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后皱起眉头来,埋怨地看着任夫人,“什么话非要说半句?”

  任夫人道:“妾也是听说来的,做不得准,所以不敢说了。”

  皇太后漫不经心地道:“大家都是闲说家常,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武穆侯夫人要将身边的丫鬟给陶家大爷呢。谁都知晓陶家大爷先天不足,那丫头仗着武穆侯夫人的势做了正室也不一定。武穆侯夫人这次扶着陶家二爷做了长子嫡孙,又在陶家大爷身边安插了人,将来整个陶家还不是要听武穆侯夫人的了,”任夫人整理手里的帕子,“一个已嫁女手伸的也太长了,说不得是有什么图谋,否则怀着身孕怎么还有精力这样折腾。”

  皇太后深深地看了任夫人一眼,“你觉得武穆侯夫人是有什么图谋?”

  有些事再往深说就涉及朝政,既然是闲话家常,女人就该说女人的事。任夫人道:“无非就是女人心肠。”说着正色起来,“妾说的都是外面的传言,真正的情形妾也不知晓。”皇太后和薛老夫人毕竟有往年情谊在,在皇太后面前她不好说的太过分,“京里向来传言多,妾也是道听途说,许多事还是要问武穆侯夫人才能清楚。”

  皇太后面色深沉起来,任夫人和静妃不敢再出声。

  常宁伯夫人字字句句都直指薛家,若是果然如常宁伯夫人所说,李家不但没有罪过,武穆侯夫人反而故意陷害嫡母,这样心肠的妇人怎么还能做朝廷的诰命夫人。只怕到时候,武穆侯夫人薛陶氏要被休,薛家也要落得管束不严的罪名。常宁伯夫人的这番话,足以将整件事颠倒过来。静妃安静地坐在一旁。整件事就看皇太后的决断了。

  屋子里一时之间静寂无声。

  三个人坐了一会儿,皇太后才看向任夫人,“有些传言没有证实就不要乱说,免得重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静妃心里的一根琴弦顿时绷断了。

  任夫人也惊诧地跪下来,“妾谨遵太后教诲。”说着低下头,心脏慌跳不停几乎要从胸口跃出去。

  看着任夫人战战兢兢地退下去,静妃咬咬嘴唇,皇太后这是在帮着薛家说话。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静妃站起身走到皇太后脚下规规矩矩地跪下来,“太后要为臣妾做主啊,臣妾母家出了事,臣妾是心急如焚,臣妾父母皆是本分之人,断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皇太后凝眸看向静妃,“昨晚哀家已经遣人去薛府问过薛陶氏。你母家的事薛家并未参与,薛陶氏也是听从陶氏族里安排,陶氏族里手中握着你母家签下的当票和一应证物,看来也并非是冤了你母家。”薛陶氏若是果然针对静妃,如何不将当票等证物握在自己手中。

  静妃整个人一僵。

  “陶大太太失德,陶氏一族整治的是家事,也并没有去衙门状告你母家侵吞财物,至于外面传的闲话……常宁伯家知道的倒是更多些。”

  皇太后将话锋一转提到了任家。

  静妃还没仔细想明白皇太后的意思。

  “昨日李大太太进宫有没有和你提常宁伯家里的事?”

  静妃脸色顿时苍白的难看。皇太后是怀疑她和常宁伯家有联系,这才让任夫人今天进了宫。今天她在慈宁宫遇见任夫人是早就安排好的,根本不是巧合。昨晚皇上和她说要武穆侯夫人进宫也是要试探她的反应。

  静妃想到这里堆坐下来。皇上最恨后宫和前朝有牵连。静妃心中害怕顿时红了眼睛,“太后娘娘,臣妾冤枉啊,臣妾母亲进宫没有说起常宁伯家里的事,臣妾知晓后宫不能干政,从来不曾问起前朝。”

  皇太后目光深沉,让身边的女官进屋将静妃扶起来,“哀家也希望是如此。”

  静妃战战兢兢地起身又慌张地坐在软榻上。

  皇太后转动着手里的佛珠,吩咐女官,“将昨天皇上拿来的锦盒还给静妃娘娘。”

  那女官应了一声,连忙从套间小柜子里将锦盒拿来恭敬地递给静妃。

  静妃望着那颜色鲜艳,丝滑的绸缎上绣满了遍开花朵的锦盒,忽然感觉到有些烫手,不敢伸手去接。

  皇太后挑起眉毛,“这是你的东西,拿着吧!”

