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闺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亮堂。三娘和五娘朝着书房望了一眼,便朝着那片小竹林去了,谁也没有提及上次书房发生的事情。仿佛那是一个灌了脓结了疤的疥疮,小心翼翼地遮掩住了就当作不存在了,只想等到它自行痊愈的那一天才才去正视它。
    书房旁的竹林,说是林,也仅仅是因为不是独木而已。但是三两棵修竹,也是葱葱郁郁的。微缺的月亮与三三两两几只微黄的灯笼一起被挂在了竹枝上头,乍一看去让人分不清哪一只是灯笼哪一个是月亮,又与书房那边的灯光相呼应,一片竹林硬是被衬映出了几分暖色。风吹竹叶响,微风扑面来,那风也是暖的。
    三娘与五娘见林中亮堂,便往里头走了些,让丫鬟们远远跟着。这样的夜晚容易让人藏不住话,仿佛说出了什么也是允许的。
    “三姐姐,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五娘伸手在一颗树枝上摸了摸,入手沁凉。
    原来有些东西不是你遮住不看它就不存在的,它在某一个你不经意的时候便会疼着痒折跳出来提醒你。
    三娘闻言侧头看了一眼五娘,又转过头去:“没有,五妹妹怎么会这么想?”
    “我觉得,三姐姐待我与以前有些不同了。”五娘的声音有些闷闷的。
    三娘不知道五娘说的以前是指原主还在的时候还是指书房的事情发生之后,不过她也只是淡淡道:“你多想了。”
    五娘沉默了一下,没有看三娘,却是突然道:“三姐姐你想不想知道那一晚是谁推的六妹妹下水?”
    三娘闻言蹙眉看向五娘。
    五娘似是感觉到三娘的目光,回头朝着她一笑:“我看见了。”
    三娘点了点头:“你不必告诉我了,我不想知道。”
    五娘却是顽皮地眨了眨眼:“是四姐姐。”说完之后还有些得意,似是还是找到了人与她一起分担了秘密一般,这种得意带着一丝孩子气。
    三娘皱了皱眉,没有发表意见,就当自己没有听到。
    “但是解开她裙腰的却不是四姐姐。”五娘微微低下了头,神色有些晦涩不明。
    “你告诉我们这些做什么?”三娘淡淡道。
    五娘闻言有些欲言又止:“我,我不想跟姐姐之间有秘密。让姐姐误会我,我心里很难过。以前姐姐不是这样的,我说什么姐姐都信我,站在我身前保护我。”
    三娘没有说话,她觉得说这些毫无意义。她不是原来的三娘,不知道这两姐妹以前的相处方式。但是于她而言,她不会让同一个人骗她两次骗成功。骗过一次,无论是什么原因,那便不再相信了。
    于是三娘便将话题转移到别处,比如五娘擅长的针线,衣裳,首饰之类的。
    王璟今晚在王栋的书房中待得有些久,三娘和五娘站累了,便在竹林里的石凳上用手帕垫着坐着说话。
    “三姐姐,我会一直信任你的。”五娘突然开口道,声音极轻。
    “什么?”三娘没有听清楚,问了一声。这时候那边书房的们开了,王璟那健硕的身影背着光出现在了书房的门口。看见这边有人,便三步并两步地走了过来。
    “三妹妹,五妹妹。”王璟喊道。
    “五哥,你出来啦?我个三姐等了你好久,坐得腿都麻了。”五娘抱怨道。
    王璟歉意地道:“父亲说的很多,我一时记不住,父亲便让我用纸笔先记下来。我要一边听一边写,便耽搁了一些时间。”
    “父亲呢?还在书房么?”三娘朝着书房那边看了一眼道。
    “父亲说他将书整理一下,让我先回去。”
    正在这时,几人看见那边有几人提着灯笼匆匆往这边来了。
    三娘等人便起身走了过去,待近了,发现当先的一人竟然是崔姨娘。
    “姨娘?”五娘喊着,跑了过去。
    崔姨娘一见到五娘,便松了一口气:“怎么这么久还不回去,让我担心。”
    五娘道:“我吃了饭积了食,想出来散一散嘛。正好五哥被父亲叫来书房我便一起来了。就在一个院子里,我还能走丢了不成?”
    崔姨娘看了三娘和王璟一眼,走过来行礼。
    三娘还了半礼:“既然姨娘已经找来了,那我们便回去吧,时候也不早了。”
    崔姨娘正又五娘拉到身边好好打量,想给她披一件披风,却突然道:“咦?你头上的那只蝴蝶簪子呢?”
