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熳恿恕

孙权确实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也没有曹魏的霸气和蜀汉的志气,但他有的是对自己的了解。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他知道自己首先得是守成之君,然后才能成为开创之帝。无论是左挪右动也好,徘徊观望也好,他必须尽全力保持大局的平衡,以此保持自己的安稳,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开拓和创新,这大概是东吴的政权比蜀汉多延续了十几年的一个原因。识时务者为俊杰,有自知之明的人,至少不会做一个失败者。

10。 屯田航海

夷陵大战重新划分了三国的疆界,吴蜀联盟的重建使三国力量再次达到平衡,三国鼎立局面进入一个全新的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孙权理智地将主要精力用在开发江南、发展农业和运输经济上。

事实上,早在夷陵之战以前,吴国的骆统就曾上书给孙权,说繁重的征役和赋税使农田荒芜,军民俱困,民间百姓和屯田穷兵生了孩子却无力养活,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导致珍贵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社会难以向前发展。骆统因此奏请孙权寻求解决之计,使剩下的人民有个活路。骆统的奏言切中时弊,孙权深受触动,于是就致力于以屯田的方式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吴国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进行管理。屯田的兵平时种田,战时打仗,屯田的农民只需种田,免除民役。吴国很多地方实行屯田,屯田的军民则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数千家屯兵,而毗陵的屯田农民则有男女数万口。总体来说,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而且采用了牛耕的先进耕作技术。

公元226年,陆逊认为自己的驻地军粮不足,便上表请求令士兵就地屯田。孙权认为这主意很好,不仅同意了陆逊的提议,还将驾车的牛改为耕牛。孙权本人和儿子还下地耕作,以此鼓励士兵屯田。

为了满足农田用水,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公元230年修筑东兴大堤,将巢湖水截流用于灌溉。公元250年,他又修建了堂邑涂塘(今天的江苏六合县互梁堰),还开凿了几条运河,既方便了内河航运,又可作灌溉之用。

此外,孙权还多次调整赋税,夺取荆州后,曾尽除荆州人民的租税,还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

为了适应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他专门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吴国的船最多可达七帆,吴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记载,当时的多帆船可以通过斜移帆面到合适角度的方式充分利用风力。这种方法使帆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惧风浪,速度迅疾,至今还在现代的木帆船上使用,可见当时东吴造船技术的高超。

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后,东吴便扩大了对外联系的范围。公元230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士兵,乘船前往夷洲和亶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和日本。由于亶洲太过遥远,无法到达,卫温一行人只到了夷洲。据《三国志》记载,卫温一行在台湾停留了将近一年,带去的士兵水土不服,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虽然俘获了数千夷洲土著,却得不偿失。但这次探险让吴国人对台湾有了初步了解。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曾在《临海水土志》中对夷洲进行了记载,他说:“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沈莹笔下夷洲的方位和气候都与台湾的情况相符。书中还描述了夷洲的物产,以及山夷居住、饮食、嫁娶、穿耳、凿齿、猎首等习俗,这些情形都可以在明清人关于台湾的著述里得到印证。只是《临海水土志》说到的山顶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时代的台湾已无迹可寻,湮没在久远的年代中了。又说到山夷处于石器时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头、刀斧等。这种情形在明清时代的台湾也消失了,这是由于台湾番族已走出石器时代。

孙权时代的夷洲之行虽然没有收到具体的效益,但它书写了祖国大陆与台湾最初的交往史。从这点来看,具备伟大的历史意义。

台湾之外,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在孙权统治吴国的时代,吴国无论是对内经济发展和对外航运联系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到孙亮(252年—257年在位)、孙休(258年—263年在位)以后,特别是孙皓(264—280年在位)统治的时期,军民备受盘剥,苦不堪言,吴国经济日渐凋敝。

孙休统治时期,有五口男丁的吏家就有三人在外服役,其余二人照旧缴纳限米,连孙休都感到役税太苛重,所以下诏削减一人服役。吏家尚且负担如此苛重的兵役徭役,自耕农户和屯田兵民家里的情况只会更坏。

孙休之后的孙皓是著名的暴君,他的法律更加严苛,赋税更加沉重。吴国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有菜色,屯田军民大批逃亡。吴国的屯田渐被破坏,日趋衰落。

此外,孙吴将领通过世袭领兵制,控制士兵和屯田农民,使许多屯田土地转入私家之手。吕蒙攻克皖城有功,孙权就将浔阳屯田三百人赐给了他。这些情况也加剧了屯田的衰落。在晋朝进攻吴国之前,吴国的经济、政治已经在内部逐渐崩溃。

