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让提升系统真正的做到自动化,林强生让还没有出发的安永也参加这个项目提供程序支持。实验员摸索出一套提升流程,总结一套数据输入到控制程序里,对40台单晶炉的程序改编在所难免了。

石英坩埚、硅料、氢氧化钡、惰性气体,这些生产原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欧美日的石英砂始终比国产石英砂纯度高质量好,多晶硅原料的纯度也更高,这几个方面直到21世纪国内也没有赶超国外。

张绶庆发现林强生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进口的之后,曾嘲笑他除了地面和墙体哪一样都不是国产货。

林强生告诉老爷子,地面上的水泥墙上的漆也是进口的,老爷子差点崩溃。

“这氢氧化钡做的坩埚涂层又是哪个国家的技术?”张绶庆戴着一套防毒面具向林强生大声的问道。他戴着隔热手套双手正捧着一个刚刚在烘箱里加热到300摄氏度,拿出后在3分钟以内喷涂了氢氧化钡溶液的石英坩埚。

因为氢氧化钡有毒,林强生同样戴着防毒面具,他对张绶庆大声说道:“这是我发明的,老爷子你可得给我保密啊!”

“你?!”张绶庆透过面罩疑惑的看着林强生,转瞬他就笑道:“好,我给你保密!但要先试试看这个涂层好不好使啊!”

林强生笑了笑,也不管张绶庆会不会给他真的保密,反正他也不在乎,因为氢氧化钡这玩意有毒,最要命的是长期接触它能使人得很多病还能使人脱发。林强生可不想成为一个秃子,以后他才不自己操作呢。

新型坩埚涂层的表现很好,经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石英坩埚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微小的硅酸钡方石英结晶层,它能对石英坩埚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单晶硅高温拉制过程中与石英坩埚反应,改善石英坩埚的使用寿命及生长晶良率。此外,它还能增加石英刚坩埚的强度,减少高温软化现象。

这种涂层在张绶庆等人反复的试验下,连开N炉石英坩埚都没有报废,他们都不知道涂了这种涂层之后的石英坩埚的极限在哪里!

一炉单晶棒从开烧到提拉需要三天的时间,从一月初张绶庆带着人一直在单晶炉车间忙碌,马上就要到春节了。

2月2日,张绶庆找到了林强生,表情严肃的要和他谈一谈。

林强生请张绶庆坐在沙发上笑着问道:“张老喝点什么?”

张绶庆摆了摆手说道:“不忙,我要和你谈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想把你这的情况向上级报告,尤其是热屏装置和氢氧化钡涂层材料,这两项技术可是能大大提高我国半导体水平的技术啊!”

张绶庆看着林强生,认真的问道:“小林同志,你愿意把你的这两项技术贡献给国家吗?”

林强生听到张绶庆原来是为了这个,他想了想对张绶庆说道:“谢谢你,张教授!我原本以为你得知了这两种技术会直接向上级报告的,没想到你还会来问问我!”

张绶庆脸上一片赫然,他笑道:“原本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报告都打好了,但是这么做会让我寝食不安!我还是觉得告诉你这个首创人比较好,不管是你发现的还是发明的,总之我们是从你这里获知的技术,所以我现在来问问你的意见,我觉得你这个小同志深明大义,不会那么和国家计较的!”

张绶庆说完脸色稍稍有些紧张的看着林强生,虽然他觉得这种为国家做贡献的事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林强生毕竟实力不小又是外商,如果追究起来到时候谁都难看。再说张绶庆也不想把事情做到那个地步,前一阵子住在医院半个多月的时间自己没花一分钱,全靠着林强生提供的费用和进口药疗养,他欠着人家不小的情分呢。

林强生点了点头道:“我把这两项技术摆在您的面前,就没有隐瞒国家的意思,国内半导体技术发展进步了我的很多项研究也好开展不是。您可以向上级部门报告,我还期待能来我这半导体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呢,您现在也看到了我这里急需研究人才!”

林强生把这两项技术通过张绶庆透露给国家也有他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国内的半导体技术水平尽快的提高到与发达国家同样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技术水准其实也不高,中国使点劲没准把技术赶上去了呢!

