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生活实录-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行为“铁路上的火车,走的正行的直”,所以我心里很坦然。
但是,为了避免可能招来的麻烦,于是我还是“小媳妇做事,小心翼翼”的对郝女士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这样以来慢慢降低我们之间的热温,自然的也就慢慢地拉开了距离。
说实在的,在我心里还是很感激她的,因为她在我心情正处在最谷非常不好的时候闯入我的心中,虽然时间不长,但她为我带来了好心情、好情绪,足以让我心生温暖,从而减轻我当时心情上不愉快的精神负担精神压力,让我渡过了难关。
直到1986年9月底我要离开工交党委的那天,我看到她和大家都出来站在院子里送我,她那盯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使我心里波翻浪涌。我的心里在给她说话,“再见吧朋友,愿把那些珍贵的往事永远埋藏在你我心底,其实也只能把它当做一种珍品珍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以至于到后来我们再见面时,我看到她的眼神里还是闪烁和传达着以往那不变的深厚情感。
1986年8月30日,上班不久邮递员送来报纸和信件,其中有我的一份挂号信。我一看信封地址就知道是民乐县常明同志给我来的挂号信。急切打开信件一看,里面装有我的《户口迁移证》。“爱好跳伞,喜从天降”让我激动的嘴不断只喊“喜事,喜事,大喜事呀!”此时此刻我喜不自禁热血沸腾,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哇!太好了,太好了。今天终于盼来了我最最牵挂、最最担心的《户口迁移证》,这真像是盼到了冬天的阳光,雪天的薪火。
常明他在信件中这样写到:“《户口迁移证》已办好并寄给你,收到之后来回信。至于《粮食关系》要到山丹县城粮食局去办理,所以你再耐心地等一段时间,办好之后我会马上寄给你的。”这时我那疲惫兴奋的感觉,就像在沙漠中找到了绿洲。
过了大约十来天,也就是9月中旬的一天,常明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亲自带着《粮食关系》来到了我的家门前。哈哈!没想到来的这么的快,这又让我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我急忙上前迎接问候请到家:“常爷你来了,你辛苦了,欢迎欢迎。”这喜事顿时把我连日来倒胃口的一切事情所带来的不快感,一下子驱赶得无影无踪。此时方才体悟到,孔夫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妙境了。
当在拿到《粮食关系》本的那一时刻,妻子对我说“看把你高兴的,脸上从头到尾都是灿烂的笑容。”的确当时我发自内心的那份激动心情难以言表,一家人此时都高兴地像“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于是全家人以极其热情,倍感亲切地态度,用家中最好的酒烟和最好的茶饭菜来款待恩人常明。
我以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语言向他在表示感谢,我说:“我代表我们全家人从内心深处感谢你,真心实意祝愿你这样的好人一生平安,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永远幸福。”真的当时我对他亲切的样子像“八代世交的嫂子问小叔子”。
常明他坐在那里细心听着我对他感谢的赞语,接受着我对他的热忱款待,此时他是在享受着成人之美后的快感。他此时的脸上一直布满着特别愉快开心地笑容。
自责呀!实践佐证了自己的怀疑是对常明同志能力的亵渎,这时候我心里有些不太好意思,甚至有些内疚感。于是马上请来我的几位好战友专门陪常明喝酒,因为酒这是他最喜好的,今天要让常明敞开肚皮好好喝个够。他虽然喝了那么多酒,但他却安然无恙没有醉倒,而且愈喝情绪愈高涨,表情愈兴奋。
我在心里想,毋庸置疑这对他自己来说,也好像是胜利完成了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凯旋归来一样,或者说好像从战场上载誉而归一样也是件大喜事,所以说这才那样地喜悦,开心,那样地满面春意精神抖擞。
第二天他临走时,我给他100元现金以表谢意。他很满意地高高兴兴的接受了我的心意,于是非常愉快的远离我家而去。我一直看着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此时在我心里想,的的确确特别的感激这位萍水相逢的常明先生。
第十章 三 产生逆反心理(五)
在那滚滚流动的人群中认识了他,虽然是纯属偶然,但这毕竟是我人生中又一次最大的幸运。他为我解决了关系到我全家人前途的第二件大难题。他可以说是我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又一位大恩人,他的名子会让我终生记着永不忘。此时在我心底里莫莫地以最真挚的心,在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
平心而论,设身处地的可以想象得到,他在为我办粮户关系这件事情上,肯定也不是他开始对我所说的那么的轻松容易。虽然他有“啄木鸟治树嘴上功夫”,但是,我想他一定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犯了很大的难心才办成了这件事。
其实呀,人生充满了交易,你付出了就想着有收获,那么你收获了就必定得有付出。所以说我收获了,我付给常明先生的一切钱财都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他拿的也是理所当然。
