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的青春有我狂-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写诗的感觉就像做游戏,我在和每一个字眼挑逗,切乐在其中,欲罢不能。
子尤笑话(不都是逗乐的话,而是笑着说的话)
———这个女生特别心胸开阔,她跟我做朋友还会表扬介绍其他女生。
———啊,那这么说媒婆是全世界最心胸开阔的人了?
———我一直在借给你的书中表达自己的心声,每个书名里都藏着早恋俩字你没发现吗?
———你是说《早起锻炼》也算吗?
我现在过的日子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你每天都吃什么?
———我每天都喝甲鱼汤,今天吃烤鸡,明天就吃烧鸭子,鱼也是不能少的,烤黄鱼,清蒸螃蟹。
———你在野生动物园住吗?
作弊之文,简称作文。
我比同龄人看世界要清晰。
别人被世界玩弄,我来玩弄世界。
妈妈问我头还疼不疼,我说还有点暴风雨后的迹象。
妈妈问我是不是个性得到极大的发展,我说我除了个性没别的可发展的。
———上次给你的花养活了吗?
———先把我养活再说花的事情吧!
我建议朋友偶尔偷偷懒,考累了就瞎考,当考试像吃饭一样频繁时,就不能奢望次次都吃上好的。
我脖子痒痒,妈妈看了后说长了个包,我不假思索地问,谁咬的?
我这个人是个大爱大恨的人。
郭敬明的文笔跟他长相似的。
现代社会的文明产物都强调自我,比如服装,唱歌也不用苦练,是个人都能唱。
写字如做人,端端正正。
生病最好的意义就是让我停下匆忙的脚步,认识一切,认识自我。
王钊问我要是绕操场跑10圈喘粗气吗?我说,不喘了,什么气都不喘了。
同学说怡颉学习学得眼皮底下都能夹苍蝇了。
老师说同学们要学到面如菜色为止。
《大话西游》结尾至尊宝的行为与耶稣的行为像———自我选择走上十字架。
———日本电影都是变态,不过有的电影很抒情。
———你不是说都变态吗?
———是呀,抒情到变态。撒旦为我铺稿纸(2) 何以解忧,惟有女生。
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
慧慧神秘地打电话告诉我,控诉王钊招女生的罪行,说今天下午在公车上还不忘记给女生发了一个短信。我笑着说是吗?他在给我发短信。 妈妈坐车回家看见马路上有撞车的痕迹,地上一堆碎玻璃。她问司机,什么车能有这么多的玻璃?它得多大呀?司机回答,运玻璃的车。
偶尔看电视见主持人说最近有一个贾姓作家出书说自己前生是鬼,我看他现在还是鬼。
一个人的传奇是一家人的受难。
茜茜练跆拳道腿受伤,其时我刚做完手术,她和她妈妈来我家看我。她妈妈对茜茜语重心长地教导,让她在学习上不能被其他同学拉下,要努力追赶。茜茜可怜地说,我跑不动。
10月19日从医院做完骨穿回家看《艺术人生》,嘉宾说自己留长头发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妈妈看着我的光头问,你想留到什么程度呀?我说,源远流长。妈妈又问,那是你的什么生活态度啊?我想了一下说,挑衅。
看到自己满脸的青春痘外加吃激素吃出的疙瘩,我感叹自己的脸像水泥工地。
天儿在我做手术时来看我,说她们快要期末考试了,我笑着解释期末就是期待末日,她忙改口说一般称其为期终考试,我又说那就是期待终结。
我生活精彩,文笔才精彩。早期作家如巴金、老舍,是历史成就塑造了他们,而塑造我的是命运。
和男生拥抱硬邦邦,而女生则像我手中的一捧水。
小超来电话,问我血小板怎么样?我说该升了。她很高兴。我又说,因为掉得不能再掉了。
12月14日,昕龙兄来电话问候,我与他谈得四壁生辉,洋洋洒洒,妙语连珠,说起近来的情况更是妙不可言,谁跟我打电话谁真是享受。我边打电话边让妈妈帮着记,但难以写全,略摘其一二,止增笑耳:
说起北源中学,我笑说应该写文章或诗歌,开篇即:北源,我心灵的坟墓。一逃出坟墓,我尽情地呼吸了自由的空气。问昕龙看没看过我的作品集,他说就看过12岁的,我感叹,你对我的记忆只停留在12岁,那时的我年幼无知。说起自己的同学们,我说,我们班人特爱唱歌跳舞,但长项是演小品,所以一经比赛就老输。北源操场最适合比10秒钟赛跑,刚一跑,一眨眼就到了。说起四中女生们,我说自己的感受像《围城》里的四喜丸子对苏文纨,十四年来的人生观像大地震时的日本房屋。谈起我与四中女生的相识过程,我讲,我妈妈的朋友的姐姐的女儿率“心连心艺术团”来我家“献爱心”,我一看她们,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她们说,咋就那么眼熟呢?我还说,四中是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是“硬”试和软试的结合。