国内的技术只要提高了一些,就不至于在几年后大规模打开国门的时候,让国内成为日韩低档半导体技术的倾销之地。打击别人就是增强自己,林强生不但要增强国内的半导体技术实力,还要大规模进入这个产业与日韩争利!

“好!我就觉得你这个小同志不一般,把这两项技术交给国家你为国内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做了大贡献。你放心我老张向上级报告之后,他们要是撇下你单干我都不答应!”张绶庆站了起来大声的向林强生说道。

在林强生这里得到允许后张绶庆连忙返回了工大,马上通过电话向沈阳金属材料所报告,所长李熏得知消息也极其重视。

张绶庆在林强生那里居然得到了一种石英坩埚的涂层材料,使原来只能拉几炉的石英坩埚达到了将近10炉也没有坏,并且石英坩埚一点软化迹象都没有。

“什么?单晶炉保温盖?”李熏作为金属材料专家,也研究制造过单晶炉设备,他知道开放式单晶炉的缺点,林强生竟然创造性的弄了一个盖子把开放式单晶炉罩了起来使单晶炉的温度大幅度提高,虽然这种方法以前也提出过但是国内解决不了温度控制问题放弃了。

“老张,我立刻联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你就在滨城林强生那里驻守,我估计京城的人过几天就到!”李熏马上向张绶庆说道。

张绶庆在电话这头保证道:“我就在生产车间,寸步不离!”

第二百五十八章卖方市场

“强生!”陈瑶刚下了火车就看见了林强生站在车门口不远的地方,她雀跃的叫了一声欢呼着扑到了他的面前。

“小宝贝你可算回来了!”林强生笑着搂住陈瑶一下把她抱了起来。

“嗯,我回来了!”陈瑶搂着林强生娇憨得把头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我的妹妹,你没看见亲姐啊?”这时陈芳在旁边笑着说道。

陈瑶脸红的跳了下来对姐姐撅着嘴说道:“姐姐,我哪有没看见你啊!人家还带了这么多礼物回来呢!”说着把手里的袋子提了提,陈芳笑着拿了过去。

“乖妹妹,这次出去变黑了,也长高了!”陈芳摸了摸妹妹的额头宠溺的说道。

林向荣也从火车上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两个大包和一个手提箱,斜肩挂着一个旅行包,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旅游归来似的。

林强生接过父亲的行李笑着说道:“爸,这次你们可走得够远的!说好了3个月回来,这快半年了!”

林向荣仔细的看了看儿子的面容笑着说道:“这次在全国各地转了一圈,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时间长了点!展销会办到哪里起码就得呆个两三天三四天的,时间是长了些,也没想到办展销会这么累人!”

林强生仔细看看父亲,发现他眼角的鱼尾纹又深了一些,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在家好好歇歇吧!”

儿子接过了行李,林向荣宽慰的点了点头,然后他连忙招呼着展销团的其他成员。

一行人向着火车站的出口走去,林向荣告诉大家再有一天就过年了也不用开什么会,林向荣交代了10号上班后一帮人就各自回家了。

这次林向荣带队在全国各地走了一圈,他们先是在京城的展览馆举办了一场小型展销会,拿出10台车进行展销活动。一开始大家并没有什么信心,找到当地的一家报社匆匆发了一条简讯,很快就把展销会开了起来。

让销售团队没想到的是,展销会当天上午观众稀稀拉拉,可是中午的光景就有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汽车展销。其中更有不少的单位企业进行咨询订购车辆,这让林向荣喜上眉梢,原本以为能有观众来看就算不错了,没想到当天下午的参观者就挤满了展览馆的门前。

京城的购买力绝不是一般省市能比的,这里有很多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万元户们发达了之后就图谋着有辆拉风的小轿车开,八九万的捷达轿车也不在话下,老SH有些过时了,进口车水货车还没大规模涌入国内,市场上也只有捷达轿车,因此展销活动在几天之后参观者就人山人海了。

轿车的销量更是让团队觉得扬眉吐气,这次出来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卖不出去车就真的成公款旅游了,大家的压力很大。不过,展销当天售出的小轿车就多达50辆,第二天就达到了300多辆,第三天一下子猛增到四五百辆!这种销售成绩,让大家顿时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先前猛升的物价还让林向荣等人担心,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还真是多余了,即使车价提高了将近3倍,社会依然认可。

