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机农场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贱妇,你霸占我儿子财产也就算了,还养小白脸!大家快过来看啊!快看清……”

    “哎呀……哎呀……她的鸡蛋有毒,我中毒了……”接着,唐果趟地上,浑身发抖,口吐白沫!

    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本章完)


第192章 小事一桩



    困扰了她好几个月的难题,总算解决了。解决的办法,原来这么简单。唯一令曹晓云想不通的地方,就是唐果这白沫,怎么能说吐就吐呢?

    刚刚,唐果口吐白沫,着实把曹晓云吓的不轻,她以为唐果对臭鸡蛋过敏。赶过来的警察也跟她一样,误认为唐果中了‘臭鸡蛋毒’,因而当场把易伟他妈带走了。曹晓云不知是以‘投毒罪’,还是‘故意伤人罪’处理易伟他妈,但至少要被关一段时间是可以肯定的。

    “闹了几个月了,你都没处理过?曹小姐,你真善良!”听完曹晓云的话,唐果嘘嘘不已。对付坏人,得用更坏的办法,就像当初,对付易伟造谣一样。

    “我可没你这本事。”曹晓云笑说。其实在她心里,对易伟的母亲,是不屑一顾的,只是一条可怜虫,没必要理会。

    “拉到吧!你的情商和智商,绝对比你表妹贺晓雅高几倍,不信你对付不了她。可我也纳闷了,以你的条件,想嫁什么样的男人,怎么偏偏看上易伟呢?上高中的时候,班上就有女生为他打过胎。”

    “可能里面有一点点的叛逆吧!金牛女素来害怕做出改变,一旦改变,势必会轰轰烈烈。”曹晓云看着唐果,目光如炬,“唐果,你说我想嫁什么样男人都行,像你这样的呢?”

    “噗!”两人出来后,唐果买了身新衣服,就到冷饮店喝冰茶。着实被曹晓云的话逗乐了。

    “我很认真的!”她表面看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心里面从未如此认真过,“难不成,你真想跟梁静,就这样过一辈子?”

    “难道不好吗?”唐果反问。

    “呵呵。”

    场面有些尴尬,唐果转移话题道:“晓云姐,贺晓雅离不开人,她有任何状况,你得第一时间通知我。尽量先别送去医院。我怕医院的治疗方案和我的相冲。”

    唐果不想麻烦,还是跟曹晓云回家一趟,看看贺晓雅,免得一有问题,他刚回到家还得赶上来。家里还有一大堆农活要做呢。

    两人都十分无语,因为贺晓雅正在‘胡吃海喝’,吃了很多零食,喝五六罐可乐。她现在身体虚弱,零食易上火。

    唐果很无奈:“晓云姐,你还是马上就把她送医院吧。主要检查脑子。”说完就走了。

    看来,贺晓雅已经好了。也就没他事了

    回到家,网上的订单才叫一个疯狂,有几个大买家,一个下了五千斤的订单,一个两千斤,五个五百斤。一百斤的买家,有五十个。五十斤两百个。光是这些‘大买家’,就买了预售五万稻米的一半!

    唐果多希望,以后所有的买家都能这样,发货等等,统统可以省事不少。他还不知道,其实是有小人在背后捣蛋,直到预售结束的当天下午,这些大订单,纷纷申请退货,才意识到被人整了。

    退订单一事,村里只有唐果和小静知道,唐果吩咐小静,这事先别让大伙知道,免得挫伤大伙的积极性。

    五万斤大米,光是碾米,就够大伙喝一壶。

    “我怀疑是同行。你的店铺,把他们的流量,以及买家抢了近半。”同行诋毁,林哥屡见不鲜,冒充买家买东西,给人差评,是惯用的伎俩。

    “应该不是同行。我卖的米,只有我才有。”唐果看到一条几百字差评,以及上面的晒图,图片是一个戴着戒指的男人的手,戒壁上的反光,照着一个看上去有些熟悉的人。他无法确定,这个买家高峰,就是他的老同事高峰。得让小静打电话去探探。

    高峰下过单,留的就是他手机号码和地址。电话通了,听声音是老同事高峰。

    唐果冷笑不已,想屎?送你一程!

