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筹建一只安保队伍!
自从经历了几次危险之后,林强生就对自身的安保工作上了心,这个世界还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像他这样的人,假如有一天自己或者是家人朋友深陷险境,到了那时也只有自己的力量才能放心!
艾丝特随身携带着BP机和手机,此时已是深夜,但是她还在健身房里做着恢复训练,林强生交给她的工作让她必须保持全盛状态,而在中国的生活不知不觉的就让她有些懈怠了,现在的她正在恢复体力。
女人接起了电话,问道:“林,什么事?”
林强生道:“今天我碰到了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克格鲁曼,我答应他明天做一个专访,你帮我收集一下他喜欢问客人什么样的问题,明天9点之前给我!”
艾丝特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明天9点前给你发传真!”
林强生挂断了电话,他又给酒店的服务总机去了一个电话,道:“请帮我找一份最近的时代周刊,关于克格鲁曼访谈的,谢谢!”
总机小姐说道:“好的先生,您的服务生会马上送过去!”
道了谢,林强生站起身,来来回回的在客厅里转悠了几圈,脑海里想着克格鲁曼这个人。
“明天要先给这家伙来个约法三章,不能讨论关于中美两国的一些负面内容,也不涉及政治体制话题,自己可不想卷入什么政治阴谋当中啊!”林强生心里想到。
第六百七十八章时代周刊的专访
克格鲁曼回到了家,连忙给自己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了她第二天更改行程,要给林强生做一个专访,然后他就忙着翻找关于土星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公司的相关新闻,还有关于林强生的一些报道。
克格鲁曼发现,基本上很少有关于这个华裔富豪本人的信息,这个华裔富豪非常神秘,也很低调,以前也从没有主动的接触媒体,而美国媒体对他的报道也都集中在了金融界、商界的一些动作上,例如前阵子的土星AMC的收购行动,再有就是关于个人PC产业的一些动态,他的几家电脑公司,康柏和戴尔都是很活跃的大型电脑厂商,关于他本人的一些报道反倒是很少。
而克格鲁曼感兴趣的是,究竟是怎样的环境下,才能成长起一个如此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
是的,林强生现在已经是美国知名的企业家了,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投资人和金融家,他在美国的投资生意做得很大,在创新型企业当中,这个华裔投资家的创投公司则更是鼎鼎有名,而且他本人的金融创富传奇,更是被人反复的提及和媒体众多的报道,被当做是美国式的奇迹!
克格鲁曼对这个年轻的华裔富豪是极其的感兴趣,这也是这个年轻人第一次主动的和媒体见面,他感觉林强生的可能已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变得活跃起来了,自己的专访就是他第一次高调的亮相!
第二天早上,克格鲁曼到了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办公室,他的秘书见到他马上递来了一张传真纸。
克格鲁曼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秘书点了点传真纸的下方,说道:“先生,十点钟的专访,对方发来了一份传真,这上面记录的都是对方不会和您讨论的话题!”
克格鲁曼看了一眼,立刻惊讶的叫道:“哦该死的,这个林可真是个吝啬鬼,我准备的好几个问题都被他否决了,真是扫兴!”
秘书也陪着老板无奈的耸了耸肩,克格鲁曼点头说道:“好吧,我看看这位华裔富豪究竟都有什么要求!”
坐在了大班椅上,克格鲁曼在传真纸上逐条的看着,首先一条就是个人隐私的问题不能问,这个当然的,没有任何富豪喜欢别人窥视他的隐私。
第二条,就是关于中国的政体的问题不能问,林强生也不会讨论这个,他也给出了解释,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没有意义呢?”克格鲁曼非常不理解,在他的思维中,人本身就有政治属性,无论是社。会。主。义者还是资。产。主。义者或者是无政府主义者等等,只要是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林强生作为一个大企业家,却表示讨论政治体制没有意义,是他真的不想谈,还是就是说林强生本人不关心这些,那他是怎么做出现在这些成就的!
第三个就是近几年中美大热的军事技术贸易,这个方面林强生也不想谈,这也是个敏感问题,美国政府和中国的军事交流尚且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林强生就更不想让他的言论出现在主流媒体上了。
美国社会始终是对中国心存警惕的,说起来很搞笑,也许是美国人自己吓唬自己,宣传的太过了,美国民众非常害怕社。会。主义侵略他们,美国人最怕的就是中国人或者苏联人登陆美利坚,像当初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一样。在美国电影中,也会时不时的冒出一两部这样的作品来,像84年的《赤色黎明》,这样一部荒唐的电影居然在21世纪还被翻拍了,中国进攻美利坚,美国人也不想想解放军怎么跨越太平洋作战,难道是飞过去?!
