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怎么样?”李思明拿起孙昌的茶杯,喝上一大口。

“名字听上去挺有意思的。”

“其实我军使用特种部队的历史很久远,红军时代就有精锐‘手枪队’;抗日战争中‘敌后武工队’大显神威;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部队曾炸毁美军重要桥梁,破坏美军整个战役布势,最有名的是奇袭南韩最精锐的首都师白虎团团部的行动,为我军粉碎白虎团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只不过称呼上不称为特种部队而已。而我要训练的则是专业的特种部队。好不好回个话?”李思明靠在椅子上,两天没有睡觉,绞尽脑汁才弄好一份训练大纲。

孙昌看着面前厚厚的一沓手写的训练大纲,见李思明满脸倦容,便让他回宿舍好好地睡上一觉。

孙昌以前是沈阳军区王牌部队的一位排长,“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他主动请战,于是就被派到大兴岛组建武装连,本以为为国杀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机会到了,哪想到来了之后,边境一天比一天安静。这武装连军不军民不民的,本来说今年要扩建为营级单位,后来又不了了之。孙昌毕竟是一个忠诚的军人,他希望自己的部队,是最强的,他不想在这里混日子,做土皇帝。

李思明的训练大纲,他看了三遍。心里浮想联翩,其中许多的训练办法、训练科目闻所未闻,如果这样练下去应该会打造一支铁军。这个李思明年纪青青,没有当过一天兵,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

“思明,就按照你的训练大纲,给我狠狠地练!”李思明醒来时,孙昌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兔崽子们,有你们受的!”李思明脑海中想起自己当年刚去特种部队时情景。

第二天,起床号响。

“所有人,不带武器,目标:七星河大桥。跑步前进!”李思明下了第一个训练命令。

全连所有的人向七星河冲出。七星河大桥离驻地大约有5公里,一来一回刚好10公里。李思明考虑到他们的耐力,所以没有要他带武器。但是结果让他和孙昌很是失望,刚跑出驻地大门还好,跑到一半就显出原形,队伍越拉越长。李思明和孙昌两人再后面不停地驱赶。

乔小龙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累过,身上的军装早已湿透,一双腿如千钧一般,头昏沉沉的,他大口大口喘着气,觉得肺部如同一个无底洞。返程时,看着战友一个一个的超过他,他心里很着急,但双腿并不听他的使唤,那个可恶的教官还在后面虎视眈眈。

当所有人都回来时,早到的已经等了半个小时。李思明注意到那个黑大个是第一个抵达,操场上东倒西歪,孙昌小声地问李思明是否有点过了。

整理好队伍,李思明对大家说:“是不是很累?可是前方敌军已经占领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人民正在流血,难道就因为你们慢腾腾的老爷腿,我们的兄弟姐妹就要多流血。告诉我,你们答不答应?”

“不答应!”战士们异口同声回答到。

“也许有的同志觉得我要求太高了,不,这还差的远呢。你们还刚刚学会走路。我的要求是你们必须在负重20公斤的情况下,在45分钟内完成10公里越野。”疲惫的士兵们满脸不相信。

“我看大家可能不相信,那么现在我示范一下!”李思明转向孙昌,“孙连长,我需要一副标准战斗装备,另加一挺班用机枪。”加起来也超过了早20公斤。

李思明穿戴齐整,“一排长骑上马,跟我出发,二排长计时。”

“是!”

李思明全付武装,踏着石子路往七星河大桥跑去。他感觉好像回到了过去刚下部队的感觉,那时是多么的不知天高地厚,是多么的年轻意气风发,现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又回到了部队,有机会亲自打造一只钢铁雄狮,令他无比的高兴。他思绪飘飞,在田野间飞奔,他不知道的是,在无意识中,他的速度一直保持着出门的状态。一排长骑在连部唯一的一匹上,心里更是震憾,真是强人啊,速度一直是这样快,脸上还带着轻松的笑容,他不知道的是李思明大脑开小差,心中正在YY。

当李思明回到军营时,二排长身旁早就围满了战士,一看秒表,整整30分钟!众人看李思明的眼神更加佩服。这就是人家为什么是教官,我们是兵!

