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齐尾走了,林强生看了一眼陈瑶,拉起了她的手。
陈瑶挣了挣,小声的说道:“强生,你干什么啊?好多人啊!”
“逛个街,有啥可怕地!”他拉着陈瑶,就溜达到了卖衣服的楼层。
“哇!这衣服好贵啊!”陈瑶看到摆在高处的白色羊绒衫惊道。
林强生看了一眼价格,“52块钱,还好吧。你哥的工资,有没有52块钱?”
陈瑶咬着嘴唇说道:“好贵!谁买啊!”
柜台后面的售货员看着他们,说道:“这是内销商品,没多少件,要买就买,不买靠边!”
林强生看了一眼女售货员,拉着撅着嘴巴不高兴的陈瑶走到皮毛大衣的柜台,指着上面挂着的一件深红色的女式貂皮短大衣说道:“给我来个貂。”
卖貂皮的售货员看了看这一对小男女,问道:“你们有票吗?这貂皮大衣,是要票的!”
陈瑶拉了拉林强生的手,说道:“算了,别买了!110块钱呢,好贵!咱又没有票。”
林强生笑着看向陈瑶,贴在她的耳朵上说道:“没事,给你买,我不心疼钱!”
陈瑶笑了笑,点了点头,脸蛋变得红红的。
林强生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本,里边夹着各种各样的购买票证。找出一张皮草票,又掏了110块钱,递给了售货员。
售货员疑惑的拿着票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好,等着,这就给你拿。”
这个售货员还是这态度,好像她是大爷一样。林强生摇了摇头,买了东西也没获得人家的尊重,连个笑脸都欠奉。
这都是平等闹得啊!顾客不欠售货员的,售货员也从顾客身上得不到什么,当然两者是平等关系。
陈瑶欣喜的接过貂皮大衣,林强生让她穿上试试。小姑娘害羞的脱下棉大衣,赶忙穿上貂皮试了试。
“怎么样?”陈瑶转了个圈,开心的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看到陈瑶的上身穿着深红的貂皮,下身却穿着一条灰黑色的土布裤子,极其的不协调。
林强生笑了笑,说道:“走,找条裤子去!”
他们来到卖衣服裤子的柜台,挑了一条喇叭裤。喇叭裤实际上早在欧美流行起来了,这时已经到了流行末期。可是直到这时候才在国内少少的摆上柜台,还没大范围的在国内流行起来。
“这好嘛?!”陈瑶穿着深蓝色的喇叭裤转了个圈,裤腿上的喇叭像花,随着陈瑶的身姿,轻轻的旋转。
“这姑娘,穿着这裤子真好看!”这回的售货大妈态度好了不少,算是正常了。
林强生看着陈瑶穿上这一身之后,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亭亭玉立的出现在他的眼前,林强生笑道:“不错!陈瑶,你穿着挺好看,就它了。”
既然买了外面的一套,那里边也干脆买了。林强生又拉着陈瑶去了羊绒衫的柜台,换了另个售货员,挑了一套乳白色的羊绒衫羊绒裤。
“强生,你给我买这么多衣服,会不会家里人说你啊?”陈瑶抱着貂皮大衣,可怜巴巴的向林强生小心的问道。
林强生摇了摇头,说道:“不会的,我干这干那的,你看我爸妈说了吗?”
陈瑶笑了笑,说道:“他们是怕你又惹什么事,像去年一样被打。”
林强生笑着拍了拍头,要是没有被打那一棍子,自己还够呛能重生回来,自己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啊!
走到一楼,前面突然哄闹了起来。不少人向着前面的柜台挤去。
林强生一下子拉住一位青年,叫道:“大哥,前面出什么事了啊?”
青年面上着急的叫道:“卖电视机的啊!来一批新电视机,哎呀,你别拽我!”
青年着急火燎的甩开林强生的手,就往前跑去。
林强生拉着陈瑶的手,躲到了一边。他们看到很多人呼啦啦的往前奔,向前挤着,柜台前面人挤人,人推人,买个东西像打架一样!
