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十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燃,喊杀震天,王弘立自知中计,边打边撤,大将孟敬文横刀拦住沙陀酋长李友金,战至一处。

交战正酣,只听得一侧有马队杀来,为首者便是朱邪赤心,两千沙陀铁骑横冲义军,朱邪克用带五百铁骑从义军身后杀来。王弘立见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只得下令拼死突围,弃寨而逃。

朱邪父子紧追不舍,沙陀部骑兵凶猛彪悍,骁勇异常,左突右杀,血肉横飞,半个时辰就冲散起义军大半人马。追至天明,两万义军溃败殆尽,王弘立、孟敬文带数百败兵渡过濉水退往柳子镇,义军战死溺死者甚多。

王弘立大败而归,李克用率兵前往柳子镇,与兵马督招讨康诚训会合。

镇守柳子镇的乃是义军大将姚周,姚周所部皆是从义军各部调的士卒四万余人,柳子镇城墙低矮,防备松弛,姚周召命各军加固城墙,整备士卒以待大战。不过数日,康承训大兵在离柳子镇二十里安营扎寨。康承训命使者下战书,约定三日后于柳子镇西决战。三日后见得:

秋风薄雾蒙,细沙卷尘风。战鼓一字开,遥闻虎骑声。

刀戟箭弦满,南雁欲惊弓。四面残云起,八向汇红缨。

两军列阵,见官军阵前一员上将,紫面堂,一字眉,头戴黄金大帅盔,身披黄金帅字甲  ,外罩桔红战袍,跨下战马名曰追风骠 ,腰挎滚珠剑。此人便是左全吾大将军、诸道兵马督招讨康承训。左侧是副督招讨王晏权,右侧是沙陀部大将朱邪赤心,其他将官分列两侧。见官军阵中冲出一员战将,手持一对八棱青铜锤 ,横马挑战,此人名叫薛尤。

姚周问到:“阵中战将谁可交战?”

部将孙喜答到:“末将愿往!”只听战鼓齐鸣,号角连天,只不过四五回合,薛尤被孙喜挑伤胳膊,一锤落地。朱邪克用见势不妙,催马上前,大喊:“薛将军快快退下,小将来也。” 薛尤虚晃一锤,败回阵去。朱邪克用挺戟力斗孙喜,不过两个回合,孙喜便被挑落马下,一命呜呼。

义军阵中部将倪焕出阵叫战,二人不容分说,打做一团。又战十个回合,倪焕被朱邪克用虎威戟穿心,命丧阵前。康承训见朱邪克用连克两将大喜,下令击鼓进兵,骑兵于前,步兵在后,直扑义军,姚周催令击鼓冲锋。两军片刻间杀作一团,真可谓:

龙腾蛟卧沧涌起,云遮沙浸风削疾。

自古中原多猛将,塞北豪杰也披靡。

杀至天暗,双方兵卒各自散去。姚周与众将商议:“官军兵势甚大,我等不及,即日起坚守柳子镇不出,让将士们喘口气。”

孟敬文曰:“敌军辎重甚多,若旷日持久于我等不利,且柳子镇城墙矮小易攻,当高筑城墙以为长久之计。”姚周闻之以为可行,速命军卒伐附近林地以筑墙,四日之内加高木墙一丈三,又征发民力造木楼十座,连成塔楼,又借木料做箭数万支,多置弓弩以拒敌。

康承训见义军城池加高,塔楼林立,原本弹丸之地迅速固若金汤,甚为焦虑,召众将议事,商榷破敌之策。康承训言:“近观贼兵连修城墙已有丈余,有立箭楼数座,前番恶战,折吾兵马数千,若耽搁时日,又恐贼军援兵将至,则进退两难,众将军可有破敌良策。”

李友金道:“贼兵以木桩筑墙,虽高丈余,岂能奈何火攻?”

康承训言:“火攻本督何尝不曾想过,奈何深秋雨露甚多,木桩腥潮,如何燃火?”

