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在平原国待了大约一年(初平三年到初平四年),这期间发生了两件相当有趣的事,可以用来观察刘备早年的发展。

诸侯之道

约莫在刘备担任平原相不久后,有一天,平原城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名武官,生得高大英挺,猿臂虎身,颔下一缕黑直长须结辫扎在脑后,气度不凡。他乘马带甲,身上背着弓箭,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只见他来到门前,对城上守兵大声道:“东莱太史慈,奉北海相孔融之命,特来向刘府君求援!”

刘备此时应该还不知道太史慈何许人也,但一定知道孔融,所以他立刻下令召见,太史慈也不多废话,便将事由娓娓道来。

原来又是黄巾军惹的祸。

却说黄巾军在冀、兖二州被官军击败后,只能回流至青州,在管亥的率领下,再度入寇北海,北海相孔融亲自领兵出剿无效,反被敌军围困于都昌县,至今已有十余日,情况甚是危急。太史慈本来不是孔融属下,只因孔融常常资助他家,这才犯险孤身进入围城,自愿为孔融讨救兵。

太史慈对刘备道:“我,太史慈,东莱鄙人,和孔北海非亲非故,非朋非党,只是为了道义,甘愿为他分灾共难。现在管亥为乱,北海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府君您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大人才特别派我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来向府君您求援,现在孔大人在围城中引颈盼望,北海一地存亡,就看您的一句话了。”

刘备听完太史慈这番正气凛然的言辞,不由得感慨万分,于是说出了他自“乘华盖”以来第二句历史上有记载的话:“想不到孔北海还知道世界上有个叫刘备的人啊!”

刘备毕竟是当大哥的,废话少说,当下便调精兵三千,由太史慈率领回北海平乱。黄巾军见有援军到来,立刻便撤了,北海之围遂解。

读到这里,列位大概会觉得刘备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似乎缺少诚意,既然要救就应该亲自领兵去救,怎么会出兵不出面呢?这似乎有悖他做人的原则。

这倒是冤枉了刘备,汉朝当时有“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的规矩,刘备既然身为平原相,便不能率军离开平原境。虽然这规矩后来被一破再破,但至少目前为止,刘备应该还是放在心上的。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刘备对太史慈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件事:

第一,他当时还是个名声不显的小角色,因此对于孔融会找他求援感到无比惊讶。

第二,他出兵的理由似乎并不是为了救国讨贼,也不是太史慈所说的仁义道德。他之所以出兵完全是因为孔融这个大人物瞧得起他,给足了他面子。在受宠若惊之下,他便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以上两条意味着,此刻的刘备急欲成名,很需要面子,需要到他可以忘记一些更加切身的利害,而挥霍手上寥寥无几的筹码。

当然,不能否认刘备出兵救孔融是“义举”,此举肯定为他的名声加分不少。

说到孔融,在当时士大夫界中,类似于现如今歌坛中的周杰伦、影坛中的周润发,属于天王级的人物。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在那个以经学为尊的年代,这可比什么“皇室血统”、“帝王之胄”要牛得多了。

而且他本身又有才华、善议论,很快就坐上当代名士第一把交椅,凡是与他结交或是受他称赞的人,身价都会翻着跟头往上涨,因此刘备这一救,立刻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痞,提升到了“天下英豪”的等级,这对刘备之后的事业有着很大帮助。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当时刘备所身处的客观环境来看,借兵之举是否真的无可非议,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以下事件来分析。

第二件事发生在刘备担任平原相不久之后。

平原有一个叫刘平的人,因为看刘备不爽,便找刺客去刺杀他。刘备当时凡是有客人造访,必定招待客人同席而坐,同桌而食,完全不分贵贱。那位刺客先生便是利用这样的机会,主动造访刘备,而刘备并无丝毫察觉,同样热情款待,结果那位刺客被刘备所感动,不忍动手而离去。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有趣的结论,为刘备生涯的第一部分做个总结。

先说最不重要的,或者说是最有趣的。

那位主使刺杀刘备的平原郡民,名叫刘平,如果列位记忆力不算差,公元187年张纯、张举之乱爆发时,推荐刘备从军平乱的,也是一个平原人,名叫刘子平,两者的名字只差一个“子”字,而名字中间的“子”字,在古书上有时是可以省略或有可能被误删的,因此这位刘平与刘子平或许是同一个人。

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何这位刘先生当年欣赏刘备武勇,推荐他从军,这会儿却又要派人刺杀他?

