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传说-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人都道是出将入相,荫妻封子,可谁知宦海浮沉的凶险,每日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不慎便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李隆基轻轻地呷了口茶,问道:“田爱卿啊,这是南闲文特地从蜀州送来的新茶,呵呵。你是南闲文的老东家,他这人是个不忘本的厚道人,做事情也周到,想来也不会把老东家给忘了,估计你早就尝到了吧?哈哈哈。”
田扬名赶紧起身离座,紧走几步来在李隆基的茶案前跪倒,开口说道:“皇上明鉴,南闲文这次来京确实给微臣送来了不少茶叶,可是微臣并未见他,
还把礼物都拒之门外,又命人传话给他说:你我如今都是皇上的臣属,彼此属于同僚,只有公事并无私谊,有事可去签押房,无事便可告退。那南闲文也是忠于陛下的人,见臣这般没说什么便转身走了,请皇上明察。”
“唉,”李隆基无奈的叹口气道,“爱卿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朕跟你说几句玩笑话,你也三跪九叩的,这叫朕以后怎么跟你说笑?算啦,今天不说别的事,就说茶道,省得你跪来跪去的麻烦,朕也看着心烦。你赶紧起来吧!”
扬名谢恩之后方才站起身来,重新落座。
李隆基仔细品了品盏中的茶,慢慢的说道:“朕常说人生如戏,那是因为朕爱戏曲之故,其实若是比起贴切来,这人生如茶才是最相宜的。才开始的时候,咱们都是一样的纯真无邪,一切都是表里如一,
正如这初次冲泡的茶,只有清淡的味道,好些人觉得这第一道的清茶没有滋味,可是谁知道这种清淡的滋味最是难得,等喝第二道茶的时候,便是再想要回味这番滋味也是不可能的了,若是说哪道茶最是味道斑杂,
便是这第二道茶了,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年月的苦涩,个中滋味只能由自己品尝了,这个旁人可是说不清楚也想不明白的。若是回味最悠久,反而是第三道茶,一般人都不大喜欢喝这第三道茶,因为味道寡淡了,
尤其是刚喝完滋味醇厚的二道茶,更觉得索然无味,但是朕觉得,人生百态尽在这第三道茶中,口中虽然无味,但是清甜涩苦诸多 滋味却尽在心头,这就跟人一样,等人老了,回想起年轻时做过的事情,定然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田扬名躬身道:“陛下教诲的极是,微臣记下了。”
李隆基道:“说起来,你那个幕僚南闲文考虑事情就缜密多了,这次他进献的茶,叫做九星环月,朕当时大为惊奇,以为他们在蜀州一带又发现了什么新品种的茶树,
等把生茶拿上来一看,原来只是老君眉而已,虽然是极品的老君眉,但是为何叫这样奇怪的名字,朕也搞不懂,这个南闲文却也不说,只是笑着请朕自己品尝,也罢,难得有人和朕开这样的玩笑,说实话,没人和朕说笑,朕也觉得闷了,所以朕高兴!
就命人沏了一盏茶细细品尝,按说,这老君眉朕喝过不下千遍万遍,没想到朕竟然没尝出来,先是一股清甜的滋味,然后是酸味,朕搞不懂,
这茶怎么会有酸味呢?然后就是涩味,就像是吐蕃进献的茶砖一样,苦涩无比;等这股子苦涩劲儿过去之后呢,就有这么一种令人神怡广泰的异香从喉间通往肺腑。朕竟然有些微醺。
第一百九十五章 饮茶
这时候,南闲文才说原来这老君眉与平素畅饮的老君眉又有一些不同,平常的老君眉便是老君眉一种,如今的茶却是由九种补气益神的补药配着,朕仔细看了一看,里面有当归、厚朴、甘草、鹿茸、雪参、决明子、五味子、黄芪,令我没有想到的居然黄连。你说,他把这么苦的东西加进去干什么?
