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一听有技术资料,很多人留恋的看了几眼电脑然后才跟着李晶走出了房间。
林强生笑着跟在众人的身后,这些人来到了公司的阅览区,现在还没有到9点钟因此美国员工们还没有上班,阅览区一个人也没有。
“这是8086处理器的说明书!”有人惊喜的叫道。
“我的天,这是8088处理器的电路图啊!”还有人叫道,他的叫声立刻引来了很多人。
8088处理器是很有名的一款产品,很多微型计算机都是使用它作为核心,世界上第一台PC使用的处理器就是8086的衍生品-仅有8位(外部)数据总线的8088。另外,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上的控制系统用的就是8086处理器,2002年NASA(美国宇航局)还在eBay上购买了几块8086,因为英特尔早已不再供货了。
众人看到阅览区的许多在国内都是难得一见的资料无不欣喜若狂,这些技术资料即使是当中简单的说明书在国内也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可是在这里却像是地摊货似的随处可见。
作为计算机工程人员看英文术语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人立刻加入了寻书看书的行列。前一刻这些人还有些吵嚷,可是下一刻找到了自己想要看的资料后,许多人随便的找了个位置就安静的细读了起来,很多人翻出了笔记开始摘抄。
林强生和李晶互相看了一眼,林强生微微一笑,李晶会意的点了点头。
林强生又看了一眼众人,很多工程师技术人员安静的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开始阅读。看到这样的场景林强生的心情非常愉快,他背着手转身向回走着,嘴里不自觉的哼出了轻快的《桂河大桥进行曲》。
第二百九十章庞大的科研团队
硅谷总部的张熙教授等人又一次通过越洋电话,与国内滨城的林兰英团队进行了电话会议,在这两个月里他们这样的电话会也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两方人员互相通报学习情况以及研究进展,往国内寄送的邮件包裹天天都要由一箱式小货车专门负责运送,这些都是技术人员自行翻译的文件资料和原版影印。
这样的交流虽然不太方便,但也让两个团队收获良多。林兰英也通过和张熙教授等人的交流对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为她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新点子新创意。
张熙教授曾向林强生提议让林兰英带领着团队来美国搞一段科研工作,那将对林兰英等人的帮助很大,两方人马合流也更能集中人才!毕竟这里的设备很先进配备了欧美的最新科研技术,比国内的技术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他们目前用到的制程技术就达到了1。5微米的级别,而国内连8微米都没有推广开来,滨城东星半导体的设备技术也才到3微米级别正在向1。5微米制程技术挑战!
但是这样的提议让林强生很有顾虑,美国并非天堂,这里的科研环境虽然很好很开放,世界上不少的著名公司都在美国设立研究实验室。
林强生的公司毕竟有着中国背景,在美国发展的前提是中美关系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近两年美国也有意向中国开放很多技术领域。
但林强生还是十分谨慎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近他公司的周围就曾出现过FBI的监察车,林强生也猜测公司内也已经有FBI渗透进来的探员对他进行监视。不过这些他都不太担心,只要自己谨慎不明目张胆的乱来,加上他每年又上缴那么多税收,FBI想动他首先得考虑是否惹得起国税局和他的大律师团队。只要林强生不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运出美国,FBI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但是林兰英教授要来的话,那就太不妥当了。鸡蛋还是不要在一个篮子里的好,从种种迹象表明,作为曾经在美国著名半导体公司担任过高级工程师的林兰英仍然受到美国人的重视。
79年林兰英曾参加了一个由华侨组织参与的计算机技术研讨会,一名华侨就在会后向林兰英提到美国还欢迎她回去,如果林兰英愿意去的话华侨会帮她安排好一切。林兰英当时严词拒绝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林强生却是记在了心上,像这样一位在半导体领域有大成绩的科学家,美国人应该十分担心她对中国所能做出的贡献,林强生加强了东星总部和硅谷总部的安保措施,科学家们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极其的重视才行!