“好了,结果我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也可以的,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可以比我更好。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底下一齐响应。

“我听不见!”

“有!”声音更加响亮。

一支精锐的部队,首先士兵必须有充足的体力,因为体力是保证战术和作战技巧顺利发挥的必要基础。特别在恶劣环境下的作战,体力消耗的速度会比正常情况下更快,体力消耗过快,会严重影响士兵的作战效能,甚至会丧失战斗力。因此,任何一支战斗部队,必须将体能训练作为日常训练的重点之一。

每天早晚各一次10公里越野,这是每天的必练课目。先是不带武器,适应一段时间后是全副武装,最后负重20公斤越野。每次训练回来,及时总结,设立红榜和黑榜,红榜是训练成绩前10名,黑榜是后10名,人都是有自尊的,战士们都卯足劲,相互竞争,李思明和孙昌两人躲在一边心里乐坏了。在适应一段时间后,每天增加哑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蛙跳和俯卧撑等各100次练习。李思明特别制定了一个同后世中国足球甲A队员体能测试类似的“12分钟跑”,但却大大超过甲A标准。12分钟,3300米及格、3400米良好、3500米才能达到优秀,并且是在阴雨天和泥泞坡陡的山路上测定。

“谢武,今天10公里越野,你花了多少时间?”谢武是一排一班黑大个的大名。

“报告教官,35分钟零20秒。”黑大个有点沾沾自喜,每次都是他拿第一名。

“不错嘛!”李思明转而厉声道,“那你告诉我,你们班最后一名是多少?”

“报告教官,是48分钟!”拖后腿的是他们班的乔小龙。

“你是不是觉得很了不起啊。不顾战友,不管一切向前冲,没有团队精神。晚餐减半!”

“又是这一招!”黑大个在心中念叨着,李思明的这一招已经用过无数次。当然,我们的孙连长晚上会亲自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这是李思明和孙昌两人商量好的。孙昌看着战士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非常高兴,他看到了练习的效果,对李思明的任何举动,都无条件赞成。

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学乖了,相互间帮助、鼓励,虽然有的单位没有能顺利完成,但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战友间逐渐形成。团队精神和亮剑精神一起,作为这支部队的全部优秀品质的写照,在后来的南疆战斗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在战场上,他们在死亡面前,唯一可以信赖的是手中的武器和身旁的战友。

某日紧急集合后。

“鞋带松散,你想摔死自己,记住我们不是老百姓,不合格,脱下鞋,光脚绕操场20圈!”

“刺刀生锈,你要明白在战场武器就是你的命根子,绕操场20圈!”

“背包太松散,我敢肯定半路上就会掉队,我们不是逃难,顶着背包,绕操场20圈!”

“风纪扣呢,别告诉我你太热,脱掉所有上衣,绕操场20圈!”

……

李教官的惩罚,古怪不说,还花样繁多,让人丢面子,一帮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躲在一边看李教官惩罚其他战士。比如他会将早餐放在七星河大桥上,数量有限,晚到就没得吃了,那个一排一班的乔小龙在饿了数次之后,不是每次跑得都比别人快?不过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能让李思明抓住小辫子的机会越来越少,看着他们的成绩,李思明心里很有成就感。

日常的射击训练和障碍跑训练由孙连长主持,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加大了难度。比如瞄准训练时,将以往的水壶,改为吊三块砖,练臂力和稳定性,一天下来,胳膊、右肩膀几乎要断了。这时候,李思明的按摸术有用处了,一边大棒,一边胡萝卜,是李思明前世在部队所学来的带兵经验,百试不爽。

