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向荣看了看儿子,这时候即使不知道也得点头啊,于是说道:“嗯,这样车头较低的设计更有利于空气通过车体表面。可以有效减少风阻,比抬头设计要省油的多!”林向荣搜肠刮肚,尽可量的让解释合理一些。
“嗯,我想也是!风天低头好走路嘛,扬着头还不得把帽子吹飞喽!”常远庭说完,哈哈的笑了起来,打破了方才沉闷的气氛。
第三章车型定了
图纸被厂长和主任,拿着去了办公室,两人研究去了。
林强生也没什么事,就出了车间。
中午的时候,林向荣和林强生父子两个一起回了家吃饭。他们的家就在厂子边上,走路也就几分钟。
母亲徐红梅在家热好了饭,到了家父子两个就吃上了。
吃完了饭,林向荣向儿子问道:“强生,今天的车型真是你当时想出来的?”
徐红梅不解的问道:“怎么了?儿子第一天去单位,不顺利?”
“没有!妈,我画了个草图给厂里。”林强生说道。
他继续道:“那车是我想到的,怎么了?爸。”
林向荣笑了笑,说道:“好,我儿子出息了啊!还会设计车型!”
林强生呵呵笑了一下,他也不好说出,那车型是前世的著名车型,在国内没有对手与其一战的神车30年!
否则的话,如何解释。
林向荣笑完,向儿子问道:“那你跟我说说,你设计的内饰仪表是怎么做的?我看仪表盘好像很复杂的样子。”
林强生想了想,说道:“仪表嘛,主要是通过塑料模具,压塑而成。”
林向荣惊讶的说道:“哦?我看你在内饰上用了很多塑料啊!还留了很个空槽,是干什么的?”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那些空槽,是空调和收音机。咱们国内的车,现在很少有装空调收音机的配置,但以后的车都会有的。以前的车大多采用铁包皮的形式做仪表。但那样不经济,也增加车重。采用塑料代替钢铁,是大趋势。”
林强生还想说,叶子板和保险杠也可以用塑料做。但这样的话,父亲肯定接受不了,77年说出这种想法,会让人觉得是他疯了吧。
林向荣笑了一下,说道:“你啊,谁跟你说这是大趋势的?现在塑料比钢铁还贵,怎么可能汽车上都用塑料?!”
林强生讶异了一下,随即醒悟过来之后,点了点头。现在国内物资匮乏,塑料制品也不充裕。
同时,目前国内合成化工工业并不强大,还没有显示出可以比肩钢铁工业的同等地位。产品稀缺,自然价格昂贵。
“以后会便宜的!”林强生只好退而求其次,给出了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行了,躺一会,一点钟就上班去吧。”林向荣说了一句,在炕头上一躺,就要眯一会。
林强生点了点头,默然的走回自己的小屋。
“儿子,怎么了?”徐红梅跟着儿子,小声的问道。
林强生看着关心自己的母亲,看着她年轻的面貌,由衷的感到一丝开心。
还好自己前世儿子已经成年,并且已经结婚生子了。父亲母亲也不至无依无靠,况且自己还有哥哥姐姐在世。
他笑着说道:“妈,厂子里不是搞什么学大庆学建设吗?我就画了个车图给厂领导。”
“哦!那好啊!我还以为,你在厂里出了什么事呢。”徐红梅松了一口气。
林强生笑道:“没有,妈,你放心吧。”
徐红梅笑呵呵的点了点头,看了看儿子,转身回屋了。
林强生关了门,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几张照片,他走近仔细观瞧。
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他家也没什么亲人。
林强生上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林强东,现在在南方当兵。姐姐林香,去了农村当知青。
看了一圈,林强生笑了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老常,我看强生这孩子画的车图不错,你觉得呢?”郑永民下午上班后,拿着茶缸子来到了常远庭的办公室说道。
“嗯,我也觉得不错。要不咱们就试着,按这个图纸造车?”常远庭也点了头,说了自己的想法。
“好,等小林来了,问问他具体车是怎么个造法,他不是去红旗厂学习过吗,咱们就按着一汽的样子来!把咱们厂,也建设成像上汽那样的大厂!”郑永民笑呵呵的说道。
“行,一开始我就觉得咱们造车不能仿造伏尔加,咱们应该造出来既便宜又好开的小轿车!强生这孩子画的车型就不错,正好应了我的想法。”常远庭说道。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能造出像上海牌那种的小轿车就不错,不用寻思什么伏尔加。那种车,大领导都未必有的开,咱们还是尽自己能力而为的好!”郑永民也点头说道。
这样两位厂领导,就达成了统一意见。下午的时候,就找到了林向荣说了这个事。
“什么?真的造我儿子画的那种车?”林向荣一时脑筋转不过弯来。
他没想到两位领导,就这么轻率的决定把自己的成果闭了,竟然采用自己儿子的游戏之作!
