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代十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李嗣源二目惊视克用夫妻二人,问道:“存孝的灵柩?”李克用无奈的点了点头。李嗣源疾步跑向灵堂之中,李克用与刘夫人也紧随入府。
李嗣源冲进灵堂,只见帐篷四周高挂白绫,两侧白幡丛立,灵案之上四对白烛已燃去大半,再看灵案正中有镶金牌为一座,上书“晋王府勇南公李存孝之位”。李嗣源眼观灵堂,心似刀割,伏身棺材之上哭道:“十三弟!嗣源来的太晚啦!”李克用与刘夫人见李嗣源失声痛哭,老两口也潸然泪下。痛哭片刻,李嗣源猛转身问道:“十三太保因何而亡?”
李克用言道:“此事说来话长,嗣源随孤到后堂说话。”李嗣源便随李克用和刘夫人一同来到后堂,李克用便把前前后后的事情给李嗣源说了一番。李嗣源听了事情缘由,不觉怒发冲冠,火冒三丈,拍案大呵:“康君立这个蛇蝎小人,欺我兄弟太甚!”
李克用言道:“嗣源以为康君立当如何处置?”
李嗣源言道:“孩儿愿为父王前驱,包围康宅,缉拿康君立悬,割其首级悬于东门,以谢天下!”
李克用凝视着李嗣源言道:“孤众家太保之中,皆嫉妒存孝之功,不为其发一言。而嗣源深明大义,为人正直,真乃忠义之士也!”
李嗣源闻听此言疑惑问道:“那么父王之意是?”
李克用顿时面色严峻,言道:“嗣源带兵班师,虎符尚未交回,这虎符孤王再借你三日,铲除奸党,诛杀佞臣!”
李嗣源单膝跪地抱拳言道:“父王之言,嗣源记下,李存孝下葬之日,便是康君立断头之时。”李克用取下身上佩玉一块,交于李嗣源,做为诛杀康君立口谕。
一日之后,李存孝下葬于晋阳西山风峪沟口的太山脚下,其墓为青石砌成,坟前有平台丈余,平台之上雕琢着两枚石元宝,立有石碑一幢,上刻“大唐晋王府十三太保勇南公李存孝之墓”。晋王李克用与众家太保与各部将官,送葬而回众人回府。
单讲大太保李嗣源回至府中,招来石绍雄与安休休。李嗣源对二人言道:“康君立甚为晋王左右重臣,不思同心报国,反到自相残害,挑拨离间,以至十三太保受车裂之刑惨死。我奉父王密令诛杀康君立,上有父王所赐佩玉为号,下有虎符在手调兵,二位均是忠义之士,不知可愿与共?”
石绍雄抱拳言道:“晋王心中之患,即是我等心中所虑;太保所受奸贼之害,便是我等不共戴天之仇。”安休休也随声附和。
李嗣源与石绍雄、安休休带领精兵五百人包围康君立府宅,康府上下一片惊慌。康君立闻听下人来报,有官兵包围府宅,赶忙跑到院中。只见府门被官兵踹开,李嗣源大步迈进康府,左边是石绍雄,右边是安休休,三人都是满脸的杀气。康君立尚不知所为何事,拱手问道:“三位将军,今日在下官府邸不知所为何事?”
李嗣源怒道:“康君立!汝装什么糊涂,今日是汝为十三太保李存孝陪葬的日子!”