  静妃这才将锦盒接在手里。母亲拿进宫中的东西她还没来得及看就被皇上要了去,现在皇太后物归原主,她却连打开都不敢了,只是紧紧地握着,手心的汗渐渐将锦盒润湿。

  皇太后将摆在自己身前的锦盒打开,“这是常宁伯夫人送给哀家的东西,难得她知道哀家有一套东珠头面松散了,正需要这样大小匀称的东珠,”皇太后说着顿了顿,“自前朝起哀家就甚少见到这样大小的东珠了。”

  静妃看着那些珠圆玉润的东珠,只觉得耀眼,抬起头来皇太后的目光更是逼人,仓皇的自己就倒映在皇太后的眼睛里。

  在皇太后面前由不得她申辩。

  静妃掉下眼泪,重新跪在皇太后脚下,“太后,您要信臣妾,臣妾一心照顾肚子里的孩子,不敢有别的念头。”

  皇太后望着瘫软在地的静妃,半晌叹了口气,“回去歇着吧!”

  ……

  静妃被人扶着回到翊坤宫,进了内室,静妃低头看手里的锦盒。

  她早该想到,皇上怎么会对一只锦盒感兴趣。

  静妃咬紧牙关,颤抖着手慢慢将盒盖打开。

  ……

  容华手里打着绺子,眼前浮起陶大太太扔在她脚下的凤头钗,若是没有静妃和瑶华,她也不会就那样死在大太太手里。

  静妃设下圈套冤她拿了大太太的银票。

  容华的手指捏在丝线上,眼睛微微一亮。

  任家送给李氏的礼物应该远远超过了陶大太太那时送给静妃的银票。贪财的人也该尝尝贪念带来的个中滋味。

  静妃想要的不就是今天的富贵吗?

  李家想要的,任家愿意给,当真是珠联璧合。

  ……

  锦盒打开,静妃手一抖将锦盒掉落在地上。

  饱满丰润的南珠顿时滚落了一地。

  原来她竟是输在了一盒珍珠上。

  常宁伯家送了皇太后一盒东珠,她娘家进宫就送了她一盒南珠,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巧合。

  她母家并非大富大贵,怎么能买得起这么贵重的南珠。

  有这些珍珠在,她是百口莫辩,更何况皇上已经对她起了疑心。她母家和常宁伯家有牵连,常宁伯连着庄亲王爷,也就是说皇上如果细想,她和庄亲王爷……

  静妃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

  静妃身边的女官正在捡珍珠,只听头顶传来威严的声音:“好好的珍珠怎么撒了一地。”

  那女官吓了一跳,静妃也惊讶地要起身迎驾。

  皇帝眉毛上扬,脸上似是带了淡淡的笑容,眼睛中却没有半分笑意,“免了吧,小心被地上的珍珠绊倒,伤了朕的皇子。”

  第四百零三章 豪富

  皇帝坐在软榻上。

  静妃殷勤地张罗,“臣妾知道皇上要来,特意让小厨房炖了补品。”说着话,走上前从女官手里接过托盘,然后用素白的手亲自将汤盅打开。

  热腾腾的汤顿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静妃将汤送到皇帝面前,皇帝闭着眼睛歪靠在迎枕上,似是万分疲惫。

  “皇上若是累了,就在臣妾这里歇一会儿。”

  皇帝不说话,静妃挥挥手让宫里的女官、内侍都退下去。

  整个翊坤宫都安静下来。

  静妃坐在炕上静静地陪着皇帝,生怕一点声音就会让皇帝龙颜大怒。

  皇帝好半天才睁开眼睛,伸手拿过静妃准备的汤盅将汤喝了一些,“你怀孕这么辛苦,以后这些事就不用做了。”

  声音平板地让人听不出喜怒。

  静妃忙道:“臣妾愿意为皇上做羹汤,只要想着皇上能来,皇子也会很听话,不会让臣妾辛苦。”

  皇帝看向静妃高高隆起的腹部,“皇儿今天怎么样?”

  静妃脸上都是慈母的笑容,手指也拢在肚子上,“皇子很好,只是顽皮,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皇帝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笑意,而是若有所思地说起前朝的事,“武穆侯薛明睿这次是立了大功。”

  静妃战战兢兢地迎上皇帝的目光。

  皇帝接着说:“朕跟你说过,是夏家和樊家的事。若是没有武穆侯,这朝中说不定没有人敢接这个案子,”说到这里皇帝开始摩挲手里的玉牌,“爱妃说,朕应该赏给武穆侯些什么?”