    “果子哥,这个人心肠太坏了。咱们把米都碾好了,他却退货不要,退货单正在处理阶段,又不能卖给其他人。”

    稻谷碾成大米之后,存放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阳山镇有句土话叫:不食米缸底米。米缸底的米,不是变质,而是放久之后,会有很多米虫。剩下这些米,村里人就会拿来煮熟喂鸡鸭或猪牛了。

    超市里的米一卖就上月,中途也需要运输等时间,稻米为何不长米虫?因为人家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唐果可不想,到这个关头了,还使用对人体不利的东西,保存米质,虽不算有机大米,但也是无公害的大米,不能自毁墙脚。

    所以,半个月的时间,必须把这一批稻米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必须,在后面的半个月吃完,或者一直储存在冰箱里。要不然,吃着吃着长虫了,还不得给他追加差评。

    高峰,还没找你算账,你居然出这毒招。唐果心道,看来很有必要再去鹏湖市一趟,不把你弄的倾家荡产,都对不起你这小人!

    “小静,这事你不用担心。我处理就行。小事一桩。”

    打狗要看主人,高峰的主人,自然就是唐五爷。但要怎么样,才能联系上这位大佬呢?联系上对方,他又该怎么说,唐五爷会管这事?

    唐果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找唐五爷。而是按照林哥的办法,让电商平台方的介入。这些‘买家’,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他们店铺的正常运转。

    每段电话咨询,林哥他们都会录音,主要问这些‘买家们’退货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地,全跟申请退货一样:不想买了。这些人均说了这四个字,就都把电话给挂了。理由出奇的一致。

    “唐果,平台方说要三到五个工作日,才能帮我们处理,你能接受吧?”

    “不能。他们说的五个工作日,就是一周。结果出来了吗?”平台方都是大爷,他只怕,一个星期,都不能搞定这事情。就麻烦了。

    “查到了。这些人尽管不一样,但都与买最大单的这位买家有关系。要不就是该买家的亲戚,要不就是他的好友。此人十之**是一个职业的刷单手。”林哥混电商多年,是不是刷单手,他一查就能查出来。这些人的发货地址,都来自几个地方,有的姓氏还都一样。显然是用亲朋好友身份注册的小号。

    “花几万块,让一些‘大v’主,帮咱宣传这件事吧,通话的语音,也可以弄上去。”唐果不想再黑安琪儿等明星的威博,一连几次都与唐家村有关,肯定会怀疑到他头上。几万块,上不了头条也没事,只要曝光,一样能把平台方炸出来。

    拖着不帮忙处理,打官腔是吧?

    走着瞧!

    (本章完)


第193章 偷梁换柱



    “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方式刷单的水军。太有意思了!心肠得多黑的人,才干的出这种事?”

    “楼上少见多怪。我一个朋友,开了一家网店,因退货问题得罪了一个买家。结果该买家,给钱他身边的亲朋好友,让这些人去我朋友的网店买东西,全给人家差评。几十上百条差评,分分钟能毁了一个无甚人气的c店。”

    “‘村里有块田’,销量不错,但刚开不久,信誉度不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坦白说,这半有机稻米卖八块五一斤的价格,是良心价了。有位过气的明星,也种有机水稻,不过卖一百多一斤,五百斤起卖。那米我也吃过,不见得比‘村里有块田’的好吃在哪。”

    “五楼说的可是,因吻戏而被封杀的某男星?”

    “大家都在说自己的事,就没想过帮帮‘村里有块田’吗?平台方的不作为,不就是姑息违法刷单的水军吗?这些水军买手,一直误导我们消费者,大家难道没有被他们坑过?”

