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对了!”王世充高兴地一把拍在地图上,指着青城宫说:“李世民驻扎在这里,这滴蜡油正好落在这儿,而且立即就凝固了,这是天意在告诉我——李世民必然要被困在这里!”

王令之“呃”了一声,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无意滴落的蜡油而已,遇到现在二月的天气,肯定会立刻凝固的。但是追随王世充多年的他,知道这个人迷信的程度之深。王令之看王世充这么兴奋,便顺着他说:“既然天意如此,我们应该怎么破敌呢?”

王世充虽然迷信,但是他在军事谋略上是丝毫不含糊的。“李世民从山西一路而来,一直到青城宫,跋山涉水不说,又是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我们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说着,他问王令之:“你还记得,当年我们是怎么打败李密的吗?”

“突袭他?”王令之试探着说。

“对!”王世充的口气变得非常坚定,丝毫不见刚才那个等待天意降临之人的影子,“要乘他立足未稳之时,就派人出击,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便接受我们的挑战。他刚到洛阳,第一仗是稳定军心的,只要我们一击而中,接下来就会容易得多了!”

说着,王世充命人召集了部将,带领三千轻骑,明天一早便要突袭唐营。

在李世民驻扎在青城宫的营中,他刚刚下马,秦叔宝、罗士信等人便策马赶了上来,一边安排着将士们安营扎寨,一边命人埋锅造饭。李世民看着来来往往忙碌而疲惫的士兵们,问一直跟随在身边的刘弘基:“洛阳那边现在有什么动静吗?”

刘弘基说:“线报说王世充很平静。可能他还不知道我们的行军速度这么快,今天晚上就已经到了青城宫。”

李世民摇摇头:“不,他肯定是知道的。这个人诡计多端,就算不知道我们确切到达的时间,也肯定会做一些准备的。但是现在他这么平静,反倒让人生疑。”

刘弘基说:“这几天来连日行军,将士们都很疲惫。等我们休息两天,一定可以打他个落花流水。”

李世民凝重地看着远处的群山,说:“只怕王世充不会给我们休息的时间。”

两个人正在边走边说,忽然看到远处堆放着一大堆兵器,丝毫没有秩序地堆叠在一起,李世民问:“那是怎么回事?”

秦叔宝说:“将士们太累了,等吃过晚饭再修整兵器吧!”

李世民一听,不悦地说:“对于行走战场上的人来说,兵器就是我们的生命线,现在这么乱丢乱放,如果敌军一旦来袭,我们怎么去迎敌呢?这难道不是送死吗?”回头一看,营房稀稀落落地正在扎起,而营地防线还没有去做,李世民更加生气,对秦叔宝、罗士信说:“现在为了吃饭而忘记布防,等敌人忽然冲进来的时候,就算再多的饭估计我们也都吃不到了!你们还记得当年李密是怎么被王世充给击败的吗?正是乘他吃饭的时候,率军奇袭,让李密措手不及而失利。现在我们又来到了洛阳,难道你们希望这件事重演吗?”

看李世民如此大怒,刘弘基、秦叔宝等都不敢言语,急忙命人停下做饭,全力先去建立营地布防,避免敌军奇袭。

李世民的忧患意识在危急时刻果然起了大用,因为他所思虑的,正是王世充所打算的。第二天天还没亮,洛阳城中便忽然冲出一股奇兵,以迅雷之势来到了青城宫唐军营地。他们远远看到唐军营房稀稀落落,以为他们还没有收拾好迎敌。等策马来到营前,才发现唐军是先布防,再建营。因此,虽然来势汹汹,但未雨绸缪的唐军并没有让他们讨得任何好处,颓然而归。

王世充听了大怒,但是心里也不由得赞叹:李世民虽然年轻,但是却如此谨慎,看来这个人不好对付。正当他思虑接下来要如何筹措之时,忽然听到有人来报:李世民率军来突袭!王世充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李姓小儿,倒是学得快啊!我刚刚突袭他不成,他倒立刻来了一个反扑!这样也好,既然他都来了,那就给他一个教训!”