“****,什么都不能问,那我让你来干嘛!”克格鲁曼大失所望,气得把传真纸捏成了一团大叫道。
不过既然定了专访,克格鲁曼还要认认真真的准备着,只是他认为,没有了那些话题,肯定没有想象当中的精彩罢了!
十点钟,林强生准时的出现在了克格鲁曼的工作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事先双方约定了访谈时间为40分钟。
访谈的房间颇为讲究,就好像是图书馆看书之类的地方,非常安静,而且庄严朴素。
杜萍站在了门口,见林强生坦然面对着两架摄影机,周围的一些摄影师灯光师的干扰下,他也能面不改色的侃侃而谈,女人不由的露出了骄傲以及崇拜的神色。
克格鲁曼已经重新组织了问题稿,两人坐下后他向林强生客气了几句,说道:“林先生,首先欢迎你的带来!
我们已经知道您是中国本土出生长大的,那么您的成长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非常好奇,一个在中国大陆土生土长的,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熏陶,竟然能产生像您这样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家和投资家,我们很想知道,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成长经历会造就了您现在的这一切?”
林强生露出了一个笑容,心里说道,当然是重生了,不过这个不能告诉你啊!
不过面上他还是镇定自若的笑了笑,对克格鲁曼说道:“我的成长经历其实很普通,不过我要先纠正您一点,我是受过正规教育的,在我的家乡省立大学读了一年,只是后来退学了而已,父母对我退学的举动非常失望,但我后来又在意大利的摩德纳大学继续大学学业,他们还是很欣慰的!”
克格鲁曼惊讶了一下,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眼前这个华裔富翁竟然上了一家意大利的大学,摩德纳?有点耳熟!
他笑着点头说道:“这么说,您还是个留学生!”
林强生点头说道:“我是想把大学上完的,不过在于我个人的情况,估计这要一些时间了!”
“那么您在中国的成长经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向我们时代周刊的读者透露一些?”克格鲁曼笑了笑,继续问道,他感觉无营养的话题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于是马上言归正传。
林强生点头说道:“可以,其实外界并不了解中国,我可以说在中国任何时期都有着私有经济的存在,即使在相当严厉的那一段时间政府也没有完全的取缔所有的私有经济,一些个体经营业者和很多私营作坊工厂,仍然在城市和乡村当中顽强的生存着!”
克格鲁曼感兴趣的问道:“我们对中国大陆所发生的事情始终模糊不清,您可以说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中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到处是赚钱的机会!
大概是7年前,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当时我就已经开始做一些小本买卖了,为了贴补家用,买一些鱼肉吃,当时的我是很瘦弱的,家里人的身体也不好,尤其是我的母亲!
在做小生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商机,城市人对服装布匹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他们却苦于手里没有购买布匹的许可证,而乡村当中,农民们空握许可证却没有钱,他们也缺乏购买服装的需求,于是这两方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利空间!
我像很多发现了商机的人们一样,把农民们手中的许可证,一种票据,上面规定了可以买多少匹布,我从农民的手中收购它们,然后再卖给城里人。
到后来我发现,假如我能拿着这种票据直接到商店批发布匹再卖给消费者,我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后来我开了一家商店,卖布的同时还兼卖其他的小商品,因为中国当时的布票实际上就是一种硬通货,在民间布票甚至比人民币还坚挺,购买力很强,布匹换到了很多城市人需要的生活用品。
当然,任何商品也没有布匹生意上赚得多赚得大,中国人多嘛,所以我也在布匹的倒卖当中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克格鲁曼好奇的问道:“我可以问一下,您的第一桶金总共有多少钱吗?”
林强生说道:“可以,那时候的人民币还很坚挺,也由于估值过高的原因,当时1。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在黑市上大概三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一年的时间我就赚到了25万~30万美元的巨款,在我那时来说,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一笔钱了!”
“哇哦,您的生意可真是赚钱!”克格鲁曼惊讶的叫了一声,对这个数字难以置信,七年前的自己还是个小小的撰稿人,一年也就赚个几万美元而已,买一部日本车还要攒好几个月的工资,而这个年轻人在十三四岁就赚到了自己现在的薪资,而且还是在中国刚刚十年动乱结束的时候,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啊!
他大力的拍了拍了手掌,说道:“您的少年时期的经历,简直像是传奇一样,同时您也非常幸运,能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正像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买我们一件衬衫,那就能养活所有美国人!”
林强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不是靠衬衫托起来的,像您这样的知名作家,靠的就是头脑和阅历!不过,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规模确实非常有潜力,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潜力空间可以挖掘!”
克格鲁曼刚要摆出惊讶的表情,不过一听林强生这么说也就释然了,他笑了笑说道:“谢谢林先生的赞美,我就当您是夸奖我了,您说的也对,我们美国就有丰富的商品,我觉得企业家们也真应该好好想想了,或许他们正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林强生露出了笑容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接着他调皮的面向镜头,来了一个打破第四道墙,说道:“希望看到这个节目的企业家投资家,联系我,我可以带你们一起去中国发财,相信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中国市场!”
