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简士少校问道:“为什么要抬他回来?”

侦察员回答:“因为他死活不肯走,所以我们只好抬他回来!”

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另一个组的侦察员也回来了,只见他们捆着两名日本俘虏,还牵着一只日本军犬,这只军犬叫“东条”,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东条英机同姓。

看到这一切,简士少校兴奋地走到侦察员面前,握住侦察员的手,由衷地赞叹道:“八路军是英雄,真正的英雄!”

简士少校结束了对第二分区的观察,许光达设宴为他送行。简士少校看到八路军指战员对他如此热情的款待,非常激动,在宴席上发表了即兴讲话,他说:“亲爱的八路军指战员们,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我感觉到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是坚强的,我敢说,八路军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部队!”

接着,他清了清喉咙又继续说道,“我完全相信,你们也是中国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这些情况,我都会如实地向史迪威将军汇报,同时我也要向全世界公正地报道你们的一切!”

许光达也发表了讲话,并送给简士少校两件礼物:一个是一把缴获的日本战刀,一个是在那天夜里捕获的日本军犬——“东条”。

许光达对简士少校说:“和日本战刀同时缴获的还有日本军旗,我一直保留着,现在把日本战刀送给将军,表明我们两国军队在两条战线上为反法西斯而战斗!”

简士少校非常感动,连声说:“谢谢,谢谢!”

整个宴会充满了友谊和谐的气氛。

1943年暮春时节,天气还很冷,许光达从晋绥军区开完工作会议,快步地走在公路上,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不知谁喊了一声:“看,司令员回来了!”

大家纷纷跑过来,拥着许光达,这个问:“司令员,有什么任务吗?”

那个问:“司令员,中央有什么新指示吗?”

许光达望着这些朴实的战友,说:“走,我们进屋说去!”

许光达告诉大家:“毛主席对晋绥军区作出了指示,晋绥地区要发动群众,搞民兵,搞武装工作队,”把敌人挤出去‘!同时,毛主席告诫我们,必须振奋军心、民心,向敌人采取积极进攻的政策。否则,根据地再缩小,前途会更糟!“

许光达接着说:“毛主席不提把敌人‘打’出去,或是‘赶’出去,而偏偏提‘挤’出去,这个‘挤’字,大有文章。”

看着大家不解的样子,许光达又解释到:“毛主席一再告诫我们,抗日战争是敌我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因此,我们也要把敌人从各个方面里挤出去。这个‘挤’字,既是对敌斗争的方针,也是对敌斗争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依靠军事斗争,尤其要发动群众。”

听了许光达这样一番解释,大家顿开茅塞。

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大家确定了“挤”敌人的方法,即:第一,包围、孤立敌人的据点,造成敌人的困难,逼其撤走;第二,伺机进攻并占领之;第三,必要时策动伪军反正,里应外合占领之;第四,形势需要,条件可能时,集中兵力占领之。

从这以后,许光达在第二分区的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挤敌人”运动。

一天中午,许光达正在黄河边散步,考虑着工作应该怎样开展。

侦察员跑来报告说:“司令员,神池县伪县长张芝纲要到五寨县去接替县长职务。你看怎么办?”

许光达对张芝纲有些印象,他同那些死心踏地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不一样,是可以争取过来的。想到这里,许光达对侦察员说:“在五寨县老牛坡设埋伏,活捉张芝纲!”(小说下载网|。。)

“是!”侦察员跑着布置任务去了。

不久,一名战士押着张芝纲来到了许光达的面前。

许光达严肃地对张芝纲说:“我们的政策你是很明白的,只要你低头认罪,弃暗投明,我们是给你出路的!”

张芝纲连连答道:“是,是,是!”

见张芝纲的态度很老实,许光达又说:“如果你立了功,还可以受奖!”

张芝纲态度很诚悬地说:“我愿意立功,我愿意受奖,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许光达说:“那好,现在就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

张芝纲连忙问:“什么机会?是给你们带路吗?”

许光达说:“不是,你先写一篇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然后再给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封公开信,劝他们改邪归正,不要再为日本人卖命了!”

张芝纲说:“行,行,行!”

不一会,张芝纲就把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及给亲朋好友的公开信写好了。

张芝纲拿着写好的信,问许光达:“司令员,我都写好了,请您看看可以吗?”[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不错,写得很好!”说完许光达把文章和信递给了通讯员,说道:“把这两篇文章送去发表。”没几天,这两篇文章刊登在晋绥军区出版的《抗战日报》上了,在日伪人员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天中午,许光达刚刚吃完午饭,通讯员跑来喊了一声:“报告司令员!”

许光达问:“什么事情!”

通讯员说:“这是守在偏关城里伪军大队长张镇戌派人送来的一封信!”

