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你小看我们女人!”杨月又一次掐了他一把,发泄心中的不满.“我看你是心虚了吧?”

“你看,这就是‘琢磨’了!”李思明抱怨道。

第四卷纵横四海第三十二章这是好事

第二天中午.李思明和曾智一同去和大帅等人聚会。这是他们早就约好的。

“阿明!曾智!”李思明和曾智刚走进见面的那家饭店,就听到阿华的大嗓门。几兄弟聚在一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呦,听说你们两个家伙‘狼狈为奸’,如今看来.真的勾结在一起了。”张华一见面就指着李思明和曾智.开玩笑道。

“你们也不赖啊,跟我们‘狐朋狗友’的。”曾智也不甘示弱的道。

“我们可不敢你这个资本家比.我们根红苗正.得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徐大帅笑着道。

“这样啊,阿明,既然没人欢迎我们.我们还是去香港算了。”曾智叹息道。

“得了,得了.你们都胡扯些什么?都坐下。”徐丽嚷嚷道.手指着正热烈拥抱在一起的徐大帅和曾智道.“瞧你们这都是干嘛?两个大男人这么恶心!”

“就是啊.阿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大帅是名花有主的男人哦。”李思明插嘴道。这话惹怒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招来一通痛骂。

“行了.行了。你们就当他放了个……那啥?”杨月看到李思明被痛骂,站出来打圆场。

“当底放了什么?”张华一个劲地追问.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于是他的头上中了杨月的一个爆栗。

众人落座了之后,李思明将自己最关心的事特提了出来。

“大帅.小华,你们俩快毕业了吧?”李思明问道。

“是啊,我们这一届基本上是放寒假时毕业!”大帅道。

他知道李思明想说什么.这个问题他不止一次考虑过。要说留在北京.选择很多.只要是个大学生.根本就不愁好单位录用。对于大帅这样下过乡种过地吃过苦的人来说,吃公饭当干部,是他们一直的梦想。锐气己经在土地上消耗光了。如今让他放弃首都的体面稳定的工作.去一个还仍然一无所有甚至本身的存在就引起争论地经济特区去创业。这不能不说是个艰难的选择。这个年代人地选择不多.无论是系统内调职,还是从系统外向系统内调职,都是很难的,更何况是“单干”,将来要是想回过头来进事业单位,根本是很难的事情。

大帅如今算不上孤家寡人,徐丽是他未来生活中的另一半,他不得不考虑她的感受。但是他却没有勇气将李思明的希望说给她听。

“不就是咱们兄弟几个.哦,对了,还有远在上海的猴子,咱们五个兄弟去特区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吗?我只要一毕业就可以马上去。”张华首先表态道。

“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不会站在旁边看着。”曾智大力一拍张华的肩膀,差点将他拍桌底下。

“你的意见呢?”李思明和曾智两人则注视着大帅道。而大帅却将目光转向徐丽.眼神中很是期盼。

“你别看我.问的是你!”徐丽道。

“小丽,我……”徐大帅感到有些语拙,他有些后悔没有提前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他害怕徐丽拒绝。

“小丽对不起.阿明地计划很不错.我也相信我们五兄弟一定会成功的。所以……”

“那你以前为什么一直不跟我说?要不是小月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这码事呢?”

“你知道了?我是怕你不同意。”

“那你现在说.我就同意了?”徐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好了,大帅,你不要急.其实这件事我早就跟小丽说过了,小丽早就答应和我一起去深圳的。”杨月看大帅有些慌张.连忙打圆场道。李思明赞赏地安了她一眼。

“这样啊,那太好了。”徐大帅长吁一口气。

“可是你将事情放在自己心里.就不对了。难怪小丽生气。”杨月道。

“我看大帅你病得不轻,我以前怎么就没能发现呢?”曾智见事情已经定下了,心情不错.忍不住拿大帅刚才一副胆战心惊地表情取笑。

“我哪有什么病?”大帅一时转不过弯来。

“妻管严呗!”张华嘴快,取笑道。

“哎呀!”张华的头上又一次中了下大爆栗,这一次是徐丽赏给他的。

解决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就等于解决了一个心病,徐大帅看上去又变得精神焕发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几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热情,尽管未来仍然是一个空白,等着他们去描绘也许光辉远大也许惨淡萧条的事业。

