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籍贯:北京

属相:猪

星座:天秤座

血型:O型

身高:170公分

体重:48公斤

相貌特征:满脸精滑、诡黠、善良、纯真、富有智慧却玩世不恭。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十一任皇帝。

特长:玩

社会关系

父亲:孝宗朱祐樘

母亲:张氏

妻子:夏氏

儿子:无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2岁:出任大明帝国太子。

8岁:开始学习文化,人极聪颖,对知识充满了热切的追求。

15岁:患有严重畏人症的父亲朱祐樘死,出任大明帝国第十一任皇帝。15岁:鞑靼小王子犯境,砍去人头两千余颗,牵走战马六千余匹。17岁:大太监刘瑾用事,大儒王守仁遭受杖责,贬去龙场驿的途中,置鞋于岸,书绝命辞,瞒过刘瑾派来的刺客。

18岁:有人上书批评刘瑾,刘瑾大怒,列为大明头号反动标语大案,责令全体大臣跪于烈日之下,三人晒死,渴而病死者无数,另有三百名官员入狱,后查出反标乃宫内太监所为。

20岁:宁夏安化王起兵,要求换届选举,仅十八日,被和谐。

20岁:打掉了以刘瑾为首的反皇帝集团,拔正了航船的方向。

21岁:不法分子刘六、刘七纠集不明真相的群众,大搞群体事件。22岁:民间恐怖人士刘六遭官员追捕,中箭落水而死,刘七溺死。27岁:朱厚照闻说鞑靼小王子勇猛过人,心向往之,遂潜逃出京,百宫追捕而不呵得,出关后大战鞑靼小王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利。

28岁,世界头号强国葡萄牙来朝。

28岁:朱厚照改名为朱寿,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引兵出征。

29岁:朱厚照加封自己为太师。

29岁:宁王朱宸濠起兵,要求换届选举,大儒王阳明单骑走马,克之,擒获宁王并一干反叛。朱厚照大怒,强迫王阳明释放宁王,王阳明设计与朱厚照达成合解,承认平叛乃按大将军朱寿方略,朱厚照喜。

29岁:于扬州举办阅妓,无数妓女列队走过,百姓兴奋欲狂。朱厚照发表了南巡讲话,并要求妓女们,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30岁:王阳明将宁王械送南京,朱厚照亲自擂鼓,打开牢笼,放出宁王,亲手擒之。31岁:卒于豹房。

现在我们来看看朱厚照这个人,他的一生,堪称是永久性的传奇,在他之前不可能出现象他这样的古惑帝王,在他之后,也不可能再有了。是什么样的天地邪气,才能造化出如此怪胎?

天知道!

朱厚照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太子阶段、刘瑾用事阶段、北征阶段、南巡阶段。除了太子阶段不太好说之外,其后的三个阶段,各自贯穿着一场恢宏的规模战事,其刺激的程度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朱厚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古惑仔历史现象的出现?

(4)这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现在我们能够采访到朱厚照的话,那么我们的问题多半会是,“请问小朱,你如何评价你在历史上的地位?”或者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帝王吗?”

帝王?届时朱厚照的眼神就会呈现出无限地凄迷,他绝对会脱口说出这么一句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没错,情形就是这样,朱厚照,假如能够自由选择的话,他或者会成为一个农夫,一个成功的掏粪工,一个街头擦皮鞋的小厮,一个被城管追得到处乱跑的水果摊贩……他几乎会选择任何一种职业,但绝对不会选择帝王这门营生。

为什么呢?

因为这孩子太聪明了。

他有多聪明呢?

他的聪明,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确切地说,朱厚照这个人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再准确点,这孩子生长的环境,更接近于现代文明社会,这就导致了朱厚照拥有了只有现代人才能够理解的思想。

史书上有一种说法,是说朱厚照实际上不是皇后张氏所生,而是另一位宫女,被朱祐樘幸御过后,生下了孩子,结果却被张皇后将这个孩子霸占了。这种观点是朱祐樘时代的社会广泛认知,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坚信这一点。

那么老百姓们有没有什么证据?

老百姓讲究的不是证据,是爱憎分明。要知道,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大搞拆迁,还纠结黑社会械斗,数之不尽的百姓受其毒害。所以民众发自内心地认为,像张皇后这样的女人,铁定是不可能怀上身孕的——连黑社会的女人都怀孕,这还有天理吗?

