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枝红杏出农门 作者:花落寻尘-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秀就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

    面条上还搁了蛋花,洒了些葱花,看上去就让人很有食欲的样子。

    但这葱花哺乳期的女人貌似不能吃吧,吃了可是存不住奶水的,奶水会直流。

    但她好像还没奶水呢,应该不会有影响吧。

    端起碗,想要吃,最后想了想,还是把葱花给挑出来了。

    家秀一愣,“大嫂,你以前不是很爱吃葱花的吗,怎么今天胃口变了?”

    红杏吃了一口面条,这才抬眼看着家秀,“以后我再告诉你原因。”

    说完,再次吃了一口,但每一口都吃的非常细,总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那动作活脱脱的就像大户人家出

    来的女子。

    家秀轻轻的哦了一声,看了一眼罗家远,这才转身离开了他们房间。

    跨出房门前,还不忘多看了一眼汤圆。

    红杏见着家秀出去,急忙问道,“田里出什么事了?”

    开玩笑,这事情现在可是与她息息相关呢,她那一百多亩水稻,可不就是田里的事,她怎么可能不关心。

    罗家远微微一愣,这才想起刚才他说过田里出事的事情。

    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快些吃了,我们家也就一亩多水稻,没什么大碍的,所以你不用担心。”

    不担心才怪,家里一亩多,可她手上一百亩多水田都种着水稻,岂能不弄清楚东堤出了何事。

    “你告诉我,到底出什么事了?”红杏担忧的问道。

    罗家远见她穷追不舍,怕她心急,这才说道,“临县稻田里出现了蝗虫,八九成的农民都颗粒无收,现在村

    民们连吃的粮食都成问题了,据县令大人获知,这些蝗虫正朝着我们县而来,很有可能也会让我们县的农民也颗粒无收。”

    红杏大惊,蝗虫。

    竟然有如此大的杀伤力,让临县八九成的农民都颗粒无收,这灾难是不是太大了些。

    她还想着今天的稻子长势好,怎么也能卖不少钱,加上那些鱼,这也算得上是丰收吧。

    可眼下居然有蝗虫。

    她虽然你不敢说蝗虫有多厉害,但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正如罗家远所说,蝗虫所到之处,颗粒无收。

    那她该怎么办。

    稻子还没成熟,现在就收割的话,只怕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一,那水稻还不是很熟,万一那些蝗虫并不是朝着

    他们这几个村子而来呢?

    那她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收成。

    红杏只觉这蝗虫来的还真是时候,正好挑着水稻快要成熟的季节,天灾人祸,避无可避。



 第141章 太可怕了(5000+)

    红杏只觉这蝗虫来的还真是时候,正好挑着水稻快要成熟的季节,天灾人祸,避无可避吗?

    罗家远看着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也跟着担忧起来,“杏儿,这是怎么了。”

    红杏叹息了一声,再次问道,“真是蝗虫吗?能确定吗?”

    如果真是蝗虫,那就只能早些收割了,不然等到蝗虫一到,你就是想要抢收都来不及。

    可是她让谁去通知金宝,让他多请一些工人,尽快抓了鱼去卖,然后迅速的收割稻子呢烨。

    这鱼的买家也没联系好,本来打算这几天去联系的,没想到汤圆提前到来了。

    起身,准备下床,身子被罗家远一把拉住,“杏儿,你做什么?”

    “我出去看看,看看这蝗虫是不是马上就要到了。”她要争取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把损失减到最小涡。

    罗家远急忙按住了她,“你正坐月子呢,你要看什么,你直接告诉我,我去就行,再说了,你要懂这些做什么。”

    红杏一愣,抬眼看着他,可是有些东西他是看不懂的。

    难怪最近这天气这么热,好像比去年闷热了许多。

    这样的话,如果真会发生蝗灾,想必现在就会有不少蝗虫出现。

    那是蝗灾到来前的征兆。

    现在恐怕是没办法瞒住罗家远了。

    这样想着,就抬眼看着他,“家远,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但是怕你生气,所以我又不敢说。”

    嗯哼。

    罗家远轻抬了眼睑,宠溺地看着她,“我相信杏儿总是有理由的,我不生气。”