拿到《粮食关系》之后,这才算我调动到榆中县来的一切手续办完整了,才算大功告成。就是说我有了工作单位,子女上学问题也安排好了。现在家属粮户关系又全办妥了,那么真可谓是“喜鹊飞进洞房里,喜上加喜”,一切万事大吉。这也才算是我们全家真正的安家落户在我的家乡榆中县县城。
这次办户口和粮食关系,虽然花费了1200余元,我觉得花的并不算多,而且非常的值。因为在那个年代城镇户口与一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至关重要。持农村户口的人如果农转非了,吃上了商品粮,洗净泥巴腿杆上岸,这是农民的愿望。
“农转非”成为农民“鲤鱼跳龙门”的代名词。那是一个人身份的一种脱胎换骨般地转变,那就算是真正实现了梦寐以求去到城市里生活的梦想。而且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
哪个年代里由于持有户口的不一样,所以使城市和农村之间构筑起了一道高墙。一个人身份的高低贵贱,最大区别就在于你持有什么样的户口证件。在哪个年代里城镇户口是香饽饽,不论是在名声上还是在实质上。
其实在际上的确城里人和农村人相比,城里人就是“鹤立鸡群高人一等”。要说办农转非户口的事,那虽然不是说有去上天摘星星那样的难不可能,但的确也非常非常之难办。
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当到了后来,也就是时间进入到了公元21世纪时,国家对《粮户关系》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政策性调整,降低了户籍准入门槛,就是说《粮户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太值钱了。尤其是从2001年5月2日起,伴随人们生活了几十年的《粮油关系》退出了历史舞台。
全国范围内迁移或者农转非的居民将不用再办理《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这标志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再到了2004年入户兰州市,开始实施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只需两个条件:一是有合法固定的住所,二是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记得我凭《甘肃省兰州市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最后一次到粮油供应店打粮油,是在公元1996年6月28日,最后一次打面的记录是,打了50公斤二粉,金额是98元,从此就停止了使用《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当时在我本子上核定的面粉和油的供应量:世雄(干部)14公斤,瑞兰(居民)14公斤,秉承(吹塑)18公斤,丹珠(高二)16。5公斤,焱红(吹塑)10公斤,王鹏(二岁)7。5公斤。食油全家共1公斤。
我的《户口簿》和《居民粮油供应证》都拿到手之后,坐下来细细的回顾了一下在这次联系调动工作和托人办理粮户关系中所遇到的酸甜苦辣,那种感受非常之深刻,终生难忘,的确也一言难尽,其过程可以说三天三夜,一句话,难办的很呀。
通过这件事情的经历,对我人生来说又有了一次大的历练,同时对办事又有了新的启发,深感人生的过程就像是在一次次打仗,胜利往往属于那些勇敢者。所以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有坚定的动力源、发动机,你才能勇敢的向前去争取胜利。
比如“一定要回故乡榆中县来”这就是我的动力源、发动机。有了这个动力源我就取消了一切顾虑,排除了一切困难,勇敢地去做了我要想做的一切事情。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在这个时候就毫无顾及的能说出来,甚至可以脱口而出。平时不好意思提着礼品上门求人办事,在这个时候也就能大模大样提着礼品上门求人办事。于是任何困难都就会乖乖向我低头,向我让路,“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飞飞)”的事情就会变成现实。
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路是人走出来地”这句话它的深刻含意。原来想象很难办的事情,在办理的过程之中,你就会想象不到那么顺利地办成功了。人们常说的“运气可遇不可求,机遇只能是给那些勇敢的人。”此话的确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机遇必会眷顾能够把握它的人,如果事到临头优柔寡断,前怕虎后怕狼就一事无成。
事实让我感受到优秀的人从不空等机会,而是去捕捉机会,征服机会,让它为自己效劳。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我的成功当属必然。同时还让我更加地坚信这样一个信念。一个人要有勇气,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一种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做大事情的先锋,有了这个先锋,你才会有浩浩荡荡的美好前程。总而言之,我觉得,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和命运做斗争。
草活一世,等待开花;人活一生,期待结果。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收获。今天的我能享受到这来自不易的丰收果实和这样的收获,当然不仅心里感到非常的自豪,也觉得非常的心安理得,这是因为经我自己耕耘而来的。
第十章 四 第二封信
