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项梁根本不听,还嫌他碍事,派他去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便告诫齐国使者,别走那么快,走快了必然会赶上项梁的兵败之祸,这位使者果然亲眼目睹了项梁的兵败。齐国使者见到楚怀王时,大夸宋义的军事才能。楚怀王本来就很欣赏宋义的口才,听到这番话,心中就十分器重他。楚怀王做王做得窝窝囊囊,等项梁一死,就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宋义就是其中一名。楚怀王对项羽的忌惮当然不能明说,但他确实做了美梦:有宋义牵制项羽,这下我就把军权牢牢握在手上了。

项羽在出征前,一直都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他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权力之争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秦朝历法以九月为一年之末,十月为一年之首),楚军宋义、项羽的北线作战部队来到安阳。到安阳后,宋义突然停了下来,又是安营又是扎寨,好像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大有住下不走之势。这个宋义还利欲熏心,甚至想趁着齐国大乱之时,让自己的儿子到齐国去当宰相,趁机掌控齐国。这下可急坏了项羽、范增二人,二人不停地向宋义分析当时的局势:现在秦军正在围困巨鹿,应该速去支援,与赵军里应外合,便可以一举击败秦军;如果放任秦军攻破赵国,巨鹿被破,秦军势力又会增强很多,楚军不仅失去了一次击败秦军的绝好机会,还会给自己制造一个更麻烦的敌人。但是宋义根本就听不下去,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到齐国当宰相的事情上。项羽强压怒火,范增愁眉苦脸。

项羽是个武将,不打仗就坐立不安,无聊的一天又过去了,项羽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冲进宋义的营帐:“现在是击败秦军的最好机会,你为什么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宋义这些天已经感觉到项羽的愤怒,但是不动声色,就等着他来找自己,趁机给他上一堂“政治课”呢。此时,他还为自己的预言沾沾自喜呢。他对项羽皮笑肉不笑地说:“何必生这么大气呢?先坐下,慢慢说……”接下来,他分析了自己按兵不动的原因:我们可以让秦、赵两家先打一阵子,待两败俱伤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然后,他还以一种嘲笑轻视的语气说:“这些行军打仗的道理,你可要好好学学了。”

宋义一番话好像还颇有道理,其实仔细一想不过是纸上谈兵。首先宋义没有把强秦看做最强的敌人,而是一心想制约项羽的势力,分不清主次矛盾;其次他没有真正遭遇过章邯的虎狼之师,不会知道秦朝军队此时是打不败的,如果此时不去援助,待秦兵灭了赵,下一步灭的必定是楚。

宋义这一套文绉绉的兵法让项羽觉得不过是一派胡言,以秦军的强大,攻打刚刚成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必败无疑,怎么可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项羽自起兵之日起,就是一个令人惧怕的人,对行军打仗充满自信,一般人他根本不放眼里,现在竟然被一个酸书生奚落!项羽甚至懒得和这样的迂腐之人讲什么兵法,只是破口大骂:“你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你就等吧,早晚等到人头落地!”然后拂袖而去。项羽这一骂也让宋义很下不了台,他觉得自己的至高权威受到了威胁,决定给项羽点颜色看看,随即就下了一道命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项羽当然知道这是针对自己说的,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十月,秋风乍起,义军按兵不动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军中粮草匮乏,兵士饥寒交迫。就在这时,宋义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他成功地把自己的儿子推销给了齐国,还高调地为自己儿子举行了一个欢送宴会,宴会上官员吃香喝辣,一个个油光满面,远处饥寒交迫的兵士看到这种情景,都十分不满。

项羽对兵士的议论也有所闻,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把兵权夺过来。于是和范增商议说:“如果这样等下去,我们早晚会被章邯吞掉。现在兵士都不满宋义,加上战局紧迫,我们是行动的时候了……”范增一下子明白了项羽的意思,对项羽的计划非常支持,他说:“下一步由我来做。”

