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排共二十多个人,在蒲达义排长的率领下,一个猛冲,仅以伤亡五人的代价,把敌人赶出了村,打死打伤几十个鬼子。敌人还要反扑时,叶成焕团长带来了八连,巩固了村中阵地。
敌人集中全部火力从村外向神头村猛攻。村口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陈赓进到村里,命令:“快上,把敌人赶到山梁上去!”一颗炮弹在附近炸开,陈赓的手杖被爆炸的气浪震落,小草房燃烧起来了。
警卫员急得大喊:“旅长,这里危险!”
陈赓抖了抖身上尘土,取下眼镜一边擦一边说:“你老跟着我干嘛?快上去,告诉大家,决不能再让敌人占去一个窑洞、一栋房子!”
叶成焕举起驳壳枪大喊一声:“冲啊!消灭敌人!”
几面夹攻,雷霆万钩,残余的敌人全被消灭了。
枪声平息了,公路上到处摆满了敌人的尸体。神头村西边山坡上,在打倒的敌人、骡马、辎重之间,抬伤员的,搬胜利品的来去奔忙,热闹得像赶集。
陈赓穿着灰棉衣,敞开胸怀,正笑容满面地和叶成焕站那里交谈。
这时周希汉送来了两架崭新的照相机。
“嗬,照相机,这也是武器呀!”陈赓接过照相机说,“我们可以用敌人送来的相机拍些照片,给报纸、杂志发表,让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下场!”
随后他打开相机,对准狼籍满地的鬼子尸体,连拍几张。又对身边的一个战士说:“来,也给你拍一张!”小伙子转过身来,腼腆地笑了笑,立刻把红缨枪和刚刚缴获的三八枪朝前一收,昂首挺胸。
“咔嚓”,陈赓又拍了一张。
此次战斗,歼敌近千人,毙敌五百多人,打死骡马六百余匹,缴获长短枪三百多支。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刘伯承曾于1939年8 月22日在《对目前战术的考察》一文中赞扬神头岭伏击战是“吸敌打援”的一个好战例,并多次引述。
傲慢的日军统帅部,也把这一仗列入典型战例,从中分析研究对付八路军的办法。
一个日本随军记者,由于躲进一孔破窑而死里逃生,以《神头村附近战斗■尾队之奋战》为题写下了一篇报道,说神头岭战斗大伤皇军元气,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实在使人难以琢磨!
战斗结束后,陈赓骑着东洋大马,手握日本军官指挥刀,看着战士们打扫战场。
神头岭之战后第二天,从长治增援潞城之日军姗姗而至。此时三八六旅早已撤出。敌人狂轰滥炸一番后,以几十辆汽车搬运走了鬼子尸体。
1938年3 月。响堂铺。
日军惊魂未定,刘伯承又来了。3 月29日,一二九师师部根据所获情报,决定伏击从黎城兵站运载军用物资,途经东阳关到涉县去的日军两个汽车中队。
响堂铺,位于东阳关和涉县之间。这里一条公路沿小河床而过,路南是不易攀登的悬崖峭壁,路北则为便于隐蔽出击之多谷口和连绵起伏的高地。
三八六旅又担负起了设伏的任务。
3 月30日晨七时,陈赓率部进至庙上村与马家峪一线隐蔽集结。他亲自到前沿查看地形,具体部署。
上午九时,一阵马达声由远而近,一条汽车长蛇在远方出现,渐渐地,渐渐地,进入了伏击圈。领头的是一辆卡车,陷入了陷坑无法动弹,后面汽车也随之受阻。敌人正疑惑间,突然,三发信号弹腾空而起,公路两侧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战士们有的跳上汽车,有的冲上公路与敌人展开肉搏。
被打得惊慌失措的敌人乱作一团,有的被击毙在车厢里,有的被刺死在地上,有的滚下车企图顽抗,有的藏到汽车下面装死。许多鬼子未等弄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就命归黄泉。残余的敌人向南山逃窜,被我南山的部队一阵猛打,回到公路上也被消灭。
战斗到十一时,除二十多个敌人乘我南山部队少,空隙大而逃跑外,其余四百多敌人均被歼灭。此役烧毁敌人汽车一百八十辆。日军森木少佐被击毙。
战斗开始前,朱德、彭德怀特意邀请了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将领前来观战。
这次漂亮的战斗,使不少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对八路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及三八六旅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赞叹不已,心服口服。