人呀,在你没经验的时候,就发挥一些不需要经验的东西,like想像力什么的,我现在用的就是想像力。等你长大了,有了经历和经验,就写一些文笔成熟、思想醇厚的文章。
我告诉女生自己家已经布置圣诞树了,并把我和圣诞树的照片发给她。她看了说也没什么呀。我骗她说自己有两棵圣诞树,那棵更好看,但得等她来家里欣赏。她来我家问那棵圣诞树呢?我说你就是那棵圣诞树呀!
作家比其他人的区别只是敢写和不敢写、厚脸皮和薄脸皮的区别。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忍受退稿,你就从“普通人荣升成作家了”。
妈妈的朋友说最近想聚一下,问我们能不能去,妈妈铁了心说,能!我说,别问我,问血小板。
一个类似《一夜风流》的故事,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代表学校写发言稿欢迎外宾,可他们是死对头。一些很有美国风格的笑话:
男:———我一开学就恨上你了。
女:———怪不得我一迈进这个学校校门就觉得恶心。
———你只不过是我们男人的尾巴骨。
———是肋骨!(打其肋骨)撒旦为我铺稿纸(3) ———啊!断了!你是我见过最无聊的女生,女生家族的团结全被你败坏了!
———哈,你和我们家门口卖包子的说话差不多。
———那是英雄所见略同。 ———你也算英雄?
———你没看过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里面的英雄都爱讨论剑的快慢。
———咱们也讨论?
———好呀!
———无聊!
连着两天看了很多小说,比如《悟空传》,现在的社会,随着冰冷的机械越来越支配人类的生活,他们的感情也越发麻木。但他们要寻找感情,于是就有了网络小说里这些无聊的矫情语言。
什么时候相声演员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监督者就好了。
校服就是孝服。
2月27日,我和小云打了一个小时电话,我又有很多精彩的话。没做完化学寒假作业,老师给她发条。我告诉她我想主持一个节目,搭档应该是一个有才的女生,我说,你肯定不行。她说,某某怎么样。我说,我会被挤出镜头,而且不能照半身。那样就有我没她了,因为她太矮了。我让她评价自己的文章,她又是以惯常的态度说,挺不错。我说你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吗?她说,确实挺不错。我说,我住校医院,你来看我吧。她说,得看那天考试怎么样。考得好就来。考不好就没情绪来了。我说没事,考不好也来。我这儿有足够的餐巾纸,擦干你的眼泪。我这儿有一副伶牙利齿,打开你的心扉。我说,现在我们正在举办“女生评女生”有奖竞猜活动,想选小云请按1号键,选天儿请按2号键。她想了半天,笑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我就说,谁也不想选请按#号键。我问她对文章的看法,她怎么也说不出来。我说你总应该有感觉吧,是特别有感觉还是稍微有感觉。最后我只得说,你总该没感觉吧!我说,到时候要捐骨髓,你的合适就由你捐给我吧!那样该多轰动多感动,你以后什么事都不用干,就与我一同跨入21世纪历史伟人的行列。我跟她说,你那个男朋友的比喻真好,她说,哪个男朋友?我说,你还有几个男朋友,你的男朋友得专门编成书,从A到Z这样好查。我说再过十年,要是咱们偶然遇见却不敢相认就对暗号,我说你妈在看电视吗?她马上机智地回答,我爸出差了。
一个喜剧特务片,一个人要和另一个人接头,商量如何辨认对方呢?就戴一个红围脖。但是该到接头时间时,他才发现自己只有白围脖没有红围脖,他就到处找彩笔要把它染成红的。灵感来自于《法国贩毒网》。
我这辈子发誓永远不引经据典,因为我比所有的经典都要经典。
形容一个人来得晚,你从乌鲁木齐走过来的吗?