正在众人发难之时,朱邪赤心言道:“元帅勿忧,以末将之见今破敌军必在火攻。”

康承训曰:“愿闻其详,将军速讲。”

朱邪赤心道:“今深秋已末,寒风骤起,自贼军伐林之后,已无树林抵风,虽少有雾雨,但极易风干。我等只需有风之日便可火烧贼兵!”

康承训喜道:“若非将军提醒,我等险误战机呐,传我将令,速备火器硫硝但大风骤起,火烧敌城。”众人接令各自准备不提。

两日后果然北风骤起,康承训急召众将中军帐议事,对众人言道:“今北风骤起,破城只在旦夕,王晏权,本帅于你三千弓弩手在城北以火箭,猛射敌木城墙。”

“得令!”王晏权接令牌出帐点兵。

又言:“朱邪赤心、薛尤各领一万人马,待城北火起,由东西两侧纵或分成纵火焚城!”二人接令。

“朱邪克用,朱邪克宁领五千骑兵伏于柳子镇东南,待贼兵退出柳子镇南门,便可出击,逃出之人杀无赦!”兄弟二人接令发兵。

这天傍晚天色稍暗,义军将士刚刚开饭,只闻得北面锣鼓齐鸣,号角震天,几万火箭飞上城墙,大火弩击穿木墙燃迅速燃着,又是北风大作,镇中兵马无不惊慌,纷纷往北面救火。朱邪赤心与薛尤见背面火起,趁东西方防备被松弛而分兵纵火,一个时辰之内,火光冲天,烧入城内,人心大慌,康承训命本部五万大军借大火趁势攻城。义军主将姚周见烈火难抵,速命人马从南面撤出,向东败退。忽听东南喊杀震耳,沙陀部骑兵,骠悍而出,冲乱了义军大队人马。义军大将孟敬文挺刀直取朱邪克用,而人战至一处,打得难解难分。姚周被朱邪克宁带兵围困,乱刀砍死。义军四万人马,烧死过半,生者四散而逃。大将孟敬文寡不敌众被朱邪克用挑于马下,王弘立化做败兵逃往徐州。此役大获全胜,柳子镇却几乎化作灰烬。康承训命先锋官朱邪赤心带沙陀五千骑兵星夜直奔徐州,康承训带大部兵马次日进军。正是:

伐林为荒始成风,一吹潮木无露蒙。

燎原之火乘势起,可想城中皆苍生。

柳子镇起义军大败,康承训率兵向徐州而来。庞勋等人本欲决以死战,怎知十万唐军却因粮饷不济难以发兵,康诚训只得原地驻守与义军僵持。

话说朝中掌权之人有两个,一个是大太监田令孜,字仲则,西川人氏,官居侍中;另一人,乃是国舅段文楚,字言恩,晋阳人氏。段文楚与大太监田令孜交情深厚,田令孜进献段文楚堂妹为唐懿宗李凗之妃,深得皇上宠信,段文楚自此当上国舅。段文楚仰仗皇亲国戚在朝中勾结阉党,中饱私囊,贪赃枉法,藐视朝纲,竟无人敢言,反而一一归附,阿谀奉承。唯有大将军康诚训为人正直,素不与段文楚之辈勾结,段文楚便怀恨在心。此次讨伐庞勋,段文楚恐康诚训夺得头功,便暗中截断粮饷,独自贪赃。

康诚训久不得军粮,已是贻误战机,遂写奏章急奏皇帝。懿宗李凗得前敌奏章,龙颜大怒,严令查办贪赃之人。段文楚自知此番惹下大祸,不好收局,便将大太监田令孜请入府中商议对策。田令孜取笑道:“国舅此番截断军饷,自己挥霍,何曾记得老奴啊?”