怪不得苦得朕大皱眉头。朕自然是要责问他的,谁知道他竟然说,其实这茶道里也有君臣之道,在这九星环月茶里,这君就是老君眉,那当归厚朴等物便是臣,当时朕就问了,不知道这九种药材各有什么比方,
南闲文答道:当归厚朴药性温和,正如吃苦耐劳之民众,有万民不惧烈日严寒辛苦劳作,方能有五谷丰登;甘草犹如精明干练的衙门差役,每日里奔走四方,维护乡里;黄芪犹如边关将士,年年月月披坚持锐,
冒着风霜雨露,守卫在边关重镇;鹿茸如武将,雪参如文臣,文武相辅相成,方能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穷天文、通地,理。文韬武略安邦治国 ;这决明子便是朝中的言官,有了言官风闻奏事,朝野诸事
方能上达视听,为君者才能聆听民间疾苦;那五味子嘛,则是文人墨客,这些人啊,一辈子行吟江湖,或是借古讽今,批评时政,或是歌颂繁华粉饰太平,可以说文章诗词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至于那黄连,
它虽然是最是不讨人喜欢的,甚至让人见了就害怕,可是要想符合君臣之道却偏偏少不得,就像朝中那些敢于直言犯谏的诤臣。太宗皇上的时候。皇上偶有懈怠,魏征立即毫不客气的批评指正,
弄得太宗皇帝居然不敢当着他的面歪着身子坐。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刚正不阿的大臣,太宗皇帝才能开创一代辉煌盛世。所以说,这哪里是盏茶啊,分明是天下百味。你看,这茶里朝野、君臣、文武、诤佞样样俱全。叫人轻视不得呀。
朕问南闲文,既然这九星环月茶如此深厚广博,为何以前从未听闻,这南闲文说道:其实这药材并不难求,都是些寻常的物件,难得的是这成分配方,多少茶配多少药材,都是极讲究的。万万马虎不得,
便如这世间百态一般,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丝毫都不能乱的,若不然必会乱了伦理纲常,那可就天下大乱了!”说在这里,李隆基话锋一转,沉声道:“偏偏有一些人。仗着在江湖上略微有些名气,便招揽泼皮村氓。称王称霸,浑然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偏偏给大唐这盏流芳百世的好茶添些恶味!”
田扬名赶紧跪下道:“臣未能替皇上分忧,实在是诚惶诚恐。”李隆基摆手道:“你身居中枢,又不是料民理事的官员,这件事怎么能怪你。不必惶恐!”
然后又叹气道:“不过,地方上的官员大都是些品级较低的官员,手里的力量和权力极其有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地方上要是权力和兵力过大。时间长了未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可要是权力太小,就难以节制民间的妄动之心,
可要是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各地的民风、地形、物产相差极大,自是难如登天。皇权鞭长莫及,若是有人趁机蛊惑人心、啸聚山林,天下的百姓可就不得安生了,不过眼下来看,这些人不过是癣疥之患,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这治国就如同治病是一样的,有些病在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医治,等小病养成大病,就算是治好了,人身也会元气大伤,有些病还非得等到拖成大病,等病根露出头来再去医治,方能去除心头大患。所以,对这些人啊,还是大意不得的!”
田扬名在一旁听着,心中觉得李隆基话中似乎另有所指,他想不通这话里面在影射谁,自然不敢答话,只得口中唯唯诺诺,含糊应承着。
李隆基随手从茶桌上拿起块酥饼,掰开一半儿递给田扬名,田扬名见皇上赐饼,赶紧起身跪接,李隆基轻轻咬下一块酥饼道:“听说你有个远房亲戚,叫什么刘金彪,可有此事?”
