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古征服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死鸡浑身掉毛,身上有很多伤口,应该是伤口发炎死的。这让华夏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对华驯问:“以前也有这状况吗?”

  “有啊,以前也跟你反映过的,只是最近的鸡死得有点多。”华驯说道。

  “以前也有?那死鸡怎么处理?”华夏说道。

  “都给饭堂做吃的。。。”华驯振振有词地说道。

  此时华夏心里暗骂道:我去你丫的,以前在饭堂还经常点鸡吃!都吃了好多死鸡了,还好没吃出事来啊。差点忘了还有兽医这个东东,对了还有植物的病虫害,而且还有人的医疗卫生等问题。要一次把这些东东给解决了才行。

  华夏想了一下,便对华驯说:“以后这个死鸡不能吃,要及时隔离并告诉我。知道不?”

  接着华夏和华驯经过多次观察发现,这些鸡是相互打架打伤的,伤口没处理,最后发炎死了。知道原因就好办了,大概是这些公鸡经常打架造成的,把公鸡阉了,不但不打架还能让他更快长肉。于是华夏便让铸造厂造出了铜镊子,夹弓,小铜刀和线。

  华夏以前在农村见过别人阉过鸡,但自己却没试过。阉鸡是在鸡的身上割一个洞,然后用工具把鸡的**取出来,再在鸡的伤口涂上消炎的药。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却很讲技术。华夏和华驯把几百公鸡阉死后终于领悟了这个诀窍。同时华夏好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猪的身上,发现效果很好。

  于是华夏便把这个技术用书写下来,并且记录下各种养殖动物的病症,试着用华巫用来治人的草药来治疗这些动物。这本书就叫“兽医学”。把养殖各种动物的方法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养殖学”。

  而农作物。则让田震把种植各种作物的方法,和病虫的防治都记录下来。写在书上,叫做“种植学。”

  而人的治疗。华夏把部落的人得过的病,在华巫那里成功治疗的,记录下具体的临床症状和对应的药物治疗和、疗手法,都用书记下来,命名为“医学”。

  当然华巫那种让神灵治疗等奇奇怪怪的东西,科学解释不了的,但是他又偏偏成功的,也写在另一本书上作为参考。命名为“巫医学”。

  还有就是华巫捡回来药草或者泥巴之类的,有各种功效的,也写在一本书上,并画上图。这本书就叫“药物学”。

  还有就是,把各种的动植物、矿物、山川地理、各种部落的特殊文化和巫教传说等,都写在一本书上,这书就叫“山海经”。

  当然要把这些东西整理归类好,光靠华夏和几个场主是做不来的。于是华夏便找来了50个考试成绩最优秀的人和华夏学院的叶学、田心。让他们作为部落的教育团队,平时负责教育部落的人学习,和新加入部落的人的学习。并且协助华巫和莲九长老传播“盘古教”。

  重要的是他们还要负责把这些书和部落的各种生产技术的要领、军事要领、建设要领、部落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都记录下来并分类整理好。放到种花城后面的那个山洞里。因为那里很干燥,撒上硫磺石灰基本上没虫蛀。是个放纸质书本档案的好地方。

  做完这些事情后,华夏终于有空可以管一下那件事了。


第三十七章 大改造


  搞定了部落农业和养殖业。华夏终于可以好好地规划建设一个工业园了。因为食品加工产品和其他工业带来了甜头,用简单加工出来的产品就能换来大量的粮食和人口,比种田和打猎强多了。还有就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种花城内的各种设施已经开始变得不适应发展,看来要大改造一番才行。

  不过,在建设工业园之前,还有一件事一定要做的。于是华夏便把玄女和50个龙组成员叫到了城门口。

  “各位勇敢的战士,在我们出去的那段时间里,我们部落的民众受到一个叫嫦山部落的袭击。我希望你们能代表花部落给他们一点教训。”华夏学着以前玩网游接任务时的NPC口吻对着龙组队员说道。

  “好!”众人沉默了一会,在玄女的带头下高声齐道。

  此时,在一旁观看的白起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对华夏说道:“族长,我也想去为部落出一分力。”

  华夏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有点危险,不适合你的。。。”

