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川军-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下午,陈离推荐的张晓峰来到德阳122师师部,王铭章和赵渭宾热情接待。三人恳谈了半天,当晚共同起草了一份军政训练大纲,第二天去送给孙震。孙震很是赞同,要求立即实施。
“七·七事变”之后,由于南京当局增援不力,29军孤军奋战,日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占领了北平和天津,华北重地迅速沦陷。1937年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集高级国防会议,紧急商讨应对方略,召请全国军政要员人前往参加。
刘湘于8月3日下午乘飞机赶往南京。行前,他向前往机场送行的四川省抗敌后援会主任张澜等社会名流和新闻界发表书面演说:
“平津沦陷,中华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出路只有抗战。本人此次力疾晋京参加国防会议,认为今日之局势,舍抗战外别无他途。入京首当将此意见陈诸当道。四川为国家后防,地位重要,今后既需长期抗战,四川即应负此长期支撑之巨大责任,除军队可全部动员开赴前线外,所有人力、物力,无一而不可以贡献国家。入京即拟将此意剀切陈明,以纾中央之忧,而慰国人之望。川康责任艰巨,无所遁逃,但今日各项准备均需巩固基础,以言长期抗战,资源开发方面有待于人才技术之增进甚多,故除建议中央大力协助、充实后防外,并希全国一致认识此点,群策群力,俾得奠此复兴之基。”
正为平津沦陷沮丧的川康军民,对最高国防会议的召开和刘湘书面谈话大感振奋,无不期待会议早出结果。
刘湘一行抵达南京,立即拜见蒋介石。蒋非常高兴地对刘湘说:“甫澄啊,你是积极主张抗战的,这很好!我知道你今天下午抵达,所以决定将会议开幕时间定在今天晚上。请你一定要出席会议并发言,激励大家的抗战斗志。”
刘湘连声说这是分内之事,听从安排。
当晚7点,南京最高国防会议正式开幕。蒋介石首先讲话,分析中日政治、军事形势,申明此次会议目的,是听取大家的抗战大计。接着就是距离战争前线平津地区最近的山西最高军政长官阎锡山发言。
阎锡山发言一结束,蒋介石就请刘湘发言。刘湘随即站起来,十分动情地说:
“从‘九·一八’到‘一二·八’,再到强占山海关和全面侵占长城防线,现在又是‘七·七事变’,日寇实在欺我太甚,中日非有一战不可,只有抗战才能救亡图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内!”
会场上立即鼓掌欢迎。坐在台上的蒋介石也表情严肃地跟着鼓了几下掌。
刘湘接着说:“日本的军事力量虽然比我们强大,但日军也有其弱点。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由于中国地广人多,日军兵力有限,必须依靠主要交通线、主要铁路,始能展其所长,离开交通线,不但军队调动困难,给养补充更不容易。我们只要采取正规、游击两种战术,在交通线两侧及其前后方与敌人周旋,即可作持久战。就国际形势来看,日、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企图霸占世界,美、英、法、苏必不会坐视,由中日战争发展到国际战争,是有可能的。抗战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们正义的一方。我们四川虽然近年来饱受内战之苦和干旱大灾荒,仍愿意为抗战出兵三十万,另供壮丁五百万,如果需要粮食,四川也将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援!”