日军随军记者,则认为“响堂铺伏击”战是一次更为典型的游击战。
1938年4 月初。晋东南。
八路军在邯长公路上的接连胜利、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的广泛展开,使日寇惊恐不安。
为解除后方的威胁,敌人以一○八师团为主,调集了万余众,对晋东南发动了九路围攻。日军指挥官寺内寿一在地图上画了九个进军的箭头,要把八路军的主力压缩到箭头的终点,聚而歼之,想到这个胜利的结局,他心里美滋滋的。
针对敌人的围攻,各部队进行了反围攻的紧急动员。
4 月10日前后,从东、西、北三面进犯的日军,相继进入抗日根据地。
一路侵占辽县,一路审至辽县以东,其余各路受到八路军的阻击。
4 月13日,日军一千多人带着四门迫击炮,由武乡开往榆社。一路上无人、无粮、无鸡羊、无水。公路被炸坏了,大车不能过,只好又退回武乡。
敌一○五联队二千五百人,行进在月球般荒凉的土地上。士兵们沉默寡言,一个罐头几个人分着吃。黄土高坡上,人群夹着骡马,毫无生机。这里成了无人的世界,找不到吃喝,敌人只好弃城而走,沿浊漳河奔襄垣。
刘伯承打听到这些消息,兴奋他说:“太好了,鬼子辎重骡马多,又不惯于夜间行运,追!”
刘伯承随即抓起电话,对陈赓说:“三四四旅的六八九团也归你指挥,与七七二团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追击敌人,七七一团为右纵队,沿南岸追击。七六九团为后续部队,沿武乡至襄垣大道前进!”
“师长!”陈赓问,“我们是追到鬼子就打,还是赶到鬼子前头去打?”
“现在鬼子正急着找咱们,只要你追上就打,他肯定要回过头来跟你打的!”
敌人只知道八路军善于打伏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八路军会找上门来打。
16日凌晨,敌人的侧翼警戒部队四百多人来了,叶成焕团长问:“旅长,打么?”
“不打!敌人的辎重队还在后头。”
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走过了长乐村,辎重部队还在后面很远。
机不可失,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迅速地布置好了一切。
日寇的人马车辆及辎重,沿大道缓缓而来。七七二团突然开火。霎时间,敌军人仰马翻,乱作一团。七七二团冲锋号一响,战士们如万虎出笼,从天而降,把敌人打了个晕头转向,好不热闹!
正当七七二团与日军激战时,路过长乐村的一支一千多人的日军,听到枪声大作,急忙返回来救援。他们奔向位于七七二团左翼的戴家垴阵地。这块阵地原定由六八九团占领,可六八九团还在途中。
在此紧急时刻,刘伯承立即令七七二团第十连抢上去堵击敌人。这个连与十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四个多小时,全部壮烈牺牲。阵地又落入敌人之手。
正在这时,参谋长跑过来报告:“一一五师的六八九团到了!”陈赓紧锁的眉头又舒展开了。果然,只见素有“徐老虎”之称的徐海东,率领六八九团到了。
陈赓一拍大腿:“徐老虎,有你这一扑,我就可以安心煮鬼子了!”
立足未稳的日军在六八九团的一阵猛扑之下,溃不成军,敌人死的死,逃的逃。战士们忙着清理战场。
几个团已打得很紧张,不能再贪多了。于是刘伯承命令:“七六九团、六八九团各抽出一个连,分散开来,从侧翼袭击敌人,迷惑敌人。以便好好清扫战场,撤走部队!”
叶成焕团长,望着兄弟部队陆续撤走。他爬到一个高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增援的敌军。
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全然没有顾及自身的安全。
“团长,你站在高地上危险,赶快撤吧!”
他没有动,仍然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他在想:有没有机会将这股援敌吃掉?
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飞过来,正好射中叶团长的头部。
“不好了,连长,团长负伤了!”通讯员急呼。战士们抬着叶成焕往后撤。
不一会儿,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陈赓一齐蹲到了担架旁边。
已经昏迷了的叶成焕,还在喃喃地吐着简单的话语:“队伍!照顾……队伍!”
