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越占山为王,在巨野泽一带神出鬼没,做起了抢劫的买卖。当地的县令多次接到富户的报告,说财物被抢,就派官兵前去围剿,彭越的队伍开始与秦朝的官兵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官兵始终没有占到便宜,彭越就是在这个时候锻炼了作战能力。

秦朝统治一天比一天残暴,彭越的队伍不但没有让百姓反感,反而给百姓出了一口气,许多人活不下去了,或者被征做苦役,都逃到巨野泽投靠彭越。宁肯当强盗,也不想做秦朝的顺民。彭越的队伍在秦朝廷的眼皮底下一天天壮大起来,彭越也成为昌邑当地的名人。

天下风云突变的时候,彭越已经五十多岁了,也算是资深的“强盗头子”了。他当初做强盗,不过是想吃饱饭,没有想太多,彭越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反正秦兵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久,天下大乱,大家都在说现在有两支比较厉害的造反队伍,一个是陈胜,一个是项梁,如此云云……彭越每天都饶有兴趣地听这些人各种各样的传闻。底下人说:“大哥,你比他们一点不差,咱也造反吧,将来改朝换代了,可就是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彭越听了“嘿嘿”一笑说:“现在是两条龙刚开始斗,等它们打累了再说吧。”

过了大半年,彭越的强盗生活也越来越不好过了。因为世道不好,穷苦农民都去参加义军,有钱的做官的都躲在家里,雇用打手,加强防卫,彭越他们好长时间都没有做过“大买卖”了。底下人几次劝说彭越,在泽中起义,聚集人马,攻城略地,日子可能会比现在好一些。彭越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现在看来秦朝真的回天乏力了,彭越也想分享一下起义的果实,就决定起事。

当晚,彭越召集大家,约定说:“我们既然要起事,就要定个规矩,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散漫了,明日早晨日出时出发,迟到者斩首!”众人说:“是!”

第二天日出之时,大家集合完毕,彭越清点人数,发现有十几个人还没有到,彭越不动声色,命令大家等待,众人都嬉笑闲谈,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件严重的事。一直等到中午,人才陆陆续续来齐。彭越说:“我岁数大了,既然你们叫我一声大哥,我就得对你们负责。昨日再三说要立个规矩,今天还是有很多人迟到,虽然不能都杀了,但是也要杀一儆百!”大家听了非常惊慌,都说:“大哥,何必呢?以后不敢就是了。”彭越并不理会,下令杀了最晚到的那个,设立土坛用人头祭祀,正式严明法纪。部属都大为震惊,原来只觉得造反好玩,没有想到原来一起嬉笑的大哥,一下子这么认真。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开玩笑、违抗军令了。

彭越就率领这支队伍攻城略地,收诸侯散卒,人数不断增加,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在彭越的严格要求下,这支队伍慢慢脱离了山泽强盗的痕迹,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在这段时间,秦末政治舞台也是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陈胜、项梁先后遭遇失败被杀,项羽、刘邦崛起,奉楚怀王之命,分两路攻秦。刘邦的西征军到达昌邑,恰好与彭越相遇。

刘邦的西征军直指关中,但声势上远不及项羽屯扎在巨鹿的北征军团。由于兵员不足,刘邦采用“自助餐式”组军,沿途收编陈胜及项梁溃亡后流散在各地的残军,也是个十足的“杂牌部队”。

刘邦的作战天才远不及项羽,但交朋友的技巧可是第一流的。相当体面的外表,加上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举止随和,不修边幅,如果说生意人以和为贵,刘邦倒相当有这方面的气质。他言语粗俗,却不随便批评人。抑恶扬善的习惯,使不少得到他接纳和好处的人到处替他讲好话,人的声望往往就是靠这样相互捧出来的。可以说,刘邦的声势不是“战”来的,而是“和”来的。

项羽以突击战术解巨鹿之围,以赫赫战绩成为诸侯领袖。消息传来,刘邦有点心急,但天寒地冻,刘邦的“杂牌军”最缺乏的是粮食,因此他决定去攻打章邯军团在这里建立的粮仓——昌邑。