我的思想每天进一个层次,看见昨天自己的话,都觉得不成熟。
天儿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吸血蝙蝠。
天儿说一会儿还有个老师留的作文要做。我说我帮你做吧!题目是,苏东坡和佛印散步,佛印说我觉得你是牛粪,苏回答我觉得你是佛。怎么解释?苏东坡说,心中有牛粪就说牛粪,心中有佛则说佛。我一听,想这有什么可写的?总不能悬在空中写虚无缥缈吧。我就说,你联系实际,老师讲课满口喷粪因为他心中有粪,你则是佛。天儿说不行,干脆还是她自己当牛粪得了。
我问天儿你还有时间读闲书吗?她说睡觉前可以看一会儿。我说这就不错了。我的同学们比你看书的时间还要晚一些。什么时候?睡着了以后做梦看书。
韩国人就两个姓,一个是全,一个是全加两点,金。
家里一来人,我就给他们看我生病的录像。放到我和女生拥抱那段录像时,我跟他们讲解,说我那时候已经压迫得抬不起右胳膊了,得用左手捂着。可录像里显示得是我用举起右手捂左胳膊。我就再解释,你瞧瞧,我疼得连左右都分不清楚了。
我对妈妈说,我调教我的灵魂,你打理我的身体。
妈妈老担心我乱动,我在一张纸上写下:当你醒来发现我不在请不喊叫因为我肯定坐着。撒旦为我铺稿纸(4) 考试的磨砺快把我脸上的疙瘩包磨平了。
我是个浑身充满surprise的人,这也表现在我决不讲别人的笑话和不重复自己的笑话。
看胡兰成写自己的坏事与读历史书上的胡兰成完全是两个感觉。 因为腿出了问题,我非常谨慎。我跟人保证,腿没好之前打死都不下床,当然打死了也下不了床了。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爱痛(1) 《谁的青春有我狂》出版座谈会(专家场)
时间:2005年7月28日1400∶1600
地点:北京三联韬奋中心 出席者:王一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柳 红(子尤母亲)
刘 兵(清华大学教授)
朱正琳(作家、学者)
徐 晓(出版人、作家)
姜 峰(出版人)
李学军(《读书》杂志副主编)
莽 萍(作家)
媒体记者
王一方: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聚会在三联书店,我们今天为一位15岁的天才少年,他的一部新书,举办一次出版座谈会,我们今天有幸请来的文化界、商务界,还有媒体这么多的朋友。
这本书是不平凡的书,这本书由一个15岁的少年来谈生、死、爱、痛。在我们整个精神阅读的深度都有问题的时候,面对这本书,我们有很多的话要说,我是搞医学人文的,两年前我们遇到非典的时候,感到很惊叹,这上帝送来意外的礼物,突然面对那么多的生命母题,但是现在又忘掉了。这本书里不仅讲了怎样面对生命的母题,还有青春狂放的东西,包括校园生活。今天还有一位客人没有来,就是许医农老师,她已经74岁了,她说她读了这本书,非常感动,以致于无法面对这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对她来讲是一个震撼,她失语了,她今天要在家里消化。
我们这本书应该说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子尤,另一个是子尤的妈妈柳红。下面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先请大家看看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为子尤的这本新书精心制作的6分钟的宣传片,大家看一下。
(宣传片)
下面我们请子尤的妈妈柳红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个书的成书过程。大家也可以提问。
柳红:我没有想到让我讲,我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可能对他这个人生活了解更多一点。其实我上个星期就想,我到底讲什么,我还在电脑上写了一点,但是昨天听许医农老师说,她看了之后失语了,我今天也觉得是这样,原来想的似乎觉得有点微不足道。昨天晚上子尤给两个朋友发了电子邮箱,我觉得这个可以反映他是什么样的人。
子尤说,“不要把我看成是有病的人,我希望人们来看我,不是因为我是有病之人,而是因为我是个好看的人。”再有,他就说,他实际上跟所有的孩子的经历是一样的,强调“我的生活历程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我是把大家的生活状态,他们自己的世界写到我的书里来”。
