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他极其后悔,当初刚报道之时的测验,答得太好了,被分到了快板,这也是病啊~!

林强生连着上了两个多月的课,也有些乏了。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时间长了,开始坐不住了。

林强生开始有事的时候早退,他也确实有工作,现在还在汽车厂里担任着模具车间组长。再说平常林强生还有一些想法,想要实现,往往画图会占用他的大部分时间。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时间,转眼到了五月。

这天上完了英语课,林强生拿起笔和本,对着陈瑶说道:“瑶瑶,今天厂里的生产线落成,我要回去参加典礼。你帮我记笔记啊,拜托了!”

陈瑶哼了一声,嘟起了嘴巴,说道:“每次都这样,找各种理由旷课,你能不能不这样啊,在学校好好上课!”

林强生上课也就三分钟热度,让他呆在学校没完没了的学些陈旧的知识,那真是太难为他了!

林强生笑着说道:“这次真是生产线落成,不骗你!我回去了,拜拜!”

陈瑶转过头去不理他,等了一会,回头发现林强生真的走了,这才郁闷的跺了跺脚。

“真是个大无赖!”

“瑶瑶,生谁的气呢?”一位班里的大姐姐走过来,抱着陈瑶的肩膀,逗趣的说道。

陈瑶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女生,可以说是全班级的掌上明珠,小公主!所有人都十分爱护这位小妹妹。

陈瑶嘟着小嘴,脸蛋鼓鼓的,现在的样子非常可爱。

“呵,林强生又跑了!没关系,等他来了,你不理他,看他急不急。”

一帮大姐姐们,纷纷走了过来关心陈瑶,互相笑闹着。

&;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amp;lt;/a&;amp;amp;gt;

第三十六章汽车厂落成

林强生开着车回了工厂,远远望去汽车厂焕然一新的大门外,站满了迎接领导的人群。大门两边,一列列红旗迎风飘扬、一万响的鞭炮,被长长的竹竿挑起、还有锣鼓队,布置在两边伴奏。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领导来检阅!

锣鼓队的队长,向厂门前的大道上远远看去,一辆崭新的红色吉普车行驶了过来,他立刻兴奋了起来。

锣鼓队队长跑到门前,招呼着众人,大声的喊叫道:“快,快!招呼起来,招呼起来!唢呐,预备。。。。。。开始!”

锣鼓队的乐手们,马上热闹的伴奏了起来。

首先是,唢呐开吹,然后大鼓敲响,再就是大锣:“嘀嘀啦啦嘀啦啦、咚咚啷咚,咚咚咚、歘歘,歘歘,歘歘歘。。。。。。。”

大门前的现场,立刻热闹了起来。

鞭炮队没搞清楚状况,有人马上奔过去找火头,马上就要开始跟着乐点,点炮了!

林向荣老远看了一眼,看出好像是自己儿子的车。他再仔细一瞅,还真是自己儿子开的那辆红色牧马人。

这辆牧马人平时被林强生用着,接送一下学校、单位的专家教授。

林向荣连忙大声的喊道:“停停,别点,别点,鞭炮别点!锣鼓别敲了!那是我儿子!”

有的师傅们也看见了是林强生开的车回来了,连忙向鞭炮队锣鼓队,大声的喊叫阻止。

鞭炮队的小年轻被拉住,好悬让他们把火线点着。

锣鼓队也停了起来,锣鼓队长看着驶进的吉普车,一时懵了。

林强生驶近了厂门,看到大家都被自己搞迷糊了,一时开心的哈哈大笑,他边笑边打开车门走下汽车,向众人大力的挥手,学着特殊的腔调,叫道:“同志们,好!”

“哈哈。。。。。”厂门口的人们被林强生逗得都笑出了声。

郑永民和常远庭两人,看着厂门前热闹喜庆的情景,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二人多少次幻想工厂有一天落成,设备都被按放在车间里,工人们天天喜庆的来工作,生产出一辆辆崭新的轿车。

这一天,终于马上就要来到了!

林向荣没好气的上前和林强生说道:“行了,别逗乐子了,闹笑话!赶紧把车子开进厂里,一会省市的领导就该到了!”