  皇上很少在她面前说起前朝的事,更别说是问她的意见。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皇上不说她母家的事,反而绕开说薛家……静妃心跳如鼓,难以平静,“臣妾不敢乱说。”

  皇帝仿佛早有准备,伸了伸手,“恕你无罪。”

  这时候已经不能再说半点薛家的错处,皇上试探她,她就要大方地回过去,这才能让皇上改变对她的看法,让皇上相信她和任家没有半点牵连,“皇上是天子,怎么奖赏武穆侯,武穆侯都是无比荣耀。”

  皇帝一把抓起桌子上的茶碗重重地摔了下去,“朕在你们眼里究竟还是不是天子?”

  静妃被突如其来的震怒吓得怔愣在那里。

  半天才扶着腰身挺着大大的肚子跪在皇帝面前,“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皇帝坐起身,高高在上地俯视静妃,“武穆侯刚为朝廷做些事,朝廷上就有弹劾之音,朕还没说要奖赏,就有人弹劾薛家恃宠而骄。朕看,恃宠而骄的不是薛家。”说着站起了身。

  难不成有人因她母家的事,弹劾薛家恃宠而骄?

  她在宫中为母家奔走,有人在前朝弹劾薛家。看在皇上眼里,就像是里应外合……她将手伸到了前朝去。

  静妃看着那双脚就要从她眼前挪开,巨大的恐惧压在她心头,她再也顾不得别的,伸手捉住皇帝的靴子,“皇上,您听臣妾说,臣妾……”

  “你母家刚出了事,朝中就有人替你母家求情,说是武穆侯仗着功劳欺压外戚,常宁伯夫人也替你证实武穆侯夫人冤你母家别有用心。后宫和前朝难得这样异口同声为你母家喊冤。更有人说你母家乃望族之后不可能做出这等事,朕记得你进宫时,母家不过就是寒微门第,要不是华妃,就算进宫不过是奴婢尔。所谓望族,从何而来?”

  静妃听得这话,身上顿时没了气力。

  “卿家寒门,朕记得卿在宫中也算出手阔绰,卿的银钱是谁供奉?”

  静妃拉着皇帝靴子的手越来越紧,一时之间她却找不到话来辩驳,“臣妾……臣妾……”

  在前朝积压的火气,见到那一地的南珠本来就要发放,却看在静妃怀着身孕忍了下来……现在脚被静妃紧紧地抱住,只觉得怒气冲头,脚上用力将静妃甩在一旁,“吩咐内务府,用任家送静妃的南珠给静妃好好做条链子出来,让静妃无论什么场合都戴着。”

  皇帝身边的内侍张公公已经进屋里来,“奴才遵旨。”

  静妃本就行动不便,而今被皇帝一甩,身上说不出的难受,半天才又爬过来,“皇上,臣妾真的不知道那些南珠是怎么回事,若是臣妾知晓,一定让人退还出去。臣妾会在皇上面前说起母家的事,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臣妾是怕皇子、皇女将来在人前有失体面。臣妾若有什么做的不得当的地方,请皇上看在臣妾伺候多年的份上,宽恕臣妾吧!”

  皇帝眉目冷清,“静妃从今以后就留在宫中好好休养,外面的事和生儿育女无关。”

  静妃顿时瘫坐在地上。

  ……

  第二天容华在薛老夫人房里听到消息。

  “翊坤宫的宫门被关了,”李妈妈低声道,“静妃娘娘还怀着身孕呢。”

  怀着身孕却有这样的责罚已经算重的了。

  关闭了宫门,就代表一段时间皇上是绝对不会去翊坤宫了。

  静妃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枝头重重地摔了下来。容华收拢了手,既然静妃已经不再风光,静妃说的话也就再没有了震慑力,她不用怕静妃再赐个贵妾进薛家。

  “皇太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李妈妈道“只是听说,皇太后将任家送的东珠交给了皇上。”

  李妈妈说完话带着小丫鬟退了下去。

  屋子里顿时静谧下来。

  容华垂下眼睛,站起身跪在老夫人面前,“老夫人罚我吧,我不该瞒着老夫人静妃要赐贵妾的事。”

  老夫人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慈爱,淡淡地道:“你怀着身孕,起来吧!”

