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长的宫婢惊慌地道:“娘娘这是不是要生了……”

  荆御医这才回过神,慌忙跪下,“娘娘,龙胎恐怕是要降生了,微臣这就请女医来照应。”

  刚刚明明疼痛减轻了,为什么会突然间……“怎么会要生了,”静妃苍白着脸看御医,“本宫明明觉得已经好多了。”

  荆御医又磕头,“娘娘快遣女官去禀告皇上,生龙胎是半点马虎不得的啊,若是有了差错,微臣们担当不起……”

  “胡说,”静妃凌厉的目光扫向御医,“本宫让你安胎,如何不起效用?”说着看向身边的柔婉,“安胎药呢?安胎药快给本宫拿来,本宫的龙胎还不到时日怎么能生产。”

  女官们顿时也跪下来,“娘娘,娘娘,还是禀告皇上吧,若是娘娘和龙胎有了差错,我们全都不能活了啊。”

  荆御医低头趴伏在地上,“都是微臣无能,娘娘已经破了胎水,是一定要生了啊。娘娘安心,微臣和女医一定会保娘娘母子平安。”

  破了胎水……静妃整个人顿时垮了下来,她已经听女医说过,生产时会破胎水,原来这就是胎水。

  静妃想到这里一眼看向身边的柔婉,“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和皇上说,说我要生了。”

  那柔婉不敢怠慢就要离开,静妃又将人叫住,“皇上问起来你们知不知道怎么说?”

  那柔婉看看荆御医,荆御医先领会了静妃的意思,“静妃娘娘身子单薄怀着龙胎本就不易,再加上这几日忧思过重这才动了胎气。”

  静妃点了点头。皇上罚她才会让她忧思过重,但是天子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背后重伤她的人。

  柔婉出去,静妃挣扎着起身,“快扶我去内室,皇子不能生在侧房。”

  ……

  翊坤宫里传出消息,整个后宫就像炸开了锅。

  皇帝去了慈宁宫陪着皇太后等消息。

  宫人在慈宁宫和翊坤宫奔走,皇帝握着玉牌心乱如麻。

  皇太后叹口气开解皇帝,“皇帝也别急,静妃是头一胎总是要费些功夫。”

  皇帝抿着嘴唇,脸色铁青,“太后是不是也觉得我不该处置静妃。”

  皇帝斥责静妃,让她闭门思过,这样的处置说重也不重,皇太后轻轻捻着佛珠,“就算静妃怀着身孕皇帝也不能太偏爱她,皇帝一举一动关乎着江山社稷,静妃插手任家的事的确不该,交泰殿前立着‘后宫不得干政’铁券,规矩是老祖宗定下的,”说到这里,皇太后看一眼皇帝,“后宫嫔妃要做的就是服侍皇帝,照顾皇子、皇女,说到底静妃动了胎气还是她的过错,人在后宫就该本分,不能丢了皇家的脸面。”

  皇太后这般开解让皇帝松了口气。

  就算是皇子出了问题也是静妃不懂事,他该做的都做了。作为帝王就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太后说的是。”

  皇太后吩咐身边的女官,“将我的引枕取来,让皇帝在我身边养养神。”

  女官奉命去取引枕。

  皇帝摇摇手,“朕陪着太后坐一会儿就是。”

  皇太后道:“哀家知道皇帝辛苦,尤其是这几日政务繁忙,我听皇帝身边的人说,皇帝好几日没有好好歇着了。与其这样干等着,还不如趁着这时候养养神。”

  女官摆上了引枕又给皇帝脱了靴子,皇帝这才躺在炕上。

  皇太后又吩咐女官去给皇帝捶后背。

  皇帝闭上眼睛闻着太后殿里的檀香,本是要养养神,谁知道就真的睡着了,再睁开眼睛,皇太后仍旧坐在一旁看书。

  皇帝坐起来,“什么时辰了?”

  皇太后慈爱地一笑,“刚过未时,皇帝就睡了半个时辰。”

  皇帝喝了口茶,让女官将靴子穿上,重新坐在软榻上。

  趁着屋子里清净,皇帝提起前朝的事,“朕是不能不急,本想启用夏、邱、毛几家,谁知道他们却是这般不堪,丢了大周朝的颜面。”

  皇太后慈祥地看着皇帝,“皇帝不是已经惩治他们了吗?”

