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袁崇焕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攻城不克,颇为恼怒,要绑缚尼堪外兰,问他师老兵折之罪。尼堪外兰很害怕,愿身往城下招抚。他到古勒寨下,高声喊话骗道:“天朝大兵既来,岂有释汝班师之理!汝等不如杀阿台归顺。太师有令,若能杀阿台者,即令为此城之主!”太师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阿台部下有人听信尼堪外兰的话,杀死阿台,打开寨门,投降明军。是役,古勒寨与莽子寨都被攻破,阿台与阿海并死,明军共斩杀2222级,并此前曹子谷之战,总共为3000余级。明以此功,告捷郊庙。

第一部分满洲兴起(2)

李成梁虽然占领古勒寨,但因攻城损兵折将,极为生气,以杀泄愤。他在古勒寨兵民降顺之后,下令“诱城内人出,不分男妇老幼,尽屠之”。古勒寨内,男女老幼,均遭屠戮!全寨兵民,几无幸免,尸横屯巷,血流成渠。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也都在混乱中被攻陷古勒寨的明军所杀。
努尔哈赤惊闻父、祖蒙难的噩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往诘明朝边吏道:
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为辞?
明朝遣使谢过称:“非有意也,误耳!”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得到了明朝赐给的朝贡敕书30道、马30匹和都督职衔。
努尔哈赤像大明皇朝万历帝,辽东总兵李成梁,破一座边塞小城,杀若干女真草民,易如翻掌,如耍儿戏。但是,人心不可欺,民志不可辱。怨,可散不可聚;仇,可解不可结。明军一次一次地焚掠女真屯寨,一次一次地屠杀女真部民,同女真各部结下民族冤仇。女真与明朝,边民与明军,其怨其仇,其愤其恨,集中表现在其未来的首领努尔哈赤身上。努尔哈赤同大明皇朝结下四重仇恨——外祖父王杲、姑父阿台、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都死于明朝官军之手。万历帝、李成梁杀了觉昌安、塔克世,在他们子孙努尔哈赤心里,点燃起复仇星火,挖掘开溃堤蚁穴。努尔哈赤对明朝极为不满,椎牛祭天,起兵复仇。
清朝的兴起,明朝的灭亡,从中国辽东建州女真古勒寨揭开了历史的序幕。一座高楼大厦被大火焚毁,往往是从一点火星引发的;一个庞大王朝被民众推翻,往往是从一件小事引起的。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古今中西,概莫能外。这点火星,这个蚁穴,在萌发时,细如秋毫,对立的双方,都没注意到。然而,它燃烧成为熊熊烈火,汇合成为滔滔洪水,能将大厦吞噬,会将王朝冲垮。这个小小的火星,这个小小的蚁穴,就发生在明朝辽东建州女真一个普通的屯寨——古勒寨。这里是清朝焚烧明朝熊熊烈焰的火星,也是清朝冲垮明朝滚滚江河堤坝的蚁穴。努尔哈赤成为女真焚毁明朝大厦的点火者,成为埋葬大明皇朝的掘墓人。
《明神宗实录》关于努尔哈赤称汗的记载
努尔哈赤(1559~1626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生于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的赫图阿拉。他兄弟五人,努尔哈赤居长。他10岁丧母,继母对他刻薄寡恩,19岁分家另居。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经常到山林里,挖人参、采蘑菇、拾松子、摘木耳,运到抚顺马市(集市)贸易,换回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品。他体格健壮,精于骑射,广交朋友,聪睿能干。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因父亲、祖父被杀而含恨起兵,时年25岁。经过十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随后逐渐统一了海西女真,到他的儿子皇太极时,又统一了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并战败蒙古林丹汗。后来皇太极说:
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就是说,东起鄂霍次克海,西北到贝加尔湖,西至青海,南濒日本海,北跨外兴安岭,东北到库页岛的地域,实际辖境大约有500万平方公里,和明朝实际控制面积大致相等。东北地区的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蹂躏掳掠、相互杀伐,“介胄生虮虱”、“黎民遭涂炭”的悲惨局面。这就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先后在文化与军事上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创制满文。先是,金朝女真文到明朝中期已经逐渐失传。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洲没有文字,同语族的其他诸民族也没有文字。努尔哈赤兴起后,在向女真人发布军令、政令时,则用蒙古文,一般女真人既看不懂,又听不懂。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创制满文,这就写在明朝旧公文纸上的老满文是无圈点满文(老满文),皇太极时改进成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10个特定字母。满语文成为清朝官方语言和文字。其时,东北亚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除满洲外都没有文字。满文记录下东北亚地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资料。满文通行后成为满汉、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后来耶稣会士通过满文将“四书”、“五经”翻译到西方。所以,努尔哈赤主持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上、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现存满文图书1000余种,满文档案200余万件,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