傍晚时分,刘邦在昌邑以南驻扎军营,刚刚安排妥当,就听报告有人来访。刘邦已经十分疲惫了,但是他想到可能附近又有人来归附,现在自己急需增加兵力,不能怠慢,于是强打精神接见来客。来人就是水泽大盗彭越。彭越早就听说现在西征军刘邦为人随和,有侠义风范,很想与他见一面,得到刘邦驻军的消息,就匆匆前来。

刘邦很礼貌地接待了彭越,彭越一听刘邦说话,就觉得和自己很投脾气,就直言说:“今日见到将军,觉得传闻不假,将军果真是侠义豪爽之人呀!”刘邦就是喜欢别人说他“侠义”,对彭越心生好感。彭越说:“不瞒将军说,我不过是个水泽大盗……”刘邦赶紧说:“那有什么?现在大家诛暴秦,四海之内皆兄弟,英雄不问出处。”刘邦说的是心里话,彭越那种占山为王的生活曾经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呀。

彭越说:“将军驻扎这里,想必要攻打昌邑,我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非常熟悉,我手下有一千多兄弟,将军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刘邦非常高兴。两人越谈越开心,索性一起吃饭。彭越也向刘邦说了昌邑不好攻,希望刘邦做好思想准备。彭越与秦兵周旋作对这么多年,对昌邑的军事实力非常了解,秦兵出城到山野中与彭越较量,当然占不到便宜,但是秦兵一旦固守城池,彭越也不可能攻破昌邑。所以,这些年来,彭越虽然在昌邑周围攻下不少地盘,但对昌邑还是无能为力。更何况,现在昌邑成为章邯的粮仓,增加了更多兵力,这仗打起来是十分困难的。秦兵威猛,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不然六国也不会那么容易被秦国踏平了。

刘邦与秦兵交手多次,对彭越的分析十分赞同,就说希望彭越能够帮助他打下昌邑。这就是彭越此行的目的,彭越当然欣然答应了。

彭越走后,刘邦一直在回味彭越的话,他关注的不是昌邑是不是能打下来,而是彭越叙述的与秦兵较量的一些经历使他很感兴趣。能打就打,打不胜就躲,想打的时候再出来打,只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打,决不离开……这是什么战术?还挺有意思的。刘邦心中隐隐觉得彭越不是一个普通的江洋大盗。

彭越的部队在相约日期与刘邦会合,攻打昌邑。不出所料,昌邑果真很难打。刘邦和彭越与守卫昌邑的秦兵相比,人数和装备还是有差距的,而且秦兵知道彭越也在城下,更是坚持不出城应战,相持几天不下,刘邦非常焦急。

刘邦对彭越说:“你说的果然不假。我们不能在这里耗太久,我要赶紧入关攻占咸阳。”彭越觉得在自己的地盘上没有帮上刘邦忙,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就说:“你放心走吧,昌邑交给我。”刘邦本来想让彭越归附自己,和自己一起西征,但是见彭越没有这个意思,就说:“那天彭老哥讲战略之术,我非常佩服,真希望以后能并肩作战。现在老哥就留在此地,以后我也许还要请求你帮忙。”彭越说:“这一段时间我已经将你视为知己,谈什么帮忙不帮忙,以后我的兄弟就是你的兄弟,有什么事尽管说……”

第二天,刘邦引兵西征,彭越则带领兄弟回到巨野泽。此后,彭越整饬军队,不断收编各诸侯国败退的散兵游勇,发展到一万多人。

不久,刘邦进入关中,占领咸阳,秦朝灭亡。彭越听到消息,捋着胡须说:“我早就看好刘老弟了,他是做大事的人。”不久又传来项羽进入关中,封立诸侯的消息,有个小兄弟问彭越:“现在秦朝灭亡,楚霸王要分封诛暴秦有功的人,大哥也有份吧?”彭越本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分封什么爵位,但是现在改朝换代,自己也算有点小功劳,应该会有点表示吧。彭越这样一想,觉得自己还是能得点好处的,微笑不语。