魏、蜀、吴三个国家,魏国的经济最为强盛;蜀国虽然地少人稀,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井然有序;吴国的经济最不堪一提,尤其在孙皓统治时期,不待魏国来伐,内部已经自行溃败。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在政治上也是强大的,排除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排斥经济作为政治基础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人生的大判断上,其实大同小异。所以,能够将一件小事认真做好的人,必然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人生大事。能够在一件事情上表现卓越的人,在其他事情上也不会表现太差。

第五章 三分归一统

1。 诸葛治蜀

公元222年,刘备在猇亭大败,逃到白帝城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第二年,刘备召诸葛亮到永安宫安排后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托孤”。

永安托孤将蜀国政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刘备为领导人,第二个阶段以诸葛亮为核心领导人。诸葛亮赶到永安后,刘备躺在病榻上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说,先生您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可以安邦定国,完成我们的大业。如果我的这个儿子可以辅佐,请您辅佐他;如果他不中用,请您自行其是。诸葛亮当时泪流满面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是说,臣一定会竭尽全力,忠贞不贰地报效陛下,直至献出我的生命。刘备又要求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

关于永安托孤,历史上向来有不同的看法。陈寿便认为刘备完全信赖诸葛亮,这种境界是古今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也有人质疑说,刘备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并非出自真心,刘备对诸葛亮心怀猜忌,但又不得不托孤于他,于是说出这样的话,把诸葛亮逼到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得不至死效忠。到底是君臣信任的典范,还是厚黑学的先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何况“君可自取”到底是指让诸葛亮自代帝位,还是说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别的儿子中另选一个作为皇帝,都是一个需要斟酌的悬案。真相依然存在于历史的深处,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诸葛亮扶刘备灵柩回到成都。五月,17岁的刘禅即位,史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刘禅登基后,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准许他开府治事。由于蜀汉的地盘基本上以益州为主,所以让诸葛亮领益州牧,就是将全国行政权授予他。所谓开府就是由诸葛亮建立自己的一套办事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相权。此外,刘禅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说,所有的军政大权都交由诸葛亮,刘禅只负责祭祀天地和先人。

这样一来,蜀国的所有军国大事都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只做名义上的国家首脑,蜀汉政权便进入了一个以诸葛亮为首的新的时期,诸葛亮将要继续刘备未走完的路。然而这条路注定山高水长,步步艰辛。夷陵大败不但使蜀汉军事力量大为削弱,而且导致了内部政局的不稳定。

为了稳定政局,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全力对付曹魏,诸葛亮辅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和东吴的联盟。他于223年派邓芝出使孙吴,经过谈判,孙权断绝了同曹魏的关系,重新与蜀汉结盟。此后,吴蜀双方使臣来往不断。减轻了东顾之忧,诸葛亮得以集中精力整顿内政。

蜀汉政权很特别,它像一杯层次分明的鸡尾酒,由三股力量组成。第一股力量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人,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是蜀汉的最高阶层,掌握着国家的主要权力;第二股力量是刘璋留下的人,比如李严等,这股力量居于蜀汉政权的中层;第三股力量是益州土生土长的官员和本地豪族,这股力量处于政权的底层。

这三股力量形成的政权结构当然不会安定,尤其下两层是不服气的。刘备兵败病死白帝城,现在由一个丞相来代行君权,各个阶层都各怀心思,眼睁睁地盯着诸葛亮的一举一动。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有采取依法治国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用公平公正的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才能让不同阶层的人心服口服。

所以在内政上,诸葛亮把严明法纪、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他主持制定了名为《蜀科》的法典和“训励臣子”的八条、七戒、六恐和五惧。在执法的过程中,诸葛亮做到公正公平,不论亲疏,有罪必罚。虽然法律近乎严苛,却不为人嫉恨。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为犯法,被处以重刑,然而陈寿仍然称赞诸葛亮法纪严明;中都护署府事李严和长水校尉廖立违法乱纪被罢官流放,他们两人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仍然为之痛哭流涕。有人说,诸葛亮的法律太严厉,而刘璋善于以恩惠收买人心,让百姓怀念。诸葛亮针锋相对地说,治世当以大德,不以小惠。

