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实说,林强生的心里是有点震惊的,宫本言膨胀了,他竟然想让自己掏钱盖一座高楼,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林强生惊讶的问道:“盖起来了之后,做什么?据我所知,无论是広州大厦,还是深。圳的电子大厦,都是有主要功能的!

深。圳的电子大厦集中了很多小家电企业,那里渐渐的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小家电批发市场;而広州大厦主要作为酒店,也出租出售配套的商用住宅,但是広州本身就是窗口,商业兴盛的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那里人流量大,客商云集,所以一家大厦式酒店也能够盈利,但是滨城要一座那么高的高楼做什么啊!”

宫本言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给人用了,高楼大厦建起来就代表着本地的形象,外地客商看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大楼,就会愿意住进去,用作酒店经营也完全没有问题啊!”

林强生好悬没笑出声,难道宫本言不知道经营大厦也是有赔本的吗,维护一座大厦也是要钱的啊!

他想了想,没有立刻反驳宫本言的话,毕竟这么些年来这位也很支持他们林家父子,属于他林强生的传统政治盟友,也是要为这位考虑的。

林强生犹豫了一番,想了再想说道:“建设一座大厦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要完全的经营权,而且这肯定是个大项目,省市领导都会关注!我有个条件,以后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到酒店消费不能赖账,也不接受白条!”

宫本言哈哈大笑的说道:“好,我答应你!你要是把高楼建起来,别说是完全给你经营,你只要不在里面杀人放火,那我们就管不着你!”

林强生笑了笑,心道,杀人放火倒不至于啊!

第七百九十三章“老大难”的三大厂

会议由省委。书记孙维本亲自主持,省长侯捷、市委。书记李根深、市长宫本言等人都坐在台上,省市各主要部门的干部都有参加。

林强生这个围观群众在大家都对布什的来访踊跃发言的时候,他倒是打定主意只听不说。

孙维本在会后问了句:“林强生同志来了没有?”

坐在林强生身边的人捅了捅他,这位小同志会议全程都在发呆,旁边的大哥只好提醒了一下。

“来了,孙书记!”林强生回过神来连忙起身说道。

众人笑了,孙书记笑道:“大概我们的林大董事长又在想着什么大事情,行了,你留一下,其他人散会吧。”

干部们起身,很多人好奇的向林强生看去,暗暗的打量,这位就是那个传奇的年轻企业家啊,确实年轻!

林强生跟随着宫本言等人来到了小会议室,众人坐下后,李根深对林强生亲切的说道:“强生啊,这次布什来访,你们的接待很成功,更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东星集团功不可没啊!你们企业为我省增光添彩,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把东星集团发展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林强生面对这位和蔼的李书记,非常尊重的说道:“是,我们今后一定努力,争取把东星集团办成世界100强企业!”

“哦?有志气!”李根深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清楚世界100强企业是个什么说法,但可能是个了不得的排名,老头想着林强生这个小伙子果然有志气,不错。

孙维本和侯捷等省领导走进了会议室,林强生看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三大厂中的汽轮机厂厂长邬宗祥等人,料想这次闭门会议就是关于这些重工业企业的事情了。

孙维本坐下后,对在场的众人说道:“刚才我在会议上说了,我省近年来在汽车产业、轻工业、电子产业这些新兴领域取得了大发展,实现了超额利税。全省经济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省份的前列,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证明我们有能力不依靠国家自己把经济办好,让党和中央看到了我们发展经济的坚强决心!”

但是他的表情又沉重了下来,说道:“这几年虽然在这些产业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的一些传统重工行业,却是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孙维本敲了敲桌子,说道:“应该说早在80年代初,省内的重工业,尤其是滨城的一些工业单位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揭不开锅了,要靠贷款发工资,不得不重视啊同志们!”

他向汽轮机厂厂长邬宗祥看去,说道:“邬厂长,你来说说吧,汽轮机厂有些什么样的情况,让大家了解一下!”

吴宗祥的头发已经有了一些银丝,听到孙书记点了自己,他有些沉痛的说道:“既然省委。书记点了我的名,那我就说道说道,其实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反映问题,可是市里省里始终都没有什么反应!”

他的直言让大家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孙书记点头说道:“老邬,这次你就在这里,把厂子里的那些个问题都说说,汽轮机厂是滨城市三大重工业企业之一,省里的直属企业,也具有代表性!”

邬宗祥点了点头,不客气的说道:“那好,我就把汽轮机厂的一些情况说一说,其他两家也跟我们差不多的情况!”