  容华站起身坐回椅子上。

  “我知道你的心思,”老夫人表情严厉,“你是不想要明睿纳妾,于是房里连通房也没有一个。不管明睿愿不愿意让别人伺候,你做正妻的也该有所安排,你不安排是因为你也有你的心思。”

  容华抿紧了嘴唇,她不愿意坏了薛明睿的规矩,自然其中也有她自己的私心。

  老夫人道:“谁都年轻过,这点事我还是能看出来的。我年纪大了这个家早晚要交给你们,所以许多事我愿意让给你去做,但是不代表我就能眼睁睁看着你胡来。”

  老夫人的话如同热风一样扫过容华的脸颊,在这方面她的确不是一个贤妻。

  “我再喜欢你,你也是薛家的媳妇。作为长辈我不可能眼看着薛家子嗣凋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明睿和你都年轻,你若是能为薛家好好诞育后代,我自然无话可说。你们成亲不满一年,薛家不可能在没有嫡子的时候允许妾室生下庶子,单纯为子嗣考虑,明睿现在的确用不着纳妾,我不会无缘无故逼着你为明睿纳妾。”

  容华抬起头来感激地看向老夫人。就因为她知晓长辈的心思,所以才不敢冒险将这件事交给老夫人解决。她宁愿试着一力承担,这一仗虽然其中有凶险,她还是打赢了。

  老夫人话锋一转,“可是有一样,无论到什么时候,作为薛家的长孙媳妇,你要保证薛家血脉昌盛,若是你不能,薛家向来善待庶子……”老夫人的目光更加锐利,“我要你当着我的面答应,将来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让薛家子嗣败落。”

  子嗣稀少的家族,就是面临衰败。为了巩固子嗣,每个家族都会无数不少的庶子庶女。老夫人是要她保证,万一她子嗣单薄,就要给薛明睿纳妾。

  容华垂下眼睛,“老夫人放心,不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不能眼看着侯爷后继无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开的问题,她也要盼着自己能为薛家诞下子嗣。

  多子多福,是她和薛明睿两个人的福气。

  “既然是长房,继承了族里的爵位,也要知晓肩上的责任。”

  容华明白老夫人的意思。作为长媳,尤其不能任意妄为。要做一个好媳妇,也要做她自己,虽然要比旁人辛苦,她也愿意尽她全力。

  薛老夫人又叹口气,“等你到了我这般年纪,也就能明白我的苦心,要知道这是一整个薛家,不是只有你们两个人,为了整个家族没有什么不能舍弃。所以你母家的宗族才会不惜得罪静妃。”

  老夫人从身边取来一只楠木盒子放在容华眼前,“这是薛家一部分的田庄和土地地契,长孙媳,祖母就将这些东西交给你了,你好好打算吧!”

  ……

  容华捧着盒子从老夫人房里出来,锦秀快步跟上前,“下雪了,少夫人小心着些。”

  是下雪了,容华抬起头看天空,冰凉凉的雪花落在她脸上。

  春尧道:“看这天气,过一会儿就要下大了。”

  容华微微一笑,“侯爷晚上回来,让小厨房备下锅子。老夫人的大厨房准备八宝攒汤,让大厨房的婆子每日将菜单拿来给我看。”

  春尧和锦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少夫人是重新掌家了?”

  容华眼看着雪花越来越大,大貂鼠风领上也沾了雪,湿润的蹭在脸颊上,“不是掌家,只是帮着照看老夫人院子里的中馈。”

  老夫人院子里的都是大事,比起府里的琐碎事更为重要。

  春尧、锦秀满脸喜色。

  ……

  院子里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薛明睿才从衙门里回来。

  薛明睿将手烤暖和了拉着容华去套间里说话,“皇上将常宁伯家送给皇太后的东珠拿给我们看了。”

  东珠。大周朝东珠已经稀缺了。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里尽是笑意,“皇上说,任家豪富,必然是家中经营有道,若是督办军资一定会事半功倍。”

  让任家督办军资?常宁伯远在西北领兵,任家督办西北的军资一定不会马虎,否则常宁伯就有可能永远不会回来了。

  第四百零四章 小妾难为

  薛明睿道:“皇上让任家督办军资只是重怒之下脱口而出,说不定不会实行。”

  现在就是要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彻底打压任家。容华站起身用剪刀剪了烛花,“督办军资却是大事,交给任家办皇上也会不放心,所以皇上才会犹豫。”

