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雄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37年1 月3 日,张宗逊率红军大学第二分校干部队到达保安(今志丹县),当天中午会见毛主席。毛泽东主席亲切地对张宗逊说:革命把你由南方送回了家。1 月6 日,中央军委任命张宗逊为军委第一局局长。张宗逊到职后立即组织军委纵队由保安迁往延安的工作。1 月13日张宗逊随军委纵队进驻延安城。1 月19日,中央军委任命张宗逊兼任富县、甘泉警备司令。他赴任新职前向毛泽东主席请示工作。毛泽东主席说:做好进城工作,要注意多交朋友,防止关门主义倾向。张宗逊上任后,经过多方努力,克服了种种

困难和阻力,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进城工作。

8 月上旬,张宗逊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四师师长,政委是李井泉。

抗日战争时期,张宗逊出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旅长。张宗逊遵照贺龙、关向应的指示,在敌后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袭击、伏击敌人,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给日军以很大打击。在我军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张宗逊指挥三五八旅协同兄弟部队进行大小战斗19次,毙伤日军220 人,俘日军10人,攻克一个据点,破坏铁路20里,公路15里,桥梁两座,完成了师部交给的作战任务。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作战,加强根据地人民武装的领导,经中央军委批准,1940年10月30日在兴县组成晋西北军区,由各旅或纵队的领导机关兼军分区的领导机关。张宗逊出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在反对于日本侵略军对华北备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的战斗中,张宗逊率领三五八旅在晋西北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组织群众实行空室清野,并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寻歼小股敌人,或转到外线断敌交通,袭敌据点,在多种形式的打击下,“扫荡”的日军整日不得安宁。

1943年6 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增调部队,准备闪击延安。张宗逊率领三五八旅由晋西北开抵延安以南、富县以西的葫芦河地区,和新四旅、教导旅呈弧形布防在南边通往延安的要道隘口上。在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和八路军预有准备的情况下,蒋介石被迫电令胡宗南停止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行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就此结束。为预防国民党顽固派再次发动突然事变,张宗逊奉命率领三五八旅就地驻防,扼守延安的南大门。

1945年7 月,就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处在最后胜利的前夜时,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胡宗南部奉蒋介石密令,向陕甘宁边区淳化县爷台山发起进攻,袭击旬邑、耀县等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立即成立了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由张宗逊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抽调了新四旅、教导第一旅、教导第二旅和三五八旅共八个团参战。8 月8 日午夜,张宗逊指挥反击部队向爷台山发起总攻,战至10日,歼灭顽军胡宗南部一个营又五个连,收复了爷台山等全部失地。战斗结束后,临时指挥部撤销,张宗逊随三五八旅开往晋西北创建吕梁山军区,扩大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晋绥野战军成立后,张宗逊任副司令员。抗战胜利后,张兼任晋绥军区下属中的吕梁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下辖五个军分区。张宗逊指挥五个分区的部队收复失地,发动群众,迅速扩大了解放区,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7年2 月,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成立,张宗逊任司令员。随后,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在延安、安定、瓦窑堡、清涧之间与国民党军队周旋,为稳定西北战局,促进敌我力量对比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赵寿山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他是杨虎城的部下,是国民党的爱国将领。

他1894年12月生于陕西省户县。青年时期,他很钦佩杨虎城的革命爱国精神,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统治不满,因而参加了杨虎城的部队。他积极主张抗日,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指挥孔从洲的部队负责解除西安反动武装,维护西安社会秩序。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扣留了张学良。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第十七路军被缩编为三十八军,赵寿山被任命为该军第十七师师长。

杨虎城回国被逮捕后,赵寿山公开表示不满。当时军统局西北区情报站转报蒋介石说:“杨虎城旧部的中心人物不是孙蔚如而是赵寿山。他思想左倾,跟他多年的秘书是共产党员。西安事变时期,赵寿山主张扣留委员长,并坚决反对释放。西安事变后,他认为受压迫、被歧视,对杨虎城被监禁极为愤慨。”他们认为赵寿山是“杨将军在军事方面的化身”。