“是啊,老林!我觉得咱们厂,还是量力而为的好!不用想着什么伏尔加,那车咱们也造不出来。你儿子设计的小轿车,就挺好的。”郑永民说道。
“可是。。。。。”林向荣一时没了话说。毕竟自己画的图纸也有个把月了,这说闭就给闭了,一时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行了,小林,就按主任说的来吧。咱们量力而行,别没等走呢,就跑起来了。那种高级车,咱们现在还是干不了的!”常远庭接过话头,向林向荣说道。
“。。。。。那行吧。”林向荣想了一会,无奈的点了头。
“咱们说干就干起来,上面不是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吗?大庆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抢干、实干、快干的精神!咱们就应该抓紧这个车快速上马,要做个真正的小轿车,做个受各级单位欢迎的车。把这个事,做到实处去!”郑永民主任对着林向荣说道。
林向荣一听老领导说起了精神,立刻认真的听着。
接着,郑永民又笑着说道:“老常,你看看给新车取个什么名字合适?”
“嗯,要不叫前进轿车?。。。唉?这起名字我还真不在行!”常远庭说了个名字,自己也觉着不满意。
几个人互相商量了一下,都没有太好听的名字。
“要不,把强生叫过来吧,没准他会想到什么名字呢?这个车型又是他画的?”常远庭向郑永民建议道。
“好,小林,你把强生叫过来吧。看你儿子有什么好名字没有。”郑永民也点头,向着林向荣说道。
“好吧。”林向荣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己一个多月的工作,算是白做了。
林强生在外边跟着师兄师姐们插科打诨,也没什么事干。
他被父亲叫进了厂长办公室,听了他们的问话之后,笑着说道:“这车,我还真有给它起了名字。”
“哦?说出来听听。”常远庭感兴趣的说道。
郑永民也笑着点头。
林强生看着几人,说道:“我给这车起个名字,叫,捷达!捷报的捷,达到的达。”
郑永民轻轻的念了几遍,笑道:“捷达!好名字啊!这名字,一听就能成功似的!”
常远庭拿着笔,在纸上写了几遍,笑着说道:“捷达。。。,行,这车就叫捷达了!这名字真不错!比我想的什么前进强多了!”说完也笑了起来。
林向荣瞅着儿子,惊奇于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头脑变得这么聪明了!
林强生笑了笑,挠了挠脑袋,说道:“我感觉这名字也不错,不用怪可惜了的!”
第四章王大锤
车型定下来了,尽管林向荣心里还有些小疙瘩,但自己儿子设计出的车,他还是很有些高兴,和小骄傲的。
在两位厂领导的鼓舞和带动下,全体汽修厂的工人师傅们,马上热情似火的投入到了新车的制造当中!
修车师傅,也能造车?!