老百姓们这种坚定不移的论断,还真催生出一些怪事,居然真的有人入京告御状,声称为朱厚照的出生负责。但是最终,这桩事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反正史书上铁板钉钉,白纸黑字写着:朱厚照的生母,皇后张氏——而且张氏后来还生下了一个孩子,这就有力地驳斥了皇后不会生育说法。

不管朱厚照到底是不是张皇后生的,但显然,张皇后在对待这个孩子的态度上,呈现的是鲜明的亲娘风格,丝毫也没有后妈的味道。这种环境,注定了朱厚照的心理不会像他的前两任那样,留下永远也无法抹除的阴影。也就是说,朱厚照的心理应该是健康的。

此外,再来看朱厚照的家庭环境——母亲张氏凶悍凶猛,在宫里说一不二。父亲朱祐樘却懦弱胆小,还患有严重的人群恐怖症。这个家庭,其皇权结构是失衡的,是畸形的,但却非常类似于现代女权兴起的时代。

许多现代家庭,女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家里都是设置了家规的。

第一条,太太永远是正确的。

第二条,如果太太错了,请参见第一条。

这两条家规尽管只是一个玩笑,却逼真地再现了现代女性的性格特点——刁蛮、任性、不讲道理,只知道一味索取而疏于体贴。而这恰恰正是朱祐樘与张皇后两人的婚姻写照。

朱厚照,他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强势而蛮横,父亲懦弱而终日以泪洗面。如果这个孩子脑壳不太灵光,倒也罢了,偏偏他聪明过人,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对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洞察秋毫。任何时候,当他走进父母的卧房之时,就会立即感受到母亲那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场,在这气场的压迫之下,父亲形同于无,已经被压缩到了让人无限可怜同情的地步。

有关朱祐樘的形象,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个标准称呼——窝囊废!

无论男人所取得的人生成就有多大,一旦家庭中女人占到了强势,那么男人就必然是窝囊透顶。

在朱厚照的家里,父亲朱祐樘贵为天子,母亲能够嫁给这样一个人,按理来说应该满足了——如果你要这样想,那么你就未免太不了解女人了。已经说过了,女性是非理性的,总而言之就是不讲道理。那么女性为什么不讲道理呢?因为女性一旦讲了道理,就不可爱了,而可爱则是女性的本能,是女性征服男人的柔软武器。所以女人绝对不可以讲道理,绝对不会讲道理,绝对没必要讲道理。

不讲道理,蛮横认性,这就是张氏之所以纵容自己两个弟弟的原始心理。试想,除了这桩事,她还能找到什么道理可以不讲?丈夫身为天子,富有四海,无论是任何要求,都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达到,你要不讲道理,那就只能另僻蹊跷,横行不法,与黑社会搅和在一起。除此之外,张氏真的没有办法体现出她女人的品味来。

我们要说的是,所有的这些,年幼的朱厚照都看得明明白白,洞若观火。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男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女性却以其蛮横占到上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所带来的就是,看破红尘的乏味与烦恼。

朱厚照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看得太透,太明白,任何事情在他的面前,甚至连探究的乐趣都找不到。这种生活,直如一个人生活在没有智力的蚂蚁堆里,那是真的没什么意思。

证明这一点的案例,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随便挑出一个来——临清镇守太监黎鉴,因为家奴横行不法,遭受到都御史王诩的制止,黎鉴怀恨在心,就趁王诩不备,一头撞了过去,把王诩撞得四脚朝天。然后黎鉴悲愤地飞奔到朱厚照面前,大哭道:“陛下啊,你要给我做主啊,那该死的狗官王诩,他勒索我不成,竟然拿脑壳撞我……”猜猜朱厚照怎么回答的?

当时朱厚照只是白了黎鉴一眼,冷笑道:“少来,一定是你有求于他而没有得到满足,谅他一个巡抚,又怎么敢欺侮你?”

