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臣孽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242米,东西197米,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主人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
刘德,西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之异母兄。公元前155年,被封为河间王。班固《汉书》载:“(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他倾注毕生精力,置日华宫搜集典籍,整理诗经,成为一代宗师→文·冇·人·冇·书·冇·屋←。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为先秦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当时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极为欣赏刘德的才华,因此,刘德几次到长安“献雅乐,策对三雍宫。”武帝既折服他的才华,另一方面又猜疑他,恐他与自己抗衡,江山不稳,刘德知其意后,终日纵酒听歌,不久郁闷而终。他在位二十六年,因其“聪明睿智”,谥号曰“献”,称之为“河间献王”,这就是献县得名的由来。
唐代诗人张继凭吊献王陵后,留下诗篇:“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献王祠由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县汪銮建,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知县赵三聘重建,献王陵,高5丈,原墓上松柏林立,森严异常。早期周围用夯土墙建成陵园,垣墙以内墓域,平面呈正方形,四面中间各一门,称为司马门,门外立双阙,墓正前方建有神道,神道两侧立辟邪镇墓兽,文武百官石俑。墓左有庙祠名河间献王祠,两侧有对联,上首:德配尼山,万代儒纲忠弟子;下首:功高洛水,千秋万代惠贤王。在正殿三楹中王位以毛公,贯公配享,殿内王位两侧书有对联,上首:万卷书收秦劫火;下首:一土盖汉官仪。王位前面殿柱上亦书有对联,上首云:传经翼东鲁圣人,能振斯文统绪;下首为:遗泽首北方学者,允宜此地蒸尝。
师傅也是最重这个实字,从来不图虚名,研修的都是脚踏实地的学问,可是在有的人眼里却是屠龙术;很多读书人都把读书作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只为科举而读书,为了科举如痴如狂,为了逢迎拍马趋之若鹜,奴颜婢膝,一身媚骨,这种人是师傅最鄙视的,师傅说也是父王崇祯最痛恨的,虽然那时慈悲还小,但是慈悲记得父王最后那声嘶力竭的嚎叫:我最恨这些忠臣,要不是这些忠臣,大明朝能到如此地步,我昼夜不寐还不是因为这些忠臣没有一点骨气和血勇?就是这些忠臣,只会吹牛拍马,只会阿谀奉承,连老百姓都安抚不了,连蛮鞑都对付不了,天天只会喊万岁,我就是被这万岁声喊死的!
不知道献王在天有灵,会不会焚了这书,烧光了这经史子集?
朱慈悲这才明白,为什么汉高祖一生最瞧不起那些儒生,拿儒生的帽子来撒尿,看着献陵书院那高大的门楣,朱慈悲想冲进去和他们大声高呼:你们学的都是国家蠹贼的学问,你们皓首穷经,却远不如那些拾破烂的乞丐,不如那些面朝黄土的农夫,……。
书到用时方恨少,朱慈悲想,回家一定多读书,多练口才,到这些书院里去踢他们场子,驳地他们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想起单桥,师傅多次说过的石桥会,那个平原奇迹,他没进献陵书院,转身去了单桥。
单桥上车水马龙,这条路明朝南京到北京的御路,还是那么兴旺,朱慈悲也有些感叹,因为满清都出身卑微,不习奢华,所以对前明投降官员的奢华生活和贪腐作风非常反感,所以现在满清朝堂上对贪腐还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样老百姓的日子相对就好过一些,老百姓其实都是非常单纯的,都不管是谁当皇帝,只要官吏不贪,老百姓有活路,就不会造反,这是可悲,也是现实,师傅说过,老百姓才是真正的天,天子就应当是老百姓的儿子,比如太祖朱元璋,恨贪官嫉恶如仇,宁肯被书生骂千载,不被百姓恨一时。
走到单桥上,朱慈悲俯视河道里来往的船只,听着身边的的川流不息的马车吱吱呀呀在石桥上走过,想起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滔滔滹沱河水,难道真如大明的国运,一去不返?
