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0。 神武雄略却美志不就

五代时期最为人所推崇的一代君主,可以说非周世宗柴荣莫属。他一生励精图治,南征北战,无论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本是郭威内侄,却以养子的身份登上了后周帝位。在继位之初,柴荣便立下誓言: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但天不作美,一个有能力有愿望致乱世以太平的皇帝却英年早逝,《旧五代史》对他予以最高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英主”,但遗憾的是“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病逝,按照他的遗言,让晋王柴荣在郭威的灵柩之前继位,成为后周新帝。但是他刚刚称帝不到十天,就遭遇了来自北汉的巨大危机。

北汉世祖刘崇对于后晋皇帝石敬瑭可谓佩服之至,即便他卖国求荣被大家所鄙夷,但刘崇依然觉得石敬瑭借力契丹是一个很明智的举动。因此,他很希望可以效仿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兵力,南下将强大的后周推翻。适逢郭威逝世,柴荣刚刚登基,刘崇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向契丹借兵,率领枢密使王延嗣、司天监李义以及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等人一起,以张元徽为先锋,亲自统兵南下,直奔潞州而来。

刚刚坐上龙椅的柴荣,还处于为郭威戴孝阶段,急忙命令诏义节度使李筠拦击。谁知道刘崇来势汹汹,居然大破李筠军队,将其逼退到了上党郡。北汉和契丹联军顿时声势大振,大有一举消灭后周之势。

柴荣得知这个消息后,对众大臣说:“现在刘崇率领着契丹联军犯我边境,无非是欺负我刚刚继位,如果这一次让他得逞,那么以后恐怕就再难振声威,所以我决定亲自率兵出征!”

对于这个提议,大臣们立即分成了两派,以冯道为首的反对派纷纷劝诫道:“刘崇这次来,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扰乱我们的军心和民心。只要李筠整顿一番,一定能够将他击溃。陛下刚刚得到天下,时间还不长,人心还不稳,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柴荣说:“刘崇这次来,只不过是趁着我父亲新丧,如果我们显得软弱可欺,那他一定会更加狂妄。这次他联合了契丹大军前来,想必是抱着侵吞我大周土地的愿望。既然他能亲自领兵犯我,为了大周山河,我又为什么不能亲自率兵将他击退?”

冯道其人,是五代时期的官场典型,他一生侍奉了多个不同朝代和姓氏的皇帝,从石敬瑭到郭威,他都可以居于高位而不倒,皆因他为人圆滑老到,根本没有原则,每次有了新的武将夺权,他都会率领百官大开城门前去迎接,所以他总能在新朝中以功臣自居,可谓是官场不倒翁。柴荣对其品行并不赞赏,无奈郭威倚重他,只好一直让他在朝中为官。这一次冯道居然不识时务,坚决阻拦,柴荣十分愤怒,便对他说:“以前唐太宗在平定天下之时,每一次征战都是亲自率兵。而我为什么要在京城之中苟且偷安?”

冯道说:“陛下怎么能拿自己和唐太宗比较呢?”

这句话让柴荣很不高兴,说:“难道我比不上唐太宗吗?刘崇和契丹只是乌合之众,为了我大周的财富而来。如果我率兵出击,一定可以像大山一样将他们压倒!”

冯道对这位新任的皇帝显然不放在眼里,居然出言讽刺说:“陛下怎么会变成大山呢?”

此言一出,柴荣大怒。幸亏主战的大臣王溥站出来说:“刘崇军队压境,而李筠初战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心不稳。先帝刚逝,大家对于局势都没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作战的时候不能全力以赴。如果陛下可以亲征的话,一定会大大鼓舞士气,到时候,战败刘崇指日可待。”

柴荣听了王溥所言,又愤愤地看了冯道一眼,说:“我正是此意。立即命令天雄节度使符彦卿和义成节度使白重赞等人率兵前往泽州,支援李筠。”他自己则立即率兵从开封直奔泽州而去。

一心想要击退刘崇的柴荣一路疾驰,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泽州,他能率军亲征让刘崇非常意外,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放着安逸的龙椅不坐,却愿意坐在颠簸的马背上。

两军在潞州以南的高平相遇,柴荣带领着军队强攻北汉和契丹联军。刘崇命令主将张元徽迎战,而契丹援军将领杨衮却对他说:“现在敌人的部队刚刚到来,士气还很旺盛,我们应该等一等再出战。”

刘崇却说:“现在他们的军营还没有扎稳,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好机会。你既然不愿意出兵,就不要再多说了,且看我如何战胜敌人。”

杨衮对于刘崇的口气非常不满,而刘崇却对左右的王延嗣和李义说:“我看以我们汉军的实力,就可以将周军击败了,这一次请了契丹军队来真是多余。今天我不仅要击败周军,还要让契丹人对我们佩服!”