第一部分满洲兴起(3)

第二件,创建八旗。努尔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狩猎组织形式——牛录,创建八旗制度。每旗分为三级组织,即牛录、甲喇、固山。按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后称佐领;5个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后称参领;每5个甲喇为一固山(就是旗),设一固山额真,后称都统。初设四旗,分别以黄、白、红、蓝为标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四旗,将原来旗帜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这样,共有8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尔后逐渐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但统称为八旗。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所统领的八旗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努尔哈赤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是清朝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第三,建立基地。努尔哈赤以父亲、祖父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先后统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基本统一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并对漠南蒙古采取联姻、编旗、封赏、会盟、尊重喇嘛教等政策,势力逐渐强大。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金政权,又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被尊为聪睿汗,又称天命汗。
“七大恨”的木刻揭榜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天命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布民,进兵抚顺。从此,后金与明朝在辽东地区,展开正面的军事冲突。明朝所谓“辽事”,就是从抚顺之役开始的。明朝万历皇帝为回击努尔哈赤的进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派经略杨镐统帅12万大军,号称47万,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犁庭扫穴,直取核心,进剿后金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则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兵略,就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谋略。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三路覆没,一路败退。这次战役,明军损失:文武将吏死亡310余员,军丁死亡45870余人,阵失马、骡、驼共28600余头匹。后金兵民死伤不超过3000人,其中并无贝勒大臣。
萨尔浒大战的结果,明朝军大败,后金军大胜。萨尔浒之战使明朝和后金在军事上互换了位置:明朝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由防御转为进攻。所以,萨尔浒之战成为明清兴衰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乾隆帝在《萨尔浒山之战书事》共3442字的碑文中说:萨尔浒一战,使“明之国势益削,我之武烈益扬,遂乃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由此,“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实肇乎此”。这段话说明萨尔浒大战对于明清兴亡的重大历史意义。
总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对努尔哈赤来说,是开始人生喜剧的高潮;对袁崇焕来说,却是拉开人生壮丽戏剧的序幕。

第一部分满洲兴起(4)

明光宗像
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朝宫廷,极为腐败。著名的“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就是明朝黑暗腐败的一个缩影。万历帝晚年,立太子事,非常烦恼。他在犹豫之下,立朱常洛(光宗)为皇太子。而备受宠爱的郑贵妃不愿意立朱常洛为太子,想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发生“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捉拿后供出系由郑贵妃手下太监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害太子。万历帝与皇太子朱常洛不愿深究此事,就以疯癫奸徒的罪名杀张差于市。这就是“梃击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就是光宗或称泰昌帝。但是,泰昌帝继位刚一个月,吞下红丸而死。这就是“红丸案”。紫禁城内,一月之间,梓宫两哭,前后大丧,接连发生。泰昌帝死后,天启帝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时宫中有二位李选侍,此人称为西李)与心腹宦官魏忠贤,想利用天启帝年少的机会,居乾清宫,把持政权。大学士刘一燝(zhǔ) 、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疏请李选侍不能与天启帝同住一宫,迫使她迁居哕(huì)鸾宫,不久又移居仁寿殿。尔后,天启帝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引发复杂的宫廷斗争。这就是“移宫案”。““万历年造”铜鎏金龙凤纹镜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闹得宫廷内外,朝野上下,相互厮杀,乌烟瘴气。
天启元年(1621年),16岁的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即熹宗。
天启皇帝是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的长子,母亲王氏,为选侍,进才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他的祖父万历皇帝以长孙诞生,十分高兴,昭告天下。明神宗万历帝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病死于乾清宫。他的长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日继位,年39岁。九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吞下“红丸”而死。接着由泰昌帝朱常洛之长子朱由校继位,年16岁。其时,他的生母王才人已故。天启帝朱由校面临的局势,外有满洲兴起,内有宫廷纷争。《明史·光宗本纪》论曰:
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搆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天启帝继位后,宠信太监魏忠贤,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不识字,以客氏缘故,升任司礼秉笔太监。天启帝朱由校是一位优秀的木匠,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明史·魏忠贤传》记载:“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xiū)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出现“内外大权,一归忠贤”的局面。
努尔哈赤借明朝皇权更替,军备废弛之机,乘萨尔浒大捷之势,攻破开原、夺占铁岭。尔后,发倾国之师,进军沈阳、辽阳。九天之内,明朝先失陷沈阳,接着又失陷辽东政治与军事中心——辽阳。努尔哈赤随即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败报传京,举朝震惊。京城九门,白天关闭。一些朝廷官员,密嘱家眷,收拾细软,准备车辆,回老家去。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进兵辽西,夺占明朝在辽西的镇城——广宁(今辽宁省北宁市)。就在明朝社稷危难之时,袁崇焕到京师朝觐(考核)。不久,到兵部任职,走上辽东前线。
袁崇焕登上辽东军事舞台,成为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克星。