战士们虽然刚开始有怨言,当李思明随意挑出一支步枪,连续二十个十环的成绩让他们聪明地闭上了嘴。

李思明有资格让他们这群大多数比他年纪大的军官、士兵尊敬,他各个科目完成地绝对标准并且保证质量,每次越野训练回来,其他人做五个“100”,他连续做两次,表情还很轻松。另外,每天有空的时候,他还教会战士们唱歌,都是他们从未听过,但又非常好听的歌。比如《小白杨》、《军港之夜》、《东西南北兵》、《十五的月亮》等。这些歌曲,也正是通过这些战士,逐渐流传出去,在军队中甚至社会上流行,这是他们不曾想到的。

第一卷黑土地的故事第二十七章训练日㈢

“特种部队,是首先他们的任务独特,他们随时准备出动,翻山、渡河、跨海、空降,独立或与其它部队配合,悄无声息的渗透敌占区,侦察数百上千公里外的敌情、刺杀关键目标,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或爆破有价值目标。

特种战士的装备独特,和三军的任何部队都不同,特种部队同时配备有各种最先进的车、船、飞机和潜水装备,俨然是一个微缩的三军部队。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摆在同一个训练场,成为奇特的景致。他们真正称得上“海上蛟龙,陆地猛虎”

特种战士训练独特,保证他们个个能熟练操作国内外各种轻重武器,驾驶各种装备在地面、空中、海上及水中和高速机动和作战。在和平时期,只有他们还坚持高难度、高风险、高度接近实战的训练……”

——摘自军事专家唐风著《特种部队与特种作战》

日子一天天过去,孙昌看着手下这些兵在操场上生龙活虎的训练,心里非常兴奋,明年农垦系统军事大比武时,一定会一鸣惊人。

“嗯,最近大家的饭量都加了不少!”孙昌心里说。

李思明却不认为,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体能训练,而且只达到后世正规军队训练,强度根本达不到一支真正特种部队哪怕一半的要求。他知道,政治运动的冲击让军队的正常训练受到严重干扰,就眼前这支部队来说,只看身体素质,只有一半人可以达到要求,文化素质就更不要说了。而后世特种部队成员都是从各精锐部队中精选出来的军事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突出的精英。

而且大训练量,必须要求有更好的营养需求,后世特种的营养需求可以与空军相等,但目前放眼全国的军队,哪支部队不是大米馒头白菜的,而且国家还号召军队自己种田种菜养猪,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八十年军队经商引发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这种问题直到世纪末才开始有变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思明只是期望这些士兵学会在现有装备下,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为了增加营养,李思明和孙昌两人想尽的办法,比如到河里打鱼,去林子里打孢子,用军粮去换牛奶等等。

“穷啊!”李思明感叹道。

11月中旬,考虑到冬季的到来和现实条件,李思明停止原计划更大训练量的体能训练,但增加了抱圆木越野训练,这个项目在后世在世界特种部队中是比较流行的,不仅训练体能,也可训练团队精神。

剩下半个月的训练以基本战术为主。

特种部队通常相当于团级的规模,但是实际作战时,通常是小股部队秘密潜入,通常是班级单位,这在中外都是一样。大规模作战,讲究阵地战斗布署,必须要有立体、全方位战斗布署需要,还要有适当的战场纵深。有炮群、防空武器、反坦克装备等等多兵种配合作战。还必须留有适当的预备队。既要适当松散,防止敌方大规模空袭,又要适当保持紧密以防止敌方进攻。

李思明很清楚,特种部队的作战任务,决定了它不可用来大规模的进攻或防守。它应该像个猎人,远离家园,追逐目标,秘密潜入敌方占领区,完成刺探、刺杀或爆破的内容。因此特种部队在实施行动时,有相当比例的时间,是用在行军之中,特别是在没有空中交通工具的时候,这时就体现出战斗队形的重要性。