史书上说刘先生是因为素来看不起刘备,不想在他手底干活才动了杀机,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刘先生没想到当年那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不过五年的光景,便回来当上两千石的高官,爬到了自己头上,所以一口气咽不下,这才痛下杀手。又或许刘先生从来就看刘备不爽,推荐他去从军其实是想害他(差点成功),这回只是第二次动手罢了。

当然,以上猜测都建立在“刘平”和“刘子平”是同一人的假设之上,对于刘备的人生无关痛痒,可作为读书的一点乐趣。

第二个结论: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成功最大的原因。

须知,“平原相”是个地位尊崇的官职,一般老百姓要见上一面恐怕都不容易,而刘备这位平原相竟然没有半点官架子,对于所有来访百姓一视同仁,其热情的程度和真诚的态度,连刺客都为之感动。

当时其他世家出身的诸侯们,要么奢华无度,要么只招待有名望之人,有哪个会像刘备一样,和百姓一起吃饭喝酒谈感情?这也难怪当时平原“众多归焉”。陈寿写史到此,也不禁发出“其得人心如此”的感叹。

第三个结论是从第二个结论上顺承下来的,然而这也正是刘备前半生失败的主因。

郡守亲民当然很好,但亲民亲到连刺客近身都一点警觉性没有,那就是糊涂了。同样的,史书上记载刘备在平原的施政是“外御贼寇,内丰财施”,“外御贼寇”当然没的说,而且也是刘备所擅长的,但“内丰财施”就有问题了。

列位不要忘记,这时平原仍处于战备状态,西边是袁绍的主力军,东边则有青州黄巾虎视眈眈,刘备没有“内丰财库”也就算了,还将宝贵的军费军粮施舍给民众,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须知,战争不是请客吃饭。

当然,以如今人道主义立场来说,红十字会少不了要颁给他一面锦旗,可就当时而言,过于“人道”,是否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认为,眼下的刘备虽然升到两千石的位置,但并没有对这个位置的认识。他将平原相当成“玄德会”的大哥来做,将全郡国内的百姓当成自家兄弟,大家不分彼此,有酒大家喝,有饭大家吃,有妞……至于打仗,老子上马提刀就行了,怕个鸟?

救孔融一事也是如此。

刘备当时在平原有多少人马不得而知,但从他之后救陶谦只有千余人来看,他在平原时应该也不过五六千人的样子。

当时孔融与公孙瓒或田楷都没有政治或军事上的合作,只因孔融当他是个人物,就免费奉送三千精兵,败掉了大半老本。说句不好听的,这与那种在赌桌上被美女抛几个媚眼儿,便不看底牌直接梭哈的家伙没啥两样。

也许这就是刘备最大的问题,他是个“对敌人像严冬一样冷酷,对朋友像春天般温暖”的人。和同时代诸侯相比,他显得格外可亲,因此民众愿意亲近,甚至为他效死力。然而,他却缺少当一个成功军阀所应具备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在乱世中,有了地盘、有了名声、吸引民众、取得资源,便能够成为一方之霸。但没有把人力财力物力组织起来转化为实力的本事,这些资源都只不过是手中流沙,伤不了人,更不能用来争强斗胜。这种人最多也就是流寇,在正规的军镇之间挣扎求存。

也正因为此,一个集团想要在乱世中崛起,所依赖的不只是勇猛冲锋的将领,或是出奇计诡策的谋士,还要有那样一些人,默默地埋首在法律条文、财会账务等繁杂琐碎之事中,将人员、军队、粮草、物资都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供英主猛将谋士尽情使用。因此,曹操的背后有荀彧、毛玠、枣祗、任峻,孙策的背后有张昭、吕范,而刘备什么都没有,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该有这些。

其实这怪不得刘备,除了那些穿越小说的主角外,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统帅,都是要经过现实的磨砺的。刘备没有在政府机关泡过,也没一个带他出道的老爸,他打从一开始就是个武人,率兵打仗是他的本行,自然没想过君主的菜单中还有“内政”这一选项,更不会想到更加细节的如财政、民政、地政、税政、军政管理、人力资源等。

列位不妨想象一下,刘备带兵打仗就是登高一呼,所有人都跟着热血沸腾,愿意为他效死力。

可是当有人问:“刘大人,咱们该怎么打?”