  但是白起却运用了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地劝服了华夏。华夏考虑再三,也觉得龙组是时候扩军了。便对白起说,一个星期后龙组征兵,他能够通过考试就准许他去。

  于是乎一个星期后。白起通过一个星期的刻苦学习下,终于以最后一名的成绩勉强通过。龙组也达到了100人的规模。也就是说,花部落的主要军事力量达到了600人。

  华夏也将此次的征讨战重新定义为训练新兵为主,教训嫦山部落为次要。接过嫦山部落的资料后,玄女便骑着他的朱鸟带着100号人向嫦山部落出发了。估计这次出征怎么也要几个星期。

  如果要搞大改造,运输工具是少不了的。牛车、驴车、还有船是最好的选择。华夏便把叶生叫来,华夏也是习惯,凡是制造木竹类的东西都找竹木工场的人做。

  “叶生,你的竹木工场给这个月我生产20台驴车、60台牛车,还有10条能载10吨货物的船。这个船要。。。”华夏对着叶生说道。

  这下叶生就犯了难了,连忙打断华夏的话说道:“族长,我们竹木工场有太多东西要做了,工场都快没地方了,你看看,我们工场现在做的有:制作弓弩、矛箭、编织篮框、做门窗、做家具、水车、木推车等等。”

  华夏之前一直在忙,都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工种也应该再次划分了。原先部落的各种工场也开始变得不适应生产需求了。看来部落要进行全面大改造才可以。于是华夏便让叶生先回去。华夏自己要好好写一份部落大改造的计划蓝图。

  种花城是500米*500米的面积,也就是25万平方米,由于后山是凹进去的,理论上是28万平米左右。华夏预计在里面建设4000栋两层高,50平的房子。也就是有8000套房子,容纳个两三万人没问题。反正都在饭堂吃饭。

  这次把东面的城墙也打通,开出一个城门来,这样,东门和西门连接的中间建一条10米宽的干道连接,加上原来南门一直延伸到北面山洞的那条10米宽的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字的干道。

  而部落的会议大厅和对面的华夏饭堂则刚好在十字路口的中间,把对面的饭堂改为一个部落办公楼,办公楼里面是:工业部门(各工场)、商业部门(对外贸易和部落内的店铺管理)、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和婚配)、水利部门(城内外的水利)、建设部门(部落建设),农业部门、畜牧部门、军事部门、安保部门(城内安保和消防)、教育部门、司法部门(暂时未开通)、医疗部门、科技研究部门。总共十三个部门。

  而城内的东南面是一个商业街,里面有理发、和各种店铺。当然现在还没出现矛盾,所以是不要钱的,和4个千人饭堂。留用地是一万平米。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加。

  而城内的西南面则是2个的学院(之前有一个),一个幼儿园(让部落老人照顾小孩的地方)。一个医院。规划用地是1万平米的空间。

  而在这两大板块的中间,也就是种花城内城门的出口处,是一个一万平米的广场。

  再在城内的靠近三面城墙内地方,建设4个各100人的公厕。而且这次的改造,每栋房子的底层都有一个厕所(冲凉房并用),和一个厨房(烧热水)。当然化粪池和沟渠之类肯定有,处理后的生活废水排去护城河,最后流到西河里。至于护城河里的鱼,就用来出口到别人部落吧。

  部落后面的竹木工场和纺织工场改为,一个军械库和一个存放各种用品的仓库。靠后山的地方还有2个粮仓,一个酒窖,一个冰窖,还有一个水厂(5口井和一个4米深的大水池,水池的水是从后山用陶瓷管道引下来的山泉水。)

  而工业园的选址就在种花城的东面,这样种花城的西面是华夏农场,东面是华夏工业园,北面是华夏牧场。

  工业园规划是1平方公里的正方城池,周围先用3米5高的2层木栅栏做围墙(城墙等以后有钱了再慢慢修成4米高的)。工业院内四面木墙都开一个5米宽的大门。这样工业园的西面直接和种花城合并。再在三面城墙内建一排的瞭望塔。

  至于工业用水,就用工业园内那一条南北走向的3米宽的小河就行了。工业废水就直接修几条沟渠,引出去下游。

  工业院内的工场是分为四大类:

  食品类的:酿酒厂、食品加工厂、罐头厂、榨油厂(食用油),饲料厂,制药厂。

  建设用的:石灰石厂,烧砖厂,烧瓦厂,建筑木厂(生产木门、木窗),制石厂。

  轻工类的是:陶瓷厂,煤炭厂(烧木炭和做蜂窝煤),木柴厂,竹木编织厂(竹子编的各种用品),家具厂,日用品厂(毛笔,扫把,木桶,灯台灯芯之类),造纸厂,油墨厂(榨桐油和制作油墨),制鞋厂,纺织厂(包括漂染),皮革厂。

  重工类的是:铸造厂(铁和铜),机械厂(暂时是水车,滑轮之类),造车厂(牛车和驴车),兵工厂(制作兵器和研发火药武器)

  造船厂则在西河的下游两公里处建一个100乘以100的高4米的砖瓦结构的厂房。并且在那里建设一个码头。部落远处还有挖煤、采矿、挖沙、伐木。

  而驻军方面,“华夏牧场”让华豹队伍驻守,“华夏农场”让叶力队伍驻守,“华夏工业园”让华丰队驻守,种花城让华虎队伍驻守,“华夏造船厂”由共工队伍驻守。

  分散在外面的那些伐木场,采矿场之类的,就从各部队中抽点兵去保护。同时龙组队员则负责在花部落领地和各个矿点之间巡逻。

  完成这份改造蓝图后,华夏决定先把造船和造车厂建了,把运输工具生产出来先。部落的房屋建设工作也暂时停工,只留下100人继续建设部落的必要生活设施。

  部落一共3400人,除去老人和小孩,和一些主要的工场人员,还有2500人。只要能干活的,全被华夏叫到建设工业园的当中。华夏打算在秋收之前完成这个工业园,在冬天解决这3400人的住房问题。


第三十八章 车船与贸易


  由于部落很早之前就积累了一定的造车技术经验,所以要制造出新款的车并不难,车轮结构是:车轮轴承用青铜铸造,外框结构用硬木铸造,由于是没有轮胎,只能在车轮框钉上一层青铜片来防止磨损。制造的车有:单牛车,双牛车,远古时代的这个牛的力气比较大和壮,一头牛能拉个二三吨货物不成问题。而驴车也是一样,不过拉的货物却远不如牛车,倒是跑得比较快一点,用来拉拉货物和人还算凑合。

  同样还有各种的手推车也是在这里制造出来。这个工场被华夏命名为:“华夏造车厂”。所有出产的车都配上一块青铜铸造的标签“华夏牌”。并刻有生产日期和编号等信息。

  造船厂位于部落下游的2公里处的一个天然港弯,那里的水深达到3米多,河面宽达20多米。因为部落没人会造过船,刚加盟的水部落的人也只能造一些竹排。所以新买回来的那几艘木排船就成为了研究对象。不过这与华夏心目中船的形状有很大差别。倒是那些制作木排船的树木引起了华夏的注意。

  于是华夏便命人砍伐那样的树木回来研究,发现这种树木果然是天然的造船材料,轻便结实,浮力大,而且比较坚韧。

  选定了这些树木,华夏就开始设计船起来。青铜木刨,青铜锯子等造船工具一批批从机械厂制造出来。还有一个采用滑轮和杠杆原理的吊船装备,也被制造出来。

  造船的核心是船的龙骨,所以要用一条坚固耐用的树干制成,并且用桐油浸泡过,这样能好好保护船的龙骨,然后再根据这条龙骨用木条钉成船框,再铺上木板,在船的底部分隔成一个个的密封舱,这样做是万一船底的其中一个舱漏水,也不至于整艘船沉末。

  造好船底和主要的框架,铺上夹板,刷上一层防水能力很强的桐油,再根据船的用途建设甲板上的配制,装上船桅杆、船陀、风帆、或者是人力螺旋桨、还有船锚等等。一艘船就完成了。

  华夏打算制造2。5米*8。5米的“20吨级别”的船。还有1米*3米的“1吨级别”简单的艇。这样所有的船艇都能直接航行华西河(种花城西面与华夏农场中间的那条5米多宽,2米深的河)。