林强生和陈瑶面面相觑,他说道:“买电视机,也这么热闹!”
陈瑶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他们两个向前慢慢走去,就看到电视机柜台后的男售货员,大吼大叫:“都别挤!凭票购买!先到先得!”
他不喊还不要紧,一喊先到先得,好多要买电视机的人立刻就开始叫嚷开来。
“我先到的,先给我一台!”“先给我,我有票有钱!给我!”
“你特么推什么推?!”“我推你啦?!是后面推的我!”
“那你拿东西杵着我干什么!”
“。。。。”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这一批新到货的电视机,就被销售一空。
“还有没有了,同志?”一位没挤上去的中年大叔,向售货员问道。
售货员没好气的说道:“没有了,没有了!”
中年大叔哀怨的说道:“唉,我这是为了结婚用的彩礼啊!好不容易说了个媳妇,媳妇家人就想要台电视机,你说我咋整啊!”
售货员说道:“有两台不出人的,你要不要?”
中年大叔眼睛一亮,问道:“咋个不出人法?”
“就是运输的过程中,不知道磕着哪了,反正就是不出人了,光有声音。你买不买?”售货员说道。
中年大叔连忙点头说道:“我买,我买!”
售货员一乐,他招呼人把仓库的两台坏掉的电视机搬了出来,说道:“我告诉你,回去找个好电工修理修理,没准就出人了。”
这时旁边还有人叫道:“这另一台,我买了!”说话的青年,掏出票和钱拍在柜台上。
售货员眼睛一亮,笑着点点头,说道:“好,卖给你!”
青年也没讲价,赶紧把电视机装箱,就抱着走了。
中年大叔犹豫的功夫,又有一个人跳出来要买,两个人还为此争执了起来,最后中年大叔没敌得过这后跳出来的人,人家直接把钱和电视票塞给了售货员。
陈瑶惊讶的问道:“坏电视,也有人买啊!”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物资匮乏,供应紧张!现在是卖方市场,就是这样!老百姓,没的选择!”
林强生知道,这时期的中国就是这样,还有坏电风扇,坏洗衣机都被顾客抢购了回去。即使坏的也要,要不就没有!
现在是最好的时期,南方的沿海已经有很多人早已经行动了起来!目录大王叶建华,已经开始给小作坊主生产的商品拍照,推广自己的照相业务!他本人后来戏称,他比阿里巴巴早了二十多年。
林强生摇了摇头,暗自感叹,可惜咱这是在内陆地区,思想不如沿海开放,大时代的来临如一朵浪花,翻腾而起,却很快又没入大海消失的渺无踪迹!
第六十八章见省领导
第二天中午,林强生带着人在汽修厂的围墙上,贴上了十六个大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常远庭在边上看着,摸了摸下巴。
“强生,你这是干什么,跟什么形势呢?”老头不解的问道。
林强生把报纸拿给了他看,惊讶的问道:“哎呦,您不知道?!您还是厂书记啊!这中央的形势,都不知道!”
常远庭连忙拿着报纸翻看,一看才说到:“噢,这东西啊!没什么特别的嘛!每次大会之后,不都喊几句口号?”
林强生摇了摇头,叹道:“您什么觉悟啊!这次中央是有决心的,和以往的口号,大不同!”
“是吗?我研究研究!”常远庭拿着报纸嘟囔着回了办公室。
厂子工人有家近的中午回来后,看到围墙上多了一些个大字,围着瞅了瞅,不明白这大字报怎么又贴出来了!这是要干什么,这几个字是啥意思!
林向荣向儿子问道:“你这是作什么?没事贴大字报干什么!”
林强生嘿嘿的笑道:“紧跟形势啊!爸,你研究研究最近中央的形势。社会要变了!没准省内的领导,看到咱们厂这么紧跟中央,也会高兴的哦!”