在治军方面,诸葛亮同样注重部队的法纪严明,他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部队“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在诸葛亮的调教下,蜀军以弱抗强,在崇山峻岭之中来去自如,“进退如风”,高度的机动力使蜀军屡屡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此外,诸葛亮还精于创作发明新式武器。《三国志》中又写道:诸葛亮总揽军政,“工械技巧,物究其极”。他发明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支箭的弓箭)、甬袖铠帽(强弩都射不穿的铠甲)、木牛流马(其实木牛是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不是演义中的永动机)。蜀军的战斗力很强,与各种新式武器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深通兵法,他推演兵法,作了八阵图。由于演义的夸张和后世附会,八阵图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八阵图就是古代作战时用来隐蔽士兵、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由于蜀国多山,军队习惯在山林中作战,一旦北上中原,就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诸葛亮将《孙子兵法》中的八阵加以变化,做成了“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以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蜀国灭亡后,晋武帝还命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袁准称诸葛亮行军“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

经过诸葛亮的大力整治,蜀汉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罚,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

刘备东征失败后,蜀汉的南部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故。益州郡的土皇帝雍辏彼捞赝犊苛硕猓⑸慷癄櫩绿刂彀⒃綆Q夷王高定等人反叛了蜀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设想“南抚夷越”,把这里建成刘备集团的统治后方。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就选派善于处理民族关系的将军邓芝治理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南中遭逢大乱后,由于刘备才亡,后主幼弱,诸葛亮暂时隐忍未发,做好备农植谷、闭关息民、稳定内政等工作。待得吴蜀联盟恢复,内部政局稳定,平息叛乱的时机成熟,诸葛亮就在公元225年,兵分三路,进军南中。

诸葛亮南征时,参军马谡为之送行,并建议诸葛亮:“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恶,早已心怀不满,他们今天被打败,明天还会反叛,将来您一旦北伐强敌,这些人都将是不安分子。如果将他们赶尽杀绝,既不仁慈,又无法在一时半会儿做到。因此,希望您这次出兵能使他们心服口服,这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部队一到南中,就顺利斩杀了雍辏А⒏叨ǎ匣翊煊嗖考绦钥怪罡鹆痢C匣裨谀现泻苡忻罡鹆帘憔龆ㄈ盟有睦锕樗匙约骸K苊匣窈螅痛潘劭醋约旱木C匣窨春蟛灰晕唬ψ潘担骸耙郧安恢滥忝堑男槭担虼吮鼙蛔ィ衷诳蠢匆膊还绱寺铩V灰盼一厝ィ铱隙鼙ǔ稹!敝罡鹆烈残α耍奔词头帕嗣匣瘛

就这样,孟获接连和蜀军打了七回,回回被诸葛亮活捉。第七次,诸葛亮又准备放了孟获,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从五月渡泸,到七月孟获投降,前后两个月的时间,诸葛亮便顺利地平定了南方。在离开南中的时候,诸葛亮没有留下一兵一卒,而是由当地人治理当地。大家问起原因,诸葛亮解释道:“如果留下我们的人治理,就必须留兵,那么粮草就成了负担,不可;如果留官不留兵,他们必定会忌惮我们的官员,很有可能会作乱,也不可。因此,我不留兵不运粮,双方便可相安无事。”

为了改变南中的落后面貌,诸葛亮派人在这里推广汉族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中后来发展成为蜀汉稳定的后方和财政来源。那里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及其他物资,补充了蜀汉政权的财政和军事之需。

诸葛亮在世时,南中地区一直都很稳定。直到现在,南中少数民族依然对诸葛亮感念不已,还去庙里拜祭诸葛亮。

平定南方叛乱后,诸葛亮便整顿军备,练兵习武,等待时机,大举北伐,以图大业。

历史上,与诸葛亮能力相当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唯有诸葛亮能够高居于历史神圣的巅峰,成为超凡入圣的典范,接受人们的千古膜拜,其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真正化身,他将匡世济民的理想贯彻始终。

当初和诸葛亮怀抱同样理想的人,在黑暗动荡的历史潮流中纷纷舍弃初衷。首倡起义的曹操成了“乱臣贼子”。孙权忽而与蜀汉联盟,忽而与曹魏亲善,为保一己利益早已不惜大义。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不是得意忘形大建豪宅,就是意气行事破坏大计。唯有诸葛亮始终坚守着安邦定国、匡世济民的理想,从隆中的三分对,到坚持吴蜀联盟,再到后来安定蜀国,屡屡北伐,他始终知难而进,步步为营,不弃不舍地向自己的理想努力,从来不曾放弃。

