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好啊!”陈瑶点了点头,看着老公忙乎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打打下手洗洗菜了。
林强生又把小鸡洗了出来,也用水泡上,本地鸡,肉非常紧实,无论是炖是烤,都有一种特别的风味,可惜,二十年后这种味道就没有了。
水烧开了,把开水倒入大勺。
“强生,你要焯水吗?”陈瑶问道。
林强生:“是啊,鸡肉和排骨都要焯水把血丝焯出来,也去腥味!”
“嘻,我知道呢!”陈瑶笑道,不过她看林强生做得熟练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好了要让他看自己的手艺的。
林强生把鸡肉放入滚烫的开水中,推了四五下就捞了出来,迅速的放入了冷水中,排骨也依法炮制。
。。。。。。
徐红梅到家的时候,餐桌上已经摆满菜了,用鸡汤熬制的汤锅摆在了中央,里面是满满的五颜六色的青菜,辣椒油、芝麻酱、韭菜花酱、蒜末、香菜、花生米碎等调料一应俱全。
徐红梅惊讶的看着桌上的菜肴,笑道:“强生,你和陈瑶做的吗?”
林强生接过老妈的包,说道:“是啊,还有个炸黄鱼就完事了,妈你洗手上桌吧!”
“好!”徐红梅笑道,却先是走进了厨房,抢过了陈瑶手里的筷子,说道:“瑶儿,别崩你身上油,烫着就不好了!”
陈瑶连忙说道:“没事的,妈,让我来!”
徐红梅推了推她,说道:“去,陪强生去摆筷子就行了!”
陈瑶无法只好在旁边看着,等徐红梅洗完手系上了围裙,夹着一条小黄鱼进了锅,骤起的油花吓得她连忙跳到了一边,被徐红梅三言两语的就赶出了厨房。
林强生笑了笑,陈瑶白了他一眼,不过马上又换上了笑模样,开开心心的陪在老公的身边。
。。。吃了一会,徐红梅问起了美国的事情,林强生有些奇怪,往常母亲是不会过问这些事的。
他问道:“妈,有什么事吗?”
果然,徐红梅还真有些事情,说道:“滨城医科大学和下属医院打算引进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厅里也考虑加强省内医疗水平,11月份会派人到美国考察一下!”
林强生倒是说道:“东星医院不是有设备吗,你们引进了还要花费宝贵的外汇,而且这样就形成了竞争关系,对我的医院很不利啊!”
徐红梅敲了他一下,说道:“这怎么能是竞争关系,再说你的那家医院也太贵了,我们也去考察过,你把医院造得像酒店似的,吓死个人,领导们都不好意思进去看病了!”
林强生和陈瑶互相看了看,他笑道:“领导们是不是怕在东星医院看病不报销啊,哈哈!”
陈瑶也捂着嘴笑了:“不是吧?”
徐红梅笑了,说道:“也是这么个理,省市的干部到省里医院看病是有全额报销的,到你那个东星医院可报不了,自然就不敢去!”
她也有些奇怪,向儿子问道:“你把医院盖得那么好,像酒店似的干什么?”
林强生说道:“我这是向国外学习,把医院当做一门生意来做,我们有最好的外科专家,从国外聘请回来的,更是开展了全国都没有的疾病专科。”
他向母亲说道:“妈,你看着吧,等年底估计来诊的人就多了,我们已经去南方沿海等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做了广告,相信会有效果的!”
徐红梅同样惊讶:“医院还用做广告?”
林强生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了,医院也要广而告知嘛,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
“咯咯~”陈瑶被逗笑了,暗地里掐了他一下。
徐红梅也摇头说道:“哪有包治好的医院,治病可不能蛮干,会出事的!”
林强生摇了摇头,不想和母亲讨论这个话题,他对省市引进医疗设备和技术也有些想法,说道:“省里引进最好紧抓国际前沿技术,了解医疗设备的发展情况。其实,你们不用买最好的,我的意见是只要实惠能用就行,国外的设备升级是很快的,省里到时候买不买?现在买二手医疗设备很普遍,以后再处理给其他医院也方便!”