段文楚苦笑道:“田公公莫要挖苦下官,如今龙颜大怒,还请公公在万岁面前多多周旋才是,下官自有厚谢。”

田令孜道:“皇上已降旨严查,国舅唯有一计方可免遭其罪。”

段文楚问:“请公公赐教。”

田令孜道:“国舅可将贪赃之事嫁祸他人头上,再请段娘娘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女人枕边风胜过三千兵呀。”言罢,田令孜嘿嘿奸笑,段文楚听得是连连点头,遂命人呈上黄金百两送与田令孜,以作答谢。

次日,段文楚栽赃罪状,将贪污军饷之罪嫁祸到粮草转运使葛遇贤头上。段文楚与朝中朋党联名上奏章诬告葛遇贤,段妃、田令孜又在皇帝左右煽风点火,皇上龙颜大怒降旨严办葛遇贤。

再说康诚训在前敌苦等延两月有余,才得二路军粮送到,粮草既到,康诚训对朱邪赤心商议道:“此番贼兵五万大军来袭,具闻庞勋亲自率兵而来,我欲在此战一鼓作气剿杀庞勋,将军可有良策赐教。”

朱邪赤心答曰:“几番交战,我观贼兵虽然勇气有余,然阵法不精,今五万人马,大队所至,只恐威名胜过我等,其不过乌合之众。以下官愚见,元帅可分兵两队,元帅带大部战其前队,我领骑兵抄其后队,必可大胜。”

康承训闻言:“将军之言,正合我意,汝带五千骑兵于半路伏击后队,我自领大军灭其前队,要让庞勋葬于此间。”遂二人各自领兵分路而进。

不日,两军列阵而对,康承训见义军阵中一员上将,此人头戴鎏金霸王盔 ,身披鱼鳞黄金铠,跨下一匹追风赶电白龙驹 ,手中一柄紫金盘龙枪 ,神态凝重,威风凛凛,身后一杆大旗高挑,上书写“天册大将军”。康承训心想莫非此人便是庞勋?承训问到:“阵中战将可是反军首领庞勋否?”

“然!”庞勋道:“阁下可是大唐左全吾大将军康承训?”

康承训言:“正是本帅。庞勋,若非尔等造反,今日与汝同朝为官,何须兵戈相见。”

庞勋言:“朝廷昏庸,欺百姓迂腐,赚戍卒愚忠,非丈夫所为,不揭竿而起,恐为天下耻笑。”

康承训道:“哼!尔等不思戍边报君,扬民乱以涂炭生灵,罪在不涉。幸我主圣明,恩配四海,今诸道兵马已至,劝尔等早早归降,尚可酌情而定,如若不然莫怨本帅无情。”

庞勋道:“今代天而伐,诛灭无道,凭剑立世,岂可屈膝!”话音未了,只听有士卒来报后军大乱。庞勋等人大惊。原来是康承训与庞勋对话之时,朱邪赤心率五千骑兵从背后杀出,但见这五千骑兵:

卷土阴吼虎骑惊,尘沙溅血蒺藜平。

击鼓未闻疾风荡,阵前又饮战血腥。

义军前队兵马还不知怎么回事,只见得后队杀气腾腾,马嘶人沸,沙尘漫天。康承训见朱邪赤心骑兵杀到,即可下令催鼓进兵,擂鼓鸣号万军并进。庞勋见首尾难顾,命副将赵可立率部救援后队,庞勋亲自带前队迎敌。朱邪赤心执刀四五个回合将义军大将赵可立砍落马下,后军大乱,被沙陀骑兵伏击溃不成军,朱邪氏三兄弟拍马杀来,高声疾呼:“庞勋休走!”庞勋且打且退,眼看死结难逃。欲知庞勋生死,且看下回分解。

第 三 回:朱邪氏封爵赐李姓  葛从周孤胆劫法场

第三回:朱邪氏封爵赐李姓  葛从周孤胆劫法场

前文庞勋五万大军被打得阵脚大乱,首尾难顾,副将赵可立被斩。朱邪三兄弟飞马追击庞勋,庞勋眼看无路可逃,猛然见义军混乱之中闪出一人,跨下瘦马,掌中双刀,年纪有四十来岁,此人名叫张处让,虽是义军之中的一个老校尉,却是鲁南的武术名家。张处让挡过庞勋,对朱邪三兄弟高声喊道:“番邦胡儿,休伤我主!”朱邪克休见是个老校尉,二话没说挺枪便刺,张处让左刀拨枪,刀砍马腿,朱邪克修一头栽地。克用、克宁急忙护住克修,三兄弟为住张处让大战一团。张处让一套双刀如行云流水,拖延了十几个回合,见庞勋跑远才奋力突围,却为时已晚,被朱邪三兄弟挑死乱军之中。