康君立一听此言,心中惊骇,暗想众家太保皆嫉妒李存孝功高盖世,没想到竟载在李嗣源的手中。康君立连忙解释道:“大太保有所不知,此事皆是李存信暗中操作,与下官无关。”
李嗣源骂道:“老匹夫!亏你是跟随我父王的老将,却出此蛇蝎毒计。今日死到临头,还想挑我兄弟自相残杀,我焉能饶汝。”说着李嗣源从怀中掏出李克用晋王佩玉,举于掌中对康君立言道:“奉晋王密令,诛杀佞臣康君立。以佩玉为号,玉到人斩,格杀勿论!”言罢,有左右士卒将康君立按倒再地,李嗣源拔出宝剑,一剑刺进康君立腹中,康君立痛叫倒地。旁边校刀手将康君立削级斩首,献上人头。
李嗣源查抄康府,令石绍雄、安休休往晋王府持佩玉回命。李嗣源将康君立人头挂于马镫之上,驰往风峪沟〃奇〃书〃网…Q'i's'u'u'。'C'o'm〃口的太山脚下李存孝墓前。李嗣源手提康君立人头,对着李存孝墓碑注视良久,一把将康君立人头仍到墓碑之下,李嗣源跪坐于地,对存孝墓碑言道:“十三太保,为兄今日把你的冤仇昭雪了,你看看这老贼的人头。这颗奸贼人头足以为你的在天之灵平反,足以为冤死的刑州将士平反。人生在世,光阴几何,你我兄弟共扶唐廷,众人皆是口称功勋,惟存孝以双臂退敌,威名海内。而存孝先行离去,吾心中悲痛至极呀。”夕阳残照,黄昏风起,李嗣源再三叩拜,才返回晋阳城。
梁晋会战各有折损,方才退兵,却又有江淮大乱成就南国诸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毕师铎命丧鸿门宴 杨行密弃城围扬州
第二十九回:毕师铎命丧鸿门宴 杨行密弃城围扬州
前文曾表黄巢自转战中原之后,淮南节度使高骈便盘踞江淮,割据一方。如今黄巢已灭数载,高骈已是年老昏庸,日夜迷信神鬼,不再专心政治,启用妖道吕用之、刘守一,祸害生灵,滥戳无辜。单将高骈帐下大将毕师铎,淮南诸地威猛而无人可比,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扬州城内包养一歌伎,名曰玉琴,这女子年方妙龄,长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毕师铎见玉琴美貌出众,歌舞具佳,倍是心爱,包养于城中聚凤楼中。也是美女爱英雄,玉琴能靠上毕师铎这样的有权有势的武将,自然吃穿不愁,富贵自得。
一日,毕师铎扬州城内寻乐,去往玉琴住处,上至阁楼忽闻阵阵哭泣之声,毕师铎定睛一瞧,原来是虞凝坐在床边手帕遮容,以泪洗面。毕师铎依偎在玉琴身旁问道:“爱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曰:“将军莫问,渐妾已无颜再见将军。”依旧还是哭泣不止。
毕师铎一阵迟疑问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负你了?”
玉琴扭头哭言道:“昨日那妖道吕用之来妾住处,说奉高都督之命前来降妖。言妾宅有狐妖侵扰,说要为妾蒙召以防魔气缠身,怎知妖道所言蒙召驱魔,竟是将妾奸污,所以妾再无颜见将军之尊。”
毕师铎闻听此言,顿时火冒三丈,怒摔花瓶言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言罢便往楼下走去,玉琴拉住毕师铎问道:“将军要往哪里去?”
毕师铎甩开玉琴怒道:“我当为爱妾杀此妖道,挖心拨皮,以谢苍生!”言罢下楼远去。
毕师铎满膛怒火来见高骈,高骈不知缘故。毕师铎言道:“妖道吕用之借驱鬼降魔,奸污了下官的爱妾玉琴,请都督为末将做主,诛杀妖道。”
高骈捻着胡须言道:“毕将军所指玉琴老夫也曾闻听,她不过是一青楼女子而已,何必因一妓女,伤了和气。”毕师铎闻听此言,暗想这高骈如今已经是老迈昏庸,与妖道交情胜过部下将领,便怀恨而走。
毕师铎越想越气,便招来副将秦彦、秦稠兄弟,对二人说起玉琴被吕用之奸淫之事。秦彦怒道:“大丈夫誓可杀不可辱,高骈迷信道法早已被几个妖道蛊惑。将军何不造反?与其纵容妖道害人,不如自立江淮成就霸业。”此言正合毕师铎心意,三人商议已定,便往高邮大营调兵造反。三日后,毕师铎带领一万八千人,以“诛杀妖孽,匡扶政律”为名起兵,直逼扬州。正是:
红颜薄命可倾国,夺爱不惜战血多。
只叹英雄多情种,遗恨东流秦淮河。
吕用之闻听毕师铎起兵造反,便向高骈告密。高骈年老不明缘由,听信妖道一面之词,慌忙遣妖道刘守一往庐州刺史杨行密处求援兵。杨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人,亦是绿林出身,后受朝廷招安,官拜庐州太守。杨行密接到刘守一所带书信,便让刘守一暂住驿馆。杨行密请来谋士袁袭问道:“今高都督邀我发兵讨伐毕师铎,不知可去不可去?”