尽管保不准公司内部有没有什么窃听监视活动,但是林强生也没有因此就小心翼翼心惊胆战,该搞研究的搞研究该越洋电话还是越洋电话。
经过两个月的查阅资料,国内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们对8086、8088处理器的X86架构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在国内的时候好多人就对Intel系列的处理器有研究,如今来到美国见到了这么丰富的技术资料,这里还有着世界上最全的芯片电路图纸供分析学习,他们想不深入了解都不行。
在11月初,林强生向张熙和董家盛等人下达了研发芯片的计划,命名为东星0号。
这款芯片将采用X86架构,是的没错,林强生的电脑公司将追寻英特尔、AMD的脚步采用x86作为处理器架构。不管怎么样,说林强生胆大妄为也好初生牛犊也好,他就是要采用这套架构努力在Intel、AMD的之间挣得一席之地。
现在x86架构刚刚诞生两年,还没有后世那么不可一世!AMD已经获得了x86架构专利,林强生的谈判代表也在和Intel谈专利转让问题,授权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Intel不授权不转让,他还可以去找AMD,反正Intel是没打算死守x86架构的,只看价钱合适否。
不管怎么样,林强生都要往这条路上进发,他舍弃了曲线迂回战术,不像很多公司选择避免和Intel直接竞争而选择精简架构。
林强生要直接和大厂商在芯片市场上进行竞争,也是看好X86架构的扩展性丰富而且弹性大。即使Intel是它的创造者,但凭着对x86的技术后续研发,像林强生这样的后发公司也可以改变x86的发展方向。这是AMD做出的榜样,林强生也是在走它的路。
如x8664和EM64T的斗争。2003年,AMD推出了业界首款64位处理器Athlon64,也带来了x8664,即x86指令集的64位扩展超集,具备向下兼容的特点。当时Intel也在推行64位技术,但其IA64架构并不兼容x86,只是用在服务器处理器Itanium上。为了和AMD展开竞争,Intel也在2004年推出了自己的64位版x86,也就是EM64T。
对此,AMD和Intel互相指责对方,但无论如何至少推广了64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让x86技术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RISC发明人之一DavidPatterson表示:“这证明,x86指令集的弹性完全可以拿来对付Intel,所以即使Intel统治了整个市场,其他公司依然可以改变x86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说,即使英特尔在x86上拥有绝大优势,但它也不是只手遮天的。而林强生选择了x86这条路也不是说要放弃RISC精简架构。
x86架构确实拥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历史上之所以英特尔芯片在移动市场上彻底失守让ARM架构取得了发展机会,那是因为在第一次智能手机出现之时英特尔的的决策失误,这场致命失误让英特尔放弃了手机端市场。但当第二次智能手机革命来临之时,英特尔果断进入,不仅开始大举进军移动市场,同时还联合了多家终端厂商,准备在移动领域打一场反击战。
从后世的发展来看,由于在第一次智能手机革命中,大部分智能手机运行的操作系统都比较简单,所以手机厂商和系统公司都选择了ARM构架的处理器来匹配当时的智能手机。
但是ARM构架的处理器芯片虽然可以完美应对像塞班、WM这类的早期操作系统,但当IOS和Android问世后,ARM构架的单个芯片便难以驾驭这种复杂的操作系统,为了能够与不断升级的IOS和Android系统达成操作上的流畅一致,ARM构架的处理器必须不断的升级核心数量,最终通过多个指令完成复杂的任务操作。但是随着移动平台操作系统(IOS、Android)的不断升级和完善,ARM构架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必须不断升级核心数量和能力才能应对更加复杂的系统升级。
而X86构架则与之相反,依靠着英特尔在PC市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让其在单核、双核的情况下就能展现出强劲的性能,并且可以与ARM构架的四核处理器相抗衡。市面上之所以鲜少见到x86构架的智能手机,那只是市场惯性所造成的。虽然x86比ARM功耗大,但随着工艺的升级架构的改善,功耗也会大幅度降低,两种架构在以后的智能手机市场上也可能平分秋色。
但那也只会发生在遥远的20年后智能手机被推出之时,现在则完全是x86的天下,制造适合市场的产品才是林强生现在所要做的!只能说ARM出现在了它该出现的时候,什么时候发展什么技术林强生有着自己的规划。