昨天晚上,他读一封邮件给我听,非常好笑,他是一个很快活的人。我一位上海的朋友写了一篇短文叫《关于子尤》,子尤看了之后,他觉得里头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准确,因为这个女孩只跟他通过电话,没有见过,我也觉得不够准确,要是我可能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地方不是这样的,应该怎么样。但是子尤用了一种非常滑稽的方式,比如说,对方写道“我看过他的文字,听过他的声音,欣赏过他的才气,领教过他的调侃,对他的气质已揣摩出七八分,同时具备15岁老年的敏感和40、50岁中年人的坚韧”。子尤就批注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夸我呢,是不是还加一句85岁老年人的身体。”
还有一处,对方写道:当他母亲闻讯赶到学校时,他已经在地上蜷成一团,他就说,我是毛毛虫啊。
还有一处,对方说,子尤你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其实这句话肯定是子尤跟她说的,人家给写下来了,并说昨天从电话得知,子尤就说,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昨天,子尤实际是挑一个小小的毛病,“如果昨天的时间限定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昨天,但是总不至于瘦成骷髅吧,我现在是满头的卷发,是狮子头”。
这个女孩说到,我已活了18年,但从未经历过生离死别,他批注说,我是不是住在太平间呢,跟鬼故事似的,太可怕了。
还有讲到子尤怎么能够忍受病魔吞噬他的生命,保持乐观,在电话里总是说,我很好,我真的很好。子尤就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不行了,我要被这个据说叫子尤的男孩感动哭了。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爱痛(2) 底下,对方放了一首他们两个共同翻译的诗,子尤就写了一个评论,说“后面的诗非常好,使我回忆起情人节打电话的时光,我要发表一些看法了,总体来说,我觉得我的形象太惨了一些,虽然最后的总结特别好,好像是缅怀一位同志的身前身后事,我可还保持着去年谈话的通信呢,少讲点我可怜的经历吧”。
我觉得这可以反映他性格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再有,昨天收到另外一个小学同学的信,前几天大庆地震了,当时他正在大庆,他讲了当时的哭声、喊声,往广场上跑的景象。于是子尤写了一封信,说“几日不见,你在外地遇到如此奇特之事,我们都生活得好好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件事,将一切都改变打破,一年四个月零三天前,我在学校上课,突然就进了医院,如果我没有得病,现在我也正忙着上哪一个高中,上了高中又是忙碌三年,然后是忙大学等等,但是目前看来,我是不会走这条路了,如果你不遭遇这次地震,也不会有这样奇特的体验,我们都感觉到了老天爷的琢磨与多变,平时总觉得死、奇迹这种事离自己很远,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人生无常,命运无常,希望你去了新加坡后,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一时的同学,一世的朋友,我在病房里祝福你”。
这样两封信,好像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在这样特殊身体条件下的感受,和他的性格中的基调。
王一方:那就请刘兵讲讲,刘兵的女儿也是书里的人物。
刘兵:从子尤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但是生病之后,我还没有见到。
柳红:但是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关心我们。
刘兵:这个书我拿到了,虽然忙,还是匆匆的感受了一下,现在说一本书可读性强,已经不算什么特别夸奖的话了,因为现在好看的书也还是不少,但是像这样比较沉重一点的,或者是有深度一点的好看的东西,应该说不是太多。
还有一个特点,现在写作的年轻化。我也看到家里内部给他印的一些文选,其实要是按照他们家跟外界的交流、交往的情况看,早些出版这些小的时候写的作品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那会儿没有拿出来出版,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毕竟现在写作的低龄化造成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那么有价值。但是,后来是情况出了一些变化,子尤生了病,对个人肯定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但是有时幸与不幸也是相伴而生的,很多人也许一生非常幸福和完美地活到老,但是这样一种生活,确实人人都试图追求,也希望能够有,但是毕竟这样的生活给人的冲击和带来的思考就要少一些。