    他淡淡的说完,双眸一瞬不瞬地看着红杏。

    红杏怔愣了一下,搁下碗筷,这才说道,“家远,你把我那口箱子打开。”

    罗家远随着她的视线,就见到了搁在衣柜旁边的箱子,箱子上了锁,红杏把要是递给了他。

    罗家远听话的打开了箱子。

    红杏继续说道,“你伸手到箱子最左边的角落里,把里面那包东西拿过来。”

    罗家远听话的把一个用布包好的小包递到了红杏手中。

    红杏打开外面那层布,就见着里面是一些叠好的纸张。

    红杏放下那块布,把叠好的纸张一张张打开,呈到罗家远跟前。

    罗家远接过那些纸,低眸一看,惊得他眉心一皱,随即一张张的翻看起来,心下默数,足足一百多亩田契。

    他惊得目瞪口呆,错愕地看了一眼红杏,“杏儿,这都是你买的?”

    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百多亩水田,那就是地主了。

    红杏点了点头。

    罗家远倒是有些焦急了,这一百多亩水田,即使全部请人收割,也要不少时间呢。

    现在蝗虫虽然在隔壁县,但也不知何时会出现在杏花村,所以昨儿个,他就通知下去了,立刻让村民们收割水稻,能

    抢一些是一些。

    可眼下杏儿手上这么多稻田,可不是棘手了吗。

    红杏看着他那拢紧的眉心,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蝗虫是农作物的天敌。

    虽然她没经历过,在以前读书的时候可是了解的不少。

    所以她也急。

    红杏抬眸看着他,“你明天能否帮我通知金宝一声,让他抓紧时间先把田里的鱼给抓了,尽量这两天就把田里的水稻

    都收割了。”

    说完,转眸看着他,眸色一动,既然说是隔壁县,难道这些当官的就没想办法扑杀蝗虫吗?

    罗家远听到她说抓鱼,怔愣了一下,眸色一动,“鱼……”

    红杏立刻就把水稻养鱼能增产的道理说给了他听。

    罗家远听完,急忙站起身来,“我还是现在去一趟吧,明天趁早让金宝早些人抓鱼,我去趟镇上,帮你联系买家。”

    说完,转身就要朝外走去。

    临出门时,双眸依依不舍地朝着床上睡的香甜的汤圆看了一眼。

    红杏一愣,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久久移不开眼。

    汤圆很是听话,一晚上几乎都没吵,家秀等罗家远走了之后,就睡在他们床上,帮着照顾汤圆。

    红杏心里惦记着那一百多亩水稻,如果现在收割的话,或许还能有一半的收成,等到蝗虫过后,只怕是颗粒无收。

    翌日。

    一大早,杏花村的村民就一个个开始议论蝗虫的事。

    有的人压根就不相信,看着晴朗的天空,这水稻现在在田里多长一天,那就多一天的收成,这个过程正是水稻从包浆

    长成米粒的时候,没人舍得收割。

    虽然村民们议论了一阵,但很快都散开了。

    依旧像往常一样忙着其他事情,并没有急着去收割稻子。

    红杏还是忍不住出了屋子。

    看着外面草地上,田地里那跳动的蝗虫,她缓缓走了过去,那蝗虫“嗖”的一声飞了起来。

    红杏一见,眸色一紧,虽然只是那么一两只,但她很肯定的是那蝗虫都是飞蝗,并非普通的蝗虫。

    她惊讶地仰起头,看了看天色,总觉得这天色与去年的有些不一样,怪怪的。

    刚要进屋,罗家远就回来了。

    见到红杏出了屋子,双眸一凛,也不说话直接抱着红杏就朝房里走去,带了一丝力气的把红杏扔在了床上,但也不会

    弄疼她。

    红杏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在生气,而且是生她的气。

    身子不由自主的往里缩了缩,看着他也不说话。

    罗家远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杏儿,你怎么不听话了?”

    红杏急忙岔开话题,“跟金宝说了吗?买鱼的联系好了吗?”

    罗家远暗咬下牙齿,“杏儿,我该拿你怎么办,难道那些田地比你的身体还重要?”