张熙和董家盛两位教授带领着4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硅谷总部进行研发,而这里还有着林强生在美国雇佣的十多位美国科研人员。这些美国土著也是林强生花高薪聘请来的具有芯片研发资历的技术人才,他们许多人都曾在著名半导体公司工作过,正好可以带领张熙团队进行美国式的科研工程,让不了解美国工作方式的国内技术人员尽快熟悉这里的环境。
在滨城还有林兰英等专家带领的科研人员一样在做研究,国内的研发人员就相当多了。现在东星半导体总共拥有合作研究所实验室二十多个并且还在陆续增加中,具有副研究员级别以上的技术专家就有65人在和东星半导体一起搞科研工作。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个大门类,光晶圆生产就包括采掘、精细处理、制造、切割等好多个大项目大门类。中国在如何精细处理硅粉上一直落后于国外,高纯度的电子级原料都要从欧美日进口,想要跨过这道坎儿就必须要对精细研磨等提纯设备进行研发。
此外,林兰英教授还在带领团队研究3微米制程技术的技术升级改造工作,让东星半导体跨过3微米技术难关达到1。5微米制程技术,并且她还担负着研发新型单晶炉让晶圆直径增长到75mm突破100mm的任务!
第二百九十一章原型芯片
这么大规模的技术合作也只有国家能组织得起来,参与的研究所实验室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为数不少。国防科工委和林强生达成协议,技术共同开发共同拥有,国防科工委出人力物力,林强生出研发资金共同对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液晶技术进行科研攻关。
这项大工程国家还赋予给它一个代号,“21世纪工程”。
同时,计算机及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也参与了进来,为了促进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发展,国内教育部门将同林强生的奔腾电脑公司康柏公司合作,在每个城市的少年宫成立一间计算机学习班,每个学习班要不少于15台计算机。要在大中小学相继建立计算机学习室,争取在90年以前建立完备的计算机教育体系。
为了这个计划,林强生一次性向国内赠送2000台电脑,先期在京城、SH、羊城、滨城四座城市的大中小学建立起计算机学习班作为试点,给这项工程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
国内当然也是想着尽快建立计算机教育体系的,但现在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到处都需要资金,哪里有钱给学校配备电脑。如果没有林强生催促着还不一定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始,他的2000台电脑促进了这项计划的实施。
林强生给了国内这么大的一份礼物,中央领导人也不会白白的让他付出,这项计算机教育计划所用的电脑,顺理成章的采用了他这两家电脑公司的产品。教育市场,可是上百万台上千万台计算机的大市场!
林强生还有个隐藏很深的目的,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这两家公司的电脑,在学生心中竖立起牢固的品牌意识培养忠诚用户。那么当这些学生长大,有了经济实力后,他们会潜意识里认同两家公司的产品,很大的推动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力!
此外,林强生还有着更大的野心,在政府银行办公电脑上国内也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当然了现在国内的政府和银行对电脑办公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但林强生也会推进他们往这方面努力。
在硅谷总部实验室外,林强生正在盯着电视屏幕,此时已经到了12月25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公司里的美国雇员都放了假,但唯独从洛杉矶LS研究所来的电子工程师科迪南在场,因为他是个犹太人对美国人的圣诞节不感冒。
作为电子工程师,科迪南也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只不过以前林强生把他当做一名汽车电器专家,实际上将近40岁的科迪南也曾有过研发半导体技术的经历。
“啊哈老板,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简直太专业了,操作这么精细的光刻机我都达不到他们这样的稳定程度!”科迪南惊叹的看着电视屏幕大声赞道。
屏幕上,张熙教授和他的助理工程师操作着光刻机等设备正在做着流片,这款东星原型芯片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两个月的设计,终于要面试了!