蒋介石以抗战为名,命令三十八军各师分别开赴华北抗日前线。7 月21日,赵部十七师从三原出发,8 月2 日到达河北保定,先后参加了河北保定以北新安镇一线的阻击战、漕河战役、阜河战役。 10 月,赵部十七师1。3 万余人,奉命扼守山西娘子关正面阵地。在反复争夺关口外的雪花山主阵地的战斗中,伤亡很大。太原失守后,山西境内的国民党军队纷纷向晋东南溃逃。赵部第十七师也疲惫不堪。共产党为了保存这支抗日武装,建议赵部在晋西八路军留守兵团驻地进行整训,重整旗鼓。赵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先后到绥德、延安参观,受到毛泽东、叶剑英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的接见,决心与共产党共同合作抗日。

1938年秋,蒋介石把原十七路军编为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两个军,赵寿山任三十八军军长,进驻平陆县茅津渡一带。但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赵寿山感到国共合作前途渺茫,决心投向共产党,并获准入党。而蒋介石对这支“杂牌”军一直不放心。 1943 年冬,蒋介石调赵寿山到重庆国民党中训团受训,使他与部队脱离。 1944 年3 月,又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调赵寿山至甘肃武威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任第三集团军空头司令,而派嫡系亲信张耀明接替第三十八军军长,实行“抽梁换柱”。

赵寿山临行前向旧部揭露了蒋介石的阴谋,并率一部在河南洛宁之故县起义,投奔解放区。1948年1 月,赵寿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并参加了前敌总指挥部工作,直接与蒋介石、胡宗南国民党军队作战。

第一军军长贺炳炎贺炳炎是位独臂将军。他是湖北省松滋县人。 1928 年秋,贺龙率部打到松滋,对当时的贺炳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1929年春贺龙率部再到松滋时,贺炳炎和父亲一起参加了革命。刚入伍时给部队喂马,后来当了勤务员,不久调到总指挥部手枪队当战士、班长。

1930年底,贺龙部在松滋杨林市地区遭敌重兵围攻,贺炳炎和手枪队的战士护卫贺龙、邓中夏等军团首长突围,与尾追不舍的敌人奋力拼杀,但仍难以摆脱危境。贺炳炎急中生智,一刀砍破马驮上装银元的口袋,银元哗哗落地,敌人见钱果然眼红,顿时你争我抢,顾不上追赶红军。待敌人主力扑来时,贺炳炎等早已护卫军团首长突出了重围。

1932年春,贺炳炎调到湘鄂西军校当区队长。6 月初,川军乘红军主力已开赴襄北作战之机,仗着人多势众,装备优良,分兵三路向湘鄂西中央分局及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陈砣子扑来。为保卫分局和军委会,军校学员奉命参战。贺炳炎见参战的学员人多枪少,主动把自己的枪让给了身边的学员,而自己到炊事班操起一把菜刀,就与学员们一起投入了战斗。

他学着当年贺龙一把菜刀闹革命的样于突入敌阵,左砍右杀,使得靠近他的几个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毙了命。接着,他又捡起敌军的枪支,勇猛地向敌人射击。军校学员越战战勇,扛得川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战斗结束后,贺炳炎的勇敢行动轰动了军校,学校给予他嘉奖,说他胆

大顽强,而学员们则赞许地称他“贺小龙”。

贺炳炎听到这个称呼,感慨地说:“谢谢大家送我的这个绰号。和贺龙总指挥比,我不敢;但学总指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却是我的座右铭。”

1935年12月22日,贺龙部在武冈与绥宁之间的瓦屋塘与敌陶广纵队的两个师遭遇,此时,贺炳炎已成为红军红二军五师师长。贺炳炎站在一块大石后观察着战斗态势,他发现敌人虽占据有利地形,但未筑工事,立足未稳,便果断下令:“吹冲锋号!全师向东山头攻击!”