刘备只会用他那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牛气十足地说:“只要往前冲,杀到天的尽头便是了!”

当然,这样的部队面对那种连仗都懒得打的杂牌军时,还能无战不胜,但遇到纪律严谨、指挥分明的正规部队时,那就逊了不止一筹了。

很显然,在平原期间,刘备对这些还没有丝毫的认识。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十年之间,刘备都没有真正领悟到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他虽然也遇到过几个相当有能力的行政官,却只能微笑着与他们擦肩而过,这时刘备所爱的,还是如赵云、关羽、张飞这样威武雄壮的肌肉男。

这样的境况,要一直等到他遇上那个人,合作弥补了彼此能力上的不足后,才会得以改善。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真正拥有了创造霸业的可能。

当然,离那个人的出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那之前,刘备同学还得继续忍耐颠沛流离的生活。

第二回 徐州风云

三只小猫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是关东群狼折腾得最起劲的一年。

群狼们自动自觉分成了两大集团,且壁垒分明。一边以袁绍、曹操、刘表为代表,为了便于叙述,姑且称为“条状集团”;另一边则以袁术、陶谦、公孙瓒为代表,姑且称为“环状集团”。双方在冀州、兖州、豫州、荆州掀起了漫天战火。

这应该是汉末最混乱、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按照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国家机器几乎完全瘫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从当初讨伐董卓的一致对外(表面上),到盟友反目、背后插刀,再到现如今形成两大阵营,拼得你死我活,说穿了,无非是“利益”二字。

客观来讲,要说这些大佬们的素质多么多么低下,人品如何如何卑劣,倒也不见得。生逢乱世,为求保命以及实现野心,不惜刀头舔血,力求做大做强,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乱世的生存法则,任谁都逃不掉。

总之,说句难听的话,那时候的军阀们,是窝窝头掉地上,再被人踩一脚——没一块好饼。这里面也包括刘备。

公元192年是属于“条状集团”的一年,刘表击毙来犯的袁术大将孙坚,袁绍于界桥击败公孙瓒,曹操于兖州大破黄巾军三十万,使得原本稍嫌弱势的“条状集团”一时间行情大涨,大有一扫乱局的态势。

为扳回一局,“环状集团”在公元192年年底到193年上半年间,展开了大规模反扑。先是袁术北上进军陈留,屯封丘,并派部将刘详进军匡亭,与附近黑山部队及匈奴残军结合,直逼曹操大本营鄄城。公孙瓒则将主力移至青州,由单经主屯平原,自己率军挑战位于平原南侧龙凑一带的袁绍军。陶谦攻势更显凶猛,他率军进入兖州泰山郡夺取了华、费等城,再向西攻略任城国,然后兵锋转向西北进入东郡,屯于黄河北岸、兖冀交界处的发干,离曹操的重镇鄄城、范县、东阿等只有一河之隔。

至于本书的男一号刘备同学,他在这场大战中屯驻于他的老地盘高唐,大概是作为前线机动调度之用。

不过,再好的战略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低能,事实证明,曹操和袁绍就是比公孙瓒等人能打。

先是袁绍在龙凑一地大破来犯的幽州兵团,公孙瓒一次性败掉了所有冀北的地盘,被迫退回幽州,再也无力南下。

接下来便是曹操拿袁术来检验新收的青州兵,双方先在匡亭决战,结果如“冢中枯骨”的袁术兵团大败,袁术退到封丘,两军再战,袁术再败,退到襄邑,再战,再败,退到宁陵,再战,再败,再退,再战……战不了了,军队士气大落,袁术只能夹着尾巴逃进九江,不敢再打兖州的主意。