这时,桥西来了一些难民要上桥,可是桥上过的正是南方押运的皇杠,难民们人多,拥在桥头,而护送皇杠的官兵则用鞭子去驱赶,这里面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因为人流拥挤,摔倒在地上,妇女摔倒在地,但是却紧紧护住孩子,这时官兵的鞭子落到妇女身上,鲜血瞬时染红了灰色的布衣,慈悲箭步上前,抓住还想抡起鞭子的官兵,官兵扔掉鞭子,拔出刀来,慈悲哈哈大笑,好,这几日正筋骨疏懒,正好拿你活动活动。
那边一个像官兵首领的,骑马过来大喝:想造反吗?把他拿下,打死勿论。
慈悲甩掉宽大的僧袍,露出里面的紧身衣靠,在袍袖中拿出一根长鞭,这长鞭是白妮给慈悲精心编制的,用了山藤,野猪皮,蚕丝,钢丝,羊毛线……。长有九尺,是抓活猎物的利器,慈悲还曾经用它抓过黑熊呢。
慈悲一鞭在手,豪气勃发,跳上皇杠车,顺势一鞭就把当头冲上来的官兵抽得满脸开花,身子一旋,鞭子抡成一条棒影,抽向那骑马冲过来的军官,军官手里的刀好像是一口宝刀,寒光闪闪,直朝慈悲的鞭削来,慈悲抖起手腕,直直的鞭子变成一条灵蛇,幻化出一片虚影,军官的刀砍了一个空,刀过去之后,慈悲的皮鞭却如灵蛇缠上军官的手臂,然后慈悲双臂用力抖动鞭子,军官像被钓起来的大鱼一样飞起来重重摔到地上。慈悲飞身而上,鞭抡成一圈赶开涌过来的官兵,俯身从容的拾起军官的钢刀,把钢刀压在军官的脖子上,轻声却威严地说,你小命我不在乎,我只要一车金银,来救济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
军官还挺硬气,威胁慈悲:“你知道吗,这是皇杠,是南七省的皇粮国税,你这是谋反,是要诛九族的!”
朱慈悲哈哈一笑:“我不知道什么叫诛九族,只知道我手腕颤动,你就变成一具死尸,你爹娘就要哭儿子,你妻子就要另嫁他人,孩子就要管别人叫爹。”
军官崩溃了:“大侠饶命,我也是为了糊口,你留下我的小命,我天天给你立牌位祭拜,你就是我一家的恩人。”
慈悲哈哈一笑:“早这么识相该多好,留下一车金银,叫你手下远远滚开。
大明孽子 二十四章单桥不善
慈悲叫军官手下的官兵离开单桥,知道离单桥不远就是原来的卫所:卫,是明代军队的编制名,明代在要害地区设卫,这种制度史称卫所制。每卫有军队5600名,由都司率领,隶属王军都督府,其防卫可包括几府,一般驻在某地,称某卫,如天津卫、河间卫,但也有寄治在其它地方的,如明代寄治在河间的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
明代开始在河间布置三卫重兵,每卫五六千人,可是到了明代中叶,屯田收入多被军官吞蚀,军士破产而散,所存无几,加之又无战争缺乏训练,军士仅供地主、官僚役使,已不能担任防卫任务,遂改为募兵代替,从此河间卫和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也随之消亡。
慈悲知道清朝在单桥北屯兵一个千户,不多时那些官兵就会赶来,他站在桥上,高声对难民们喊:乡亲们,官兵马上到来,我有这个军官做盾牌,他们不敢怎么样我,但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赶紧把这车官银分开藏好或销去官印,这样在这乱世就有了生存下来的资本,大家快点,互相配合,不要争抢,大家不要贪心,每人拿两封银子就赶紧跑,跑得越远越好,回家把银子藏好,或者根本不要藏到家里。
很快难民们把一车封装在原木头里的官银都拿走了,然后慈悲把军官打晕,自己朝南面跑去。
出单桥两里,是一片桃林,朱慈悲转身进了桃林,单桥镇没有寨墙,四通八达慈悲晓得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道理,看没人注意,不走大路,悄悄地返回单桥,在桥北找个小旅店住下来。
官兵果然向南追过去了,前面还有领路的被劫的官兵,慈悲倒不愁他们认出他来,因为师傅教他了易容术,现在慈悲已经变身成为一个年轻道长,带着假发髻,穿着道袍,颌下多了三缕胡须,而僧袍和鞭子包袱已经被他埋在村东头一个菜园窝棚里的床下,现在菜地都已收获,估计明年才会有人去窝棚里,天一天比一天冷了,不会下雪吧。慈悲手里也抓了几封官银,被他用手直接掰开揉碎,住上几天吧,看天气要变天了,他到单桥镇有名的商号广顺永买了一身棉衣,每天出门在单桥溜溜,有兴趣了就去桥头给人算算命,批批八字,其实师傅一直教育他不要迷信这些,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很多迷信的愚夫愚妇很可笑,比如有人说佛法广大,只要点起檀香,自己就能睡得好觉,是佛祖保佑,其实什么佛祖保佑,一千多年前的中医就在用檀香给病人治神经衰弱睡不着觉了。