  皇帝一手拍在矮桌上,“朕虽然杀了夏季成,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也像夏季成这般……自从夏家出事,朕不知道听到多少密报,朕听说香火旺盛的‘清华寺’也是个肮脏的地方。”

  皇太后听闻这话顿时脸色大变,“‘清华寺’那可是佛门净地,什么人敢这样说。”

  皇帝冷笑道:“朕也是第一次听说,寺院里的花树能一夜盛开,一夜落败。朕从前闻所未闻,竟然有人有这样的心思,利用寺庙招蜂引蝶。”

  皇太后皱起眉头来,“怎么还有这种事。别的地方也就罢了,怎么能在寺院里。”

  皇帝用手去拽玉牌上穗子,表情阴沉,“常宁伯世子正室没了不到一年就续弦,这种事都能做得,更别说旁的。”

  “皇帝说的是常宁伯世子?”

  皇帝沉下眼睛,“枉我从前还听说常宁伯世子是年轻有为的俊才,可见财物果然能收买人心。”

  话到这里皇太后想问皇帝的打算,却怕干政的名声,只端起桌子上的茶来喝。

  皇帝沉吟片刻,“朕想给常宁伯世子挪个职位,”说着抬起眼睛看太后,“这些年皇商办事不够周全,朕也想寻个人给他们警醒警醒,朕看常宁伯世子甚为合适,常宁伯为了大周朝去了西北,朕怎么能亏待了常宁伯家,就让常宁伯世子去督办军资……”

  常宁伯世子既然品行如此,皇帝怎么能用他去督办军资……

  “就督办棉花好了。”皇帝扬起眉毛。

  皇太后看着皇帝的表情,渐渐明白了里面的意思,“那李家……静妃真的生下了皇子,总不好让皇子……”

  皇帝皱紧的眉头松开,“朕也为此事焦心,刚才和太后说了会儿话,朕也想了透彻。静妃的母家果然再做出什么事来,就将皇子交给旁人抚养,后宫没有子嗣的嫔妃多的很。”

  皇太后宽慰地点头,“这也不失是个好法子,”说到这里一顿,“有件事哀家也想劝慰皇帝,是不是应该给后宫立个主。这样宫里宫外都能太平。”从前华妃是皇贵妃有可能晋升皇后,现在华妃薨逝……

  皇帝脸上没有表情,“太后觉得立谁为佳?”

  “也要看皇帝的,”皇太后微微一笑,“不过英亲王的生母德妃位份最高。”

  皇帝又皱起眉头来,“朕已经让她协理六宫。”说着拿起茶来喝。

  皇太后收起脸上的笑容。皇帝不是无心立后,只是不想立德妃。她本来猜测皇帝会考虑立英亲王为储君,看来是她猜错了。

  殿里刚静下来,就有内侍来道:“皇上,静妃娘娘难产,太医院让奴才来问皇上,万一出了问题要怎么办才好。”

  皇帝抬起阴鸷的眼睛,“宫里不是就她一人难产。”

  宫中怀有龙胎能顺利生下皇子、皇女的娘娘不过十之七八,能养育成人的皇子、皇女更是少数,虽然不顾嫔妃性命保下的皇子、皇女不一定能长大,可是后宫的嫔妃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到这种情形皇上必然是要皇子、皇女,可是太医院却不能不问就行事。

  内侍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飞奔地跑去翊坤宫。

  ……

  翊坤宫里静妃已经疼得晕了过去,太医院李御医替换了荆御医为静妃扎针。

  静妃慢慢醒转,下身像碾压过一样的疼痛,麻木中渐渐失去了知觉。

  静妃醒来,李御医退了下去,留下女医在旁边伺候。

  “静妃娘娘,静妃娘娘。”女医小声喊着,“娘娘还要用力啊,否则您和小主子都有危险。”

  静妃抿了抿干涩的嘴唇。

  女医立即端来药剂给静妃喝了。

  帐外隐约传来李御医训斥荆御医的声音,“都到这时候了你竟然还为娘娘针灸保胎,若不是因你娘娘怎么会难产。”

  原来是她保胎的缘故。平日里喝了太多保胎药,今天又让荆御医针灸,这样下来没有保住龙胎,还阻碍了生产。

  静妃刚想闭上眼睛歇一歇。只听外面传来内侍的声音,“皇上的意思是要保住皇室血脉。”

  静妃顿时睁大了眼睛。保住皇室血脉,也就是说她再生不出来,就会要了她的性命,她不是没听说过,那些女医会用剪子……静妃打了个冷战,整个人清醒起来。她辛辛苦苦怀上龙胎是要将来有个依靠,绝不是要因此丧命,如果是那样也太讽刺了。