黎鉴听了大骇,再也没敢吭声。

这个朝廷,这些个官员,简直就形同于市井无赖——这暂姑且不论,人一旦少了约束,露出来的多半是无赖的嘴脸。单说朱厚照的智慧,纵然是唐太宗李世民、宗太祖赵匡胤,也不敢不佩服的。

这个就叫看透。一旦看透,人生还有什么意思?这就是朱厚照的可怜人生。

(5)皇帝不急太监急

重复一下我们上面的结论:在父亲事业有成,母亲却以暴君人格占到强势的家庭里,孩子的成长会因为母亲的宠爱与引导,智商极高,非常聪明,但目睹父亲的卑微惨状,又会让孩子产生玩世不恭的心态。

智力优势加上强烈的责任心、事业感,那就是李世民之类的千古名君了。

智力优势加上玩世不恭,那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了。

这孩子把世界看得太透太透,缺乏神秘感,又因为他太过于聪明,又是予取予求的天子,人生缺乏足够地挑战。所以他登基之后,就将天下交给大太监刘瑾肆意祸害,而他自己呢,则流连于花街柳巷,寻找感官刺激。

于是刘瑾主事,百官遭殃。百官遭到的最大祸害,是在正德三年时,宫中突然出现反动标语——有人匿名上书,揭发刘瑾的种种罪状。刘瑾大怒,顿时喝令大小官员三百余人,统统跪在奉天门下,若不交出写反标之人,这事就没完。因为太阳酷热,当场有三名老臣子活活晒死,其余的官员忍无可忍,就纷纷斥责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是谁斗胆反对刘公公的英明领导?立即站出来!拖着这么多人跟你一道遭罪,你还有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

但是闹到最后,却发现这封匿名信,有可能是宫中太监写的,此事才不了了之。

此后刘瑾的权势愈发显赫,让他的心里渐然生出愤满与不平。心想,朱厚照这个小王八蛋,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投胎时选点精确吗?真要说显摆皇帝的威风,老子不是比他更有创意?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小人就是这样,他从你这里得到的越多,对你的仇恨就越深。于是刘瑾就找来三个江湖术士余明、余伦和余子仁,这仨家伙也不傻,见到刘瑾之后,大惊,日:“公公命中合当大贵!”刘瑾大喜,术士的话证实了他老刘才是天命有归,遂密造印玺龙袍,准备找个合适的时候登基。

偏巧在这时候,宁夏安化王也在到处找术士,可是宁夏地带流行的是巫风,结果他找到一个女巫,女巫给了安化王一只鹦鹉,那鹦鹉绿脑壳,黄嘴巴,见到安化王就大叫:“陛下,我可找到你了……”当时安化王就激动地哭了,说:“你看你看,早就知道这天子该由我来做,是应该换届选举的时候了,朱厚照那古惑仔,他也不行啊。”

安化王遂反。师出宁夏,却不幸遭遇到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仇铖,被仇铖嘁哩咔嚓,吱哩呜啦,才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就将安化王的叛军捣得稀烂,并将其俘虏。当朝廷派出的大军匆匆赶到之时,竟发现压根没有什么平叛厮杀,只有一场规模盛大的献俘仪式。

安化王全家男子宰光光,女性送入凤阳皇狱,囚禁了起来。唯有一个小孙子,飞逃入山,忽闻寺钟之声,大喜,于是入寺落发,从此琢磨着吃斋念佛,不理人家闲事。却不曾想,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有冲突,这座和尚庙虽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奈得寺僧凶猛,欺负这孙子面生,每天变着法子折磨他。眼看再呆下去,难免会被众僧活活蹂躏死,小孙子走投无路,只好出寺自首——出来那可就是千刀万剐,可这孙子宁可被人剐了,也不肯再在庙里多呆一分钟,可知这座寺庙是多么可怕。朱厚照看这厮被庙里的秃头打得太惨,居然不忍心杀他,送入凤阳高墙内圈了起来。

安化王的孙子是后来的事,但在征剿安化王的进程中,名臣杨一清与监军太监张永风云际会,碰到了一起。于是两人就商量:“咱俩这么有本事,不干点事真是太可惜了,那干点啥呢……要不干脆打掉刘瑾反动集团吧。”

于是张永回来,跪在朱厚照面前,苦求朱厚照干掉刘瑾。朱厚照断然拒绝,张永急道:“刘瑾可是要夺你的天下啊。”

朱厚照不耐烦地道:“他要天下,那就拿走好了。”

这就是朱厚照对此事的态度了。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朱厚照没心没肺,不把万里江山放在心上。只不过他心里明镜一样,江山这东西是那么容易拿走的吗?噢,你说容易,那你拿一个试试……这不,刘瑾要拿,张永哭诉,于是朱厚照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你非要抓他,那就带人去抓吧!”好嘞,圣旨就这么下来了。