店老板是个健谈的老人,慈悲没事就和老人坐下喝茶,老人就给慈悲讲单桥的故事:单桥从前叫乐善桥镇,因为桥叫善人桥而得名,石桥建成后,凭借在两京御路上的优越地理位置,石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交通便利,也给善桥镇人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人们形容石桥是一个聚宝盆,不仅使善桥镇人民家家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连带使南到富镇,北到献县县城的御路两边村村相连,繁荣富足。
原来,石桥下面,有一个镇物,有一口铁锅,下面扣着一只金猪,滹沱河又叫朱家运粮河,铁锅扣住了朱家的财气,金猪承载着朱家的气运,也镇着江河戾气,不闹洪水,风调雨顺。
可是,宝物总会被盗贼垂涎,一个江洋大盗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慕名而来,来到单桥,他也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四肢短小,道法浅薄,斗不过金猪的法力,怎嘛办呢,只好找人帮忙,他盯上了桥头的苟掌柜。
苟掌柜世代是开肉铺的,为人吝啬贪婪,可以说: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就是专门为他写的,平时缺斤短两,掺假注水,病猪死鸡……怎么缺德怎么干,他老婆被他饿的跟别人跑了,他儿子遭天谴摔得脊柱骨折,他竟然把儿子装扮成乞丐在桥头蒙骗南来北往的好心人,……。
盗贼找到苟掌柜,其实是看上了苟掌柜家的家传杀猪寒铁刀,这把刀是苟掌柜爷爷传下来的,杀猪剁骨从不费力,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一点都不夸张,再大再壮的猪,只要一看到这刀,那刀的杀气就让猪不敢叫唤,大小便齐流,乖乖等着被杀,也可以说,这把刀同样是金猪的克星。
苟掌柜的店铺很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因为他招来的伙计都时间不长就被饿跑了,所以虽然在人流不息的御路边上,但是也都是不知底细的外地人来买肉,客人少的可怜,盗贼找到苟掌柜,想高价买他的刀,苟掌柜虽然贪财,却还知道这刀是他的吃饭家伙坚决不卖,于是盗贼没办法,只好说借他刀用一下就还他,苟掌柜更不干了,他从来就没借过东西给人,这把刀没准就是他爷爷从谁手里“借”来的,盗贼最后没办法只好和苟掌柜说了实话:他想把桥下的金猪杀掉,他只要金猪的上下水(内脏),剩下的猪身全给苟掌柜。
贪财的苟掌柜说:我怎么杀他呢?他是神仙,我是凡人,这肉猪不捆都要咬人,何况是神仙猪。盗贼说:有我呢,我在桥下埋上符咒,做个障眼法,金猪每到太阳好的时候就会出来晒太阳,我给你一个隐身符,隐入到桥下的石头上,石头上摆下一些肉包子,他因为埋的符咒会意志降低来吃包子,你等他靠近一刀直取要害,就可以了,就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金子了。
苟掌柜答应了,第二天,苟掌柜贴上盗贼的隐身符,真的隐入了石头里,石头上放了一大盘包子,一会儿,就看到一个憨厚的胖子转悠转悠转到他身边,好像迷失了意志,看到周围没人,口中流着口水,拿起包子就朝嘴里塞。
苟掌柜扬起刀,心里又犯起了低估,这个夷蛮不会是骗我吧?要是杀了人怎么办?杀了人被官府抓住就没命了,是不是这夷蛮就可以得到我的宝刀?可是万一是金猪呢?那就发财了,要不我先剁下他一只手,是人就说他吃我包子,是金猪我刀子是有杀气的,他一定会屎尿齐流不敢动弹,我再结果过了它。想到这里,苟掌柜挥刀剁向胖子的手,一道青光,胖子不见了,石头上留下了一个金光闪闪的猪蹄。
盗贼飞快地从远处跑来,对着苟掌柜破口大骂:“你这个笨狗,你为什么不一刀直捅心脏,这下咱们两个都得死!”