贺炳炎亲自带领特务连展开攻击,顿时枪声、喊声漫山遍野,刚登上山顶的国民党军满以为占了上风,没想到红军从侧翼攻了上来。

“快,快,调转枪口,打山后的红军。”陶广急忙调整部署。

贺炳炎见敌人被吸引过来了,指挥部队向敌人猛烈开火。

突然,“轰”的一声,一颗手榴弹在贺师长身边爆炸,气浪把他掀倒在地。贺炳炎抹了抹脸上的尘土,发现身边的机枪手牺牲了。

红军的机枪一停,国民党军已冲过来了。贺炳炎一纵身跃起,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本来就怕死的国民党军见碰到这样一个强硬的对手,只得边战边退。

贺炳炎见敌人在撤退,准备指挥部队发起冲锋时,突然一梭子弹从侧面飞来,贺炳炎右臂中弹,鲜血从厚厚的棉衣袖上的弹洞中涌出。开始,他神志还清,挣扎着想去包扎,但没走几步就一头裁倒在地,晕了过去。

贺炳炎被送到战地临时救护所后,经紧急抢救,伤口不再流血了,人也清醒过来。他见贺龙在身边,忍着巨痛说:“没……关……系,只……是……

挂了……点花。“

卫生部长贺彪心情很沉重,因为作为医生,他心里十分清楚:贺炳炎的伤很严重,右臂的骨头被打碎了,必须截肢!他只得如实向贺龙做了汇报。

贺龙仍抱着一线希望,急切地问:“你看清楚了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贺彪理解贺总的心情,无奈地摇了摇头。

就这样,贺炳炎失去了右臂。他含着眼泪,担心地问贺龙:“我还能打仗吗?”

“为什么不能!你还有左手,照样可以骑马、打枪嘛!”贺龙握着贺炳炎的手,鼓励他说。

手术后,贺炳炎仅在担架上躺了六天,就又骑马率部驰骋沙场了!

在长征途中,贺炳炎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适应了“一把手”的生活。

后来在贺龙麾下的红军十八团中又出了一位名震西北的独臂将军,他失去的是左臂,他就是余秋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采访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时曾这样描述他:“他长得矮胖结实,宽宽的脸上常带着热情的笑容,说话声音爽朗,举止粗犷,挥动着他那仅剩的一只胳膊做夸张手势。”

贺炳炎任团长,与贺炳炎同在十八团的余秋里任团政委,不知是命运的巧合,还是战争的捉弄,在团长失去右臂后不到一年,团政委失去了左臂,于是两个“一把手”成了最好的搭档。正是这一对搭档,带出了一支铁打的部队,这个部队成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军的基本骨干。

1937年8 月,红二军、红六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师,贺龙任师长,

关向应任政委,贺炳炎、余秋里团改编为三五八旅七二六团,在冀中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第二年,一二○师组建八路军三支队,以原红二军十八团为骨干,贺炳炎任支队司令,余秋里任政委。于是,两个“一把手”的部队,首战板家窝告捷,敲了日军一闷棍;二战朱占魁,给了土匪队伍一记耳光;三战柴恩波,平息了独立二支队的叛乱……

1940年4 月,贺炳炎调往延安军事学院学习。11月,八路军三支队缩编为第八团,归三五八旅建制,余秋里任团政委。西北野战军成立时,由三五八旅、独立第一旅组成第一纵队,贺炳炎先后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

第一野战军成立时,第一纵队改编为第一军,原三五八旅改编为第一师。贺炳炎任第一军军长,余秋里任第一师政委。

第二军军长兼政委王震王震,人们都称他“胡子将军”。他是一位从湖南走出来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著名战将。

他1908年出身在湖南浏阳,是毛泽东的同乡。由于家境贫寒,王家十个子女中,王震是老大,因此13岁时不得不只身到长沙打工。加入共产党后,王震回到家乡拉起了队伍,组织了一支游击队。1930年9 月12日,对于王震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天。由于红一方面军攻击长沙失败,决定全线撤退,王震和他率领的游击队在这一天正式转为正规红军,而且在这一天,王震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任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站在毛泽东身边的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向毛泽东介绍王震说:“这是王震,湘鄂赣边区浏湘特区区委书记,赤卫军第六师政委,兼浏北游击第一支队支部书记……”

“王震!”毛泽东高兴地说:“久闻大名哟!用你的名字散发了不少传单、布告,是不是?”