徐红梅想了想,说道:“这方面我可以和领导说说,商量一下看你这种办法的可行性。现在国外的先进医疗设备还是挺贵的,一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就要五六百万,一套PET系统更是高达2000万,这还是一小部分,其他大型设备更贵,外国货虽好,但是太贵了我们承受不起啊!”
林强生问道:“妈,这次你去美国?”
徐红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一回由我单独带队,打算到美国的几所比较好的医院去看看,已经联系好了!”
林强生笑了,拿起了酒杯说道:“那可感情好,我祝老妈此行成功,到时候回来升官发财!”
徐红梅笑着说道:“什么升官发财,我是去考察的!”
林强生和陈瑶陪着母亲喝了杯酒,陈瑶也说道:“妈,我祝你考察顺利,狠狠的砍价!”
徐红梅笑了笑,说道:“好闺女!”
吃完了饭,林强生就在客房住下了,反正陈瑶经常住这个屋。
第二天一早,他来到了医院,常俊已经醒了,他的父母正张罗着给儿子弄点吃的。
见常俊坐在床上,但他的脸被纱布包裹了一层又一层,林强生抓着他的手问道:“常俊,你怎么样了?”
常俊的眼睛睁着,倒是没什么痛苦之色,努力的张了张嘴,轻轻的道:“我很好!”
他的父亲在旁边叹气说道:“医生说不能说话,尽量少活动脸部,唉,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后遗症啊!”
林强生对他说道:“叔,这次是我没安排好,让常俊受伤了,对不起!”
常俊的父亲连连摆手,说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强生勉强笑了下,说道:“您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常俊治好,这次是我疏忽了,就得负责到底,我不但要治好常俊,而且还要给他找个漂亮媳妇,不但以后的生活,他的职位也保留着,工资照领!”
常俊的父母听到了林强生的这个话,才算放心,他们最怕儿子受伤了被公司开除了。现在老板不仅不开除,而且还承诺工资照领,这真是个好老板啊!
他的父母非常感激,常俊的母亲更是激动的说道:“老板啊,谢谢你啊,我们家常俊真是找到了好人啊!”
林强生的眼睛湿润了,老百姓真是太容易满足了,他重重的点了点头,宽慰着他们说道:“放心吧,常俊也是个好小伙,好人有好报的!”
回头看了看常俊,见他的一双眼睛里全是泪水,林强生紧紧的握住了他的双手。
“兄弟,我不会放弃你的!”
第七百九十九章国企命运
前些日子,国家经委接到了一份特别的请批文件,事关大型国企的收购事件。
事情传开之后,顿时间在部门内部就引起了较大的争论,更是惹得两位主管全国经济的大佬,主任吕东和副主任朱RJ亲自主持会议,多次研究也没有定论。
H省省委。书记和省长联名上报了一份国企收购案,东星集团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滨城汽轮机厂、滨城电机厂、滨城锅炉厂,收购后注资2亿美元,引进设备和技术,组建电气集团。
这个方案公开之后,一下子就引起了国经委的巨震,大家都不敢相信,地方的经济竟然已经走得这么远了,外资竟然要收购国有企业了!
这完全是人们连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措手不及,十分惊愕,难以应对!
不过,在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这件收购案的群起而攻之。而且央报也迅速的注意到了这起事件,并且很快派出了采访组,赶赴H省滨城,调查此次收购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过,尽管调查还没有完成,不过也不耽误央报就这起事件进行讨论,总之就是褒扬没有,文章多是贬抑指责。
吕东和朱RJ对这份请批文件非常慎重,第一时间向H省了解事情经过,特意要求他们电传一份详细的文件,文件上要求说明三家国企最近几年来遇到了哪些困境,外资收购存了哪些想法,是否能保住国有资产,最后经委把这份请批文件和H省反应的情况,一起上报了中央,并送到了286的手中。
外资收购国有企业,这件事情实在是干系太大了,国家经委也不敢轻易做出姿态。
286很快给出了批示:“这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现象,国有企业近年来遇到了一些困难,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可以利用外商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改造国有企业是一条新的出路!”
