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回忆录-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马利奥尔卡岛,但是,现在又挟其对西班牙事务的丰富知识而应召任职。
①晏肯先生于1944年因飞机失事殒命。
在整个战争期间,佛朗哥将军的政策完全是自私而且冷酷的。他只想到西班牙和西班牙人的利益。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报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他的援助。另一方面,他也并不因为我们左翼政党对他的敌视态度而对英国有所怀恨。
这位心肠狭隘的暴君,只想怎样使他的精血已枯的人民摆脱另一次战争。他们已经打够了战争。他们有一百万人曾被自己的同胞屠杀。贫困、高昂的物价和艰难的岁月使这座荒凉的半岛毫无生气。西班牙再也不要战争,佛朗哥再也不要战争!他就是用这种平常的感情来了解和应付当时震撼全世界的巨大动荡的。
英王陛下政府非常满意这种平庸的见解。我们就是希望西班牙保持中立。我们想要同西班牙进行贸易,我们希望它不让德国和意大利的潜艇利用它的港口。我们不仅希望直布罗陀不受骚扰,也希望我们的舰只能够利用阿尔赫西拉斯的碇泊所,希望我们日渐扩大的空军基地能利用直布罗陀连接大陆的地带。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这些便利条件才能到达地中海。西班牙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在阿尔赫西拉斯背后的山上架设或者准许他人架设十余尊重型大炮。他们随时都有权利这样做,大炮一架设起来,便可随时发射,而我们的海、空军基地就无法利用了。直布罗陀可能再度经受一次长期的包围,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悬崖。西班牙掌握着英国在地中海上一切活动的钥匙,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西班牙也从来没有说不让我们通过。当时的危险是如此之大,因此,几乎有两年之久,我们经常准备着一支五千人以上的远征军以及所需舰只,在接获命令之后几天之内便可出动,以备西班牙人不许我们使用直布罗陀港时,便可即时夺取加那利群岛,从空中和海上控制敌方潜艇,并绕航好望角与大洋洲保持联系。
佛朗哥政府另外还可用一种十分简便的方式给我们以这种毁灭性的打击。他们可以让希特勒的军队穿过半岛,替他们包围和攻占直布罗陀,同时他们自己则占领摩洛哥和法属北非。法国停战以后,德军曾于1940年6月27日大举进抵西班牙边境,建议在圣塞瓦斯蒂安和比利牛斯山以南的城镇中和西班牙军队举行联欢,这简直使我们忧虑极了。有些德国军队事实上已经进入西班牙。但是正像1820年4月威灵顿公爵所说的:“在欧洲,使干预他国事务的外国人最占不到便宜的国家,殆无过于西班牙。没有一个国家是像西班牙那样讨厌甚至卑视外国人,在风俗习惯方面,他们同欧洲其他国家也如此不同,格格不入。”现在,在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西班牙人在自己造成的内战灾祸中弄得精力疲惫、胆战心惊,就更不喜欢同别人打交道了。他们不愿外国军队在他们的国内开来开去。这些难缠的西班牙人,虽具有纳粹和法西斯的意识形态,但是外国人不进来总要好一些。佛朗哥的这种情绪极为强烈,并且以极端诡诈的手段使这种情绪成为行动。我们颇欣赏他的机智,尤其是因为他的机智对我们有利。
※ ※ ※
正如所有的人一样,西班牙政府对法国之突然沦陷和英国之可能崩溃或毁灭,大吃一惊。在全世界有许多人都接受了“欧洲新秩序”、“统治民族”以及诸如此类的概念。因此,佛朗哥在6月间表示,他准备加入战胜者的行列,分享战利品。一则由于他的欲壑难填,再则由于他的老谋深算,他明白指出,西班牙的要求颇大。但是,这时希特勒觉得没有争取同盟者的必要。他也像佛朗哥一样,估计几个星期、甚至几天之后,便可结束大的敌对行动,而英国即将求和。因此,他对于马德里的这副积极拉拢的姿态并不怎么感觉兴趣。