王震点了点头。

毛泽东接着说:“那些传单和布告设计得很不错。”

王震说:“我原名叫王余开,也叫过王正林,我们游击队里秀才们说用‘王震’的名字响亮,用这个名字出布告,震动大,能镇住地方、老财和民团,便鼓动我改这个名字。我是个粗人,没喝过多少墨水,你看到的那些传单、布告都是我们的那些秀才们写的。”

“我看不像完全出自纤纤秀才之手,倒像经过你所说的粗人的刀砍斧劈,有一种气势!”毛泽东赞许地说。

接着,毛泽东简单介绍了二攻长沙的情况,并告诉王震,中央决定抽调湘东各地游击队,组建湘东独立师,以巩固和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几天后,王震带着百十号人踏上了赴萍乡大安里参加组建红军独立师的崎岖山路,也踏上了漫长的南征北战的军旅之途。

此后,王震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红八军代政委、湘赣军区代司令员、红六军团政委、红二军团政委等职。

在长期的征战途中,他的面庞日渐消瘦,而他满脸的络缌胡子却长得又密又长。不少人劝他抽空把胡子刮一刮,他却说:“不到陕北,不见到毛主席,我不刮胡子!”就是他的胡子,也引出不少传奇故事。

抗战爆发后,王震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1938年出任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从此,他与三五九旅结下了不解之缘。三五九

旅在华北前线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队,然而陕甘宁边区严峻的形势,令这支英雄之旅较早地离开了前线抗战的大舞台。人们提起“三五九旅”,更多的是与南泥湾联系在一起。南泥湾开荒,三五九旅一万多名勇士创造了奇迹!

中原突围,王震及他率领的部队又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正是三五九旅的艰难征战,吸引了敌人大量兵力,打乱了敌人的围歼部署,使中原军区主力赢得了时间。有人就这一行动写了一首打油诗:李郑大军进鄂陕,王震将军入秦川。

南北形成磨两扇,磨死老狗胡宗南。

西北野战军成立后,王震任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一直在彭总指挥下作战。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的前身就是三五九旅。

第三军军长许光达许光达善打硬仗。他原名许德华,是湖南长沙人。1926年1 月,这位农民的儿子千里迢迢来到广州黄埔,被编进了黄埔五期炮科十一大队学习。在黄埔军校,许光达听过周恩来等人的演讲,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当见习排长。当听到南昌起义的消息后,他奉命率领部队,经过连续几天的爬山涉水,终于在宁都城里找到了起义军第二十五师。许光达在师部见到了师长周士第,周师长把他安排在七十五团当排长。

七十五团是一支光荣的部队,他的前身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第一营,在攻打泗桥、贺胜桥战斗中,该营屡建奇功。许光达不久升任十一连连长,在一次阵地战中,被炮弹炸伤。他在一农家养好伤后,又跋山涉水去寻找组织和部队。1928年8 月,许光达来到了贺龙领导的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许光达任红六军参谋长。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贺龙为总指挥,辖红二军、红六军,许光达任红六军十七师师长。

1931年5 月,红二军团整编,许光达任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在马良坪战斗中,许光达显露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以一个团的兵力与敌十几个团周旋,牵制了敌人,并安全突围,让贺龙惊喜不已。为此,三军召开了庆功大会,庆祝二十二团凯旋归来。不久,许光达任八师师长。在一次攻坚战中,许光达被敌人机枪扫中,负伤后送往上海治疗。恢复健康后到莫斯科学习。