苟掌柜也呆了,这怎么办?盗贼咬着牙说,还有最后一个办法,这次你一定让我要用这把刀,到子夜金猪最困乏的时候,我跳下河去打破铁锅,刺杀金猪,但我法力不够,要在桥上设一个二鬼法阵,你和你儿子站在法阵里,和你儿子两个人给我做法,每次我伸出手来,你要再桥上扔一道符给我,不能多扔,扔多了我要撑死,我给你十二道符,估计足够我杀死金猪所用了。苟掌柜说晚上黑灯瞎火的我怎么看得见你的手?扔下去你能接到吗?盗贼说:你一定能看见,只要你不害怕就可以,你千万不要害怕,我的手会变得很大,像着了火一样亮。
苟掌柜也害怕得没办法,只得把刀子借给盗贼,到了晚上,摆好法阵,盗贼就留下十二道符拿着苟掌柜的宝刀从桥上跳下了河,平静的河水翻起了波浪,时间不长,河面翻花,伸出一只像火炭一样的手,足有笸箩大,苟掌柜赶紧扔下一道符,那只手缩回去,波浪更大了,拍打着石桥哗哗响,过了一会儿,又伸出一只闪着火苗的大手,足有一间屋子那么大,苟掌柜赶紧把又一道符扔到大手上,这只手缩回去,水开始猛涨,涛声如雷,波浪飞溅出十多丈远,镇上的人全被惊醒了,胆大的都蜂拥到桥上看看怎么回事,看到苟掌柜和乞丐在哪里正感到奇怪,这时桥下又伸出一只足有三间屋子那么大的手,苟掌柜赶紧又扔一道符下去,,这时大家看到苟掌柜和妖人在一起,胆大的人过去就揪住苟掌柜,问他到底想干什么!
苟掌柜结结巴巴把事情一说,把大家都气坏了,这种败类,真是乐善桥镇的耻辱,平时大家就想教训他,这次他竟然祸害石桥的镇物,大家围起来一阵痛打,把苟掌柜打得哭爹喊娘,这时桥下又伸出大手来,这次这只大手有一个院子那么大,大家气愤之下,把苟掌柜和他儿子,还有剩下的9道符全都从桥上扔了下去,大手缩回去,波涛一下安静下来。
天亮了,大家在桥下看到一具漂上来的盗贼的尸体,尸体上系着长长的一条白布,白布上面写着8个字:善桥不善,河水北转,时间不长,河里水就越来越少,后来知道河水在西面十多里的地方开了一个口子,朝北流过去了。从此石桥下开始没水了,单桥也失去了咽喉要道的地利,村庄里的开始失去生计,慢慢越来越少,搬到外地去了,过了没多长时间,天下水旱蝗瘟,灾害流行,民不聊生,明朝天下大乱,满清入关(努尔哈赤就是野猪皮的意思),杀人盈野,据说都是因为紫金锅(郭…城)打破,财气流失,金猪被刺,镇不住山河……。后来满清入关,把这条朱家运粮河改叫沙(杀…朱…猪)河,现在下游河间还有个沙河桥镇乐善桥人为了记住这个善桥不善的故事,就把乐善桥改为了单桥。
大明孽子 二十五章偶遇二冬
慈悲非常想见一见这个传说的编撰者,把一个镇的兴衰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把人心的善恶与天下风云联系在一起,非常巧妙,可是老板却不知道作者是谁。于是慈悲决定多住几天。每天早起围着单桥镇转一圈,然后和老板喝茶,下午吃完饭去和关帝庙的老庙祝喝茶,老庙祝则擅长说封神,给慈悲讲了这么一段:事情发生在姜子牙下山之前,大概情况是这样滴:有一天,云中子正要去采药,突然发现朝歌城妖气冲天,他便想做个好人,为纣王除掉这个妖精,就让一个童儿去找枝松树来削把木剑,童儿问他,反正咱是要去灭妖,何不用宝剑(金属的)解决他得了,以绝后患么。结果云老师很自信地说,啊,就一千年狐狸精嘛,我随便搞把木头的就够了,法器用不上。然后提着装木剑的花篮就去见纣王了,期间两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纣王很钦佩他的学识与智慧,留下了宝剑,挂在了分宫楼。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也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小段故事,我们能发现几个问题,首先是云中子太过自信,自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自己的法术很看好,二是对宫里的妖精没太重视;其次是他根本就还不知道这千年狐妖是女娲娘娘派来的,要不,他应该不会管这个闲事,这也说明了女娲派妖很隐秘,不但自己没去说,而且一般道人也算不大出来;最后是侧面说明了在现阶段,纣王的脑袋还是清醒的,妲己对他的迷惑还没有深入骨髓。
正是因为云老师的自信,他没有“一步到位”制服妖精,而是想三天之内慢慢除掉,这为狐狸精提供了很好的调整时间和机会。妲己被剑所感,性命垂危,但她还能张口说话,并能以情动人,她说:
陛下,我早晨送您上早朝,中午去迎您回来,就走到了分宫楼那候驾,突然一抬头看那挂着一宝剑,吓得我一身冷汗,就病了,“想贱妾命薄缘浅,不能长侍陛下于左右,永效于飞之乐矣,乞陛下自爱,无以贱妾为念”说完话,泪流满面,一副生离死别之状,这让纣王一下子卸下了所有的思想包袱,什么上朝啊,上本啊,妖怪啊,社稷啊,再说吧,人都要死了……
所以很简单的,纣王把云中子送剑的事原本道来,并将这事和妲己生病联系了起来。我们联系这两件事的思维应该是这样的:你的剑是除妖的,妲己被剑作用了,那么妲己是妖。他用的是另一种思维:你说你的剑是除妖的?那妲己怎么被你的剑伤到了呢?这说明你的剑根本不是奔妖精来的,你是奔妲己来的,你小子想整我啊?
