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冥朱雀剑-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马上又瞪着眼睛惊呆了。
只见师父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每踏一步都有一种闷声闷气的‘噗,噗,噗’的声音,速度虽然不比跑快,但却比平时走路要快一些,相比较平时走路,步距也相对大一点儿。
师父轻飘飘地落在云月旁边,云月这才缓过神儿来,兴奋地说,“莫非师父所言奖励,就是这个凌空散步的绝技吗?”
老和尚笑着点点头。
云月撩衣服跪倒,“多谢师父!多谢师父!”
老和尚将云月搀起来,对云月说,“孩子,我刚刚练的叫一口元气凌空术,也叫一步登空法,把这个功夫练好了,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我观察了你完成第二堂课的整个过程,你的进步理应得到此奖励。下面我给你说要领,什么时候能练会,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好,我一定勤加练习,师父请讲。”
“听好了,将两气集中于脚掌,抬脚收,登脚出,由气引力,行走于无形;两肩留气,重心笔直,目光向前,平衡于中央。听起来简单,但是练习起来却不容易。需要掌握频率、节奏和时机。这个不算第二堂课内容,可以随时去找我进行第三堂课。”
说完,师父转身走了。等云月拎着桶跑到山崖顶上,师父已经快到寺门口了。
云月跑到一个小山坡上,学着师父的样子,将气集中于脚底,像走路一样往前迈,在踩空的一瞬间,将气顶出,同时后脚抬起,真的踩在了空中,一瞬间自己已经浮起来了。
不过还没等迈第二步,就没掌握好平衡,一个‘狗吭泥’,趴在了地上,水也撒了一地,桶里的三条鱼也倒出来了。
云月急忙跑过去把三条鱼捡起来放到桶里,然后拎起桶飞快地往山涧那跑,到小河边,马上把鱼倒到水里。还好,鱼还都活着。
云月在寺里也住了好长时间,受师父、师兄们的耳濡目染,对一些佛家的理论和信奉的教条也都了解一些,“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杀照灯”
,这都是师兄们每天挂在嘴边儿的话,云月早就记熟了,所以他担心鱼没水死掉,才这样拼命地把鱼捡起来往河边儿跑。
况且云月本性善良,就算没有受寺院的影响,也一样会这么做。
云月做在河边的石头上,回忆着刚刚师父所说的口诀和师父演示的整个过程,自己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运气,何时收气、出气,平衡的掌握方法,等等。想了一阵,云月索性着空桶往回走了,来到刚刚的小山坡,又开始练习起来。
练习了十几回,跟头摔了十几个,依然毫无进展。云月耷拉着个脑袋,回寺里了。
了得正在寺门口扫地,看见云月提着空桶回来,打趣地说道:“你这是在偷懒吧,空桶拎出去,空桶再拎回来?”
云月本没有理他,心里一直在合计怎么练师父教的登空法,不过了得嘴不饶人,云月也没客气,也想整整他。
脸上故意摆出很严肃的表情,对着了得呵斥道,“大胆了得,如此放肆,竟敢对师父这般无礼,还不跪下谢罪,祈求饶恕!否则,杖责八十可不是儿戏!”