展销会期间都是现场销售,买车的人有的被带上大红花登上高台,底下的观众乐不可支,台上的买车人也觉得倍儿光荣,现场场面甭提多热闹了。

销售高*潮来得太突然,加上还有不断从周围几省市赶过来的购车人,林向荣就决定在京城多停留了半个多月。

第一站就来了个大获全胜,销售轿车达到了将近5000辆,他们的展销活动不但让京城的老百姓知晓了滨汽公司,而且还让捷达轿车大大的扬名了。让捷达在京津冀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大的扩充了阵地。

随后,销售团队到了津市,然后南下中原北到甘陕再向西南几省,最后在羊城呆了半个月,转一圈之后沿着海边几省,宁、杭、沪等城市呆了两个多月。

到了沪市之后,林向荣拜访了沪市上汽公司,见到了上汽厂长仇克,上汽和大众汽车公司谈判的中方负责人。

仇克向林向荣详细的询问了滨汽公司的前前后后,并赞叹有加,语气中多少流露着羡慕之意,毕竟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当时上汽比滨汽的底子好多了,可是现在人家的轿车已经大卖了,上汽却还没有同德国人谈妥。

仇克也向林向荣透露了上汽和德国大众公司的谈判进度,目前德国大众已经同意了上汽一方提出的减少轿车产量的方案,由原来的年产15万辆降低到了3万辆的年产量,双方对这个方案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原来根据国家规定,上汽和大众合作重点是出口创汇、年产15万辆、80%出口。后来78年情况猛然发生了变化,先是林强生向H省领导倡议去欧洲访问,接着林强生想方设法的弄到了资金与国内迅速合资建起了轿车合资公司。

国内轿车产业的变化,让进展缓慢的上汽项目一下子成了比较的对象,来自各方的批评声音接踵而来,上汽顶着压力继续和德国人谈,但是德国人却打起了退堂鼓的主意。

原来国内上汽作为蝎子粑粑独一份跟德国大众谈判,大家都关注着他们,因为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嘛,国内上下都想看看上汽是怎么和外国人谈判的,到底这个河能不能摸过去!

可是随着德国大众公司78年度财务状况的恶化,加上大众有个很讨厌红色政权的财务总监百般阻挠,这个人坚决反对大众同中国合作。德国人拿不出钱了,自然投资年产15万辆轿车的计划就搁浅了,上汽和德国人反复的进行磋商谈判,在沪市、在京城、在德国狼堡,从1978年底一直到1980年,德国人就是不想掏那么多钱了,上汽负责人仇克终于拿出了勇气主动降低了规划,年产3万辆。德国人听到中国人减少了年产量不用他们投那么多钱,而且这个产量也冲击不了他们的亚洲市场,他们立刻拍板同意了。

不同于上一世,林强生的合资公司让国内早早的制定出了合资法实施条例,后来经过不断完善于1979年又出台了正式的合资法,现在上汽和德国人的谈判终于进行到了第二项,商谈合资公司依照哪国法规建立。

“德国大众可是把上汽的人坑苦了,当初给了上汽和国家那么大的希望,现在又不想投那么多钱了!”林向荣坐在儿子的奔驰车里,一边打量内饰一边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德国人开始有意投资国内的时候我们就很有一些人不切实际的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一厢情愿的把美好希望全都放在了德国人的身上。殊不知德国人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情况总是在变化,当初国内的期望也确实的太高了些!80%产量供出口,好大的愿景!”林强生一边开着车一边说道。

听着林强生的话,林向荣乐了,道:“仇厂长还感谢了我们,说要不是咱们厂生产的轿车这么好卖让德国人坚定了投资国内的信心,没准德国人还不会痛快的答应他们降低年产量的方案。”

林强生摇了摇头说道:“谈了两年的产量问题、创汇问题,依我看都是瞎费工夫,产量和创汇都是在轿车生产之后要看销售情况的,怎么可能让一纸合同决定下来!车子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外国老百姓不认可怎么办,这些都是合同能规定的?糊涂,拍屁股决定,这是拿脑袋想的吗?”