在这次战斗之前,他已身患肺病,一连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还是休息一段时间吧!”临战前,陈赓劝他。
“不,打完这一仗再走!”叶成焕不肯去疗养。
刘伯承见到躺在担架上的叶成焕,这位爱兵如子的师长禁不住双眼流泪,滴在叶成焕苍白而年轻的脸上,他用颤抖的双手抱起叶成焕的头,连声呼唤:“成焕,成焕哪!”
陈赓走过来,小声劝慰师长:“师长,别太难过了,成焕由我们照顾,放心吧!”说着连忙背过脸去,悄悄地擦泪。
“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刘伯承说着,再一次抚摸着叶成焕的头和脸。
当天夜晚,陈赓守在叶成焕床边。
淡黄色的灯光,摇曳着满屋的凄枪。陈赓直勾勾地望着这个还未停止呼吸,已经不能说话的爱将,心对心地跟他交谈着:“你是光山县的贫农子弟,1930年你参加了红军,从通讯员,到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团长,多少次,在危急关头,只要有你叶成焕在,我就放心了……”
陈赓望着跳动的油灯,心里默默地念叨着:“你不能死啊,成焕!……”
陈赓苦守着亲密的战友,彻夜未眠。
4 月18日凌晨一时,当叶成焕被担架抬到合壁村时,英雄停止了呼吸。
痛失爱将,刘伯承和陈赓悲痛不已。
第二天,部队为叶成焕和其他抗日阵亡将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总司令也从八路军总部赶来了,刘伯承亲致悼词。长乐村村头,高高地竖起了叶成焕纪念碑。
长乐村一战,击毙击伤日军二千二百余人,加上其他各路敌人的伤亡,共四千余人。这是粉碎敌人九路围攻的决定性一仗。
敌人在长乐村受挫后,其他各路见势不妙,纷纷溃退。不到半个月,敌人的计划完全破产了。
长乐村激战为八路军施行较大规模的运动歼敌战提供了范例。陈赓的三八六旅威名远扬。蒋介石也发来了嘉奖令:朱总司令玉阶:刘师陈旅努力杀敌,殊堪嘉许,即希望传偷嘉勉。
中正寒曾在侵犯长治、临汾作战中获得日本大本营勋章的一○四旅团长苫米地,在从襄垣经沁源溃退时,完全失去了他向人家吹嘘的“左胸挂着勋章,右肩也高了起来”,并以墨索里尼自诩的那股神气劲。
九路围攻的粉碎,使敌人更进一步认识到八路军的威力,日军彼此相互告诫:“华北有八路军是不能安枕的。”日寇对于三八六旅的英勇善战,感到异常恐惧。
1938年10月。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从此日军把进攻的箭头从正面战场转向敌后战场,而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由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战。
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年代。形势对陈赓很严酷。
1939年10月,日寇先后纠集第十师团主力,一一○师团,十四师团,二十七师团,一一四师团各一部,以三万之众,分十一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
针对敌人联合“扫荡”,八路军主力分为几个集团,配合地方部队分区活动,与日寇在平原上展开了游击战争。巧妙地与敌周旋。三八六旅在这期间,多次袭击各据点之敌。
趁黑夜,三八六旅的战士化装成老百姓悄悄地摸到敌人跟前,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待敌人发觉时,战士们早已销声匿迹。
三八六旅新一团在搔扰驻敌时,常在白天混在出城种地的农民中,进入城内,等夜深入静,便炸毁敌人的弹药库,烧毁敌人的给养。
为迷惑敌人,新一团连续几夜组织周围群众,虚张声势,架起土枪、土炮,佯装攻城,开始敌人认为只是小股八路,不加理睬,结果上城一看,四面喊声,便连夜调兵遣将,企图与新一团决一死战。谁知他们一来,新一团的战士们又化整为零变成了周围各村的老百姓,敌人丈二和尚摸头不知脑。
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在三八六旅新一团的不断搔扰下,决心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陈赓根据敌人求战心切的特点,决定布置圈套,引狼就范,聚而歼之。
隆冬季节的翼南平原。光秃秃的一片,为选择适当的设伏点,陈赓一连几个晚上未曾入眠。
经深入了解和实地勘察,陈赓选中威县南端的香城固西北的一带沙滩作为设伏点。
这里地处黑龙港流域,四周长满一丝丝红柳树,野枣丛生。地势呈倾斜状。洼地以南的张家庄,有一道长约三里,高达数丈的大沙岗,与东面庄头村遥相对应,把洼地紧紧地夹在当中,是一个理想的袋形伏击阵地。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伏击阵地。特别是这厚厚的河沙,是捆住敌机械化部队手足的最好绳索!”陈赓高兴他说。