第二天,营中就开始有兵士窃窃私语:宋义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哪有心情关心兵士的饥寒呢!舆论一出,很快就传播开来,原来对宋义没有什么意见的人听了,也觉得对呀,说得有道理!就这样,兵士们对宋义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

项羽见时机已经成熟,决定迅速除掉宋义,夺回兵权。这天一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项羽冲进宋义帐中,不等宋义反应过来就挥剑砍杀了宋义。接下来项羽大大方方地走出营帐,大声宣告:“宋义按兵不动,居心不良,蓄意谋反,我奉怀王密令将其斩首。”三军将士对宋义正不满呢,再者宋义是谋士出身,在军中并没有自己的队伍,死了也白死,并没有人觉得项羽做的有什么不妥。项羽一不做二不休,迅速派人到齐国,杀了宋义的儿子,以绝后患。做好这一切,项羽就掌握了军中大权,下一步就是向楚怀王交代了。

项羽遣人报告楚怀王,说了宋义三条罪状:一是贻误战机,二是错估形势,三是不恤兵士。并坦言宋义已经被斩杀,言下之意就是只有我项羽才能做上将军,继续指挥战斗。楚怀王好不容易摆脱了项梁的控制,还没高兴几天,美梦就被项羽的“先斩后奏”浇灭了。项羽已经手握重兵,楚怀王知道此时项羽再也难以控制,只好下令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北上抗秦救赵。

这是项羽一生中参与的唯一内部权力斗争,他第一次走出了项梁的荫蔽,审时度势,准确迅速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在谋略上更胜一筹。斩首行动,对反秦斗争而言,项羽正式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为巨鹿之战提供了组织保障;对项羽个人而言,极大地提高了他的个人知名度,制造了一种名人效应。这件事后,项羽得到了义军大部分将士的认可,掌握了楚的兵权,成为抗秦的主要力量。项羽开始以一名成熟的军事家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巨鹿之战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战争,足以使他彪炳史册。

这场起义军内部的夺权战争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项羽一如既往地展现了自己果敢的一面,利用人心向背,大肆制造舆论,顺理成章地夺得了义军的领导权。项羽的胜出,一是在于他的军事才能,能发现宋义的漏洞;二是在于他决断果敢的性格,能先发制人,取得主动权;三是在于他争取舆论的支持,赢得兵士的信任,夺得兵权。可怜的楚怀王一相情愿,最终没有改变傀儡的地位;可叹宋义书生意气,失了军心,最后失了性命。

5。 避重就轻,楚军小试秦兵

杀了宋义以后,项羽彻底摆脱了束缚,心里陡然轻松很多,下令整饬军队,向巨鹿进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二月,项羽率起义军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

项羽接下来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敌人?这位年轻的将领将怎样面对呢?楚军的将领们都暗暗捏把汗。

当时巨鹿的形势是这样的,秦将王离的军队把巨鹿团团围住,而章邯的大军驻扎在王离军的南部,一边为王离护送粮草,一边虎视眈眈地守护王离的侧翼,形成了夹击之势。王离的军队是由秦朝名将蒙恬打造的边防军,而章邯的军队主力则是骊山囚徒,两支军队都是身经百战,作战勇猛,大概有三十万。而项羽的军队呢?除了曾经的项家军,还包括陈婴和英布的义军,总数不过四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杂烩”。项羽的军队对章邯的军队相当于“杂牌军”对“正规军”,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项羽要打章邯,似乎是以卵击石,来增援的各路诸侯都明白,这一战将会决定以后的战争局势。况且章邯军队如此强大,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填进去,只作壁上观,没有一个肯真正出力的。项羽要打的话,没有增援部队,只能用自己的四万对秦军的三十万。

楚军中个别人听说过章邯的大名,就说:“章邯可是有名的杀人魔王,他手下的兵都是骊山的死囚……”这种话传播很快,没多久大家都在说章邯军队的种种可怕之处。一时间,流言飞语,人心惶惶。项羽很快就感觉到军中的恐慌情绪,他想:如果仗还没打,士兵心里就发憷了,这不是就注定输了吗?要想个好办法鼓舞士气。