林向荣奇怪的道:“车子生产出来自然能卖出去,怎么会卖不出去,我们这次在全国搞展销,销售状况就非常好!”

“对啊,林叔叔说得对!轿车生产出来怎么会卖不出去呢?傻瓜啦,吃这个!”陈瑶一直坐在副驾驶座上百无聊赖的,现在听林家父子聊天可算让她找到了听得懂的话题,于是小手赶忙扒了个蜜饯塞进林强生的嘴里好引起林强生的注意。

林强生听到父亲这么说,简直大为惊奇,他顾不得嘴里的蜜饯说道:“父亲,你怎么会有产品生产出来就一定会卖得出去的想法?”

林向荣纳闷的道:“产品生产出来怎么会卖不出去?像咱们的轿车就很好卖啊!现在全国各地的商场里天天都是人山人海的景象,销售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就把货卖了,也没看有产品卖不出去的!”

“呃,现在是卖方市场,社会还处于物资紧缺的阶段人民还需要凭票购买商品。等真正到了市场经济,那时候就是买方市场,产品不好销路就不好,会真的卖不出去的!”林强生想了想就明白了父亲的认识是怎么形成的,处在物资紧缺时代的人们很难想象出商品大潮来临的景况。再说现在的厂方也不愁销路,坐等在家里采购员都能把门槛踩烂。

林强生摇了摇头说道:“父亲,企业的生命在于良好的管理和产品的质量,我们不能等着顾客来买,做好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父亲你可以问问总公司的李刚厂长,问问他一汽的解放车卖得怎么样,不能适应社会的产品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林强生又向父亲说道。

“哦?大解放怎么了?”林向荣莫名其妙的问道。

如果林强生没记错的话,现在长。春市郊的荒地里,上万辆滞销的‘解放‘已经排成了长龙。老解放生产了24年,确实垂垂老矣,在东风重汽等后起之秀的挤压下逐渐失去了市场。

第二百五十九章花火

1980年2月5日,春节来临,今年的年三十晚上有些特别。

现在,整个城市零星的响起几声鞭炮声,人们都以为今年春节就这样了,听几个响吃顿好的,这个年就算过去了。

“咚。。。!”

将近夜晚9点钟,在全城渐渐安静下去的时候,城市的西北角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炮响,以炮响为号令城市的一角突然亮了起来。

“嘭嘭嘭。。。”一连串放上天空的烟花骤然炸响,异彩顿时在天空中亮起整个城市好似都被惊动了起来。

林强生花了10万块钱从几家民间烟花作坊买了十卡车的鞭炮和烟花,这骤然在天空中绽放的烟花就是摆在空旷地带由古明带队释放的。

鞭炮的响声把很多人都召唤到了室外,他们或站在房顶或爬在树上向城市的西北方望去,此时那边的天空上烟花不断闪耀,很多老百姓几乎是一辈子都没有看过这么热闹的景象,一些小孩雀跃得笑着跳着拍着手随着烟花的绽放而大叫。

此时不知道惊动了多少人,工业新区的值班民警都被巨大的响声惊动,他们跑到街道上向着放炮的地方奔来。他们不明白这是什么人物这么庆祝春节,总之得尽快阻止!

“哇,真漂亮啊!”陈瑶站在阳台上,她的身上穿了一件粉色丝滑长裙,奢华的真丝面料紧贴在她的身体,此时的陈瑶正幸福柔顺的靠在林强生怀里。

今天陈瑶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林强生就把陈瑶接了出来,两人依偎在阳台上一起看林强生准备的节目。

“强生,放这么多烟花干什么啊?”陈瑶开心的转头看着林强生问道,额头在他的下巴上轻轻的蹭着。

林强生感觉有些痒又很舒服,他低头看着陈瑶笑着说道:“就是想让你开心!”

陈瑶幸福的看着林强生眼神都要融化了,看了许久之后,她羞涩的低下了头。

林强生又把陈瑶的下巴抬了起来,姑娘不依得摇晃了下脑袋,林强生的嘴唇慢慢压迫下去,陈瑶轻笑了一下没有躲避而是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她的内心一片温馨,小脑瓜里有些想法却又好像没有想到什么。

两人的唇慢慢贴近,林强生缓缓的吻在陈瑶柔嫩的唇瓣上,慢慢的吻着而后环住了陈瑶的腰身两人紧紧的贴着仿佛要融为一体。

“强生!”陈瑶迷醉的道。

“嗯?”林强生疑惑的道。今天晚上的一切就是为了这美丽的一刻,上一辈子总觉得太匆忙,这辈子他要好好的过!