南北两大主力都失败,剩余的配角也无力回天了。

曹操与袁绍合兵进入河北,将陶谦、单经各个击破,刘备在高唐,自然也躲不过失败的命运。

史书上对于这场高唐之役并没有详细记载,或许这是刘备第一次在战场上看见“曹”字军旗,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曹”字,将成为他往后人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龙凑一战失利后,平原国成为袁绍长子袁谭的驻地,刘备这个平原相立刻变成了“山寨版”,只好向东奔逃到田楷驻军的齐国。

此时青州与公孙瓒的大本营幽州之间的陆路交通已被切断,刘备和田楷挤在小小的临淄,除了要对抗节节进逼的袁谭部队,还要应付持续为乱的黄巾余军,可谓是山穷水尽,进退无门。

然而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说徐州牧陶谦的使者求见。

田楷和刘备当时就像两只溺水的小猫,终于看到了一块浮木。毕竟陶谦是目前“环状集团”中唯一有能力正面对抗袁、曹的人,虽然在发干一仗失利,但徐州根基未损。陶谦收留关中、洛阳出逃的难民百余万,再加上成功的屯田政策,造就了徐州雄师十万,粮草千万斛的盛景。

而陶谦本身又颇负盛名,手下战将想来更是不同凡响,有他出手协助,不要说收复青州有望,就是反攻兖、冀二州,称霸关东,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此处,田楷立刻吩咐刘备收拾行装,随使者前往徐州,他自己则留守临淄。

临行前,田楷将一碗米饭送到刘备面前,说:“你多吃点,到徐州的路很长,很费体力……记得到徐州后跟陶君好好沟通,早日领军归来……”

不过,这两只小猫很快就要失望了,因为他们会发现那块浮木,其实只是第三只同样挣扎,甚至溺得更深的小猫而已。

说起来,田、刘二人对于陶谦实力的认知大致上是没错的,陶谦的确是当时华北实力最雄厚的军阀。即便输了发干一仗,他仍保有泰山郡南部的华、费二县,前线形势完整,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所以,当陶谦听说曹操的老爹途经华县遇刺身亡时,心里也没太当回事,充其量也就写封唁电慰问一下了事。

“啥?曹操要我给个说法!你家老头儿死在我地盘上,没叫你除晦气就算不错了,还要给个说法?”

“啥?要出兵!竟敢捻虎须!放马过来便是,老子是厦大毕业的!”

陶谦当时的心态大致如此,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

不过事实证明,在曹操面前,陶谦不是老虎——甚至连纸老虎都谈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只小猫而已。

好,不服是不是?那就打到你服!

于是,曹操的部队自陈留展开复仇东征,如摧枯拉朽般击破陶谦布置在兖州与豫州前线的所有防守,连下十余城,兵势直抵陶谦老巢彭城,也就是今天江苏北部徐州市一带。

陶老虎这才大梦初醒,摆下阵势与曹操在彭城决战,结果徐州军大败,死者万余,泗水为之不流。被打回原形的陶小猫惊慌失措地逃往东边东海郡的郯县,同时赶紧派人前往青州找田楷求救。

曹军东进但无法突破,于是南下进入下邳国,展开三国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军事屠杀行动,以泄私愤,所杀平民达数十万之多,令原本富庶的下邳,一时间成为鸡犬不闻的人间地狱。

所幸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天,曹军军粮耗尽,于是退军。

至于“徐州救星”刘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等到曹军撤退之后才率兵出现在徐州地界。

陶谦知道领军者便是当年在下邳英勇对抗黄巾军的那个年轻人,还带了“幽州胡骑”过来,不禁大为振奋,赶紧下令召见。

然而当他看到刘备穿着一套破旧的盔甲,兜鏖边还缺了一角,一副落魄的模样出现在他面前时,心里原本放下的大石头不禁又提了起来。

陶谦是个实在人,劈头便问:“不知府君带了多少精锐骑兵过来?”

刘备比他更实在:“不多,大概一二百骑的样子。”

陶谦倒抽了口凉气,再问:“那总兵数是多少?”