这日,众将议事,项羽指着地图问英布:“你说秦军的破绽在哪里?”英布毫不犹豫地说:“依末将看来,毫无破绽!”项羽沉默了一会儿说:“再严密的布置也会有破绽,找到秦军的破绽就找到了取胜的关键。”大家心中都嘀咕:有那么容易取胜吗?项羽似乎猜到大家在想什么,他自信地笑了:在这种时候,除了我,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义军会取胜吧?我项羽就有这样的胆量,有这样过人的智谋。

众人看到项羽在地图前徘徊,自言自语,心中都暗暗猜测项羽的想法。项羽突然回过头来说:“英布,蒲将军,令你们两人带兵两万,渡过漳河,与秦军交战,如何?”英布等人听到,面面相觑,大惑不解,两万兵士渡过漳河,不是送死吗?范增略有迟疑地说:“将军,这两万……”项羽看出大家的疑惑,笑笑说:“你们带兵两万,躲开秦军主力,攻击章邯与王离之间的粮道,多抢些粮草回来。”英布等人这才明白,这是让我们打游击战呀,一下子就有了信心。两万人过去打粮道,只取粮草,压力不大呀,赶紧应声:“遵命!”

这一步是项羽经过深思熟虑后采用的军事策略。章邯的巨鹿战略几乎是无懈可击,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住其南边,一边输送粮草一边打击援军。如有援军救赵,两支军队互为犄角,打援兼顾,坐等援军送死。两只军队就像虎钳一样牢牢盯住了巨鹿。但是项羽还是发现了这一部署的破绽,就是两只虎钳之间的粮道。斩断了粮道就等于斩断了两只虎钳的联系,粮道受阻,集中力量攻其一只就有获胜的希望。项羽派英布等人攻打粮道,劫粮草,一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摸清敌人情况;二是以游击战的姿态迷惑秦军;三是鼓舞士气,打破秦军不败的神话。项羽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这一步要是取得胜利,下一步的战略制定就会更容易,章邯的三十万大军并不可怕。

英布和蒲将军领了军令,翌日带领两万精兵渡过河去,直冲秦军粮道。秦军之间的甬道,不过是互通情报和输送粮草的通道,章邯向来不是太重视,驻扎的一小队秦军自认为远离战火,平时非常懈怠。所以英布和蒲将军这一来,秦军根本回不过神来,被一举歼灭,英布等人顺利完成了割断两军之间联系的任务。接下来,英布借助险要的地势,暂时在老虎利爪之下立住了脚。

再说章邯,已经仔细分析过战争的局势,料定在救赵援军中,项羽是最有可能先出手的。章邯与项羽较量过一次,对项羽的英勇无敌心有余悸。所以项羽一到漳水,章邯就密切关注他的动向,等着他送上门来。

这日,章邯突然得到禀报,说是粮道被攻,粮草被劫,章邯听了还半信半疑,笑着说:“项羽不会做这种小事情吧?要是真的,也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呀!”章邯一直关注项羽主力部队的动向,没有料到项羽会派支小分队对甬道下手。虽然这一小仗确实给他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他认为项羽根本不敢直面秦军主力,说明义军已经没有什么可折腾的劲了。其实,章邯的轻敌和疏忽给项羽留下了很大的空子,项羽制定的迷惑敌人的目标就这样实现了。

英布打了胜仗的消息传来,兵士无不欢欣鼓舞,“看来秦军也没有传闻那么厉害嘛……”“什么杀人魔王,我看是言过其实……”接下来,英布派人向项羽报告了战争的情况:“驻守甬道的秦军都很懈怠,章邯的运粮部队看起来也无精打采……”这就证实了项羽的猜测:甬道虚弱,秦军疲惫不堪。这对项羽来说是个好消息,一场小胜利,让项羽看到秦军的问题所在。