但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没有楚霸王的使者。后来,分封的诸侯都到封地就国了,彭越才彻底失望了。彭越手下的人议论纷纷,大多数是不满,他们是强盗出身,不过是想过上好日子,自己流过血出过力,现在秦朝也灭了,怎么半点好处也没有呢?这些不满自然让彭越感觉到了,增加了彭越对项羽的不满,大骂:“没他项羽,老子照样过得好。兄弟们,以后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沉浸在“君临天下”的喜悦中的项羽还不知道自己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敌人。

项羽为什么忽略了彭越呢?项羽分封以前确实没有仔细考虑过全局,在他事业的全盛期,诸侯都对他马首是瞻,他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一个只有一万人的水泽强盗;再者,项羽以“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则分封诸侯,彭越没有大军功,也不是自己所立的诸侯王,自然得不到封赏了。项羽没有和彭越共过事,对彭越的重视明显不足。

项羽失封的有三人:田荣、彭越和陈余。这一次失封造成后患无穷。

后来,田荣自封为齐王,反叛项羽,就敏锐地发现了彭越的军事价值,于是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要他南下攻打楚国。彭越怀着对项羽的不满,在田荣的拉拢下加入反楚的队伍,第一次崭露军事才华,大败楚军。这时,项羽才发现彭越这个优秀的人才。

汉二年(前205年)春,刘邦率众诸侯共同攻楚,与彭越在外黄第二次相遇,彭越率三万多人归附刘邦。刘邦任命彭越为魏国相国,专掌兵权,平定梁地。从此以后,彭越就成为刘邦手下一名强将,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

刘邦失利时,彭越以“游击战”骚扰楚军,给刘邦提供粮草补给。项羽与刘邦在荥阳相持不下,彭越就乘机扰乱楚国后方。彭越严重制约了项羽的战略部署,而且成为楚军军粮供应问题的最大障碍。这是项羽始料不及的。项羽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垓下之战中,彭越、英布和韩信帮助刘邦把他逼入绝境,这都是分封惹的祸呀。

项羽对彭越的忽视,使彭越的部队成为散兵游勇,而刘邦基于对彭越军事才华的认识,收编彭越的部队,无形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对项羽未分封的不满使彭越成为刘邦的属下,并且成为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增加了刘邦取胜的砝码。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确有过之而无不及。楚汉战争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项羽麾下疲惫的部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6。 力排众议用陈平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天下大乱,战火蔓延到阳武一带,这里就是汉朝开国谋士陈平的家乡。许多受不了秦朝统治的穷苦百姓,望风而动,成群结伙,投靠义军。陈平心中也掀起了波澜。

陈平在此地也算是个名人。陈平的父母死得很早,他自幼与兄嫂住在一起,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他的哥哥是老实的庄稼人,在家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辛苦。而陈平和刘邦有几分相似,从小就厌恶鄙弃耕田种地的事,喜好读书、谈论时事。陈平的哥哥非常爱护自己的弟弟,觉得陈平以后能有一番作为,不应该种地,就全力支持他外出游学。

陈平长大后,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又因为没干过农活,所以非常白净,和那些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站在一起,显得非常出众,是当地有名的美男子。但是美男子也要吃饭呀,在四邻五舍的人看来,陈平什么活也不干,整天靠着哥哥,也算是没出息的。所以陈平和刘邦还有一点相似——名声不太好。

有的人问陈平的嫂子:“你家里这么穷,怎么就把陈平养得这么健壮呢?他平时都吃什么呀?”他嫂子非常讨厌陈平不管家里事情,不帮哥哥种田,整天游手好闲,就发牢骚:“能吃什么?还不是糟糠。身体那么好有什么用?好吃懒做……”不久这话就传到陈平的哥哥耳朵里,陈平哥哥对陈平是寄予厚望的,而且很为自己弟弟自豪,听到妻子这样说陈平,非常生气,回去大吵一顿,就把她休了。

但是此事发生以后,陈平名声就更坏了。他嫂子被休的原因,传来传去也变了样子,说陈平与嫂子有不正当关系,哥哥这才休妻。

陈平自然不会理会这些,陈平的哥哥呢,更加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兄弟两人仍是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些谣言,后来差点就影响了陈平的前途。