杨衮见他这么说,便领着自己的军队后撤,做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决意不愿参与到战斗当中。

北汉营中刘崇志在必得之时,柴荣在后周军中严密布置着攻防的阵势。他对诸将说:“我军虽然在人数上稍逊于对方,但这不能说明什么。战争最重要的是士气,只要我军士气高昂,一定可以将刘崇赶回太原去。”

诸将对于皇帝御驾亲征感到非常受鼓舞,符彦卿说:“敌人虽然来势汹汹,但各有所图,契丹军队和汉军各为其主,难免离心。而我军却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众将士都愿意誓死一战。”

柴荣点点头,开始战斗部署。他派大将张永德从左翼直攻,而符彦卿迂回绕到敌后,让白重赞从右翼进军,对北汉军队形成包抄之势。为了鼓舞士气,将在上一次战斗中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人绑到营前处斩,柴荣对众将士说:“国家安危在此一战,我誓与众将士共存亡,不败汉军绝不回朝!”说完便挥剑冲在最前面,直奔汉军阵营而去。

众人受到了鼓舞,时任后周宿卫将的赵匡胤大声喊道:“我主处境危急,我们做将士的怎么能不誓死保护呢!让陛下和敌人交战,还要我们做什么?”于是拉弓射箭,一连射中数十名敌军。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皆浴血奋战,决意拼死击退汉军,个个以一敌百。

这一次发生在北汉与后周之间的高平之战使刘崇损失惨重,虽然在此之前,北汉的军队数量占据优势,但他没有想到柴荣会御驾亲征,而后周军队在他的领导之下如此英勇。北汉主将张元徽在此次战斗之中殒命,刘崇被团团包围,原本以联军的名义前来救援的契丹将领杨衮见后周军队如此强悍,又对刘崇轻视自己抱有怨恨,因此也不愿相救,径自撤退了。最终这场战斗刘崇大败而归,北汉军队尸横遍野,仅余万人得以南归。

柴荣凯旋之后,将曾经阻拦自己的冯道派去为郭威修建坟墓,而对战斗之中表现英勇的符彦卿、赵匡胤等人重重嘉奖。经此一役,柴荣不仅表现出坚决无畏的帝王气魄,更为后周的安定开创了良好的局面。高平之战后,柴荣发现了后周军队建设的弊端,开始从各地提拔精兵强将,组成一支具有强悍战斗力的禁军,这支队伍在后周接下来的战斗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与后蜀、南唐的战争之中夺得了大片领土,更从契丹的手中夺回了宁州、瀛州、莫州共计十七县,取得了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交战的最好成绩。

周世宗一生的文治武功,堪称五代君主第一,他也被尊崇为五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俭朴,诚心纳谏,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在税收、吏治、法律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大周刑统》等法规是五代时期最优秀的法律规范,对于后世的《宋刑统》等均有重大影响。柴荣还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对大运河、黄河、汴河等河流进行疏通,从而使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代时期佛教兴盛,柴荣大胆地毁佛铸钱,对寺院和僧人都加强了管理,使六十万人还俗,不仅减轻了国家负担,也增加了劳动力。而他也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干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使后周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在与契丹的战争节节获胜之时,他却因病于三十九岁的壮年逝于开封。虽然美志不就,令人惋惜,但他所建立的基业为后来北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然无愧于一代英主的美誉。

