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胡打乱撞相结合地结果,它不是从技术发明而来,而是从技术地应用而来,一方面是对技术地崇拜,一方面是对利润的追求,过于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我对中关村的未来并不太看好。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首创。那才称得上‘中国硅谷’。”李思明第一次来到中关村,不得不应记者们的要求给予评价。

李思明地评价并不能让人满意。甚至给某些人的洋洋得意泼了冷水。忠言逆耳,这话不太好听,李思明也不在乎,是你们要我评价的哦?事实上在深圳微星公司的周围已经聚积了相当一部分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是微星公司的客户,就是微星公司的供应商,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群聚效应,正如李思明曾经预料的那样,以点带面,正日益显示出微星公司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也许某一天深圳将取代中关村,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

“微软公司对推出视窗中文系统很有信心,这将满足中国市场对这一便利性软件的需求,我们承诺将考虑中国市场的购买能力,以最优惠的价格供应中国市场。”这是盖茨在深圳与合作者长城集团签约会上的讲话,他听取了李思明的建议。

最优惠价格?即使是最优惠的价格,中国人也会觉得太昂贵。李思明也这么认为。李思明已经可以预料到未来市场上的盗版情形,他似乎并不担心。就好像与他本人无关,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赚了。

“老规矩,作为股东,我们不干涉微软的内政。”李思明似乎想将自己撇清。

“还是咱们搞硬件好啊!”李思明在心里感叹道。

第四卷纵横四海第一百八十二章上帝的宠儿

微星集团的下半年又进入新一轮基础建设的热潮之中。

深圳微星集团内的2号晶圆厂还未完工,3号晶圆厂又开工了,香江电器也着新增空调生产线。前者利用银行的长期优惠贷款,后者利用自身的积累。而微星公司与中科院合资的微科公司,也走入了正轨,为国内各国营名集成电路厂提供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微光刻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集成电路制造的水平,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当然那些外国合资厂不在此列。

李思明上次在香港推销的半导体材料项目,出乎他的意料,那位李超人跟曾三叔经过认真地考察之后。对这个项目十分感兴趣。资本总是对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感兴趣,三方谋划寻找着合适的地点建一个硅材料厂,这时候那位跟李思明有过接触的峨眉导体材料厂,主动要求合资。并且得到该厂所属的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支持。

资本都是识货的,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是掌握了主动性。微星公司以技术入股,当仁不让地占40%的股份,峨眉厂发厂房、设备和人员入股,加上国家的政策性支持包括优惠的电价,占了20%的股份。于是,一个千吨级的硅材料厂在四川投资建设了。一旦建成,将打破国外的垄断,所以在项目审批上,几乎毫不费力,一路开绿灯。

事实上微星科技集团在1991年接连的重大突破。让政府部门信心大振。微星科技也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是李思明本人地承诺,积极参与到“九0八工程”。担负着国内IC产业技术总供商的角色。这不仅让国内IC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提升,也节约了国家的投资,微星公司正越来越担负起领导国产IC产业地责任,国家事实上也停止了批准新合资IC企业地设立,依靠微星公司的适当收费的帮助,发展国产IC产业,那些外国跨国公司是没这么好心的。也正因为如此,微星公司受到了尊敬和爱护,这直接体现在微星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国家低息贷款上。

微星公司1号晶圆厂制造的386型CPU源源不断地出厂,装配着国产电脑。而顾客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ANGCALL牌BP机逐渐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高额的利润也为公司挣取了大笔地再发展资金。

