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面傅柏翠部已经有好几次小型出击,不过,多半是以抢点粮草为目的。
西线钟绍奎又雄心陡起,极力要抢头功,所以,他主要将部队向东南方向展开,以龙岗、虎岗以目标。
雨过天晴。肖劲光正在召开一个小型会议。这次军事行动,由他全权负责。
肖劲光作了详细部署,先调十二军就近一部、虎岗警卫营,再加上彭杨军校的全体学员,迅速扫清西面障碍,打掉钟绍奎力量薄弱的芦丰。肖劲光说:“钟绍奎不是拼力向东、南展开要抢头功吗,我们就把虎岗让给他,敲掉他的一只后腿。这样为我们向北发展解除了来自西面的威胁。”
“有一种情况,我们要料到,在芦丰之西有邱伯琴部。平时,虽钟、邱不和,但现正处敌人猖狂‘围剿’时期。万一邱部增兵芦丰,我们就会很被动。”
说话的是伍修权。
伍修权刚从苏联回国,分配在闽粤赣军区工作,成了肖劲光的得力助手。
肖劲光略作思考,说道:“对,这个环节不能疏忽。派专门力量监视邱部动向。”
很快,具体作战计划制定就绪。
张贞组织两个团的兵力从南面向虎岗逼进,眼睛盯着龙岗。
钟绍奎一千余人向虎岗西部扑来。
区寿年部两千余人则由东南向苏区迫近,其目的也是要直闯闽西苏区首府所在地。
虎岗、龙岗已被敌人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十分危急。
7 月10日。晚上。
“据侦察报告,敌邱伯琴部有可能马上增兵芦丰。”伍修权匆匆走进肖劲光的房间。
肖劲光当机立断,“以虎岗警卫营和彭杨军校四百余人抢在敌人援兵未增之前解决芦丰。”
伍修权想了一想,说:“若敌人立时增援,十二军一团应该可以同时赶到。一团现已经从东线启程。”
“那你是同意了哦?”肖劲光看着精明能干的伍修权。
“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只是动作一定要快。”伍修权说道。
“好!即刻发兵!”肖劲光站起来,“天亮前打响战斗。”
这时候,是晚上10点。
张鼎丞负责省委机关,退出虎岗,移驻白沙。
罗明的南线工作委员会已开展工作。地方武装和十二军一部也开始游击作战,牵制敌人。尤其是咬住钟绍奎的主力不放。
卢德光随十二军主力北上,实现向北发展的战略目标。
7 月11日,正值黎明前的黑暗之际。芦丰被突然的激烈枪声惊醒。
虎岗警卫营在肖劲光的直接指挥下正面主攻,如猛虎下山。
彭杨军校的学员,在伍修权的指挥下,打两翼配合。很快,警卫营来了个“黑虎掏心”,直插芦丰腰部。芦丰是座小城,呈椭圆形。警卫营在椭圆腰间猛插,两端由彭杨军校学员牵制,敌人不明情况,不敢随便向中心收缩。
警卫营几乎将芦丰分割成两块。城里一片混乱。天亮了。芦丰的敌人失去抵抗。纷纷向城外逃窜。一顿丰盛的中午饭,把战士和学员们吃得眉开眼笑。
“原来,钟绍奎的部队这么不经打呀!”一个小战士天真烂漫地说。
另一位老一点的学员说:“钟绍奎团匪起家嘛,能经得住我们敲打吗?”
伍修权笑着走过去,说道:“关键是肖参谋长决策有方,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你们说呢?”
战士们望着这个新来的戴着眼镜的小首长,连连称是。天刚麻麻亮。邱伯琴就被副官叫醒:上锋有令,即刻全力增援芦丰。
于是,邱伯琴兵发芦丰。
卢德光得知肖劲光连夜投入故斗,率主力星夜启程,连续急行军。
7 月11日下午3 点。邱伯琴率兵赶到芦丰。
肖劲光、伍修权率领部队布置防卫。
双方展开激战。
原来驻守芦丰的钟绍奎部又重新纠集,和邱部合力,猛攻芦丰。
肖劲光亲到前线,组织部队抵抗。
“肖参谋长,兵力悬殊,我十二军主力可能短时内难到。我来指挥这里,你下去组织撤出战斗事宜,你看如何?”伍修权来到肖劲光身边建议道。
肖劲光看了看这位助手,点点头:“好,右边一线不能丢。”
伍修权点点头,消失在阵地掩体里。
肖劲光则从容不迫地组织撤出战斗。
卢德光在天煞黑时赶到这里,部队已经撤到了蓝家渡。只有伍修权率领断后部队尚未归来。
正当肖劲光和卢德光商量下一步行动的时候,杨参谋进来报告,“伍修权同志率队回来了。修权同志负了重伤。”
肖劲光一听,噔地站起来,“伍修权同志在哪?”