在组织各团干部秘密察看了当地地形地物后,陈赓作了如下部署:以六八八团第一营在香城固正面,该团主力进至张家庄一带集结;以补充团在庄头一线设防;以新一团一个营牵制四周之敌,其主力担任切断敌退路的任务。
并以骑兵连为诱敌部队。
2 月9 日深夜,黑夜如漆,寒冷的北风发出刺骨的吼叫。
香城固西北老沙河西岸人头攒动,沙石冻土铁镐的撞击声同狂暴寒风的吼啸声交相呼应,演奏着一曲特殊乐章。经过一夜的功夫,一个隐蔽战壕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了。部队已悄悄进入阵地埋伏待敌。
与此同时,集结于张家庄一带的六八八团两个营,已悄悄地摸到威县城下,分布于四周,虚张声势地架起云梯,摆出一副攻城的姿态。
骑兵连进至威县,故意将部队的行动暴露于敌。威县城内之敌误以为八路主力来了,全部纷纷登上城楼。却不料对方只虚晃一枪,便迅速向城南撤去。日军补充大队和安田步兵中队,分乘八辆汽车倾巢而出进行追击,紧追骑兵连不放,骑兵连且战且走,诱敌步步深入,当进至耿家庄时,突然隐蔽起来。鬼子一看骑兵连不见了,十分急躁。一会儿,骑兵连又从香城固东南二里以外的地方出现了,向敌展开猛烈进攻。鬼子立即指挥汽车队离开公路,直扑骑兵连。敌人的鼻子被牢牢地牵住了,紧紧跟进了伏击圈。
周希汉从旅指挥所房顶上用望远镜看到这一情况,高兴地向陈赓汇报:“敌人上了我们的金钩了!”
当敌人气势汹汹地全部进入伏击圈,到达香城固村北街口时,埋伏在那里的六八八团迅速猛烈向敌开火,击毁了一辆汽车。敌人遭此突然袭击、慌忙组织兵力。日军安口中队长拿起望远镜东西北三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只有正南面一小股部队向他射击,于是立即命令继续向南我军阵地冲击。然而两次都被顶了回去。
安田似乎感到不妙,便分出一股兵力,由东向南,抄我后路,又遭到补充团的出击。
“不好了,中了八路的埋伏了!”安田一阵嚎叫。
慌乱之中,安田下令:“赶快突围!”
就在这时,西、南、东三面我军部队一起开火。敌人调头向北面一窝蜂地涌去。这一面是伏击圈的人口处,地势低又无法预先构筑隐蔽工事。原定由新一团抢占这一面,可现在新一团还未赶来。
情况十分危急,敌人凭着人力优势和汽车的快速运动,一面架起两门山炮,向北面炮击,一面调动汽车,拉开距离成扇面形,向北全线突击。
正在这时,新一团的勇士们突然从西北冲上了坡岗,端起枪向敌人猛烈地射击,截断了敌人的唯一退路。敌人成了瓮中之鳖,被团团围困在大沙河的中心。
鬼子的汽车陷入沙窝中,车越陷越深,安田中队长惊恐万状,立即命令鬼子下车还击,数百名鬼子端着刺刀冲上新一团阵地。勇猛的战士们扔出手榴弹,拿起刺刀与敌人展开拼搏。垂死挣扎的日军竟施放起毒气,战士们用手榴弹炸散毒气后,又端起刺刀向敌人冲去……
天近傍晚,安田一看难以突围,便发出信号弹求援,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随着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八路军突击队和当地群众武装,跃出阵地,端起刺刀,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只见到处是鬼子的尸体,到处是鬼子绝望的嚎叫,敌人的汽车一辆辆烧毁,浓烟滚滚。深夜十二时,战斗胜利结束。
当晚,我军开始打扫战场。骑兵排在沙坡后边找到了五个负伤的鬼子,其中一个举起刀朝排长砍去。排长跳下马就将他拦腰砍死,其余生俘。这个被砍死的敌人正是安田中队长。
此役共歼敌二百五十名,生俘鬼子八名。毁掉敌汽车九辆。
当月亮升上天空时,三八六旅主力满怀胜利的喜悦,披着垦光,离开了香城固。
胜利的消息传到冀南军区,军区领导高度评价:“对整个冀南解放区震动很大,从而坚定了华北平原抗日军民必胜的信心。”
刘伯承对这次战斗也非常赞赏,他在总结经验时说:“三八六旅的口袋布置得好!其优点,第一是善于示弱诱敌,特别是激发了敌人轻视我军的骄纵心理;第二是善于把伏击诱导到机动的围攻,而且把附近的房屋都占领了,让鬼子没有办法固定,也没办法逃脱;第三是善于协同动作……。这次战斗敌我伤亡之比是四比一,这是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不久,蒋介石和卫立煌也分别致电嘉奖三八六旅。
兴高采烈的人民群众则用顺口溜来歌颂三八六旅:三八六旅好儿郎,打头的是陈、王。
沙滩布下口袋阵,香城四面大罗网。
大汽车冒火光,日本鬼见阎王。
解了咱们心头恨,保住咱们好家乡。
就在举国上下欢庆香城固战斗胜利之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陈赓心爱的妻子王根英不幸遇难!