“哎!”林强生笑嘻嘻的叫了一声,上车后一脚油门,汽车驶进了工厂。

将近10点钟,大道上驶来了一列车队,其中有七八辆轿车、几辆吉普车,加在一起排了老长的车队。

这个规模,铁定是领导们来了。锣鼓队队长,特意请示了郑常二人,确定之后锣鼓再次被敲了起来。

车队慢慢的停在了厂门口,领导们纷纷下了汽车。

“噼里啪啦。。。。。”一万响的鞭炮被点响。五六百名工人,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蓝色工作服,热烈欢呼领导们的莅临检阅。

江岸汽车厂的大门口,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杨书记左手边,走着林向荣生产厂长、常远庭厂长、郑永民主任,右手边走着工业局的秦祁东局长,然后是哈市市委书记李建白,还有其他的省市领导同志。

杨书记刚刚担任省内第一书记职务,兼省长工作,尤其杨书记本人还是工业方面的出身,对工业建设情有独钟。而且为人心态好,懂得与时俱进,在多次场合下提出工业要搞现代化,要和国外学习,努力发展新技术,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参观的一行人来到发动机铸造车间,现在的发动机缸体、已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汽车厂上马了两台5吨水冷冲天炉,保证了浇筑铁液的持续性。

林向荣介绍道:“杨书记,这里是缸体浇筑车间,您看我们厂已经实现了缸体连续生产。我们厂的设计人员,设计出了这两排国内唯一的半自动化缸体浇筑机生产线。您在外面是很难看到缸体浇筑过程的,我们通过观察口来观察整个过程。这样不但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还避免了一些意外的干扰。”

“各位领导,我们厂的浇注机生产线,基本实现了电气控制。工人只需按按钮,机械设备就会实现浇筑缸体的工作。”

杨书记感兴趣的左瞧右瞧,果然在外部看不到浇筑过程,他兴致盎然的问道:“你们这每台浇注机,是不是还要人来盯着?浇筑时间,控制在多少秒啊?”

林向荣想了一下,看了看众人,心情稍微紧张忐忑的说道:“我们每台浇注机,还是要靠人工实现半自动化的。每台机器,现在都要有人在旁协助生产。浇筑缸体的时间,现在已经可以控制在3分钟~5分钟以内。“

紧接着他又解释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实现在秒上控制浇筑时间,但我们接下来会努力研究出真正的全自动化浇注机,能够控制温度、力度、稳定、浇筑时间少的浇注机!”

杨书记、秦祁东局长、李建白书记和在场的众人都笑了笑。

杨书记打趣的说道:“恩,这很好嘛!3~5分钟的浇筑时间,也是很大的进步!不错,你们的努力,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林向荣暗暗捏了把汗,还好杨书记没有提出什么不切实际的苛刻要求,还肯定了汽车厂的努力成果,这样就算不错了吧。

领导们陆续参观了整个工厂。看到工人们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操作着各种零件加工设备,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市里的李建白书记,笑着说道:“想不到咱们省内的同志,悄悄的干起了好大事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快赶得上国家支持的事业了吧?”李建白老书记摇了摇头,表示对江岸汽车厂的出现很不可思议。

郑常二人笑着看向林向荣,林向荣语气略带骄傲矜持的说道:“这都是我们厂全体人员,努力的成果!”

常远庭笑着说道:“厂里大有人才在,只要努力去发现!”

众人都被他的顺口溜,逗得笑了出来。谁不知道有人才,但是什么人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大工业分工合作,每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人只负责一项零件加工任务。这让只经过短暂培训的众多新工人们,操作起来很容易上手。

杨书记等人看了车身板材锻压车间,更加欣喜的看到,这里居然实现了立体式半自动化,这个车间和车体装配车间相连。车间架设有横梁,上面安装了轨道,机械手抓住加工好的车壳毛坯调运到其他工位。

锻造好的车身板材,直接在线上被各种人工机械、焊接设备加工,铣销、点焊等等可移动的机械设备,被工人们随手抓住,在固定的车身点位上进行加工生产,这些工具成了人工的半自动化设备。