1937年回国后,许光达历任抗大教育长、西北军区独立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在八年抗战中,他的指挥素质和军事理论素养更加成熟,已成为军内外公认的一员儒将。

1947年,西北野战军成立,许光达任第三纵队司令员。 1949 年,全军统一编制后,许光达纵队改编为第三军,许光达任军长。

在一野部队中,还有许多战将,如第四军军长王世泰、第六军军长罗元发、第七军军长彭绍辉、第八军军长姚喆、师长黄新廷、王尚荣、唐金龙……

他们和他们率领的部队都有辉煌的战绩,都有不平凡的经历。

中央军委在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整编的同时,对全军的战略部署也作了明确的安排: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应争取解放湘、鄂、赣、苏、皖、

浙、闽、陕、甘等九省的大部,其中有些省则是全部。还指出:“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役以后,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

1949年5 月23日,中央军委就渡江后的进军问题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其中给予第一野战军的任务是:向西北进军,负责歼灭马步芳、马鸿逵等部及胡宗南集团一部,解放并经营陕、甘、宁、青、新五省,其中一部(10月,中央军委确定为第十八兵团)则准备入川。

第一野战军的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终于等到了歼灭其生死对头——胡宗南集团和马匪集团、胜利解放大西北的这一天。

二、生死对头第一野战军的生死对头——胡宗南部被彭德怀的部队打得狼狈不堪,损兵折将,但仍在做最后的顽抗。青、宁“马家军”气焰嚣张“扬言要与第一野战军决一死战。

在第一野战军成立之时,西北地区之敌总兵力约40万人。其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13个军约17万人,其主力猖集于陕中及渭河流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理长官马步芳部、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宁夏马鸿逵部及蒋系部队共八个军约14万人,分别防守甘、青、宁三省;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部三个整编师约7 万人驻守新疆省;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部一个军约1 万人驻守陕西榆林地区。

第一野战军的生死对头——胡宗南部胡宗南曾是蒋介石的一张王牌。他在黄埔学生中保持着几个记录: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第一个当军长;第一个当战区司令官;第一个晋升上将。

胡宗南1896年4 月4 日出生于浙江镇海陈家铺朱家塘楼的一所旧宅内,后随经商的父亲到孝丰县长住,占籍湖州孝丰。

胡宗南早年读过私塾,主攻《四书》、《五经》,13岁时进入孝丰县城高等小学学习。17岁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毕业后回到孝丰县立高小,任国文、历史和地理教员。这期间,他到过上海、杭州、无锡、镇江、南京等地参观访问,感触颇深,很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但一直没有机会,也很难下决心。不久,他与一位名叫阿英的姑娘相恋,但当他向父亲提出这件事时,没想到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其父强逼他与炕口乡下一位烟酒都会的粗俗女子成亲。新婚之夜,他意外地发现该女子已不是处女,感到受到了愚弄和欺骗,从此陷入苦闷之中。1924年春天,他离家出走,在上海毛竹行行长章旭初的帮助下,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胡宗南由于读过不少书,所以成绩考得不错。但在复试时,由于他身高不足一米六而被淘汰了。为此,他十分伤心,独自一人在校门口流泪。碰巧这情景被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发现了。廖仲恺走上前问:“小伙子,你怎么了?”

胡宗南看到这个人的派头不小,或许正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机,便将投考军校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言语中带着恳求和期望。廖仲恺见他投军心切,便掏出笔来写了一张字条: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是不应该不录取的。

廖仲恺急草他对胡宗南说:“你拿着这张条子找考官吧!”

正是这张条子,使胡宗南侥幸成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初夏,胡宗南与徐向前、陈赓、左权、贺衷寒、杜聿明、李仙洲、郑洞国、俞济时、范汉杰诸位同学,一起踏上四面环水、景色宜人的黄埔岛,开始了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