厉声厉色的样子,院子里其他的师兄开始都吓了一跳,后来听懂了云月说话的意思,被逗得前仰后合。
了得是又气又窝火,之前打赌打输了,二师兄还故意在师兄弟当中宣扬,弄得现在满寺都知道他打赌打输了,得管云月叫师父了。
刚刚云月又在众师兄面前一顿挖苦,虽说是玩笑,也让了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瞪了云月一眼,就拿着扫帚往后院走了。
看着了得的背影,云月也没憋住脸上的严肃劲儿,捂着嘴,嘿嘿地笑着。
这几天,云月白天晚上的研究师父教的凌空术,两肩留气保持平衡,两气运于脚底,注意收和出的时机,几天下来,已经小有所成,虽不像师父那般飘洒自如,但也已能够攀岩腾空,从寺庙的大墙上跳下去,能到山脚下才落地,远远望去,就跟在空中行走一样。
缸里还有几桶才满,云月利用这个登空的功夫来拎水,也相当于锻炼了自己。
将两只水桶像之前那样提起来,然后将气运于两只脚掌,下山的时候很容易,不走前面的大门,直接从他自己院子的院墙上往下飞,中间腾空加上借助树枝的力量,到山崖顶上,再从山崖顶上飘下来,这样很快就可以来到小溪边。
上山的时候,也是借助两气的力量,用这种方法,一跳一跳地往山上跑,一步能跳起来两米多高,迈出七八米远,这样一步顶上平时的七八步,虽然速度不像正常跑那么快,但是由于一步的距离比较远,反而比之前快很多。
原来来回拎一趟水要半天,现在也就一个多时辰。
云月心想,“师父真是的,要是早教我这个,那一缸水估计也就几天的功夫,何必浪费这时间。”
云月当然不知道师父的用意,也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就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云月的胳膊和腿都粗了好几圈,浑身上下全是腱子肉,把衣服褪下,两膀支起来,两拳一叫力,身上看不见一块虚肉,整个身体就跟铁块儿似的,这样的身板才是练武的基础,也是练拳脚的必备功课。
云月已经把大缸填满,里面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的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着。由于水都是从小河里打的,鱼并没有不适应,所以还都活蹦乱跳的,挺精神。
云月觉得登空的功夫也差不多了,第二堂课的任务也已经完成,该找师父去问第三堂课了。
本想晚上休息一会儿再去找师父,正盘坐在院墙的那个石台上打坐养神,师父便过来了。
云月已经能感觉到师父进到了自己住的院子里。急忙从墙上跳下来,现在云月不是搭凳子爬下来了,而是直接从墙上飞下来,落到院子里跟羽毛一样。
老和尚不住地点头,心里非常高兴。
云月来到师父面前,躬身施礼,“师父,您过来了,我也正想去找您。”
“嗯,我估摸你也差不多该来找我了,吃过晚膳没什么事,我就直接溜达到你这儿了。”
“那师父是打算教授弟子第三堂课的内容了?”
“不错,正是。第三堂课的任务可非常难了,你要听好。”
“是,弟子洗耳恭听。”
老和尚捻着白胡子,欲言又止,眼睛盯着那口大缸,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明日再告知你第三堂课内容,今天晚上你先在佛祖面前跪罚,为这些鱼儿念经祈福,供它们早日脱离苦海吧!罪过,罪过!”说完便低头离开了。
云月完全不明白师父的意思,鱼儿在缸里好好地游着,为何要祈福?自己为何要受跪罚?本还想争辩什么,但师父已走出院子,而且语气也不太好,云月就止住了。
总之,师命难违。
云月吃过晚膳,便乖乖地跪在大殿的佛前,没学过念经,就是嘴里嘟囔着‘对不起,都怪我,希望鱼儿一直快乐,来生投好胎……’等等之类的。
四周一片寂静,云月跪在那一直嘟囔到深夜,终于坚持不住,歪倒在地上,睡着了。
第十三章 习武第三课
次日清晨,天刚微亮,云月倒在大殿的地上,睡得很香。
老和尚缓步走入大殿,停在云月身边,运足了气力,高声喝道:“阿弥陀佛!”
只见小云月吓得从地上直接蹦了起来,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对着佛祖磕头,嘴里喊着,“佛祖显灵了,佛祖恕罪,弟子知错,弟子知错……”
老和尚站在一旁哈哈大笑,假装严肃地说,“云月有何过错啊?可详细道来。”
云月是又气又乐,气的是师父竟然这样吓唬自己,乐的是师父竟然也跟了得一样,开起这样的玩笑,原来师父也有顽皮的一面。
云月也没敢多说什么,跪在地上,原地转个身,跪到师父面前,低声说,“弟子知错了,弟子没有诚心悔过,在殿上睡着了,请师父责罚。”
“现在不会责罚你,责罚你的时候还不到,跟我来吧,告知你第三堂课的内容。”
云月一听‘第三堂课的内容’,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刚刚还惺忪的睡眼一下子瞪得溜圆,紧紧地跟在师父的后面,向后院走去。
进入后院,来到装满水和鱼的大缸旁,老和尚开口说话了,问云月:“这鱼可都是用桶提上来的?”
“回师父,尽是用桶捉来,倒进缸里的,水也都是生养鱼儿的山涧水,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有一条鱼儿死掉。”云月回答。
“哈哈,很好,很好。那你听好这第三堂课的内容,就是将这些鱼儿,从哪儿来,再送回哪儿去!”老和尚笑呵呵地说。
云月听罢,皱了皱眉头,说:“师父此话当真。”
“当真!”