这条生产线设计的非常有创意,林强生和安永等人,琢磨着自动化现在搞不出来,缺乏软件程序方面的人才,他们想着那就先来个人工干预的,于是人工半自动化生产线就这样形成了。

杨书记饶有兴致的观看车身加工,只见一架架空车身毛坯经过生产线上的工人加工后,由轨道慢慢向组装车间送去。

“这个好!灵活方便,充分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同时又结合了国内实际!”杨书记点点头,笑了。

在汽车组装装配车间,王大明师傅也在这里。如今厂子里不再需要钣金师傅们敲车身了。厂子的几位负责人考虑到钣金师傅们心思都比较细腻,又因为长时间的噪音伤害,耳朵都有些毛病,就把他们都安排来了组装车间。

王大明等师傅和他们带的徒弟们,欣然接受厂里的安排,欢天喜地的来到组装车间工作。

轿车从组装车间被他们亲手装配出来,无疑使他们非常有成就感。这个车间的工人,挑的都是心思细腻,干活细致的工人,他们全厂待遇最好,而且这里女性员工极其的多。他们从而,惹得了全厂的年轻工人们心中的羡慕嫉妒恨。

好的汽车装配工艺,是轿车生产的关键因素,林强生知道很多前世的工厂之所以什么都不差,最后装出来的产品却档次很低,这就是工厂的装配工艺不过关。欧美人、日本人,可以把车型、技术专利等东西都卖你,但是人家不卖自己的看家绝活和这份几十年来总结出的手艺工艺。国内的轿车厂在这方面缺乏认识,不重视装配工艺,吃了很多教训,最后在市场上吃大亏,被落了个差名声,怎么改变也不行!林强生反复向厂子领导,强调装配工艺的重要性。厂领导也支持了他,放手让他去干,所以组装车间的建设中充满了林强生意志!

领导们一圈参观下来,众人都感到非常满意。杨书记等人不住的点头,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林向荣说道:“据我们预计,每年江岸汽车制造厂能够生产8万辆轿车,将近9万辆。如果生产材料充足的话,工厂可以满负荷生产;再有工人的加工熟练度提高,更可以生产超过15万辆轿车。全年轿车生产量,能往上翻上一倍!我们很有信心做到!”

杨书记笑着惊讶的问道:“哦?你们厂里有这么大的信心?!”

林向荣看了看郑永民、常远庭二人,三人眼神坚定,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有信心!”

常远庭铿锵有力的说道:“只要省里支持我们厂的发展,我们绝对能把轿车生产规模翻一番!”

杨书记笑着点了点头,他向秦祁东看去。秦祁东连忙表态的说道:“请杨书记放心,我们工业局一定联系省内各大单位,给予江岸汽车制造厂全力的支持!”

杨书记听了之后,重重的点了点头,对着林向荣和常远庭、郑永民三人,说道:“嗯,我本人也表个态!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一定支持你们厂的生产工作!”

杨书记继续笑着说道:“只要你们厂的生产能够上得去,省里一定不会拖了你们厂的后腿!”

众位领导,听到杨书记这句类似玩笑话的表态,都轻轻的笑了笑。这样的支持,不可谓不大!省里第一人这么表态,以后谁还能不支持汽车厂!

郑常林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激动、感激等等诸般情绪。的确,这样的承诺,对江岸汽车厂来说,足够了!对工人们来说,足够了!还想要什么!

“杨书记,您要不要跟工人们说说话?”郑永民全程只是陪同,说话的时候很少。此时这位将近70岁的老人家主动上前,向杨书记问道。

杨书记比郑永民还年轻,他连忙双手握住郑永民的手,笑着说道:“郑主任,你可比我岁数还大,可不行这么客气啊!讲话就不必了,不要影响工人们的生产工作!这样就挺好,挺好!”