正当李思明等人兴高采烈地庆祝团聚的时候.有人急匆匆地找来了,正是小刀和一名剧组职员。

“曾先生.不好了,出事了!出大事了!”来人一副着急的样子,大冬天的满头大汗。

“你慢慢说.出什么事了?又有人打架了?”曾智急忙问道,这帮家伙闲着尽惹事。

“不是的,曾先生。有人说要见我们剧组成员、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来人解释道。李思明不明白,看了看小刀。

“一个小时前.有位文化部的领导突然来到我们入住地饭店.通知说是一位中央首长要在下午三点钟接见我们。”小刀解释道。

“那是好事啊!我还真以为出了大事了呢!”李思明气地想抽来人,不过看在这一个月来忙前忙后的份上,就暂且饶过。

“这事太突然了.是哪位领导要接见我们.这事太奇怪了!”曾智不解.“不过这事,应当是个好事。”

“当然不会是坏事了!”李思道.转向大帅等人.“各位对不住了。我们得回去准备一下。”

“你们先回吧!这事要紧。”徐大帅道。

“别慌着走啊。“张华拦住两人.“先请两位老板把饭菜钱付了吧?俺们现在还是个穷学生呢!”

“你小子!记着,我们下次绝饶不了你!”曾智笑骂道。

李思明和曾智两人赶到剧组入住的某涉外饭店。此时剧组成员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众人不知道该准备一些什么,有人甚至以为要去接受审查而担惊受怕。

“老刘.吩咐大家,都换上正装,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下午去人民大会堂!”李思明吩咐道。

“导演.我们不会有麻烦吧?”梅编剧有些担心地问道。

“有什么可担心的,别自己吓自己。咱们在大陆都一个月了,有人找过咱们麻烦吗?有我曾某人在这里,谁还会找麻烦!”曾智接过话头.斥责道.“快去准备一下。你那头发就不能梳理一下.真丢香港人的脸!”

“可是曾先生.我没带正装啊?”有位职员小心翼翼地提问道。

“那就穿上你认为最整洁最正式的一件.你不会有带补丁的衣服吧?“曾智道。

“我看还是统一去买一批衣服吧.就去国贸商店买.那里都是香港货。大家从香港来,都没带这个季节穿的衣服.五花八门地.咱们公司虽然是小公司。但也代表着香港啊!”李思明建议道。

“好吧。”曾智点头同意,“这可是你这个大股东说地哦.以后可别说是我乱花钱搞形式!”

“你就快带人去买吧.时间很紧.哪来这么多废话!”李思明瞪眼道。

下午两点时分,有两辆客车准时到达饭店.早有文化部的人员过来接他们去人民大会堂。李思明和曾智俩人都不清楚为什么会有中央领导来接见他们这个毫不起眼地香港小公司.那位文化部的陈副部长他们私下也见过。一个中央领导没必要来接见他们。

剧组成员们又一次沿着长安街.穿过天安门广场来到人民大会堂前。临来前,这些演职员们都站在穿衣镜前臭美了半天,要不是李思明催促,这些人还准备一直臭下去。大家都有些兴奋,相互讨轮着会有什么极别地领导来接见他们.这下他们回香港又有了显摆的理由。

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这个装潢气派的会议厅里,剧组成员们有些兴奋.但是四周的便衣警卫们的犀利的眼神让他们不敢随处走动。跟在李思明身边的小刀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一种似松实紧的气氛.那是猛兽盯住猎物的味道。那些警卫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梭巡着小刀的全身上下,让他感觉十分压抑。

“你身上有杀气.跟他们身上的味道是一样的。”李思明指着警卫.悄悄地对着小刀说道.“所以他们看你的眼神跟看别人不一样。你的身上不会带着凶器了吧。”

“怎么可能带着呢?那他们为什么不盯着你看呢?”小刀问道,“你又为什么看上去跟普通人没两样?”