  薛明睿的眉毛扬起来,“那是数万将士的性命,非同儿戏。”

  容华用岁寒三友小茶吊倒了两杯枣茶,锦秀在厨房里拿了两碟糕点让人穿进屋里。糕点上撒着糖霜,就像外面飞扬的大雪。

  薛明睿喝了口热茶:“皇上发配常宁伯去西北带兵已经让朝廷上有了二言,要想惩治任家也要顾及庄亲王爷。”

  任家这种角色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能因处置他惊动了庄亲王爷,也不能就放着他不管,怪就怪任家有太多的钱财。钱财就等于人脉,皇上避重就轻,很可能最后大事化小,等到处置庄亲王时再一并斩草除根。

  可是留着任家,难免将来会出什么差错。银钱关键时刻能够收买人心。

  容华靠进薛明睿的怀里,尽量顺着薛明睿的思维往下想,“侯爷去过西北,西北冷不冷?”

  “冷。尤其是刮起风来,根本不能辨别方向,出去巡逻的军队有很多走失,如果不能找回营地,遇见瓦剌倒还好了顶多是战死在外,就怕迷失方向活活冻死,所以到了冬天西北军资总是开销尤其大。”

  容华也想到一件事,“今年棉花格外贵,若是军费里棉花的开销够充足那就好了,西北的将士也能安稳过一个冬天。”

  这些东西都是由内务府并皇商购办的,最近有几家皇商因办事不利被皇上训斥,寻不到办事稳妥的人为朝廷筹备物资,皇上正为此焦心。

  容华微微一笑,“任家的商铺遍布京城和金华府,堪比几大皇商。”庄亲王爷就是看上了任家的财富,才会将任家笼络在身边。

  容华看着青色遍开金银花的幔帐,“任家连千金难求的东珠都能寻到,更何况棉花。”

  怪不得静妃会忌惮武穆侯夫人的聪颖,薛明睿凝视着容华,幽深的眼睛闪烁,“棉花也可以是军资。”

  容华点了点头,“妾身不大懂朝政,只是注意中馈多一些,不管是陶家还是薛家,每年都会注意棉花的价钱,没有棉花家里上下就不能穿暖,所以棉花是好东西也委实让人头疼。国家年年都派遣官员收棉,可见皇上对棉花的重视。”

  薛明睿嘴角上弯笑起来,“朝廷无论怎么收购,每年棉花的数量都不十分充足。”

  容华道:“朝廷收购棉花的渠道已经十分成熟。”棉花的计价、论价皇上能操控,也就是说让任家和朝廷做买卖,只要朝廷想要任家输,任家就会一败涂地。

  至于怎么才能不惊动任家和庄亲王,看着他们走进陷阱,那就是政事了。

  ……

  常宁伯府,湘竹才劝着瑶华歇了一会儿,去李家的袁婆子脸色难看地从外面回来。

  湘竹和袁婆子提着灯笼在穿堂下说话。

  袁婆子道:“舅太太不肯见奴婢,只说舅老爷病的厉害了,舅太太也是自顾不暇。”

  就算是舅太太要侍疾也不可能连说话的时间也没有,这样说分明是推脱。湘竹转头看一眼屋子里,生怕惊动了瑶华,正要和袁婆子走开些。

  茯苓打开了门,看着湘竹道:“大奶奶让姐姐和袁妈妈进去呢。”

  湘竹担忧地看着袁婆子进了内室。

  瑶华靠在迎枕上,听袁婆子说完话,咳嗽了几声道:“信呢?我给舅太太的信送上去没有?”

  袁婆子道:“奴婢倒是给后门的婆子用了银钱。婆子说会帮忙,想来递上去舅太太一定会看。”

  瑶华喘了几口气,挥挥手让袁婆子退下去。

  湘竹上前道:“大奶奶也别太焦心,若是大太太被陶家休了,李家脸面上最难看。”

  话是如此,就怕静妃被罚,李家也没有了底气,这样就让陶容华得逞了。李家不能牵制薛家,谁还能帮忙。她和母亲都只能任人鱼肉。

  “大奶奶还是听世子的话好好歇着吧!”湘竹端了枸杞茶给瑶华喝,“好在世子爷是真心对大奶奶。”说着去看瑶华伤了的手红了眼睛。大奶奶的手伤成这样,她想想都害怕。好在世子爷真的将大奶奶接了回来,大奶奶也没有白白受苦。

  任延凤真的可信吗?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