更重要的是,微星公司在1991年地重大突破。促使国家出台一系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法规和优惠措施。让1989年以来一度放慢地民营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类地企业,得到史无前例的政策性鼓励。政府也希望能出现第二个微星公司。整个国家都对高新技术爆发出极大地热情,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微星公司的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也就是成功经验,总会有所谓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感兴趣。如果真的要总结微星公司的经验,那无非是要有巨额的投资,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力量。还要有一个相对科学的管理制度。答案很简单,似乎也可以复制,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作为领头人李思明的作用和个人魅力。单就是他的忍耐和执着、专注就值得更多的人思考。李思明的创业,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秋天,十年的心血才换来今天的成功,如果舍不得自己的金钱。害怕风险,或者急功近利,那第他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说到获取新技术,中国人有三种基本的方法:第一。先购买。然后模仿,学者笼统地叫做“跟随战略”。从某种程度上说,“跟随战略”所发挥的作用,是中国崛起的最大传奇。而官方有个通行说法,叫“强进先进技术”和国产化“。第二,偷窃然后假冒。这也是一部分人所使用的手段。它集中于计算机软件、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世界著名品牌,并且在90年代后期一度达到顶点,至侵入90%以上计算机软件和80%的音像制品。它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短期利益以及长远的损害。此外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创造。

李思明的成功,唤起了更多创业家的创业热情。更多的人抛弃了以往那种“短、平、快”的项目,投身于自主创新的科技事业之中,这正是中国最需要的。李思明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国内外的报纸上,尽管他很少接受媒体的采方,有更多的人对他的过去进行考证。关于他过去的点点滴滴都陆续地被公开。

在1991年的年底,微星半导体又成功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486型微处理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再一次奠定了微星半导体在国内的市场地位。而英特尔公司因为和微星半导体之间还在打着口水仗,产品被拒之于国门之外。但是这一产品的出现,很快地被另一个爆炸性消息给淹没了。一个来自美国的新闻报道给李思明增添添了无穷传奇色彩,让全世界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几乎在同一时间谈论着一个叫李思明的中国人:

“也许是上帝让他在21岁就成了大学教授,他不是天才,那么就是北京大学校长疯了,事实证明李思明是个天才。在官僚主义盛行的中国,在生视资历的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机构,他这位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有,没有正规完成中学教育,也没有认真上过一天大学课堂的人,更没有经过重重审批,就堂而皇之的成了大学教授,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这位上帝的宠儿。却很快单方面放弃了这一身份,来到了好莱坞,当起了电影导演。李思明曾在记者摄影机前。对着亿万美国人,大言不惭地要统治奥斯卡。结果他做到了,他甚至还让有总统里根为他授勋。以至于。好莱坞的权力人物在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时。总是会说:“你以为中国人?”

正当他在好莱坞地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宣布不干了,这让无数地人为之惋惜,当然还有相当的人庆幸——因为一个强大地竞争对手终于滚回老家了。

但是在六年之后,李思明又一次让我们惊讶,这一次他不是以电影导演地身份。而是还原到了他本来的身份——半导体或者微电子专家。并且,他的行为让英特尔公司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感到无比紧张,还包括日本的家电公司。

当人们在为李思明的成功惊讶地时候,当人们再一次对他的电影津津乐道的时候。有一个细节问题大家都忽略多于,那就是从目前我们能找到的他地个人经历之时。从1979年1月至1981年10月,这卡达34个月里他在哪里。在干些什么?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内部人士透露给笔者一个消息。让笔者大吃一惊。在这34个月里。李思明的身份却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军官,而且是中国最神秘地特种部队——狼牙特种部队军官。并且参与了入侵越南地战斗。翻开当年的报纸。我们很难得到太详细的描述。据美军研究这场战争的军事分析员说。这支部队在战争中表现极为出色,有许多关键性的表现。称得上是世界最优秀地特种部队之一,同时也是美军重点研究的对象。

李思明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们来就没有谈到这一身份。这个消息十分可靠。据称是一位叛逃的中国高级情报官员最近透露的,但我们还不知道细节情况。更不知道李思明在这支军队中担当什么角色。