“我天生就是好人嘛!所以我根本就不用去伪装。”李思明小心地笑道。小刀撇了撇嘴,自是不信他的话。

这时门厅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些明显是警卫的人拥了进来.走在后面的则是那位李思明曾经在那最后一次演习后见过最高首长。曾智一见到首长.也十分兴奋.但他没忘了站起来带着众人鼓掌欢迎。老人精神抖擞.步履矫健.边走边向众人挥手。

看到首长.李思明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意外的是首长身边跟着地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却引起了他和小刀的注意。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乔小龙,上次李思明听许志强说过.乔小龙去了某秘密部门.李思明没想到他们在这个场合见面.但却不能向以前那样打招呼。

乔小龙早就知道今天来得会是谁,他微微向两人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装作不认识一般.一副恪尽职守的样子。

“靠.你够拽!”李思明在心里骂道。李思明隐蔽地朝他瞪了一眼.乔小龙苦笑了一下。

陪同首长的文化部官员是陈副部长,他为首长介绍了曾智和李思明。

“他不用你介绍.小李和我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他我还是很熟悉的。”首长打断了陈副部长的介绍,他拉着李思明的手道.“你很不错.我很看好你!不过你去拍电影让人感到很意外!这跟当初你说地也不太一样。”

首长很亲切的高压,让在座的众人愕然.李思明以前和首长见过面,而且关系还不一般,这引起了众人的种种联想。陈副部长昨天还以为李思明不过是杨首长的乘龙快婿而已.如今他才知道李思明的背景很不一般。

“不,这也是我的爱好。”李思明解释道,“况且我有信心在未来五年来初步实现我的目标,请首长放心!”

“嗯.既然你想试一试,那就乘着年轻试一试。不过,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哦!”首长对他的保证不置可否。

李思明和首长说着似是哑迷的话,曾智一头雾水。

然后宾主双方热烈地谈论一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首长询问了这部电影拍摄计划,有没有什么需要大陆协助的地方等等.还寄语香港的电影工作者好好干.多拍好电影.也希望更多的香港电影工作者和大陆电影工作者多多交流等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只不过表明大陆的开放姿态,和对香港人的基本态度。然后照例是合影留念。

首长还特意让摄影师给他和李思明,曾智三人一起合影.这张照片中首长还一边分别握着李思明和曾智的手.极为亲切。这张照片也是李思明和曾智两人一直珍藏的一张照片。

整个接见过程不到四十分钟,但是剧组成员们还沉浸在兴奋当中.这是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要不是因为拍这部电影,哪会有如此近距离见面的机会?见港督恐怕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吧?

这次会面在大陆的官方报道.只不过说首长会见香港曾智先生为首的电影界代表而已,李思明三个字根本就没有提。但是在香港,这次会见却影响很大.媒体再一次对香江电影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李思明那还只拍了一半的电影的名字,却让娱乐界甚至整个新闻界都耳熟能详.这算是另一种娱乐炒作。

会面结束了。李思明和小刀看着首长的背影消失了.他此时对自己的选择仍然不后悔,因为他对未来充满着自信。

乔小龙因为职责所在,也不得不跟在后面迅速的离开,经过李铭顺身边.小声地说道:“队长.对不起.职责所在.我得走了。”

“你滚吧,丫头!”李思明讽刺道,这是乔小龙曾经的外号。李思明话说的声音有些大,小刀听到了也忍不住笑了,乔小龙则连忙向身旁的同事掩饰着。

在回饭店的路上,曾智对今天发生的事情很是疑惑.他惊疑李思明还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不要想得太多了.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暂时保密!”李思明道。

第四卷纵横四海第三十三章李思明的救赎

过去的每一天我都在悔恨,不是因为我关在这里(监狱),也不是你们(假释官)说我应该。每当回首住事.那个年轻人.愚蠢的孩子犯下了弥天大罪,我想跟他谈谈.想给他讲讲道理.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是.我找不到他了,那个孩子消失了,只留下一个老人,我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彻底改造?只是一个没用的单词!继续在文件上盖章吧.年青人,别再浪费时间了。因为说句实话.我不在乎。”