第二章 黄袍加身

1。 闭城拒父:忠孝难两全

在后梁太祖朱温结束了唐王朝的统治之后,历经五十多年的战乱,中国北方中原政权交替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中央政权的实力终于在周世宗柴荣的手中获得了急速的发展,开始储备统一的能量。后周世宗本是胸怀大志的一代君主,但无奈英年早逝,未能将这个愿望实现。但历史的脚步并未因此停住,统一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既然周世宗无法扮演这个角色,那么势必会有另一个人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北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便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赵匡胤本来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赵弘殷也是一位将军,跟随后周世祖郭威南征北战多年。他自幼便熟读兵书,成年之后本来有志于战场之中建军功,因此投身军伍之中。柴荣在登基之初与北汉刘崇所发生的高平之战,赵匡胤作为一名宿卫将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获得了柴荣的嘉奖,从此对这个年轻人格外关注。这场战斗中,因樊爱能、何徽的临阵脱逃而将柴荣置于危险之境地,此时赵匡胤一声怒喝唤起将士万丈豪情,拼死杀出重围,不仅救出了柴荣,更一鼓作气势如猛虎般击败了北汉大军。如此勇将对比何徽等人的畏缩,更显得难能可贵。

对于年轻的赵匡胤来说,遭遇战争是他的机遇。因出身军伍之中,又身处乱世。想要建立功业只能是在战场之中。高平之战后柴荣对他非常赞赏,回朝之后不久滁州又发生叛乱,守将皇甫晖拥兵自重,企图自立。赵匡胤主动请战,柴荣见他意气风发,令他领兵六万前去平定。

挥兵从清流关来到滁州之后,赵匡胤发现皇甫晖已经立志要拼死抵抗了。滁州本有护城河,但是皇甫晖眼见赵匡胤大军压境,居然断桥死守。他自己也不打算再出城,而周军也没有办法攻进城中去。这种相持之势短时间内都无法破解,虽然周军急于进攻,但根本无路可循。原本打算使用疲兵之计,让滁州城内给养耗光,但两军相对已逾一月,皇甫晖依旧不为所动,倒是周军的给养快要用完了。

出营巡查后回到军营,赵匡胤对一直跟随自己的谋臣赵普说:“看来这一次皇甫晖是打算拼死抵抗了,他断桥之后我们无法渡水。这些年来战乱不断,各地的城池都是加固修建,想要强攻是万万进不去的。”

赵普说:“皇甫晖深知自己这一次逃不过将军的刀下,所以才会想出这种办法。我们围困滁州只能是拖延时间,但是因为城中必定储备了不少给养,所以他是不怕的。”

部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对此不屑一顾地说:“皇甫晖是最后的挣扎,只要我们搭桥过河,肯定能将他手到擒来。”

赵普说:“两位将军所言不差,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搭桥过河呢?”

这个问题也是本次战斗的关键所在,赵匡胤在帐中来回踱步,忽然看到墙脚的一堆箭镞。他问王审琦:“现在军中箭矢准备得充足吗?”

王审琦回道:“这次出兵,因为想到可能要强攻,所以准备了很多。”

赵匡胤击掌道:“这就好办了。滁州的兵力储备向来就不强。箭矢适合远攻,我们就用它来压制住皇甫晖,让他不敢出城,然后快速搭桥,定能在一夜之间攻进城去。”说着,他便部署王审琦带人组建箭队,而石守信等人开始伐木建桥。等到天一黑,王审琦率兵出营,以箭雨之势对滁州城头一阵猛攻,让皇甫晖不敢出营。而石守信乘机连夜将已经准备好的木料运到河边。

第二天天一亮,皇甫晖来到城头一看:城下已经遍布了周军搭建的桥梁,护城河的壁垒荡然无存。赵匡胤策马来到营前,对他喊话:“河防已失,我已经备好滚木,不消半日就可以将滁州拿下。你是自己出城受降还是让我攻进去,皇甫将军可以自己选择。”

皇甫晖见周军如此神速,早已心灰意懒。只好对赵匡胤说:“滁州已经成为赵将军囊中之物,但我只求可以饱餐上路,就请将军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三军都吃饱了饭,我们再决一死战吧!”