他说道:“我们厂现有正式职工1万2千多人,非正式职工却有着8000多人的规模,企业退休人员将近5000人,各种直属挂靠的集体企业职工人数更是超过了4万人的规模。汽轮机厂包袱沉重,体制落后,设备技术陈旧过时,职工老龄化严重,工厂里大把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年轻,而有技术的人才却不断流失,不是生病退养,就是被民营企业挖走。他们有在本地企业干活的,甚至还有远赴南方深。圳给私营经济打工的,工资待遇低是这些技术人才出走的主要原因,而这是我们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我厂给与了一定提高,但是照比这两年发展起来的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还是差一大块,继续政府提高待遇标准!”

众人看了看林强生,只见这个年轻人面无表情的听着,三大厂的几位厂长暗地里也把账算在了他的头上,但是他对这些目光都不为所动。

邬宗祥继续说道:“还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计划项目减少,对我厂的打击更是沉重!”

这一点,电机厂和锅炉厂的厂长也十分认同,纷纷支持邬厂长的说法。

他向大家举例说道:“以前,我们厂都是国家分配任务,现在项目减少了,我们得自己出去找项目。现在汽轮机厂把以前不做的几十万的小业务也都做了起来。但即使这样也是杯水车薪,毕竟我们是一家大型企业,上万人不能靠项目养活!而且,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也很难适应市场,时常是我们好不容易谈成一个项目,最后做出来产品对方却不要了,说我们耽误了工程日期。

即使紧赶慢赶的交了货,对方的货款也不一定及时结清,我们的业务员常常要赶赴千里之外,来回奔波与东北和南方之间,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追回尾款,对方打定主意慢慢拖黄了拉倒,企业经营非常被动!”

孙维本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是你们汽轮机厂的难题,还有谁发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老邬说得差不多了,其实问题也就是这样的,更厂都有差不多的困难。

“我们电机厂希望省市能够拨款,支持我们改造旧有设备,引进技术!”滨城电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梁维燕,抢着说道。

梁维燕是电机方面的专家,1979年他带领着电机厂研究所解决了10项重大科研课题,研制完成了60毫米滚板机等10余项重大技术革新,为研制600mw(兆瓦)汽轮发电机和生产大型轴流式水轮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梁维燕说道:“我们厂做了一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组织准备工作,现在电机厂急需拨款,改造旧有设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岂料邬厂长也说道:“老梁,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也不单单你们电机厂缺钱啊,我们汽轮机厂也需要省里拨款!”

这时候冒出来一个相对年轻的声音:“我们锅炉厂,也请求省里解决引进设备技术款项不足问题!”

锅炉厂厂长迟建福说道:“我们厂自1981年参加了CE亚临界锅炉技术引进培训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600MW和300MW亚临界锅炉的开发!制造优秀的电站锅炉,不光要人才还要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研究、试验生产都需要大投入,没有投入就难以满足现在市场日益提高的技术需要!”

他对孙维本和侯捷说道:“省里也应该给我们锅炉厂拨款,银行贷款也行,我们在关内有项目,还款不是问题!”

几位厂长总工当中就属迟建福年轻,资格低,再不发言他怕领导不知道锅炉厂的困难。

林强生笑看大家吵成了一团,他特意观察了下迟建福,这位厂长现在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这么年轻就当上了上万人的大厂长,的确不一般,他对此人非常关注。

而据他了解,1984年底,迟建福临危受命当上了这个他整整在基层磨练了18年的工厂厂长。

表面看去,迟建福温文尔雅,常带微笑,可是他厉害起来却是判若两人,而且这位厂长对人对事都极其严肃,对歪七劣八的人和事,处罚起来更是毫不通融。

迟建福认准了,在大工业生产中必须树立权威,出于科学化的管理需求和避免受到市场惩罚的考虑,必须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毫不含糊的处罚,不然就无法建设起一支纪律严明的铁军!

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以为迟建福当过兵,其实这位正经的是在清华动力机械系锅炉专业的大学生,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的基层经验。

大型老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领导无方,已经积累了不少弊端,而且积重难返,可谓五花八门什么事都有,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小社会。

迟建福从管理大门开始入手,严把厂门,全面整肃劳动工作纪律,实行安全、质量、治安、风气、效益五个方面的严格管理制度。

这对于长期存在无政府主义、自由散漫作风的滨城锅炉厂来说,无异是捅了马蜂窝,一般人不敢冒这个险,可迟建福却坚持这么干了。

林强生十分欣赏迟建福的工作作风,和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这位厂长抓管理从三大纪律—劳动、工作、工艺下手,建立了五项否决制度—质量、安全、效益、治安、不正之风原则。尤其是劳动纪律,现在的滨城锅炉厂竟然做到了,军号一响,万人空巷的程度。

迟建福不仅仅是喊喊口号这么简单,他是亲自做到了的,为了动员全厂职工的积极性,这位厂长带头下基层,下车间带领全厂职工奋战,职工们对这样的当家人心服口服。

而且这位厂长不光是注重经济效益,他还一手抓效益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林强生看来,这位简直是超人啊,超越前人和后人,迟建福做的事情,连将来的很多管理者们都做不到!