——摘自李思明某著名电影经典台词。

斯蒂芬·金从打字机前将头抬起来,揉了揉己经发酸的双臂,仰头靠在椅背上,舒服地伸了一下懒腰。

“也许我真的应该去度个假,像别的人一样拖家带口地尽情放松一下?”他自嘲道。但是这也只是想一想而己,斯蒂芬·金始终焦虑着.自从他发现自己爱上写作这件事之后就是如此。

这七年来.每天一大早,他就坐在打字机前写作.至少要写个一千五百字才起身.且每年只在国庆日、生日和圣诞节这三天停笔歇息(后来他承认,这是为了找话题才这样说的.其实一疯魔了,这三天照写不误!)。

他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两年前也就是1979年.他就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然而没人能想象得到.七年前,育有一子一女的他.好不容易在高中找到一份教职,却入不敷出.暑假里还得到洗衣工厂打工.姜子塔比莎则穿着粉红制服在甜甜圈店里当服务生。全家人住在一辆拖车里.电话被断线了.更没钱修理代步用的破烂“别克”车。他终日担心会有额外的账单.也被教学跟行政会议搞得兴味索然。

“这不是我该拥有的生活!”跟所有人一样。当年的斯蒂芬·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却看不到任何改变的曙光。

斯蒂芬·金端起一杯妻子送过来的飘着浓香的咖啡.惬意地走到阳台。冬日午后地阳光暖意洋洋.现在他可以写他想写的任何东西,不会再为账单发愁.而每本书在动笔之前都会被出版商和好莱坞的导演们盯着。

这座颇为豪华的别墅的前面是一块大草坪.种植着耐低温的青草。四周种植着各种乔木,让这个冬天并不显得萧瑟。他对眼前的一切很满意。

远远地一位亚洲面孔地年青男子下了出租车,向自己的别墅走来。那位年轻人走到草地外的围栏处,按了一下门铃.不一会有佣人前来开门。斯蒂芬·金放下咖啡杯.走到了楼下。

“下午好.请问您是来自香港的李思明先生吗?”斯蒂芬·金问道.他对亚洲人姓名的发音咬不准。

“您好.我就是李思明,请问您就是我慕名而来拜访的斯蒂芬·金先生吧?”来人彬彬有礼.操着的却是伦敦口音的英语。

来人正是李思明。在带着剧组返回香港后,李思明并不急于拍摄电影,而是让大部分人休息一段时间。《十面埋伏》第一场戏最关键的是布景和舞蹈.前者基本就绪。后者还在排练之中,李思明给了齐琪半个月时间来排拣.相信以她从小的戏剧功底,可以很好的掌握。

《十面埋伏》并非李思明最想拍的电影、他最想拍地其实是美国电影.但是他必须掌握作为一个导演的全部技巧.这部电影就是他练手的工具。他对所谓电影艺术之类的不屑一顾,虽然他在外人面前口口声称说他爱拍电影。他只是想赚钱.而且好莱坞地电影最赚钱。赚外国人的钱最好.还不用“盗窃”同胞的构思。

如果要在电影界留下最重要的一笔记载.或者说要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以便赚钱.李思明想到是一部跟自己的经历有某些相似的电影。

“我听我的经纪人说.来自遥远的香港.有一个人想讲个故事给我听。”斯蒂芬·金道,示意李思明坐下详谈。

“当然。我一直认为您是最会讲故事的人,我这个故事说给您听,也许您会将他变成您地下一部畅销小说。”李思明恭维道,“我认为您的小说,‘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应该认真地对待.他们应该请您去演讲。我认为只有好小说跟坏小说之分.没有严肃文学跟通俗文学之别。”

李思明其实对他的其它小说根本就没有看过,只是因为那部经典电影才去关心斯蒂芬·金到底是何许人也。

文人的世界总是有争论.古今中外亦然。谁是正统?谁是末流?谁是文学?谁是垃圾?谁是“严肃文学”?谁是“通俗文学”?文人们在争论,甚至水火不相容,这不单是中国酸秀才才有的特权,在美国亦然。