田扬名心中暗惊,慌忙跪下道:“皇上圣明,臣确实有个远房亲戚,此人叫刘金彪,乃是河南府人氏,这个人原先也是沦落江湖的,做过不少错事,后来七拐八拐攀上了微臣,微臣见他有改过从善之心,便托付盐场总督石梁为他开具了盐引,让他贩卖官盐养家糊口……”
他话未说完,李隆基便微笑着打断道:“好了,这件事就不必说了,我大唐有富有四海,也不多个私盐贩子,如今他能金盆洗手,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也是好事,他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田扬名赶紧答道:“此人自从经营官盐生意后,倒也严守朝廷法度,不曾做过违法之事,不过,市井之人到底上不得大台面,前日他托人给微臣送信来,说是家乡有人比武招亲,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竟然求微臣介绍京城的高手去参加比武,为他儿子打擂娶妻,微臣身为朝中大臣,怎么会为了这种小儿女的事情分神,便狠狠的责骂了送信来的人。”
李隆基听得有趣竟然忍俊不住笑出声来:“此人当真是有意思的紧,想要动用朝廷大员为他儿子抢媳妇,不过,责骂倒不必了,你是他的亲戚,有时候帮点小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咱们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亲朋好友还是要照顾的。”田扬名越听越糊涂,他根本不信李隆基贵为一国之尊会关心这等小事,大着胆子问道:“臣糊涂,臣斗胆请皇上指点迷津。”
李隆基笑道:“你可知道,西汉汉武帝为何一定要杀郭解?”田扬名道:“臣只知道那郭解乃是汉朝出名的豪杰,至于为何被汉武帝所不容,臣就不知道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教诲
李隆基道:“其实很简单,卧榻之旁岂容别人酣睡!那郭解在汉朝民间威望极高,又加上他曾充任长公主的车夫,与朝廷官吏的私交深厚,此人在鼎盛之时几乎称得上是布衣皇帝,天下英雄皆慕名前往。汉朝疆土里有这么个人教武帝如何心安?所以武帝必然会千方百计除掉郭解,其实,据野史上记载,武帝刘彻私下里对郭解还是很仰慕的,这大概就是别人常说的惺惺相惜吧,可是那又怎么样,刘彻是皇帝,他考虑的是天下,绝不可以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给帝国留下隐患,所以,最终他还是除掉了郭解。
说起来朕真是值得庆幸啊,当今天下豪杰虽多,当时无一人能够有当年郭解的声威,虽然有些人自称什么什么大侠,可也就是说称霸一方的土霸王而已,若说是名动天下,振臂一呼便从者如云的人倒还没有,这可是万民之幸。”
“可是……可是这与刘金彪打擂台有什么关系呢?”田扬名一头雾水,完全理不清思路,但是凭直觉他感觉到李隆基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必然在布一个极大地棋局。
“唉,终究是武将出身,有些事情想的还是太简单,若是南闲文的话,恐怕朕说第一句话尚未说完,他就明白怎么做了,也罢,武人有武人的优点,文人也有文人的短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强求的,
朕来问你,这打擂台的时候,大家都是拳头上见真章,肯定要分出输赢,就算是不死人。可一旦分出输赢,这赢了的固然高兴,可是输了的呢?就算输拳的人认栽可是他背后的师承门派也不会认栽,
定要想方设法扳回面子,这样江湖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卷进去,打架打得多了折进去的人命就多。那么本来是些意气之争就会演变成不死不休的宿怨,
恐怕几代人都算不清这人命帐!最后这江湖好汉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大家都在相互算计,你想想看,一群各怀鬼胎的人自然没有办法齐心协力对抗朝廷,刀兵不动就能瓦解数万豪杰,这样的计策岂不是妙极?”
李隆基说完,把身子靠在椅背上,端起茶盏一饮而尽。然后美滋滋的望着田扬名笑而不语。
话说到这地步,田扬名脑袋再笨也想明白了,原来李隆基竟是也借这次比武招亲的机会在江湖群豪间栽下仇恨,挑动武林内乱,最终将天下豪杰一网打尽!
在这场棋局里,刘金彪是棋子,来打擂的英雄是棋子,甚至连他这个参与布局的人也是棋子。只有皇帝李隆基才是下棋的人,也将是唯一的赢家。
田扬名心中颤抖了一下。但也仅此一下,他出身江湖,后来从戎军伍,在安息征战数十年,与黑衣大食、白衣大食血拼过无数次,他能从一介小兵坐上今天的位置。全都是靠战功累积而成,可谓是杀人如麻,
早就把人命看得清淡了——无论是别人的命或是自己的命。
他站起身深深施礼道:“陛下圣明,微臣这就去着手此事。臣告退。”
田扬名转身走了,高力士悄没声息的走上前来。低声道:“皇上,那边的事情奴婢也已经准备好了。”
“嗯,”李隆基微微颔首,“唉,有时候自己家里人争斗要比与外人争斗劳心费力多了,与外人争斗,都不必管什么情分面子,只要利益就行了,可是与自己家里人呢?有些事得藏着掖着,还不能撕破脸,唉,难啊……”他摇着头,轻轻一声叹息。
这几天,刘金彪可算是忙活坏了,半月前,他派去长安送信的家丁哭丧着脸回来了,说是京城的田大人不但不帮忙,还把他痛骂了一顿,别说是赏钱了,差点儿被人用大棍子打将出来。刘金彪闻听心里登时凉了半截,
他在江湖上也有不少交情过命的朋友,但是那些人尽管个个悍不畏死,可是手里的武功却不是很高,只是性情凶悍而已,与王传华那边的人根本不能相比,这打擂台比较的是功夫,你再凶悍再不怕死又怎么样?