会场上顿时掌声雷动。“好!甫澄说得好!令人鼓舞啊!”蒋介石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大声称道说。
当晚,周恩来率共产党代表团前往刘湘住处拜访,公开表明共产党方面对刘湘主张的赞赏和支持。李宗仁也率桂系代表到刘湘住处拜访。
第二天上午,何应钦约邓汉祥去顾祝同家议事。三人见面后应酬了几句后,何应钦告诉邓汉祥说:“蒋先生今天上午八点飞往庐山,8月5日上午九点以前返回南京。他临行前留下一封信,要求我们两个跟刘主席商议好整军方案如何执行,以及四川出兵抗战共分几路,每路人数和指挥人员,要求我们在8月5日前报告落实情况。”
他说完递过一封信。
“哦……”邓汉祥觉得奇怪,赶紧看信,一边看一边琢磨,越看越觉得不妥,看完信后即对两人说:“何部长、顾主任啊,现在既然决定了抗战,蒋先生又何必急于执行整军会议决议案呢?这很容易让川军官兵发生误会,认为中央不信任四川将领,这会伤害大家的抗战积极性。”
“不至于如此严重吧。”何应钦说。
“我想也不至于如此。”顾祝同跟着说。
“我这可不是乱说哟。有的情况可能你们还不太清楚,我们这次过来前,川内就有传言说,正是由于中央政府忙着整军,搅乱了军心,日军才乘虚而入发动‘七·七事变’的。如果现在还继续搞整军,弄不好,问题会更加严重的,到时候部队能否出川都难说。”邓汉祥说。
“哦!”两人同时一惊,顿感事态严重。
“两位跟蒋先生关系亲近,请务必多向蒋先生陈明利害,以抗战大局为重,打消继续整军的念头。”邓汉祥接着说。
正在这时,顾公馆的门卫拿着名片进来报告说,四川来的刘甫澄先生回拜顾公。
“哦?”三人同吃一惊。顾祝同随即叫:“快快请进!”三人同时起身迎客。
“何部长和汉祥都在这儿。顾主任啊,宝宅真是贵客盈门啊!”刘湘见到三人,略感吃惊,却仍然说笑着应酬。
“他们两位召我来这里商量出川抗战和整军的事,刚到。”邓汉祥解释说。
“哦,整军的事情?什么事情啊?”刘湘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
“嗯!蒋先生去庐山前留了一封信,要我们和刘主席一起议定执行整军方案和川军抗战的事情,刘主席昨天刚到就开会,会后客人又多,我们怕影响你休息,就先跟汉祥商议。”何应钦解释说,他随即把蒋介石的信递给刘湘。
刘湘接过信,越看面色越难看。
何应钦觉得不妙,没等刘湘看完,就赶紧说:“这件事情,我们认为还应该好好商量一下,所以先同汉祥谈,等我们初步商量妥后,再征求你的意见。”
刘湘听罢,只说了句:“那你们三位先接着谈吧,我就不打扰了。”说完把信还给何应钦,告辞离去。
“你们看到了嘛,我说得不错吧!整军的事情,千万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多半要闹出大事的。”送走刘湘返回屋内,邓汉祥对何、顾二人说道。
“嗯!确实比预料的严重!”何应钦点点头说。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顾祝同说:“这样办怎么样?我和何部长先给蒋先生说说情况,汉祥兄去何部长家听消息,到时候再进一步商量。”
何、邓两人当即同意。
邓汉祥随即回到铜银巷四川办事处,向刘湘汇报了刚才的结果。刘湘说:
“太不像话了!都这个时候了,还要继续整军!老蒋简直是毫无抗战诚意!我们想法子先溜回四川再说。”
“南京机场和火车站都被中央军控制着,要溜也不能露马脚,最好等何、顾有消息后再看情况说话。”
“也好。”刘湘表示同意。
第二天上午,邓汉祥按时前往何公馆,顾没在,何告诉邓说,蒋介石对整军议案态度非常坚决,认为必须贯彻执行。
邓汉祥暗暗叫苦,请何应钦转告蒋介石,希望有机会面陈意见,何应钦答应下来。
下午五点,蒋介石在孔祥熙家打电话约邓汉祥过去。邓一进屋,蒋介石就问:“那两件事情,你们这几天商量得怎么样啊?”
邓汉祥赶紧说:“出兵的事情已经商量好,分两路走:刘主席率一部驻扎在川东方向的大军,顺江东下,邓锡侯率一部驻川北的军队,取道陕西出川。两部在中原回合后开赴战场。这样分开走,沿途的给养和交通工具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这个思路可以!具体办法你跟敬之他们再好好商量一下。”蒋介石当即同意,随即追问:“整军的事呢?”
“至于执行整军方案,刘主席向来服从命令,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我替委员长设想,当此抗战用人之际,整军会议案是否可暂缓执行?”
“不行!绝对不行!”蒋介石勃然大怒道,“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军政不统一,那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又不是单单四川一个省搞特殊,云南、广西、山西都还没有军政统一嘛。”邓汉祥赶紧辩解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必须尽快执行!”蒋介石更加大发雷霆地说。
邓汉祥一慌,直接顶撞蒋介石说:“如果因贯彻执行整军议案,抗战部队调不出川怎么办啊?”
“嗯?这个……”蒋介石似乎为之语塞,过了一会才接着说:“暂时则可,永久则不可!”