第一部分邵武清官(1)

当时形势:明朝先后失陷沈阳、辽东首府辽阳、辽西军政中心广宁,关外危机更加严重;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金由辽东山区进入辽河平原。
大事件:后金军进攻广宁。
主要人物:明辽东经略熊廷弼、辽东巡抚王化贞;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
结局:明军兵败,弃守广宁。
影响:明军广宁兵败,京师震动,对关外形势普遍持悲观论调,辽东经略王在晋甚至认为已经无局可守。
袁崇焕:
主要事迹:任福建邵武知县、赴京述职、单骑出关巡察辽东形势、任职辽东。
主要活动区域:福建邵武、北京、辽东。
遗迹、文物:聚奎塔。投笔从戎袁崇焕本是南国的一介书生。在明朝社稷危难之时,愤然立志,投笔从戎,走上边疆,捍卫坚城,救民水火,报效朝廷。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没有立即被朝廷分派做官。
原邵武县衙旧址,现在除一棵樟树外,已是楼房林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37岁的袁崇焕,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南麓,濒临闽江支流富屯溪,为“八闽屏障”。他走马上任,《三管英灵集》中载述他的《至闽谒大府》诗云:
侵晨持手版,逐队入军门。
衙鼓三声急,官仪一面尊。
人情今未熟,政事昔曾论。
私谒吾何敢,归来夜未昏。
这是说他是平生第一次做官,规规矩矩,敬敬慎慎。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袁崇焕在邵武县令任上,虽然为官时间很短,却居官清廉,尽心为民。《三管英灵集》中载述他的《初至邵武》诗云:
为政原非易,亲民慎厥初。
山川今若此,风俗更何如。
讼少容调鹤,身闲即读书。
催科与抚字,二者我安居。
袁崇焕在邵武知县任上,做了五件重要事情:
今邵武和平镇街巷第一,救民水火。袁崇焕体察小民疾苦,救民水火之急。乾隆《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素(qiáo)捷有力,尝出救火,著靴上墙屋,如履平地”。这说明身为县令的袁崇焕,不摆官架子,不搞特殊化,视同布衣,救火为民。在皇朝时代,作为一县的父母官,能亲自上房,为百姓救火,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平反冤狱。在袁崇焕接任知县之前,前任知县留下积案、冤案。袁崇焕到任之后,有冤屈县民,到县衙申诉。袁崇焕接到诉状后,微服私访,仔细查证,秉公办事,折狱公断,平反错案,为民伸冤。为此,乾隆《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为民伸冤平反:
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第一部分邵武清官(2)