到了8月,局势变了。那时已经看清,英国将坚持战斗,而这场战争很可能是长期的。由于英国轻蔑地拒绝了希特勒7月19日的和平建议,于是希特勒便开始寻求同盟者;他除了去找他过去曾经援助过、而最近又表示要同他站在一起的这位独裁者以外,还能找谁呢?但是,佛朗哥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8月8日,德国驻马德里大使告诉柏林,总司令①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不过,他提出了某些要求。第一,保证将直布罗陀、法属摩洛哥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包括奥兰在内,划归西班牙,并且要扩张西属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领土。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因为西班牙的粮食只敷八个月的食用。最后,佛朗哥认为,要等到德国人在英国登陆以后,西班牙才能参战,“以免参战过早、战火拖延,使西班牙无法忍受,并且在某种情况下成为危及现政权的根源。”同时,佛朗哥又致函墨索里尼,重申他提出的要求,并请他给予支持。墨索里尼于8月25日回信,劝告总司令“不要置身于欧洲历史之外”。希特勒因为西班牙的要求过高而感到棘手,而且有些要求将使他同维希重新发生纠纷。从法国夺去奥兰,那一定会导致法国在北非成立敌对的政府。他反复考虑这一问题的得失。
①指佛朗哥。——译者
其间,又过去了许多日子。9月间,看来大不列颠是能够抵御德国的空中攻势的。五十艘美国驱逐舰的移交,在欧洲各国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西班牙觉得,美国在逐步走向战争。因此,佛朗哥和西班牙人便采取百般苛求的政策,并且还明确指出,必须要预先答应他们的要求。此外,还要求提供军需品,特别是西班牙面对直布罗陀的炮台所需的十五吋口径榴弹炮。在这段期间他们给德国人一些小恩惠。所有的西班牙报纸都是反英的。他们容许德国的情报人员在马德里到处乱走。由于西班牙外交部长贝格贝德尔被怀疑为对德国缺乏热诚,于是便派遣长枪党的头子塞拉诺·苏涅尔为特使正式访问柏林,以便调整关系,保持伙伴精神。希特勒向他滔滔不绝地谈论,特别偏重于西班牙人对美国的反感。他认为,这场战争也可能演变为洲际战——美洲对欧洲。一定要使西非沿岸的岛屿固若金汤。当天的晚些时候,里宾特洛甫要求在加那利群岛为德国准备一个军事基地。亲德的长枪党党徒苏涅尔竟拒绝讨论这一点,他一个劲儿地强调西班牙需要现代武器、粮食和石油,并且还要求牺牲法国来满足它的领土要求。西班牙在实现其参战的希望以前,所有这些都需要满足。
9月19日,里宾特洛甫前往罗马向墨索里尼报告情况,并举行会谈。他说,元首认为英国的态度是“垂死挣扎,是完全不了解现实,是希望俄国和美国出兵干涉”。墨索里尼说,“美国是由于种种实际的利害关系,才站在英国一边的。”售与五十艘驱逐舰这件事,便足证明。他主张同日本结成同盟,以牵制美国的行动。“虽然从数量方面来说,美国海军可以算是巨大的,但是,我们认为,正如英国的陆军一样,它是一个松垮的组织。”领袖继续说:“还有南斯拉夫和希腊的问题。
意大利在南斯拉夫边境有五十万人,在希腊边境有二十万人。
意大利之看待希腊人,正如4月行动以前德国人之看待挪威人。从我们来说,必须解决希腊,当我们的地面部队进入埃及,英国舰队不能在亚历山大停泊而必须到希腊港口避难的时候,就尤其需要解决。”
在这一点上,他们一致同意,主要的目标是击败英国。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击败?墨索里尼说,“要么,战争在春季以前结束,否则就要拖到明年。”他当时认为后一种可能性较大,因此,一定要最有效地利用西班牙这一张牌。里宾特洛甫认为,先同日本结盟,接着西班牙就宣战,这对英国将是一个新的沉重的打击,然而苏涅尔却不说定日期。
※ ※ ※