外面的烟花还没有停,闪耀的花火,偶尔照亮宽阔的卧室。

“我就要变成你的女人了吗?”陈瑶慢慢睁开了眼睛,向着心爱的人望去,眼睫毛一眨不眨的,她的眼神虽然迷离但是语气却无比的认真。

“嗯!你本来就是我的陈瑶,一直都是!”林强生重新靠了过来,彼此近得能触碰到对方的呼吸。

“嗯,我是你的陈瑶,我就交给你了哦!”陈瑶双眼看着林强生缓缓的道,她的双臂牢牢的抱住了心爱的人。

“就这样永远别离开我!”陈瑶闭上了眼睛,轻轻的道。

刚刚过去的一月发生了几样惊动全国的大事,1月1日,《学位条例》和《新婚姻法》公布实施。恢复高考的第一批毕业生回学校登记,就可以领到本科学历了。1月7日,中国民航首航美国纽约成功。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航线全程为1.58万公里,从此以后出国人员不必经过香港转机了。1月,《读者》杂志创刊,创刊时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钱,这本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就达到16万。

2月8日没等人们从春节中回过味来,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三位六十多岁的专家就到了滨城。从京城坐火车赶来需要2天半的时间,可以想到这三位老专家刚刚度过春节就赶了过来。

“欢迎王所长,王副所长、林研究员!”林强生在张绶庆的介绍下同来到的三位专家握手。

这三人为首的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王守觉所长,其次是王守武副所长,还有林兰英研究员。

三人其实早就该到滨城了,接到消息得知滨城有两项生产单晶硅的关键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单晶硅生长良品率和解决石英坩埚软的问题,大大增加坩埚的寿命。王守觉立刻从一个项目上抽出身来,春节过后马上带着两人赶到了滨城。

林强生用奔驰和凯迪拉克载着三位科学家到了公司,这让王守觉、王守武和林兰英三人颇为惊讶,先前他们也没仔细打听这边是个什么的单位,结果到了之后才听张绶庆解释这是家外资公司。

“这位年轻人是华侨?”轿车直接开到了半导体实验楼前,林兰英得着机会向张绶庆问道。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林强生同志投资建设这么一家工厂,还有这一片都是他公司的实验楼,实验条件堪称豪华呀!林研究员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你们还都姓林哩!”张绶庆说道。

他们一行人很快换上工作服,光这一身衣服就显出了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工作服裁剪合理设计到位,没有一个纽扣,拉锁衣兜也是隐蔽设计不易被刮住。

“这就是保温盖?”林兰英进了单晶硅生产车间,稍稍惊讶于车间内干净的程度,她仔细观察了这种加了盖子的单晶炉说道:“这是封闭式硅单晶炉啊!这是国外的技术?”

王守觉对林兰英问道:“林研究员你是咱们国内开门式硅单晶炉的设计者,依你看这种封闭式的单晶炉怎么样?”

“咱们和国外脱节太久了,我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国外的水平!这还是我近年来第一次看到国外的硅单晶炉!”林兰英说道,接着她又指着研究人员围着的一台单晶炉问道:“那是在做什么?”她走到这台单晶炉的旁边看到计算机显示器上的界面问道:“这种单晶炉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研究人员让到了一边,三位科学家走到了近前。张绶庆向他们介绍道:“这是一台直拉型单晶生长设备,它能用于75mm(3英寸)硅单晶的生长。目前我们测试出这种单晶炉能很好的生长出3英寸五位错硅单晶。这台设备还加装了CCD扫描直径控制系统和完善的热管理系统,可实现硅单晶生长的全程自动化控制。它的自动化率高,各部件运转精度好,我们现在运用它生长硅单晶,随着操作人员的熟练良品率越来越高了。先前由于刚接触不熟悉,良品率很低,目前经过摸索,测试输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