功夫不如人还不是照样被打趴下。他把希望都寄托在田扬名身上,谁知道田扬名根本不愿意理这件事,这下子刘金彪可是头大如斗,等到打擂台那天若是自己手里没人,岂不被人看笑话?急得他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满嘴的火泡便冒出来了。
可是天无绝人之处,前几日那位田大人不知道哪根脑筋转过弯儿来,竟然派人拿着亲笔书信过来,言明要带人过来打擂,这下可把刘金彪高兴坏了,赶紧命人打扫房间,好在他在河南府好几处宅子,尽可住的开。
也就是三五天的功夫,那些人便浩浩荡荡的到了,刘金彪拿眼睛过了一下数,真正来打擂的高手是正好八位,其余都是些随从,总共五六十口人,刘金彪赶紧命管家安排人杀猪宰牛款待客人,为首的一人身材消瘦,面孔白皙,颌下无须,说起话来声音阴柔,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深宫幽殿的森严气息,
刘金彪登时知晓,此人必是大内的太监,这种人自幼被阉割后身体残缺,性情大大异于常人,喜怒无常,所以,他丝毫不敢大意,加倍陪着小心伺候。那人从怀里取出个牛皮信封,随手丢给他,
笑道:“这老田也真是,只不过是乡间草台子,也就是乡民闲着没事打来打去打着玩儿的,能有多大阵势,还巴巴的把咱家支使到这穷乡僻壤来。算了。老田开口也不容易,咱家这面子还是要给的。”
这河南府是黄河以南有名的富庶繁华之地,竟被此人说成是穷乡僻壤,还把王传华设下的擂台称为乡间草台子,可见此人来头极是不小,刘金彪陪着笑把众人让进客厅,家丁丫鬟走马灯般的上茶上点心。
刘金彪先是陪着众人寒暄了几句,才抽空展开书信看,那书信是田扬名写来的,说是公务繁忙,实在是分身乏术,只得委托皇宫内苑凤仪卫武功教习金六福带领八位高手前来助拳。
第一百九十七章 助拳
这凤仪卫若是论名气远远不及控鹤卫、千牛卫等宫中宿卫,即便是刘金彪老于江湖,也只是听说这凤仪卫的人都是自小阉割的小太监,经过严格的武功训练,专门用来警卫后宫内苑,武功独成一家,他们从不出宫,更不会涉足江湖,所以极少为外人所知。这金六福竟然是凤仪卫的武功教习,刘金彪登时感到受宠若惊,赶紧上前抱拳道:“久仰久仰。”没想到那金六福却斜着眼睛,阴阳怪气的说道:“久仰?笑话!你跟我很熟吗?怕是连我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吧?哼哼。”
刘金彪大为尴尬,心想:“这死太监怎么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他心里将金六福骂死,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好在他应变极快,赶紧打个哈哈道:“哈哈哈,金大人说笑了,咱们眼下不熟,可是喝过三碗酒就熟了。”
那金六福本身是太监,但是却最讨厌别人叫他金公公,见刘金彪称呼他为金大人,立时心中大喜。点头道:“好说好说。”
刘金彪暗道这死太监果然跟正常人不一样,刚才还冷冰冰的存心找不痛快,如今却忽然高兴起来,这可不好,说不定一句话得罪他立即就会翻脸不认人,待会儿还得交代下去,让丫鬟婆子好生伺候着,千万不可得罪此人。
赶紧趁着金六福高兴,低声道:“金大人率领列位英雄来为刘某助拳,刘某心中无限感激,还请金大人代为引见,免得刘某不知姓名失了礼数。”
金六福点点头,开口道:“既然刘员外有心要结交我等,咱家少不得要一一引见。这首一位要说的是西域棍王莫克不花。”随着话音刚落。一个高鼻深目、满脸虬髯的中年胡族汉子,大步走上前来,右臂伏在胸前,略微一点头。
这莫克不花乃是突厥人,他幼年时常随家中长辈到中原贩卖牛马,当年在幽州附近买卖牛马的时候。遇上一位江湖侠客被仇家追杀,几乎毙命。
