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机农场主-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对手,现在又在地里干什么呢?
唐果一出现在山石乡,立马引来诸多同行前来‘偷师’。可惜,他们又要失望了。
唐果带着龚灿他们,在地里种东西,就农作物而言,就不下十种。如木薯、番薯、玉米、南瓜、冬瓜、花生、大豆、旱稻子以及好几本地蔬菜。此外,还有本地的树苗、果苗、草种子、中药……究竟是百树园还是百草园,又或者是百花园?
同行们更加看不懂,唐果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了,难不成他是想把这二十多亩地,弄成森林?
他们刚还觉得唐果心思缜密,了不得,才多久啊,又干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
看不懂,他们的智商不够用。。。
已经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了,森林没法长成,荒草可能性更大。
不说同行们了,就连龚灿老赵他们,同样跟着懵,过来帮忙种东西的孔辉夫妻俩,还是头一次,见种这么多东西的。乱多杂,他们还都能接受,唯独不能接受,这一地的爬山虎,起码也得拔掉一些,留出空地,给其它作物生长吧?
爬山虎不仅抢光泥土里的养分,还会霸占空气、水分、阳光……其它作物,想生长都难。
比赛规定只能从中选五种,种类多,非但没有优势,还把地给占了呢。
(本章完)
第527章 工厂竣工
唐果究竟想干什么,同行都懒得再去猜他的意图,伤神又伤脑。有机农业,硬生生的被他整成‘天机’农业。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自打放假到收假,陆青心里就有一个大疑问,要亲自问唐果,希望唐果能给他解释一番:“老板,您这样做,是不是不打算赢了啊?照现在下去,咱们离冠军的宝座,只怕是越来越远了!”
有些事情,唐果一个人知道就好,没必要说出来。不过为了让大家能安心,他得做点什么:“等一周后,别人对咱们的关注少了,你们找时间,悄悄在地里,种上一些名贵的中草药。种那些适合咱们南方的,比如春砂仁、天麻等等。”
“天麻我好像听说过,春砂仁是啥东东?”刘海燕问。
正好,这两种东西,老赵都懂,他解释说:“春砂仁是姜科常绿本草植物,生长在荫蔽的树林底下,高3尺,枝、叶均与姜的枝、叶相仿。花开于三、四月,色白如玉。果结于六、七月,粉红披刺,略大于手指。”
刘海燕:“可还来得及种春砂仁吗?现在是阳历二月八号……天麻好像,更不容易长成吧……”
唐果说:“你们接下几天的工作,就是搜集、筛选适合南方种的名贵中草药。先把东西种了,不用管它能否长成,一年之内能不能收。以后,你们每周,轮流排一到两人过来和孔辉叔他们一起看着咱们的地,要是没什么事,尽量不要进地里。四周简易的围栏,希望能在这周之内,做好。”
唐果一一给他们分配工作:“另外,你们现在得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因为接下来的很长时间,你们都很忙。据我所听到的消息,咱们农场周围的村子,至少有三十多村,想加入了。另外,咱们之前走访的村子,他们的邻村,有同样的意愿。龚灿,到时真忙不过来,再给你们多招一些人。”
“先看情况吧,确定我们真是忙不过来,再招人也不迟的。”龚灿说。
忙,这些人都不怕,最怕像去年,他们感觉像是混日子,说起来,他们对农场的贡献,并没有多大,甚至连专利还是唐果卖出去的最多,他们每个人却都能分到五万块的提成。
五万块,在玉阳的农村来说不低了,镇上的普通中学教师,一年的工资,不见得有这个数。唐果给他们的工资和奖励,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家里,扬眉吐气了一番。
就说老赵吧,他以前做兽医,到村里给猪牛羊狗鸡鸭等看病。可随着农村的衰落,养家禽家畜的人少了,他不得不去大型的养猪场上班。说是兽医的工作,其实就是喂猪、铲猪粪……
可他不做这些活,又能去干什么呀?他只是中专技校毕业。到了唐家村,他发现这里的人际关系变简单了,尽管平时大家工作之余,互损的厉害,可都是相互尊重的。
工作氛围好,吃住条件好,薪酬还高,这样的工作,他老赵上哪去找?唐果说的辛苦,在他看来,都不算事儿。
唐果交代完毕,大家继续努力工作。
正如唐果所说,加入他们的人,就挨着农场的,就连到隔壁镇了。农场的种植面积,一下扩大了十几!