李世民率领秦叔宝、罗士信等一众猛将,仅以百骑随行,从王世充迎敌的侧翼奇袭而来,希望可以打乱敌人的阵脚。这一招虽然王世充刚刚用过,但是他认为:王世充一心想用突袭的办法来击溃自己,而且又是刚刚突袭失败,必然没有充足的准备,希望可以乘其不备,打个措手不及。

但是,正如同王世充看错了李世民一样,李世民也看错了王世充。他们两个人都低估了自己的对手。李世民率军来到王世充营前,只见营地整齐,阵势森严,虽然唐军从天而降,但一点都没有打乱郑军的步伐,他们依旧井然有序,在部将的带领下迅速给予突袭者以反击。混乱之中,李世民的轻骑部队被冲散,箭矢如雨,一支箭将跟随他征战多年的战马“飒露紫”射中。

眼见李世民落马,郑军一拥而上,企图生擒秦王。幸亏随行部将邱行恭赶来,将李世民救出重围。

这一战,是李世民所经历最为险恶的一战,如果说他曾经在哪次战役中离死亡线最近,那必然是在青城宫。他带领骑兵在如潮水的军中奋力拼杀,骁勇的唐军四次冲散了王世充军队,而训练有素的王世充军队又次次聚拢,依旧形成整齐划一的攻击队形。战斗一直从上午持续到黄昏,王世充下令退守洛阳,李世民对秦叔宝说:“敌军开始撤退,必然会露出破绽,到时候你们便率军追杀而上!”

但是王世充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这支经由瓦岗农民义军整合而来的军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表现出非凡的军事素养。即便是撤退的时候,也是阵脚整齐,让唐军无懈可击。

在城防坚固的洛阳城中,王世充开始慎重审视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开始重新部署自己的战略。两个军事高手警惕地互相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开始了持久的对峙,都不敢有任何疏忽。一向心高气傲的李世民不由得赞叹王世充“治军有方,非凡人”。虽然在青城宫的一战,双方都没有获胜,也没有谁得到好处,但这一战却依旧因其艰险而让李世民印象深刻,在他的战史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一页。

6。 虎牢关之战:一战擒双王

隋末和汉末有很多相似点,最突出的便是三足鼎立的态势。汉末的魏、蜀、吴经历了长期的鼎足之势后才实现了统一。而隋末的唐、郑、夏的三足鼎立之势却只持续了几年,格局便被改变。造成这一局势改变之人,便是李世民,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唐初统一天下的步伐显得格外迅速。而其中最为令人赞叹的,可数虎牢关战役。不仅因为这一战中,李世民以三千多骑大破十万敌军,更因为这一战中,李世民非常高效地实现了一战擒双王的结果,让与唐对峙的两大政权同时覆灭。

在领教过王世充的实力之后,李世民开始了自己最为慎重而持久的一次思索。他在不断寻找着王世充的破绽,希望可以尽快突破,但历时数月而不得。唐军便这样一直围在洛阳城外,眼看着负隅顽抗的洛阳已经饿殍遍野,可王世充却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对于这个对手,李世民忽然生出英雄相惜的感觉,对刘弘基说:“现在洛阳已经粮绝,可是百姓、军队却依旧井然有序,并不见有暴动、投降的人,可见王世充治军治民都是一流好手,这样的人才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可惜了!”

刘弘基说:“元帅不用着急,我们现在已经围困洛阳八个月了,听线报说,现在洛阳城中百姓已经所剩不多了,相信过不了多久,洛阳就要变成空城了。到那时,王世充一定是手到擒来。”

李世民苦笑着说:“你以为就洛阳不好受吗?我们在这里这么久,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人心厌战了。再这么下去,我担心军营中也会出问题的。”

正说着,秦叔宝急匆匆从营外走进来,对李世民说:“元帅,现在营里将士们都在叫嚣着要班师回朝,大家都离家太久,思念家乡,说是想请元帅下令攻城,早夺洛阳,早日班师!”

李世民说:“现在的情形,两军实力相当,就是要看我和王世充谁的军队纪律严明,谁能够扛到最后一刻。此时攻城必然会让王世充找到我军破绽。传令下去,谁敢再言班师,定斩不饶!”