恰好遇上这批突厥商人,突厥人向来是亦兵亦民,随身都带着弯刀,又生性好斗,见状便仗着人多势众,纵马将寻仇之人驱散,仗义出手将那人救下,那侠客自知在中原无法立足。
便索性迁居突厥部落,为了报恩,那侠客便将一身功夫尽数传授给部落里的孩子们,其中莫克不花独爱棍术,十年苦功将那人所传的棍术练得炉火纯青。
当年马贼火流星在西域横行霸道一手遮天,遇上了莫克不花,双方一言不合便动手打了起来,仅用数招就将火流星毙于棍下。火流星的手下见状想要仗着人多乱刀砍死他。没想到被他一阵乱棍打死数十人,余者皆四散奔逃。
为害西域多年的马贼火流星匪帮从此土崩瓦解,莫克不花也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被誉为“西域棍王”。
刘金彪上前施礼,莫克不花言语不多,见过之后便回到座位前坐下。
“这第二位麽,便是右神策军游骑将军穿云箭张定边。弯弓射天狼。雕翎如星矢。”金六福接着介绍。一个身穿箭袖锦袍的年轻人站起身来,此人长得腰细肩宽,双臂颀长。身后带着箭囊箭壶,箭壶里插着数十支羽箭,羽箭的尾羽都经过极为精心的修剪。箭囊的弓则是一把样式古拙的长弓,弓背厚实,乌沉沉的不见丝毫光亮。
刘金彪打量一眼,便知道这把弓没有五百石的膂力是绝对拉不开的。张定边见他仔细看那长弓,便笑着将那弓拿出来递到刘金彪面前,只见那长弓,弓角之间的距离远远长于普通的弓,弓角白中透着微黄,原来是象牙打磨而成,
并非是普通弓上常用的牛角;弓弦手指粗细,散发出柔白的光泽,竟不知道是何种材质;弓臂乌黑,乌沉沉中带着紫色,竟是极贵重的紫檀;
仔细看时,上面有隐约可见的铭文,只是这弓使用的年代久远,铭文已经看不大清楚,中间的弓把是青铜铸造,上面用纯金鎏镀了厚厚一层,被手摩擦的锃亮。
刘金彪知道这长弓绝非凡品,但是却说不清这弓的来历。
“这把弓有个名字,”张定边笑道,“唤作龙舌!”“龙舌!?”刘金彪一头雾水,他根本就不知道这龙舌是什么来历,不过他见张定边如此郑重其事,便知道这龙舌定然来历不凡,所以赶紧做出一脸惊讶的样子,惊叹了几声,还把龙舌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一会。
刘金彪心中惊喜,暗道:“表哥做事真是周到,竟然连军中的将领都派来了,张定边能使龙舌弓,射术定然不凡。哼哼,这次倒要看看王传华老儿能有什么本事,要是在擂台上失手将张定边打死了,这可是公然杀害朝廷命官,
到时候老子说你是杀官造反,看你怎么说!”赶紧拱手作揖道:“将军大人到此,刘某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张定边还礼道:“千万不要客气,张某这次并非是以官身打擂,而是以湖州神箭门弟子的身份来助拳的,还请刘员外按江湖规矩见礼。”刘金彪口里说着:“如此来说,刘某年长几岁就妄自尊大,称呼将军一声张老弟了。张老弟,幸会幸会!”双方重新按江湖礼节见礼。
刘金彪年轻时曾多次路过湖州,对湖州当地的门派神箭门也略知一二,这神箭门据说开山祖师乃是军中的将领,精于射术,因此便广招门徒,专一传授射箭技艺。
门中技艺高超的弟子,大多都被军中将领看中,挖掘到军队中委以重任。因此神箭门虽然不是江湖一流门派,拳脚功夫又没有过人之处,
但是却无人敢于轻视,一则是神箭门的箭术确实神乎其技,二则是神箭门在军队中的人脉广泛,是故无人敢招惹。
金六福接着介绍道:“这第三位则是夺命鞭韩振江。”
一个穿着羊皮袄的山里汉子站起身来,对着刘金彪做了揖,张开嘴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好又坐下了,显得极是朴实木讷的很。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夺命鞭
夺命鞭韩振江原是祁连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