当西班牙人越来越冷淡、越来越贪得无厌的时候,希特勒争取他们支援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早在8月15日,约德尔将军就指出,要击败英国,除了直接入侵以外,还有其他方法,那就是:延长空战、加强潜艇战、夺取埃及和直布罗陀。希特勒非常赞成袭击直布罗陀,但是西班牙要求的条件太苛,同时,在9月底,他又有其他的打算。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为他们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 ※ ※
元首现在决定要亲自出马。10月4日,他在勃伦纳山口同墨索里尼会晤。他说西班牙政府的要求太高,步调迟缓。他担心,如果答应西班牙的要求便可能产生两种直接的后果:英国占领加那利群岛上的西班牙基地;北非的法国殖民地加入戴高乐的运动。他说,这样就会迫使轴心国家大大扩大它们作战的范围。另一方面,他也不排斥这种可能:使法国的武装部队在欧洲参加进攻英国的战役。墨索里尼侈谈他征服埃及的计划。希特勒愿意提供特别的卫队参加这次进攻。墨索里尼认为并不需要,至少是在战斗的最后阶段以前用不着他去支援。关于俄国问题,希特勒说,“必须了解,我之不信任斯大林,也如他之不信任我。”无论如何,莫洛托夫不久就要到柏林来,届时,元首的任务是要说服俄国,把它的精力转向印度。
10月23日,希特勒风尘仆仆地前往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汉达伊,同西班牙的独裁者会晤。西班牙人不但不因希特勒屈尊就驾引以为荣,据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反而提出“与他们的实力绝对不相称的要求”。西班牙要求修订比利牛斯山脉的边界,割让法属加塔洛尼亚(法国的领土,在历史上曾一度同西班牙发生关系,但实际上是在比利牛斯山以北),割让阿尔及利亚由奥兰直到布兰科角的地方,还要求几乎整个的摩洛哥。会谈是通过译员进行的,历九小时之久。他们仅仅达成了一项含糊其辞的议定书,为军事谈判进行了安排。后来,希特勒在佛罗伦萨对墨索里尼说:“我宁可被拔掉三四颗牙齿,也不愿再搞这样的谈判。”①
①齐亚诺:《外交文件》第402页。
元首从汉达伊回国的途中,知会贝当元帅前往图尔附近的蒙都瓦去见他。这次会晤是赖伐尔安排的,他在两天以前曾在这里会见里宾特洛甫,他很惊奇地发现,希特勒也在此地。希特勒和赖伐尔两人都想鼓动法国为击败英国出一臂之力。元帅和他左右的大多数人最初对此事大吃一惊。但是赖伐尔却把这次事先安排的会谈说得天花乱坠。有人问他究竟是希特勒的主意还是有人向他建这样做的,赖伐尔回答道:
“你把他当成什么人?你以为希特勒还需要一个保姆吗?这个人啦,他有他自己的主意。他想会见元帅。再说,他也很尊敬元帅。这次两国元首的会见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总而言之,同在契克斯共进午餐大有不同。”①贝当被说变了心,同意这一计划。他认为他个人的威望可以同希特勒抗衡,同时,也值得给希特勒一个法国并不是不愿“合作”的印象。希特勒在西方无后顾之忧,便会打东方的主意,把他的军队转向东方。
①杜·穆兰·德·拉巴尔泰德:《幻想的时代》,第43—44页。
这次会晤是10月24日下午在一个隧道附近的希特勒的装甲火车上举行的。元首说,“我很高兴同一位对这次战争没有责任的法国人握手。”
之后,无非是说些可耻的客套话。元帅对于德、法两国之间在战前未曾发展密切的关系表示遗憾。也许现在还为时不晚。希特勒指出,是法国挑起战争的,现在它已经被打败,但是,他当前的目标是摧毁英国。在美国还不能有效地援助英国以前,占领不列颠或者使之变为废墟。他的用意是尽快结束战争,因为再没有什么比战争更不合算的了。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战争的代价,因此,这与整个的欧洲休戚相关。法国能够协助到什么程度呢?贝当承认合作的原则,但是解释说,他不能规定其范围。当时曾制成一份记录,根据记录,“与领袖的意见一致,元首表示,决心要见到法国在新欧洲中占有它理应占有的地位。”在尽速击败英国这一点上,轴心国家同法国有共同的利益。因此,法国政府应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轴心国家采取的防卫措施。细节问题由停战委员会同法国代表团协商解决。轴心国家承诺在同英国缔结和约时,为法国在非洲保留一块“基本上等于它目前拥有的”殖民地。