    “家远,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不也是担心吗,这蝗虫只怕要不了几日就会到杏花村来,可是刚才那些村民都舍不得

    收割稻子,家远,你要想想办法,让他们抓紧时间,这两日就收割完,不然等到蝗虫来了,那就是颗粒无收。”

    罗家远眉心微微拢紧,眸子一瞬不瞬,眼里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深邃地看着她,“买鱼的已经去了徐家村,昨晚金

    宝就找好了人,大概有四五十人吧,说好今天抓鱼的,抓完鱼就立刻收割稻子,鱼的价钱也谈好了,均价十五文一

    条。”

    红杏倒是没想到罗家远这么迅速的就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倒是让她惊讶了一下。

    罗家远继续说道,“收回来的稻子你准备现在卖掉还是存储起来。”

    “自然是存储起来。”这蝗灾一来,只怕米价要上涨了。

    红杏不由轻轻叹息了一声,天灾是人力不可违的。

    罗家远嘱咐着家秀要照顾好红杏,随即便出去了,一家一家的通知,劝导他们要收割稻子,倒是有几家人听了罗家远

    的话,立刻就去了田里,但也有去了田里之后又返回来的,是在是舍不得收割。

    主屋那边几兄弟也是不舍得去收割稻子,罗家喜最近又不见了踪影,从罗厚道口中得知,去先生家读书了。

    罗家远现在没那么多时间去管他,也管不了他,既然,他非要读书,走仕途,他也懒得多管。

    经过上次的事情,总归会有长点记性。

    罗厚道听到罗家远说让他们现在就把那六亩水田的稻子收割回来,丑错愕的睁大眸子盯着他,“罗家远,你还是不是

    罗家的子孙,现在收割稻子,还不够一家人吃呢。”

    罗家亮却是听了他的话,逼着罗家福和罗家旺一起去了田里。

    他相信大哥是不会无缘无故说这种话的。

    可能真的是蝗虫要来了。

    罗家远看着那一片片绿色的稻田,不由叹息了一声。

    看来是没人相信这蝗虫的厉害了。

    不止杏花村的村民不愿意现在收割,临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是一样的心里,也就偶见几家人收回来。

    每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

    徐家村也是如此,只有红杏那一百多亩水稻全部收割完了,其他的也就几家零零散散的人收割了,田绿荷看着红杏都

    收割完了,也跟着把家里的水稻都收了。

    红杏把能通知的家人都通知了一遍,娘家,二姐家都收了回来。

    红杏在建屋子的时候,就让二姐夫帮着挖了一个很大的地窖,那时候她就想着将来肯定会有用处的,没想到这次刚好

    用来储存粮食。

    她让金宝把晒干的粮食全部送到镇上加工成米粒,晚上趁着大家都睡着了,这才把一袋袋的白米藏到了地窖里。

    直到装满地窖为止。

    一百亩水稻,一亩就是一半的产量也有四百多斤稻子,一百亩就是差不多五万斤稻子,加工成米也有足足两万斤米

    了。

    地窖也就藏了不到五千斤,剩下的她让金宝租了一处没人住的空屋子,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米都运到了那屋子里。

    田里那些鱼倒也卖了七百多两银子,除去买鱼苗的钱,挣了四百多两,刚好够发工钱和加工稻子的钱。

    那一夜。

    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

    直下得村里到处涨水,方才罢休。

    等到第二日,又是晴朗的天气。

    但却闷热得让村民都跑出家门,到附近的大树下乘凉。

    天空,突然阴暗了下来。

    乌云密布。

    众人见此,都高兴的大叫了起来,“又要下雨了。”

    年长的一些老人,却是担忧的看了看天空,这样的天气还真是少见,晚上才下过雨,按说也不应该上午就接着下的,

    这刚才还晴朗的天空,怎么眨眼间就乌云密布了。

    一个个都觉得奇怪了起来。

    当乌云遮住太阳时,大地瞬间像是变成了黑夜。

    就当大家以为要下雨之时。

    有东西打在了脸上,痛的村民一个个哎哟不停的叫唤着。

    “蝗虫……”