在李世民不得不用强权压制住将士们烦躁的军心时,却传来了一条对唐军甚为不利的消息:夏王窦建德打败了孟海公后,接到了王世充的求救,要率兵十万前来洛阳营救,共同对抗唐军。

这一消息传来,本就浮躁的唐营立刻像开了锅一样。以屈突通为首的部将们冲进了李世民的营帐,恳求道:“元帅,我们现在腹背受敌,将士又疲惫,赶紧退兵吧!”

李世民看了屈突通一眼,并没有说话。屈突通作为唐军名将,在军营中非常有威信,他现在站出来说出“退兵”,说明很多将领都是这么希望的。而原来不敢言明的那些人,也都纷纷站在屈突通一边,力劝李世民退兵。

但这一切,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他问秦叔宝:“你认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秦叔宝说:“王世充在洛阳城中坚守不出,我们已经围困了这么久了,看来一时半会儿不能拿下。而窦建德刚刚在和孟海公的战役中打了胜仗,这一次挟带锐气而来,我军现在被围困在他们之间,正如屈将军所言,是腹背受敌。所以……”

李世民说:“你也认为我们应该撤兵,避开窦建德的锋芒?”

秦叔宝说:“是!英雄以识时务为先,元帅请三思!”

李世民问:“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

“臣以为,我们现在不能撤退。”忽然,站在营帐左侧的偏将郭孝恪低声说。李世民一听,微笑着问他:“为什么现在不能撤退?”

郭孝恪顶住屈突通等人不满的眼神,向前一步说:“现在洛阳城中王世充的部下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只是因为被我们围困太久,缺少粮饷,才困守孤城。窦建德率领的夏军和他们一旦会合,粮草相济,他们一定会全力反扑,到那时候,我们要再战恐怕就不容易胜了。”

李世民点点头,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王世充一旦重新站起来,敢问营中有谁能有把握再打倒他呢?如果他们会合了,那么统一大业将要遥遥无期了!”

诸将听了郭孝恪的分析,又看李世民态度这么坚决,都不敢再说什么。李世民接着说:“现在,王世充就要被我们打败了,窦建德在这个时候又来了。我不认为这是腹背受敌,反倒觉得这是上天给我们机会,让大唐可以将他们双双击倒!这样的好机会,我怎么能错过呢!”

大家为李世民的豪气所感染,不由得也热血沸腾。屈突通问:“那元帅有什么好计策呢?”

李世民说:“我们首先要确认的一点,便是窦建德和王世充是不能会合的。所以现在我军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继续围困洛阳,让王世充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其次,便是拦截窦建德,让他不能到达洛阳。而现在的重点,不是洛阳,而是窦建德。”

看众人对这一提议似乎还存在疑虑,李世民便接着解释:“洛阳虽然城防坚固难攻,但经过这几个月的围困,王世充已经兵疲粮尽、上下离心了。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着急强攻,只需在这里坐等下去,便可以将他收服。”

屈突通说:“但是现在,窦建德刚获得胜利,又亲率十万大军,我军步兵、骑兵加起来也才五万。又因为远道久驻,也已经疲惫不堪了。元帅不要只看到王世充兵疲粮尽,我军的情况也已经濒临此境了。”

李世民说:“窦建德虽然新败孟海公,士气很高,但不能忽视他们骄傲疲惫。况且他们跋山涉水,远道而来,我军坚守在这里,前方虎牢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窦建德想要尽快得手,也不容易。现在,不管是我们要坚守抵抗,还是想速战速决,都有优势。如果两方会合,其势必强,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

屈突通还想再说什么,李世民坚决地说:“我意已决,大家都不用劝说了!从现在开始,屈突通和秦叔宝率兵继续围攻洛阳,郭孝恪等随我抢占虎牢关,力拒窦建德!”

经过一番部署之后,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轻骑,迅速来到窦建德到洛阳的必经之地虎牢关,打算利用虎牢地势之险,用千余人来对抗十万夏军,这也许是李世民所经历的兵力最为悬殊的一场决战,但已经成竹在胸的李世民却依旧信心满满。

李世民刚到虎牢关不久,窦建德的军队便到了。双方安营扎寨,互相虎视眈眈。李世民看窦建德军势严整,士气高昂,便闭门不出,任凭他们怎么叫骂,也不应战。他对郭孝恪说:“现在对我们来说。不是最佳的时机,等他们骂累了,我们再出营去战。”

郭孝恪说:“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世民说:“我们现在只有三千余人,但也不用惧怕。打仗最重要的是军心,我们不一定能杀多少个敌人,但只要扰乱了他们的军心,就可以获胜。你就静待我的安排吧!”