战斗队形,力求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方向,利于发扬火力和适时机动;便于疏散隐蔽和减少伤亡,利于指挥和协同,以充分发挥整体威力。进攻时,能形成强大、高速的连续突击能力;防御时,能有效地抗击敌人地面和空中的连续突击。根据战场情况变化,适时灵活地变换战斗队形。现代条件下,战斗队形将更注重整体协调、快速机动和灵活应变,并将不断增加新的成分,与临战队形、行军队形的变换将更趋频繁

孙昌今天大开眼界,李思明所讲的战斗队形居然有这么多种。自己好歹在正规部队也是一排长,以前根本没有人教给自己这些东西,防御时严防死守,轻伤不下火线,进攻时一哄而上,就像电影里面一样,今天受益非浅。什么一字形、三角形、梯形,安全区什么队形,开阔区、防守薄弱区又是什么队形。

“思明,今天你教的东西很不错,让我受益不浅。”每到晚上的时候,是孙昌和李思明探讨训练和战术的时候。关于特种部队所有的训练、战术、作战和装备,他们已经讨论了多次,基本是孙昌问,李思明回答。

“是吗,不过我们还要多多训练才行。”李思明对这支连队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有这样的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尽管和他的目标差距不是那么一点两点。

“如果能够达成你所设想那样的训练成果,这支部队将是王牌。”

“绝对是王牌中的王牌。不过我们现在还刚上路。”

“是啊,没有装备,训练大纲中的许多科目我们无法训练。”孙昌无奈的说道。

“不过,有人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训练。只不过没有这些装备,战斗力会根不上,实际作战时伤亡会增加。”

“可是现在认真抓训练的少了,我以前部队的首长,55年的将军,正年富力强,现在也靠边站了。连不少搞军工的现在都下放了。‘苏修’打过来,我们拿什么去打。”孙昌情绪有点不高。是啊,李思明他们五连现在的电工,据说以前就是某军工厂的军械专家,电工八级,现在下放到他们连,工资是最高的。李思明觉得十分可惜,大批的专家、知识份子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在农村、在四间地头浪费生命,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当他们中的部份人回到工作岗位时,发现自己丢失不仅仅是时间。

“‘苏修’是不会打过来,当今世界,美苏称霸,咱中国也是大国,前几年只不过是一次微小的边境摩擦而已。如果中苏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的话,那就是有可能是世界大战。就当今世界的格局来看,是不可能的。不过,南疆将来可能会不太平。”

“何以见得?”

“瞎猜的!”李思明老实承认,他不可能说实情。

“不管怎么样,我的部队你要多下点功夫,你来快两个月了,再不放你回去,你们连长就要说话了。不过你走时给我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我好按计划操练操练他们。”

“没问题!”

某日,树林深处。

“在山林中行走,要记住一名话: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在沟中行走一旦被发现,制高点已被人控制,我军将在敌人火力打击之下,排成纵列,是为了不让敌人包圆了,利于突围。”

“林中行军,不准发出响声,不能说话、不能咳嗽!”

“所有队员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随时注意四周任何风吹草动。林中有许多动物活动,一旦惊动了动物比如鸟类,就暴露了行踪。”

“要利用四周的环境,保护自己,比如现在刚下过一场雪,战士应身着白色伪装服,并用白布将武器包裹。”“”

“树林中光线昏暗,伏击者可以很好的利用环境保护自己。所以我们在林中行军,要相互交替掩护。枪口始终对准前方和两翼,后卫队员要时刻警惕来自后面的危险。”

第一卷黑土地的故事第二十八章无言的悲伤㈠

两个月的时间过的很快,是武装连教官李思明离开的日子。

11月25日的早晨,武装连操场。李思明和战士们告别:

“同志们!今天我就要离开咱们武装连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进行了远超过正规军队的体能训练、耐力训练、格斗训练,还有战斗队形训练。我记得第一次做10公里越野的时候,有的同志把自己的早餐都贡献给了大地,有的同志有怨言,因为我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呵呵,大家都笑了。如今大家取得的成绩我很欣慰,因为这证明了,你们都是好汉,这里没有软蛋!”