许光达打开信,只见信上写道:尊敬的司令员:我们看了张芝纲的公开信。很受启发,我们也深感再为日本人卖命下去,没有出路。

因此我们想弃暗投明,投奔您部,不知您意下如何?盼望见到您的回信。

张镇戌许光达看完张镇戌的信,立刻拿出纸和笔给张镇戌写了封回信,表明八路军欢迎他过来。

接到许光达的回信,张镇戌非常激动,觉得许司令员是看得起他。没有几天,张镇戌带领他的下属共二百多人起义,投奔了许光达。

战士们说:“这种不费一枪一弹,就把敌人‘挤出去’的策略实在是高明!”

许光达笑着对大家说:“这是毛主席的战略眼光,站得高,看得远!”

1943年夏天,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来扩大第二分区的抗日根据地,晋绥军区决定对日军发动一次夏季攻势。进攻目标是管涔山区。

为了使这次进攻有把握,许光达决定亲自到管涔山区走一趟。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许光达带领着骑兵班上路了。十几匹骏马向管涔山区飞奔过去,留下了一阵阵尘烟。中午,许光达他们进入了第一道封锁线。只见这里山梁上有敌炮楼,炮楼控制着通往峡谷的所有通道。炮楼的四周是挖得很深的战壕。这条路是比较危险的。

作战科长陈阳春对许光达说:“司令员,白天在这里通过是很困难的,不如我们先休息一下,晚上再通过!”

许光达想了想说:“不必等到晚上,我们可以装成好多的人马,以强大的攻势猛冲过去。”

大家都明白了司令员的意思,飞身上马,跟着许光达大喊:“冲啊!杀啊!大部队往前杀啊!”

在炮楼里的敌人听到外面的喊杀声、马蹄声,赶忙探出头来看,只见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以为八路军大部队来端炮楼了,219 也不开枪,在炮楼缩成一团,只想当俘虏。

就这样许光达他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骑在马背上的战士们心里很高兴。一个战士对许光达说:“司令员,你真有一手,真把敌人给唬住了!”

另一个战士说:“这叫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日本鬼子呆若木鸡!”

在场的人全都笑了。

太阳刚刚落山,许光达他们进入了日军堡垒村——八角堡。

八角堡,是敌人固守的中心据点,镇子的四周,都用砖砌成了很高的墙,又重新修了一些炮楼,在这里驻守着近二百名日伪军。

已经是深夜了,许光达顾不上一天路途的疲劳,正在煤油灯下看着地图,思考着如何端下八角堡。

这时一觉醒来的李副团长,看司令员还没有休息,也翻身坐起来,和许光达一起看地图,许光达问他:“以前打过八角堡吗?”

李副团长答道:“我们试了几次,都没有拿下来!”接着李副团长又说,“看来强攻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另谋方法!”

听李副团长这么说,许光达又问:“敌人经常出来活动吗?”

“经常出来活动!”李副团长答道。

“那好,我们就给它来个‘引蛇出洞’,拿下八角堡!”

几天后的黄昏,几个武工队员在离八角堡不远的山上大摇大摆地走下来。八角堡里的日军中队长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这几个武工队员,赶忙喊:“队伍紧急集合,快快地出发!”

这些日军悄悄地尾随武工队而来,武工队员见“蛇”已经出洞了,就进了一个村子。

天黑下来了,见几个武工队员没有动静,日军中队长便吩咐道:“武工队一定会在这宿营,快把这个村子包围起来!”

这些日军把村子围得严严实实,就待天亮捉人了。

太阳刚刚露出它的笑脸,从八角堡方向就传来一阵急似一阵的枪声,只见八角堡火光冲天。

原来,昨天晚上从山上走下来的几个武工队员,是专门引诱敌人的,等日军大部分军队被调走之后,武工队的主力秘密地运动到了八角堡的外围。

天亮后,就发动了进攻,一举拿下了八角堡敌人的据点。

包围村子的日军中队长,看着八角堡上空的滚滚黑烟,才知道是中计了,急急忙忙对他的部队喊:“全体紧急集合,撤退!”

当日军跑到离八角堡还有五公里的路程时,又遭到了预先埋伏在这里的武工队员的袭击,日军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大半,日军中队长当场丧命。

漂亮的伏击战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故士们扛着战利品,凯旋归来。

1943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格外地寒冷。雪花已经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了,第二分区的干部战士却仍然穿着单薄的衣服。

战士小王在执勤,见许光达走了过来:“司令员好!”

“你好!”许光达顺眼望去,见他只穿了一件破旧的军衣,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看到这一切,许光达的心里非常着急。

第二分区本来就是根据地中的“贫困户”,这个地区土质很坚硬,种的粮食是十年九不收,再加上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第二分区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许光达正想着,通信员跑过来:“报告,司令员,晋绥军区召开大会,让你马上去参加!”