“那当然!那当然!抗战结束后,全国军政统一了,四川自然不会例外。”邓汉祥见蒋介石让了步,赶紧说道。
“那就好!你们就先准备出川抗战的事吧,一定要尽快让部队出川抗战!”
邓随即返回川办,向刘湘汇报与蒋会谈经过。刘湘说:“老蒋的话靠不住,我们还是设法尽快离开南京。”
两人正说着,副官匆匆跑进来报告说,侍从室来电话,蒋委员长马上到办事处来看刘主席。
“哦!大家赶紧准备迎客。”刘湘吃惊地应了一声。
“来得这么快,还亲自出马,实在厉害!”邓汉祥随即吃惊地说。
“嗯!还说不准是祸是福,先见风使舵,应付过去再说。”刘湘随暗暗叫苦,却不失镇定。
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在一大群卫兵护卫下来到川办。蒋一出车门,早已守候在大门外的刘湘和邓汉祥赶紧迎上去,刘湘连声说:“欢迎!欢迎!委员长亲自大驾光临,川办蓬荜生辉,湘无比荣幸!”说着伸出双手去紧握蒋介石递过来的手。
蒋介石握着刘湘的手,大声说:“甫澄啊,我们两兄弟,自从北伐以来,你对国家和我个人的维护,我是不会忘记的。现在要抗战,四川对国家的关系更重要了,希望你以后多负责任。整军的事情,就等抗战结束后再说吧!”
刘湘一听这话,已知情况比预计的好,心中大快,赶紧说:“谢谢委员长栽培!刘湘代表全川军民感谢委座的关照!”
“好!”蒋介石笑着说,随即稍微压低了一点声音对刘湘说:
“甫澄兄,我这个人啊,以前性子太急、心太细,总以为事必躬耕,才能放心得下。现在则不然,例如宋子文当财政部长,我只把财政方针告诉他,至于如何安排,如何去做,我绝不过问。又如现在我所重用的人,有许多都是素昧生平的,例如以前桂系的‘小诸葛’白崇禧,我打算聘请为中央军委会的副总参谋长。不过,我过去的不好做法,想必甫澄兄也或多或少有相同之处。”
“惭愧,惭愧,多谢委座剖心教诲!”刘湘万万没有料到蒋介石会如此跟他交心,很是激动。
蒋介石接着说:“四川地方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欧洲大国,希望甫澄兄在军政两方面提纲挈领,多延揽人才,前途一切,自不难收事半功倍之效。”
刘湘当即表态说:“委员长如此厚爱,甫澄三生有幸、倍感亲切!一定克服缺点,竭力效忠党国,效忠委座!”
“好!我们进屋去看看吧!”蒋介石说着就带头往川办屋里走,刘湘赶紧跟在身后。
孙震到成都参加为刘湘去南京开会送行的仪式后,去自己创办的树德中学视察了一次,还走访了一些在蓉川军将领和社会贤达。蒋介石到川办、暂停整军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孙震也很高兴,他琢磨着下一步的事态发展,决定随即回军部。
一路上,孙震一行先在新都逗留了一下,然后驱车直驶德阳122师驻地。
孙震到军营时,王铭章正在364旅检查整编工作。孙震见122师官兵情绪稳定,很是满意,当即把刚刚获悉的南京方面消息通告大家,官兵们一听说不再裁减了,都非常高兴,纷纷表示坚决拥护抗战。
见大家抗战情绪如此高昂,孙震很是满意。他告诉说,国防会议就快结束了,等甫公一回来,定有部署,要求大家厉兵秣马,加紧训练,积极备战。官兵们又是一阵欢呼。
讲完话后,孙震把王铭章拉到一边,轻声对他说:“之钟,我给你带来一个大礼物。”
“啥啊?这么神秘。”王铭章笑道。
“你回寝室去就知道了,快去吧。”孙震笑而不答。
王铭章快到寝室时,见门敞开,里面有两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声说笑。他又惊又喜,原来是参谋长赵渭宾正和自己十二岁的大女儿道纯在里面说笑。
王铭章悄悄走到门口,猛然推门进去,大喊一声:“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爸!”道纯高兴地跳起来,扑向他。
“暑假不好好呆在家里帮你妈带弟弟妹妹,一个人跑这儿来做啥啊?”王铭章故作严肃地问。
“学校放暑假这么久了,马上又要开学了,可你一直没回过家。孙伯伯到家里来看我们,妈就让我和他一起过来看你,还有赵叔叔。爸爸,我好想你哦,你想我不?”道纯撒娇说。
“哈哈哈,反问起我来了。想,想,想,爸爸好想乖纯纯哟!可是,爸爸忙着准备赶走侵略者,没时间回家看纯纯,等爸爸消灭完鬼子,就退伍回家,专门陪纯纯,怎么样啊?”
