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2徐海东-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晚上,天气十分寒冷,毛泽东和彭德怀、徐海东坐在炕上谈事情,警卫员看见首长们都缩着身子,就用柴禾烧起炕来。哪知彭德怀同志最怕热,不一会就喊到:“莫烧了,莫烧了!”毛泽东却高兴地说:“烧 !烧 !”半夜,炕上的席子突然有一块烧着了,彭德怀一边扑着火,一边笑骂着:“烧 ,烧 ,把老子都烧焦了!”毛泽东这时仍笑着向警卫员叫:“烧 !烧 !……”
这是多么亲密的同志关系啊!刚见面时,徐海东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人还有点生疏,但这种生疏感很快就消失了。后来,徐海东派人到中央红军去学习,要求中央给他派干部。他看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棉衣都破旧了,就叫供给部做好了衣服给他们送去,见他们一个个面庞消瘦,想到供给部在陕南打土豪缴得有银耳,他就叫人包上几包送去。他这个“粗人”,“细”起来,连中央领导人每个人身材多高,棉衣尺码多大,也都一一记在心上。
11月30日上午,红军召开了一个干部大会。会场就在东村一间大窑洞里。毛泽东穿上红十五军团供给部送去的新棉衣,精神抖擞地作了“直罗镇战役同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说:红军一军团与十五军团的会合与团结,是直罗镇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这次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攻,为党中央和红军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推动全国抗日,举行了奠基礼。他在报告最后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正进工入华北,妄图吞并全中国;国民党正在南主洋召开卖国大会。我们的胜利,告诉了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许它灭亡中国;我们的胜利也告诉了国民党,我们不允许他们卖国。红军要和全国人民携手,用我们的枪炮与热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毛泽东洪亮的声音,句句激动着徐海东的心。他和每个到会的人一样,欢欣鼓舞。
徐海东从一个“泥巴人”到一个革命军人,从一个普通士兵到高级指挥员,经过许多波折,他认为1935年冬,来到了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身旁,这是他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他曾经这样说过:回顾进入陕北以后这一时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在这以前,我和红二十五军的同志们,在党的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下,经历过失败和挫折,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貌岸然路,终于找到了英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走到了陕北,走向毛主席身边以后,许多问题,使我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跟毛主席一路行军、一块住,他的思想、言行,以身作则的伟大榜样,科学的工作方法等等,都给自己很深的影响……
谁听说过,毛泽东向别人借钱和事。
这不是传说,也不是编的故事,毛泽东确实派人找徐海东借过钱,而且是一大笔钱。
陕北高原的冬季,寒风卷着黄沙,日夜扑打着红军窑洞的窗门。一场初雪飘过,天气骤然变冷,红军战士面临着一个难熬的严冬。
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几个领导人,多次交换意见,要供给部清查家底,想方设法要给部队添些衣服、棉絮,买些山药蛋,使战士们过个温饱的冬天。后勤部的干部也四处奔走,虽然军团部领导人多次发话,要供给部拨些钱给各团,但供给部总是迟迟不发。一天晚上,徐海东带着几分气,走进了供给部的窑洞。一名管帐的干部,正拨弄着算盘。他看见军团长满脸不高兴地走来,忙放下算盘说:“我们正算帐,准备分些钱下去,让各团买几只羊,给连队改善一下伙食。”
徐海东听后气消了,说:“这就对了,冬天要多吃点肉,你给我说老实话,你们到底还有多少现洋?〃 ”7000块,“管帐的干部说,”还有些零头。“
徐海东笑了:“嗒嗒怪不得有人骂你们是‘守财奴’,你们还真是个财神爷呢,攥着这么多现大洋。松松手,拨给下边一些嘛!往后打了胜仗,从敌人那里拿来再补给你们哟!”