当肖劲光和卢德光来到伍修权跟前时,只见伍修权流血过多,处于昏迷状态。
“立即送后方医院治疗。路上要绝对保证安全。”肖劲光立即指示。
送走伍修权。杨参谋急匆匆来报:“邱伯琴占领芦丰后,自认为绝对优势在握,晚饭后,将部队朝蓝家渡运动。”
“来得好!”肖劲光大叫一声,“我正愁没戏唱呢?”
卢德光看看肖劲光“你的意思是弄个口袋让他们钻钻?”
“你来了,他们还不知道呵。你这个‘迟到’太妙了。”肖劲光一边往回走,一边拉着卢德光,“来,我们布置一下。”
邱伯琴和钟绍奎部正借黑夜快速向蓝家渡靠拢,很快形成包围。
按邱伯琴的想法,肖劲光逃到蓝家渡,还没喘过气来。今夜如偷袭成功,必能将肖部全歼于此。
南线张贞很快占领虎岗。
区寿年率部打进龙岗。
钟绍奎被游击队弄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寝。下午接到芦丰失守的消息,暴跳如雷,大骂邱伯琴不是东西。随即,又接到报告,“剿总”闽西分部己令邱部解了芦丰之围,这才平和下来,命令部队回守北线。
夜九点。蓝家渡四面枪声如爆竹般响起。邱伯琴接到了叫他莫名其妙的报告。报告说有些地方遭到强力抵抗,有的地方却节节向前。
邱伯琴不安地在临时指挥所来回走动。
肖劲光和卢德光等战斗打响之后,按计划实施四点突围,将敌人的圆圈分成四段,然而进行反包围,歼灭敌人。
部队进展十分顺利。
肖劲光亲率警卫营和彭杨军校学员,外加十二军一个营,从蓝家渡北面杀出,很快将包围圈撕开。
其余三面,如期到位。
邱伯琴在临时指挥所大叫不好。
但是,已经晚了。他的部队已经被分割,他本人也不得不慌忙离开。
“共匪怎么会突然兵力大增呢,才四五个小时的事呀!”邱伯琴一边逃一边问他的参谋长。
“是呀,会不会他们早有此计划,蓝家渡事先有兵设伏?”参谋长轻声说道。
邱伯琴点点头,懊悔不已。
他的确没料到此次偷袭会气壮如牛而来,丢盔卸甲而去。
钟绍奎北上芦丰之时,肖劲光、卢德光已经收复芦丰多时,正在等他呢。
前锋刚与十二军一接触,钟绍奎自知不是对手,便缩了回去。
七月闽西,天气炎热,经常有乌云陡起,暴雨即来。
刚才,还阳光烤人。立时,芦丰上空乌云低压。
肖劲光站在地图前,苦苦思索。虽然眼前的敌人被打跑了,但第三次“围剿”给闽西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南线张贞、区寿年,还有经常下山的傅柏翠,正以强劲之势压过来。罗明带领的地方武装和十二军的少量部队处境很困难。省委机关在白沙已经呆不住了。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闽西之围呢?
卢德光走进来:“参谋长,打丰稔怎么样?”