刘备回答:“大概一千多人吧。”

陶谦立刻有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又问:“但我看府君您带的人数远不止千余,那其他人是?”

刘备笑说:“哦,都是一些朋友,在路上遇到的,他们说想找地方吃饭,我便将他们都带上了。”

陶谦颤声问:“那……有多少人?”

刘备侧头想了想,道:“大概有五六千人的样子。”然后又补了一句,“大人,是不是先发一下盒饭?此来路途遥远,想必大家都已经饿坏了。”

陶谦立刻有种想砍人的冲动。

以上当然是笔者虚构的画面,不过据史料记载,刘备的确只带了千余士兵加上数千饥民就跑去“救”陶谦了。这也说明,日后刘备在荆州带百姓撤退不是临时异想天开,而是他的一贯作风。

至于陶谦,虽然血压飙升,但他看看自己麾下最能打仗的将领,也就是一个叫曹豹的家伙,马上就觉得刘备是个人才,于是将自己身边最精锐的丹阳兵四千人拨到其麾下,还送给他一个更高等级的头衔——豫州刺史,让他屯驻于徐州西面豫州沛国的小沛,大约在今天徐州市沛县。

于是,刘备就这样背弃了在青州苦苦挣扎的田楷,投入了陶谦的怀抱。

那一年,刘备三十二岁,短短数年间便从小小的县令升到州郡一级的高官,虽然过程不咋的,但账面战绩还是说得过去的。

当我们的刘刺史带着雄壮威武的丹阳兵踏入小沛城时,想到当年自己那位赫赫有名的远祖也是从这里起兵,创建了辉煌的大汉王朝,他便油然生出一种感觉,这地方将是他的根,他将效法他的老祖宗,从这里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可惜,刘备的直觉只对了一半。

今后数年间,他的确要在小沛进进出出好几回,不过说到成就事业,那还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刘曹对决

要说陶谦如何如何仗义、多么多么够意思,倒是高看了他,他送给刘备这顶“豫州刺史”的大帽子,压根儿就没安什么好心。

豫州大约是今天河南南部与安徽北部一带,下头辖有梁、陈、鲁、沛四国以及颍川、汝南二郡,在当时是各路诸侯势力交杂的地区。

最南方的汝南郡与东方的沛国在袁术的控制之下。北方的梁国大概是白波贼、黄巾余军、黑山贼之类流寇的根据地。西边的颍川名义上由长安政府送给了吕布,但实质上应该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中间的陈国由陈王刘宠独立统领,陶谦大约控有东边的鲁国以及沛国最东北角的小沛。

通过以上势力描述,列位应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将刘备放在这小沛,很明显就是为徐州当看门狗。

但就是这样一个“屎缺”,也还是山寨的。当时还有一个正牌的豫州刺史叫郭贡,不知道此刻驻于何地。

最要命的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徐州。

就在刘备到徐州上任不到三个月,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曹操再度大举伐徐,兵势同样凶猛,连下五城,直达滨海的东海郡,大肆劫掠。刘备于是从小沛向东回军,与徐州上将曹豹会师于郯县东面,大概是要截断曹军的粮道。

徐州吏士们第一次见到两大“名将”携手合作,一定振奋无比,心想这回曹操孤军深入,粮草接济困难,必是死路一条。

不过,这只是一群小猫的一厢情愿罢了。

曹操知道有人抄他的后路,便立马回军还击,展开历史上第一场正式的刘、曹对决。结果可想而知,骁勇善战的青州兵在刘备“英明”的领导下,惨遭击破,毫无悬念可言,连郯县旁的襄贲都丢掉了。

若论军事才能,刘备和曹操是根本没法比的,失败实属必然。

好在刘备有神功护体,兵败后安然逃脱。相信他百忙中还不忘对曹豹发出抱怨:“明明都是姓曹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但大概也正是在此战中,曹操了解了刘备的能力,也见识了关羽的勇猛,为未来复杂的合作关系埋下了伏笔。

曹操在徐州肆虐了两三个月,打到陶谦都起了逃回丹阳老家的念头。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就在徐州眼看就要撑不住的时候,曹军突然全军拔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