在小的时候,特别是幼年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常人不大可能遇到的一些变故,包括家庭的变故,包括生病,这种情况,他可能会给小孩带来一些有别于同龄人的,甚至于有别于比他们年长很多的,那些完美的生活了一辈子的人的想法和感受,这可以说是一种财富。这笔财富能够出版的话,也许成为社会上大家一个共享的财富。一个少年之口,把这些话说出来,对于世人来说,对于其他读者来说,也许比成人经过了很多的“污染”再写出来的那些文字,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所以在这时出这本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相信这本书会吸引很多的读者,也会让我们跟着子尤的经历来思考成人总爱说的人生的本质问题。
王一方:台湾有一类类似的小说叫亲子小说,在大陆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文学类型,我们这种文学类型恐怕也会逐渐生长起来。下面请朱正琳老师谈谈。
朱正琳:我是能够有机缘,比较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下子尤,我们还是先讲书。这个书由于是一个15岁的孩子写的,本来是个人作品集,怎么读都可以,由于是15岁的孩子写的,又刚好是得了癌症,我们就会倾向于看成是一种生命的“祭物”,一个15岁的孩子,这么善于表达自己和表达生活也是不多的,再加上一个15岁的孩子又得了癌症,这样又善于表达自己,就更难了,天下得癌症的孩子也不少,但是又把他的体验写出来就非常少了,写得好就更少了。所以说这本书是有价值的。一个15岁少年眼中的生死爱痛(3) 但是,我近距离看,他是一本生命的记录,记录的中心事件不是病,也不是与病抗争,不是与死亡抗争,记录的还是他的成长历程。刚才讲到子尤在一年多的病程中还长个儿,身体还在成长,生命的进程还在进行,心智的成长则是一点病相没有,青春时期应有的所有东西都应有尽有,可能比很多上学的同学还要更蓬勃,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能表达自己,但是表达自己这件事,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现成的套词等着我们,生了病了,套词就多了,如与死亡抗争,故事讲了千百遍,每一次都会催人泪下。套词是什么呢?我在纪念王小波那篇文章里说,“我那时11岁,记者问我今天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奖有什么感受呢,我的回答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和人民”,只要话筒往那一递,就往那个套词里钻,写日记也会是这样。但是子尤没有,他甚至两只眼睛没有盯在病上,也没有盯在跟病的斗争上,而是写影评,写他和女同学的来来往往,里面是兴致勃勃。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二层意思。
有了这一点,有了这样生机勃勃的东西,生命力自然流露出来以后,他的写作优势就很明显了,那次我采访他的时候,我专门举了辛弃疾的例子,少年不识愁滋味,因为你没有阅历。但是当你老了,已经识尽愁滋味的时候,欲说还休了,天凉好个秋了。所以我的结论是什么呢,这本书值得注意,值得关注的,并不在于他是15岁的少年,并不在于是得癌症的孩子。更多的是在于他写得好,这就是我最后的结论,我尤其想重点推荐《悠哉悠哉》这篇文章。
徐晓:我说几句,跟子尤也算有缘分,他生病前的一个星期,一个朋友请柳红和他儿子,请我和我儿子一块看戏,我们就见面了,结果大概三五天之后,就听说子尤病倒了,我当时的心态也很特别,他最初病的时候没有去看他,为什么呢?我有点怕,我有点怕面对一个14岁的孩子的生病状况。后来子尤做完手术之后,我和我儿子看他,让我特别震惊的是,子尤的谈笑风生,开始我想,这是一个孩子不太懂面临着什么,后来聊多了,发现他不是不懂,这就是他的一种生命态度。他玩味生命,比如说他在做手术或者是做各种检查,都很痛苦的时候,他不但不让医生给他打麻药,还要拿镜子照着自己看,看自己的伤口,看医生怎么样操作,后来慢慢的才知道,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传奇人生,这是他对生命有一种玩味的超然的态度,接下来,我知道子尤爱写,但是不知道他写得多好,看了《悠哉悠哉》之后,我真的是特别的震惊,在看这个之前,我先看的是《让我心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