“好啊,好!”
“那好!来,爸爸扎扎你的小脸蛋。”王铭章把道纯高高举起,轻轻吻了一下她的脸蛋,然后抛了几下,一边抛一边笑道:“哦,纯纯又长高啰!快顶到屋顶啰!”
大家都笑起来。
“纯纯啊,上学期成绩不错,爸爸很高兴。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允许你跟着赵叔叔参观军营。赵叔叔可有学问啦,能给你讲好多好多故事。”
“好啊!什么条件呀?”道纯天真地问。
“新学期里,你要继续努力,保持好成绩,将来像赵叔叔家的铁松哥哥那样,报考南京航空大学,造大飞机,嗡嗡嗡,炸鬼子,怎么样啊?”王铭章一边说一边装飞机,围着女儿转。
“好!一言为定!我要造个大飞机,天天送妈妈和弟弟妹妹过来看你,还要飞到南京给中山陵献鲜花。来,拉钩!”道纯高兴地回答。
“好!那就请赵叔叔作证。”王铭章开心地和女儿拉起钩来。
“对啦,铁松的考试成绩下来了吧?”王铭章转过头问赵渭宾。
“还没呢。”
“今年的成绩怎么出来这么晚啊?”
“就是!多半是受到战事影响。”赵渭宾说。
“唉!这一仗,也不晓得啥时候才能结束!真希望铁松能考上,早些为我们国家造出自己的战斗机,打掉鬼子的空中优势,尽快结束战争。”王铭章叹息道。
“嗯!我也是!所以非常支持他报考这个专业。”赵渭宾点点头,对王铭章说:“师长,孙军长也带来了一封铁松的信,我去写回信,你们父女俩慢慢亲热吧。”
“好吧。”王铭章点点头。
赵渭宾随即笑着对道纯说:“纯纯,你先跟爸爸好好汇报暑假生活吧。赵叔叔明天带你去军营参观,给你讲军事故事。”
“好啊!赵叔叔再见!”纯纯一边用稚嫩的声音说,一边招手。
就在中国各方势力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争议不休之际,8月9日晚,两个日本兵携带武器,驾驶一辆军用卡车冲进上海虹桥机场。守卫机场的哨兵警告无效后,开枪将二人击毙。日本立即以此为借口,派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登陆。8月13日,日军对我驻闸北、虹口、江湾等处部队发动进攻,同时还出动了飞机轰炸,中国驻军奋起反击,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八·一三”事变。
南京距离上海不远,已经持续开了十天的高级国防会议顿时被战争气氛笼罩,团结抗战的呼声更加高昂,全国大抗战势头已不可逆转。
“这次动真格啦!狗日的,炸死它!”
8月15日一大早,王铭章接到成都方面转来的一份电报,看了几行就开始大骂,随即叫李绍坤快去把赵渭宾和王志远叫到他办公室来。
两人刚进屋,王铭章就大声说:
“快过来看这篇报道和张治中的通电。前天下午,日寇步兵越界进攻我上海保安总团防地,保安队奋起应战。日舰还炮击了闸北。昨天上午,我们出动轰炸机去炸了日方军舰,下午3点钟张治中下达进攻命令,并亲自率部开赴战场!”