    以上评论者全是某大v主的评论水军。

    以下,排队声讨的,才是真实网民。

    “必须顶起……”

    “1”

    “1”

    “1”

    ……

    这次的影响力没能挤入威博前十的头条,但也排在了前五十位。电商平台方的员工看了后,都炸锅了,负责该事件的员工,被其领导狠狠批评了一顿。该员工,却因此记恨上唐果的小店。

    “老藤,你找的都是什么人啊?”唐果没有第一时间同意退款,而是申请了平台方介入,高峰的金额就被冻结了。还好是预售,只需付百分之十的定金,但两万多斤稻米,就花了他一万八千的定金。这笔钱,拿不回来了。因为帮他刷单的那个智障,被平台方追查,并告了。

    高峰本想刷上万条差评,但给店家差评,必须得真正购买,且不能退货。由于没那么多钱,他才用了现在的办法。

    偷鸡不成蚀把米。

    老藤一开始没有劝,现在,也不打算劝。自从三月份,董事长亲自打电话给他,让他帮唐果的小店去跟平台方解封,他就察觉到事情不对劲。高峰手脚不干净,为何不被开除了,还当上了业务总监?以为高枕无忧了吗?错,现在爬的越高,以后摔的越惨!

    “老高啊,作为多年的同事,我奉劝你一句。你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且行且珍惜。我刚刚查了相关法律,你的行为,是违法的。”

    此刻高峰哪里听的进去,他又花了两万给人家打广告,这口气,无论如何他都咽不下。这招不行,大不了就让人真买,然后全部晒图给差评。上万单买不了,就买几百单!

    唐果却因祸得福,网店又小火了一把。五万斤稻米不仅一天的时间卖出去,进店咨询的人数,翻了三倍。林哥他们,不吃饭不上厕所,都回复不过来。

    下次的预售,就定在七夕节。

    早季收获的番薯,也已挂到网上去卖,等晚稻一种,再种回秋季的番薯。秋季番薯,产品更高,味道也更好。现在卖的番薯,一斤的价格也就比普通番薯贵上一块。早季,光照足,但雨水也多,不利于番薯糖分的储存,口感稍差。

    “小唐啊,大概半个月后,我们去你家玩几天,欢迎吧?”做电商,有一台电脑,在哪都可以办公。

    “择日不如撞日。十天后,我家搬进新房住,要办乔迁宴,你们早点当时候过来。还有,我得让你帮个忙,就是刘阿婆……”

    “我没问题,只怕会穿帮……”

    听杨文沁说,这几天,刘阿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一天下来喝不了两碗米粥,有时不停的抹眼泪。怕是,撑不了多少时间了。

    提到杨文沁,唐果对她也已经醉了。一开始,这蠢妞就把手工费翻了一倍,以后还怎么玩?且这一批翻工的编织,还没翻工好,又拉新的编织款式到其它村,开发新客户……

    这不叫少根筋,而是只有一根筋了吧?这根筋,估计也叫神筋。就连小静,也都替她的智商捉急,好几次忍不住,想劝她别再干蠢事了,免得连累果子哥。

    阿母和六叔公,他们也劝过她,可她不听,倔的跟头北方来的母驴似的。

    刚把五万斤的稻米全部运到县城发出去,唐果才回到厨房,盛了一碗粥,坐在小凳子上,未来得及喝一口,杨文沁就火急火燎地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大忙人,得空了吧?得空帮我把这批翻工的编织活拉去县城,人家老板催急了。”

    “你好像也会开车吧?”杨文沁就开过几次他的小货车去其它村收编织,然后把编织拉回他家集中放着。他家新房的一楼,伊然成了她的临时仓库。

    “我没驾照,也没有身份证啊!”驾照、身份证、银行卡她都留在她家了,就是为了不让她爹找到她。走村路,不怕交警。

    “怪我咯!”

    “少贫!你要是不帮我,我马上给袁爷爷打电话!”

    “你打吧。”就会拿这招来唬他,也是时候,跟袁老头‘撕破脸’了,以袁老头的能量,世上还有什么组织是他找不到的,看他是否真心想帮他罢了!

    “唐果!”杨文沁站着,双手按了下唐果的肩膀,“我到现在还没能令刘康改邪归正,刘阿婆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了!说句不好听的,她随时可能死掉,以刘康目前的态度,他绝计不给刘阿婆送终……”

    这也是杨文沁会猛抢刘康活干的根本原因。她想以最快的方式断了刘康的财路。

    “所以你就……唉,断刘康财路,只是一方面。”

    “什么意思?”

    “你先把手拿开!”

