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我的命令,闯!”云一彪已经看清那只凶煞的野狼正蹲伏在路口,双眼紧盯着五匹奔过来的骏马。突然,那只蹲伏的野狼猛地站了起来,前面两条腿支撑着,做出了欲扑之状。正在这时,云一彪双腿狠狠地一夹马肚子,那匹“菊花青”便“嗖”地一下子凶猛地腾开四蹄,飞奔向前。
就在这一刹,那只故作凶煞状、准备猛扑上来的野狼,“嗷呀”一声吼叫,惊慌失措地倏然闪开,远远地逃窜而去。五匹骏马在野狼已经让开的路口,风驰电掣一般地飞驰而过,消失在浓重的晨雾之中……
沧海隆冬也异常,
小池何事暖如汤?
溶溶一脉流今古,
不为人间洗冷肠。
信口吟诵这首古诗的人是冀北第十五军分区司令员邵子甫!
在距马兰峪清东陵区不远,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周长七丈,深达二丈,池水雾气氤氲,水流清冽。池底似有几只泉穴,汽泡不断上升,使得一泓碧光潋滟的池水,在深秋渐寒的时节里,还不时有一串串水泡从池底上涌,水面上也不断地蒸腾起发热的水汽。这就是清东陵古来有名的“汤泉”。
“一彪,你以为东陵是从大清顺治年间在此地建筑陵穴时方才名扬远近的吗?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实,早在明代时起,昌瑞山就因它的山水秀丽而得名。就以这池‘汤泉’来说,早在唐太宗东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唐太宗人困马乏,也在这‘汤泉’里洗浴过呢!”戎装佩枪,身材不高,但却墩实健壮的司令员邵子甫,一边与公安局长云一彪沿着昌瑞山麓的一条羊肠小道,向山顶上爬来,一边俯望着山谷间那方已经渐趋枯竭的“汤泉”,说道:“我方才的诗,就说明早在清王朝来此山建筑大批古墓葬群以前,已经有许多人看中此地的地脉。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偶然来昌瑞山中打猎,发现此处的风水好,才决定在这里建立东陵最早的陵墓——孝陵的!”
“是的是的,邵司令说得有道理。”云一彪回头望了望随行的侦察员陈树基、黄健、国如剑和崔大栋。他们是在天刚放亮的时候,一路疾驰赶到临靠马兰峪清东陵的昌瑞山的。他们赶到之后方才知道,邵子甫司令早在前一天傍黑时分,已经奉冀东党委与行署的命令,亲自率领一营士兵,火速赶到了清东陵,夜深以前便将兵力分头部署在昌瑞山间十四座清陵附近。邵子甫特别将主要兵力布置在顺治的孝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孝贞(慈安)皇后的普祥峪定东陵以及景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等几座皇后嫔妃的陵前。这样布置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以上这几座陵墓尚末发生被盗事件。在这种特殊的情势下,邵子甫根据冀东党委与行署的指示,将这些陵墓作为了保卫的重点。此外,为防止附近村民到已经被盗掘过的慈禧太后菩陀峪定东陵、乾隆皇帝的裕陵等陵区滥伐树木,也相应派出适量的兵力防守。邵子甫对刚刚被盗的康熙景陵格外重视,派去看守的士兵也最多,那是要为云一彪带领的侦破小分队保护好作案现场。
现在,当云一彪的侦破小分队星夜赶到昌瑞山下以后,驻防在山麓的邵子甫司令员便亲自陪同他们,沿着山麓间的小路攀上山顶。云一彪见邵子甫大有儒将之风,心里很快产生了共鸣,兴奋地说:“邵司令读的诗很容易让我想到这片山区的历史。据我所知,蓟县的《州志》记载,戚继光也曾来此征战,并作下一篇传流后世的《葺汤泉记》。到了清朝,这昌瑞山更是诗人墨客的集游之地,听说他们多有诗篇留下……”
“你说得不错。清朝诗人李维斌也有诵‘温泉’的诗传世。如我记得不错,该是这样的诗句:‘题咏灵泉尽泛常,独教一绝重温汤。须眉读罢应心折,输与宫娃有热肠。’”邵子甫博学强记,信口吟出诗句,诵罢又仰面哈哈大笑说:“脚下的‘汤泉’,不愧为东陵一景。可惜目前泉水无人管理。全国解放以后,如能在此山修一座温泉疗养院,当是最好的选择了!”邵子甫说到这里,急忙挥了挥手,结束了自己的题外之话,正色对身边的云一彪说:“一彪同志,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根据李楚离书记和黎亚夫专员的指示,我们会很快控制住清东陵地区的局面。同时,我们也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配合你们小分队早日侦破景陵盗掘案!”