信,是传递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它不管是千言万语的一封信,还是撩撩几行字的一封信,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或者说有可能产生不可想象的好的或者坏的后果。曾经我就是用写信的方式得来了我贤惠的妻子;用写信的方式得来了我所要想得到的其他东西。
所以我体会用写信的方式可以解决好多方面问题。还处于电信不太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最古老,最原始写信的方式来实现传递信息,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交流等等。当然,一般来说是在两人远隔千山万水常不见面的情况下才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写信。再就是当面不好意思说而采用这样的方式。
我要今天发出的这封信,收信的人他不是远隔我千山万里而是近在咫尺,且天天见面的我的上顶头司王书记,这就是当面不好意思说或者其他原因。算起来这可是我与他结识八个多月以来给他写的第二封信了。
我给王书记写过的第一封信,那是在1986年1月,当时我是在远离榆中县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写给他的,那封信的内容里面洋溢着我的满腔热忱,充满着我对他无限的感激之情。可是今天的这第二封信的内容却恰恰相反,是充满着好像我对王书记有点“火药”味的那种,让我也难以说清是什么味道的一封信。
其信的内容全文:
王书记您好:
想给您汇报一下我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思想上的想法,其想法也许是你最想要知道的吧!请您一定要相信我所说的这些话全都是出自我内心的肺腑之言,如果言语有不妥之处望王书记多多包容。不过我特别的希望您能够耐着性子把这封信全部看完的好。
我也知道我们的办公费用很紧张,本来就不必动笔浪费纸张,哪怕就是一张纸,而应直面向您陈述汇报就行了,可是我怕您不喜欢听我当面的陈述,更害怕你听着听着操起性子来转身走掉,会让我尴尬一下子收不了场。所以只好采取写信的这种方式。
一、发自内心深处我的肺腑之言,在我的心里您的确是我人生旅途中的大恩人之一,饮水思源终身不忘。我能回归家乡来工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您,否则我能否来到榆中很难说,但最起码没有这么利落。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绝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无缘无故地做出忘恩负义对不起你的事来。无论您对我怎么样,我绝对不会以一眚掩大德的。
二、我来到您手下工作已经七个月有余,在您的正确领导下和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您交给我的一切工作任务,尤其是很好地、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整党”这一重大工作任务。
我认为,我是一心一意的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做到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任劳任怨,保质保量。期间不是也得到了您的赞扬、欣赏和肯定嘛,这是事实吧?我想您是应该承认一点的。您手下共有我们三个工作人员,我的工作量要比他们两人大得多得多吧,不夸张的说约占80%以上。
党委工作本来就是纸上谈兵的工作,这一切文书工作都是由我来处理这都是事实吧?这些事实您也应该承认吧?他两的文书处理工作能力“小葱拌豆腐”您是一清二楚,我想这一点您也不应该否认吧?不错,在我的材料中也出现过一些在我看来是小毛病,而在您看来则是大问题的不足之处,这我也不否认。不过我很快就得到了改进和纠正,这些事实您同样也得承认吧?您对我的态度在七月份以前和在七月份以后是截然不同,判若两人。
我干着那么多的工作,一直是对你百依百顺,从来你说一我不二,你现在突然这样如此的来对待我,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在想,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做错了多大的事情让你这样对待我,我的确是不得而知其原因何在?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然了,那些不干工作的或少干工作的人,肯定他们是没有毛病或者说毛病很少的人了。我也不明白,更不清楚我犯了什么让您不能饶恕的罪过?而近来经常遭受您的白脸。
你知道不这种作法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无法承受的精神压抑?使我再也做不到以前那样的下笔成章,笔下生辉。因此上我现在所作文章您感到索然寡味,其实我也觉得非常吃力。与此同时也很难做到像以前那样先意承旨,言听计从了。
话又说回来,处在现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怎么做也不会达到以前那样使您满意的效果,这一点你承认不承认,但我可以肯定。至于造成这样的一种情况是不是与您对我的偏见有关,还是别人从中做了些见不得人的手脚,我不得而知?
三、其实完全是因为工作而我两产生过不同的看法,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持有过不同的观点,是不是就在这一点上我不尊重您而得罪了您呢?还是其他的原故呢?我以为这是工作上的问题,不能把它作为私人成见来计较吧?同时,事过之后我也向您作了诚恳道歉。
再是不是我曾当着您的面,严肃地说过王、周两人而伤害了您当领导的面子?古语说得好:“宰相肚里能行船,大将臂上能跑马。”您是宰相、您是大将,我想您绝不会因以上而来寻找机会给我“穿小鞋”吧?并且当时我的确不是在说你呀!