东星原型芯片是一款16位处理器,它可以支持16MB内存,带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模块使得它可以管理虚拟内存。和8086一样,它也没有浮点运算单元(FPU),不过它可以使用X87协处理器。
张熙教授带领着国内来的工程师们用两个月的时间设计出芯片电路,这样的速度在国内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林强生这里他们每人都有一台电脑可供使用,而且还有丰富的技术书籍文献资料可供查阅,在国内难得一见的保密级资料在这里也应有尽有。
对工程师们帮助最大的则是电路设计辅助软件,这种辅助软件有着很好的数据库提供支持,使得工程师们不必做复杂繁重的电脑绘图工作,点几下就有了结果,比手绘电路图提高了上百倍上千倍的效率!
这些国内来的研究者如痴如醉的汲取着这里的营养,然后又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在实验室里阅览室里学习工作。
美国雇员对这些中国人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疯子”“精神病”之类的词语,而这些人则完全不在乎美国人对他们的好奇敬畏排斥等异样眼光。也许是受林强生本身的影响,让他们有一个中国式的老板而更有了底气;也许是这些人刚出国还没有接触国外的华人社会接触到不良习气。总之这批工程师技术人员有着不卑不亢不妥协的倔强精神,这也是支持他们刻苦工作的动力源泉!
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研究团队制作出了22块芯片,中途董家盛团队替换下了张熙团队,毕竟张熙教授六十多岁了制作芯片劳心劳力精神高度集中长时间的工作非常损害身体,林强生也怕张熙教授的身体撑不住。
他等在实验室外,此时已经到了第二天的中午,科迪南早已经下班回家享受假期去了,因为圣诞节过后西方人也有四五天的假期。
张熙和董家盛两位教授早已经开始对芯片进行测试,如果原型芯片的测试数据达到理想要求,那么这款芯片将正式量产。
国内的林兰英教授也很关注美国实验室的测试数据,越洋电话就基本上没断过,双方一直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互通消息。如果这边测试数据成功,滨城的半导体工厂也将对这款芯片准备生产。那里的生产线通过将近一年的技术改造,已经初步达到了1。5微米制程技术。
“测试完成!”通话器里突然传来工程人员的话音,声音中有着疲惫也有着兴奋。
林强生扑向了通话器抓住话筒焦急的问道:“数据怎么样?”
“成功了!我们设计出了一款真正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芯片!”屏幕上能看到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热烈欢呼的场面,以及张熙教授董家盛教授开怀大笑互相庆贺的欢快动作。
“这款芯片采用了1500nm制成技术,共集成了126;000枚晶体管,功耗N/A工作电压5V,插槽类型68pin核心面积49mm2,时钟频率612MHz,最高可达22MHz!。。。。。”
测试人员报上了参数,芯片的一个健全的验证测试包含很多详细的信息。它一般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为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在修复或者完善设计的交互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主要包括芯片的CMOS工艺等的特征描述、工作机理的描述、电气特征(DC参数,AC参数,上/拉电阻,电容,漏电,温度等测试条件,等)、时序关系图、应用信息、特征数值、芯片电路图、布局图等。将芯片在验证测试流程中经过参数测试、功能性测试、结构性测试后得出的测试结果与上述数据信息比较,就会有针对性地反映芯片性能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据这些问题,设计工程师可以对设计做出相应的改进。
听着研究人员一项项报着数据,林强生脸上也大大的露出了笑容,同时却有眼泪顺着脸庞无声的滴落了下来。
李晶和王慧昌也接到了消息迅速的赶到了实验室,李晶看着林强生留着泪的脸庞她的眼角也湿润了,李晶张开双臂对林强生动容的说道:“强生,恭喜你!”