小云月露出了轻松地笑容,心里想着,这第三堂课,与第二堂课不是差不多吗,相当于第二堂课的倒置,把水和鱼从山涧运入缸里,这回再把水和鱼从缸里运出,运入山涧,已经有第二堂课的底子了,这第三堂课很快就可以完成了。
正想着呢,师父说:“是不是觉得不难那?那是我还没说完。”
云月有些紧张了,问道:“师父还要反悔吗?”
“非也,题是这样的题,但方式有限定,不出院子,把鱼儿全数送回山涧,要活着,出家人切忌杀生。”老和尚一字一顿地说。
听罢,云月的眼睛都直了,整个人呆在那儿。
老和尚笑着说,“莫急,莫急,不用设定期限了,等你通过这第三堂课,就该正式教与你武功了。”说完,便转身往外走。
小云月回过神,急忙喊道:“师父,请留步,您还未留提示!”
“两堂课都已通过,无需提示啦,小思小成,大思大成,无师自通才是武之大家!兀自思量去吧”
老和尚只留下这无关痛痒的几句话,没有回头,走出后院。
留下小云月呆立在当院,满面愁容,不知所措。
云月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心里盘算着,应该怎样完成这第三堂课,确实太难了。
就算出这院子,用桶两桶两桶地拎,也需要个月把日,不出院子我怎么把鱼放回去?修个水渠,一直通到山涧,顺着水渠把鱼放生?不行,太荒唐。师父要的根本不会是这个结果、这个答案,而且对习武毫无益处。
不出院子,把鱼活着放回山涧?哎,难道要扔啊?
“扔!扔?扔……”想到这儿,云月注意到自己无意中想的‘扔’字,嘴里便不自觉地说了出来。
想了想,除了扔,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也不会斗转星移,又不会什么妖法,可以将鱼儿从院子中隔空移到山涧的水里。“哎……,不过‘扔’,还不扔得满山都是啊!”
这样想了一上午,毫无头绪,中午吃过饭,云月也不想了,索性回去午休睡觉了。
云月身体飘忽,又来到了之前梦中跟随父母采蘑菇的山上,云月不知道为什么又来到这儿了,突然前方出现了母亲的背影,正在往山上走,云月紧追上去,嘴里不住地喊着,“母亲,母亲,等等月儿,等等……”一边喊着,一边追过去。
母亲拐了个弯儿,身影被树丛挡住,云月快步追上去,眼前出现一位白衣女子,并不是母亲,而是之前梦中出现过的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眼含热泪,看着云月,哽咽着说,“孩子,来啊,过来,你长这么大了,过来,过来啊……”,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云月回答。
“我是你的母亲那,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的母亲!”白衣女子带着哭腔说。
“你不是我母亲,不是!”云月大声喊道。
突然从白衣女子的后面闪过来一个人,过来给了云月一巴掌……
云月猛然惊醒,原来又是梦。
可云月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梦见这个女人,为什么两次会梦到同一个人,而刚刚梦中出来给了自己一巴掌的人又是谁?会不会是上次梦中那个跟白衣女子在一起的英俊、魁梧的男子?很多疑问,云月心里很是奇怪。
不过也就是一场梦,云月满心思都是练成武功,为父母报仇,对于一场梦,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被一场梦惊醒,云月的觉也给惊没了,倒在床上想了想师父说的第三堂课内容,还是毫无头绪,而且越想越觉得心慌脑胀、心烦意乱的,这个时候听到前院传来午后练功的号令,云月收拾收拾,就出去看师兄们练武了。
云月本也想跟着一起练,但云月是师父单独传授,而且跟大家都不是同一个进度,大家会的棍棒功夫,云月还没有学过。
云月心里觉得,自己练的基础功夫,众师兄应该早就会了,所以才去练棍棒功夫的。其实小小的云月哪知道,云月练的功夫,除了大师兄、二师兄学过,其他的人根本连看都没看过。
了得倒是习得部分,不过也就是皮毛而已,跟云月比起来,也差得远呢。
功夫讲究内修外练。内修在前,可见内修为基础,要先习得基础,打牢根基,才能习得上乘武功。内修催动外练,使拳脚、兵器的功夫更加变幻、强大。
云月穿过圆门,走过长廊,来到殿前的天井当院,站在月亮门边,看着众师兄练武。