同时,他还补充道:“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国经委接到了上级的指示后,决定派出一位比较有分量的领导,亲身到H省的国有企业考察一番,同时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外资收购国企做全面的了解。
在主任办公室,吕东面对朱RJ的请求,说道:“这一次就由我来亲自去滨城走一趟吧,正好我也想去东星集团参观一下,你在家里坐镇!”
朱RJ是特意来向吕东请示,由他来带队到滨城考察的,但没想到吕东竟然要亲自前往。
朱RJ坚持的说道:“吕主任,这次不同于其他的国企改革改制,此次是外商要收购国有企业。别说事情现在没有眉目,就是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较大舆论。还是让我去吧,我年轻,不怕外界的攻击!”
吕东笑着点了点头,对朱RJ勇挑重担的态度很满意,但还是说道:“正因为你年轻,所以才要保护你,这次就由我带队吧!”
他大度的说道:“如果外商真的收购了这三家国有大厂,到时候就让‘他们’攻击我!”
吕东对朱RJ笑道:“反正我就干这一届,以后就下去了,倒不怕别人说我什么了。”接着,他严肃的说道:“不过,等我吸引了火力之后,你还要跟进这项收购,一定要让后续进行下去,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无论成败,国家都有了第一手资料!”
朱RJ十分感动,见吕东的态度坚决,他站了起来看着老主任,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吕主任,我会紧盯这件事情的,从中努力总结经验教训,为将来的企业国际合作做参考!”
吕东笑着点头,说道:“我们不能让外商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太保守,搞得人家连积极性都没有,就不好了!”
。。。。。。在他们谈了一番之后,吕东召开了经委会议,决定对东星集团收购滨城三家国有企业的方案,进行实地考察。在与中央领导见了一面之后,以国家经贸委吕东主任为首的考察组赶往了H省的滨城市。
原本默默关注没有发声的各方,都在猜测着中央的态度,看到中央经委派出了工作组,而且是吕东这个一把手亲自带领着考察组,很多人马上认为中央极有可能支持这项收购,这种猜测顿时让外界一片哗然,许多下野的大佬也开始发声了。
国有企业改革,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直是全社会的重要共识,但怎么改,所有的心中都没有章程,对困难怎么估计都不够,上级提出“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也是无奈之举。
此前,素有国企改革第一人之称的步鑫生,在1980年,对浙江海盐的一家濒临倒闭的衬衫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场改革,广泛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甚至这家300多人的县属小厂的改革,直接惊动了中央!
其实,步鑫生对企业的改革很简单。这是一件衬衫厂,他当了厂长之后,实行计件制,工人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包底。当时这种制度还没有人敢干,只有步鑫生提了出来,并付之行动了,社会时髦的叫法是—打破大锅饭!
接着他又在厂里狠抓生产质量,做坏一件衬衫赔两件。
“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此话就是由步鑫生说出的,而后更是风靡一时。
另外还有,请假不发工资,若真生病要由厂长来决定是否补贴。
泡病假混工资、开小差睡大觉的现象,在80年代初的国有企业里很流行。而这个衬衫厂,即使在企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出勤率也只有80%,而真正生病的不到“泡病假”的三分之一。
实行大锅饭的国有企业职工,自认为有了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就是在班上躺着睡大觉,按照很多工人的话讲,那也得发工资,谁让工人阶级是厂子的主人呢!
企业里的懈怠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中国国有企业里的顽疾,但管理者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对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办法,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厂长也怕把工人得罪狠了,到时候去市里闹事,到最后还是厂长的责任。
这种大规模怠工,甚至被国外媒体挖掘了出来,还给这种工人起了个专门的别名,叫做中国懒汉!