  在种花城这边建立一个码头,装上吊臂和建几个临时仓库,用作货物的中转。这个码头就取名“种花城码头”。而2公里外那个造船厂也建一个码头,因为驻守的军队是共工,就叫做“共工码头”。造船厂的负责人是一个叫水周的人,这个水周虽然长得丑,但还算机灵,于是就被华夏重用了。

  为了船只的安全,华夏计划把一部分“20吨级别”的船打造成战船,配上床弩和在两侧开5个射击窗口。把共工的队伍重新命名为海军陆战队,平时还要训练水上战斗能力和抢滩登陆,作为部落建设海军的基础。这海军陆战队平时就用20吨级别的战船去保卫在外渔民的安全和商船的安全。

  当然,外贸船是采用20吨级别的船,也会在船前面配上一张床弩。但在进入三大联盟部落的地盘的水域之前,就会停靠下来,再用那些木排船分散去“三河集市”进行交易。

  在部落有足够实力战胜他们之前,不能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的北面不远处有一个科技发达的部落。而用来出口的产品,全是食品加产品和竹制编织品。铜器和木器甚至是陶瓷这些超越他们水平的东西是暂时不出口的。当然要等到第一艘商船造出来再去交易物品。

  造船厂的要造的第一艘船是20吨的商船,船舱分三层,最下面一层是2排5个人划桨的地方,中间甲板层是一个2米高的船舱,最高一层是1米2高的舱(用来睡觉或者装货),船仓外面是一个船桅杆和风帆,前是一门床弩,船后面是陀。基本上一艘船有15个水手。

  200多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艘商船终于落水了。经过一轮试航,总算是成功了。华夏把第一艘船命名为:“白圭号”。第一次的行程任务是去“三河集市”交换6万斤粮食回来。

  因为是第一次进行这么大的交易,为了安全起见,华夏决定带上共工和他的10个海军队员。加上白圭和他的10个外贸员,和15个船员。一共38人。交换的物品是:500斤肉干、500斤鱼干、10坛麦酒、100罐鱼罐头、3000个咸蛋和3000个皮蛋。

  随着风帆扬起,“白圭号”商船后面拖着几艘木排船,正缓缓启动。向着“三河集市”的方向进发。

  由于水流加风力,船的速度非常快,半天时间就来到了三大联盟的领地外围。华夏决定分2次去交换粮食。

  华夏和10人带着500斤鱼干和500斤肉干去和有禾部落交换粮食,还是做老客户的生意。

  白圭和10人去带着3000个咸蛋和3000个皮蛋和海部落交换粮食。

  共工和他的10个士兵就留守在船上。还有5人则负责开着木排船送华夏和白圭去“三河集市”。

  很快,华夏他们就带着货物找到了有禾部落的摊位。。。

  “你好,我是来换取稻米的。”华夏对着有禾部落的店员说道。

  “好的,你是上次换肉干那个吗,我记得你。你的肉干,我们族长很喜欢吃啊。”还是上次那个店员说道。

  “是啊,我是来换点粮食回去的,我这次带了好多肉干来啊,来来。。你看看”华夏很老实地说道。

  华夏让人把肉干和鱼干摆在他面前,说道:“这里有鱼干和肉干各500斤。我想换6万斤稻米。”

  那人本来看到那么多肉干是很高兴的,但是听到华夏这么说就有点犹豫了。长期代表部落跟别人换东西,让他学会了坑人,但没想到华夏开的价一开始就那么高。不好意思压价了,于是说:“这个换不了那么多,我看换2万斤吧,如何?”

  华夏也觉得这个价可以接受,但还是习惯讲一下价,装作听不清地说道:“什么?4万斤,这个也太少了吧?”