那管钱的干部叹了口气,说:“首长,不管钱不知管钱难。都骂我们供给部是‘守财奴’,让他们骂去吧。反正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一个子不给,让他们骂好喽。供给部就是挨骂的差使!”说着又拨着算盘珠给军团长听:添冬装要多少钱,买药要多少钱,还要买盐、买油,噜嗦了一阵,最后说:“要是再有三、五千块,这个冬天就好过了。”徐海东很少过问钱的事,但是他很喜欢这样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干部。
徐海东回到军团部,值班参谋报告说:“来了位中央红军的首长,等你好一会儿了。”
“是哪位?”
“不认识,说是姓杨。”
“有什么事吗?〃 ”没说,只说要见你。“
自从红军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之后,徐海东像游子见到了母亲似的,对中央的首长、喘红军的领导特别亲,今天听说中央红军的人来了,急忙请进。
和来人一见面,徐海东立刻认出是中央红军的杨至成同志。两人握手寒暄,坐到炕上。徐海东不喝酒,不抽烟,倒爱喝茶。每逢来了客人,便叫警卫员:“小鬼,泡点茶!”
“不用啦,我马上要回去的。”杨至成客气地说。
杨至成是红军的一位名将,参加过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他经管红军的后勤工作,凡是吃、穿、用方面的事,都由他负责。中央红军进驻陕北,身上穿的衣服既单薄又破旧,远不如红十五军团穿着。
趁警卫员烧水泡茶的工夫,杨至成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到徐海东面前说:“我是为这事来的。”
徐海东一看纸条,是毛泽东签的名,上面写的是要向红十五军团借2500元钱。
“唉,这怎么说呢!”徐海东顿时红了脸。
“你们转战一年多,一定也是困难的。”杨至成看了看徐海东的脸色,又说,“你不要为难,要是……”
“你想到哪里去了。”徐海东说,“我们有钱……”他本想说,他们早该想到中央的困难,主动送上一些钱去,现在反倒由毛泽东打条子来借钱,他感到很很为情。
“等我们筹到款子,还是要还你们的,现在中央机关和直属部队,实在难些。”杨至成接着又说。
“唉,你说到哪里去了!”徐海东不好意思地回答。
杨至成讲的是老实话,按照红军规定的制度,哪个部队的钱财,归哪个部队所有,由哪个部队使用,决不允许“共产”,何况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都刚结束长征,一样缺钱,一样困难。
客人没等泡上茶就要走,徐海东送到窑洞外,转身回来时,见警卫员站在那里傻笑,便说:“笑啥,鬼东西!”
“首长,你不要老叫‘泡茶泡茶’的,你不知道,从陕南带来的那点茶叶,前几天就喝完了,今天那位首长要不是走得快……”
“算啦,想办法再买一点嘛。”
“哪里买去,这穷窝窝,山上不长树,不种茶,不像我们的大别山出产的东西多,有茶买。再说,供给部的‘守财奴’一个子儿也不肯给啊!”
“像个老太婆,叨叨没完。”徐海东说着挥挥手,“去把供给部长找来。”
“供给部的查部长不在。”“政委呢?”“程政委也不在。”
徐海东坐在炕上沉思:中央机关若不是缺吃少穿,毛泽东哪能写条子向下级借钱啊,他越想,心里越是不能安宁,便抬脚出了窑洞。
天上星星闪烁,地上冷风刺骨。徐海东从小冻惯了,不怕冷。
他思量着走进花给部的窑洞,一个干部正扒拉着算盘,徐海东打断他说:“等查部长回来,对他说,我要你俩们拿五千块钱送给中央。”
“什么?”那干部一下愣住了。看徐海东认真的样子,他知道这不是说着玩的。这7000元钱,是供给部在长征路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不知有多少人骂他们“守财奴”,他们也硬着头皮听着。不该花的钱,他们一块钱都不肯开销。查部长更是一个铜板都要攥出汗来的人,现在,军团长一开口就要送出去5000元钱,这不是要倾家荡产吗!这比割了身上的肉还心疼。那干部忍不住地说:“我们只有这上噗钱,今年冬天还不好过呢,我们自己还想要再有三、五千元才好过呢。”
徐海东瞪着大眼看着那干部,他说的话是不错,可是,毛泽东来借钱,说明党中央、中央红军更困难。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中央啊!