毫无疑问,斯蒂芬·金才华横溢.当他的书一本接一本畅销之后,金钱早就是一个数字而已,他就希望得到与他的名气同样的尊重。不过很遗憾,那些所谓“正统文学”地代表们并不既然纳他,认为他的书是一个不入流地垃圾。“只有好小说跟坏小说之分.没有严肃文学跟通俗文学之别。”这是斯蒂芬·金后来说的话。李思明挑的正是他想要听到的,果然他对李思明的好感立刻直线上升。

“那我洗耳恭听.你知道,全美国所有的出版商和好莱坞的导演们,都怀揣着支票来拜访我,他们以为我最需要的是钱。他们错了,一个作家更需要的是故事,一个作家的价值在于组织文字讲故事的能力。”

“所以我就来了。”李思明对自己开场白的成功很是沾沾自喜。

“对.所以我对您的来意很感兴趣.还从来没有一个亚洲人写信对我说他要不远万里来到我的家里.讲个故事给我听。您的诚意让我不得不听您讲故事。”斯蒂芬·金面带微笑,补充道,“希望这个故事很吸引人。”

“先生.您习惯于写恐怖小说或者说恐惧小说.但是您有没有考虑一下些一个不一样的小说?”李思明试探着问道,他所要讲的故事其实就是对方将要写的.他不知道对方是否已经有了动笔的想法。

“您真是说对了。事实上.我的编辑们认为当我出版《魔女嘉丽》后,又写了《午夜行尸》。他们有点担心,原因是怕我被‘定型’为专写恐怖小说的作家。后来,《闪灵》又大卖.编辑更担心‘定型’问题了。”

“就像一个人天天吃法国大餐.偶尔应该去唐人街品尝一下中餐?”李思明比喻道。

“是地.但是我对此并不排斥.吃一辈子法国大餐可以,偶尔吃顿中餐也可以。”金不置可否。

“事实上.我也是一个导演。我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但我认为只有您才能让这个故事有更多地人知道它.并被它所吸引.因为您制造悬疑,渲染气氛的技巧是没有人可以复制的。”李思明道。

“我听着呢!”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越狱的故事.你可以从中发现这更像是一个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李思明细致地讲着故事。

………………

“嘿,故事很不错.但是……李?”金发现李思明走神了。

“哦.对不起!金先生!”李思明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想到了他在劳改农场的日子。

当普通人进了监狱之时.失去了自由.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在绝望中奋发,才又拼命地去争取夺回来。希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能在阳光下悠闲自得地呼吸,自由就是在楼顶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喝着啤酒。对于我们而言,它就像空气.平常得让你根本不去想失去它会怎样.但是自由对于那些高墙内台的囚徒,尤其是那些注定一辈子都要呆在那里地人们又是多么珍贵而又不可及。

与这个故事中那位受冤枉被判连续两次终身监禁的金融家的遭遇不同,李思明的那段牢狱生话.却是他在艰难岁月中地避难所,在艰苦的岁月中。他却看到了希望和远大前程,他没有悲观,也没有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抗争.甚至有些庆幸,因为他找到一个可以避开各种运动的场所。但是他了解那些被限制自由的人的生存状态.当初劳改农场里的那些难友们正是这种状态最生动的写照.没有人能比他更理解高墙之内的那一群人。

“这个故事很让人感动,跟《基督山伯爵》中唐代斯也很相似.但我更愿意将主人公理解为《圣经》中犹太人约瑟和摩西.很巧妙很不错地构思.但是却让我感动的是其中人性的光辉:希望、自由和友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珍重的东西了。可是我不明白,李先生,您为什么不亲自去写?”斯蒂芬·金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动着光辉。

“这个……我刚才说了,只有您才能将故事写的更精彩,而且对于美国人的语言.我是无法做到准确把握。还有,我只是提供一个故事大纲.具体的还要靠您去构思.如果您同意动笔的话。”李思明解释道:“这个小说您如果完成了.版权将归您全权所有,我只要电影改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