在阳历二月底的动员大会上,唐果把刘明叔去年的‘光辉事迹’拿出来当典型案例批评。
随着队伍的壮大,管理问题,已上升到和技术推广一样的重要。尽管农场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但随之出现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
说到底,唐果的农场,不像别人的农场,性质上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别人的农场,地已经从农民手里购买了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民被雇佣到农场里工作。
唐家村有机农场,以股份制的形式存在,村民自动加入,他们不属于农场的雇佣工人,不存在雇佣关系,地也不算农场的地,要是有哪一天,某一个人,‘反骨’了,会很难办的。
所以当唐果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赶紧找崔军修改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
到了三月份,工厂竣工了。
工厂竣工这天,唐果本想举行一个简单的开工仪式,不曾想,乡亲们是如此给面子。光是舞狮队,就来了五十八条!
五八五八,我发我发!
如此大阵仗,溪礼等镇上的领导来,县里、市里好几个局、部门的领导也都来了;媒体记者也来了;白江县排得上名的企业家,同样来了不少。
匆匆看一眼,工厂的外形,很普通,再一看,似乎更耐看了……有的美女,初看时觉得惊艳,再看就普通了;有的美女却是越看越有味道。唐果的工厂,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工厂地面除了留出的路,其它地方,都绿化了。一层基本上是空地,有一面陡坡连上了上去,如同螺丝钉,弯曲上去。这样的设计,无疑是非常有利于货物的运输的。省得利用货梯上下搬运,麻烦。
东南西北四面,各建了一栋厂房,最高的北面有九层,西面七层,南面五层,东面五层。没有。厂房之间,首尾相连,正中间空出的地方,底下是处理废气废物废水的中心。延伸出去的地方,有小阳台,休息处。
如果说外表普通,进到里面,令人怀疑,这还是不是工厂。有的车间摆着大机器,还很一般;有的车间,随着东西摆放少了,进到里面非常舒服。毫无进入工厂那种压抑感。
且最重要的是,这里面的一切,全是新,他们居然没能闻到一丝一毫刺鼻的味道。这就怪了,刚装修的房子,半年后都会有味道,这才竣工没几天的工厂车间,居然没有什么异味?
负责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跟大家介绍时,自豪说:“我们的外墙使用了特殊的材质,可以有效的阻隔热量的传入。光是这项,每年可以减少一半的空调用电量呢!”
有位从玉阳下来的记者问:“你们的工厂里,为什么闻不到其它气味呢?是使用了什么特殊手段除味吗?”
“大家闻不到气味,是因为我们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但具体是什么手段,这属于商业机密,不方便对外面透露。气味也并非完全消除,只是它们的存在量极低,我们人体闻不到。这是最新的空气检测数据,大家可以过来看看。”
(本章完)
6 8:26:17|51635907
第528章 全国农业大赛?
工厂到底如何,是否中看不中用,唐果当场就让人试了——加工几种简单的副食品,用不了多少时间。
随着加工的副食品顺利出流水线,有人试吃了之后,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唐家村不发,还真没天理!往后,他们买零食,会首选唐家村产的吧?
同样的食材,零食的口感却感觉比青青果食品公司生产的要好不少!
本地的好几个企业家,他们甚至产生了某种,向副食品加工行业进军的冲动。
可他们没有有机农场,目前市场上唯一和唐家村合作的副食品公司,只有青青果食品一家,其他人想拿唐家村的农产品去深加工,根本拿不到批发价。而且他们想建这么大的工厂,光地皮就要上亿了吧?他们本地老板,有钱的,也不过一两亿身家。
所以,他们只是想想,仅此而已。冲动是魔鬼。
古代行业排士农工商,今儿是士商工农。农排在了末尾,农业在国内社会地位不高,国人潜移默化里,普遍认为农业是低档次行业。
其根本原因,就是做农业的赚不到钱。
可随着有机农业的兴起,有机农业,反而成了高大尚的代名词。于是,社会又开始流行一句话:不如回农村发展有机农业。
事实是很多发展有机农业的投资商,快哭了。
有机农业就像一个怪圈,它一方面蕴藏着无限商机,另一方面,这种商机又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那些去年买唐家村农场专利技术的农场主们,现在在干啥——他们目前正在试用阶段,效果是否可行,至少要等几个月之后。
唐家村做成功了,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成了国内无数同行们的研究方向。
现在国内的有机农场,有机村庄,就好比那雨后的春笋,发了疯似的,从泥土里钻出来,来势汹汹。
同时也意味着,白凤梧去年做的努力,几乎白费了。白凤梧想阻止人,别盲目跟风,有机农业不是那么好做的。可有几个人愿意听她的呢?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机农业,所占全国农业的比重,由以前的不到百分之一,上升到如今的百分之四。有机种植规模,一下扩大的几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
假如国内的所有农业生产者,都搞有机种植,会直接损害谁的利益?
毫无疑问的,当数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商。尤其是全国新闻联播后,每晚花天价广告费宣传他们化肥的农业集团……
因为有机农业,首先就得禁止化肥和农药。不仅如此,国内很多农民,开始重视农家肥、囤农家肥,以后对庄稼施肥,尽可能大量地使用农家肥。
华国太大了,所以别小瞧了这几个点,很多相关的农药化肥公司或企业,第一季度的业绩,就下降了不少!