四、近来您当着我的面说过“你占党委名额”这样的话,这让我很伤心,其实我理解您的意思,我也领会您出此言的真正目的。不是中国有一句古话说“明白人不可细提,糊涂人棒打不醒”嘛。我虽然比不上明白人明白,比不上聪明人聪明,但是我也不是那种糊涂棒打不醒的人。
我明白您是在拿大话威胁我,你明明知道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量我也没处去,只能忍气吞声地在你这里乖乖工作。
王书记!我自知自明,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我绝对不会赖着不走。常言道“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就凭我的能力坦率地讲,对于您的“指教”我洗耳恭听,我会像以前一样,对你的“圣旨”不打折扣遵照执行,会尽快办理,我会在很快的时间内给您一个很满意的答复。
仅此恕我直言,又冒犯了您,望对我的冒犯还须原谅,包涵。
专此。敬请详阅抱歉之至
部下王世雄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胆量是斗出来的,志气是逼出来的,这是我通过实践认识到的。
写这封信不是我无情无意,也不是无缘无故,而是实在是让王书记逼得我无路可走,走投无路,而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形下才“霸王别姬”。当然,在写给王书记的这封信中,看来也许在言词上可能有些过激,惹他生气的同时也会给我带来更大的麻烦,但我是“肚里长笋,成竹在胸”,已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不过说心里话,其实当在我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我那心里也还是很矛盾的,在言词上是直言不讳的直说好呢?还是挽转点好呢?都想了又想之后才下的笔。当我一旦下了笔我就直言不讳,我就已经做好了自觉走开这里的充分思想准备,“垛泥匠不拜佛,心里有底”,否则,我是不敢轻易这样给王书记写这样的一封信的。
有道是“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嘛,活在这个世上要有志气和骨气,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一个没有志气和骨气的人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我觉得志气和骨气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
我也不再悲伤、不再勉强、不再露出哀求他的模样,不应再这样下去了,我应该想自己的办法再寻求新的出路才是,这就是我现在心里的想法和打算。
我的判断,有可能当王书记看这封信的时候,定会刺激他头脑爆炸,行动暴跳如雷,会说我胆子太大了,简直是无法无天。之后有可能会马上对我下一道“逐客”令。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过我已在思想上准备好了接受他下“逐客”令的一切充分准备。
第十章 五 逼到了这一步(一)
俗话说,秋天的太阳是个母老虎,当在你还没有感觉到它的温度之时,它就把你的脸蛋给晒黑了。
我写的信交给王书记之后不出乎我所预料,这封信对他来说好似火上又浇上了油,越烧越旺,那燃烧起来的汹汹烈火直扑我而来,一下子对我的不满上升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于是,他对付我采取的手段就是工作上鸡蛋里面找骨头,百般挑剔已达到了登峰造极,处处给我穿“小鞋”,而且是一双又加一双堆积如山。
这时让我就好象一下子生活到了水深火热之中,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我下班抬头再看那天空,天是混沌的、污浊的。甚至似乎有乌云翻滚,闪电雷鸣,暴风雨就要把我吞没那样的一种感觉。
这时我心情更加的不好,低落到低谷,但是在思想上尽量控制着情绪,还是抱着冷静的理智的态度,行动上也抱着谨慎小心的地态度,采取得还是“铁水封口一言不发”的办法。
本着孔圣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策略在应付王书记对我施展的一切压力。对王书记我宁愿息事宁人,不愿据理力争。在这时段而且我是更加十分认真仔细地,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其实呀,在我心里头却隐藏着让王书记意想不到的事,这事就要很快发生在他眼前。
其实此时此刻我的思想斗争非常之激烈,心情很复杂,真的心思乱如麻。我凭着自己的良心在想,我是走开呢?还是不走呢?真的“小娃儿爬楼梯,上下为难”。走开吧?的确有些对不住王书记接受并帮我办手续来到榆中县工作的恩情,不走开吧?又受不了他现在对我在精神上的折磨。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抉择走吧!也许离开在他身边的这一条路会像俗语说:“人挪活,树挪死。”挪动一下对谁都好,尤其是对我更好一些。否则照此发展下去,结局肯定是悲剧,到头来吃亏的肯定是我。
“石压笋斜出,崖悬花倒生。”我暗自运筹帷幄好了要离开的方案,随之就开始进行了秘密的实施。我的具体行动方案是:
(一)平时装着若无其事不动声色的样子,认真地照常做好王书记布置我的一切工作,并且力争要做得更好一些,绝对不能反映出我要离开或者我能离开的迹象。否则会立即撵我走的,如果真的要立即撵走我的话,那先没有造好“窝”的我,到那时我就会变成旋天的鹞子无处着落或像天空的浮云四处飘荡了。
(二)为了不走漏风声,我就来了个打枪的不要,悄悄的、秘密的抽时间去在外面活动,去打探哪个单位需要人的信息。
(三)如果一旦联系好了接受我的单位,一定要舍得花重金和再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去打通各有关部门的关节。
(四)只有做到了万无一失,在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才能向王书记“摊牌”。这就是我的全盘策划。
这又一次的要联系调动工作,首先在我脑海里想到的还是“胸口上挂烙饼,一片热心肠”的岳志厚好友。他已于上半年活动调到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