云一彪说:“太好了,邵司令,关于景陵的情况,我们五人刚刚来到,还想多听听您的意见!”
邵子甫略一蹙眉,说:“据我估计,很可能是隐藏在附近的土匪作案。当然,我是带兵行伍出身,对于侦破案件还是外行。一彪同志,此次在清东陵中作案的到底是什么人?对于我邵子甫来说还是一个谜。不过,为了让你们尽快地了解有关情况,我昨晚率部队来到昌瑞山不久,就已经命令我手下的敌工部长黄金仲同志,到东陵附近的几个村庄去摸情况了……”
“黄金仲?”云一彪听到这个名字一愣。
邵子甫说:“黄金仲同志是我的老部下,在抗战的时候战斗得很英勇,是个很有胆识和魄力的干部。当然,我所以让黄金仲配合你们侦破小分队的工作,除了因为他是我们的敌工部长以外,还有另一层原因——黄金仲有许多相熟的亲戚朋友就住在这一带,可以很快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只要有了线索可以破案,我想缉捕凶犯就都不难了!”
云一彪说:“据我们掌握,黄金仲早年在华北采金公司当过矿警,曾与马兰峪一带的土匪有些瓜葛……”
邵子甫胖胖的脸上绽露出慈祥的笑纹,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对下级很有感情的指挥员。邵子甫点点头说:“对黄金仲从前历史上的问题,我们早已经了解。他当矿警时并没有发现什么恶行。至于说他与当地土匪有什么关系,我们还不掌握。我以为凡事都不能离开当时的背景,既然他当过矿警,接触一些当地的土匪也许不足为怪吧?……不过,黄金仲在军区里当敌工部长,或是从前在六区队当侦察班长,都他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得很勇敢!”
云一彪见他这样评价黄金仲,便转了话题说:“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决不是说黄部长有什么问题!邵司令,我们现在很想尽快到景陵的被盗现场去看一看,以便根据现场的勘察来决定下一步的侦察方案,可以吗?”
“当然可以!走,我随你们一起到景陵去!”邵子甫也不想就景陵被盗的案件过多地发表意见,毕竟他也是前一晚才奉命赶到这里,对案情也是一无所知。
第16章 跳入云一彪视野中的可疑目标
“邵司令,那就是景陵!”哨兵在前一指。众人穿过偌大一片浓荫匝地松树林,前方的岗峦之上便出现了那座高达数丈的神道碑亭。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危危高耸的大碑楼和一甬青石为底、宽达数丈的神道。神道两旁由南往北,依次竖立着由象、狮马、武将、文臣等组成的石像生群。这些由巨石镂凿的动物与人物,无不细腻逼真、栩栩如生。在这条宽大宏伟的神道尽头,便高高地矗立着景陵巨大的牌楼门与一根根镂刻着云霓图案的青石望柱。所有沿着青石坡道爬上来的人们,在看到历经劫难后依然壮观辉煌的景陵全貌时,也透过一层层熠熠闪亮的殿阁,望见远方起伏的岗峦之巅,不时闪现着八路军战士荷枪巡守的身影。清东陵再次恢复了它所惯有的庄严与肃穆。
“云一彪同志,这就是被盗匪们大劫过后的现场!唉,太恶劣,简直是太恶劣了!”一行人来到康熙景陵的正门。邵子甫进了隆恩门,只见浩劫过后的隆恩殿内外一片狼藉。他抬头仰望大殿,只见门窗均已毁坏,不禁痛心地叹道:“这些为了贪财而不惜孤注一掷的不法分子!由于他们的无知、贪婪和愚昧,毁坏了本来不该毁坏的东西。一彪同志,你看这座隆恩殿的建筑规模有多么壮观!这是要比那些金银财宝还要贵重百倍千倍的文化遗产呀。他们却一点也不加保护!这些为一时贪欲而不惜毁坏文物的家伙,他们是罪人!是中华民族的可耻罪人啊!”