看着林强生的动作,克格鲁曼大笑道:“啊哈,林先生,您这是在给中国做广告吗?”
林强生哈哈笑着说道:“算是吧,不过我还是为了大家银行里的数字着想!”
第六百七十九章克格鲁曼的刨根问底
对于林强生这种公然的打广告行为,克格鲁曼只能无奈的笑了笑,然后说道:“您少年时期的经历的确很传奇,中国市场的确很令人羡慕,我想美国的那些少年时期就创业的人也没有赚到您那么多的钱!”
林强生点了点头,好不自谦的说道:“确实如此,很少有人在少年时期有我那么成功!”
克格鲁曼笑了笑,说道:“估计很多美国少年看到这里就想要行动起来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换个话题,我可不想接到家长们的投诉!”
他换了个话题说道:“我十分感兴趣的是,您当初到了美国之后的一些经历!”
克格鲁曼好奇的向林强生问道:“林先生,据说您在最初来到美国的那几年,在金融界赚到了大钱,您的事迹已经成为了美国金融界的传奇,可不可以透露一下这其中的故事?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决定要做空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公司的,怎么会时机选择的那么好,您就这么肯定三里岛会发生核安全事故吗?”
听到是这个话题林强生不动声色的动了动身体,其实他早就想到了总有一天会有人问道这件事情,于是他把早已经想好的理由拿了出来,说道:“其实那次完全是一场豪赌,当时我看到了一些消息,就觉得这是赚大钱的机会,于是我特意关注了一下这家公司的动向,我发现当时的核能利用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报纸上也有相关的报道,并且有一些专家也给出了不好的预测!”
克格鲁曼说道:“可是那些人也是猜测,并且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林强生摊了摊手说道:“也许在这件事情上,当时的我,真的是孤注一掷的赌了一把,不过很幸运我赢了!现在的我已经不再那么干了,想一想真的为我当时的鲁莽而庆幸,假如我要是输光了也许就没有以后了!”
克格鲁曼笑了笑,说道:“也就是您也相信,那完全属于一个意外事件了,您当时也不确定是否会发生核事故!”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都不想事故发生,那次核事故确实给美国核能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掌握核技术的大公司,我个人还是很看好核技术的,那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克格鲁曼惊讶的道:“您是否在给发展核能的公司背书?”
林强生怔了一下,三里岛核事故让美国的核能发展步履维艰,三十年间美国都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直到后来美国政府想要上马核电站,但一直被国内的强大恐核思想羁绊,他可不敢这时候站出来打保票。
林强生摇了摇头,转而说道:“我支持研发新型能源技术,比如核聚变、氢能源、风能、太阳能等等,创造更安全更可靠更便宜的能源装置!”
他突然想起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没爆炸呢,好像是86年发生的事。
林强生忽然说道:“发展核能要保证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发现现在世界上的核电站广泛的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核能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备,安全措施隐患大,雇员技术能力薄弱,我甚至预计如果拥有核电站的国家,继续不重视安全工作和人员的技术培训的话,像现在这样蛮干肯定是会出事的,很难再有三里岛那么幸运了!”
克格鲁曼点了点头,也认同的说道:“核能确实给人类带来不错的能源,但是使用它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我们都希望世界上的在发展核能事业上的组织小心再小心,照顾好自己的东西!”
林强生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我们只有一个世界!”
克格鲁曼赞赏的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在那次核能事故上您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通过做空巴威公司股票赚到了大钱,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随后在1980年,您又进入疯狂的黄金市场,据说盈利也非常可观,直接使得您进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福布斯富豪榜上您更是名列前茅,这一次您不只是幸运了吧?”
林强生点了点头,略带自豪的说道:“是的,美国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80年代之前由于石油危机,中东国家赚得大量的美元,而他们没有消费能力,只能又把从石油上捞到的巨资再存进美国为首的世界银行,而美国吸纳了大量的资金,当时国际上爆发了几场严重而持续的武装冲突,也造成了黄金市场的紧张,游资抛弃石油又盯上了黄金市场进一步推高了黄金价格,在当时只要进入了这个市场就能够赚钱,我也及时的把握住了机会!”
克格鲁曼说道:“但是谁都没想到黄金价格会被推得那么高!”他摇头开玩笑似的说道:“真是遗憾,当时我没有什么积蓄,也不善于理财,这场黄金盛宴就这样错过了!”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很多人都错过了,不光是你一个!”
克格鲁曼笑着说道:“看来我并不孤单,不过,像您这样把握住机会从头赚到尾的人,相信也是很少的,您真是个幸运儿啊!”
