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内的数控机床70年代初进入市场,小批量的在一些科研单位军工企业的高精尖项目上进行应用。但是我们的基础工业落后、科研相关研究发展很慢,比照国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技术水平是差了很多啊!”邹家华向林强生遗憾的说道。
“直到看到你的那几台五轴机床,才让我们了解了国外五轴联动精加工中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样的先进设备外国人都是对我们保密的!幸好你给我们的研究人员带来了曙光,加上以前国内在数控机床上的技术积累,我们才搞出这么一台像点样子的五轴加工中心!”邹家华感慨欣慰的说道。
国内的技术人才是不缺的,同时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研究,至于零部件性能虽然没有国外的性能好但并不是说没有,集成一台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体系中国没有缺失的部分。
“强生同志,看到你的机床之后我们觉得这是个重要的学习研究机会,所以没有事先告知你,这个还请你多谅解!”陈彬向林强生解释道。
听到陈彬主任的话中有道歉的意思,林强生的脸色好了许多。
不管怎么样对设备进行逆向工程没有经过林强生允许,难免一时让他有些想不开,但是听到陈彬跟自己道歉让他觉得领导们起码还算尊重自己。
林强生点点头对两人说道:“虽然这里让我很惊讶很意外,但我也能理解两位追赶世界领先技术的迫切愿望,五轴联动数控精加工中心非同小可,如果国家能掌握到这种设备的制造技术我也很高兴,那可对国力有很大的发展促进作用,我能理解国家的做法!”现实是国内已经开始仿制他的机器了,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了,林强生索性表现的干脆一些。
面对现实,林强生表现的大度一点不能让陈彬邹家华等人小瞧了,一件山寨仿制品林强生还没放在眼里,他只是一时被国家的迅速反应震慑住了。同时也再次感受到了国内的强大,想要干什么事就弄来一堆技术人员而且还有国防科工委体系下军工企业做配套,这是他所向往的!
“那么这台仿制品,它的功能怎么样?技术是否达到了与国外同步?”林强生向两人探究的问道。
陈彬看了看邹家华,邹家华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道:“经过比较,我们仿制出来的数控机床在数控系统和结构材料上和国外的产品有很大的差距!”
林强生的嘴角抖动了一下,想要笑却让他硬生生的憋住了,毕竟国家的技术不行自己还笑好像很招人恨。
陈彬假装没注意到林强生的笑容,他向林强生道:“国外现在已经用上了先进的伺服电机,但是国内对这种技术还在研究阶段,和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水平机加工工艺国内也很缺乏,还有机床里的精密复杂的零件大批量的生产极其困难,此外还有材料问题。”
邹家华向林强生说道:“今天陈主任说你有高质量的切削刀具,这些都属于欧美严密限制的产品,你竟然能够买到!我们想。。。”
邹家华作为一名科研干部谈钱还有点不自然,但是陈彬军人出身就直接多了,他向林强生直接问道:“强生同志,我们想从你的手里购买一些刀具你看怎么样?”
看着两人期待的眼神,林强生想到自己也就只有这点用处了,当一个二道贩子。但是他有些不甘心,自己费尽心机担着风险搞到这些限制级设备可不是为了做贡献的!
“我买的那些瓦尔特刀具47000美元一件,两位打算出多少钱?”林强生向两人问道。
陈彬和邹家华一时愣住了,两人面面相觑。陈彬也暗自挠头,这么贵一件自己到底要出多少钱合适,现在不是以前什么都讲究贡献,那一套对待林强生明显不合适。再一个,林强生又是上面很看重的人物也不好让他吃亏,这可怎么办!
“这个,这个价钱问题。。。”陈彬犹豫了,不知道该说多少钱合适。
毕竟机加工刀具属于易耗品,何况这么贵的刀具,47000美元一件将近10万人民币国内真的用不起啊!
最为难的是,他们还想通过林强生的关系从海外弄到更多的先进设备,例如一台真正的五轴联动精加工中心!