袁袭答曰:“下官恭喜刺史大人,此乃天赐淮南于主公呀!” 杨行密不解问曰:“先生此言何意?”
袁袭答道:“高骈年老不理政事,迷信妖魔,乃昏庸之人;吕用之等不学无术,以神鬼欺民,乃残暴之辈;毕师铎等本为王仙芝义军,今又反主,乃反复无常。这三种无道之人自相残杀却向将军求援,实乃把淮南拱手相赠。将军当以毕师铎造反起兵,则出师有名。”
杨行密闻言大悦,便回见刘守一。刘守一问道:“刺史大人,可愿发兵吗?”
杨行密言道:“本官当与刘道长共赴淮南铲除毕师铎叛乱。” 刘守一大喜。
次日,杨行密拜袁袭为军师,命部将孙端为先锋,点兵出征。出兵之日,杨行密命人先拿下妖道刘守一,刘守一大惊失色,问道:“刺史为何要抓贫道?”
杨行密道:“妖道!汝残害百姓还敢来此搬兵,我当斩下狗头祭旗!”遂命刽子手砍了刘守一,杨行密率一万五千人马浩浩荡荡前往扬州。
此时,妖道吕用之在扬州强征壮年男子组成一支人马,遇到毕师铎大军,一战即溃。毕师铎轻取扬州,诛杀高骈左右所有妖道。高骈年老无能,无奈让位于毕师铎。毕师铎虽得江南,怎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毕师铎虽然自封节度使,但高骈旧部多有不服;且高骈居高官多年,难免私藏金银宝物甚多,却被毕师铎一人侵吞,使高骈旧部心怀怨恨,便放弃要冲,纷纷投靠杨行密。
杨行密包围扬州之日,归顺兵马已达三万,分设八寨,寨寨相扣,营营连环。虽说杨行密率三万兵马包围扬州,但扬州城内毕师铎城内尚有兵马近两万余人,杨行密问军师袁袭:“兵法中我军当为敌军三倍方可包围,今虽兵多,但毕师铎尚有兵马两万,难以长久围困。”
军师袁袭言道:“下官听说高骈旧部归降主公之时,只因毕师铎获高骈所存金银珠宝甚多,却贪而不分,为人吝啬。将军何不建一新寨,内放金银辎重,我料毕师铎必夺宝劫寨。将军可以伏兵杀之,定可获胜。”杨行密闻之应允。即命人在光天化日运输金帛辎重存于城西大营中,派一些老弱的军士去守卫,但在周围却埋伏了两道伏兵。
毕师铎见庐州兵马运来金银锱重存于西大营,且防备松弛,不由得贪心又起,即定夜晚劫营。当夜,毕师铎与副将秦彦、秦稠分兵三路,夜袭大营。进入大营,守卫的老若兵卒吓得一哄而散。毕师铎率兵入营,肆意抢掠财宝。霎时间,四面灯火通明,喊杀声起。一员大将堵住西营门,见此人浓眉虎目,宽脸方口,头戴赤金盔,身披金鳞火红甲,手中一柄紫金大刀,跨下一匹骏马名曰挠头狮子登山雪 ,此人正是庐州刺使杨行密。杨行密喊道:“毕师铎,哪里逃?”毕师铎此时方知中计,只得率兵马突围。副将秦稠来战杨行密,两个回合便被斩于马下,秦彦保毕师铎拼死突围被乱枪刺死。毕师铎挥舞大刀连斩庐州牙将七员,冲出西大营。虽逃得一命,却折去五千多兵马,秦彦等十余名将领战死营中。
杨行密率领大军围困城下,耀武扬威。却见毕师铎将高骈一家满门押至城铎之上,毕师铎对城下杨行密等人叫道:“尔等既然说我造反,我将计就计杀高骈全家,让你名正言顺。”只见毕师铎把手一挥,高骈的人头顷刻落地,其满门尽遭枭首。