  等到疼痛又袭来,静妃鼓足了力气。

  不知过了多久。

  “生了,生了。”整个翊坤宫顿时欣喜起来,“是皇子,是皇子啊。”

  听到女医的声音,等在帘子外的御医们顿时松了口气,可是大家立即意识到,没有传来小皇子的哭声。

  第四百一十章 羸弱

  翊坤宫里的御医互相看看,眼睛紧紧盯着幔帐后,等着女官将小皇子抱出来。荆御医更是吓得几乎站立不住。

  静妃娘娘的胎是他保的,如今早产不说,还是一位皇子,皇子出了事他全家老小的性命都要不保,“李大人。”想到这里,荆御医更是魂飞魄散,顾不得别的上前拉住李御医,“您可要帮我说句话啊,静妃娘娘自从有了身孕,胎气就不稳,我开的药方都是没问题的……”

  李御医皱起眉头,“我记得开始是你给静妃诊的脉,说静妃这一胎安好。怎么现在成了开始就不好。”

  静妃娘娘不准他说胎气不稳,怕传出去让人说着不吉利,更何况静妃娘娘有长期用汤药的迹象,换了其他御医恐怕会诊出问题来,这样一遮掩就是几个月。当时他是想静妃娘娘圣眷正隆,无论如何也能保住他的性命,可如今这样的情形,皇上怪罪下来静妃娘娘恐怕也说不上话。

  “静妃娘娘,身体素健,太医院都是有档可查的,你今日失职如何能找这种借口。”李御医不予理睬荆御医。

  荆御医头上出了汗越发口不择言,“那是因为静妃娘娘吃了助孕的……”话还没说完,内帐里传来一阵“噼啪”的击打声。

  李御医丢下荆御医走到幔帐前仔细听过去。击打声过后传来婴儿微弱的啼哭。

  “苍天庇佑,”李御医面露笑容,看向内侍,“劳烦公公去给皇上报喜。”

  那内侍自然欢喜,一阵风似的去了。

  李御医转过身看到如同历过大劫的荆御医,“刚才你说什么?”

  皇子没事,他自然不会受到责怪,从前的担忧也会不存在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向李御医说明白,荆御医摇摇手,“没什么,没什么,好在静妃娘娘和小皇子贵人自有天象。”

  ……

  静妃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是小皇子,娘娘,是小皇子呢。”

  皇子,她千辛万苦终于生下了皇子。

  “皇子呢?”静妃伸出手,“让本宫瞧瞧。”

  “已经送去沐浴了,”女医笑着道,“奴婢们给娘娘收拾收拾,圣驾一会儿就要到了。”

  静妃仍旧不放心,问那女医,“皇子怎么样?”

  女医小心翼翼地回话,“虽然不足月,让太医院好好照料定会平安。”

  听了这话静妃彻底放下心来,整整一天她实在是太累了,该好好歇歇。

  静妃闭上眼睛沉沉地睡去,在醒过来映入眼帘的是刺眼的明黄色。

  “皇上。”静妃对上皇帝明亮的眼睛。

  “爱妃,”厚重的声音低低地道,“你给朕添了皇子,朕要好好奖赏你,朕已经命内务府送来头面、衣料,以后你就好好伴驾,朕不会亏待你。”

  在她醒来之前已经让内务府送来东西,就是怕她有别的要求。皇上这样忌讳她母家的事,她也不能再提起,只得从长计议。

  “皇子呢?皇上看没看皇子?”

  “看了,”皇帝脸上的笑容更重,低声吩咐奶子,“将皇子抱来给静妃看。”

  静妃期盼着,终于从奶子手里看到了那满脸褶皱小小的一团。

  静妃屏住呼吸仔细地凝望着裹在锦被里的皇子,刚刚的喜悦渐渐地变成了担忧。皇子怎么会这样小,这样瘦弱,仿佛就要一直这样睡下去,永远醒不过来似的,静妃顿时想起了陶大太太生下的陶敬安。身体顿时一抖,鬼使神差地手指暗自用力狠狠掐了皇子一把,襁褓里的皇子却没有任何反应,静妃全身的血液顿时像被抽干了一般,手臂一下子沉了下去。

  还是静妃身边的柔婉先反应过来,越过皇帝上前道:“静妃娘娘是太累了。”伸手去接皇子。

  皇帝心里高兴并没有在意,将奶子接过皇子又安抚静妃,“好好休息,等明天朕再来看你。”

  静妃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慌乱,低下头送走皇帝。

  皇帝离开翊坤宫,静妃一把抓住身边的柔婉,“去,将皇子再给本宫抱来瞧瞧。”

  柔婉担忧地扶住静妃,“娘娘,皇子已经被奶子抱走了。”

  静妃颓然地靠在引枕上,看着粉红的幔帐,半晌才道:“你说,若是皇子一直这样睡下去可怎么好?”