在来到滨城之后,杨千里等研究人员就仔细的检查了林强生手里的五台设备,得出的结论是这几台机器真如林强生所说的那样被他嵌入了水泥里,而且这种水泥还是从国外进口的碉堡用水泥,下面是做的防震处理,除非把整个机器从基座上切削下来否则难以对高标号水泥进行破坏还不伤害精密设备。但是国内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破坏了设备又和林强生决裂明显不在高层的考虑范围内,对他们来说一台机器怎么也没有留着林强生这样的人作用更大!
看着两位领导确实为难,林强生干脆的提议道:“两位领导不如这样,我有一个提议!”
陈彬和邹家华疑惑的看着林强生,陈彬问道:“强生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林强生索性说道:“既然国内对这样的五轴精加工中心有需要,那不如我们共同进行研究。国内出研究人员我出钱,我还可以提供手里那几台精加工中心给国内做配套加工,还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提供高档切削刀具,从国外购买数控系统。研究出的技术以及产品专利我们共同拥有,军事装备我不参与,民用的我要一份,我们还可以共同组建一家精密数控机床企业,我的建议两位觉得怎么样?”
陈彬和邹家华互相看了一眼,邹家华笑道:“小林同志你的想法倒是处处离不开赚钱,把主意都打到国防科工委的头上来了!”
“这对我们两方都有好处,你们缺资金缺设备,我缺科研人员缺系统性研究,咱们是强强结合!况且我还要冒一些风险哩!”林强生摇头晃脑的说道。
陈彬思索了片刻,想到如果双方合作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国内现在解决不了的一些高精尖设备问题,可以说确实是强强联合。但是这个成立公司的事情,他不知道是否能通过上级批准。和国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国防科工委也做过,例如前不久和德国合作的交响乐卫星项目,但是和个人合作这个还没有先例啊!
“这个事情我和首长说一说,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才行,目前咱们不妨先一起配合着怎么样?”陈彬想到如果这件事情提交到上头肯定要经国务院讨论,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绝密阶段不易公开,莫不如先让林强生参加进来把自己的五轴先搞出来再说!
林强生听到陈彬的话后,琢磨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就这么先合作着吧!”
“好!强生同志你以后就可以出入这里了,但是这里的一切都要保密,就是自己的爹妈也不能说!”陈彬嘱咐道,同时心中暗笑终于让自己诳了这小子一次。
林强生笑着眯起了眼睛,他猜出了陈彬要拖住他的心思,但是林强生倒是想看看到最后是谁吃亏!
第二百三十九章钻石你造吗
林强生和陈彬达成了合作意向,尽管双方没有签署什么法律合同,但是这种绝密项目林强生也不觉得一纸合同就能保证他的利益。
从这天开始他就参与进了邹家华等人研制五轴联动精加工中心的制造当中,林强生还把邹雪等人从哈飞调了回来,帮助研究人员们熟悉着数控系统以及加工工艺。
哈飞那边现在已经不需要邹雪等人的参与,哈飞拥有大量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高级技工,这些人只需要董方工程师和安永指导着干活就行了。
自从林强生的公司,主要是精密仪器厂运行以来,他向社会上招募了总共将近3000名员工。工厂现在正全力生产MQ200型变速器以及配套离合器,而且他的工厂还承担着变速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由于变速器的出口订单不断增加,这些都是因为德国大众的高尔夫和POLO这两款小车拥有着庞大的产销量。这两款二厢轿车的年产量在120万辆和70万辆以上,而且这两款车自从诞生到现在已经销售了超过300万辆的庞大规模。可见新车配套和民间市场都有着庞大的需求。
滨汽自己的机加工厂根本就满足不了这么大的订单,更何况他们生产的MQ200变速器还要给自己的轿车做配套。而且滨汽的月产量也就在2万台左右,出口更是月均只有七八千台的数量,这和德国大众的月需十多万台变速器的数量相差太远!