郑永民岁数大了,这也是他不凑上来的原因。听到杨书记这样说,笑着点了点头。

&;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lt;/a&;amp;gt;

第三十七章保持

领导们走了,工人们都轻轻地松了口气。原本像样的生产线,立刻变回了原形。

原来,工人们知道大领导来参观。他们在领导来的时候,极力的表现。这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是做给大领导们看的。这样的样子货,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这些新招进工厂的工人们,还没学会长时间集中精神,还没学会在流水生产线上默默的工作。

如今的工人太调皮了,他们大部分的年龄在二十五~六岁左右,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工人,想的事也多,同时又都经历了动荡不安的青少年时期,然后又在广大农村斗天斗地,怎么可能服管教!他们,一点也不像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型工人那么听话!

各个车间里的班组长,都是原汽修厂的老人。只有这样的工人,才值得领导班子委托信任。这些班组长来回奔波在生产线上,大声的对着新工人们吼叫着:“集中精神,别溜号!领导们走了,咱们也要认真工作,把自己的任务做好,别留给别人!”

林向荣这时在门口,也暗自抹了把汗,心里想道:“差点掉链子了!没想到杨书记问的几个问题,都问到了点上,一切以数据为考量。自己还缺少锻炼,对这些生产数据没有做到滚瓜烂熟的程度。”

林强生走到父亲的身边,笑着说道:“爸,您真棒!这下子,您可在省市领导们心中有印象了。您在咱们省内的工业企业当中,也有了一号!”

林向荣听到儿子的话后,脸色好看了一些。他没好气的瞅了一眼林强生,训斥的说道:“我是为了出名的吗?!”

虽然语气严厉,但林向荣脸上的表情,怎么也藏不住那份喜悦!

林强生笑了笑,他看着一辆辆轿车被拖运到厂外的空地上,然后又被买家直接提着汽油桶灌满油箱开走。

林强生看着这些买家,感觉特别奇怪他们的行为!买家们居然能蹲守在汽车厂外。每一辆轿车出厂,都能让这帮人兴奋一阵子。有些人会立刻拿着票子奔过去领车。

厂里的业务员,直接在厂门口办公,买家一手交票,一手领车。

业务组的人就是大手笔,一串串的轿车钥匙被拎到厂门口,等着他们的主人。

买主们的购车款早就打到汽车厂的银行账户上了,如今这只是车厂在兑现早半年前的订单。

林向荣在装配车间找到了郑永民、常远庭二人。

常远庭看见林向荣和林强生父子走了过来,他指着新下线的轿车,自豪的说道:“向荣,这大车真好!这个尺寸,坐进去比原来敞亮多了!强生改的可以。这以后工厂会全面生产这种新车,你要抓紧工人的培养,让他们尽快的能熟练加工零部件。我们的轿车订单很多啊!可以说,咱们厂出产的轿车,始终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出厂一辆轿车,就卖出一辆,生产量赶不上订单量!我们等不起啊!”

郑永民也笑着看了过来,老头咳嗽了一声,说道:“别急,咱们还是要保证出厂的轿车没有问题的!要既抓速度建设,又抓质量建设!”

林向荣笑着大声的说道:“两位老领导,你们放心吧!工人们一定会很快熟练起来的。我们生产班子,要在厂里搞一场全面的生产学习活动,充分发扬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工厂就是工人们的家,工厂好了,工人们才会更好!”

常远庭和郑永民纷纷点头,常远庭说道:“好,向荣你抓工厂管理,我们放心。”

他看了一眼郑永民,对着林向荣小声的说道:“老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我打算让他去医院全面检查检查,看看身体。以后厂子的生产管理,可都要看你的了!”

郑永民看着两人,眼睛里闪过一丝淡淡的忧伤。工厂眼看就要大发展了,结果他的身体却不行了。

郑永民暗自叹了口气,笑着对两人说道:“我看强生不错,干工作也很细致,又是个大学生。你们好好培养培养他,他以后有什么意见,要是对的,就按强生的意思办!”

林向荣看了一眼林强生,点了点头。让自己听从儿子的意见,林向荣虽然感觉别扭,但是老主任的话,还是不要现在就反驳的好。

林强生一直在旁边,郑永民的话,让他非常感动。他忍不住的说道:“郑伯伯,您多保重身体!厂子的全年生产量,上了15万辆的时候,您还要来看看啊!”