这在如今,全国重工业企业都大面积亏损,问题爆发的时代,一个这样的企业管理能手的出现,在滨城锅炉厂这个地方,简直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差点晃瞎了林强生的双眼!

想到这里,林强生不由得有些为迟建福惋惜,这位就是在滨城,倘若要是在沿海的某个城市,这位一定会像海尔的张瑞敏,或者是其他8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企业家一样,闪耀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

第七百九十四章电气集团

省长侯捷看大家七嘴八舌的乱了起来,赶紧打住了话头,说道:“省里看到了你们的困难,但是省里的重工业现都是这个样子,也不是单单拨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对众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把你们这些企业的头头脑脑召集过来,就是说困难想办法。我们不能遇到什么问题了就给钱,不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就是无底洞,钱投入进去什么时候能填的满!”

大家都沉默了,现在的三大重工企业明显不光是钱的问题,即使体制能改变,现在整个大环境对重工业都很不利,几位厂长也不好说拨了钱就一定能把厂子干好,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而且,现在市里的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他们,明眼人都能看出几家厂子就是老大难,省市领导当然也不是看不出问题的。

众人一时间都不说话了,宫本言看了看林强生,笑着说道:“小林啊,你是东星集团的董事长,企业发展得那么好,蒸蒸向上,超额创造了利税,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对林强生说道:“虽然你们和市里的重工业企业不同,但都是搞企业的嘛。你来说说,给大家抛砖引玉!”

侯捷和孙维本都看了过来,侯省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倒是把你这个小同志忘了!”

众人也都看了过来,孙维本也点头说道:“小林啊,虽然你的东星集团是外资企业,但你也是土生土长的滨城人,也许你这位半只脚跨出去的企业家,或许能看得更清楚!”

林强生不得不发言了,于是说道:“那好吧,那我就说几点,还望在座的长辈们不要介意!”

众人都笑了,侯捷故作轻松的说道:“小林同志要是说得重了,大家都不要怪他,尽管说,说得越深刻越好!”

林强生点头道:“那我就挑几个重点来说吧!”

他转头面对邬宗祥、梁维燕、迟建福等三大厂的厂长总工等人,说道:“你们几家企业遇到的困难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怎么就必然了?”有人不服的问道。

林强生:“现在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过去的国家规划,到市场自由贸易,三大厂以前都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猛然遇到了这些市场经济个体必然有着不适应!”

他对梁维燕说道:“就比如电站,以前都是计划式订单,企业不用管设备卖给了谁,也不用管货款问题,一切都由国家做主调配!

但是现在这个市场放开了,一些地方建设电站不需要报请国家给与繁琐的审批,再由国家调配了。这样的工程讲究速度快,马上要出效益。你们还像以前计划经济那样搞是不行的,注重产品设计,同时还要兼顾速度,对方要求的是短平快,你们不适应这样的市场就必然会被对方淘汰,人家就去找别家企业了。”

林强生对众人说道:“这就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口的同志们应该现在就把思想扭转过来,杜绝拖散慢式的工作作风,努力适应这个变化!”

迟建福率先的同意,他对于林强生这个年轻企业家也有着很大的好奇。

梁维燕说道:“你说的这个我们也清楚,现在我们电机厂就加快了产品设计,努力跟上人家的步伐,更争取提前完成设计甚至交货!”

接着他露出了为难着之色:“但是,即使我们及时交了货,订货方也仍然不愿意付款。我们电机厂不得不派出大批的销售人员追债,而且定岗定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追回款项,尤其一些关内省份,普遍都有托欠工程款的问题,我们的销售人员都羁绊在这上了,哪还有心思跑业务啊!”

“是啊,这个情况太严重了,我们机床厂在外边就有500多万的欠款,就是要不回来啊,人家有钱就是不给!”

“我们也有欠款。。。。。。”

在场的工业单位的领导都发出了声音,不光是三大厂这样的大型重工业单位遇到了欠款问题,就连其他中型企业也有被拖欠货款不还的现象。

孙维本等人也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大家都反应了一些问题,看来这是个普遍情况。

林强生叫道:“诸位!”

他扫了一眼众人,说道:“我奉劝你们,有欠款的赶紧把钱追回来,有什么赶紧往回拉什么,水泥钢铁都可以!我估计以后欠款的现象更严重,甚至会出现你欠我,他欠你,这样的三角债,要债就更难了!

今后五年,我们的上游企业被下游企业拖欠货款的现象会越发严重,现在国家所有部门所有地方都缺钱,这就造成了中央越发的看紧货币。本来在市场上流通的资金就很少,加上中央收紧货币政策,将来几年国家投资势必会进一步减少。”

他语气重重的说道:“到时候大家都没钱,下游企业宁可把钱存进银行吃高额利息,也不还给我们,以后三角债现象会遍及全国,大家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众人大为惊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哪有林强生知道得这么多。

邬宗祥摇了摇头,感叹的道:“小林同志说得容易,但你的东星集团有着完善的上下游企业配套,没有真遇到这些人,不知道他们有多么无赖啊!”