外人听了,没准会以为这是个笑谈。但可别真以为现在的修车师傅,就只会拆车装零件。
因为1977年这时期,还不流行汽车返厂修理。汽车零件的使用,也在遵循着,修修补补又三年这么个思想传统。
所以能在修车厂解决的事情,就在这里解决了,包括一些零件的制造。因此,江岸汽修厂也有个规模很小的零件加工车间。
修车师傅们,也不只是修车,这里边或许就有厉害的钳工、车工。
“小林,把你儿子叫进来吧,别让他在外面晃悠了。强生可是个能设计车的人才啊!”常远庭在钣金车间里,对着林向荣说道。
“对,把强生叫过来。看看这车壳,在钣金的时候给点意见。”郑永民也说道。
“哎,好,我这就去叫去。”林向荣无奈,只好怏怏的去找自己儿子。
五六天过去了,林强生已经适应了重新回来后的生活,快乐的当起了青春期少年。
这几天师傅们都在车间里忙乎,他仗着自己有些技术,显然成了院子里的大拿。一般来的车有个什么毛病,他一上手,看两眼听个声音就知道哪有问题。
此时林强生正抄着手,站在一个车位旁边,指挥着众人修理一辆绿色老解放。
“强生,厂长主任叫你过去。”林向荣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哦,来了。”林强生扶了一把帽子,走在父亲后边。
“强生,去造车啊?”古宏亮叫道。
“我也不晓得。”林强生回头说了一句。
“唉,这小子来没几天,就忽然抖起来了!这又会修车,又会画图的,怎么以前没听说他这么牛?!”一个徒弟在人群中,感叹的说道。
“切,嘚瑟!”古宏亮羡慕嫉妒的道。
陈兵从车上跳了下来,把手里的板子往工具箱里一放,抓了把雪搓了手,然后就向着钣金车间走去。
古宏亮看了一眼陈兵的背影,蠕动了下嘴,只是在嘴里嘀咕道:“会画图又怎么样?终究没有我会修车吃香!”
“人家强生,修车也行!”邹雪在旁边不服气的说道。
“怎么,你看上他了?要不我给你介绍介绍?”古宏亮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去你的。”邹雪脸色红红的扭头走向了一边。
“常伯伯,郑伯伯。”林强生走进钣金车间的会室,向着两位领导叫道。
他刚14岁,叫两位厂长主任什么的正式称呼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就干脆都叫伯伯了。
“哎,强生,你来帮着看看这车的造型。这是你王大明叔叔,他负责钣金,你跟他聊聊。”常远庭笑着说道。
林强生向着一位刚站起身的中年师傅看去,这位就是王大明师傅了。
他叫道:“王叔叔。”
王师傅穿着一身蓝工作服,衣服上有几块补丁,缝得很干净。
他笑着上前拍了拍林强生,说道:“好,好孩子!叔叔一会弄钣金的时候,你在旁边看着点。”
王大明耳朵有点背,因此说话声音很大。林强生耳朵被刺的有些发痒,他赶紧大声的说道:“王叔叔,你看着弄就行了,我在旁边您吩咐着点。”
王大明看林强生这么有礼貌,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叔叔看你的了。”
钣金车间有三位师傅,徒弟有个二十多号人。大家一起挑了个开阔的地方,就开始敲钢板。
王大明几个师傅用工具夹住钢板,然后徒弟一帮人,上去握住工具把手用力顶压。
林强生看看父亲,厂长主任都在身边。他没好意思退缩,只好双手捂着耳朵,紧闭上嘴巴。
王大明握着巨大的铁锤,鼓了鼓劲,一声大喊:“嗨!!!”
“duang。。。”被举起的铁锤砸在钢板上,发出一声巨响,在车间里反复震荡,久久的回音不绝于耳!
“哈哈,好!好个王大锤啊!对,就是要这个劲!”郑永民大声的笑了起来。
“这王大明,以后就叫王大锤好了。这响声!真够劲啊!”常远庭掏了掏耳朵,大声的说道。
林强生看着王大明又轮动铁锤,赶紧的捂紧耳朵。顾不着旁人说的是啥了,别把自己耳朵震出毛病来才最要紧!
“duang、duang、duang。。。。。。”敲击声不绝。王大明拎着铁锤,在众人的帮衬下使劲的砸着钢板。
两位厂领导终于受不了了,主动的退出了车间。
“强生,怎么样?”王大明向着林强生喊道。
林强生赶紧放下手,走到钣金旁边看了看。
王大明摸了摸钢板的弯折处,大声的说道:“你看折成这样行不行?”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行,挺好!就要这样。”
王大明大声的笑道:“幸亏你画的车型,没有弧!要是有弧度,那可老费劲了!你这车好啊,棱棱角角的好弄!”
林强生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是啊!还是王师傅厉害!”
王大明哈哈大笑了几声,等着把钢板换到另一侧,又举起了大锤。
林强生赶紧跑到一边去,在钢板跟前他可受不了,太刺激了!