庞勋率败兵退往石山,康承训十万大军直捣徐州,四面围困。城中大将许佶坚守城池不出,但城内已是人心大乱。许佶有一副将名叫路审中,此人对许佶言道:“今官军势大我等不能再死守,以末将之见可集结全部人马拼死突围,只此一策了。”

许佶言道:“此计绝不可行,徐州城内将士家眷甚多,若我等领兵突围,那几千眷属起不落入朝廷之手,陷我等于不仁不义,断不可行。”

路审中道:“今弃城突围虽失家眷,杀出将士尚可寻大将军所部汇合,东山再起;若是拼死固守,不但城池难保、全军遭戳,连数千眷属也难逃此劫。”

许佶道:“大丈夫义不受辱,我意已决,汝勿再言,当与此城同生同灭。”

路审中见许佶宁死而守徐州,而一连数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军心难定。路审中镇守西门已无战心,便暗地派人向唐军大帅康承训投降。康承训得了路审中投降书信,与众将自是大喜。

第二日夜晚,康承训命朱邪赤心率沙陀骑兵位前队杀直徐州城西门,路审中将城门大开,数万官军一涌而入。顿时号炮连天,喊杀不断。许佶不知有变,熟睡于梦中,被喊杀声惊醒,有士卒来报,路审中大开西门内应官军已入城中。许佶慌忙披挂上阵与官军死战,只见火光冲天,血肉横飞。许佶乱战之中还未杀得几个官兵,便被朱邪克用一戟跳死。杀至天明,义军大败,城中义军眷属上千人,被官军尽皆斩杀。

康承训攻占徐州,可谓大功一件。徐州积存义军辎重甚多,康承训便命十万人马在徐州休整一月。

庞勋自兵败后于石山,率兵两万人向西进,欲占据梁城。探报飞马传入京师,国舅段文楚向皇帝奏道:“今康承训在徐州大捷,十万兵马却在徐州马按兵不动。庞勋反贼仍危机江淮,请陛下治康诚训贻误军机之罪。”懿宗皇帝听信段文楚奸佞之言,发诏谕免去康诚训督招讨,令朱邪赤心代任其职,发兵讨伐庞勋。正是:

功高震主兵马强,小人存心生不良。

奔走沙场本无意,鸟尽方知良弓藏。

朝廷诏书下到,命朱邪赤心节制各军剿灭庞勋。朱邪赤心令长子克用为先锋率五千沙陀骑兵星夜追击,在义军入梁城之前阻敌于涣水。庞勋领兵退至涣水,军师周重言道:“主公当速作船筏,渡河据守梁城。”

庞勋言道:“自从徐州失守,唐军诸路兵马沿途交战,马无食草,人无饱餐,何忍再领将士打造船筏,还是先露营一夜接触困倦,其余之事,明日再议。”

朱邪克用率沙陀骑兵飞马追击,天色已晚有探马来报:“启禀将军,庞勋残部露营涣水岸边。”

克用问道:“此地离露营之处,还有多少路程。”

探马道:“星夜奔驰,天明可到。”

“好!”克用道:“传令众将士,连夜追击,不可耽搁,宁使良驹短腿,勿让贼兵过河!”

