躺在床上休息,旁边有个小丫环侍候着。见有人打了帘子进来,一抬头,就要下床,“小姐,你怎么过来了?这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滕琰笑着上前按住她说:“听到喜信,我一高兴就过来了。进了这屋,才想起也没带上东西,竟是空手过来的,贺礼回头让晨光她们送来。”
  “小姐待我的心,真让奴婢不知如何才能回报一二。”飞珠明白滕琰是真正的高兴。
  “不要动不动就说这些,你这些日子就不要上去了,好好养着。就是过几天,我们走了,你也在这里再住上一阵子,等胎坐稳了再回燕都。”
  “可是燕都那边,有很多事只有奴婢清楚,晨风她们还小。”飞珠有些犹豫。
  滕琰不以为然,“我那里的事和孩子,哪边重要?你不要多想,这几天有空时,把晨风她们找来多教教她们。以后就是回了燕都,你也只要管管大事就行了,至于我这边的细务,就交给她们吧。”
  “也该再选些人来了,小姐身边的人还是太少了。”飞珠已经盘算上了。
  滕琰就悄悄问她:“滕平高兴吗?”
  “听到消息都笑傻了,他这身世,没想到还能有了家,还能有孩子,我也是一样。”飞珠眼睛有些红了。
  “原来就劝过你,身世什么的都是虚的,重要的是将来。不过,你有了身孕,可要小心点,别让他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滕琰可不是无中生有,飞珠和滕平在王府里是下人,到外面巴着他们的人也不少,尤其滕平长得还相当的好。
  “他不会的,我们能走到一起也不容易,自然会珍惜。”
  “那自然好,要是滕平有不妥,你只管拿我的话来说他。”
  “小姐不是教过我,说夫妻间贵在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嘛。拿小姐去压他,自然有用,不过,我更愿意让他自已情愿。”
  滕琰不觉一笑,“却是我糊涂了。”
  飞珠也一笑,说:“小姐哪里糊涂,只是关心则乱。”
  也真是这样,飞珠的遭遇,总让滕琰有一种负疚感,后来又同甘共苦,感情上比亲姐妹都要好。
  又说了几句,滕琰见飞珠面色红润,含羞带笑的,就放下心来,嘱咐她要适当活动,不要惦记燕都那边。又想起在外面的燕王,就让飞珠躺好,自己出来了。
  果然燕王与滕平一个坐着,一个站着,相对无言。燕王何时理会过这些小事,又从不与下人多说一句话,而滕平如何敢与燕王搭话?
  滕琰见自己出来,燕王与滕平都松了口气。飞珠倒底没有听滕琰的,换了衣服出来了,给燕王行了礼。滕琰自然让人去扶,自己拉着燕王出了门。
  好在这一小会儿工夫过去,天就完全黑了,倒没有再遇到人过来请安的情况。
  京城的夜晚虽然也很冷,但比起燕都来,就算不得什么了。滕琰与燕王走在王府的路上,虽然看不清外面的景致,但温润的空气,花草树木的清香,还是让人怡然。
  滕琰想着刚才的事笑了,说:“我真是高兴得糊涂了,就这么空着手来了,回去就让人送点东西过来,要不,让人说起来,也太小气了。”
  燕王也恍然大悟地说:“我也忘了!回头赶紧让人送来。”
  “其实,送不送倒没什么,就是个心意。飞珠从小就是孤儿,到了我家,一心一意的服侍我。又心细,又懂事,长得还漂亮,偏遇到了那些事。幸亏老天有眼,遇到了滕平,我看这小两口日子过得不错,也就放心了。”
  “王妃对身边人一向极好。”
  不知怎么,滕琰从燕王这一句简单的话里听出来些不满来。她就笑着说:“我所学的,原与别人有些不同。在我看来,人都是一样的。府里的下人也好,那些高官也好,只要是真心相待,都可以做好朋友的。”
  滕琰说完后,觉得燕王似乎是更不快了,马上又加了一句,“燕王于我有知遇之恩,自然比别人不同。”
  只听燕王淡淡地嗯了一声,滕琰知道燕王还是不能完全赞同自己。要是想说几句让他高兴的话,也不是不能,就像滕琰在皇上面前一样,几句话把皇上哄得开心也没什么难的。但对燕王,滕琰却更愿意实话实说,已经有了要为他呕心沥血争皇位的决心,就不必说些假话了。
  于是,滕琰就提起回程的安排了,“原定二月初出发,因为祭祀又推后了五天,今天已经是初四了。要是打算带些工匠回去,是不是还得多用几天。另外,飞珠一定是无法一同走了,滕平自然要留下,他们总得过上两个月才能回去。我想,正是天气寒冷的时候,赵祯和嘉和郡主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身体也娇弱,不如也等着春暖花开后,让他们一同去燕地,王爷觉得可好?”