此外,步鑫生还每年举办订货会,包吃包住从全国各地来到衬衫厂的采购员,迅速打开了局面。他还不忘打响衬衫品牌,讲求工作效率和速度。
这个80年只有300多名职工的小厂,到了1983年,企业达到了600多人的规模,两年后达到了1000多人,企业利润每年以50%幅度增长。
步鑫生的名字全国皆知,中央更是指示全国推广步鑫生精神,由中央下令全国推广一个人,之前只有两个人,雷锋和焦裕禄。
但是,就是这样对国有企业改革很有魄力的一个人物,最终也难逃失败。
企业迅速扩张,85年衬衫厂上马了30万套西装项目,同时6000平米的西装大楼开建,之后企业就走了下坡路,步鑫生遭到了调查,最后离开了他曾经奋斗的衬衫厂。
外界不得而知,步鑫生为什么要举债开建一座大楼,但是足以证明,企业的经营总不能一帆风顺,总有从辉煌走向没落,成者为王,败者无立锥之地。
这场对国有企业的收购事件,就是在步鑫生刚刚遭到调查的背景下诞生的,可谓既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不管是收购方东星集团,还是滨城三大国有企业,都立刻成为了全国的批判对象。
很多地方主官,包括中央的一些领导,也开始批判这套收购方案,明里暗里的攻击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引狼入室,滨城立刻成为了这场大讨论的漩涡中心!
第八百章国经委调查组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讨之声,大有让省委省政府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因为没等外界的杀招到来,他们感觉自己就快失了阵脚了!
正当几位领导人渐渐感觉不安,打算退缩的节骨眼上,他们迎来了国家经贸委主任吕东一行人。
“吕主任,你在中央,上头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看法啊?”侯捷拉下脸来,向吕东求问道。
孙维本也十分想了解上面的想法,如果收购国有企业这件事情上头支持的话,那么他们兴许还会坚持坚持,如果上头不支持那就赶紧拉倒。来自各方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触及到了国有企业所有权的问题,这个事情干好了不一定会落下好名声,干不好还有可能遗臭无穷,所以他也不是很有信心。
吕东看两人是真的受不住了,如果这两个地方主官退缩,那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透露道:“我来之前,特意到了中南海一趟,上级领导对滨城的经济发展很是满意!”
先是表扬了一通:“你们这几年发展起了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更是在出口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中央也没有想到,你们可是给全国经济做出了表率作用,开了我国机电产品大规模出口创汇的先河,可喜可贺啊!”
吕东主任对滨城的发展确实很欣赏满意的,在工业新区的建立和发展中,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汽车生产基地、半导体生产基地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帮助,他是属于那种默默奉献,不显山不漏水的人,要论贡献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
在80年代以前,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料和低级的粗加工产品,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非常小。
当时已是经贸委主任的吕东就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将机电产品出口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后来,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吕东又具体抓了出口产品、出口基地、出口政策等各项工作。
可以说,从1984年至今的近三十年,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猛增了100倍,如今机电产品已经占据了全国出口产品的半壁江山,这其中吕东是承上启下,给国家打起了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谈起了滨城的汽车和电子出口,孙维本和侯捷都长出了一口气,顿时挺直了腰杆,说话也硬气多了。
孙维本笑道:“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我要特别提到林强生这个小同志,他的东星集团做了很多,我们只是尽力配合他做了一些事情而已!”
吕东摇了摇头,说道:“孙书记不要谦虚,做得好就应该大力宣传,再把你们的方式方法推广出去,让全国都学习你们的发展模式,那时我国的机电产业就会发展得更好!”
侯捷犹豫着,和孙维本对视了一眼说道:“这个,其实我们发现发展经济,主要还是靠钱,有了钱就能买来设备和技术,培养人才培养工艺,都离不开大力投资!”
他心中其实是想着,省里有东星集团,有林强生,才有这么多的投资,这是省里的幸运,怎么好宣传这个。
孙维本也悄悄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方式方法,其他省份不具备!”