    五娘闻言抬手一摸,果然发现头上的那一对翡翠嵌珍珠珊瑚蝴蝶簪如今只剩下了一只在头上振翅颤着。
    “呀,我的簪子。”五娘着急道。
    “刚刚我们说话的时候还在的。”三娘在五娘头上打量了一圈,皱眉道:“你还拿下来让我看过。”这对簪子的翅膀下安了银弹簧是会活动的,五娘见三娘好奇,便摘下来给她看过。
    “呀,定是掉在了竹林里了。”五娘想了起来,对崔姨娘道:“姨娘,我们进去找一找吧,我最喜欢这对簪子了。”
    一阵风吹来,三娘抱了抱胳膊:“五妹妹别急,我们刚刚才从那里出来,刚刚又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在,肯定是丢不了的,一准儿能寻到。”
    五娘点了点头,对三娘道:“起风了,三姐姐你先回去吧,我与姨娘进去找找就成了,你别着了凉。”说着就急匆匆得扯了崔姨娘就往竹林那边去了。
    三娘也没有执意要陪了她们进去,只道了句:“草丛里头也仔细找一找,说不定是因为没有戴稳,刚刚起身出来的时候掉了。”
    五娘远远地应了一声,三娘看着崔姨娘那被五娘拉着进了竹林的纤弱身影,笑了笑。
    “我们回院子吧,不早了。对了,回去之前还要给柳姨那边说一声呢。”三娘当先往正院去了。
    到得正院,红绡见三娘与王璟返回便道,柳氏刚已经喝完药睡下了。让三娘和王璟回自己院子就好,不用请安了。
    三娘也不勉强,便要告退。
    “五小姐回院子了吗?怎么不见与三小姐一起?”红绡道。
    “刚刚本来哥哥在书房请教老爷学问的,后来崔姨娘来了……我们便回来了。”三娘闻言顿了顿,话语含糊。
    红绡闻言却是眉头紧皱:“现在还未出来?”
    三娘道:“五妹妹的簪子掉了,姨娘正帮着寻呢,应该就快出来了。”三娘解释道。
    “时候不早了,我与哥哥便先回去了。”
    三娘与王璟出了正房。
    “哥哥,我让你做的事情你做了没有?”三娘轻声问王璟道。
    王璟点了点头,有些不赞同道:“妹妹,你好端端的让我弄坏父亲的香囊做什么?即便父亲没有责备我,我还是心中不安。”
    三娘悄悄将袖中的一一个墨色的物什交给了白英,白英接过之后转身去了。
    做完这些,三娘开口安慰王璟道:“一个香囊而已,父亲不会在意的,以后我做几个好的还给他就行了。”当然也就是随口说说。
    不想王璟却下意识地接口:“你还是让赵嬷嬷或者身边的丫鬟做吧,你做的怕是带不……”说了一半,王璟才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说了实话,忙打住了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三娘。
    三娘挑眉凉凉地看向王璟:“我做的怕是带不出去是吧?原来如此哥哥你一直瞧不上我做的东西啊。以后我院子里自己做的小点心,汤汤水水你也别吃了,真委屈你。”
    王璟晚上有时候要读书,三娘怕他饿着,便总是让丫鬟用小炉子偷偷给他开小灶。在吃食上头,三娘也算是见多识广,因此很多点心小吃食都是三娘与身边的丫鬟们商讨着做出来的,很受王璟欢迎。
    王璟一听这话就懊恼了:“不,不,不,妹妹你的点心还是很好吃的……”
    “对,就是针线活差了些,做的玩意儿让你拿不出手。”
    “……”
    兄妹两人笑闹着去了,王璟也忘记了刚刚的那点对王栋的内疚。
    之后,柳氏听到红绡的禀报,差点将茶碗摔了。
    “老爷见着她了?”
    “奴婢不放心,带人去书房的时候老爷正与崔姨娘和五小姐走出来,像是已经说过话了。但是奴婢见崔姨娘对老爷并没有太过亲近,又有五小姐一直在旁,应当不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 怨妇的嫉妒心
    
    “哼,不会就最好了。若是让我发现这只狐狸精趁着我卧病在床,勾引老爷的话,我非要她好看不可。”
    “老爷人呢?”