林强生的厂子由于没有什么压力反倒能全部出口,现在他的公司月出口变速器的规模在4万台套的数量,并且每月都有增加,相信再有两三个月工人熟悉了设备之后就能月产超过10万台。
每套变速器总成的配套价格是620美元,通过出口变速器总成采用货钱两清的方式林强生的公司每月入账2400多万美元。经过和国内的协商,林强生有30%的外汇留存,国内拿走70%的外汇,按照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结算,林强生的公司每月收入了大量的人民币,每月将近入账5000万人民币!
3000名员工,按月平均工资120元计算一个月支出36万元。这么多的员工,竟然还没有林强生雇的将近30个意大利女郎的支出多。双方的收入简直不能比!
现在大量的收入都躺在了银行里,目前国内的经济情况又不是太开放,林强生有这么多钱只能让它们白白放在银行里花不出去。
这次林强生通过和陈彬、邹家华为首的国防科工委合作,他一次性就投入了1000万元要全面参与国防科工委研发五轴联动精加工中心的项目。这只是林强生投入进来的第一笔钱,以后他还会陆续投入资金进来,他要让项目组全面的依赖他所提供的资金维持这个研究项目。
林强生一次性投入了这么多钱,这让陈彬主任和邹家华副主任吓了一大跳,两人没想到林强生这么有钱竟然一次性投入了1000万。
他们可想不到在这个年代生产一款变态的经典变速器有多受欢迎,何况林强生又搭上了德国大众的东风。德国大众很纠结,他们想要让林强生授权MQ200变速器给他们生产但是林强生就是不同意。
“没想到林强生投入大啊!”陈彬看着林强生在陪着李熏和师昌绪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一行人在聊天,暗暗的思索道。
林强生投入了这么多钱进来是陈彬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他本来觉得能从林强生那里弄到高级刀具,让地下实验室里的几台设备帮助他们制造一些复杂零部件就算达成目的,但是现在林强生投入这么多钱进来对数控机床的研究项目越来越重要。国家对这个项目总共才投入了300万元人民币,此前因为经费问题而精打细算的结果是很多研究得抻着进行,但是现在资金充裕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忧了。
陈彬不得不为这种情况感到忧虑,索性现在项目组还没有出什么成果,他还没看出来林强生到底想要干什么。
林强生此时正在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李熏所长,还有郭守信、张绶庆以及长光机的张作梅热烈的讨论着。
林强生是从重生过来的人,21世纪后网络时代发达,了解资讯便利的多,这三十年来发展的一些尖端科技成果他也有所耳闻。见到这几位国内顶尖的金属材料专家让林强生很兴奋,不知不觉的就说出了一些后世他只是听说但不甚了了的名词,什么碳化硼超硬材料、碳化钛刀具涂层材料、镧钡铜氧体系可能存在35K的超导电性,并且对这些名词进行一些似是而非的描述,总之是对着专家教授们狂吹胡诌一顿把他们侃懵。
他的这些名词虽然没有解释得详细,但是在这些专家教授面前提起来,李熏等人立刻就能在脑中构思一番理论进行论证。
张作梅眼睛发亮的看着林强生说道:“小林同志知道的还挺多,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思考的吗?”
林强生呵呵的笑道:“有的是我翻阅相关书籍学术杂志后想象的,有的纯粹是猜测,猜测!”
“很好,能思考出东西就很好,你还有什么尽管说一说啊?”张作梅感兴趣的继续问道。
林强生也不是有意卖弄,他的心思就是想结识这几位国内的顶尖科学家,最好和他们建立友谊,他思索了一下继续侃道:“我想到一种方法能够探测原子,我的这种方法对纳米测量一定有重要意义!”