2。 痛斩马谡

练好内功、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就开始了北向伐魏大业。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道堪称千古奇文的《出师表》,表达了统一天下、恢复汉朝的愿望,随后便率部前往汉中。

此次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地是陇右,陇右远离汉中,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里人种彪悍,马匹强壮。战国时,秦国骑兵的战马有五分之一出自陇右,秦帝国正是有了陇右骑兵,才能轻松向西拓展领地;西楚霸王项羽得到精锐的陇右骑兵,创下了三万人马杀退几十万汉军联军的奇迹;汉帝国从这里出征西域,征服国家无数。

掌握陇右,在冷兵器时代,就代表掌握了强大的战斗力。不过,诸葛亮没有将矛头直指陇右,他先派赵云、邓芝为疑兵,虚张声势要从斜谷攻打长安。魏国果然中计,调派大将军曹真率兵进驻郿县,以拒蜀军。将魏国部队调开后,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出了祁山。

魏国只知道蜀国有个刘备,自从刘备去世后,就认为蜀汉无人,不甚提防,所以关陇一带兵力薄弱,防范不严。诸葛亮的十万精锐部队像下山的猛虎一样,气势逼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而降。魏国上下惊动,这才明白诸葛亮的真实意图,火速派出名震天下的大将张郃直扑陇右。当时曹魏的皇帝曹睿自己也移驾长安,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拼命态势。

诸葛亮来到陇西城下,陇西坚守不降,太守在楼上喊话:“你们如果能够阻住援军,断绝陇道一个月,那么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这里。否则,别看你们来势汹汹,最终也只能劳民伤财,前功尽弃。”陇西太守的话点明了此战的关键,城墙坚固,攻不得开,唯一的方法就是截住魏国援军,断绝陇西粮道。街亭是魏军增援的必经之路,将要在这里展开的蜀魏第一场遭遇战就成为决定胜负的一战。

同样,选择谁来对决张郃,便成为重中之重的选择。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派魏延或吴懿这样有经验的大将出战街亭。魏延是刘备看好的战将,吴懿是当时的国舅,但诸葛亮排除众议,选择了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兄弟五人个个都是人才,马良与诸葛亮私交极好,他阵亡后,诸葛亮对马谡也非常照顾。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气过人,熟读兵书,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很是器重,常常把他叫过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马谡对事物确实有过人的见解,比如诸葛亮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就建议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三国时对将领的破格提拔屡见不鲜,所以大家虽然对马谡守街亭有异议,也只好保留在心里了。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街亭虽小,却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去街亭,蜀军必败,还指示他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要把大军驻扎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提出反对意见:“山上远离水源,如果魏军将山围住,切断水源,断绝粮道,我军就会不战而败。”王平是从军中摸爬滚打长大的,人非常有悟性,却不识字。马谡自恃熟读兵书,没将文盲王平的话放在心中。他踌躇满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都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劝也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将大军带到山上。

张郃率五万部队来到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又见四处起火,不战自乱。张郃趁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见街亭失守,知道闯了大祸,都不敢回去见诸葛亮,连夜逃回成都。

听说街亭失守,诸葛亮顿时就颓然了:失去这么个屏障和前锋部队,自己已经不是张郃五万精兵的对手,而魏国的援军正在源源不绝地赶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迁了陇西城附近一千多户百姓退回了汉中。

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第一次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刘备去世后,魏国对蜀汉疏于防守,陇右一带没有战备,诸葛亮出祁山,曹魏举国震惊,三郡不战而降就是证据。就连魏国陇西太守都认为,如果一个月内援军不来,用不着诸葛亮来打,城内人饿也饿死了。遗憾的是,在这么有利的情况下,胜利却与蜀汉擦身而过。此后,更是渐行渐远。

诸葛亮兵败之后,不战而降的三个郡又回到了魏国的手里,只有一个参军姜维投降了诸葛亮。经此之战后,魏国惊异地发现,他们向来轻视的蜀汉居然还有如此大的野心和能量,从此便派大将军曹真常驻长安,专门对付西蜀部队。曹真认为诸葛亮此次受挫于祁山,下次必定会从散关攻打陈仓,于是命令将军郝昭进驻陈仓。从此,雍凉从软豆腐变成了硬骨头,诸葛亮的后几次北伐都被硬生生地挡了回来。

胜利曾经离诸葛亮如此之近,却飘忽远去,缥缈难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错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

回到成都,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马谡在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说:“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