谋士袁袭见高骈满门遭斩对杨行密言道:“高骈虽是老迈无能,但在淮南盘踞已久,威名颇高。既然毕师铎狗急跳墙,主公何不令三军将士为高骈穿孝,感动众人之心,智激将士奋勇杀贼。”杨行密应允,即令全军将士为高骈戴孝,于中军设至香案灵位,自己向着扬州城放声大哭,随行将士为杨行密大义之举所感化,三万人马同仇敌忾,誓言决战。杨行密连哭三日,见将士已生决战之心,即下令攻城。毕师铎率领城内守兵突围,庐州兵马越杀越勇,扬州城已难以抵抗。毕师铎只得抛下大部兵马率精骑兵两千人拼死杀出扬州,往蔡州投奔。
自从秦宗权灭了之后,孙儒便为蔡州刺史,依附于朱温麾下。得知毕师铎率兵来归顺,对部将马殷言道:“毕师铎常有反主之心,且威猛勇武,留于左右必为我等大患。”
马殷言道:“以末将之见,将军可设个‘鸿门宴’,到时我以舞剑助兴,将军摔杯为号,席间诛杀此贼,以除后患。”
孙儒以为此计可行,即命兵马大开城门,列队迎接毕师铎。毕师铎见孙儒是躬身执礼,孙儒也相待甚厚。刺史府内,孙儒宴请毕师铎,宾主互敬,众人畅饮甚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马殷起身扶剑言道:“毕将军久战知兵,末将愿舞剑请将军品评。”说着拔出腰中宝剑,挥剑舞动。毕师铎乃有勇无谋之人,见此剑法反到看的入迷,正是:
美宴厚待酣饮席,杯酒豪爽起杀机。
舞剑助兴观无心,怎知其中醉翁意。
马殷舞剑令众人称好,只见其离毕师铎越舞越近,孙儒受握酒杯见时机已到,摔杯在地。这“啪”的一声,马殷一剑刺怀。这一剑本想毕师铎必死无疑,怎知毕师铎有竹筷夹住宝剑,一声大吼掀翻酒案子,亦拔剑交战。酒宴一片大乱,左右侍卫纷纷来围毕师铎,奈何毕师铎武艺高强,无人可阻。毕师铎冲至门口,猛见一将门前冒出,此人正是马殷,一条蝎尾鞭打向天灵,毕师铎躲闪不及,命丧门槛。
蔡州刺史孙儒杀死毕师铎,吞并了他的兵马。孙儒依仗朱温之势率兵五万,令马殷为先锋,进犯扬州。扬州经此番战乱,正值百废待兴。忽闻孙儒率兵进犯,杨行密对军师袁袭言道:“今得扬州如同鸡肋,攻取不易,舍弃不忍。孙儒大军将至,真是进退两难。”
谋士袁袭言道:“孙儒志在趁乱取扬州,自毕师铎作乱以来,扬州饥民成群,难以维济,主公可先回庐州,成犄角之势,把这凋零之城让孙儒替主公镇守。”杨行密遵照袁袭之言先退守庐州。孙儒进驻扬州,麾下有一部将肖仁,对孙儒道:“当初毕师铎因一歌伎与高骈反目,未想世间竟有如此美貌女子,能使英雄丧志,何不招这女子来见。”
孙儒心中暗喜,却故作严肃说道:“我本欲乘中安民,招妓女享乐恐有不妥。”
肖仁言道:“将军无需顾及,末将愿将此女子抓回献于将军麾下。”此言正合孙儒之意,即令肖仁去城中寻找歌伎玉琴。未几,玉琴被士卒押来,孙儒见其有闭月休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顿起淫心言道:“人言毕师铎因此女兴兵造反,今其貌果然不差。”又问道玉琴曰:“今毕师铎以死,扬州大乱,我欲与爱姬共保富贵,不知意下如何?”