对于这种奇怪的请求,赵普、石守信等人都疑惑地看着赵匡胤,不知道皇甫晖葫芦里在卖什么药。可赵匡胤却哈哈一笑说:“我们曾经同朝为官,看在以前的情分之上,我就给你时间。但是你谋逆之罪不可恕,为大周皇帝效命是我的职责,刀下必然不会留情。”

虽然军中对赵匡胤这个决定非常奇怪,但主将有令只能听从。临阵之下却不杀敌军,反而给对方吃饱喝足,一方面是赵匡胤信心满满,对于拿下滁州志在必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他的仁义,同时给滁州城中的将士们造成了心理压力。赵匡胤深知攻克滁州只是早晚的事,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抵抗力。

在皇甫晖修整好之后,赵匡胤下令攻城,失去水防的滁州已经无法抵抗周军,赵匡胤挥兵而进,将守将皇甫晖生擒。

在派出赵匡胤之后,周世宗柴荣眼看他逾月未归,不免也开始担心起来。毕竟赵匡胤只是一个年轻的将领,作战的经验并不十分丰富。这一次滁州久攻不下,万一助长了皇甫晖的气焰,引起其他地方节度使的野心,那就不好办了。因此,柴荣又派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带领一万兵马前去支援。谁知赵匡胤围城用了一月,而改变策略之后,在几天之内便攻城成功。

赵弘殷所带领的援军到达滁州之时,赵匡胤已经进城俘虏了皇甫晖。而赵弘殷因为不放心赵匡胤,因此日夜兼程,积劳成疾,等他到达滁州时正值半夜。他命人前去滁州城门前喊话,让守城卫士开门。

赵匡胤听到报告说自己的父亲率兵来援,并且已经兵临城下,却忽然眉头一皱。赵普忙问:“老将军前来援助这是好事,为什么将军反而不悦呢?”

赵匡胤说:“夤夜开城,本来就是大忌。更何况现在他又是率兵而来,如果我此时贸然开城,必然让陛下觉得我不够沉稳谨慎。”

赵普说:“虽然道理是这样,可是城外是您的父亲啊,而且听说老将军还在病中,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赵匡胤摇摇头,说:“对我而言,城外是我的父亲。可是对陛下而言,我们都是将领而已。所以,不管是谁来,我都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定。”

赵弘殷在城外等了许久,还不见城门打开,甚为疑惑。只见赵匡胤突然出现在城头,他忙喊话:“为父率援兵前来,我儿快快打开城门。”

赵匡胤对城下打着火把的赵弘殷说:“父亲远道而来,沿途辛苦!但军中有令:半夜不能开城。你我虽然是父子,但守城是君王交代的事业,既然效忠我主,就只能以军令为先,忠孝难两全。就请父亲城外休息,待到天明一定开城相迎。”

赵弘殷对于他的一番对答虽然有些意外,但是想了一想,笑着接受了赵匡胤这个决定,在城外安营休息。第二天,赵匡胤开城将父亲迎入城中请罪,赵弘殷扶起他,说:“谨慎行军,你做得非常对,又何罪之有呢?”

经过此次滁州之胜,柴荣对赵匡胤更加另眼相待。他对宰相范质说:“赵匡胤不仅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奋力厮杀,还很有智谋,真是难得的将才!”

范质又将赵匡胤闭城拒父的事汇报给柴荣,柴荣听后大喜:“虽然是父子,但在军国大事面前依然以军令为先,这样理智的将领现在实在难得啊!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这个人绝对值得信任!”

在赵匡胤班师回朝之时,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自来到开封城外十里劳军,迎接他凯旋,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并与赵匡胤并辔入城。

通过几次扩张和镇压的战役,赵匡胤的军事才能逐渐获得了柴荣的肯定,而对于乱世之中的君主而言,忠诚是他们最为注重的品质。因为自身的权位正是通过武力夺权而得,因此他们生怕会有后来人沿着自己的足迹,做出一样的谋逆行为。这一点对于一直立志于战场建功的赵匡胤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恰如其分地掌握机会,适时地展现了自己这方面的品质。赵匡胤在善于领军打仗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政治才干让他获得了非同一般的信任,在周世宗的提拔之下平步青云,迅速地开始掌握朝中军政实权,成为后周朝廷之中的当权派。