今天没有练棍,而是徒手,练的内家拳,为主持欧阳方丈自创的一门拳法,叫金钟铁佛拳,拳意本旨以强身健体、修真养性为第一目的,所以拳路开合不大,以守身为主,以攻击为辅。此拳的精髓在于以身体为芯,形成圆柱体,守护圆柱体内受不到任何的攻击,战斗中以牵制敌人,保护性命为首,这样的一种拳法。
此拳法既反映了佛家不争强斗狠、不妄杀无辜的根本,也最能体现欧阳方丈为人处世的德行。
这套拳为寺中僧人必学武功,所以今天的人特别齐,寺中全部僧人全聚到一起,连伙房的僧人都过来了,排好队列,操练拳法。
云月正看着空游和空利练拳看得入神,手也不停地随着动作比划,忽然听见好像有人在叫他,声音很低,但足够听清,“云月,云月……”
云月顺着声音望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墙角的了得,正在那边随着大家练招式,边冲着自己这边呼唤着。
云月看他一眼,没搭理他,又继续看空游和空利练拳。
“哎……你来偷学武功了,我要告诉方丈!”了得又低声说着。
云月转过身,刚要跟他辩解,突然发现凌空飞过来一只金边儿僧鞋,正砸在了得头顶,砸得了得一个列些,“哎呦”一声,然后就老老实实继续练武了。
旁边的师兄偷笑,还挖苦他,“活该,让你不好好练功!”了得对着几位师兄做了个鬼脸,便继续练功了。
云月盯着地上的那只鞋,心里犯着嘀咕,云月认得那只鞋,只有方丈师父穿带金边儿的僧鞋,难道是师父的?可这个时间,师父应该在山顶打坐啊?
想到这儿,再联想自己第一堂课的内容,云月转身就往山上跑。没跑出去两步,便想起师父教的登空法,于是运气于脚掌,分气于双肩,施展陆地纵跳飞腾法。
云月已经很娴熟了,而且速度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山顶。远远看见师父,正坐在山顶的圆石上打坐,左脚只裹着僧袜,并未穿鞋。
云月很是惊喜,正要往上走跟师父搭话,但见师父始终闭着眼,恐怕打扰到师父,便转身欲回寺内。
刚转过身,便听到师父说话,“怎么空手来的,我的鞋为何不顺便捎过来?”
云月答了一声,“是,这就回去取来。”
云月也在心里责怪了自己,怎么想得这么不周全。
很快,云月便从山下折了回来,来到山顶,手里拎着师父的那只鞋,轻轻放到师父跟前。
方丈师父缓缓睁开眼,看看石头下面的鞋子,转身看看旁边的云月,手捻须髯,低身穿上鞋子,面向云月,坐在圆石上。
“了得挨这一鞋,可让你受启发啊?”师父问。
云月迟疑了一下,略微点点头。云月是有所启发的,不过尚不太明白。
师父继续说,“鱼儿如鞋,这鞋便是鱼儿,不过目标不同,力道不同罢了。”
云月恍然大悟,急忙点头,“弟子懂了,谢师父点拨。”说完转身回寺里了。
老和尚起身站在圆石上,面朝西方,轻诵佛号,“阿弥陀佛,尊主后继有人,您泉下,可安息了。”
第十四章 无意铸过错
云月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看着缸里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好不快活。
云月飞身跳到墙角的石台上,张开双臂,将第一堂课练习的内容发挥出来。
将视野融入整个山川,集中到山下的山涧,流水潺潺,水中的鱼儿在溪水中畅游,河道狭窄的地方,水流湍急,撞击到水中的凸石,激起晶莹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柔和的白光。
云月提起阴阳气,混合于胸,积聚之后分散至双掌,双掌缓缓相扣,两掌之间产生一团白雾。
屏气凝神,脑中不断搜寻着山涧的位置,同时还要控制掌心中阴阳气的力度。确定好方位,云月缓缓将双掌对向压缩,直到双手的五指相顶,然后用力向前方一推。只见手中白雾团如流星一般,在天空中划出一条白色的轨迹,飞向山下。