吕东笑了笑,说道:“你们两位可不要敝帚自珍!”
虽然两人对宣传不怎么热心,但是滨城的工业发展吕东依然是非常满意的,发展国家的机电产业势必要寻求各方的支持,在这方面他还想找到林强生,和他好好的谈一谈。
机电产业占国民经济中比较重要的地位,基本上人们能看到的很多商品都属于机电产品,它包括洗衣机、电风扇、照相机、电视机、吸尘器、洗碗机、冰箱、空调、摩托车、汽车、数控机床、机器人等等,太多了,简直包含了国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个国家的机电技术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像日本早在1970年左右,就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他们的发展速度也确实很快!
侯捷这时也凑趣的说道:“特区的电子产业发展得很好,我们去考察,见到不少电子制造企业拔地而起。”
说着,他有些感慨:“滨城跟特区不能比,地处内陆,吸引不来港澳台的投资,经济活跃度远不如那里!”
吕东却有不同的观点,说道:“但是你们比特区发展得要好,现在的特区已经成为了电子表、录音机、电饭锅等小家电的制造基地!党和中央当初把特区落在那里,可不是只想生产这些小玩意的,港澳台的商人专注于利益,不肯在技术上多下功夫,只想搞简单的来料组装,在这些容易搞的小家电上大把的赚钱!”
他遗憾的摇了摇头,对如今特区发展的形式颇为失望,说道:“下一步,国家会继续深入发展经济,滨城有望,成为第四批开放城市!”
“哦?这个消息太好了!”孙维本和侯捷听到这个消息,分外高兴。
他们先前也向上级报请过,但是第二三批开放城市公布出来的时候,滨城并没有在名单之列,不过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了。
吕东道:“东星集团的林强生,现在在做什么,他在公司没有?”
侯捷说道:“小林同志这阵子在走访省城企业,他今天去了丰华玻璃厂,在那里和市里的中小型企业的厂长们开会。”
吕东惊讶的道:“哦?这是个什么情况,这个林强生都可以组织起企业级会议了?”
侯捷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是这样的,我们也仿造南方的特区和滨城工业新区,在省城的西郊建立了一个经济开发区。
原本是想着发展经济带动地方的重工业,可是小林同志觉得发展重工业还是依托原有企业的好,原有企业不改革,一个开发区也带动不起重工业的发展。他还认为,经济开发区就应该搞一些短平快好发展的小项目,不同意重工业参与进来。
这不,他正联系省城的中小企业,打算组织一些企业,把他们都搬到经开区建厂,我们省里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让他搞了!”
吕东惊讶了一下,说道:“这个林强生,倒是敢作敢为啊,现在国内就是缺少这样的带头人!”
不过他同时也想到,这次来之前中央领导和经委都觉得最好不要整体收购三大厂,毕竟这三个企业都是参与国家项目的重点单位,上级认为外资收购企业的部分资产是比较合适的。
如今,吕东却是从两位地方主官的话中,听出了这个林强生完全主导了滨城的新经济发展,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林强生此时正在丰华玻璃厂的会议室里,和赵红波厂长,还有空调机厂厂长黄寿年,猪鬃厂厂长耿顺详等人,大谈厂长负责制,黄寿年和耿顺详都是50多岁的人了,满头的引发,但是谈起厂长负责制却是个个兴致勃勃。
丰华玻璃厂是从原照相机厂分离出来的单位,赵红波原本是照相机厂厂长。万万没想到,滨城的汽车产业越做越大,照相机厂也相应的投资兴建了新的汽车玻璃厂房和生产线。
原本赵红波给这家玻璃厂起了个名字,叫做清华玻璃厂。按他的想法,汽车玻璃嘛,就应该又清楚又明亮,叫清明清亮都不好听,于是就清华了。但是林强生却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太打嘴,于是又让赵红波改了改,最后定名为丰华玻璃厂。
现在这家单位,已经是东星的定点采购企业。汽车玻璃产品已经反客为主,现在比照相机母厂不知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