夜深了,徐海东刚上炕,被窝还没有暖热,只听得一声报告,供给部部长查国祯进了窑洞。他还不满30岁,却像个有了一把年纪的人,上身穿一件打补丁的棉袄,下身的单裤显得十分宽大,脚上套着用布条打的草鞋。
“首长,听说你找我?”查部长说。
“是啊,向你要钱啊!”
“我听说了。”
“那好,把那七千块钱留下两千,拿五千给中央。”徐海东不等查部长回话,又说,“我知道你思想不通,通不通,三分钟。我和程政委、刘副军团长都说好了,明天就给中央送钱去。我再说一句,你对中央不能做‘守财奴’!”
查部长坐在炕沿上,没有言语,他这个人,平时说话很少,遇上难办的事情,也是默默地自己思量。别人说他是“守财奴”,他既高兴,又不高兴,干后勤这一行,就是要会“守财”。大手大脚不能“理财”,吃了今天不顾明天,那是浪荡公子思想。不过该用的钱不用,抱着那几个钱不放,那才真成了钱的奴才!眼下查部长正需要花一大笔钱支付部队伤病员过冬的经费,可是,中央红军老大哥更需要钱啊,军团首长决定了的事,他当然不该反对。他是一个共产党员啊!
“怎么样,你这个‘守财奴’,真的舍不得啊!”徐海东躺在被窝里半开玩笑说。
“首长啊,跟你这些年了,你还不了解我啊!”查部长急了眼,委屈地说,“我们在陕南的时候,天天想中央,盼中央。你和吴政委当时都说,我们哪怕三千多人都牺牲了,也要迎接中央的到来。现在送几千元钱,这算得了什么,我决不当‘守财奴’。”
“不过,你也不要愁。”徐海东说着,和查部长一起商量着怎样用手头剩下的两千多块钱度过寒冬。
第二天,供给部派人把5000块钱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杨至成高兴得很,说:“这下可救了急了!”
在当时红军钱财困难的情况下,一路红军给另一路红军送几千块钱,这使许多同志深为感动。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同志,都把这5000块钱,看作是雪里送炭。
“多谢你!”一天,彭德怀副怀念员见到徐海东,握着他的手说。
徐海东愕然,问:“谢我什么?”
彭德怀笑着说:“感谢你这位财神爷……”
“彭副司令员,不要客气了。”徐海东说,“中央来了,我们只想多拿出一些东西,可就是穷啊!”
“是啊,我们都是穷光蛋嘛!”彭德怀笑出了声。
很多人不知道毛泽东亲自写条子借钱这桩事。毛泽东却一直记着它,好多年之后,他还说“那时候,多亏了那五千元钱啊!”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革命形势一天天好转,“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苏区混乱、危险的局面很快扭转。党中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正确处理刘志丹同志的冤案,给了徐海东以鼓舞,他要向党中央反映真实情况。
一天,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过后,人们散去,徐海东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肃反的情况,特别是还有300 多人仍然在受冤枉的情况。毛泽东听了徐海东汇报后说:这些同志都跟着长征,一路上吃了许多苦,为什么还当反革命?后来,徐海东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给这300 多人统统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恢复了他们的党、团关系。得到平反的人全都哭了,徐海东自己也掉了泪。
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一部与红一军团并肩战斗,夺取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12月7 日,徐海东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八路军,徐海东被任命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1937年8 月,随军开赴前线,在朱德、彭德怀领导下对日寇作战。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徐海东带六八七团,从左翼展开突击,打到天黑,配合兄弟部队,一举歼灭了日寇一个师团,这一仗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平型关战斗后,徐海东率领三四四旅仍日夜转战,参加了粉碎日寇九路围攻、驰援太原等战斗。12月,根据党的批示徐海东再次率领部队深入华北敌后开展山地游击战。、1938年6 月,徐海东指挥町店战斗,歼灭日军第二十五师团一个联队,毙伤日军近千人,并击退增援之敌。他从这一年春天开始直到8 月间,劳累过度,一直吐血,最扌病倒在华北战场上,中央命人送徐海东回延安休养。
徐海东心里难过极了,他抱着病,走了一个营,又走另一个连,几乎走遍了全旅的连队。一一告别之后,他带着难分难舍的心情,离开了华北前线。一路上,他很少说话,默默地坐在马背上。直到渡过黄河,又看见了延安的宝塔山,他的面容才舒展起来。见到了毛泽东,他的头一句话是:“主席,我没有完成党给我的任务!”