“嗯?”林向荣不明白儿子是什么意思,什么省里高兴?但他还真拿出最近的一些报纸,开始研究起了上面的动态。林强生这么做,主要是了解分析了省内领导的情况,才做出的这样的事情。其实在这段时期,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H省的封疆和主要领导,都是比较激进的改革派。杨易,杨老及当政领导,都是支持改革的。就杨老来说,他虽然比不上改革八贤等第一二梯队,但也是属于改革派的第三梯队旗帜人物。还有,林强生这么做,主要是考虑H省作为边疆省份,本身虽然是战略性的大省,但是在政治版图上,却是属于边缘省份,不是矛盾争论的热烈地区,而且本身H省对政态比较迟钝,属于上面说什么是什么那伙的。
现在在省内一片沉默,全省万马齐喑的时候,省城的汽车制造厂突然在墙头挂上标语,旗帜鲜明的拥护中央,拥护改革开放。无疑是让省内各界极其感兴趣的一件事!
省报闻讯也报道了汽车厂的动态,还对着围墙上的标语拍了照片。在第一版面刊载道:
“中央领导宣布了新时期总任务的时期,我省内的**汽车制造厂紧跟中央政策。厂领导清楚明晰国家新时期总方针,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林向荣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具有大无畏般进取奋斗精神的优秀干部,在简陋恶劣的环境中,带领全厂职工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设了一座初具现代化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吸收社会闲散待业青年2000余名…林向荣同志思想新颖,勇于实践,充分的发扬了实践精神,在实践中检验了真理!在新时代时期,林向荣同志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学习的典范!…”
林向荣皱着眉头看着省报上对汽车厂及自己的夸赞,他看了看林强生问道:“强生,你这次是搞的什么妖,怎么一下子我成了主题了?!”
林强生笑了笑,厂子和父亲的报道在第一版面上,这足以说明省内的主要领导已经统一了认识。他们要借着这篇报道统一省内思想,同时又可以向中央表明自己的坚定拥护态度。自己做的事情,正是时候!
“爸,没事!这次我就是帮了省里一把,他们正好借了我的光,把一些想做的事情,提前做了出来!”林强生呵呵的笑了起来。想必,领导们对父亲林向荣和汽车厂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
没过多久,省委第一书记杨易,杨老,就派人来召见林向荣去省委谈话。常远庭也赶了过来,二人十分紧张的商量谈话对策,常远庭还嘱咐林向荣小心谨慎。
林强生也有点心情紧张,他陪着父亲一起到了省委。
杨易的秘书,在大门口等着,林向荣赶紧握着他的手说道:“高秘书,让您亲自等,这天寒地冻的!”
高秘书笑道:“不冻不冻,我们快进去吧,杨老和众位领导都在等着呢!”
林向荣赶紧点点头,随着高秘书一起进了省委办公楼。
林强生看了看父亲的背影,又看了看站岗的卫兵,指着父亲的背影说道:“那是我爹!”
说完之后,林强生挺胸抬头目视着卫兵,向前走进了大门。
年轻的战士瞪着林强生,慢慢注视着林强生进了楼门,没有什么阻拦动作。
“嘿嘿!”林强生笑了笑,赶紧小跑着追上了父亲。
几个人进了一间小会议室,会议室里围坐着省里的主要领导,还有一些二把手三把手,坐在边上,一共能有十多个人。
高秘书看了一眼林强生,对他笑了笑,两人也见过,林强生自觉的站在两人的身后。
“这是我们汽车厂的林向荣厂长,在这个关键时期,旗帜鲜明的拥护了中央的决策!在我们省内,是很有思想的同志!”杨老笑了笑,主动向着在坐的几位主要领导介绍道。
林向荣向领导们一一问好,心情紧张的随着高秘书的手势坐了下来。
这里见过的只有省委办公厅的宫本言主任,但他也是陪坐,他向着林向荣和林强生主动的打了个招呼。
“小林同志,还带了个秘书来呦?”一位省委常委,笑着看向林强生,打趣的说道。
林强生赶紧站起来说道:“李伯伯好!我是林强生,是‘小林同志’的儿子!”