“有的同志问了,我们不是正规部队,为什么还那么辛苦训练。是的,我们是不属于正规部队,但是我相信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比正规部队差,因为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天生会比人差,因为这信心来自于你们艰苦的训练,来自于你们对党对人民的忠诚……”

“我们这支部队,训练方法不同于其它部队,作战方式不同于其它部队,作战任务不同于其它部队,因为你们是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顾名思义就是特殊部队,特殊在哪里?特殊在于任务特殊、训练特殊、作战特殊,更重要的是,这支部队特殊在这里的战士特别能战斗……”

“我们这支特种部队,我相信将会是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最骄傲的一部份,假以时日,这支部队,将是共和国最值得信赖的一支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胜,…”

“同志们,过去两个月的训练,还只是你们应该接受的训练的一小部份,我和孙连长商量好了,来年的时候,我们将再次进行相会。你们将接受更复杂、更严酷的训练,你们将陆地猛虎,告诉我,你们有信心成为陆地猛虎?”

“有!”战士们的震天的吼声让李思明热泪盈眶。

……

“孙连长,这是我利用时间写的书,是关于特种部队装备的。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请交给上级审阅。”分别时,李思明从军包里拿出一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纸。在这本书中,李思明总共写数十种武器装备的的设计及技术指标,包括单兵战术背心、战靴、迷彩服、自热式野餐食品、班用电台、武器(手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班用机枪)这些基本装备。

曾身为军中科技专家的李思明清楚,在我国70年代的政治形式下,军工系统受到严重冲击,著名的例子就是63式自动步枪。该枪在63年设计定型,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款自动步枪,然而,63式自动步枪生不逢时,其生产装备的高峰期正处于“十年动乱”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乱,更改审批制度形同虚设,一切经过试验的规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时间内更改产品设计图达700多处。经过一系列大修大改以后生产的63式自动步枪,已经面目全非了。该枪装备到部队后,反映强烈,最主要的问题是射击精度太差,校枪以后常发生变化,不得不经常校枪。有的战士说“坐不得车,过不得夜”,意思是枪校好后放一段时间,或打靶坐车等外部震动都会变化,说明了枪的不稳定性。另外也反映枪托颈部及两侧面容易断裂,射击时从导气箍向后冒火星,甚至伤及射手等重大质量问题,并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没有半自动步枪美观。

更重要的是,以美、苏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此时相继撤换了M14、CKC、FN等半自动步枪,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击步枪为主的小口径班用枪族,小口径化、枪族化成为步枪发展的新潮流。

李思明不是不想直接使用87式5。8毫米枪族或更为先进的95式5。8毫米枪族,但考虑到当前薄弱的工业基础,只得选择了相对较为先进的81式枪族。这一枪族使用的还是7。62毫米弹药,可以减少后勤压力,该枪以其射击精度好,动作可靠,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操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深受部队欢迎。而且该枪经受过南疆战火的考验。自己将来不会加入军队,但李思明希望自己的“剽窃”能够减少军工部门的弯路,也算是另外一种贡献吧,至于会不会被采纳,这不是李思明所能决定。

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后来不得不“剽窃”越来越多武器装备,成为中国军事装备现代化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翻开一看,里面详细的设计原理、技术指标、结构图、材料组成一一列出。看着李思明渐渐消失的背影,孙昌忍不住感叹道:“这个李思明真让人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真的有天才存在啊!”

踩着积雪,李思明越过田野回到的五连。刚到连队,他就觉察出连队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

丁卫东死了,前天晚上他用一块剃须刀片割开自己的血管。秋收后,他和曾智被安排到养猪场养猪。

“前几天他还过来看我们呢,现在想起来,那是和我们告别呢。”徐大帅轻轻地说道。“他还送我一本崭新的鲁迅小说,我真蠢,没有多想。”猴子悲伤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