王大明敲得十分愉悦,而且颇觉顺手。
林强生以前觉得,捷达这种车型方方正正的,太取巧了。
后来明白了,这是机械工艺发展到一定高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极致的简单之美。
国人为什么会坚持捷达30年,并且还把它誉为神车。在21世纪,很多新车推向市场之时,捷达依然长盛不衰,坚持10万元以上的售价还不降价。
林强生觉得,就因为捷达方方正正的外形,它的简单之美。
国人在生活中太多圆滑世故,太多麻烦困扰,太多关系需要理正。往往人们心中都会有块地方,追求简单,追求方正,不追求奢华,只要它简朴。恰好就是这样的捷达,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可以说,在国外根本没有什么名堂的捷达,就是为了中国人而生。
方方正正的外形,真的很好敲。王大明大开大合的狂砸一通,完全不用顾忌什么弧度问题,简简单单就把钣金件砸成了需要的样子。
“痛快!这砸的真带劲!好久没有砸得这么顺畅了!”王大明哈哈大笑着,把铁锤往地上一放,就欣喜的反复看着自己的杰作。
“王师傅,这个车就是这个样子。”林强生凑了过来说道。
“好,把钣金放开吧。”王大明满意的点点头,笑着和众人说道。
众人把夹具卸掉,钣金发出咔吧咔吧的声音。
林强生看了件的形状,觉得没有问题,他点了点头。
这是前车盖,包括翼子板,现在它们还是一个整体,等着切削加工后就会被分开。
在国内造个车样,现在也只能这么敲出来,师傅们用铁锤、木槌手工敲打。
东风、红旗、吉普212、上海牌轿车的样车,都是这么敲出来的,什么油泥模样车,合金切削样车,现在都没有那样的条件。
因此,钣金师傅们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环。
林强生在钣金车间里,呆了两个月,和钣金师傅们一起敲车样。还好,大锤砸钣金的时间不是太久,多的是时间是用小锤,在车身上慢慢敲打。
两个月,捷达的外壳,终于被师傅们一点一点敲出来了。
这不仅让林强生感觉到,人多力量大的好处。至少这么搞,工艺要求就会变得很简单。
“王师傅,我爸说明天车壳就能上车了。”林强生笑着对王大明说道。
“嗯,上车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咱这车壳子造得这么好,这么快,装上了肯定带劲!我高兴啊!”王大明大声的笑道。
林强生看着两个月以来的杰作,也由衷的感到一阵满足。
车壳子在众人的围观当中,被放在了铁架子上。它现在的外貌,还十分丑陋,没有上漆,钢板表面透着发乌的金属光泽。
林强生觉得,这是所用钢板金属配方不对造成的。这还有待以后,研究出更优良的车用板材。
林向荣走进钣金车间,围着车壳转了转,欣喜的拍了怕金属表面。
“爸,怎么样了?底盘弄得如何了?”林强生向着父亲问道。
这车的底盘,就是由上海牌轿车的底盘改的,只是临时装上看看效果。以后还得经过不断改进,造出真正适用的轿车底盘。
“嗯,底盘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行驶后,再调试了。明天就能装车,仪表内饰也都弄了,铁包皮凑合先用着。就差座位有些不好办,你设计的那种座椅不太好弄。”林向荣说道。
“啊!居然卡到这块!”林强生惊讶的说道。
第五章母亲的工作问题
傍晚,父子两个一起下班到了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林强生洗了手,走到桌边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先夹了口菜。
“儿子把衣服脱下来,怪脏的。”徐红梅对着林强生说道。
“好。”林强生走到外面把工作服脱了下来,甩了甩,然后走到自己屋,把工作服挂了起来。
晚饭是大米和碎玉米茬子混合米,还有玉米面窝窝头,母亲加了点糖,甜丝丝的。
菜是酸菜大骨头炖粉条,家里有三口大缸用来腌酸菜。桌上还有煮草鱼汤,母亲在江边买的草鱼。
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江水早已开化,钓鱼人又纷纷出来钓鱼了,江边就有鱼卖。
“向荣,市里边要解决我的工作问题了。”徐红梅对着丈夫说道。
林向荣听后,放下碗问道:“老爷子那边解决了?”