“好个张治中!好样的!”两人同声喝彩。
“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日本鬼子,要让他们晓得来中国搞侵略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赵渭宾接着说道。
“我们的空军打得好,击落了几架日机,自己一架也没有掉下去。可惜,日本的军舰提前得到消息逃跑了,我们的炸弹不行,日军只是旗舰受了点轻伤。”王铭章接着说。
“要是我们从苏联多买些飞机就好了,一定能把日寇的军舰全炸沉!真可惜!”王志远说。
“所以,我对象贤家铁松寄予厚望。”王铭章笑道。
“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赵渭宾笑道,随即把话题拉了回来,“看来,这次南京国防会议终于让南京方面痛下抗战决心了。”
“你们估计鬼子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啊?”王铭章问两人。
“既然他们是蓄意在上海挑起事端,遭到意外反击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多半会将计就计大举增兵,全面进攻上海。”赵渭宾说。
“我觉得赵参谋长分析得很有道理。日军也可能还像先前那样,假借停战和谈来拖延时间,加快军事调动。”王志远跟着说。
“大有可能!弄不好,日军这一次还可能进攻首都南京。”赵渭宾补充说。
“日寇那么嚣张,最终一定不会用和谈的方式来处理这场战端,国家十分危急了,但愿南京政府全力抗战,不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王铭章点点头说,王志远也表示同意。
“孙军长刚才来电话说,刘总司令昨天从南京回来了,他让全省师以上官佐今天下午都赶到成都去,参加明天的传达会。”王铭章接着说。
“好!这次要动真格了!”赵渭宾、王志远连声叫好。
“要打仗是不消说了,关键是,到底什么时候让我们上前线去,怎么走法?”王铭章说。
“战区划分办法也很重要,看川军到底是走东线去增援上海、南京,跟南下的日军作战;还是走北线去增援山西,抵抗关东军;还是继续开赴平津地区方面,跟华北日军作战。”赵渭宾说道。
“嗯!就是,赵参谋长分析得好,川军面前有三大抗战路线。”王志远说道。
“日军装备优势悬殊,每一条线都够得我们打!”王铭章说。
“就是,所以,还要看到底是怎么个指挥办法,是所有川军部队集中使用,独立负责一个战区,还是分散使用。我觉得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最好是集中使用,便于协同,就像当年湘军、楚军和淮军跟太平军打仗那样——当然,这次抗战的性质完全是两码事。”赵渭宾接着说。
“还有装备!得尽快更换装备!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王志远补充说。
“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抓紧更新装备是当务之急。”王铭章赞同道。
“这的确是大家的共识。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赵渭宾跟着说。
“对头,我们总不能都去用钝刀子割肉嘛!日本政客不心痛他们武士的脖子,我还心痛弟兄们的膀子呢!”王铭章笑道。
大家都笑起来。
“对了,象贤,铁松的成绩出来没有啊?我还等着他帮我们造飞机呢!”王铭章问道。
“还没。你看看,铁松说我比他还着急,我看,王师长比我更着急!”赵渭宾笑着对王志远说。
“我确实很心急,不能不急啊!战争更形势逼人啦!全国好不容易出几个有本事造出飞机来的人才,谁不想其中有我们122师的子弟呢!”王铭章爽朗笑道。他随即说:“可惜,我们眼前只能将就现有的简陋装备进行备战。”
“唉!就是,眼下,保持旺盛的斗志很重要。”王志远说。
“对头!士气高昂可以弥补装备悬殊,这是我多年带兵打仗的一个切身体会。我们要一边争取装备,一边鼓动士气。”王铭章说。
“这就针对淞沪之战写些抗战标语张贴出去,怎么样啊?”赵渭宾叹口气后接着问。
“好!这件事情还是有劳你了。志远和我再好好商量一下训练的事情。”王铭章当即同意。
赵渭宾见王铭章实在太忙,没功夫照顾道纯,就让正由李绍坤陪着玩的纯纯跟着自己看写标语识字。小道纯帮着走纸、磨墨,还跟着赵渭宾的警卫和政训员一起在驻地内外张贴标语,忙得不亦乐乎。
“川军将士坚决支持淞沪抗战!”、“誓死捍卫国家领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迅速张贴到驻地内外。
后来,赵渭宾还专门给道纯写了一个标语:“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道纯十分高兴,打算开学后拿到学校去张贴。
王铭章决定利用这次去成都开会的机会,顺便把道纯送回新都老家,省得她呆在军营里没有玩伴,影响自己和赵渭宾工作。
轿车快到新都县城时,副官罗辛甲对王铭章建议说:“师长,听说这几天成都天天都有学生和市民在街上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昨天游行的人超过10万,新都这边学生和团体也在响应,不晓得今天大街上还有没有游行队伍,我们从小路绕一下,可能更顺当一点。”
“回自己的家还用走小路?没关系,就走城关大道!真要是碰上了,就顺便看看新都的学生究竟是怎么游行的。”王铭章答道。
小车刚开进新都城门口,就碰到一支游行队伍正在游行。
“来了一辆小汽车,一定是当官的。我们先过去发传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