玉琴遭遇兵乱吓得正不知如何是好,闻听此言答道:“贱妾能侍奉将军,乃三生有幸。”孙儒见这风尘女子到也明白,遂令玉琴当夜侍寝。
杨行密回至庐州,重整兵马攻占宣州,使的占有扬州的孙儒受到三面包围,杨行密的有一参军名叫戴友规,他言道:“孙儒兵马士气旺盛,且兵多将广。主公应围而不打,死守扼要,以待时机。”杨行密应允,就地坚守。孙儒在扬州强征民夫数万人防御杨行密,不久孙儒军中果然粮食开始短缺,虽然孙儒归附于朱全忠,但并非朱全忠嫡系兵马,所以汴梁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此时在军中又发生了疾瘟,军心不稳,孙儒却整日又佳人相伴,而乐不思蜀。
孙儒帐下左军主将肖仁,见数万大军一无后援,二受瘟疫困扰,难以支持。便心生投降杨行密之心,定下诛杀孙儒之计,于夜晚召集所部兵马动手。当晚,正值马殷值夜,三更巡营,见左军大营杀气腾腾,多有士卒穿衣而睡。马殷恐有变故立刻回营集合兵马。马殷刚走不久,肖仁便率兵包围中军,发动叛乱。中军守兵慌忙应战,马殷也带兵杀来。肖仁与马殷大战三四个回合,便被马殷蝎尾鞭打中天灵盖,死于乱军之中。天明之时大乱已经平定,马殷见此番相互残杀,损耗兵马甚多,只得率领部众退守扬州城中,孙儒却不以为然,仍整日与玉琴共暖春宵。正是:
风尘歌伎妩媚娇,多有豪杰为折腰。
乱世河山伤玉腕,风雨江淮断丝绦。
孙儒军中内乱之事传至杨行密军中,参军戴友规言道:“孙儒大军自相残杀,可见溃败只在旦夕,主公此时发兵正逢时机。”军师袁袭也赞成出兵之事。杨行密就按二人之劝,率兵三万人大举反攻。扬州因三面被困,漕运商路堵塞,民不聊生,军队虽多却无战心。杨行密率兵攻城,云梯高耸,箭弩频射,扬州兵马难以抵挡溃败而散。
马殷死守西门,而孙儒尚在府中与玉琴淫乐。有士卒来报马殷,敌兵从南门攻入,孙刺史被擒。马殷拔剑猛砍城垛,恨道:“若非孙儒贪恋妓女,岂有今日三军受辱!传我将令撤回蔡州。”孙儒大势已去,马殷只得率领所部兵马逃回蔡州,朱全忠以为马殷胆识过人,久留必成中原大患,遂奏请天子加封马殷为荆南节度使。
再表杨行密端坐扬州帅府,对左右言道:“将孙儒这对狗男女押上来!”有士卒将孙儒和玉琴捆绑押来。杨行密言道:“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我兴兵杀反贼,你却举旗来犯我,是何居心?”
孙儒狼狈的说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杀便杀,何需多言。”
杨行密言道:“好,既然如此,我就借汝人头以安民心,将孙儒街市斩首。”
杨行密再看玉琴,其美貌不凡,令人入木三分。袁袭见杨行密有恻隐之心,在一旁言道:“若非此女,毕师铎、孙儒焉有杀身之祸?”
杨行密闻听此言才有所醒悟,言道:“快将此妖女推出斩首!”正是:
红颜祸水乱地天,薄命女子亦可怜。
本无妖性遭杀身,自有公道存世间。
欲知玉琴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 三十 回:时溥决堤水漫徐州 董昌称帝自封越主
第 三十 回:时溥决堤水漫徐州 董昌称帝自封越主
却说杨行密攻占扬州,生擒孙儒,欲斩首玉琴,玉琴言道:“将军杀一柔弱女子,岂是大丈夫所为?”