感叹,语言啊,感叹,爱情啊~~
也正是这次进剑出现的生死危机加深了纣王对妲己的感情,使得他以后对相关术士的信任大大降低。
而云老师办事,让我觉得他太水,他在得知纣王焚剑之后说,我只想用这把剑镇镇妖气,稍微延续一下你成汤的气脉,但你把剑烧了,说明你的灭亡是我左右不了的,这已经是定数了。
我就很忿忿然,云老师有一件大事可能列为看官都不大知道,就是在绝龙岭烧死了闻太师,如果没有燃灯道人的法宝,以他的水平其实也斗不过闻太师,但他的水平斗狐狸精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他为什么不直接干掉狐狸精呢?
也就是,你既要来灭妖,又不想灭彻底,那你是不是吃多了?
其实:他没有要坚决灭掉狐狸精的意思,因为他没有动手,而只用三天才见效的木剑;他早就料到纣王会毁剑,因为妲己受剑气所伤,并未伤及筋骨,还能和纣王说清楚要害;他表面上说的话都是帮纣王一下下,但实际上希望尽快结束商纣,因为道家,尤其是阐教战争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开始。
当他发现狐狸精在深宫作乱之后,脑子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我打着除妖的旗号,做个灭商的助推器,既让官员百姓看见我除妖出力,又让大家对纣王的无道愤恨加剧,还能让狐狸精更能妖惑纣王。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云中子进剑其实为妲己祸乱君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成汤的灭亡。
朱慈悲非常惊讶老庙祝能讲出这么深刻的道理,难道真的是深山藏虎豹,旷野埋麒麟?
老庙祝看慈悲喜欢听,也很高兴,又讲了本石桥石桥会的一段真事:本来单桥赵家是大财主,桥南桥北的店铺都是赵家的,赵善人也是冬舍棉,夏舍单,四季舍粥的大善人,平常吃斋念佛,斋僧布道,修桥补路,济老怜贫;名望传出也就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赵善人也是来者不拒。
有一个山东泰安的和尚智能,也闻名前来,赵善人总是殷勤招待,智能走的时候总是送很多盘缠,智能也非常殷勤地常邀请赵善人去他们泰安的泰岳庙去游玩。
赵善人闲来无事,想起去泰山游玩,正赶上东岳庙会,就住在智能的泰岳庙里,庙很大,佛像金碧辉煌,大殿气势恢弘,数不清的连绵僧房,和尚就有上千,智能是个首座,权威很大,赵善人走到哪里,一说是首座智能的贵客,到处都毕恭毕敬笑脸相迎;加上泰山山林秀美雄奇,赵善人流连忘返,加上智能盛情挽留,就准备多住一段时间;不巧智能有事要出去,临走叮嘱赵善人:我本该陪你尽兴游玩,但这次事情比较重要,非我去办不可,你可以在山上随意游玩,消费都记在我的帐上,寺庙里只有一处不可去,千万千万赵善人开始还按捺得住,只是上山朝香,赶会游逛;心中越来越奇怪,为什么不让我去那里?咱们这么多年的关系都不行?什么重要的东西,越想越好奇,越按捺不住,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