  柔婉一怔,也苍白了脸,“娘娘您别想太多,您要是……实在……担心,不如让人出去问问陶大太太……”

  陶大太太……

  对了还有陶大太太,再怎么样陶敬安也是平安长大,至少……静妃看向柔婉,“快去,快去让人去陶家问陶大太太,陶敬安生下来的时候什么样。”

  柔婉刚要走忽然想起陶家的事,“娘娘,陶大太太不是被陶家休了吗?现在去哪里找?”

  ……

  研华眼见着容华被人簇拥着从内室里出来,咬了咬嘴唇迎上去,“三婶怎么样了?”

  容华的目光在研华脸上停了一会儿,研华本就心里有鬼,看到容华这般更是心里一慌。

  容华面沉如水,“御医说,如果三婶现在生产,母子都十分凶险。”

  研华听着头上不由地冒汗,“那要怎么办才好?”

  容华淡淡地道:“三婶刚喝了药睡下,不如六姐和我到侧室里说说话。”

  容华定是知晓了她和廖氏说的那些话。研华心里慌跳个不停,想起孟家的情形却又平稳了一些,既然已经来廖氏跟前说了那些话,她就有了心里准备,以容华和廖氏的关系,廖氏定会知会容华……现在怕也是没用,研华心里想着咬咬牙跟着容华进了侧室。

  ……

  两个人在侧室里坐下,容华将身边的下人遣出去,只留着锦秀伺候茶水。

  不等容华说话,研华已经道:“我是来问三婶,三叔去恩科是不是侯爷帮了忙,”说着研华脸上露出讽刺的表情,“八妹妹不如可怜可怜我,就让侯爷帮帮忙,这样我才能在孟家呆下去。”

  看来研华是认定了她通过薛明睿帮了陶正川,“谁跟你说侯爷帮了三叔父?”

  “这哪里用得着别人说?”研华落寞地笑起来,“三婶和你关系向来是好的,你不帮三叔父谁也不会相信,大家都说这次恩科是朝廷早就安排好的,三叔父既然能应考自是有所持。听说这次恩科的主考还是由侯爷举荐,侯爷想要帮忙不过就是举手之劳。”陶容华若是没有帮陶正川,陶正川如何能站出来帮着容华休掉李氏,这些事就算她在笨也能看得出来。她不过是让三婶在容华面前替她说说话,谁知道三婶会一口否认,她不过是拿话来激三婶靠着容华这棵大树好乘凉,将来帮忙管陶家也指日可待,谁知道三婶竟然就动了胎气。

  她说的话也没有错,当年让出三庙胡同给三叔父、三婶住的还不就是李氏,李氏再怎么样也算是收留了三叔父和三婶,如今三叔父、三婶反过来帮着容华折腾李氏,这里面没有利益谁又能相信?

  容华沉下眼睛,“是谁给你出的主意让你来找三婶?”

  听得这话,研华顿时愣了。

  容华重新看向研华,“是瑶华?”

  研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我只是不明白,都是亲姐妹怎么就不能帮忙。”

  容华淡淡地道:“我也不明白……六姐怎么就对瑶华的话深信不疑?哪一次瑶华真的出面帮了你?你在三叔父家闹过,我就要求侯爷帮助孟家欺瞒朝廷,六姐,你觉得凭什么?”容华似笑非笑起来,“你不明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李氏引得娘家变卖陶家财物你不闻不问,族里处置了李氏,你倒以为捏住了什么把柄来质问长辈。若是三婶出了事,你以为族里会怎么说你?你是孟家正经的大奶奶,做你大奶奶应该做的事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不是想着要如何钻营换取旁人的好感。侯爷从不徇私,若是你听说谁打着侯爷的名号去拜恩师,就去衙门里举报,请朝廷查个水落石出。”