见众人都点头,孙维本说道:“小林啊,你还有什么想说的都说出来吧,我们今天就是听问题来的!”

林强生点头道:“其实,我还有些想法。长期以来,我省的工业特点就是大而全,在所有方面几乎都有涉猎,没有缺失的产业。这虽有好的一面,但实际上我省的工业却是小而散,规模小且布局分散,我们的工业没有集中形成合力,一个个都是单兵作战,像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都是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大家都是各自为战,拧不到一起,形成不了拳头优势,火力被分散了!”

他对孙维本等省领导说道:“我有个建议,由东星集团收购三大厂,组建电气集团,进行企业重组改制,把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合并起来,完成现代化改造,大家形成一股力量,这样产生的效益无疑是巨大的,而且也集中了我省的工业优势,在全国率先建起集团式的电气企业,抢占电气市场的先机!”

“收购三大厂?”孙维本惊讶问道。

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接着工业口的领导们就爆发出了剧烈的议论,邬宗祥向林强生问道:“小林同志,你倒是说说,你打算怎么收购我们?”

“这怎么行呢,简直是胡闹!”有的工业口领导说道。

侯捷和孙维本讨论一下,他也说道:“小林啊,这三家可都是国家大型企业啊,还是要慎重,而且企业收购也不是省里能说得算的!”

林强生坚持说道:“现在中央都在提倡企业改制,有的时候我们地方也是需要采取一些实际行动,倒逼改革的!咱们底下不动,中央也不好动,也许我们改革了中央反倒高兴了呢,反正三大厂就在这里又搬不走,你们怕什么!”

孙维本和侯捷等人想了想,林强生说得也对,但是收购是个大事,尤其事关三大重工企业,是不是步子迈得大了些!

迟建福没有那么激动,倒是温文尔雅的对林强生问道:“林先生,邬厂长刚才问了你打算怎么收购我们三厂,现在我也想问问,东星集团想怎么收购呢?这个事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嘶!”工业口的人看着这个同样年轻上位的厂长,大家都重新打量着这个一贯“雷厉风行”的迟建福。

林强生点了点头,对迟建福说道:“我打算动用1~2亿元人民币收购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组建东星电气集团!”

他看着一脸疑惑的邬宗祥说道:“邬厂长不是烦恼客户拖欠工程款吗,我们组建电气集团后,自己去和关内的那些地方谈,承包他们的项目,自己投资自己建设,保证一定期限内由我们经营,在经营期限内返本赚息应该不难,而且市场很大,应该说很容易才对!”

林强生环顾在座的脸上满满都是不信之色的众人,说道:“当然了,我知道一两亿人民币肯定不够,但我还会拿出3亿美金注资三大厂!

我们会采购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更要同美国的通用电气、西屋电气、德国西门子这样的世界电气巨头合作,引进技术、共同开发新项目,上规模、上技术、上效益经营,实现滚动式发展!”

林强生对已经震惊的众人说道:“现在国家经委副主任是朱RJ同志,他这个人很看重企业改制改革,没准会很支持我们这样的举措也说不定,不试怎么知道!”

小会议室里的众人已经被林强生的3亿美金和说辞震住了,不动心是假的,3亿美金现在就是30亿人民币啊,有了这些钱别说收购三大厂,就是重建崭新的三大厂也够了!

林强生的话也让在座的工业口的各家厂长们说不出话来了,没办法,人家就是有钱!

“用钱砸得你闭嘴!”林强生看着众人,在心里嘿嘿的笑道。

第七百九十五章倔强的年轻人

散会后孙书记和侯省长,又和林强生交流了一番,孙维本有些忧虑的说道:“现在提出收购国有企业是不是草率了,我们可以向上级报请两个方案,一个是小林同志说的收购,另一个是四家公司联合组建电气集团,这样不也能起到统一指挥集中力量的作用嘛,不涉及各自的产权问题,这样或许会好办一点!”

孙书记和侯省长都觉得这个方案很不错,不失稳妥,林强生却有些意兴阑珊,说道:“那就这样吧,两个方案都报上去,请中央定夺!”

孙维本看林强生有意见,笑着说道:“小林啊,联合组建公司这个想法还是比较靠谱的,这样既帮助了企业,又不至于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估计上面不会否决,这个方案值得你和几位厂长好好的研究研究!”

林强生颇有些无奈,说道:“这是下下策,如果不能改变三大厂的体制,就无法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这样即使联合起来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迟早会出问题,完全可以预计得到!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