“哦?你好,你好!”李力是省委书记,60多岁,十分惊讶的看着他。
几人随便聊了聊,杨老很快讲话,他说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了新时期的总任务,那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省内要率先发展重视和支持工业企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面的工作重点是,要主动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使我省的经济发展更好更快!我这次调研,发现我省的企业大是大,全是全,可是太散,不集中。发挥不出我们的工业优势!应该拿出几个优势产业,集中力量促进生产规模扩大!”
常委们都纷纷点头同意,李力还说道:“基层的教育工作也不能放松啊!党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干部的教育工作,更应该严抓!”
杨老点了点头,说道:“要狠抓干部的纪律工作!”
几位常委还谈了一些别的工作内容,杨老笑着对林向荣说道:“小林同志,省里准备扶起一批先进典型,你就作为工业界的代表,到下面走一走,看一看,做做报告,给广大同志们,树立一下新风!”
林向荣马上站起来说道:“首长,我服从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杨老点点头,笑着说道:“好!好!工业建设是国家重中之重,只有把工业发展好了,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杨老据说是法律方面的出身,说话非常直接干脆。
林强生举手,杨老看了过来,笑着问道:“小小林同志,有什么要说的啊?”
“呵…”几位常委和省内的领导们笑了起来。
林强生站起来,杨老压了压手,他坐下笑着说道:“杨老,领导们,我是觉得咱们不应该光是往下去走一走,还要往外面走一走。咱们省是内陆地区,领导同志们和广大干部,还有工业战线上的同志,都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够!就是和沿海地区的人民的认识也有差距,咱们是不是应该多派同志们去外面看一看?尤其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一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去发达国家的工厂看一看。了解了解人家的管理技术,技术发展;咱们省内文化方面,经济方面,都应该多向国外借鉴借鉴啊!”
杨老听后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方面也确实是可以考虑!”
在场的另一领导,笑着说道:“这位小同志说的对嘛!据我所知,自从中央提出了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国内就有很多人出国考察,咱们省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啊!落后了!”
林强生赶紧说道:“我觉得省内的工业,本身就有一定的优势。领导同志们更应该走出去看看,像今年的中央考察团的西欧五国行,很多国家都提出向我国贷款,帮助我国发展工业。咱们省内既有工业,又有农业,这两方面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和欧洲五国的丹麦和西德都很像啊!咱们为什么不向他们这些和我省的经济结构差不多的西欧国家学习学习呢?!”
宫本言主任赞同的说道:“省内的同志,也可以去日本看看,邓老就去过。这个国家,现在也发展的非常好!”
杨老和众位领导都点了点头,杨老还赞同的说道:“这位小同志,提出的建议不错,非常好!他说的西欧五国中的丹麦和西德的经济结构,是不是和咱们省的情况很像。”
宫本言连忙说道:“我马上去向省外经贸的同志,了解一下。”
杨老点点头,说道:“这个抓紧!材料递上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林强生和父亲一起坐着省委的车回到了汽车厂。在办公室里,林向荣看着儿子,笑道:“你这小子!一杆子就把我支到国外去了啊!”
林强生笑道:“这次机会好,所以我才向省里,提出去国外考察的建议!”
林强生又继续说道:“父亲,管理一家汽车生产企业,不了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动向是不行的!这次如果您能出国,倒是应该好好的学习下,人家的工厂是个什么样。”
第六十九章黑省&;amp;丹麦
十二月末,省里下了决定,由省办公厅主任宫本言任考察团团长,带领一干省内的同志及学者、工业战线上的工作者一行,考察西欧几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杨老和几位常委,在看了西欧各国的资料之后,尤其对西德和丹麦的印象很深刻。
西德自然是由于经济繁荣,工业技术发达的原因。在二战后,西德得到了西方社会大量的投资建设,加上其本国的工业、人才基础,这几十年中发展很快,隐隐有欧洲经济第一的苗头。而丹麦的农场经济,尤其的给了常委们深刻的印象!