肖劲光转过身来:“打了丰稔,背靠山区,造成一副逃窜的样子。好主意!”显然,肖劲光考虑过这个方案。
“丰稔是个小镇,但地处平原与山丘交界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卢德光补充道。
肖劲光略作思考:“不!打下丰稔后,只进不退。”
省委机关从白沙撤至徐场。坚决执行原来的决策。
区寿年部,盯着穷追不舍。
张贞部大踏步北上,寻找十二军作战。
钟绍奎则要报一箭之仇,颇具声势。
肖劲光、卢德光一个急行军,直抵丰稔。
丰稔守敌闻风而逃。
部队官兵好好地睡了一觉。这在故争年代、战斗岁月是一种奢侈。
第二天肖劲光起得很早。小村镇有轻雾笼罩,满坡清露。镇子里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或高或低;早牧的孩子在镇外放开嗓子瞎唱,没腔没调的。但这一切,却把小镇的早晨装点得颇有生气。要不是翻过来倒过去的兵匪在这里折腾,还真是一幅太平盛世的黎明美景呢。
肖劲光从屋子里走出来,心情有一种难得的放松。好长时间都是日夜连轴转,毫无闲暇。他想起是哪位哲人说过:人人都有足够的闲暇,那不复是罪恶。
吃过早饭,肖劲光兴致勃勃对警卫员小陈说:“走,到部队下面转转。”
警卫员跟在身后。肖劲光甩开大步在前。警卫员有时要小跑步才能跟上。
半路上,碰到卢德光也准备到下面去走走。两人便结伴而行,边走边聊起来。
“参谋长,南线敌人的北进速度,会怎么样?”卢德光显然在考虑这次喘气的时间究竟能有多长。
肖劲光说:“我判断不会快。第一,敌人占了龙岩、上杭、永定,夺了龙岗、虎岗,自认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会躺在这种‘胜利’上好好地睡一觉。第二,这儿背靠山区,敌人误认为我们会逃窜进山。到山里抓我们,他们可不敢随便来的呀!还有第三呢,南线游击队也不会让他们安宁呀。”
“省委机关可能弄得很苦哦。”
肖劲光放慢步伐:“我在想,是不是让省委到这儿来,呆一段时间,也好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和原则目标,让省委对向北发展的方针更坚定一些。”
卢德光马上表示同意:“徐杨那地方太偏,对省委的工作很不利。”
“好!说办就办。”肖劲光停住脚步,“老卢啊,你去联系、安排一下吧!”
卢德光转身走了。
肖劲光和警卫员去了部队驻地。他要细致了解和掌握部队的状况。
虎岗。张贞指挥部。
“区寿年是什么东西,要我去追肖劲光,他自己拣肥肉往嘴里送!”张贞气急败坏。
余汉谋看看脸都变了色的张贞,说:“这虎岗,是共匪的首府,是我们打下来的嘛,凭什么要让我们去拼命,他区寿年接防!”
张贞恶狠狠地说:“我就是不动。看他把我的屌啃了。”
“师座,是不是再到三团去看看?”余汉谋在一旁轻声问道。
张贞马上回过神来:“嗯,去看看王麻子的防务如何。”
于是,两人也没带勤务兵,只是找了两匹马,便加鞭而去。后面跟着警卫连的一个班。
三团团部在仙人堤镇,离虎岗三里多地。快马加鞭,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王五赶忙出迎。三姨太便在房里重新梳妆打扮起来。
中共闽粤赣省委领导人张鼎丞、罗明,以及卢德光和军的邓发等人在丰稔平平静静休整了七天,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整编部队。好长时间以来,部队东拉西调,到堵窟窿,一方面减员很多,另一方面,部队管理也很混乱。这里休整有暇,既是未来战斗的必要,又是这个战斗空隙创的一个机会。虎岗警卫营正式编入十二军。彭杨军校的学员大队解散,学员作十二军干部补充。另外,肖劲光亲自任整编,的十二军军长。
第二件,上下形成统一意见,齐心协力发展,并决定先攻汀州,再取连城。然后,直接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实现闽西苏区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的战略目标。
区寿年到底不同张贞之流。
副官递过电报。
区寿年认真看了看,对副官说:“有总司令的这句话,不怕他张贞耍横。”
副官连连点头。
原来,区寿年以闽西“剿总”参议的身份,打通有关关节,指望自己留守已占“匪区”,由张贞牵头打主力,钟绍奎、傅柏翠配合追剿肖劲光。没想到,张贞不干,赖在虎岗不走。但区寿年是可以通“天”的。两天前,他将此事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马上指示,各部除少量部队留守外,其主力当同心协力追剿闽西“残匪”,其军事行动由区寿年将军协调。
区寿年所说的“有总司令这句话”,就是指最后这句话。
于是区寿年开始在房子里踱步。思考问题时,在屋里来回乱走是区寿年的多年习惯。
“董副官!”