“好,我这就去!”许光达说。

许光达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会场。

军区的首长正在传达中央的指示:“由于日军和国民党军对八路军的经济封锁,我们当前的形势很严峻,军区今年不发冬装了,各分区自己想办法解决。我军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中央号召我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许光达回到第二分区后,立即召集各武工队长开会。大会上许光达说:“现在形势很紧张,战胜困难,要靠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们要向王震的三五九旅学习,进行大生产运动!”

许光达身先士卒。一天,他回来已经很晚了,邹靖华对他说:“你休息吧,你那份纺线活儿我替你干!”

许光达说:“不行,我的那份我一定自己完成!”

说完,许光达就坐在煤油灯下,纺起线来,纺得那么认真,那么入神。

纺车不停地吱吱地转着,许光达的思绪也像这台纺车一样,不停地转着……现在已经是冬季了,今年冬天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穿上棉衣。当他完成纺线任务时,东方已经发白了。

这时李参谋跑到许光达的家,喊了一声:“司令员!”

许光达赶紧跑出来问道:“什么事?”

李参谋说:“今天是地雷厂开工,大家要举行个仪式,请你去参加!”

“好吧!我们这就走!”许光达一面说话,一面把外衣穿上,和李参谋一起向地雷厂走去。

原来这个地雷厂是在许光达的建议下搞起来的,主要是解决游击队、民兵的武器缺乏问题。

快到晌午的时候,炼地雷壳生铁地炉里的矿石装满了,马上就可以点火开炉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伯拿着一束浇了煤油的引火柴,走到许光达的面前,庄重地说:“司令员,请您点火吧!”

许光达从老人的表情中感受到一种信任,一种委托。他从老人手中接过引火柴,大喊了一声:“现在升火!”

说完,许光达就把引火柴扔进了炉膛,霎时,炉膛里燃烧起红红的烈焰。

许光达执行党中央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略方针,领导第二分区军民大力发展粮食棉花、蔬菜瓜果、养羊、造纸。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自力更生,不仅全都穿上了新棉衣,吃饱了肚子,还一次向延安交了十万块银元做党费,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春风习习吹来,天气渐渐暖了,人们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

许光达正在召开县团以上干部会,邹靖华风风火火地跑来说:“玲玲得了急性肠炎。拉肚子,都拉得脱水了,很危险啊,你快回去看看吧!”

听妻子这么一说,许光达心里一惊,是啊,这几天光忙着布置工作、开会,没有顾得上女儿,没想到女儿的病情发展这样快。他紧皱着双眉,但为了安慰妻子,他平静地说:“你先别着急,我开完了会马上回去,你先找找吕鉴。”吕鉴是许光达所在的第二分区的医生。

“找过了,吕医生说,他们没有药了!”邹靖华带着哭腔说。

哦,许光达想起来了,前几天,吕鉴向他作过报告,说医院什么药都没有了。想到这里,许光达着急了,想去看玲玲。可是,会还没开完,好多工作还没有布置下去,实在是走不开啊!想到这里,许光达对邹靖华说:“你先回去照看玲玲,我一会就去!”

许光达被批准去晋西北工作时,身边有两个孩子,四岁的儿子延滨和两岁的女儿玲玲。两个孩子不能全都带到前方,延滨就留在了延安,女儿玲玲跟着许光达夫妇到了晋西北。

会议一直开到中午才结束,见警卫员蓝德明走了过来,许光223达忙问:“邹靖华回来了吗?”

蓝德明回答道:“还没有,听说玲玲病得很厉害!”

对了,我怎么把玲玲的病给忘了呢,真是忙昏了头,他赶忙向家里走去。

进了家门,见玲玲的病很重,面色也很难看。

玲玲见爸爸回来了,眼睛一亮,嘴角动了动,好像是说:“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许光达几步跨到女儿的床前,抱起了女儿,心里很着急,他用探询的目光看了看吕医生,吕医生难过地摇了摇头。

许光达紧抱着玲玲,轻轻地说:“孩子,你一定要挺住,要坚强些!”

玲玲也想活下去,怎奈病魔无情,不一会儿玲玲就停止了呼吸。

邹靖华顿时哭昏了过去。

许光达在女儿的坟前呆了很久,他从衣兜里扫出了玲玲的照片,拿在手上看着,眼泪流了下来。

第九章 争寸土斗顽敌保卫胜利果1945年8 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在中国的侵略战争,宣布无条件投降。翌日,国内汪伪政府宣布解散。18日,伪满州国瓦解。9 月2 日,在东京湾美舰米苏里号上,日本天皇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然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反其道而行之,顽固坚持内战独裁的反动政策,不遗余力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妄图把解放区一口吞掉。为了掩饰其军事行动,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制造和平假象。对此,中国共产党在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在战场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许光达所部奉命向长城以北挺进,同抢夺地盘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

1945年8 月15日,在通往保德县城的土路上,三匹马由远而近,马上三名身着八路军军装的军人正策马扬鞭向城里奔来。他们个个面带笑容,精神抖擞,从他们的眼神里,似乎可以觉察到,一定是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不一会儿,三匹枣红马在八路军第一二○师独立第二旅部门前停下,从马上跳下来。

原来,这三名八路军是奉贺老总的指示前来向许光达报告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的。

在独立第二旅旅部,许光达正在同各团的领导谈论着国际国内的最新形势和动态。

“报告!”