  “这些事你安排就好,不必问我。”
  滕琰知道会是这样的答案,“恰好,我们先回了燕都,也能有时间为赵祯和嘉和郡主做些准备。”
  燕王自然无可无不可的,倒是说起来工匠的事,“我打算明日与皇祖父提一下,要是皇祖父也赞同,招募人员就更容易。到时候,留下几个人,等着工匠们一起去燕地,我们并不用耽搁,还是初十回去。”
  “那好,我就这样准备了。”来时是一大堆的东西,回去时也不少,皇上和后妃们的赏赐、诸王的礼物,燕王和滕琰也都大量采买,回去总得送些礼品给大家。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赞扬真开心,这是作者的第一篇文,一定要免费的,请大家安心看。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二月初四的晚上,加上初五一天,燕王和滕琰忙着修路的相关事宜,了解情况,研究可行性,计算成本,准备方案。
  在初六的一大早,燕王上朝去了。
  滕琰在王府里看话本,这还是姚达新近给她搜罗来的,才子佳人、武侠怪异,有趣得很。正事忙完了,放松一下神经。
  林公公疾步走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王妃,皇上传王妃去宫里议事。”
  滕琰怔了一下,不用说是筑路的事了。她在燕地是公开参与议政的,而到了京城,这里的规矩要比燕地森严得多,她也一直遵守着习俗,从不在大家面前谈话朝堂大事。就是事关燕地修路,她也只是在王府中与燕王商议。
  现在皇上让她过去议事,一定少不了燕王的建议。一边想着,一边赶紧换了王妃的正装,外面的轿子已经备好了,滕琰没多久就进了皇宫。
  滕琰跟着内侍进了一间暖阁,皇上坐在上面,燕王还有几位大臣也都在下首坐着,看来是一个小规模的集议。滕琰先上前给皇上行礼,给燕王行礼,接着又受了几位大臣的礼,在燕王下首坐了下来。
  来议事的三位大臣一位是陆伯甫,另两位燕王向她介绍说是朝中的两位丞相,一位姓毕,一位姓池。
  皇上拿起了案几上的几张纸,问滕琰:“是你执笔写的?”
  “是。”滕琰没什么可推的,确实是她的字,而且皇上是见过她的字的。在燕地时,正式行文是由专门的文书来写,但此次来京城,并没有带这些人。再说,这几张计划书也不是要呈御览的,只是燕王拿着,以备随时查些数字、规划等。没想到燕王拿给皇上看了。
  “燕王打算在燕地修一条近千里的南北道路,你也觉得好?”
  滕琰岂止是觉得好,而是她提出要修路的。但她还是中规中矩的说:“是,孙媳同意王爷的想法。”
  “那你说说,修路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过,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货物流通,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文化互相交流,方能昌盛,此皆为民生方面。”
  “修建一条南北通畅的大路,还有军事上对犬戎的控扼效果。”
  “昔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了两项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一为修筑长城,一为治直道。直道长达1500余里,秦始皇从云阳林光宫出发,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直道沿途一些关隘设施,控制着子午岭周围的交通网络,成为重要咽喉。西汉初,汉帝也对直道进行维护,并且利用秦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匈奴人也明白直道对他们的威胁,故进犯关中时,不从直道附近直接南下,而远远绕道六盘山。就是因为这条直道,使得匈奴人不能不有所顾虑。就是他们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
  “唐朝建都于长安后,取河南地,仍用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直道的作用仍显而易见。故而一直断续修建利用,至今仍保留部份。”
  “燕地由于地理位置与草原相邻,自古以来,与犬戎人刀兵不休。现在燕王虽然收复草原,划分牧场,设立边城,但不可刀枪入库,高枕无忧。修建南北通路,从燕都提师北上,只用几天时间,再则于通路上设置关隘,犬戎必不敢再南下而牧马。”
  “燕地欲仿秦直道,修一条连接昌平与草原的大路,无论是从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军事上都会有长远的意义。”
  滕琰说完后,皇上又问:“秦始皇发十万众修直道,司马迁曾说固轻民力也,燕王妃如何看呢?”
  滕琰心里在想,“今天是皇上是想考自己吗?”但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仍然恭敬地答:“秦始皇横扫六合,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居功甚伟。但为政过于残暴,二世而亡。燕王爷收复犬戎,功虽不比始皇帝,但特别注意与民休养生息。”
  “修路的想法,王爷在三年前北伐犬戎时就有了,当时还临时修了部分九原到草原的路,以利行军和消息传送。之所以没有在三年前全面修建南北通路,正是因为燕地疲弱,百废等兴。”
  “如今燕地政治清明,士民归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去岁云中、北宁屯田初见成效,各郡粮食丰收,仓禀丰足,南北贸易兴旺,商业税收较前多了一番,正可以兴建工程,促进燕地进一步发展。”
  “况且,燕地修路,并不会压榨民力,好大喜功。燕王打算今年春天做好勘探,确定路线,待春耕结束,各郡县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