丹麦是欧洲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国家,但是全国几乎没有‘无用‘的土地。直到今天,丹麦97%的农民为自耕农,出租土地只占3%。
这一点就和中国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比例差不多。中国也有超过90%以上的农民,而且将要脱离公社,转变成自耕农。而且,这时期的中国自耕农,还是处于低级农业发展阶段。极其的需要,外来的经验借鉴。
而丹麦的农业,恰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20世纪初,北美和俄国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驶往西欧,廉价的粮食冲击着欧洲市场,迫使丹麦进行了重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利用本国的余粮和廉价的进口粮大力的发展畜牧业,借机占住了英国的市场。
这一点也和中国国内的七八九十年代很像,农产品极其的廉价,廉价的农产品迫使国内的农民大部分处于贫困贫穷的境地。直到21世纪之初,有人疾呼中国的农民太穷了!国家才允许农产品涨价,取消了农业税。所以,省领导们认为,要使中国富裕起来,首先就得让农民富裕起来。农业不变革,农民绝对难富裕!这是几位领导人,敢想却不敢说之出口的心里话。但是农民怎么富裕,农业方面问题很多,怎么干,现在国内还存在着分产和集中两种争论。省内的领导也拿不定主意,还是先看看人家丹麦的农业经验,取取经。
而且,发展畜牧业,也是省内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H省的畜牧业就得到了重视,取得了一些成就。在黑白花奶牛、种猪培育上都下了功夫,从国外引进了新品种,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优势。但是目前省内畜牧业的情况,还是存在着低技术,种蓄规模小、畜牧养殖生产有限等问题。
丹麦的农业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丹麦是面积不大的小国,却是一个农业强国,丹麦农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说,丹麦的农业是‘强质产业‘。
1.丹麦人均肉类占有量世界第一,猪肉出口世界第一!我国也是猪肉大国,或者将来要成为猪肉大国,应该能够借鉴到丹麦丰富的养猪经验,从丹麦身上学会高超的养猪技术。
2.人均谷物占有量居世界首位,丹麦是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H省也是,出省的粮食很多,但是挣不了几个钱,而且还有越来越贫困的趋势,粮食被大量的压低价格贱卖,时有外省拖欠粮钱不还的遭遇,而后又往往不了了之。下一时期,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业,让宝贵的粮食养猪养牛,发展出口,让农民富裕起来!丹麦的农民搞农场经济,农业种植和种畜养殖有效的结合了起来,人均月收入能达到1700多美元,农民种地是会富裕的!
3.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个丹麦的农场大约可以养活135人。目前国内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还是太低了,广大农民还是在靠人力播种收割,可谓真正的人力和自然的对抗!这样的生产效率下,农业生产岂能进步!知青们给农业生产起了个响亮的外号,修理地球!可见现在国内的农业生产,还是处于较落后阶段。
4.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种子出口国。丹麦农业以发达的种子业(特别是牧草种子)而驰名全球。种子生产在丹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丹麦种子的面积占农田的3。3%,种子的产值占种植业的6~7%。现在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牧草种子生产国之一,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丹麦建有欧洲最大的的干草粉厂,也有大量出口。
在这一点上,H省也可以学习借鉴,省内也有几处优良的牧场,还是国家重要的奶源地。省内领导们虽然没见过什么干草纷,但想必也可以学习引进。
5.丹麦还是著名的养貂大国。
H省也是养貂大省。但是省内的貂皮,在全国都不出名,没有什么名气。省内的养貂事业,也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将来让全国人民都能穿上貂皮大衣,应该竖立这样的雄心!
让H省的貂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有一件貂皮大衣!到时候见到广东佬,可以这样和他打招呼:哈喽?来个貂儿吧?
看了西欧各国的资料,通过综合考虑之后,不得不说,西欧几国还真是跟H省的工农业有强烈的相似性以及互补性!
原本坚持去日本的,省办公厅主任宫本言也不再坚持了,改为热切支持去西欧几国考察。
林强生当然把自己和老妈的申请材料,也随着父亲的交了上去,和父亲一起申请出国护照。考察团内分级别可以带家属一名。在默许的情况下,林向荣允许带一个名额,但是林强生自费参加,省外经贸的同志也没什么意见,反正一切都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