    “崔姨娘带着五小姐回了院子之后,老爷回了芳芷院沐浴更衣,之后便去了外院。”
    王栋在外院有专门的院子,有时候应酬的晚了,便宿在外院。在大同的时候王栋因为要忙公务,十天里有六七天不回内院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因此柳氏也习以为常了,甚至因为她卧病而王栋并没有去崔姨娘的院子而暗自高兴。
    柳氏此时甚至在心中猜测,王栋是因为这些年来习惯了有她在身边服侍,所以对别的女人的服侍不太习惯了。女人的单纯之处在与,不管自己编出来的谎言有多么的离谱,她们也自娱自乐自愿被自己欺骗,也因此显得更为可悲。
    ###
    崔姨娘带着五娘在别了王栋之后回了自己的偏院,崔姨娘一路上暗中告诫自己,现在时机还不对,而五娘也在旁边,刚刚遇到王栋的情形也过于巧合了,因此不能轻举妄动,以免中了别人的圈套。这么些年她都能等了,再多等几日又有何妨刚刚在竹林里,她正在帮五娘寻簪子,王栋却提着灯笼走出了书房。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崔姨娘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好不容易等自己的心情平复了,酸甜苦辣各般滋味又涌上心头。当年她为了生存攀上了他,也为了生存带着女儿避在府中这么些年,她已经习惯了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事先谋划,她以为自己已经不会为这个男人而动情了。
    可是事实证明,身体永远比自己的心要诚实的多。当王栋靠近的时候,她明白了,即便这么多年过去,她的身体还是诚实地记住了他的味道。
    王栋只是见这边有人走过来看看,见到人之后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便要出去院子。五娘却说不要找簪子了,等白日里再喊人来找,于是便跟王栋一起出来了。分别的时候五娘邀请王栋去偏院里坐,王栋却是拒绝了。
    看着身边有些失落的女儿,崔姨娘叹了一口气。女儿怎么会明白,那个男人是没有心的,或者他曾经是有心的,只遗落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这也是她当年为什么会因为怀了身孕就放弃跟随他去任上。
    而王栋,从书房中出来之后先是回去沐浴换衣。送衣裳进来的是一个看着很陌生的小丫头,王栋并没有在意,因身上的香囊在教王栋读书的时候就因为染了墨而解了下来,丫鬟送上来的干净衣裳里头有一只墨色绣粉梅的香囊,到是让他愣了愣,之后穿衣裳的时候他便随手拿起那只新的香囊系在了身上。
    这一夜,便这么平静地过去了。
    第二日一早,王栋回芳芷院顺便探望了一下柳氏。柳氏见到王栋本是极为高兴的,可是眼角扫到了他腰间的香囊时,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王栋的一应吃穿用度都是她打点的,这也是她这些年来颇引以自豪的一点,可是这个香囊她并没有见到过。
    “对了,前几日我亲手绣了一个秋香色的香囊,里面装的除了香料之外还放了几片薄荷叶,夏日里带着还能醒脑提神,且拿来配老爷今日这一身衣裳也正好。红绡,你去拿了来给老爷换上。”柳氏交代红绡道,她不能忍受王栋身上出现不是她准备的东西,这让她感到恐慌,仿佛这么些年来她仅有的这点满足感也让人给剥夺走了。
    王栋扫了自己腰间的那只香囊一眼,淡淡道:“不用了,昨日才换上的,就这样戴着吧。”
    柳氏闻言狠狠地揪住了手边的褥子,这些年来她也摸透了王栋的一些脾气。王栋对然面上看着不苟言笑,似乎是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是很好说话的。在大同的时候后院的事情就是柳氏一人说了算,王栋从不过问,在钱财上也很是大方。
    对吃穿用度方面更是从来就不计较,都是柳氏准备什么他就用什么,说要换什么他也不会有意见。因此今日王栋护着一只荷包的行为让孙氏心中警铃大作。
    待王栋交代柳氏好好休息,便出了房间之后,柳氏强装的笑脸耍瞬间冷了下去。
    “夫人,昨日老爷的衣物是奴婢亲手准备的,这只荷包奴婢也没有见过。”红绡连忙撇清关系。
    “哼你们自然是不敢,可是有人敢。”柳氏咬牙道。
    “夫人说的是……”