根据德国的记录,希特勒非常失望。连赖伐尔也祈求他在法国的舆论未酝酿成熟以前,不要硬逼法国对英国作战。后来希特勒曾说赖伐尔是“一个卑鄙的民主主义小政客”;但是,他对贝当元帅的印象较好。据说,贝当元帅回到维希的时候曾说过:“讨论这个计划需要六个月,忘掉这个计划又需要六个月。”但是这场不名誉的交易,在法国到现在还没有被人忘掉。
在10月里,我给我们驻马德里的大使发去一个电报:
首相致塞缪尔·霍尔 1940年10月19日
我们对你处理艰巨任务的手腕不胜钦佩。我希望你能设法通过法国大使向维希传达两个根本的概念。第一,我们可以不究既往,愿同一切向我们表明决心击败共同敌人的人合作。第二,我们正在为我们的生存而战,为使所有被奴役的国家同时获得解放的胜利而战,我们决不半途而废。请设法使维希明了我们在此间认为必能达到的目的,即:我们一定能击败希特勒,虽然他能蹂躏欧洲大陆,虽然战争也许会延续一个长时期,但是他的灭亡是注定了的。我真不理解:为什么没有一个法国领袖前往非洲,他们在非洲有殖民地,有制海权,还能得到冻结在美国的法国黄金。如果从一开始就这样办,我们现在就已经把意大利打垮了。这是勇敢的人们前所未遇的大好机会。当然,我们不能指望这样的建议能得到他们明确的反应,不过,如有机可乘的话,不妨设法转达。
我们曾收到有关蒙都瓦会谈的各种各样的报告,这些报告并没有改变我对维希究应采取什么态度的基本看法。这时正值11月,我写了一个备忘录,向我的同僚们表明我的意见。
1940年11月14日
虽然在政治上不能说要复仇,虽然我们应当永远向前看而不能向后看,但是,如果以为仅仅用和解及宽恕的政策就可以解决我们同维希之间的困难问题,那也是错误的。维希政府正处于德国的重大压力之下,能使他们引以为慰的,莫过于使他们感到在他们的另外一边是一个和蔼可亲、对人宽宏的英国。这就可以使他们以我们为牺牲去博得德国人的一点欢心,尽量徘徊观望战争的演变。恰恰相反,在涉及到我们的利益时,我们应当毫不迟疑地以严厉和粗暴的手段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希特勒固然不是善人,·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应该记住,这些人曾犯了卑鄙无耻的罪行,使他们千秋万代受世人的唾骂,·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得·到·法·国·人·民·的·同·意。赖伐尔的确对英国怀有刻骨的仇恨,据说,他曾说过,他要见到我们化为“·斋·粉”,也就是说要把我们压成粉碎,最后只剩下一块油迹。毫无疑问,如果他当权的话,他会利用英国出人意外的抗战做一笔交易,帮助德国摧毁我们,从而向他的德国主子讨取更好的价钱。达尔朗因为我们损害了他的舰队而对我们仇深似海。贝当一向是一个反英的失败主义者,现在已经是一个昏庸老朽的人了。以为这些人足资倚畀,那简直是幻想。不过,他们也可能由于法国日渐抬头的舆论和德国咄咄逼人态度而被迫采取有利于我们的政策。的确,我们应当同他们保持接触。但是,为了发展这种有利的趋势,我们要有充分的把握,使维希那班人在德国和英国这上下两层磨石之间受尽折磨。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濒临灭亡的这一短暂期间内对我们表示比较驯顺的态度。
※ ※ ※
贝当元帅上了赖伐尔的圈套,长此下去,势必要同英国宣战,而北非殖民地也将为德国所占领,他越想越恨。12月13日赖伐尔到了维希,建议贝当前往巴黎,参加将拿破仑之子赖希塔德公爵(“鹰”)的骨灰移放老残军人退休院的仪式①,这是希特勒想锦上添花,用庄严的盟誓来巩固蒙都瓦达成的协议。