    “啊……哦……”杨文沁脸刷一下红了,她都不知道,她居然跟唐果的距离这么近,都快把某个鼓起的部位贴到人家脸上去了。

    “你这个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太慢了。何不来一招‘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杨文沁不解,等着唐果解释。

    唐果咬了口萝卜干,又喝了几口粥,才道:“我虽然没干过你们这一行,但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白江县的编织厂,多数以接订单生意为主。每一批订单,都只生产一到两个款式。你和刘康,抢的是同一批货……”

    “你是说,把我的编织跟刘康的掉包?”杨文沁大声道。

    该说这女人是聪明还是蠢呢?生怕别人听不见?

    “这样好吗,会不会很缺德?”

    “我们这叫替天行道,做好事!”

    (本章完)


第194章 人心不古



    唐果老早就想‘收拾’刘康,论自私,刘康是唐果认识的人当中,排名第一位。

    “我跟你说说,刘康是怎么样一个人吧!”唐果打算把刘康更多的事迹,告诉杨文沁,以坚定她的决心!

    “刘康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本性使然。但他本人却常说,他会这样,全因刘阿婆太偏心。比如供刘阳读书,他连初中都没得上。事实却是,他考初中,考了三年,最好的一次也只考了一个备取生名额。明明是他自己考不上,却赖家穷,连复习资料都不给他买。

    刘康复读是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小学还兴复读,考上初中,就跟现在考上县重点高中一样难。农村复读的人就更少了。

    九八年。刘康跟村里人到鹏湖市的工厂打工。他在工厂打了两年工,觉得工厂不自由,回家后又跟下庞村开木材厂的人去西南林区当伐木工人。这活更累,没干几个月他便回家了。

    刘康在家混吃了几年,后来干编织。慢慢有点钱了,要娶一个初中代课教师。为了帮刘康娶到这个代课老师,刘阿婆和刘阳叔,前后托关系,花了五万多帮她‘转正’。后来学校建教师房,刘阿婆和刘阳叔又出了三万多。

    刘阿婆一年收入不到五千,刘阳叔东省西省,一年也就只能攒两万……此时的刘阳叔也三十出头了,并处了一个女朋友。女方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只跟刘阳叔说了一句话:‘你回去跟你哥你嫂过吧!’就分手了。

    尽管刘阳叔极力挽留,女方还是头也不回走了。

    接下来的两年,打通了农村编织市场的刘康,生意越做越顺,钱也越赚越多。之后就在县里首付一套房子。因为刘康老婆转为正式教师后,有公积金,房贷利息相对更低。首付了一套房子之后,又贷款买了小车。”

    杨文沁:“后来呢?”

    “还有什么后来?后来我之前跟你说过了。刘阳叔不是被逼的走投无路……唉……”唐果起身去吃刷碗。

    杨文沁紧紧地跟了过来。她非常想不通——

    “刘康可以先不买房买车啊?刘阳叔也三十好几了吧?他不能反过头帮衬刘阳叔吗?当初刘阳叔帮了他那么多……”这刘康简直了!自私、反骨到令人发指!

    “还有,刘康这么渣,为什么还有人他干的编织?”这种渣男,浸十次猪笼都不为过。

    “小姐,现在是‘饿零饿一年’,你以为现在是**十年代的农村?大夏天买一根冰棒,就开心地笑掉牙的年代?整个唐家村,估计也就我家没有冰箱!”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唐果表面的意思是,都有冰箱了,谁还去买冰棒?深层次的意思,农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人心。

    如今早已不是那个,简简单单就能满足的年代了!以前有层平房,可以在村里吹牛比,现在住一层平房的基本上都是穷人,少说也得两层。农村别墅,也早已经见怪不怪!

    有钱的都是大爷!

    “我读的书少,听不懂你的大道理。说吧,具体要怎么做!”

    “你先把你的几千编织,装上车再说吧!”

    “你不帮忙?”

    “我为什么要帮忙?你赚的钱又不分给我!”

    “因为!我是女生!”杨文沁几乎吼了起来,“这么多编织要搬,你想累死我啊!”

    “累死活该!白长那么漂亮了,村里那么多条光棍,你喊几句,大把大龄男青年给你当牛做马!”