父亲问的是,在阳市的姥爷姥姥一家人。他们原来都在教育口工作,因为过去的一些原因,被错误的画分为右派,遭受了一些打击。前阵子听说上级要给他们平反,所以林向荣有此一问。
“嗯,我父母反应的情况,上面核实了。上面调查后,证明了他们的清白,给他们平反恢复名誉了!我大哥,也要恢复工作。唉,一家人总算熬出头了。”徐红梅高兴的说道。
“那好啊!市里给你解决工作,你有什么打算?”林向荣问道。
“我这不是问你吗?我要是工作的话,也跟原来一样去市卫生局上班,好不好?”徐红梅征求着丈夫的意见。
林向荣这时没多思量的就说道:“去卫生局干什么?卫生局现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你还不如去我们厂。我们厂待遇好,工资也高,全市凡是有车的单位,哪个不照顾我们?”
林强生低着头吃饭,听到这里,他隐晦的鄙视了一眼父亲。
他前世,也有这么一出情景。那时母亲也问了父亲的意见,父亲坚持让母亲去自己单位。
结果母亲真去了汽修厂,做了一名普通卫生员,白白失去了市局的正经工作。
事情就是这样,这就是人一辈子的唯一一次机会!又是千载难逢的时机,77年的市卫生局正是缺干部的时候。母亲有文化,是正经大学生,很容易就能干出一番成绩。
结果,前世就听了父亲的话,母亲成为了一名普通卫生员。
卫生员和干部,在身份上天差地别!一个日后是老百姓,一个是政府官员,以后两者之间如天上地下般的距离。
等到九十年代,私人汽修行业崛起的时候。那时的江岸汽修厂,早已不如以前风光,只能濒临破产。
母亲托人拜托关系,才弄去了卫生局,以普通勤杂工的身份,直到最后退休。
现在又到了选定人生的十字路口,林强生不能让没有眼光的父亲,再埋没母亲的前程了。
现成的干部工作都不去争取,进什么汽修厂当卫生员啊!
“妈,别去汽修厂了,当普通卫生员没前途。你还是去市卫生局吧,干部身份多好!”林强生抬头说道。
“啊?去卫生局啊?”徐红梅惊讶的对着儿子问道。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在这时发表意见,以前从来没见他说过什么啊!
“你懂个屁!去卫生局连工资都开不出来,就去汽修厂挺好!”林向荣瞪了一眼儿子,坚持让妻子去自己单位。
林强生没理父亲,继续对着母亲说道:“妈,去卫生局好!以你的资历,没两年就会升上去的。到时候,咱家就可以换房子了,没准妈你能分套楼房!”
徐红梅惊讶了一下,仔细想想还真有儿子说的那种可能。
见到妻子点头,林向荣急道:“去卫生局干嘛?在汽修厂多好,成天一起上下班,吃饭也及时!”
“闹半天,你就惦记吃饭啊?成天让我给你及时做饭是不是?”徐红梅一听,立刻气势汹汹的问道。
林强生看了父亲一眼,没理他瞪向自己的目光,说道:“汽修厂表面风光,等到以后就没准了。以后修车的厂子多了,谁还来江岸汽修厂。”
林向荣啪的拍了下桌子,怒道:“你怎么这么说话,汽修厂哪里能像你说的那样!再说了,谁还能顶的过咱们汽修厂?!”
林强生撇了撇嘴,继续拿起筷子吃饭,一边吃还一边说道:“我听说交通局,要把他们的修理厂办大。这不就和咱们抢生意了?”
“就他们?修理客车的能修理吉普、伏尔加吗?”林向荣笑道。
徐红梅想了想,笑道:“行了,你们爷俩也别吵了。没准强生说的对呢,我去卫生局真没准过几年咱家就能上楼房!”
“上什么楼房,汽修厂这地方多好!”林向荣不服气的说道。
“屁的汽修厂,吃你的吧!”徐红梅狠狠的说了一句。
吃完了晚饭,林强生把碗筷放进厨房的锅里,回了屋。
徐红梅看到,小声的对丈夫说道:“儿子懂事了,你看他现在都知道把碗筷收拾了。以前哪管过,吃完就扔下跑了。以后你别老说他,儿子长大了呢!”
林向荣看了一眼西屋的方向,说道:“知道了,现在我在厂里都得听他的。这小子主意的很,弄个车壳那么多花活。也不知道怎么了,被人打了一顿,这小子突然变性子了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