次日天明,庞勋即令人打造木筏,征募船只。朱邪克用率兵杀到,见义军已有士卒登船,便对沙陀将士喊道:“河边即是反贼,伐木撑船者通杀。”沙陀将士得克用军令,呼啸而出,义军猛闻杀声,见沙陀兵马如群魔乱舞,顿时大乱,仓促应战,被沙陀部杀得人仰马翻,溃败而逃。

庞勋大败折了两千余众,沮丧之时,正逢朱邪赤心率大部人马杀到,庞勋见前有大河拦住去路,后十万追兵杀至,便于涣水畔对众将士喊道:“自桂林起兵,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怎奈进军失利,兵败至此,今渡舟不过十余条,家中尚有老幼者可乘此舟速逃命去,愿与庞勋共赴危难者随我与敌决战。”众将闻听多有悲泣者,但无逃命之人,皆愿以死相拼,庞勋下马先拜涣水,后拜众将士,遂率队回击朱邪赤心。朱邪赤心令骑兵为前,步兵在后杀向义军,大战两个时辰,只见河起波涛,人生哀嚎,义军大部兵马阵亡,其余义军将士皆投河自尽,庞勋等人皆已战死,甚是惨烈。

朱邪赤心此番大胜,寻得庞勋尸体枭首传示。江淮、山东各支义军皆不战而溃,官军连章报捷。未过多时,庞勋之乱平定,懿宗皇帝李漼颁诏谕封赏有功之臣,朱邪赤心父子战功卓越受圣上入宫召见,赐姓为李,赐名国昌,赐以旌节封徐州观察使,统领徐濠宿三州兵马。李国昌诸子也改李姓,长子乃是李克用,次子李克宁,三子李克修,还有两个小儿子老四李克恭、老五李克让。

国舅段文楚自以为朱邪赤心当感激自己,怎知朱邪赤心父子领得皇上封赏,却不懂京城里的官场门道,未谢段文楚一言。段文楚以为朱邪氏父子目中无人,便向皇上奏道:“塞北部族变乱频起,臣保奏李国昌父子为大同节度使,以镇守边庭,为朝廷立功。” 懿宗应允,不久诏命李国昌改任大同节度使镇守北庭。

李国昌父子往大同行去,路过汾州。李克用便约上李克宁、李克修往附近山中打猎。兄弟三人围猎半日,深感疲惫,便到一竹林旁拴马歇脚。李克修正四处张望,忽见竹林之中有紫气飘来,克修大呼道:“竹林紫气绕生,莫非有神仙到此?”

李克用道:“不如道林中探寻,看个究竟。”

兄弟三人,往竹林深处走去,闻听阵阵小儿哭泣之声。遥见竹林那边有一茅屋。见有一农夫蹲在门前,李克用上前问道:“敢问兄台,为何可是有小儿出生?”

农夫叹道:“生子何用,只恐不等养大,便已饿死。”

李克用心想此儿出生有紫气飘来,将来必有大才,便对农夫道:“在下愿重金买下新生之子,不知尊意如何?”

农夫闻听,喜上眉梢,竟把所生的六个儿子全部唤出,对克用道:“壮士若出钱出的多,年长之子任由你选。”

“谢了,谢了!”克用道:“我给你二十两马蹄银,就买新生之子。”

“这个好说。”农夫转到屋中,从接生婆怀中要过小儿,抱给李克用。李克用接过小儿甚是疼爱,便给了农夫二十两马蹄银。

兄弟三人回到军中,李国昌见克用抱了个小儿回来,问道:“这婴儿从何而来?”李克用把适才此婴出生时,竹林飘紫烟之事说出。李国昌喜道:“天公昭昭,赐我祥瑞,就取名李嗣昭吧。”众人皆是欢喜,李克用便把李嗣昭收做了义子。

庞勋乱兵已没,朝廷上下无不大喜,诸将重赏皆有赏赐,唯有一人因罪问斩,乃是葛遇贤。段文楚一番陷害,密令刑部处葛遇贤枭首之刑。葛遇贤素与段文楚无仇,段文楚也是只想使葛遇贤顶罪,不曾株连满门。葛家在濮州鄄城县,葛家闻讯葛遇贤之罪无不悲痛流涕,葛遇贤膝下一子,名唤葛从周,字通美,年方十八,为救父亲性命便独自一人前往长安。

话说京城长安已是十月之秋,落叶枯黄,阴风瑟瑟,葛从周独步街头,满面愁容。葛遇贤在京城有不少好友,葛从周访遍父亲故交,花了不少银两打点父亲冤案,奈何国舅段文楚勾结阉党,朝中弄权,葛遇贤之罪久未赦免,盘缠花得只剩少许,葛从周已是绝望至极。

恍惚之间,忽闻一队人马鸣锣开道,有官军几百名押解一辆囚车往菜市口而来,这沿街百姓围拥簇相望,葛从周也围观上去,见一老者问道:“敢问老伯,这囚车押解犯人去往何处?”