林强生看着李晶和王慧昌笑了笑,他擦了一下眼泪和李晶拥抱了一下,然后和王慧昌互相看了看两人又是大笑了一番然后热烈的拥抱大力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夫妻两人也十分激动,这座基地他们两人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这里的实验室生产线甚至建筑工程都有着两人的辛苦参与。从开挖地基开始,两人一天天看着公司成型,这里就像两人的孩子一样。研究团队在这里制造出了一款拿得出手的芯片,这样大的成就也让王慧昌夫妻二人高兴不已!
“成了,我们成功了!”林强生喜悦兴奋的叫道。这样的成功可真是来之不易,多少次的细细思量多少次的和国内打交道多少的辛勤汗水,终于换来了一块仅有49mm2面积的芯片,别看它面积小小的但是却承载了这里所有人的希望!
王慧昌拍着林强生的肩膀大声的说道:“好样的,你带来的这些技术人员都是好样的,他们都是天才!”
林强生松开手看着两人笑道:“那当然了,只要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国内的研究人员丝毫不差于美国人!”
王慧昌笑着问道:“老板,这回我看你不给这些研究人员加工资是不行了!”
李晶拿手绢擦了擦眼泪,听到丈夫挤兑林强生的话后她也破涕为笑的说道:“说的也是,这些研究人员拼命的工作拿的却是国内的工资,这就叫剥削吧?是严重的剥削哦!你这样让我都不好意思领薪水了,我抗议!”
林强生哈哈笑道:“当然要加工资!不但要加,而且还要领和美国人同样的薪水,还要把半年来他们理应得到的薪水补齐!这些国内来的科学家工程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块芯片一出,我相信不只是公司内的美国雇员就是整个美国华界,甚至美国计算机界都要被大大的震动一番!”
第二百九十二章奖金薪水纷至沓来
“哧——”密封门打了开来,张熙教授和董家盛教授互相搀扶着走出实验室,林强生迎接上去祝贺道:“恭喜二位教授,我们有了一款自己的芯片!”
张熙宽慰的笑道:“还要多亏了你的这座先进的实验室!”
林强生连忙说道:“没有张教授和董教授还有研究团队的努力,就是光有先进的实验室也无法制造出一款先进的处理器!”
张熙和董家盛都笑着点了点头,他们从国内带过来的团队确实是非常出色,如果没有研究人员们的刻苦努力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设计制造出一款1。5微米制程技术的先进芯片,这款芯片比上一代8086芯片提高了3倍数量的晶体管!
为了鼓励研究人员们的科研热情,林强生向陆续走出的研究团队成员们大声说道:“你们研发出了新型芯片,公司为了犒劳大家决定向各位发放同美国人相同的薪水标准,并且过去半年来的薪水也一次性补齐!我在这里谢谢大家,非常感谢!希望这份迟来的薪水,没有让大家失望!”
“真的?太好了!。。。”原本辛苦工作了很久的研发人员们听说林强生竟然要按照美国人的薪水给大家发工资,一个个不敢置信的议论着互相确认着。
“小林同志,你说按美国人的薪水发工资?”董家盛带着大家的疑惑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笑着对董家盛和众人说道:“当然是和美国人同工同酬了!原先对不住大家,一直在用国内的工资标准给大家发薪水!以后都不会了,自此就按照美国的规矩办,电子计算机工程师该是多少薪水就是多少薪水!在英特尔工程师的工资以5千美元月工资起薪,普通技术人员也是3000美元起薪,公司会按照和英特尔相同的待遇给大家发薪水的!以前对不住大家,今后还希望各位继续努力!”说完林强生向众人微微的鞠了一躬。
众人惊讶的看着林强生,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刚才他们听到了什么!林大老板居然要给大家发美国工资,难道自己听错了吗!
“太好了!Wow!。。。”
突然大家欢呼了起来,众人的兴奋溢于言表。今天真是双喜临门,他们经几个月的准备和研制一款世界先进的芯片被他们亲手制造了出来,同时又听说了林强生将要给他们涨工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