一直强势、年年涨价的化肥农药,价格开始降了,虽然才降一两块钱,降的幅度不大,可这有多不容易啊!就拿普通的尿素来说,每隔两年就涨一次价,从几十块钱一袋,到一百多一袋。
一亩水稻,一季施两到三次的尿肥,用一百斤的尿素再正常不过,加上钾肥、磷肥、复合肥……再打一瓶百草枯、敌敌畏,撒一包福寿螺的药粉,再花八九十的收割费用……
以数十万计的农民,纷纷涌入有机农业,某些人开始慌了。
你唐果不是发起有机农业大赛么,他们就发起农业大赛!不论有机,还是传统农业均可参加。
比什么?
比产量,比粮食蔬菜里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比谁的更有营养价值。
光是产量,化肥农业能将有机农业‘踩入’泥里几尺深!
只需等一个契机,这场大赛就会正式对社会公布,跟大家见面了!
正在忙的唐果,还不知道,他已经摊上大事了。历史上的戊戌变法为何失败了,最直接的原因——触犯某些人的利益,后遭到‘围剿’……
“溪叔叔,您的地卖出去了吗?”听闻溪礼把地的价格提升了一倍,应该没人买吧?
溪礼故作高深对唐果道:“你猜。”
“我为什么要猜?”唐果反问,他也就随便一问。
“一块也没卖。因为,这工业区,我要走高端路线。”意思是没卖出去。溪礼口中的高端路线,是不让那些污染重,耗能大的普通乡镇企业入驻。他这段时间,拒绝了不下五十个此类的投资商。理由是他们的排污设施处理没能达到他们的标准。
“您开心就好,反正阳山镇您说了算。”仪式结束,唐果回去了。
工厂竣工,从今儿起,可投入使用生产了。
工厂的正副厂长,分别由冯姐和唐炳两人担任。冯姐和唐炳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让他俩继续在家里干农活,太浪费人才了。
冯姐之所以要正职,是她想压着唐炳,必须是唐炳在她之下。唐炳也不跟她计较,唐果能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他已经很意外了。要知道,他在省城工作,最高的职位——车间主任。
如此大规模的工厂,自然不单单是食品加工,唐果之前说过,会给唐利弄一个编织厂,就设在这里。
三月,的确够忙的。
唐果每天早上出门,到了晚上八九点才到家,有时干脆留在别村过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忙些,心里面踏实。
忙种东西,忙工厂,接下来就到村舍改造。这事唐果直接交给建造工厂的团队。他们办事,再放心不过了。
几天后,唐果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是一份做工精致的农业大赛参赛邀请函。看到里面的内容,唐果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咋了?”快递是林葛拿过来给唐果的,见状,林葛问。
“你看看,这些人真是闲着没事干啊?!”唐果看到邀请函里面的内容,特无语。
“全国农业大赛?嘿,你还别说,最近网上,关于有机农业的风言风语,简直不要太多了,我给你手机转发几篇文章!”
林葛又不用四处去跑,每天管理他负责的网店,空闲时间有的是,什么新闻,自是瞒不住他的。
不像唐果,忙的时候,不说上网看新闻,连吃饭都没时间。
6 12:59:55|51642201
第529章 反有机浪潮
第一篇短文原文:
先说农民文化问题。如果一个农民,种地不能用除草剂、杀虫剂、金坷垃,整片田只能靠每天下地动手拔草、捉虫,一把屎一把尿地种,你晚上回家了还有精力读书吗?还是宁可倒头就睡(几个小时),然后凌晨天亮前下田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这种耕田方式,一个人能管过来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还想能有现代农业的那种效率?再加上没用金坷垃(肥料)导致的产量下降,得靠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那么多人,土地多了,又得靠更多的人来耕地才能有产出,于是只能挤占其他工种在人口中的比例。
于是农业人口大大增加,而且只有精力种田没精力读书,于是文盲率大大增加。
当然,可能有部分书香门第志存高远,一边坚持低效种田,一边心存把生物学火种流传下去的志愿,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耕完田就回家治学。但这仍然没法否定一个宏观现象:文盲率大增。
结论:发展有机农业,需要花费农民大量的精力,会导致文盲率大增,社会退步。
这是一篇段子手类型的文章,出自自媒体。
唐果不想对这篇文章做过多的评论,心说这位作者,把自己关在自己房间里,不停地放屁,到最后连自己放的屁,都不会觉得臭了。
很明显,这是对有机农业的严重歪曲!农村人,就算不种地,十个人当中,也没有一个,闲着的时候去看书的。
别人的有机农场,唐果或许了解的并不多,可他们农场,什么时候用乡亲,戴着手套,拿着钳子、筷子去抓虫了?草也不用拔啊,草长大高了,牵牛去吃掉,或者割草回家喂牛羊。大家巴不得这草啊,能长快一点,再长快一点,牛羊快不够吃了……
第二篇是正规媒体,著名学者发的,问答式文章:
何为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可以认定为屏除农药、化学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非天然物质的使用。
有机农业是否等于食品安全?