郑永民笑着点了点头,他转身朝着车间里慢慢走去。老人家背着手,就像在自己家的庄稼地里溜达一样。他要在每个工位上看看,把这些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常远庭看着郑永民蹒跚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对着林向荣说道:“向荣,我们已经和上级推荐了你来担任厂长,以后工厂就看你的了!”

林向荣激动的说道:“常厂长,您还能多干几年!为什么?”

常远庭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比老郑就小几岁,我们都不年轻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日子没过多久,上级下发了通知,升任林向荣同志为江岸汽车厂厂长,常远庭同志接任郑永民的主任一职。

这天,林强生站在装配车间的门口,检查着这辆轿车的装配质量。

林强生对工厂生产的原捷达一代,进行了重新调整改造。增大车身尺寸和轴距,让它能真正适合国内的国情需要。

江岸汽车厂生产的这辆捷达车,有些像是捷达二代。但它仍然采用了一代的组合式大灯,加装了空调系统和转向助力系统,车轮毂也增大了尺寸。

除了沿用第一代捷达的中网罩、整体式大灯,外形尺寸基本和第二代捷达一样。

第二代捷达基于全新的第二代高尔夫平台,同时车身也更加宽大,乘员从一代的4人增加至5人,整车长度增加了100mm、轴距增加了66mm,达到了2470mm、宽度增加了53mm。以上变化带来了驾驶室以及行李箱空间的增大。

这车给人的感觉,就是空间大,后备箱大,这两点简直成了国人的最爱。虽然国人没有欧美人的体型,但我们要的空间必须非常的大!

这款捷达,也就是国内老百姓最熟悉的捷达。像以后的捷达王什么的,都是它的延续。

林强生检查了一圈,汽车装配由原厂的钣金师傅们把关,整体上感觉还不错。至少坐上去之后,车体内没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响声,使劲的折腾一阵子,外壳车身也没有变形。

林强生坐在驾驶位上对着副驾驶上的王大明师傅,大声的叫道:“王师傅,你们装配车间干得不错!你们要把组装装配的注意事项,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要记下来,形成规定!把它们都传下去,最小的一些细微的该注意的地方,都要记下来!要保持这个优良的传统,最好几十年!”

王大明大声的对着林强生,叫道:“你要继续这么开?好啊!开吧!我坐着挺舒服,保持这个速度!”

。。。。。。。。。

第三十八章从票贩子开始

林强生开着牧马人,行驶在去红旗公社的路上。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帆布小包,里边装着这阵子他从厂里工人手中赊收上来的糖票、罐头票、肥皂票等城里人剩余的商品票。

上次姐姐林香走时,林强生就曾经跟她商量过,要用城里供应的商品票换取农民手中用不了的布票。这是笔大生意,林强生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来临之前,在经济大潮初期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必须想方设法的弄到第一桶金。繁荣社会,富裕自己!林强生回来后,考虑了一段时间,有了这么个朴素的想法。

林强生想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什么是自己能做的。所以他盯上了农民手中的剩余布票,这些布票在城市当中,是相当紧缺的资源型商品。任何人有了充足的布票,立刻就会被另眼相看。虽然倒卖布票,有冒投机倒把的风险,但是林强生实在是等不了了。不干点什么坏事,他憋得难受!布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它是人们购买布匹的资格凭证。从1954年国务院发布《棉布计划供应》起,到1983年底布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前后经历了30年。一寸棉,一尺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在21世纪的十年后,任何人打开家里的衣柜,一摞摞的服装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可是,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仅仅在三十多年前,衣服还不是一件想买就能买的东西!没有布票,拿着钱你也买不到衣服。只有布票在手,老百姓才觉得手里握着一笔真真正正的财富,小小的布票在1978年的困难时期,比钱还贴心、比钱还值钱!只要有了它,国内面积那么大,马路上任你奔跑、高空中任你飞翔!

这时候,省纺织公司负责全省所有市县布票的发放,1978年国民经济仍比较困难,发给城乡居民的布票一般都不充足。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