这个中年白人注视着林强生,惊讶的说道:“现在想来,您真是被胜利女神眷顾了!”
“只能说是意外中的巧合!”林强生谦虚的笑了下说道,并没有附和克格鲁曼,遭人嫉妒可不好。
说真的,克格鲁曼真有一些嫉妒了,这个年轻人在美国初来乍到仅仅几年时间就成就为一个亿万富豪,而且还这么年轻,这在他想来简直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何况林强生还出生成长在中国!
他收拾了一下心情,扫了一眼手里的稿子重整语气说道:“近期我们看到,您拥有的土星汽车公司从法国雷诺的手中,收购了美国汽车公司。这是一家拥有40多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厂商,雷诺经营它的四年一直没有起色,AMC也始终被法国人认为是整个集团的累赘和负担!那么您收购这家公司之后,认为它能重新成为美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吗?”
林强生点了点头,坚定的说道:“我对AMC的信心是有的,现在的AMC在新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将要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我们在重新开发车型,同时也在完善改进吉普车系列产品,继续深化切诺基系列,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民用越野车型,切诺基的身上具有着纯正的美式基因,它的每一个部位都有着纯正的美国味,我相信切诺基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六百八十章好名声
克格鲁曼说道:“我们都知道,AMC以前一直在生产中小型紧凑级轿车,但是这个市场同样有日本车型强有力的打压,而且现在美国汽车公司在这类产品中可以说是全面溃败,相关车型都早已停产!您是否有信心挽救这样的AMC,在中小车型上美国汽车公司是否还有所作为?”
林强生说道:“首先我要说的是,AMC在中小型紧凑级汽车上过去也取得过很大的成功,这是个很好的基础!1979年我们的小型车停产前,公司总共的销售规模超过400万辆汽车,据我所知AMC的有些车型比德国大众在美国更受欢迎!”
他笑了笑对克格鲁曼说道:“而且我要纠正你一点,现在美国人民重新喜爱上了大排量大空间的车型。随着社会就业率提高,美国经济转好,我们认为时尚的现代化的中型车将更有前途。目前新车型已经进入了研发计划,公司投入了四亿美元的研发预算,我们的中级车一定会受到美国消费者们喜爱的!”
林强生吹的大了一些,美国汽车巨头研发新车型动不动几亿美元上下,如果说少了美国老百姓就该鄙视了。实际上,新车型的确在研发,但是研发费用也就在几千万美元左右,在林强生这里耗时的车型设计省略了,但费力费时的路测是少不了的。
克格鲁曼好奇的问道:“可不可以向我透露一下,这款车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着哪些元素?”
林强生哈哈笑道:“这可抱歉了,我只能告诉你这款车有着非常出色的外观,还有着时尚的内饰和现代化的流行配件!”
克格鲁曼说道:“您本人还是个汽车设计师,这款新车型您是否也参与了研发?”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的确,这款车的外观设计我参与了,不过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工程师们来完成的,并且我保证它是纯正美国式的轿车!
新车型将属于中大型级别的,我们也融合进了一些高档的元素进去,这款车将使用土星的车标,这个品牌更年轻更时尚!我们计划明年推出,后年使它达到量产的要求!”
“哇哦!”克格鲁曼赞叹了一声,说道:“汽车界都说您是个快车手,但是这款车还是用了3年的时间,我非常期待,我相信消费者也有着同样的心理!”
接着,他想到了个有趣的话题,说道:“据说今年福特汽车公司将要推出他们精心准备的福特金牛座,这也是一款中大型车,正巧和AMC公司推出的车型处于同一档,您是否也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林强生点了点头,耸了下肩膀说道:“福特要推出的新车我也知道一些情况,但我看来,AMC与土星联合起来的技术实力并不弱于福特的这一款新车,也许他们早出一年会取得优势,但是未来什么情况谁也无法预料!”
皮埃尔在掌控了美国汽车公司之后,就向林强生提出了研发中级别车型的计划,只有量产的中级车才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就像是柴米油盐一样,中级车永远都拥有着最大的受众和最广阔的市场!
在美国中级别车型式微的八十年代,推出一款具有现代化、时尚、性能不错的中级车一定会受市场欢迎的,即使福特的金牛座就要出世,但在其他两家巨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的时候,金牛座也不能独揽市场,AMC一定能从福特和日本车的夹缝中获取一块丰厚的蛋糕!
使用土星品牌,既年轻又没有时代的沉重感,新车型取名为奥拉(Aura)。实际上就是土星Aura,去掉了从车头到车尾的那一条凸起的中间线,在历史上通用还拿它贴上了欧宝的车标在欧洲卖得不错。
对林强生来说最难的反而是怎么将车型80年代化,造型不能太超前,真是伤脑筋啊!
但无论如何,这款车在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