再说陈平听闻不断传来的起义的消息,简直是热血沸腾,后来又听说魏地已经被义军平定,陈胜封魏咎为魏王。陈平按捺不住了,就在自己村子活动起来了,东家说西家说。十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正是赶时髦的年龄(那时年轻人起义也是一种时髦吧),都被陈平说动了。陈平见时机成熟,就对他哥哥说:“时势造英雄,现在机会来了,我不能再等了。”第二天,陈平告别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哥哥,带着十几个人投奔魏王咎去了。

当时战乱纷纷,秦朝的官吏、落草的土匪、普通农民都有站出来高举义旗的,有的自立为王,有的被封为王,全国上上下下到处都是王,形成一股股小势力。这些势力都急需壮大,巴不得有人来投靠,多少不限。

陈平那十几个人在去魏地的路上发展到几十个,见了魏王,受到热情的欢迎。魏王咎一高兴,就任命陈平做了太仆。太仆这个官不算小,总之社会地位比农民强多了,陈平觉得终于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了。陈平委屈了这么多年,积攒了一肚子的韬略,不时地给魏王出一些点子。但是魏王好像心不在焉,不一会儿就转移话题,陈平就直言问魏王:“难道我的策略行不通吗?”实际上魏王压根参悟不透陈平的一些想法,就只好说:“好法子,不过要从长计议。”这样几次后,陈平非常苦恼,看来魏王不能成就大事。于是,陈平动了离开的念头。正好这时魏王和陈平谈话,酸溜溜地说:“丽姬夸赞先生气宇轩昂……”丽姬是魏王的爱妾,魏王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呢?陈平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英俊的外貌又惹祸了。跟着自己来的同乡几乎都知道陈平那些谣言,哪个不服气的或者嫉妒心强的,说几句坏话,可真够他受的了。这次谈话后,陈平左右思量,觉得魏王不是明主,而且他已经怀疑自己,如果不快离开的话,迟早会引火上身。于是陈平什么也没有带,连夜逃走了。

陈平经历了出道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陈平心情非常沮丧,因为怕哥哥失望,也不想回家,在外面流浪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项羽迅速崛起,在众多军事势力中崭露头角,引起了陈平的注意。后来,陈平听说项羽在黄河边上作战,于是便又投奔了项羽。也许因为项羽出身贵族,生来对风度翩翩的人有好感,再加上项羽的头脑也比魏王上一个档次,他本身就精于战术谋略,听陈平的一番话,觉得陈平是个人才,马上赐爵为卿,委以重任。陈平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待在项羽身边了。

后来,楚汉之争的大势渐渐明了,殷王司马卬叛楚,项羽派陈平去征讨。陈平打败了殷王,使之归楚,项羽非常高兴,赐金封官。汉二年(前205年),司马卬降汉,项羽大怒,迁怒定殷的将领,陈平首当其冲。自此以后,项羽话里话外总是说陈平枉受封赏,最后司马卬还是归了汉王,对陈平的一些计策也不耐心听了,这让陈平非常懊恼,他想:项羽也算一代枭雄,怎么这么小肚鸡肠呢?甚至就是小妇人,封了官就像别人偷了他几个鸡蛋似的,这样的人有什么前途呀?于是陈平把将印和项羽赐金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算是嘲笑他的封赏。陈平也非常有骨气,身无分文,独自佩剑逃走。他已经想好了,去找自己的好朋友魏无知,让魏无知推荐他去见汉王刘邦。

天快黑时,陈平逃到黄河边上,回想自己前两次的挫折,心想,如果下一次再碰不到明主,恐怕我陈平这辈子的才华就要被埋没了。

陈平渡河之后,经过两个月的流窜,终于来到汉军的地盘修武,找到老朋友魏无知,把自己的意愿说清楚。魏无知也不耽搁,立即带着他急急求见汉王。刘邦一听魏无知的介绍,得知陈平不过是楚地“逃兵”,心里并不在意,就漫不经心地说:“魏将军回去要好好款待这位先生……”旁边的陈平一下子就听出来刘邦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意思,想起自己的韬略才华,想起自己前两次的委屈,心中十分悲愤,大声说:“我今天有事而来,要说的话过了今天就不会再说了!”