很不可思议吧?但是联想到他曾在美国,徒手将一位黑人持枪劫匪玩弄于股掌之间,就不难理解了,很巧地是,那一幕情景被好莱坞唯一一位让李思明有好感的记者拍下了,现在有人还将这段新闻短片翻出来重播呢!如果属实,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李思明放弃舒服的大学教授的职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是忠诚,是天性爱冒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篇篇幅不大,但却称得上是爆炸性的报道,首先在美国出现,然后香港,国内媒体出奇地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但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一惯低调的李思明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注意力。

而李思明的工作和生活也严重受到了影响,媒体蜂拥而来。曾智等人得知这一消息。都恍然大悟,因为这可以解释李思明为什么资助老兵基金会,也可以解释那位越南裔香港女人为什么对李思明如此尊敬,他们只是很气愤李思明一直瞒天过海,对此讳莫如深。也许要不是李思明命大。他们就永远失去了一位最好的兄弟,曾智等人感到无比地庆幸。

杨月对他很同情。因为李思明的父母也知道了,心疼地痛骂李思明胆大妄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却瞒了父母十多年,顺带着连媳妇杨月也被批了一通。李思明尽管早就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措手不及,乘乘地接受父母一把鼻泣一把泪地批判。就连儿子也认为李思明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李思明是家里的独苗,他的这种行为很显然让父母后蛋怕不已,也许稍有不慎。十几年前就天人相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当父母第一次看到李思明身一还残留的可怕的伤疤,抱着李思明痛哭不已,李思明和杨月好不容易才安慰好。

李思明一直对父母很愧疚,但是他却从未后悔过,他认为自己很荣幸成为军队中的一员,并解救了很多的同样有父母有家庭的军人。

国内的报道似乎保持着沉默,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山东沂蒙山区几年前修筑的一条山区公路,现在成了旅游者必经的一条公路,旅游事业发展的很不错,并隐晦地点明那是一个叫老兵基金会的民间组织赞助的。也有少量的地方小报报道,某位烈士的家属曾经在某某地方见过李思明,李思明军队生涯的事迹才一点一点地被公开。但是关于李思明的军队生涯,也只是这些非正式的消息,李思避明拒绝回答境外媒体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否认他曾经在南疆上过战场。

但是李思明却从此成了一个传奇人物,国人大多数人也是从此对神秘的狼牙特种部队充满着好奇,尤其是各种添油加醋的传闻。让李思明的个人经历更加富有传奇性的色彩。至少当有人谈论富豪们的爱国心到底有多强的时候。没有人会戴上有色眼镜对李思明的财富大放厥词,也没有人对李思明借着假外资创业有太多的批评,似乎李思明越是成功,就越证明某种象征意义。李思明成了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偶像级的人物。

据说好莱坞人准备将李思明的事迹拍成电影,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噱头,绝对吸引人的眼球。而国内的剧作家们也准备写相关的剧本,只是李思明对这些漠然置之。当然更多人想通过李思明了解那支神秘部队的实情。

“人们在谈到战争,多半谈论最多的是英雄事迹,但经历过的人却更多地想起流血和牺牲,对一我来说,活着者最好的奖赏。活着就要做更伟大的事情,让此生不再虚度。”李思明如是说。

第四卷纵横四海第一百八十三章成功的代价

小道消息总是很多。尤其是当没有正式消息公布于众之前.总是有各种消息满天飞。

关于李思明的新闻或者说故事,在1991年年底开始一直到1992年春,就充斥于香港的各大媒体。真真假假很难让人分得请,但是却吸引着人们眼球。人们都是有猎奇的心理.唯一的结果是.电视台收视率大增.报刊的发行量也剧增,要是不登李思明的故事,那就是自绝于香港人民:

据说李思明在黑龙江当知青的时候.曾径有一次遇到一百只大灰狼……

据说李思明曾经被以“反革命罪”被关进过劳改农场.成了狱中之王……

据说、李思明的妻子是个美女、而且是位上将的女儿?李思明为了娶她.不得不上战场.正所谓怒发冲冠为红颜……

据说李思明在越南.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立下无数的战功。据称香港某黑帮前任老大的太太就是越南人.据说跟李思明有段不可告人之事