  “我是说换2万斤”店员解释道。

  “这个4万斤,真的太少了,上次有个大部落出5万斤我都还没卖呢。”华夏一本正经地说道。

  店员被华夏搞糊涂了,犹豫了一下便说道:“我是说3万斤,不是4万斤。你听错了。”

  “3万5千斤,不换的话,我回去跟那个部落交换,反正多走一段路就是。兄弟们,我们走。。。”说罢,华夏转个身装出一副要离开的样子。

  这店员本来就得到族长的吩咐,要换这些肉干。眼看华夏要走的样子,连忙叫住华夏叫道:“哎,别走,3万5千斤就3万5千斤吧。”

  华夏顺利地换来了3万5千斤的稻米,这让同行的10个伙伴看得目瞪口呆,用这么少的东西就换来了差不多是别的部落的一年收成。同时他们对自己的族长华夏更加崇拜起来。这3万5千斤的粮食,他们要分几次才能搬得完。

  不过白圭就没华夏那么会抬价了,3000个咸蛋换来了1万4千斤的稻米。而且3000千个皮蛋居然只换来了1000斤的稻米,海部落的理由是,皮蛋有点难吃。

  这皮蛋能卖出去,还是白圭把咸蛋的价格压低,当是赠送的才换得出去。6000个蛋才换了1万5千斤稻米。

  这让华夏很是汗颜,心在想,肯定是他们不会煮,得想个办法推销一下皮蛋才行。

  不过第二次的行程,很顺利,华夏用10坛麦酒,去和烈山部落换来了2万斤稻米。白圭这次很争气,100罐鱼罐头换来了1万斤小麦。

  华夏和白圭从“三河集市”回去“白圭号”商船时,是特意绕远路,兜了一个大圈才回去的。这样就不怕别人跟踪了。因为,海部落和有禾部落的人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华夏他们是来自哪个部落,华夏说是在东面100公里的小部落,白圭则说是西面200公里的小部落。

  华夏他们这2次的贸易,带回来了8万斤的粮食。“白圭号”回到种花城要用2天多的时间,玄女的龙组队伍也带来了好消息,龙组成员成功消灭了嫦山部落100多个人,并带回来了150个俘虏。这样,部落的建设改造又多了一份力量。


第三十九章 丰收的展望


  经过部落群众的一番努力,工业园的建设终于赶在秋收到来之前就提前完工。种花城西面的旧工厂已经全部迁入工业园内,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旧厂房全部改为晒谷的临时仓库。种花城和华夏农场之间这近300米的宽的地方,一直往后方延伸几公里,用作部落的晒谷场。把收获回来的晒干,再运回城里的粮仓或者直接运去加工厂。

  今年的秋收很丰富,3000亩稻田收获了近60万斤的稻米,加上分散在外围的那些,收获了近70万斤的稻米。200亩小麦产了4000斤,加上分散在外围的小麦,一共收获了一万斤的小麦。小米也有8000斤的收成、大豆有5000多斤、芋头收获了一万斤。冬瓜蔬菜也是收获丰富。倒是甘蔗还没有成熟,估计要等到明年才能收成。池塘里的鱼也有几万斤,养殖场和牧场更是有大量的禽畜。

  这些粮食足够可以让现在部落的人大半年不干活都有饭吃了。但华夏绝对不会让他们闲着,一天工作十小时是最低限度的,反正不用给加班费,谁敢不干活就把杀了也没人管,哈哈!

  不过,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小意思的。因为他们在以前自己的部落里,哪里有这么轻松的工作,以前经常挨饿不说,搞不好还要丢性命。在花部落这里不但有房子住,吃饭吃得饱,食物还非常好吃,部落的族长还经常发明出一些美味的新菜式。在花部落这里的工作不但没有生命危险,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有个这么帅的族长。他们最怕的就是被逐出部落了。(当然这要归功于华夏发明的“盘古教”这种洗脑方式。)

  秋收也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部落秋会,第一次在花部落举行。为了准备这次的秋会,华夏派出了10个人骑着驴去通知这一带的部落,20天后到花部落这里参加秋会。并放出消息,花部落有很多新产品。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粮食,要妥善处理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为了适应粮食的加工生产,华夏在工业园内建了一个面粉厂(负责把粮食磨成粉),一个粮食加工厂(专门用来脱粒),一个面条厂(制作脱水的各种面条之类)。

  华夏还准备在城内再建一个超大型的粮仓,储存丰收和交换回来的粮食。因为有了足够的存粮才能聚集人口和对抗天灾人祸,有人有粮才有能力扩张。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华夏设计了一些:风机、舂米机、辗米机、石磨等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其中,最先进的是一款是水力舂米机,是用陶瓷烧制出一个大的凹进去的舂臼,然后用木头制作出一个“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