“哦?不妨说一说,是什么东西这么神奇能够探测原子!”张作梅惊奇的瞪大眼睛向林强生问道。
其他人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几位教授刚还在心里进行演算这会就听到林强生又说出一番惊奇的东西,不由得好奇起来。
“这种东西,我称之为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林强生向几人一字一句的说道。
郭可信惊讶的看着林强生,他正是一名电镜学家,不由得向林强生问道:“小林同志,什么是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林强生解释道:“我是根据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原理,通过探测固体表面原子中电子的隧道电流,来设计一种分辨固体表面形貌的显微装置!因为隧道电流,假如有一根很尖的钨针带着电荷相对于导电试样表面作三维运动的机械系统,电流通过探测物表面,记录电流变化如此就能探测原子的轮廓。另外它还有用于控制和监视探针与试样之间距离的电子系统和把测得的数据转换成图像的显示系统。这样我们就能通过显示屏观察到原子表面!”
郭可信惊呆的看着林强生,他在心中快速的思考了一番竟然发现还真的如林强生所说,利用隧道电流观察原子表面这个方法可行,这个原理竟然简单至极!”
郭可信看了看李熏所长,对李熏郑重的点了点头,李熏立即向林强生问道:“小林同志,你的这个想法有向别人提起过吗?”
林强生犹豫着最后还是对李熏说道:“李熏所长,这个想法我并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虽然不知道瑞士的两位研究员有没有想到这个点子,但是林强生提出来就是他自己的,反正剽窃外国人他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今天林同志向大家提到的这些一定要注意保密,不经允许不能向外人提及!”说着李熏转头看向林强生严肃的说道:“小林同志,你今天向我们提起的这些再不要向任何人说了,我会把你所说的向上级部门汇报,如果能够证实你的这些判断那可为国家帮了大忙了!”李熏向林强生郑重的说道。
林强生笑着对李熏说道:“李所长您放心吧,这些想法我只是对你们说过,不会再向别人提及了!希望我说的这些对国家有用,那就太好了!”
李熏嘱咐道:“这可不是开玩笑,一定要注意保密!你刚才所说的任何一个词,如果让外国专家听去也许就会让他们国家的科技前进一大步!这是件极其认真严肃的事情!”
林强生点点头向李熏保证道:“李所长您放心,我保证不会对旁人再说了!”
李熏点点头,这才跟几人说了一句后转头就向办公室外走去。
林强生拉住张绶庆笑道:“张教授,听说您对晶体什么的很有研究!”
张绶庆笑着问道:“怎么,你还有什么想法没说出来让我听听啊!”
林强生嗯嗯的点了点头搓着手笑着向张绶庆问道:“您知道怎么造钻石吗?”
张绶庆思索了一下说道:“理论上可行,用高温高压法或者是化学气相淀积法都可以。怎么,你想造啊?”
林强生笑着说道:“是啊张教授,您帮我啊?”
“这个。。。。”张绶庆犹豫了一下,刚才从林强生这里听到好几个新鲜的点子,而且这几个还都有极大成功的可能,他也想回去计算实验一番怎么也能写几篇论文吧。既然刚才听了林强生的点子,这就不太好拒绝他了。
林强生伸出一根手指头向张绶庆说道:“我打算投资200万元,想张教授帮我把这个人造钻石搞出来,高温高压法、气相沉积法都搞,不够的话我再投钱,您看怎么样?”