是夜,太监张永带人闯入刘瑾的府中,先将刘瑾捆成粽子样,然后搜出来各种奇门兵刃,并龙袍印玺。刑官问刘瑾:“对此你如何解释?”刘瑾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这是为了保护皇上的安全。”刑官问:“请你解释,如何用龙袍和玉玺来保护皇上的安全吧。”刘瑾:“这个……你还真把咱家问住了……”

于是刘瑾被零敲碎剐。

瞧清楚了没有?这就是所谓的弄权,刘瑾,他不过是依附在权力尾骥的一只寄生虫而已,真正掌控权力的,是古惑仔朱厚照,只要朱厚照小指轻弹,“噗哧”一声,显赫一时的刘瑾就立即灰飞烟灭。朱厚照太清楚这一点了,所以他才不把刘瑾放在心上,皇帝朱厚照不着急,太监张永跟着瞎着急。说透了,所谓刘瑾企图夺权云云,不过是其政敌为了清除掉他,危言耸听而已。试想朱厚照天天看着这么一张张勾心斗角的嘴脸,他能不烦吗?

(6)身边带的是寂寞

厌恶于朝臣的名利相争,勾心斗角,朱厚照渴望着能有一片自由的天地,放飞他的心灵。

于是佞臣江彬“嗷”的一声,浮出水面,走入历史。

但江彬其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是佞臣的,相反,他曾经是战场上不顾生死,保家卫国的铁血军人。当时民间恐怖主义人士刘六、刘七混入京师,发现武宗朱厚照正在大街上和一群小流氓打群架,忽然有司冲来,就见朱厚照掉头狂逃,硬是没有让有司逮到,板子打屁股。刘六、刘七看到这情形,惊讶地说:“我靠,原来皇上是这么个德性,玩这个,咱们可比他资格老啊。”

于是裹胁不明真相的群众数十万,刘六、刘七遂反。

当时还只是一名战士的江彬,奉命去给刘六、刘七做工作,双方战于淮上,只听嗖嗖嗖,刘六、刘七那边狂射三箭,其中一箭射在江彬的脸上,贯颊而入,从耳根子后面透出。当时江彬火大了,猛一把拔下了箭,骂了声:“娘稀皮!”不由分说,催师而入,乱箭回射过去,刘六被一箭射死,刘七中箭,落水而亡。

江彬立下了战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朱厚照的亲切接见。

朱厚照亲切地问江彬:“喂,打仗好不好玩?”

江彬道:“超好玩,陛下,跟你说做这个皇帝你亏大发了,还不如跟我……”

此言一出,遂有小皇帝夜逃出京师,大草原激战小王子的精彩故事。这段历史说的就是朱厚照渴望着纵横沙场的刺激人生,遂带了几个亲随,闯过居庸关守将张钦,冲向大草原,四方明军闻知大骇,忙不迭地赶过来护驾。朱厚照来得正巧,鞑靼小王子正集结了五万人马,挑挑捡捡不知从哪下手,闻知武宗亲自出关,大喜,遂统师而来,与朱厚照决战于阳和地带。

是役也,打得如火如荼,热情洋溢,头轮大决战就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大杀大砍。朱厚照跃马扬威,亲率江彬与亲信太监张永,杀入敌营,鞑靼骑士向着朱厚照疯了一样扑过来。明军急急护驾,架住鞑靼人的刀,让朱厚照快过来砍脑壳。可鞑靼骑士忒不配合,竟然在这么工夫里,嘁哩咔嚓地砍掉了一堆明军的脑壳。是役也,明军摘下鞑靼人的脑壳六个,自己的脑袋被人家摘去五十二个,还有五百六十三人负伤,从此享受国家抚恤金。

玩过了之后,就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具闪光点的“游龙戏凤”事件。

游龙者,朱厚照也,因为这厮一天到晚瞎溜达,跟泥鳅一样溜滑,逮也逮不到,故称为游龙。凤,民间传说是李凤姐,但实际上这个女生姓刘,她是乐户刘良的女儿,一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当朱厚照遇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人家,丈夫是乐工杨腾。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段婚姻是不牢靠的,缺乏感情基础的。何以见得呢?——你什么时候见过大牌女明星嫁给一个场记?