王根英于1937年8 月与陈赓团聚几日后,一对患难夫妻,为了抗日,又各奔东西。
1939年3 月8 日,一伙日军突然包围了一二九师供给部。在危急时刻,王根英把配给她的马让给伤员骑,而自己却随警卫部队突围,已经冲出村外,她突然发现装有公款和文件的包忘了带出来,她便毅然返身冲回村去。这时敌人已包围了她,当接应她的同志们赶到时,她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听到这悲痛欲绝的消息,陈赓强忍住悲痛和眼泪,继续主持全旅干部会议。
这天晚上,陈赓回到住地,拿起日记本,悲愤地写道:“今天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三八六旅自抗战以来,屡战屡胜,早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
香城固一战后,敌人又纠集七十辆汽车,出动五回飞机,对三八六旅进行了整整七天的搜索和追击。
“是不是三八六旅?”敌人沿途都这样探询,打听不是,汽车一溜烟就走了。
三八六旅每到一处宿营的第二天,敌人的飞机便来侦察。可是三八六旅早已转移,敌人找不到三八六旅的行踪。而三八六旅却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袭击敌人。日军疯狂报复的图谋宣布失败。
陈赓及三八六旅威震抗日抗场,而他对日军交通线的破坏,更使日军闻之丧胆。
日军太田部队比野写信告诉他的上司:“铁路两侧,八路军大大的有,为了警备,昼夜不得安静,作战的事情,可说没有一天没有,我能够活到现在,也实在不可思议!”
一个士兵说:“和陈赓的部队打交道,一切没有不叫你痛苦的!到了夜间电线和铁路就被破坏,离开兵营半步就有八路盘踞之所,五个人十个人是不敢出来的!”
三八六旅成为日军的眼中钉,日军对晋东南进行九路围攻时,先头的装甲车上贴有“专打三八六旅,专打陈赓”的标语。
敌人害怕三八六旅,专打三八六旅,人民也熟悉三八六旅,群众亲切地称三八六旅是“我们的队伍!”
三八六旅以他的英勇善战威震华北,是中国最英雄的部队之一,旅长陈赓威名远扬,成为八路军一面胜利的旗帜。
第七章 反扫荡立奇功横扫太岳区1939年10月。天津。华北侵华日军大本营。
新上任的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多田骏正在召集会议,贯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关于对山西实施全面军事占领,重点开发山西资源的计划。
多田骏说:“对付八路军的游击活动,我们不妨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墙的囚笼政策。”
多田骏的意见立即得到众人的赞同。
从此,日军依托平汉路向东扩张,相继修成石家庄至南宫、内邱至钜鹿、邢台至威县、邯郸至大名等公路干线和许多支线;又抢修白晋和临(汾)邯(郸)铁路。在这些铁路和公路的两旁,日军广设碉堡、据点、封锁沟墙和铁丝网。诺大的冀南抗日根据地被分割成若干小块,太行与太岳、冀中与冀南、太行与晋察冀、山区与平原、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他们又依赖这些交通线,对抗日军民施行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抗日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