“嘶~,你真是钱多烧得慌啊,造这个东西干什么!”张绶庆惊讶得抽了口冷气,不明所以的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义正言辞大义凌然的说道:“人造宝石级金刚石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在工业、科技及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百四十章组织国内汽车材料大研发
转眼之间过了半个月,这时林强生和国防科工委的合作开始显现威力。国防科工委能够指挥国内众多工业部门及企业单位,尤其是国内顶级的高精尖军工单位科研院所。这些单位基础条件好研究人员充足设备也较新,国防科工委的权利很大,作为主管部门它完全可以调动这些军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在哈工大的实验项目进行配套相关研究以及加工生产。
林强生不但用自己拥有的地下研究室的几台五轴机床为项目组加工复杂零件,而且看到陈彬和邹家华能够调动这么多的科研单位,并且项目组还得到了工大的鼎力支持。工大全国闻名的机械铸造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等学科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也参加了研究项目,他兴奋的向两位领导提出新的研究计划,经过陈彬和邹家华同意相继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实验室、汽车非金属材料实验室(汽车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复合材料)。
林强生把汽车材料研究看得尤为重要,随着国际对汽车性能、汽车环保、汽车安全等指标越来越重视,世界著名汽车公司都在朝着更省油、更轻量化、更坚固、更舒适的目标进行研发,铝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档的工程塑料等新材料的应用将成为汽车公司销售竞争的焦点。
由金属材料专家李熏教授带领的金属实验室,研究项目包括(屈服强度)340MPa强度级别以上高强度钢、590MPa、700MPa、980MPa超高强度钢,还有屈服强度在500MPa~600MPa级大梁钢板,甚至要对更先进的700MPa~800MPa屈服强度大梁钢板进行预研。
在21世纪,国际上先进商用车的车架普遍用钢强度已达到了700MPa~800MPa级别水平。在北美部分车还采用了1200MPa级别以上的热处理车架,而且车架重量明显低于国内同类产品。目前欧美的水平也就在500MPa~600MPa,北美部分豪华车最高达到800MPa~900MPa的水平。
国内的差距虽然有点大,80年代初在国内生产的钢品普遍在200MPa的水平上,高强度钢产量小水平低,但是为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的钢铁技术必须追赶上去!
林强生提出了必须追赶国外的先进脚步的要求,用性能较好的高强度低合金钢代替普碳钢,不但能够使车重大大降低减轻油耗,而且这也是为了使汽车有更好的安全性。
李熏等金属专家学者也知道,发展高强度合金钢是国家现实的迫切需要,它不但能大大地节约钢消耗量,也能够减轻资源、能量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毋庸置疑,通过大力推广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应用是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中科院金属材料研究所痛快的接受了这个研究项目。
在钢板弹簧方面,国内变截面钢板弹簧的设计满载静应力水平普遍为200MPa~250MPa,略高于等截面钢板弹簧的水平,但是低于国际知名商用车板簧650~750MPa的满载静应力水平。为了达到出口轿车创汇的目的,这个商用车板簧指标也必须要比照国外,同样需要国内攻克技术难关。
还有低压铸造工艺生产的铝合金车轮的制造工艺,目前国内轿车还普遍采用钢质车轮,一些进口车都采用了铝合金车轮,在国外钢质车轮将被很快淘汰出轿车使用范围。国内也必须紧跟市场,铝合金车轮毂的制造工艺研究也交给了金属研究所进行攻克。
此外还有铝合金汽缸盖的制造与加工工艺、新型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的HT200型号灰铸铁,并对250MPa的抗拉强度灰铸铁进行预研、还有汽缸环、气门、曲轴、凸轮轴,这些零配件的材料要向着更加高强度抗磨损的方向发展。
还好作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有着大量的科研人员,光是专家级别人数就达到上百人,各项目的带头人也有20多人。
李熏所长接到任务之后没有任何犹豫,他知道这些对轿车金属材料的研究就是现在国家交给金属研究所的重要任务。他把队伍一分为二,在滨城的工大这里由工大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研室主任雷廷权负责带领进行研究项目,李熏所长则回到沈Y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布置带领科研任务。
最近陈彬告诉林强生,经中央领导研究决定,为了解决轿车金属材料生产问题,国家将在北满特钢厂建立两条年产8万吨试验性热镀锌机组及成套生产线,以生产轿车用镀锌板。另外北满特钢也将配合轿车金属材料的研究项目,通过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自建或进口新型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以生产高强度合金钢及超高强度合金钢供应国内轿车产业的需要。
这个好消息让林强生喜出望外,国家竟然能够让北满特钢供应轿车金属产品,可见中央领导非常重视他提出的要求啊!北满特钢不但离着滨城近,而且这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国家能够让这个单位配合汽车金属材料的制造想必也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对汽车金属材料的制造相当的看重!
除了这些,林强生还向陈彬和邹家华建议重视工程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研究。他还特意请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众多专家学者来滨城参观访问,吃住行一条龙林强生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