事情的发展,一丝不苟地遵循着历史的逻辑行进,朱厚照喜欢死了这名艺术家,就带她回到了皇宫——说到这里,先岔开话题,聊聊朱厚照那倒了八辈子血霉的皇后吧。文人小说下载

这位皇后姓夏,乃大臣夏儒的女儿,但是朱厚照打小目睹了太多太多的老妈欺负老爸的惨景,对女生有着一种先天性的鄙视心理。所以对这个皇后,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从来不进皇后的卧房,不上床,生生地把个夏皇后熬成了老处女。没办法,谁让朱厚照的幼年家庭是那么的怪异呢?

现在朱厚照有了刘氏,爱之不舍,带到了宫中的豹房里,从此对刘美人言听计从。

后来他要出差,去江南南征,临走之前担心刘美人的安全,就拔下她头上的玉簪,说:

“我拿这个作为信物,如果有人来叫你走,不见此物,你决不可以离开,听清楚了没有?”于是朱厚照就带着玉簪上路了,可是在半路上,他却把这么重要的信物给弄丢了。

也许正是因为信物丢失的缘故,他忽然想念刘美人,就派了太监去把她接来。刘美人不见信物,坚决不肯走,最后没办法,朱厚照只好乘舟夜归,这才把她带出来。

这大概是朱厚照生平头一遭对女人产生情爱。但是情爱一如政治,唯有在一知半解朦胧状态下,才显得美丽。朱厚照看得太透太透,最要命的是他的女人又太多,玩心太重。刘美人和他一道检阅杨州烟花女子的仪仗队,开心倒是非常地开心,但说到底,朱厚照一生都在渴望着一个伙伴,一个朋友。

朱厚照,他身边带的不是刘美人,是寂寞。

(7)儒家大智慧

朱厚照是真的不想做这个皇帝,不想像傀儡一样,终其一生任人摆布。

但如果不做这个皇帝的话,那未免又太亏了,毕竟皇帝是这世界上最难谋得的职业。这世界上有许多职业,如掏粪工、挑夫工、擦鞋匠、扛包工,只要你愿意干,绝对不会有人拦着你。但如果你原本是个掏粪工,却突发奇想,想要做个皇帝的话,这个就比较的难。

所以于朱厚照而言,最理性地选择,莫过于皇帝该做还要做,但人生的自由与心灵地放飞,该追求也要追求。

但是你的屁股已经坐在龙椅之上了,又如何一个追求自由法呢?游山玩水也好,游龙戏凤也罢,北征打架也好,检阅红粉也罢,说到底,你仍然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在做这些事。而这皇帝之位是你世袭来的,缺少了必不可少的奋斗历程,连奋斗都没有,人生的成就感,又从何谈起呢?

但是这个人生的死局,硬是让天才的朱厚照给破解了。

他想出一个绝妙的法子,再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份,他甚至为这个身份起了一个名字:朱寿!

所以,当他听说宁王朱宸濠嚷嚷着换届选举,公然起兵的时候,朱厚照大喜,立即颁旨:钦命奉天征招讨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朱寿前往平定……现在他已经不再是朱厚照了,他只是一名赤胆忠心的战士朱寿。至于他头上的那么多头衔,那没办法,那是人家朱寿在北征鞑靼小王子的时候,血搏沙场,九死一生拼挣来的,你有什么不服不忿的?

没人敢不服不忿,于是威武大将军朱寿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大将军朱寿南征,是要去摆平闹事的宁王,可宁王又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吵吵嚷嚷地要换届选举呢?

徜若推究起来,这个宁王也和前面的安化王、刘瑾没多大区别,都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式,认为朱厚照太古惑,完全不具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素质,所以才主动寻求江湖术士的蛊惑,跃跃欲试地要大闹一场。

宁王朱宸濠,他是朱元璋第十四个儿子朱权的第六代孙子。正德八年的时候,他找来江湖术士李自然、李日芳,这俩家伙到了南昌,顿时大吃一惊,惊呼曰:“我靠,不得了了,城的东南方向,有天子气耶……”

啥玩艺儿叫天子气呢?

就是全国人民一致期待着宁王的英明领导的意思。

从此宁王招降纳叛,积极引进人才,武的有江湖大盗杨清、李甫、王儒等,号称把势。文的有南昌举人刘养正,养正,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