    “哼除了那只狐狸精,还会有谁。我说昨夜怎么可能见了爷之后没有动作,感情在这给我等着呢。瞧爷这么宝贝这只香囊的模样,要说他们昨日没有过什么,谁会相信好啊平日当着我的面装着一付正经的模样,原来是既想当*子又想立牌坊。我就说既然对爷这么不上心,当初又何苦上赶着背着主子爬上老爷的床。这个贱人”柳氏想起崔姨娘那依然娇美宛若少女的脸,心中气恨地像是有几双爪子在挠。
    “那……夫人打算怎么对付她?老爷若是对她还顾念着,夫人你动手太过的话,恐怕会让老爷不高兴。”红绡看着柳氏的眼神,试探着道。
    柳氏在心中已然想出了实际中法子要好好惩治崔姨娘这只狐狸精,可是红绡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柳氏咬了咬牙,狠狠道:“那我就暂时先不动她。不过我不能放任她再在老爷的面前乱晃,你等会儿去偏院传话,就说我嫌你们伺候的不够仔细,想要她到我身边来伺候药食。以后她就暂时住在我院子旁边的耳房。”
    “夫人此计甚妙。”红绡趁机拍马道:“您早就该给她立一立规矩,让她明白这个后院的女主人是夫人您,让她早些打消那些要不得的念头。”
    柳氏冷冷一笑,想要在她面前抢走老爷,做梦去吧。
    红绡到崔姨娘院子里传话的时候,崔姨娘只是静静的听完。
    “夫人怎么会突然想起婢妾来?可是有什么人在夫人面前提起婢妾?”崔姨娘有些怯怯地问红绡道。
    红绡看着崔姨娘那双依然水灵的大眼睛,心中道难怪夫人会忌讳这个女人,看上去可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嘴上却是不满意道:“姨娘这话是怎么说的夫人让你去伺候,这是你的福气,怎么你这话到像是不愿意的样子?”
    崔姨娘闻言忙道:“婢妾不是这个意思。婢妾只是想着是谁在夫人面前帮婢妾美言,让夫人想起的婢妾,婢妾以后定是要好好谢她。”
    红绡转了转眼珠子,笑道:“那崔姨娘你便去谢谢老爷吧,是老爷说您在后院也无事,不如去夫人面前学一些规矩,也好上得了台面一些。”
    崔姨娘听到老爷两字的时候心中一紧,随即又有些怀疑。按理说王栋是不会管后院的这些事情的,怎么会突然想起她来?难道是也让柳氏的受伤打动了么?还是这么些年只有柳氏一人陪在他身边,让他对她终究是多了几分不同?
    “姨娘这么犹豫,似乎是不想去?”红绡斜睨了崔姨娘一眼,道。
    崔姨娘此时已经镇静下来,无论如何既然柳氏开了这个口,她自然是不能拒绝的,王栋那边的态度以后自然有的是机会打探。就算是柳氏在他心里多了几分不同,那也没有什么,她总有一天要将柳氏和那个女人都从王栋的心中拔出来。
    “怎么会这是婢妾的福气。请姑娘先回去,容婢妾收拾几件衣裳,交代院子里的丫鬟们几句就去夫人房里当值。”崔姨娘柔柔的声音响起,半分怨尤也没有。
    红绡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快一些啊,随便收拾几件就行了。”说着便转身出了偏院回去复命了。
    “姨娘,柳夫人怎么能这么对您她也不过是也妾而已,还真当自己是夫人了您何必这么忍她”玉竹见红绡走远了,忍不住不平道。
    崔姨娘正要说话,却见右次间的帘子掀开了,五娘红着眼睛站在了门帘边。
    “娘,不要去。”
    崔姨娘心中一软,走上前去将五娘抱在怀中,柔声安慰道:“娘没事的。只要玥儿你好好的,娘怎么都是没有关系的。”
    五娘趴在崔姨娘,闷闷的道:“你为什么要怕她她又凭什么指使你。当年母亲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对你。”五娘口中的母亲,是赵氏。
    崔姨娘拍着五娘的手顿了顿,继而轻声道:“娘并不是怕她,只是现在形势于她有益,娘不得不暂且先忍着。至于已故的夫人……她是好人……她也就是心太软了,才会那般下场。”崔姨娘抚摸着五娘的头发,声音柔到似叹息般轻不可闻:“所以,玥儿,你要记住了。该狠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心软。”
    崔姨娘的声音虽然轻柔,但是其中的萧杀之意让在她怀中的五娘有些冷,不由地想推开崔姨娘往外挪一挪身子。可是崔姨娘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不容她动弹。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没嫁妆的女子像根草
    
    孙氏二十日寿辰,一些远些的亲戚十八九日就会赶到。孙氏的娘家今年来的是孙氏的侄儿,她大哥的长子。