“到!”董副官在门外应声而进。
“派人跟各闽西剿匪部队打招呼,各部明天启程向北进击,采取波浪式推进的办法。另外,将这个计划上报‘剿总’。”区寿年递过计划,命令道。
董副官转身认真执行去了。
谁也没管这种不伦不类的命令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不过,蒋总司令的电报,还是管用的。闽西“剿匪”各部接到那东西后,谁也不敢怠慢。
于是,张贞、区寿年、钟绍奎以六个整团的兵力,另加傅柏翠的部分人马和地方民团,数千人马向北压过来。
丰稔。简陋的会议室里正召开十二军团以上干部会议。
对部队的第二期作战行动,大家极为关注。能不能杀出一条既打破敌人的“围剿”,又恢复闽西根据地的血路,在此一举。
肩负重任的肖劲光,心头感到巨大的压力。尽管他在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
会议开得简捷明了,富有成效。关于部队的作战目标、进攻路线,以及战斗中的战术细节都讨论到了。
最后,肖劲光强调,能不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拿下汀州,要拿下汀州,钟屋村一仗很重要,尤其不能拖泥带水。一定要在敌人得到情报时,让他们知道钟屋村已经丢了。这样才可以给汀州敌人一种心理压力,让他听而生畏,自己先没了抵抗的意志和胆力。
“部队一拿下钟屋村,须马不停蹄,声势浩大地直奔汀州。”卢德光补充道。
“好,就这样定了!散会。”
下山猛虎,咄咄威风。经过整编的十二军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部队晚8 点出发,分三路进军,直扑钟屋村。
钟屋村背靠卧牛山,前面是一条不宽的河湾,只有东西两条路进村。由易启丈在这盘踞,最近卢兴邦又来这依山下寨,形成犄角之势。
卢兴邦来这蹲山坡,是卢新铭硬要他来的。本来,卢兴邦一直驻守连城。
与订州相望。可能是卢新铭预感到情况可能对他不利,他不得不小心行事,大半辈子的团匪生涯告诉他,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枪杆子和自己的地盘是真的。于是,他不得不把这北线大门看紧点。
卢兴邦可没这样想。原来驻连城,怎么说是个小城镇,吃喝玩乐总不会缺少。来到这卧牛山,住在几栋士疙瘩棚子里,简直是活受罪。因此,他三天两头往连城跑。
战斗打响的这个晚上,卢兴邦不在钟屋村,他跑到连城小老婆那里找乐子去了。
易启文是个老烟鬼。他原本无意于在部队混了,按他的打算,这两年狠狠地捞一把,然后找在上海做生意的大哥帮帮忙,结束这提心吊胆的土匪生涯。所以,这一年多,他是无油不刮,他手下的那几百人也是十足的土匪味。
还真不怪卢新铭对他不放心。原来叫他在这看大门,也只是希望他在有什么事的时候报个信。汀州、连城好有个准备。
遗憾的是,这一次连信也没来得及报。
肖劲光率领部队晚8 点半出发,早晨3 点战斗打响,早晨6 点结束战斗。真可谓牛刀宰鸡,举手即得。
于是肖劲光又命令预备队为前锋,直奔汀州,当钟屋村的逃兵到达汀州时,十二军的前锋已于午前到达汀州。
汀州。卢新铭住所。
“易启文混蛋。妈的个×,死有余辜、死有余辜!”卢新铭破口大骂,他确实没料到一夜之间,钟屋村被打掉,且汀州被围。骂完易启文,他又骂同族兄弟卢兴邦:“兴邦不是个东西,大敌当前,跑到连城鬼混。找到他,我是饶不了他的!”