    “天啊,真的是蝗虫,铺天盖地的蝗虫啊……”

    村民一听,一个个惊吓的朝着家里跑去,想要躲避那突如其来的攻击。

    红杏站在门口,看着正被家秀抱着的汤圆,就听见村里到处是哀嚎声,天空这突如其来的阴暗,也让她一惊。

    抬眼朝着天空望了望,乌云密布,遮天蔽日,难道这就是蝗虫。

    这样的事情,她从未经历过,但当她看清楚那飞来的蝗虫时,惊得急忙抱起汤圆,“家秀,快点把门窗都关好,蝗虫

    来了。”

    家秀大惊,转过头去看,就见着那一团团的黑色东西从天而降,朝着她飞射而来。

    吓得她急忙跑进屋。

    “咚”的一声就关上了大门。

    急忙跑进各个房间,关好窗子。

    这才点了烛火,坐在了堂屋的凳子上,心下惊恐不定。

    看着红杏说道,“大嫂,这蝗虫怎么这么可怕。”

    刚才她差点就碰到了蝗虫。

    那漫天飞舞的竟然是蝗虫,那遮天的乌云也是蝗虫,太可怕了。

    现在都能听见蝗虫碰在门板上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响。

    汤圆被红杏抱着,咧了下嘴,缓缓地睁开了一丝丝眸子,看了红杏一眼,又闭上,张开嘴巴,不停的歪着头,想要吃

    奶的样子。

    红杏看着笑了笑,撩起衣裳,喂起汤圆来。

    眼眸扫了一眼家秀,“我也没见过呢,这么多的蝗虫还是第一次见呢。”

    抬眸朝着关着的门望了一眼,“也不知你大哥和家文怎么样了。”

    “是啊,我去看看娘。”说完,转身就朝着罗林氏的房间走去。

    红杏一愣,想起那日她临盆时的情景,罗林氏那冷静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疯癫之人。

    也许婆婆真是装疯。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还有罗厚道拿去的金镯子,都是她的,婆婆到底是个什么人,就连罗家远也不知道她家人,难道真的是大户人家的小

    姐么?但就像罗家远说的,大户人家出生的人怎么可能嫁给罗厚道。

    这也太奇怪了,让人捉摸不透。

    等到蝗虫散去,村民一个个的走出家门,哭声哀嚎声惨绝人寰。

    红杏站在了门口,看着那早上还绿油油的一片草地,这到了傍晚,居然成了光秃秃的一片土石。

    远处的树叶也被吃的干干净净,只剩下树干。

    稻田里哪里还见有什么稻子,光秃秃的只剩下稻草根系。

    红杏不由惊呆了。

    这蝗虫的威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看着那些跑到田地里去的村民,一个个都哭丧着脸,耷拉着头,愣在当地。

    红杏叹息了一声,看来这米价不只是普通的上涨了,只怕到处都会缺粮食了。

    晏氏一脸高兴的来到了他们家。

    *****************************

    今天更新毕,明天继续加更哈!

    谢谢淼淼宝宝的荷包~~爱乃~~

    

 第142章 七大姑八大姨(5000+)

    红杏叹息了一声,看来这米价不只是普通的上涨了,只怕到处都会缺粮食了。

    晏氏一脸高兴的来到了他们家。

    看着红杏叫了声大嫂,就急忙走进了堂屋,“真没想到这蝗虫这么可怕,幸好大哥逼着家亮几兄弟把稻子收了,不然

    这连吃的都寻不着呢,菜园子里的菜也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的,真是可怕呀。”

    红杏看着她脸上哪有半分害怕的神色,就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挂在脸上烨。

    红杏淡淡的嗯了一声。

    把汤圆放到了一旁的摇篮里。

    那摇篮是罗家远砍了山上的树,照着她说的去做的沃。

    晏氏看着汤圆说道,“大嫂,汤圆长得可真是丑,这才几天的时间就脸上就都是肉肉了,大嫂的奶水可真是足。”

    这农村人有习俗,不管哪家生了孩子,都要反着说孩子,就是好看要说丑陋什么的,这样孩子才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晏氏说着就朝着汤圆走近,伸手就要抱起汤圆,可是手才刚刚触到汤圆,汤圆机猛地“哇哇”大哭起来。

    那声音好像受了委屈一般,让红杏的心猛地一抽。

    家秀急忙上前,“四嫂,我来吧,这孩子可能是认生呢?”