这一仗意义还不仅仅是这些。

在旁边观望的各路义军们,听到英布击败秦军的消息,一个个都增加了信心,甚至心里还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先出手,还有人主动要求与项羽合作,这个人就是在此观望好久的赵将陈余。

陈余与被围困在巨鹿城的张耳是拜把子兄弟,张耳和赵王被围,巨鹿城危在旦夕,陈余一直苦于无力相救,听到项羽首战告捷的消息,陈余觉得项羽会是巨鹿之围的大救星。于是,陈余就想配合项羽打这一仗,尽快解了巨鹿之围。陈余亲自来到项羽的帐下,对项羽说:“我愿听从将军的调遣,共同击败秦军。”项羽一听,心里就十分高兴,心想这一小仗打得还真值,立刻就有人来帮忙了。于是项羽和陈余商议,除余要作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注意,牵制王离的军队。陈余得令回去,立即向巨鹿进发,按照与项羽商议的计划,不断地骚扰王离的军队,让王离焦头烂额。

此时,项羽为巨鹿之战所做的前期准备就完成了,只剩下自己的奋力一击了。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巨鹿之战开始之前,项羽就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做好了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准备,并为此制订了严密的计划。派英布攻击秦军甬道,不过是小试秦兵,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鼓舞士气,打破了秦军无坚不摧的神话;最重要的是摸清了秦军的弱点,迷惑了秦军;还切断了章邯军与王离军的通道,这一仗真是一举多得。陈余的请战又给了项羽一次机会,为楚军主力的登堂亮相放了一个又一个烟雾弹,秦军还真的摸不清项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巨鹿之战帷幕没有拉开之前,我们就领略了项羽打破常规的军事思想,这种打破常规的胆识使他成为巨鹿之战最大的赢家。

6。 绝地求生,巨鹿之战惊天下

项羽派出的英布一队,成功切断两支秦军之间的甬道;又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扰乱了秦军的视听。一切都在按照项羽的计划顺利进行。接下来义军将面临一场生死决战,这时的项羽心里非常不平静。

家仇国恨终于到了向秦军清算的时候了,更何况此时的项羽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彼可取而代也。”此战胜,则建立千古霸业;此战败,则被秦军吃掉,怕再无反击之力。他明白,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几乎是在刀尖上跳舞,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从小试秦兵中,我们就能看出项羽不是一个不动脑的蛮汉。项梁在时,各种行动都是项梁谋划,项羽执行。当项梁这棵大树不在时,项羽也渐渐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刀劈宋义就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还有领导风范、英雄气概。可以说,项羽在义军心中是偶像级的人物,这就形成了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于是项羽想到了“破釜沉舟”之计。这个计划从驻扎在漳水时就已经萌芽,决战前夕,终于成形,成为项羽的撒手锏。

“破釜沉舟”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成语,我们说出来很轻松,但是很难想象到当时情形的惨烈。

英布首战告捷,但只是冲击秦军最薄弱的地方,根本改变不了力量悬殊的局面。冬季将至,义军粮草匮乏,可以称得上饥寒交迫,加上宋义停步不前将近两个月,兵士已经渐渐懈怠。项羽杀了宋义,迫使怀王立他为上将军,这就表示如果这一战失利,是得不到楚怀王的支援的。众多不利因素摆在他的面前,迫使他必须迅速作出决定。

这一战,能打,但是必须“快”!

项羽做了决定以后,神情平静,白天还在帐中补了一觉。范增见了心中十分佩服,没想到在这种大敌当前的情势下,项羽还能做到神色不改,是真英雄呀。项羽醒后,精神焕发,派人传令下去:“准备船只,明日一早渡河,与秦军决一死战!”