毛泽东笑着说:“怎么才叫完成任务?”
“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那还早呢!”毛泽东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内战打了十年,这抗战,我们也准备打它十年八年!”
徐海东来到医院。也许是习惯了下命令,他下命令似地向医生说:“要快把我的病治好!”
1938年10月,寒冬即将来临。西北高原的延安,还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抗日救国的歌声,在延河边时起时伏,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在这里召开。徐海东每天早早起床,去参加大会,徐海东是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列席会议的。
这天,毛泽东主席作报告,毛泽东讲爱国主义、讲国际主义、讲共产党员要做模范,还讲了政策、团结、纪律、民主等问题,句句打动人心。
会场里,时而寂静无声,时而爆发出笑声和掌声。会议休息时,徐海东随着大家一起到室外呼吸点鹇空气。小院里,人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别看都是些大人物,凑到一起,也像小学生一样,气氛十分欢快。,你抢我的烟,我掏他的包,看看有没有钱,有了就买糖吃。徐海东看见毛泽东和贺龙在一起有说有笑,便凑了过来。恰好正听到毛泽东叫他:“海东,一块走嘛!”
贺龙也说:“走,到外面散会儿步去!”
三人肩并肩地往前走。
“我国有三部小说,要好好看咧!”毛泽东说。
“什么小说?”贺龙问。
“《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毛泽东掰着手指头号说,“你们都看过?”
贺龙不出声,徐海东没有答话。
“谁要不看完这三部书,不算个中国人!”毛泽东说。
贺龙一听,急了眼,跳着说:“没看过,没看过!反正,我不是外国人!”
贺龙的出身和徐海东差不多。他家庭贫寒,小时候学种田、学裁缝,没有多少学文化的机会。干革命了,只顾带兵打仗,书读得不多。
毛泽东转过脸去问徐海东:“海东,你看那三部小说没有?〃 徐海东只好摇摇头。他小时候上过三年半私塾,念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读过”人之初性本善“,后来当窑工,再就是行军打仗,哪有时间看小说呢!不过,他听过说书人讲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火烧曹营“,还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宋江、武松的故事。这些都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书里的事。只是不知道那〈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也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三国〉、〈水浒〉都知道一点。”徐海东回答毛泽东的问话,“书没看过,听过故事。”
“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笑着说。
贺龙听了,哈哈大笑,手指是着徐海东,那神色好像说:看呐,你是半个中国人!