    家秀麻溜的抱起汤圆,轻轻的拍着他的背,汤圆在她的安抚下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晏氏尴尬的看了红杏一眼,自嘲一笑,“这孩子居然不认我这个婶娘。”

    红杏笑了笑,“你多心了,一个孩子那就懂这些,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晏氏见红杏问起,抬眸看了一眼家秀,急忙拉着红杏的手朝着房里走去,随手关上房门这才说道,“那天我听大哥问

    起爹行踪的事,是不是你们发现爹有什么不妥呀?”

    红杏一愣,没想到她今天来是打探那日的事情,“爹能有什么不妥?”

    “你也别装了,我知道爹那只金手镯是从你们屋里拿过去的,我就琢磨这金手镯是不是你给的,但你跟爹那关系,估

    计是不可能给爹金手镯的,那就是娘给的?难道你就没发现娘有什么不对劲?”

    晏氏一脸好奇的问道。

    红杏笑着说道,“娘整天疯疯癫癫的,有时候连话都都说不完整,我就觉得她这病吧,可能有变?”

    “有变?”晏氏吓得捂住了唇,“难道娘的病更严重了,那是不是需要更多的药来控制啊?”红杏没有说是,也没有

    说不是。

    她说有变,难道就不可能是变好吗?

    不过她要的就是晏氏的误会,不然还不知道她怎么追问下去呢。

    “这个也不一定,倒是主屋那边的粮食记得看好了,我看这米价很快就会上涨。”

    红杏岔开了话题,不想她继续纠缠在婆婆的事情上,婆婆不管是装疯还是真疯,想必她是不想被人知道的。

    晏氏诧异的睁大眸子,“真的吗?也对,这稻子都被蝗虫给吃了,米价肯定是要涨的呀。”

    晏氏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厉害,高兴的有些手舞足蹈,“大嫂,什么时候给汤圆做满月酒啊,到时候别忘记了叫上我,

    我这做婶娘的来帮帮忙还是可以的。”

    红杏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样子,知道她是一时高兴才会这么说的,她也没想过让他们来帮忙。

    若是有心,又何须她开口。

    不出几日,镇上的米铺已经开始上调了米价。

    村民们没了稻子,颗粒无收,只能依靠买米度日。

    可是米价只涨不跌,一度涨到二两银子一斗米。

    这价格比黄金还贵。

    村民们再也买不起米了。

    有的为了糊口,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剩下的钱也买不起那天价米。

    更有甚者,开始卖起女儿来。

    杏花村已经有好些人家家里揭不开锅了。

    一个个开始上山采野菜。

    等到野菜也采掘一空之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生病了。

    但就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可能有钱治病,就这样村子里已经病死了好几个人。

    红杏见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她的米也是费了人力物力的,不可能就这样无缘无故的送给人。

    这样只怕会引起更多的人不满,反而会引发暴乱也不一定。

    如果有人知道她家里存了这么多粮食,只怕会哄抢。

    最后红杏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让村民拿自家的田契或者地契换粮食。

    田契给了她田红杏,但这田地还是可以租回去种,只需交一些租金就可。

    她承认自己的想法就像收租的地主。

    但她不会剥削别人。

    租金都好商量。

    那日一大早,罗家远让人敲锣打鼓地通知了村子里的人,细说了等价换米的事情。

    现在市面上的米价是二两银子一斗,她这里只要五百文一斗而已。

    村民听说,一个个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来,这比市价可是便宜了不止一半的价钱。

    村民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红杏家里。

    就见着堂屋内放着几麻袋大米。

    最先到来的是王婶子,王婶子狐疑地看着站在门口的家文,“家文,你家这米是哪来的呀?”

    陆陆续续来到红杏家的村民也不由露出了一丝好奇来,就是,大家都没米下锅,而村长家却堆积了几十麻袋米,这怎

    么会不让人怀疑。

    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