明日一早渡河?与秦军决一死战?兵士们心中多有猜测,心情都比较复杂。项羽手下的队伍是由多支义军组成的,是典型的“杂牌军”。军中兵士因为家乡不同组成了帮派,聚在一起议论时,多谈家乡风物、想念家中亲人之类的话题。平时这些话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多少解除一些思乡之苦,但是到了生死关头,就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去”的忧虑。所以军令一下,全军并不是士气高涨,而是有点死气沉沉,军中弥漫着一种绝望沉闷的气氛,这一点是项羽早就预料到的。

第二天,项羽率领剩余的全部人马渡过河,一上岸就立即下令砸碎铁锅,沉下船只。而且这一切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保证每一个兵卒都能目睹“破釜沉舟”壮观情景。当时,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兵士都目瞪口呆,三军就像炸了锅一样。项羽一看时机成熟,然后站在高台上进行了简短的动员:“兄弟们,此次渡过河我们要和秦军决一死战,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前有秦军,后有黄河,不胜则死。现在我们只带三天干粮,三天过后,如不击败秦军,不是战死就是饿死!”

这一番话一下子在兵士心中掀起轩然大波。队伍是由各路义军整合而成的,难免存在派系之争。项羽深知齐心协力不易,但是大家求生的欲望是一样的,他就是利用这一点迅速地把人心凝聚起来。许多将士想起了家乡的父母妻儿,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一次不是玩的,不拼命怕是真的难以回到家乡了。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项羽把主力会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像一只饥饿的猛虎扑向了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断绝秦军粮道。

章邯听到消息后,心想:“项羽这小子又给我玩游击战了。”由于英布军前期骚扰战的迷惑,章邯还以为项羽又在玩断粮游戏,搞搞破坏然后跑人。于是连阵形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当他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义军时,突然意识到项羽这次没有按照套路出牌,项羽是孤注一掷,带来了楚军的主力,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有心对无心,决战对救援,胜负可想而知!要是章邯真的目睹了项羽破釜沉舟那一幕,肯定不会这么轻视项羽这一次进攻。眼看义军势如破竹,自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毫无招架之力,只好不光彩地退了回来,损兵折将。

项羽击退章邯军后,证明了破釜沉舟在鼓舞士气上的作用。接下来,项羽没有让兵士休息片刻,立刻马不停蹄杀向毫无准备的王离军。

王离把巨鹿围得水泄不通,又有章邯在旁边援助,觉得巨鹿不过是囊中之物,义军来一支歼一支。王离这几天一直忙着防备陈余的虚张声势,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只好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此时项羽早作好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而项羽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楚军抱着必死的决心,个个凶狠异常,越打越勇,与秦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王离手下大将苏角,面对疯狂的楚军惊恐万分,项羽杀来,一下子就取了他的人头。秦军失去主将,方寸大乱,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苏角统领的军队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苏角一死,王离亲自率军前来,与楚军短兵相接。王离与项羽一交手,十分震惊,暗想自己这次真的是在劫难逃了。只见楚军一人抵得上秦兵十人,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前后经过九次激烈战斗,项羽活捉了王离。

另一支由涉间统领的秦军,面对楚军的气势,未战先溃,涉间自杀。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土崩瓦解。王离这一支建立过赫赫战功的边防军就这样消失在巨鹿战场上。

章邯得知手下三员大将一被擒、一战死、一自杀,悲痛万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项羽爆发出的力量竟是这么惊人。这一仗使他元气大伤,他只好退回棘原(巨鹿南),整饬残部,准备与项羽对峙下去,再争取战机。

来救赵的各路人马有十几路,起初他们都害怕强大的秦军,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项羽在巨鹿城下奋勇杀敌时,他们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挤在壁垒上看。只见楚军横冲直撞,都惊得伸着舌头,屏住呼吸,这才真正地认识了项羽这个年轻人。

项羽打垮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请他们到军营来相见。他们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对项羽是心服口服。大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至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各路将领说这些话,并不是为了讨好项羽,而是项羽确实赢得了众人的尊重。项羽听到这些话,微笑不语,目视远方,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成就霸业的那一天。

此战彻底击溃秦军两支强大的队伍,真正奠定了项羽雄霸天下的地位,赢得各路诸侯的敬仰。巨鹿之战后,项羽实际上成了各路反秦义军的真正首领。另一方面,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关键在于一个“快”字。不能激发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