杨行密闻听此言心中一惊,问道:“若是贞洁烈女,我尚可饶你性命,但汝乃扬州一歌伎,风尘女子,有何可怜?”
玉琴答道:“孙儒兴兵来犯扬州,杨将军尚且无胆量固守,弃城而逃。又何必怪小女子不守贞洁,献媚于孙儒帐下。”
杨行密闻听此言,到觉得玉琴说的也有些道理,对玉琴说道:“本官念你孤零飘泊,受孙儒欺凌亦是走投无路,今日饶你一死。”杨行密放过玉琴,饶她回家。孙儒却被当众斩首,杨行密收拢孙儒部下精壮士兵五千人,当做自己的亲军,五千将士的铠甲都用黑布包裹,号称“黑云都”。 从此杨行密名镇江淮,割据一方,自称淮南节度使。徐州节度使时溥,彭城人氏,不愿追随朱全忠,便响应杨行密献城归附。未过多久,郓州节度使朱瑾,也率兵投奔了杨行密。
杨行密占据江淮,收纳各路英杰,在江淮之地势力日益增大,羽翼丰满。朱全忠得知此事,便视其卫心腹大患,决心出兵收复江淮,遂命葛从周为大将,养子朱友恭为监军,率兵五万人南下征讨。
单讲葛从周率兵南下,大军浩浩荡荡,淮河以北诸镇皆畏惧归顺,此时徐州乃是前哨,时溥率兵一万扎营于铜山。葛从周命庞师古为先锋官率兵三千,兵临铜山。时溥列阵迎战,只见庞师古头戴二龙戏珠冲天盔,身披黄金掩心甲,跨下宝驹名曰紫骅骝,手中一柄二龙宣化斧 ,一对红眉碧目,颔下三缕短髯拂风。一面大杏黄段子牙旗上绣“庞”字,五百弓弩手压住左右阵脚,马步军方阵居中,颇有气势。
时溥当年也曾讨伐黄巢,是久经战阵的老将,见庞师古面带狂傲,且目中无人,更是怒气填胸。只听庞师古高声叫道:“时溥老儿,梁王恩威四海,淮贼杨行密有谋逆之心,还不快快献城归顺。梁王有令:顺者昌,逆者亡!”
时溥怒道:“我时溥一世忠良,岂能与朱三狼犬之辈共谋天下?”庞师古闻听大怒,催马来战,时溥挥举九凤朝阳乌金刀大战庞师古。正是:
乌金刀战宣化斧,过江龙遇翻山虎。
暮年羡慕壮儿郎,老将难胜庞师古。
二人大战四十回合,时溥已是力不从心,庞师古而立之年,骁勇异常,时溥且战且退。徐州参军程贺见老将军难以相抗,下令鸣金收兵。
时溥回至中军,对参军程贺言道:“今日战那庞师古,自感廉颇老矣,待葛从周大队来到,恐难以支持。”
程贺言道:“以下官之见,老将军速命人往扬州搬兵,我等固守徐州拖延,等杨行密援兵来到,方可合力破敌。”时溥应允,当即写书信一封差人飞马送往扬州,请杨行密发救兵。参军程贺也令各营将士拔寨起营,退守徐州。
葛从周见时溥撤回城中,率领大军先取铜山,又三面包围徐州。梁军营中监军朱友恭,对葛从周带兵心中不服,对葛从周问道:“大将军用兵如神,因何今围徐州仅围其三面,尚留一条活路?”
葛从周答道:“兵法云‘围师必阙’,今留通阙一处,徐州守兵见有活路尚存,必可消磨其决战必死之心,军心涣散,则徐州唾手可得也。”
朱友恭言道:“倘若守兵借此活路逃离,夺一空城又有何用?今杀时溥方为头功,请大将军速降徐州四面包围。”
葛从周劝道:“监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