乱了,乱了套了。李思明可从来没遇到过一百只狼,要是真那样,李思明的尸骨早就荡然无存了.真成了狼群的年夜饭了。还让可怜的狼群吃不饱肚子过不好年。李思明也没有“怒发冲冠为红颜“过.更没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只是外人的想像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李思明抱着这种想法,对这些小道消息漠不关心.就像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但是他的工作生话受到了影响。总是有记者想尽各种办法不请自来,对于这些人李思明公可司的保安们很好地执行公司地纪律。一律轰出去。

有省领导的介绍信?那又怎么样?

中央级媒体?也不行!

李思明很枉妄。对这些媒体.不管什么来路.都一视同仁。妻子杨月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记者们在找不到李思明地时候。纷纷找上了也是同行的杨月.最后杨月不得不辞职。就连在小学读书的儿子也被人给堵在学校门口追问他爸爸地“英雄事迹”.儿子被那长枪短炮地架势给吓哭了。还有老妈上街买菜。也被记者在后面尾随着.弄得老妈买个菜也是躲躲闪闪。最后,连买菜的权利也拾剥夺了,出行都是三五个保镖跟着。

李思明很苦恼。李思明决定搬家了,搬到了微星公司自建的别墅小区,这里本来是为了奖励公司重要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而自建地。有严密尽责的保凑。李思明很无奈.但他别无选择。只是他对妻子有些愧疚。让她不得不丢了工作.这算是成功的代价之一。

“这回你就可以夹心当个大作家了!”李思明说着反话。

“还不是因为你?”杨月白了他一眼。她为此埋怨了李思明好几天。李思明只能唯唯诺诺。

“是、是。我有罪!这更显得你伟大、富有牺牲精神。是中国妇女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要我说。每年三八节的时候,应该请你去做报告。”李思明半开玩笑半赔着笑脸道。

“你知道就好!”杨月对李思明的工作一直很支持。只是她眼神有很多遗憾。

“小月。现在公司地工作已经走上正规了。各方面都有人挑大梁。”李思明搂着妻子道,“我决定让自己轻松一些,每天按时上下班。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多陪陪你!每年还给放一次长假.咱们去游山玩水如何?”

“真的?”杨月有些不相信。

“当然是真地!我可从没骗过你!”李思明道。

“你从没骗过我?对了,你只骗过我一次。可是咱们差点就阴阳相隔.难得你想再骗我一次?”杨月对他地话很不满意。

“那我给你发个誓怎么样?”李思明赔着笑脸道。“要不.立个字据?”

“得.我就再相信你一次。”杨月道。

“还是老婆贴心呐!”李思明恭维道。

当居家太太,自然不是杨月愿意当的.幸好她有写作地爱好。要不然李思明真不知道给她找些什么事特做做。

“对了,我地两个基金会.你有没有兴趣?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李思明道.“陈诚和小刀都计划持基金会总部搬到深训来。

“李思明,你是嫉妒我.还是担心我闲着?”杨月道。

女人不能太闲着,一闲着就爱琢磨。这是李思明的个人真实想法,可不能说出来。正好两大基金会自己身为出资人.一直就没太上心,老兵自不必说,那些知青朋友们对自己十多年不露面颇为不满,单是老连长和老指导员就在人带话。大骂自己忘本。李思明虽不认为这是老连长和老指导员地真实意思、但是自己没有太上心地那是绝对的、让自己心爱地妻子代表自已。也是挺合适的。

“这就是你地不对了。你身为大兴知青的优秀代表、能为兵团战友们做些有意义的事。也是应当的嘛!”李思明道。

“能有我什么事?陈大会长不是做得挺好的嘛!”杨月笑着。“你是有些心虚了吧?