许光达抬头一看,见门口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八路军干部向他报告。立即说了声:“快请进!”

“是!”那名干部走到许光达近前自我介绍说:“我是贺老总派来的,向你们报告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日本帝国主义今天宣布无条件投降。贺老总要我把这个消息立即传达到各部队,并说,今晚延安将点燃篝火,庆祝抗战的胜利。”

许光达和大家听到这个喜讯后,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许光达紧紧握住贺老总派来的这位使者的手说:“谢谢贺老总,谢谢你给我们传来了这样的大喜讯!”

抗战胜利的喜讯很快传遍了保德县全城。全城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拥上街头,鞭炮声,锣鼓声,悠扬的喇叭声在街道上空回荡,一队队青年男女,扭起了秧歌。全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在欢腾的人群里,许光达和邹靖华更是神采飞扬,他们甚至在秧歌队后边也扭起了秧歌。邹靖华高兴地说:“光达,看你的高兴劲儿,手舞足蹈的。

路旁的人都在瞧你呢!“

“那有什么,抗战胜利了,小日本在中国张牙舞爪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怎能不高兴!”许光达不加思索地回答。

“光达,这下可好了,老百姓可盼到和平的日子了。”邹靖华兴奋地说。

许光达沉思了一下说:“老百姓是渴望和平,可蒋介石不会赞同的。他正在美国的支持下,从大西南和西北调兵遣将,要来下山抢夺我们从日寇的手中夺过来的胜利果实!”

邹靖华点了点头,渐渐地收起了笑容。

果然不出所料,正当保德县军民载歌载舞庆胜利的时候,在县城的上空,由远而近,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人们不约而同地向空中望去,只见九架国民党的战斗机从人群的头上掠过。刺耳的马达声搅乱了这里的欢乐气氛。人群中不时地传出气愤的抱怨和斥责之声。许光达意识到:战争的阴云并未散去,新的内战危机正在向这里逼近。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向旅部走去。他相信,中央对此一定会有新的决策。

的确,在各地庆祝抗战胜利的当天,中共中央正在举行紧急会议。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企图用战争手段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但要发动全面内战也面临很多困难。战略态势对国民党不利,于是便玩起假和谈的把戏。中共中央对此有极其清醒的估计。8 月10日,毛泽东在起草的《关于日本宣布投降后我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危险,应有必要的精神准备。”《决定》要求“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军。组成团或旅或师,集中行动。”

这次会议对此决定作了详尽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四天的紧张会议于8 月18日结束。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匆匆走出会场,朝着守候在枣园的一辆卡车上的警卫人员喊道:“韦绍坤,我们胜利了,你高兴不?”

韦绍坤赶紧跳下车,迎着贺龙说:“老总,咋不高兴,要不是任务在身,我准去参加游行了!”

贺龙笑了笑说:“蒋介石不让咱们高兴,又在准备内战了!还得打仗。走,现在就准备出发。”

“老总,到哪去?”

“过黄河!”贺龙挥了挥手,他将把中央紧急会议精神,向许光达军所属部队传达贯彻。新的斗争正在等待着他们。

8 月20日,汾阳西北向阳镇的一个会议室里,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贺老总同联防军参谋长张经武等联防军首长出席并指导了这次会议。吕梁、绥蒙军区及南线各旅、团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张经武参谋长主持。

“同志们,中央在8 月15日到18日,召开了紧急会议。贺司令员出席了会议。下面,请贺老总讲话。”张参谋长说完,向贺龙示意。

贺龙嘴里叼着烟斗,大口地吸了几下,便开了腔:“今早接到中共中央决定,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分出,下面成立吕梁、雁门、绥蒙三个区委和军区,并以主力四个旅组成晋绥野战军,直属军委。这实际上是中央紧急会议上已确定了的。”

贺龙接着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了晋绥军区的任务。

原来,在中央紧急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交给贺老总的任务是:统率晋绥部队占领太原,控制山西和绥蒙。毛泽东主席当时特别强调:傅作义、阎锡山都已动作,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贺龙明白,在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谁抢先一步,谁就能赢得宝贵的时间,谁也就有了胜利的主动权。因此,会议一结束,贺龙便同联防军张参谋长、晋绥军区政委林枫和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出发了。他们一行从未家川渡过黄河后,林枫前往兴县,领导全区的党政工作,协调南北两线行动,并组织干部去东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