夏军叫骂了一天,而唐军却坚壁不出,等到下午时,夏军一个个都变得疲惫,放松了警惕。李世民对郭孝恪说:“我们的机会来了!现在,你率三百人马到阵前引诱敌军,等到夏军出击的时候,我便带着三千轻骑,乘他露出空隙,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夏营。众人不需要杀敌,只需要将他们驱赶开来,然后沿途不断插上大唐的旗帜,直逼窦建德主帅大营。窦建德一定没有料到我军会突然出击,而且还直捣帅营。到那时,夏军大乱,定能生擒窦建德!”

众人依计行事,郭孝恪率三百骑,引得夏军将领出营追杀。李世民乘机带兵杀入敌营,利用骑兵优势,像一把尖刀直插窦建德帅营。夏军还在发愣之时,李世民已经杀到了窦建德的帐前。混乱之中,唐军大旗招展,夏营后续部队不明就里,以为前面都被唐军占领了,又加上潮水一般奔亡撤退的将士,夏军军心大乱。

李世民的速战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了夏军的指挥,又利用插唐军大旗、冲散敌军等办法,引起敌人的惶恐,让他们在慌乱中不能辨别。正在和诸将议事的窦建德,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便发现自己军中已然大乱。此一役中,真正被唐军斩杀的夏军不过三千,而投降者却逾五万,另有数万人慌乱之中逃跑。可以说夏军并不是被打败,而是完全被扰乱致败。

窦建德兵败后,王世充慨叹大势已去。李世民不仅以少胜多,而且使用围困洛阳、打击援军的办法,一箭双雕,一次将郑、夏两个政权击垮。在与王世充对峙数月之后,李世民本身的处境并不理想,但他依然可以力挽狂澜,顶住压力出兵虎牢关,以当时士兵疲惫、兵力悬殊的情形来看,想要获胜简直是痴心妄想。然而通过巧妙的安排,李世民创造了这一奇迹,虎牢关之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传奇之作。

7。 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得洛阳

在和窦建德、王世充的长期对抗之中,李世民表现出了一个军事统帅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理智决策的特点。唐军远征洛阳长达数月,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调动十足的战斗力,给予敌人以灵敏的反击,显示出他在治军方面不可小觑的能力。除此之外,李世民更巧妙运用心理战术,以少搏多,兵不血刃便得了洛阳,表现出他不仅是一员猛将,更是一位善于运筹谋略的军事家。

在擒获了窦建德之后,李世民深知此时的唐军战斗力已经快到达极限,原本就有怨言的将士们就快要承受不住战争的压力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怒气就会爆发。虽然精于治军,李世民肯定可以掌控局势,但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过于疲惫。

此时的洛阳城,经过了长期的围困孤立,又成功拦截了前来救援的夏王窦建德,李世民深信城中肯定是一片慌乱的。但是如何将这一战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让一切可以快速、轻松地结束,也成了他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他叫来负责攻城的屈突通和李元吉、秦叔宝,询问攻城的进度。

屈突通汇报说:“连日来不断攻城,王世充还是紧闭城门,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军行军总管卢君谔,在前两天攻城时被杀了。”李世民凝重地听着,对秦叔宝说:“现在将士们的情况如何?”秦叔宝一脸疲惫,说:“新获大胜,将士们都很兴奋,但是也很疲惫。”

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正是这样一个难题。洛阳破城是迟早的事,但他希望可以破得更快一些,而不要让唐军过于疲惫。

李世民命人将俘虏绑上来,不一会儿,夏王窦建德、夏军谋主长孙安世和从洛阳前去求救的王世充的哥哥王琬便被绑了上来。看着眼前三个垂头丧气的俘虏,李世民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他带着一丝嘲讽的口气问窦建德:“你曾经抓走过我的皇妹,但是后来又送回来了。我以为我们以后就可以和睦相处了。而孟海公、徐圆朗这些人的地盘你逐一吞噬,我大唐也没有丝毫干涉。你就乖乖地做你的夏王多好,为什么又要听信王世充的话来救洛阳,与我为敌?”