    孙家是京城人士,孙氏也是自幼在京中长大,见识过京城的繁华,远嫁到山东青城这个小县城,孙氏不是没有过抱怨的,也着实不习惯了好些日子。可是再怎么不习惯,三十几年也过过来了,孙氏也不是当初初进府时那个有些娇气有些任性的孙家大小姐,而是青城王家的族长夫人,华发已生子孙满堂。京城孙家的记忆一年比一年淡退了下去。
    “记得当初我嫁来青城的时候元宏才六岁,我进花轿的时候他也钻了进来,怎么劝也劝不下去。”孙氏对着常嬷嬷感叹道。
    “是啊,我记得最后是舅老爷亲自来将表少爷抓回去的。老夫人您在家中的时候经常是走到哪儿都带着他,您出嫁了他最是舍不得。”常嬷嬷陪着孙氏怀旧。
    这也是常嬷嬷在后院中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原因,人年纪大了就会喜欢总想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身边若是有那知晓往事的人才会聊得有滋味。现如今孙氏身边能接得上话的也只有常嬷嬷这个孙氏当年的陪嫁丫鬟了。
    “元宏今年也三十八九了吧?”
    “四十了,最小的儿子都有六岁了。”常嬷嬷提醒道。
    “哦,这次跟他一起来的是小儿子吗?”孙氏是昨日接到信的,可是当时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记住。
    “这次跟元宏少爷来的是排行第三的小少爷,今年十一岁了。比我们五少爷还小一些呢。”
    孙氏闻言往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的三娘等孙女儿看了一眼:“那倒是与三娘差不多大。”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宠妾生的庶子?”孙氏皱了皱眉:“听说生下来就被算出命中带煞,是个福薄的。怎么这回带了他来了?”孙氏自上回闹鬼事件之后越发在意这些,听说侄儿在她寿宴的时候带了这么个命不好的儿子,心中便有些不高兴。
    常嬷嬷忙道:“这位三少爷只是生下来的时候五行缺金,还命犯七杀。这种命格对旁人倒是没有影响的,就是于他自己本身福薄了一些。”
    孙氏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高兴。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大夫人陪着十一老夫人和六小姐过来了。这位六小姐是族中排行第六的那位六小姐,而非指六娘。
    孙氏闻言顿了顿:“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金氏就领着那位十一老夫人进来了,她们身后跟着一个与十三四岁的样貌清秀的女孩子。
    十一老夫人上前去跟孙氏见礼,又让孙女儿给孙氏磕头请安。
    “老夫人,您瞧瞧琪儿,长得这般水灵了。听十一婶说她针线也是做得极好呢。”金氏上前拉着王琪的袖子,啧啧称赞道,王琪很是羞涩地将头低了下去。
    今日来孙氏这里请安的只有元娘,三娘和五娘。三娘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金氏平日里对族中之人大多有些逢高踩低,记得以前见到这位十一老太太和六堂姐态度很是冷淡大额,怎么今日会这般热情?
    孙氏看了金氏一眼,心中却是亮堂的。今日一早金氏就来她房里找过她,与她说起过让族里的这位姑娘替了六娘,并为了王家所有的未嫁女子的名声着想,将她嫁给那夜救了六娘的男子。
    孙氏想了想觉得此法也未尝不可。
    六娘和四娘,一个是大房的嫡女,一个也是柏儿的骨血。都是她的的孙女儿,自然是嫁得越好越给她长脸。
    她那日让常嬷嬷备谢礼的时候已经打探过那位男子的家世。那位男子今年十七,家中是在临河的青衣巷开酒馆的,还未婚配,家中只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大姐,也算是有产业傍身。
    而十一房的这未姑娘,父亲原是在族中排行十三的。当年也曾考上过举人,有个六品的官职在身。正当前途无量的时候却是得病死了,所以说这个命啊有时候你不得不信。
    之后不久,王十三的妻子也随他去了,家中如今只剩下两个女儿跟着祖母过日子。平日里多靠着族中接济。
    只是当今世家名门,讨亲都要看女方的嫁妆。十一房的这两位姑娘,人才都是顶好的,只是在婚配上头却不好说人家了。门第低了不合适,门第高了又看不上,十一老太太已经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