云月本想继续凝神聚气,视万物,闻自然,用意念跟踪白雾团的路线,但还没等气提上来,就听见“轰——”的一声惊天巨响,震得整个山都跟着晃了两晃、摇了两摇,巨大的声音产生的回响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寺里的和尚都吓了一跳,慌乱中纷纷往山下看。搜寻了半天,都没发现任何可疑,只有几个人看到了正在下降中的水滴和沙石,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又继续等了等,并无其他异常,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和尚坐在禅榻上,眯缝着眼睛,面带笑容,笑呵呵地低声吟唱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云月站在墙上,把手臂放下,心扑通扑通地跳得都快要喘不过气了,自己压根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动静。
之前练功都是自己一个人,享受其中,并未影响到他人,更不会像刚刚这样差点儿引起骚乱。
云月稳定了一下心神,突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正巧有人在山涧里捉鱼或者舀水……
云月不敢想象,急忙凝神聚气,沿着白雾团推出的方向搜寻,直到搜至山涧边儿,云月被脑中的景象惊呆了……
经过这么多次的练习,云月非常相信自己脑中的景象就是实际的景象,可这实际的景象还是让云月不敢相信。在白雾团的落点处,出现了一个一丈深,直径约两丈宽的大坑,两边的陡壁已经碎裂,堆在河道的两侧,还有许多碎石散落在周边。
万幸的是并没有伤到人,不过云月仔细看过了之后,心头一痛,坑的里面形成水洼,漂浮大大小小的鱼儿,周围的岸上也到处散落着死鱼,还有些鱼儿正顺着水流往下游漂浮而去。
云月自小受父亲的教育,非常喜爱小动物、植物。之前的变故父母丧命于眼前,加上来寺里后受佛家思想的熏陶,云月对生命有自己特殊的关心和怜爱,任何生物的离世,云月都会感到悲痛。
眼见着因为自己的过失,让如此多的鱼儿,魂归天外,云月自责不已,悔恨不已。眼泪顺着脸颊不住地往下流,慢慢蹲下,坐在墙上,耷拉着脑袋,像做错了什么大事似的,簌簌地掉着眼泪。
傍晚,云月没有吃饭,躺在自己的木榻上,怀里抱着珠子,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脸上毫无表情。
深夜,大家都已入睡,云月从屋里轻手轻脚地走出来,来到佛堂大殿,跪在佛前,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开始祈福。
这次跟上次有区别,内心的感情不一样。上次是完全不知缘何,被师父硬安排来跪拜祈福,这次云月深知自己的过错无法挽回,自己的罪孽深重到不可饶恕,也只能靠这种行动,来稍微缓解自己内心的悔恨和愧疚。
殿门外一双眼睛在看着云月,见云月非常虔诚地跪在佛前悔过,也就没有打扰,手捻须髯,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开。
次日清晨,云月欲起身回房,才发现自己已经站不起来了,
两条腿完全不听使唤,就跟不是自己的腿似的。翻身坐在地上,两只手攥成拳头,从小腿锤到大腿,还夹杂着蹬腿,鼓捣半天,总算恢复知觉了。赶忙爬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云月不想让其他人看见自己的行为,作为一个复仇者,云月【文】自觉背【人】负的使【书】命很重【屋】。虽然身处善家,但善既仁,仁既软,自己要始终强硬而坚毅,不能被善意和仁心,阻碍了自己报仇的步伐。
回到自己的房间,云月倒到床上,假寐了顷刻。
听到钟声响起,云月清洗了把脸,去膳房吃早饭了。
进入膳房之前,云月耸耸肩膀,抖擞精神,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打好斋饭,坐到了得对面。了得抬头看了他一眼,一撇嘴,又低头继续吃饭了,好像还在为前几天打赌输了感到不服气,云月没有特别的表现,很无奈地笑了笑,继续吃早饭,并没有提昨天白天自己的过错,和昨天晚上自己的悔过。
云月以为所有的事都只有自己知道,过去就过去了。
其实,除了云月自己之外,还是有几个人知道的。只不过为了保护云月、体谅云月,大家都心照不宣,并没有挑明,只是全当意外。
云月回到自己的院子里,飞上墙头,提气闻自然。
云月没有带着太多的目的性,只是单纯地把自己融入自然中,去感受、去享受。徜徉在山水之间,游离在烦恼之外,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