  研华嘴唇嗡动。

  “瑶华是任家的大奶奶,任家的富贵京畿哪个不知,倒是侯爷早就名声在外,六姐要走关系何必为难我,去任家登门求助就是,”说着容华站起身,“从前我是觉得姐妹之间能帮衬的自然要帮忙,六姐的那些高丽参我买了一车如今还丢在库里。难不成六姐觉得国家取士就和买参一样简单?若是六姐再这样妄想下去,早晚有一天也要回陶氏族里见见长辈,学学妇德。”

  研华一下子瘫软在椅子里。

  ……

  容华从侧室出来,正好迎上满面笑容的薛夫人。

  薛夫人笑着看容华,“保住了,保住了。御医说从今往后就卧床静养,应该能足月生下孩子。”

  容华顿时松了口气。

  过年了心就散了,加上我生病咳嗽啊,嘿嘿,借口,不过总算赶上今天发了。

  祝福大家新年开心幸福,给大家拜年啦。

  第四百一十一章 跳城墙

  薛夫人和容华去书房里,御医写了两副药方送上来,“一副是平日里吃的,另外一副若是身上不舒服就要熬了服用。”

  薛夫人和容华传看了方子。

  薛夫人道:“多亏了陈御医好脉息。”

  陈御医不敢居功,“三太太身子弱,还好胎儿康健,这才能无虞,否则就算是再好的药也是徒劳无功。保胎的针灸法子,太医院里当首推荆御医,我这也只是皮毛功夫。”

  薛夫人笑道:“御医过谦了。”

  御医退了出去,薛夫人见时辰不早了就要让人准备车马,“你也累了一天,我们还要天黑之前回去。”

  容华点点头,“我再去看看三婶。”

  容华进内室瞧了一眼,廖氏喝过药睡的正香便退了出来,又吩咐冬婆子,“你在陶家住两日,三太太平稳了再回来。”

  冬婆子正苦于没有机会在容华面前表现,而今得了差事自然欢欢喜喜地应下,“少夫人就放心吧,奴婢一定将陶三太太照顾妥当。”

  廖氏情况平稳了,陶正川整颗心也放了下来,先去谢了薛夫人然后去侧室里和容华说话,“多亏了有你,否则你三婶还不知道要如何。”

  陶正川的性子一直都是软绵绵的,研华总是晚辈,若是做事过分了,他大可站出来将研华赶出家门。

  不过研华那些话也是说进了陶正安和三婶心里,三庙胡同总是陶正安的院子,他们夫妻算是寄人篱下,怪不得廖氏会生气。

  可是这些话就算研华不说,还是会有流言蜚语。

  开解陶正川的话,她不好多说,经过了这件事,廖氏心里必然会有一番计算,可是有些话她是一定要提醒陶正川,容华仔细思量才开口道:“三婶这次度过了难关,日后就要更加在意,更何况恩科要开了,三叔父又要在家里读书,若是有不想见的人就闭门谢客也不失是个好法子。”

  陶正川皱起了眉头,脸上有了怒气,“刚才我已经和研华说了,让她日后不必再上门来。若是谁再来我面前说闲话,我自然也是同样对待。”

  陶正川这样的表情有些像发怒的陶正安,容华还是第一次见,不过这样倒是让容华安心下来。

  ……

  薛家的马车车厢暖了炭,又请了汤婆子,众人簇着薛夫人和容华出了垂花门。

  回到薛家,容华向薛老夫人回了话。

  薛老夫人听了也是松口气,“还好是虚惊一场,女人生孩子最是凶险,那是要摸阎王爷的鼻子,更别提没到月份就生产了。”

  容华点点头。今天看到廖氏的模样她也吓了一跳,她肚子里也怀着孩子,早晚也要经过这一关。

  老夫人看着容华笑道:“不过你也别担心,俗话说的好,瓜熟蒂落是再自然不过的,没生的时候想想害怕,生的时候就顺理成章了,女人都是要过这一关。”

  这时候她就不知道说什么好。特别是老夫人和薛夫人都瞧着她,她也是免不了羞臊,在这方面她总是面子薄一些。

  说完话,老夫人说到正题上,“今天静妃娘娘早产诞下了皇子。”

  容华惊讶地抬起头,连薛夫人也惊呼起来,“怎么会这样凑巧,静妃娘娘也早产了。”

  容华目光闪烁,从前听陶家的下人说过陶敬安也是没足月份就出生了,在此之前陶大太太一直让郎中保胎,不管是不是陶大太太那个助孕的秘方有问题,这样凑巧的事发生,静妃这下该害怕生下的皇子会不会先天不足,“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