窦建德曾经也是一代枭雄,但如今做了败军之将,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李世民的话中极尽嘲讽,但他无言以对。李世民见他不说话,便接着说:“你看看你,救洛阳不成,反倒使自己被俘了。我真的很奇怪,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窦建德深知自己已经大势不再了,两眼一闭,颓然地说:“我是怕公子以后还要远道跋涉去伐我。现在我自己来了,岂不是更好吗?”

此言一出,李世民、屈突通、秦叔宝、李元吉等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夏王居然说出这种没骨气的话,不能不说是他彻底败服了李世民。看到窦建德这么颓丧,李世民忽然计上心头,问他:“那我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和你的老朋友见上一面,你可愿意?”

窦建德不明其意,疑惑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不由他回答,已经命人将三人绑上囚车,押赴阵前。秦叔宝等人忙问:“主帅这是何意?”

李世民说:“现在王世充在洛阳,兵疲粮尽,靠的就是他心里那一股力量。既然是这样,我又何必再让将士们去冲锋死伤呢?我只需将他心里那股劲儿连根儿拔掉,洛阳城必破!”

屈突通问:“可是我们要怎么拔掉支撑他的这股劲儿呢?”

李世民指着摇摇晃晃正被赶往营外的那三辆囚车说:“这三个人,可以证明我大唐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只要王世充了解了这一点,难道还怕他不降吗?”

李世民一边说,一边策马赶上了囚车。一行人来到营前,李元吉命人前去喊话,让王世充来见见老朋友。

不一会儿,洛阳城头上便有一群人隐现,正是坚守城池的郑王王世充。他站在城楼一看,窦建德和王琬都被俘虏,绑在囚车里。想到窦建德本是来帮自己,却被李世民擒拿;又看看自己出城求救的哥哥,也被五花大绑。李世民用兵如神,果然不是吹嘘。现在还有谁能救洛阳呢?想到这些,王世充不由得泪流满面,大声慨叹:“建德兄,我负了你啊!”

李世民遥望洛阳城头王世充的惨状,对于自己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他让人将窦建德、王琬都绑到牢房去,唯独留下了长孙安世。

长孙安世本来是窦建德手下得力的助手,从他起兵就一直跟随在左右,但因为他与王琬是旧交,所以在王世充被围之后,王琬向他求救,由他引荐见到了窦建德。这一次被李世民战败,长孙安世以为自己命已不保,万分悔恨出兵救郑。现在又见李世民单独留下了自己,后背便开始冒冷汗。

正当他忐忑不安之时,李世民慢悠悠来到帐中,对他说:“有句古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吧?”长孙安世一听,更加紧张,以为李世民果然要对自己下杀手了,额头已经变得汗津津的。

但是李世民却忽然话锋一转,对他说:“你虽然身处覆巢,但能不能活,全在我一句话。这个道理,我想你一定明白的。”

长孙安世感觉到了自己的生机,忙点点头表示认可,等着李世民说下去。只听李世民说:“我现在要给你一个任务,只要你能完成,我就可以保你不死。”

只要能够保命,此时的长孙安世有什么不能做的呢?他忙问李世民:“元帅要让我做什么,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李世民笑着说:“你不需要赴汤蹈火,我只是要你进洛阳城中,为我游说王世充。”

长孙安世疑惑地问:“王世充乃一代枭雄,我怎么游说得了他呢?而且元帅为什么要让我去?”

李世民说:“你是最适合的人选,因为你是直接参与了我和窦建德之间战争的人,从他如何部署,到他如何失败,你最清楚。而我要你做的,并不是劝说,而是去告诉王世充这个过程,跟他讲讲在虎牢关,我唐军是如何大败窦建德的。”

长孙安世一听,原来自己的任务这么简单,急忙磕头领命。李世民让人带他到营前,送他进了洛阳城。刘弘基奇怪地问:“这个长孙安世本是窦建德的人,让他去游说,会有用吗?”

李世民笑着说:“你就放心吧,今天我先让王世充看一看窦建德的惨状,给他展示一番我在虎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