第三,关心辽事。袁崇焕中进士那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四路大军两双败北;任邵武县令那年,明军丢掉辽东重镇沈阳和辽东首府辽阳。其时,明廷朝野震惊,京师九门昼闭。明朝辽军的败报,不断传到福建邵武。这就使得忠于社稷、胸怀大志、满腔热血、图复失地的袁崇焕,公务之暇;了解边事,偃文习武,志图报国。袁崇焕虽身在“八闽”,却心系辽东。他为人机敏,胆壮,肝肠热,喜交友,善骑艺,好谈兵。夏允彝《幸存录》记载:袁崇焕“为闽中县令;分校闱中,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之谈兵,绝不阅卷”。袁崇焕了解辽东边事,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做了初步的准备。
第四,聚会奎英。袁崇焕企盼做一番大事业,就要联络、组织志同道合者,为共同理想而奋斗。他在走上仕途的第一站——任邵武知县,便为尔后要迈越的征途铺垫基石。袁崇焕在邵武招纳的军人如罗立,后在固守宁远之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聚奎塔近景(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率军首攻宁远城,袁崇焕命家人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燃放西洋大炮,一炮发中,“歼虏数百”。这个勇士炮手罗立,就是袁崇焕从闽北邵武招募的,彼此结为心腹,辗转跟到宁远,参与宁远之战,获得极大战功。
第五,题辞高塔。袁崇焕在邵武为民救火、平反冤狱、关心辽事、聚会奎英的文物标志,是他题写塔名的聚奎塔。在邵武县西南42公里处的和平里(今邵武市和平镇),西南15公里处有座天符山,聚奎塔就建在天符山上,为六角五层高塔,建于天启元年即天命六年(1621年)。塔为砖木石混合结构,底层塔门镶嵌黑砚石门额,上面书写“聚奎塔”三个大字。其上款题为“天启元年秋月吉旦”;下款题为“赐进士第知邵武县事袁崇焕立”。塔额中题“聚奎塔”三个字,阴文,颜体,行楷,舒朗,苍劲,刚挺,圆浑,流畅(见影印拓片)。这方题刻,字迹清晰,完好无损,是至今袁崇焕留下惟一可信的极为珍贵的墨迹与文物。
袁崇焕题写“聚奎塔”塔额(拓片)
福建邵武的聚奎塔,对于了解袁崇焕的功业与思想,非常之重要,故多着笔墨,不厌其烦,加以介绍。笔者值参加“武夷山专家休假团”在武夷山市休假之机,于1996年7月5日,专程到邵武市和平镇察看聚奎塔。蒙邵武市博物馆副馆长傅唤民先生陪同考察。1999年3月31日,值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学返程之机,又专程到和平镇考察聚奎塔。时和平镇地区连续阴天或下雨一个月,是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蒙镇党委宣传委员曾献伟先生、镇党委办公室黄承坤主任、镇文化站廖孝德站长和镇干部陈国明先生陪同,再次考察了聚奎塔。此外,笔者得到张俭东(铁文)先生赠送“聚奎塔”塔额文字拓片。谨此致谢。
聚奎塔位于今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天符山上。塔为六角形,高五层,系砖、木、石混合结构。全塔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
塔座:石砌,三层,高为85厘米,平面呈六角形,每边长380厘米,其上层每边长为445厘米,下层每边长为425厘米。
塔身:面北,塔体以砖筑为主,共五层,每层有券门,其朝向各异。门中有砖雕佛像,雕像细腻、凝重,其上部雕像较为完好。每座券门或券窗上面,有一组(三块)镂空花纹砖雕。每层塔檐,分作六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为方砖,第二层为立砖,第三层又为方砖,第四层为尖砖,第五层为圆木椽,第六层为石板,构成斗栱状。塔身外部每层均辟有券门,券门横额第一层北向,上部有黑砚石塔额一方,长106厘米,宽46厘米,额镌阴文“聚奎塔”三个行楷大字,并有上、下题款。第二层券窗额题“昼锦锁钥”,第三层券窗额题“二涧玄朝”,第四层券窗额题“雄峙中区”,第五层券窗额题“层峦耸翠”。塔身底边每边长380厘米,佛龛高151厘米、宽67厘米、距底座高143厘米。塔高逐层递减,第一层高450厘米,第二层高420厘米,第三层高400厘米,第四层高370厘米,第五层高350厘米。总计塔高为2125米。塔内中空。塔内沿壁嵌砌石蹬旋梯,第一层15级,其余每层14级,可攀达顶层。楼板及桁(hénɡ)条,均为木质,塔券窗高229厘米。内壁亦每层辟有朝向各异的窗龛。窗龛横额均系四个砖雕大字:第一层为“一柱擎天”,第二层为“慈悲普度”,第三层为“三元昭应”,第四层为“文昌拱照”,第五层为“玉铉上映”。塔的内边,依层递收。其内边长第一层为185厘米,第二层为176厘米,第三层为172厘米,第四层为170厘米,第五层为165厘米。该层内壁镶嵌四块碑石,其中长方、横方各二。塔内每层有佛龛,内龛高150厘米,宽100厘米,各供石雕佛像三尊,历经漫毁,残多整少。其第四层佛像保存完好,左尊座狮,右尊座象,中尊座莲花,雕工细腻,造型拙朴。

第一部分邵武清官(3)

塔刹:原塔刹已毁,其高度无据可查。新修塔刹,呈宝珠状,高约50厘米。
“聚奎塔”三个字是否为袁崇焕所题书?邵武市所立《聚奎塔修缮记》撰者认为,“塔名系民族英雄袁崇焕于天启初任邵武知县时书题”。《邵武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聚奎塔》撰者也认为,“天启元年知县袁崇焕题塔名”。我认为,聚奎塔塔额上的塔名——“聚奎塔”三个字,是邵武县知县袁崇焕题书的。根据是:第一,袁崇焕时任邵武县令,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第二,袁崇焕支持修建聚奎塔,自愿应请题写塔名;第三,塔额系袁崇焕所立,有下款题记为证;第四,邵武是闽北文化繁盛之区,曾出名臣李纲、文学家严羽,宋代就出251名进士,袁崇焕系进士出身,题书塔名为士望所归;第五,袁崇焕以知县的身份、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