他们说笑着轻松了一阵,继续进会场开会了。
毛泽东说的本是玩笑话,徐海东却真记在心里了。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徐海东有机会经常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见面,一起开会议事,谈天说地。他觉得毛泽东他们读书真多,知识真渊博。说到的古今中外许多事情,自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自己真是学识太浅了,许多事情往往一知半解,比起毛泽东告示中央领导同志,真好似“半个中国人”。他暗暗下决心,要抽出时间读读那三部小说。
徐海东向毛泽东要求重返前线,毛泽东摇摇手,拒绝了,只叮嘱他好好养病。徐海东联想起毛泽东曾特地批了50元钱,给他啬营养,深感毛泽东同志对他的翔。他想,上前线不批准,该争取多读点书。就又向毛泽东提出是浊可以进学校学习学习。毛泽东当即答应了。
徐海东就这样进了马克思主义学校。他像一个饥饿的人需要粮食那样,发奋读书,汲取营养。他早起晚睡,全部精力都用在书本上。他一字一句地新闻记者着〈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文化水平低,碰到不懂的地方,就端着书本到处问。星期天放假,回到自己住的窑洞里,吃罢饭,还和妻子周东屏一起读书。
王码,毛泽东来学院讲课,听课的学员递上一个条子,要求毛泽东讲讲苏维埃运动的历史。毛泽东看了这个条子,说:“全国的苏维埃运动,我讲不清楚。因为全国有十几个苏区。中央苏区我可以讲。我请海东同志给你们上一课,讲鄂豫皖苏区。”
徐海东急了,下课后,找到毛泽东说:“主席呀,我是个老粗,讲不好,不能讲,不会讲。”
毛泽东说:“什么老粗、老细,你打仗指挥得好,群众工作做得好,给大家讲讲实际斗争情况。不要被理论吓倒。”
徐海东再三推辞,毛泽东硬是要他讲,他只好登台了。没料到,他那一课,大家听得很有味道。他没有讲稿不看书本滔滔不绝地讲了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苏区创立和艰苦斗争的结实,并从自己丰富的斗争实践中,总结了一次次斗争的经验、教训……马列主义学院的学员,多是些久经战火锻炼的指挥员。论文化水平,徐海东算是低的,但他的这一课,博得了全场同志的热烈掌声。下课后,徐海东笑着说:“我这不是讲课,拿四川话说,这叫摆龙门阵。”
在马列主义学院学习的日子里,徐海东常常想起毛泽东说的那三本书,真想找来读一读。
一天,徐海东回到自家住的窑洞。他的妻子周东屏正坐在炕上读书,徐海东问她:“你看过〈三国〉吗?”
周东屏没听懂似的,不答理。
“你看过〈水浒〉吗?”徐海东又问。
周东屏被问得莫名其妙,露出疑问的目光。
“还有〈红楼梦〉,你肯定更不知道了。”徐海东笑着说:“毛主席讲了,谁没朋看过那三部书,不算一个中国人。你呀,恐怕连‘半个中国人’都不够哩!”
周东屏还是不懂他的意思,咂咂嘴巴说:“嗨,我的文化水,比瓶里的油还少。讲革命道理的书刊号还来不及看,哪有工夫看那?听说〈红楼梦〉里写的都是小姐、小丫头们的事哩。”
徐海东说:“你不要不懂装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找时间看看书再说吧!”
周东屏13岁当红军,以前是人家的童养媳。娘家贫苦,没有出过读书人。她是女孩子更没有条件进学校的门,自从当了小红军,先在被服厂里学缝衣服,后来当了小护士。如今能看看书报,全仗在红军里学认了一些字。她不知道〈三国演义〉里写的是哪家的事,也不知道〈水浒〉是哪朝哪代的书,她心想,是个“水老虎”吧!那〈红楼梦〉,她倒听说过。记不得听谁讲起过,那书上有个小丫头叫什么晴雯呢,还有个林姑娘,宝二爷。
周东屏想着,心里纳闷起来:海东一天到晚都是打仗的事,是个“粗人”,现在怎么对这些姑娘、少爷的书这么感兴趣。
“看你这个人,毛主席说的笑话,你认哪门子真!”周东屏说。
“笑话是笑话。”徐海东接着说,“我们读书太少,和读书多的人比较,真只能算半个人呢。”
周东屏自笑自乐地说:“你‘半个’,我‘半个’,两个半个加起来,不就算一个了吗?”
两人都笑了。
徐海东好记性。他结识的人,经办的事,走过的村庄,到过的山头,都记得很牢。毛泽东说他是“半个中国人”的笑话,他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了。他总想找〈三国〉、〈水浒〉和〈红楼梦〉来瞧瞧。可是在延安,虽说有党校、有马列主义学院,还有鲁迅艺术学院,读书的人多,买书藏书的人少,要想找到那3部小说,还关在难呢!
不久,中央军委命令下来,要徐海东到华中新四军任职。他在离开延安前一天晚上,到毛泽东的住处辞行,当说到在马列主义学院读了一些书的时候,说:“中是你说的那三部小说还没有看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