①拿破仑于1810年4月与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结婚,1811年生一子,即赖希塔德公爵。罗斯唐(Rostand)曾编一剧《鹰》(L’Aiglon),描绘其一生。老残军人退休院为其父陵墓所在地。——译者
然而,让凡尔登①的胜利者在法兰西国土上带着日耳曼仪仗队,出现在拿破仑皇帝的墓前,这并不使贝当感觉兴趣。
况且,他对赖伐尔的手腕和意图既感到厌倦,又感到害怕。于是,贝当的部下便设法逮捕了赖伐尔。德方有力的干预使他获得释放,但是贝当拒绝再让他当部长。赖伐尔忿忿而去,前往德军占领的巴黎。弗朗丹继任外交部长,我为此感到高兴。
这些事件标志着维希内部的变化。看来,他们终于到达了合作的极限。这时,出现了改善英法关系的希望,出现了美国以更加同情的心情了解维希的希望。
①凡尔登为法国东部军事重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猛攻凡尔登,战斗激烈,为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当时贝当曾指挥法军防区。——译者
※ ※ ※
写到这里,正好可以掉转笔锋,接叙西班牙的故事。这时,佛朗哥看清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西班牙厌弃任何另一场战争,德国能否获胜,毫无把握,于是就采取尽量拖延、尽量苛求的办法。这时,他是如此地信任苏涅尔,竟于10月18日任命他为外交部长,以撤换贝格贝德尔来表明他对轴心国家的忠心。11月苏涅尔被召往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辞色之间对西班牙之迟迟未能参战颇为不快。到这时,德国空军已在不列颠之战中失利。意大利也被牵制于希腊和北非的战斗中。塞拉诺·苏涅尔的答复未能符合希特勒的期望。
他没完没了地谈到半岛上的经济困难。过了三个星期,德国谍报机关的首脑卡纳里斯海军上将被派往马德里,为西班牙的参战作详细安排。他建议,德国军队于1月10日通过西班牙的国界,准备于1月30日进攻直布罗陀。当佛朗哥告诉他西班牙不能在上述日期参战时,他惊愕不止。看来,总司令是害怕英国海军夺取大西洋的岛屿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他还强调,西班牙缺乏粮食,并且经受不起一场持久战。由于德国在英国登陆的行动看来是无限期地往后推了,所以佛朗哥又提出了一项新的条件。在轴心国家把苏伊士运河拿下以前,他无论如何不采取行动,因为只有到了那时他才能确保西班牙不致卷入长期的敌对行动。
1941年2月6日,希特勒致函佛朗哥,措辞激烈,急如星火,要佛朗哥有男子气概,切勿再事拖延。佛朗哥复函,表示他始终不渝的忠诚。他主张,应以再接再厉的精神继续进行进攻直布罗陀的准备工作。他又另外提出一点,宣称,只有西班牙军队都配备了德国武器,才能用来发动这一行动。即使这一切都安排就绪,西班牙出于经济的原因也还是不能参战。因此,里宾特洛甫向元首报告,佛朗哥根本无意参战。希特勒非常愤慨,但是,由于他现在要进攻俄国,也许不愿像拿破仑一样再进行一项不成功的事业——同时进攻西班牙①。这时,沿比利牛斯山脉一带集结了大量的西班牙部队,他认为聪明的办法还是遵循他对付各个国家的策略——“各个击破”。佛朗哥就是这样玩弄种种微妙诡诈的手段和甜言蜜语的办法渡过了难关,使西班牙置身于战争之外;正当英国孤立无援的时候,这对我们有莫大的裨益。
①十九世纪初叶,拿破仑攻占了西班牙,后又进攻俄国。由于西班牙人民进行了持久的反抗斗争等原因,使拿破仑在西班牙和俄国同遭失败。——译者
当时,我们还不能认为西班牙这边就万事大吉,因此,我催促总统就其力之所能,推行怀柔政策。
前海军人员致罗斯福总统 1940年11月23日
据我们获悉,西班牙的局势逐渐恶化,这个半岛已濒临饥馑。只要他们不参加战争,你就按月供给他们粮食,这个办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今不必计较小事,现在是明白无误地坦率告诉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