此时的赵匡胤也许内心并无建国称帝的野心,但是手中逐渐膨胀的权力无疑为他日后野心的增长和实现提供了契机。

2。 赢得信任:周世宗的父子情

身处乱世中,变幻莫测的世事往往让人难以把握,因此也造就了许多阴差阳错的事情。周世宗柴荣本身的经历便是世事无常的最佳例证。

柴荣的姑母本来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妃,庄宗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推翻之后,仁厚的李嗣源并未将其妃嫔杀害,而是遣归。柴氏在归家途中路遇大雨毁道,只能宿于驿馆,谁知道却和郭威不期而遇。两情相悦之下,便嫁给了郭威。郭威在后汉隐帝刘承祐的逼迫下起兵举事,其子嗣都被刘承祐杀害,只有内侄柴荣跟从在身边,柴氏便让郭威将柴荣收养为义子。郭威逝世之后,柴荣便继位成为周帝。

柴荣本身具有出众的军事、政治才干,获得了百官的拥戴,继位之后励精图治,为了让后周的国力和版图进一步提升扩大,做出了非常辛苦的努力。无奈他虽然做了皇帝,可他的亲生父亲却只能做他的臣子。

柴荣之父柴守礼本身便是个不学无术之徒,依仗着家族势力横行乡里。谁料他的妹妹居然阴差阳错做了后周的皇后,更没有想到他的儿子居然做了后周的皇帝。喜从天降的柴守礼愈加跋扈,虽然在朝中担任着光禄卿的重要职位,却不谋其政,每天只是饮酒作乐,仗势欺人。在京城之中,人人提及光禄卿柴守礼都会色变,朝中大臣不敢惹他,普通百姓更是避之不及,以“十阿父”呼之。

柴荣继位之后,不仅四处征战,与后蜀、南唐等南方诸国不断发生战争,扩大了后周的版图;但是他最期望的便是将契丹赶出中原,夺回幽州等领土。因此积极调整内政,希望可以快速提升国力,大刀阔斧进行了很多改革。这其中有两项惹起了民怨沸腾,其一是将城中墓地全部迁至城外,让死人给活人让路;其二便是著名的毁佛铸钱。

为了逃避兵役和赋税,也因战乱频繁,五代时期佛教兴盛,很多人都出家为僧,各地大肆修建庙宇,铸造佛像,浪费了很多金属。柴荣下令拆毁庙宇,将佛像熔化铸造钱币、武器,引起了国内大震动。宰相范质对柴荣说:“国人多信佛,陛下此举必然会引起民怨,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动乱。”

柴荣却坚持说:“现在国难当前,大敌没有平定,国土还在分裂中,可是却将那么多钱财拿去修建庙宇。那些想逃避兵役的人都出家为僧侣,不事生产,这都是不必要的浪费。我这么做是为了千秋万代。”

范质说:“但是您这么做会遭到大家的责怪啊!难道您就不怕惹怒了佛祖吗?”

柴荣苦笑着说:“佛家有言说:如果有益于世人,手眼都可以布施。如果真的是这样,区区一个铜像算得了什么呢?让佛祖贡献出一个铜像,就可以铸造很多钱币,也可以增加很多武器,这是利国利民,我想佛祖不会怪罪。至于你说的责怪,我这么做的好处现在大家还看不到,那就让大家非议好了。等到将来,一定会有人理解我的做法。”

已经被升任为右仆射的赵匡胤说:“国家制定的各种策略,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是为了让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苦心如果得不到理解,那么只能说是百姓愚钝。为了配合他们的愚钝,难道就应该放任自流吗?这样做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范质、王溥等人知道自己再劝说也不会改变柴荣的决定,只好无奈地对视一眼。众人正在商讨之时,忽然有内侍进门来报:“光禄卿柴守礼在闹市杀人,已经被通报到官府了!”

柴荣大吃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柴守礼在酒馆之中饮酒作乐,在半醉间居然无故将人杀死。身为光禄卿而无视法纪,并在闹市中引起了众人的惶恐,遭人围观。刑部和大理寺卿只好先派人将其收押,然后立即将消息汇报给了周世宗。

正在为了商讨政策决议而绞尽脑汁的众人,听到这一消息不由得都皱紧了眉头,看着柴荣,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刑部侍郎王宴等人已经随后都来到殿外,等候听取柴荣的处理意见。

看到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样子,柴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我年少离家,十五岁便跟随义父上战场,多年在外,不能膝前尽孝。执掌国家之后,希望可以给父亲一个安逸的府邸,让他好好享一番清福,谁知道却总是惹出这种事来。”

以正直敢言闻名的王溥朗声说:“陛下孝心固然可鉴,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以前光禄卿虽然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