有机农业由于不允许使用化学制剂,因此农残、添加剂超标的问题确实得到规避。但是食品不仅只有农产品,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的途中一样可以造成污染。哪怕仅针对地里的作物,田间管理不善,土壤问题等依然可能造成作物质量不达标。
有机农产品是否更营养、更健康?
有机农业中不施用任何化肥,而只选择有机肥,这么做其实并不科学。因为大部分养分都是以离子态的形式被吸收的,即便只施用有机肥,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与吸收无机化肥的方式也不存在差异。所以不管选择有机肥还是无机肥,农作物吸收进去的其实都是同样的东西。至于有机农作物是否更安全,还是要取决于吸收了哪些营养成分,只要养分供应合理,其产品一样可以是安全的。
有机农业是否有利于消灭世界饥饿贫穷?
正因为有机农业的高标准,其在选种、育种、耕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要下更大的力气,其农业成本势必上升,而这个成本直接或间接的嫁接到消费者以及农民的口袋中。即使通过规模养殖、成本优化等措施将有机农业的成本降低,其终端售价必然高于普通农产品。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842亿人口缺乏食物,56个国家食物短缺现象严重。有机农业发展到现阶段还是无法大面积种植,有机农业在某一方面说是低产,高消费。
再回头看我国国情,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2167元,基尼系数却高达0469,吃饱饭都已成为巨大的问题。如果大规模推广有机农业,到时候基尼系数就会更加好看,社会就更加不稳定,吃饭就更加成问题。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是一种商业行为,不是科技结果。
还有一篇文章,所持观点:农村衰落不是坏事,农村人变少,农村自然环境将得到修复。如:周围几个村子就会合并,以前村子的旧址可以还田;农村中荒田荒地的出现,改善了自然环境,人地矛盾、水土流失、动植物的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以前农村的耕地,很大程度来源于开荒。
唐果本来就要赞同,可看下去,就觉得很不对劲了。
某农场(某村)倒行逆施,吸引了无数的农民工返乡从事有机农业,使得刚得到缓和的农村环境问题,再度加剧、恶化,农民恨不得把村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种上庄稼……这样的行为,无疑给原本就存在‘用工荒’的大城市,雪上加霜,工厂招人更难了,路边的清洁工人数变少了,就连地铁口的摩的师傅……
“放你娘的狗屁!!!”唐果气的大骂道,“老崔呢,让他查这人是谁,就差没指名道姓了!别人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他难过!”
林葛一直在旁边,憋着笑呢:“可你之前不是还跟我说,要树立咱们农场的正面形象,少干奇葩事来着?”
“傻啊!一定要以咱们农场的名誉去反击啊!”
三篇文章,真地有代表性。第一篇的观点,有机农业会导致文盲率加大;第二篇,有机农业会使得家庭贫富差距加大,不利于社会稳定;第三篇的观点更是离谱的厉害,有机农业加剧了环境问题!!!
“还有,咱们的所有产品,不管是网上卖的,超市上架的,还是有机餐厅,统统提价五分之一。持有会有的老客户,相应地给他们降低的折扣。”
这下林葛就不明了,人家分明是想对付他们,这个时候,应该躲躲风头,你倒好,还涨价了?
“老林啊,你以为写这些文章的人,会是农民吗?他们巴不得我不要钱,免费送蔬菜粮食给他们吃呢!”
“确实也是,咱们碍着谁了?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啊!涨呗!”
母亲的头七是过了,可神情总是恍惚,只要一合眼,脑海里总是浮现她的身影,心里闷哄哄的,难受啊,不知跟谁说好。人不在了,真的回不来了。。。
(本章完)
第530章 去参加
如果拼爹拼爷,如今还有几人拼得过唐果。他不拼爹,就喜欢种田。种田,光拼爹是不够的。
农业难做,有机农业更难做,唐果苦苦坚持,到今天的成就,怎么也应该获得一个青少年社会杰出贡献奖吧?
不管怎么说,他都带了十几条村,好几千多人口发家致富了。农村环境得到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只是他一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关于有机农业的各种负面新闻。
有机农产品贵,营养成分不齐全,假冒伪劣多……
双凤新闻还在网上发起几个简单的,关于有机农产品的问卷调查。如,你是否购买过有机农产品,百分之八十的网友填没有;你是否信任有机农产品,百分之七十的人选不信任……
这些数据真实吗?网上的几万篇文章科学规范了?
未必!
然而到了晚上,《焦焦》这个代表着主流价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