“大哥,别骂了,有我独眼龙在,你怕个什么!”黑大粗壮的独眼龙邻老三,在一旁劝道。
卢新铭仍愤愤难平:“哼!我饶不了他!”然后,转身对邬老三说,“先叫弟兄们顶住,然后,看看风声。风紧就到连城去。”
匪气十足的邬老三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哥,你等着,我去收拾了这帮穷小子。”说着甩步出门。
但卢新铭心里清楚,这汀州城外无屏障,内无坚固的工事,凭一圈矮城无论如何是守不住的。他已经打定主意,弃汀州而与连城人马合在一处,然后等待时机,进行反攻。但,他不想现在就走。他要把早晨逃回来的散兵重新组织起来。他的桌子上经常摆一副“败而不乱”的座右铭。大半辈子土匪生涯告诉他,只要能做到“败而不乱”,就永远不会一蹶不振。
邬老三终于没能顶多久。第二天天未亮,卢新铭就带人逃进了连城。
当肖劲光为闽西根据地苦苦拼搏并有曙光在前的时候,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已经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决定性胜利。
7 月10日前后,主力红军从闽西绕道千里,转到赣南兴国县北的高兴圩地区集结。然后突然向东出击,歼敌第四十师、五十四师和八师大部。
于是敌人蜂拥掉头东进,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红军以一部分虚张声势,继续东进,吸引和牵制敌人,主力则从敌空隙地带穿过。
9 月上旬,红军主力掉头给敌人尾部一击。7 日歼敌第九师一个旅;8 日与9 日,重创敌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9 月15日,歼敌第五十二师和第九师炮兵团,次日又吃掉该师一个步兵营。至此,红军共歼敌三万余人,缴枪近一万五千支,马四百余匹。
简短的相持之后,红军转入攻势。
连城。阴雨连绵。
肖劲光兵临城下,显然是志在必得;卢新铭紧守城廓,明眼人一看就是寸利不让。
肖劲光冒着麻风细雨,来到前线壕沟掩体。他要以最有力的打击攻下这座县城。
秋天到了,战士们还是单衣薄裳。加上这细雨一下,凉凤一吹,许多人伏在壕沟里叫冷。
肖劲光来到东西制高点,战士们围过来:“军长,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几个战士一起问道。
“你们来得,我就来不得!卢新铭在你们面前敢开城门出来吗?这里比指挥部还安全啦!”肖劲光几句话,说得大家连连称是。
“怎么样,打进去有什么困难吗?”肖劲光问。
“打,倒是不怕他,只是现在有点冷。”一个小战士说道。
“是呵,有点冷了。不过,和苏联红军的冷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肖劲光想到他在苏联听到的故事。
“军长给我们说说苏联红军的故事吧!”战士们一起要求。
“一次,苏联红军在西伯利亚与白匪作战,天气特别冷。西伯利亚是寒流的老家,气温在零下三四十度,雪不断,几个月不化,堆起来齐腰深。树上的冰凌有小树条那么粗。暴风雪把天上地下刮得昏昏沉沉。人们口里的热气一出来就在胡子上结一个个冰淇凌。”
“乖乖,这个冷!”有人插话道。
“是呵,苏联红军穿着单薄的衣服,照样设伏。白匪可就不行了……”
肖劲光一席话,把战士们的激情调得老高。
“军长,咱们还是晚上打。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攻与守没有优劣之分。
撕开一个口子,敌人就乱了。“说话的是一个排长,原彭杨军校学员。
肖劲光听了,觉得有道理:“你说这口子怎么撕呢?”这个年轻的排长想了想,说:“集中一些手榴弹和炸药,在城墙半腰爆炸,上面的砖土塌下来,就有坡了。然后,打灭他的火把往里冲,敌人还顶得住呀?”
“好!打仗就是要这样动脑筋。”肖劲光赞赏地看着这个秀秀气气的排长,“咱们就照你说的办。”
战士们都高兴极了。
夜幕在连城降落。
各攻城部队作好充分的准备。晚八点,四面发起攻击。仗比想像的打得顺利。南面的攻城部队撕开第一个缺口不久,敌人就向东面夺路突围而去。
也许卢新铭又在演“败而不乱”的把戏。不过他想保存实力是真的。
肖劲光摸黑追了一段,即回兵城下。命令部队天亮进城。第二期作战计划圆满结束。肖劲光心头一阵止不住的快慰。
是呵,他总结了血的教训。终于摸到了一条与敌人斗法的经验。他在战火中渐渐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中央苏区红军大步向北推进、向东出击,很快收复了瑞金及周围各城。
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连成一片。
南线敌人张贞、区寿年等人被迫退守龙岩、永定一线。上杭、永定的大部分苏区也回到了红军手中。
汀州。肖劲光早早起床,布置迎接中央红军第十二军的到来。
当罗炳辉、谭震林率部在汀州与肖劲光汇合的时候,长时间的阴雨天结束了。汀州的天空瓦蓝瓦蓝。
按中央军委指示,新老十二军合编为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政委,肖劲光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
肖劲光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等待他的是更严酷的斗争,是更激动人心的胜利。
第五章披肝胆罕众望文韬化千军1931年12月14日。江西宁都。
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六路军举行武装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二十六路军原属冯玉祥西北军的一部分,受过革命影响。蒋冯阎中原大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