“我心虚?我能有啥心虚的?“李思明不承认.“我把这个光荣的工作让拾给你,是看在咱是夫妻的份上。

“那我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不要辜负你的殷切期望?杨月反问道。

“咱做好事,不图名。”李思明大义懔然地说道。

“我还真想回黑龙江看看!”杨月感叹道。“不知道老连长身体怎么样了?”

“这老家伙身体好得很.听钱大海说.上个月老连长对现在大兴农场场长赵山河的某项工作很不满意.气宇轩昂地跑到他的办公室.一吼嗓子。全农场地人是鸡飞蛋打屁滚尿流!”李思明笑着说道、“嗓门大。那就代表中气十足。身体好。”

“赵山河人还不错.就是有些官迷的样子。“杨月轻笑道。

“这个家伙当年当我排长地时候,就是这样。要是一本正轻地。那就要训话。要是见人笑眯眯的.我就知道他想拍某人的马屁,拍得还很有水平。”“李思明想起了当年对赵山河地印象。“只不过到现在才是一个农场地场长.窝在那里有啥意思?”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喜欢满世界的跑?”杨月道,“人家才是真正的奉献!

“这话倒是有道理。”李思明道,“人人都有不同地路,也许人家在那一亩三分地。当家作主.没事偷着乐呢!”

“你刚才说到钱大海。听说他现在也当老板了?”

“全中国老板海去了。连在街上摆摊卖煎饼都称老板。他现在跟你那位中学老同学一个样。专心做起了电器生意。还不错.他年底并要来深训。”李思明道。

“谈生意?”杨月问道。“不是也想走后门吧?”

“那是一定地。他嗜这么多兵团战友在这。能不找便宜嘛?”李思明道,“不过这对公司来说。也哨好处。”

李思明不仅成功地安慰了妻子。还给她找了件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说曹操,曹操到。几天后.钱大诲就来了,而且是和杨月的那位中学老同学前军人丛有为一起到来的。这两位像是前世的冤家对头,在李思明办公室里互相瞪着眼。原来这两位都是做电器生意地.都在北京城开了一家专营家用电器的商店。而且就是门对门。

一家叫“京和”.一家叫“京美”.两人之间可没像他们店名那样“和和美美”。正所谓同行是冤家.这两位老扳一直明争暗斗、店面从可怜地二十平米到二百平米再到现在的一千平米,这火气随着店面地扩大而上升。

这两家店都经营家用电器.而且利润最高地要属“香江牌”的.因为各自跟李思明地关系、都能以最低地出厂价拿到货。来到深训才知道,原来各自跟李思明都有“关系”。

“阿明,把香江电器在北京地代理权拾我.我保证先付款后提货.保证服务品质.决不拖香江牌的后腿!”钱大海道。

“阿明!”丛有为见钱大海这么亲热地称呼,也改了称呼。“钱老板说地这些是最起码的,我们京美不同.我们不仅要让顾客高高兴兴地将电器买回去、我们还负责送货上门。负责安装调试、并且保证半个月内不满意退货!”

“阿明,咱是老朋友了.我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钱大诲.“整个北京城做生意的.都知道我钱大海是信誉第一童叟无欺。”

“老朋友?我跟阿明还在战场上同生入死呢!”丛有为不屑地说道.“咱当过兵的才是最值得信赖的”

他说这话有些牵强附会.硬扯上关系。钱大海见李思明也没反对、以为真有这么回事。

“当过兵打过仗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光荣的兵团战士呢!”钱大海道。

“兵团战士?那可是杂牌军哦!”丛有为讥笑道。

“得了、得了。吵什么吵?”李思明不得不打断两人的争执。

“这个所谓代理权那是老皇历了。以前渠道狭窄.我们香江电器只能依靠国营商场,现在不同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在各地都建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我们不可能只依靠唯一的代理商运作整个市场。实话实说。我们公司一手攀着国营商场.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