    比如唐利,唐念友,小桂圆就算了,虽然也看得出来,小桂圆也偷偷喜欢杨文沁……性格变的平易近人的杨文沁,用‘老少通杀’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她的皮肤更是逆天,每天出门,不抹护肤品,也不见被太阳晒黑,反而皮肤更加白嫩。

    杨文沁白了唐果一眼:“小桂圆,要不你帮姐姐……”

    “好咧!”

    这三个牲口,比他喊他们干活时,干的都要卖力。

    一小货车,肯定装不完,得分两车。五千多编织呢。

    到了半夜,两人才去掉包。刘康做好的编织,就集中在刘家村,分给他的两间瓦房里。离刘阿婆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不怕吵醒她。

    跟着唐果混,杨文沁觉得自己变坏了。十里八乡的人都在夸唐果怎么怎么好,她只能呵呵呵了!

    她和刘康,两人都分得了五千的编织活,所以得弄两趟才把刘康的编织换掉。回到家后,杨文沁的心,还猛跳个不停。因为太紧张了。附近村庄的狗,一直在吠,就没停止过。他们干的这缺德事,要是被人发现,这脸还要吗?

    也亏得小静今晚不在唐果家,不然唐果半夜跟杨文沁在一起,唐果又得哄几天。

    “唐果,我睡不着,要不咱聊聊天吧?”

    “我困了!你最好休息好,不然明天拉货去县城,刘康见着你精神不好,就知道你晚上做贼了!”

    “切!”

    正是暑假的时候,也是本地,个别‘郁郁不得志’的村镇教师们,朋友圈里最活跃的一段时间。

    不管是在小镇的初中,还是村里的小学,老师的工资普遍比大城市的老师低,但农村学生却更难教。几乎每个班上,有近五分之一的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性子更野。

    所以,上课的时候,个别老师们天天发朋友圈抱怨,自己多苦逼;一到寒暑假,过半的时候,全都在晒旅游,晒吃喝……美名其曰,补回来。

    其实在村镇当老师,压根就不用‘坐班’,除了班主任,每天上完他(她)的那两三节,可以走人,学校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影子。

    每个人有每个的活法,唐果也不会去讽刺这一小群人,只是如果发现他的朋友圈里有这类人,‘手一滑’,就把人给拉黑了。

    刘康的老婆,恰恰是这类人中的典范。五月份的时候,她便把一家人的护照办好了,因为全国有名的景点去了过半,今年暑假举家出国,包括她亲妈,去潇洒快活呢!

    要说她没有对刘康吹枕边风,恐怕没人相信吧!这女人,整个人看着很瘦,颧骨却很高,下巴尖的像一把匕首。但老师,比普通的村妇会穿着打扮,皮肤也白,看上去也算有气质。

    当然,前提是杨文沁没有站在她旁边。不然,连秒的几乎都没有。

    充当司机的唐果,也终于知道,杨文沁为什么能接到订单了,整个编织厂,包括编织厂老板在内,几个当大的主儿,把她围了起来。

    “她就是抢你生意的贱人?”刘康的老婆怨毒道,“一看就知是靠睡,睡来的订单。”

    刘康今天把小车开到县城,编织则喊去司机去村里运,所以他并没有知道,他的编织已经被人掉包了,只觉得杨文沁的这五千翻工的编织,有些眼熟。

    “小杨啊,你这次的活做的不错,很细致啊!”编织厂老板夸道,说着想拍杨文沁的肩膀,顺道揩揩油。

    (本章完)


第195章 谁的编织?



    杨文沁也挺机灵,不着痕迹地把一只编织递到他的手中:“老板,都没问题了吧?没问题了,就把这批编织的款,给我结了呗!乡亲们都等着这批钱买肥料种田呢!”

    “不急在这一会儿。”编织厂老板眯着眼笑道,“晚上请你们吃饭!”其实他早知道,下午刘康一家要去省城搭飞机出国潇洒,请也只请是杨文沁一人吃饭。

    “好啊。”唐果说的,现在是关键时刻,不管这些人说什么,都先应承着,把钱拿到手。

    这一批编织活,属于大中型水草编。农村织户,手脚快的妇人,从早干到晚,最多能编好6只。每只编织的手工费是35块。也能得21块的收入。而编织厂,给他们的费用则是10元1只。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