老者答道:“重阳佳节已过,正是秋后问斩之时,听说京中有一贪官,苛扣军饷,震怒皇上,今日在菜市口斩首,故而相邻百姓皆来观看。”

“多谢老伯。”葛从周翘首而望,只见囚车之上一人披头散发,眉目冷淡,面色铁青,仔细一看,这死囚正是父亲葛遇贤。葛从周心急如焚,眼看父亲将押往菜市口,自己却无力解救,只得随嘈杂围观之人涌向菜市口。

到了菜市口,几个刀斧手将葛遇贤拉出囚车,推至断头桩前,监斩官取令箭命斩。葛从周心如刀绞,怒火中烧,猛然间心生一策,从周暗想远道救父不成,又有何颜面见濮州家人?不如劫了法场,不枉男儿忠孝一世。这葛从周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趁一官军不留神,拔其腰刀,踹倒在地,从周众人大喝:“劫法场的在此!”围观的百姓和押解的官军吓了一惊,这葛从周剑眉倒立,怒目圆睁,肩宽腰细,身长八尺,手提单刀,甚是威猛。重多官军抽刀而上,葛从周举刀相迎,只见得:

刀锋生恨光,救父断头桩。

夺命菜市口,血溅抬轿窗。

一场好杀,刀刃飘红,几十个官军被砍倒血泊。葛从周飞步冲到父亲近前,吓退刽子手,挽起父亲欲走。葛遇贤这才看清劫法场的是葛从周,压低声音训道:“汝好大的胆!”

“父亲快随我走!”葛从周一拽葛遇贤,才见其脚有脚镣,手有链铐。葛遇贤一把推开从周怒道:“好汉快走!”葛从周倒退几步,只见刽子手砍刀已落,葛遇贤命丧法场。葛从周火冒三丈,跃上断头桩砍倒刽子手。官兵越围越多,葛从周且打且退,官军紧追不舍。葛从周转过一街口,见一车队有大车二十几辆,车上载有大木罐,长约一丈有余。一位老车夫见从周浑身是血,对其言道:“小壮士速往车中躲避。”

“多谢老伯!”葛从周纵身钻入木罐之中。

片刻,官军追来,见这老车夫问道:“赶车的,可见过浑身是血的大个子?”

老车夫答:“不曾见过。”

官军问:“车载何物?”

老车夫答:“空车而已。”

“打开一看。”官军言道。老车夫知道葛从周就在其中,若是让官军堵住这少年,那将比死无疑。正是:

牛犊初生不怕虎,冤案岂能若无睹。君逼臣死臣当死,父冤子救亦无辜。

休笑少年多莽动,只恨奸党起恶毒。单刀既敢乱法场,留得来日震江湖。

欲知老车夫有何应对,且看下回分解。

第 四 回:祥梅寺黄巢反大唐   柴垛房朱温盗旧锅

法场的官军令老车夫打开,老车夫面带无奈将罐盖打开。罐口不过锅盖大小,一官军头目申头望去,只觉罐中一股腥臭袭来。

“呸”官军恶心问道:“小老儿,你这罐里装的什么玩意儿?”

老车夫答道:“回军爷的话,在下是为京城运官盐的,晒盐皆装于木罐之中,经年累月,沿途颠簸,故而有腥臭难闻。”

官军头目再往车后望去,二十几辆盐车结队排列,对手下言道:“速往西门追讨!”几十名官军涌往西门,老车夫遂令车队由东门而出。

出了东门,这运盐的车队快行四五里,老车夫见四处无人打开罐盖,只见葛从周闷在罐中,熏的是头昏眼花,四肢麻木,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