刘邦心想:好大的口气呀,难道真的有良计妙策?此时的刘邦已经多次得张良的指点,觉得天下没有人能跟张良相比。但是陈平这句话到底起了作用,刘邦就说:“那先生有什么事就说吧。”一番深谈过后,刘邦想,陈平虽然超不过张良,但是也相差无几呀,心中非常高兴。当天就拜他为都尉,陪侍左右,并令他监护诸将,后来又提他为亚将,放手让他好好干。

陈平刚刚归汉,得到这样的礼遇,汉军中很多人注意到他,有些心思灵活的人还送礼物结交他。刘邦的许多部将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小白脸”不服,甚至有将领如周勃、灌婴等,他们酸溜溜地给刘邦打小报告,说陈平只是脸蛋长得漂亮罢了,肚子里未必有货。并列举了陈平的三大罪状:一是品行不端,有“盗嫂”的恶名;二是立场不坚,先事魏又归楚,最后又跑到汉军这边来,叛来变去,很是危险;三是太过贪婪,接受诸将的贿赂还不算,给的多有好脸色看,给的少还故意给难堪。说到底,陈平根本就是一个“反复乱臣”的货色,是不能委以重任的。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本来刘邦是一个非常注重群众意见的人,这样的“小报告”打多了,连刘邦也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判断。为了妥善处理这件事,他先找来推荐陈平的魏无知诘问,魏无知说:“我只是给您推荐奇谋之士,一些品行小节的问题,根本不值一提。”魏无知的回答模棱两可,显然不能让刘邦满意。

他又召来陈平,说:“现在军中都在传你的谣言,我根本不相信。但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王,楚王因为司马卬事迁怒于我。我听说汉王是有见识、有心胸、有诚意的明主,懂得用人之术,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就不远千里来归附汉王,这样做又有什么错呢?”刘邦听了心中疑惑已经减去大半,接着问:“那众人说你收受别人钱财是不是真的?”陈平同样不慌不忙地说:“我来时没有带一丁点楚王赏赐的财物,就是为了表示我归汉的决心,身无分文,所以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大王如果觉得我可用,那就请大王采用;若是觉得不值一用,那我马上把收取的钱财交出来,回家。”寥寥数语,有理有据,刘邦被陈平雄辩的口才折服,心中疑惑尽消。这时陈平自我嘲讽地说:“大王是不是也听闻过‘盗嫂’的谣传,我觉得没有必要解释这种无稽之谈。”刘邦赶紧说:“不用解释,我根本不信那些谣传。”接着向陈平真诚道歉,还提拔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

一波三折,陈平终于得到刘邦的信任和重用。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多次助刘邦脱险,最后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陈平审时度势,终于站对了队伍,成为汉朝开国重臣,辅佐高、惠、文三朝,成为历史佳话。而陈平得以施展才华的关键因素,就是刘邦的用人智慧,他力排众议,不拘小节,重用陈平,体现了他帝王的气魄和宽广的胸怀。相比之下,项羽在用人上存在巨大的缺陷,殷王归汉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大事,而项羽却迁怒平殷的将领,导致陈平归汉。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

第四章 两强相争谋者胜

1。 故作姿态,栈道迷烟惑霸王

汉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终于凭借他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天的江苏徐州市)。裂土分封十八个诸侯王,开始了另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再说刘邦,鸿门宴上依靠自己的智囊团,瞒骗了项羽,作出臣服的姿态,终于化险为夷。项羽倒是不小气,封刘邦为汉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但是项羽并没有兑现当初楚王与群雄定下的约定,没有给刘邦他最想要的关中地区,而是给了他称得上边险地区的巴蜀一带。项羽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项羽这一步棋真是后患无穷,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几个月来,刘邦想来想去,都感到自己窝囊透顶。他回顾一下自己这几年战争经历,更是愤愤不平: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