云一彪面对隆恩殿内的惨景,心情异常沉重。他的目光从大殿中央那块“隆恩浩荡”的蓝底鎏金横匾上移下,看到了大殿里那张巨大的楠木香案,如今已经被挤得变形坍倒,四只木腿拆断了三只。云一彪完全可以设想出,数日前那些撬盗景陵地宫的不法分子,一定在这座空旷的大殿里进行了一次你死我活的分赃。香案与佛龛被挤压成支离破碎的惨状,就足以证明他的判断。当日,那些为了分得更多赃物的盗陵者们在香案前发生过厮打与殴斗。而青砖地面上的尘埃间留下的乱七八糟的足迹,则从另一方面证明盗掘景陵并且参加分赃的人数,远比在冀东行署紧急会议上李楚离同志分析的还要多,至少也有二百余众。云一彪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沉重了:这么多人前来盗陵,又怎么可能都是土匪呢?
“云局长,你看,我在这里拣到了一只弹壳!”国如剑从挤碎的佛龛下的尘土里,小心地剥出一枚金烂烂的子弹壳来。当他把子弹壳托在掌心上,来到云一彪和邵子甫面前时,所有的人都吃惊地睁大了双眼。有人说:“这大殿里怎么会有弹壳呢?而且是新的……”
“毫无疑问,这座大殿里有过一场激烈的财宝之争!”
云一彪托着那枚黄铜的空弹壳沉吟着,忽然问道:“既然有人在这里开过枪,应该可以找到一些血迹吧?”
黄健、崔大栋和国如剑等人顿时领悟到什么,急忙四处分开,在大殿的角角落落里俯身寻觅着可能遗留下的血珠及犯罪者的蛛丝马迹。然而,寻遍了大殿内外,却一无所获。
“云局长,是有人在分赃过程中开过枪,但应该并没有伤到人。”胆大心细的行署公安局侦察股长陈树基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寻视着,忽然,他朝隆恩殿内那高高的穹窿顶上一指,对众人说:“请看,弹着点在顶上!”
“真是天大的怪事!”邵子甫仰望着大殿的穹窿,只见精工彩绘、五彩缤纷的图案组成的盘龙藻井之上,确实有一个弹着点。“是谁偏偏向天棚上开枪呢?”
“邵司令,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云一彪举着那枚空弹壳说:“从这枚空弹壳不难看出,它是从一支驳壳枪里打出来的。打枪者的目的显然并不是为了打死什么人,倒极像为达到什么目的而进行恫吓!这就说明在这群二百余人的盗陵者中间,多数人手无寸铁,少数人手里有枪!如果这些人中每个人都有枪的话,那么当这个人向藻井上放枪的时候,必然有人还击,也必然会发生伤亡事件,然而现场中没有任何血迹。所以我判断盗陵的人中绝大多数手里没有枪!”
“嗯,很有道理!”邵子甫与云一彪及侦察员们走出隆恩殿,来到后陵区的方城之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景况更加狼藉不堪:四周由两丈余高青砖墙围起的偌大一座方城内,遍地扔满了稻草,那显然是盗陵者们临时休息用的。稻草堆和稻草铺比比皆是,乱七八糟。在方城的明楼下,留下了一滩滩的臭屎和便溺的痕迹。邵子甫环顾这一切,愤愤地骂道:“不用说也知道,这全是胡子土匪们干的,真是些乌合之众……”
“邵司令,是什么人干的,目前还不能下结论呀!”云一彪显然对现场勘察的结果另有见地。他和邵子甫来到那座已经被盗陵者挖撬得乱糟糟一片的琉璃照壁墙前,指着那照壁下几搂粗的漆黑洞口,说:“盗陵的指挥者显然对皇陵地宫的结构了如指掌。他们在撬挖地宫洞口的时候,没有像当年军阀孙殿英那样,盲目地到处挖坑打洞。他们没有走冤枉路,开始就知道地宫的入口在这座琉璃照壁下面。这不能不让我们认定,盗掘景陵的主犯之中,不但有本地人,还有人在日本统治时期或者说在更早的时候,进过长期被重兵防守的清东陵。否则,日本人撤退以后这么短时间,即便你可以每天进皇陵里来寻找进宫的门道,也是无法找到的!”
邵子甫沉吟不语,心里在暗暗地品味着公安局长云一彪的话。他觉得这些句句有见地、有分量的话,只能出自一位具有丰富的侦破疑难案件经验的专家之口。邵子甫不能不对年轻他许多的云一彪刮目相看。
“局长,地宫还要亲自去看吗?”国如剑手里拿着一支长柄手电筒近前探问道。
云一彪望了望沉默着的邵子甫,果决地说:“地宫当然要进。邵司令也一定想去勘查的,那里是我们勘查的主要现场嘛!国如剑,一只电筒不够用,你们马上去折几支松明子来,点燃几只火把,地宫里很黑!”
一簇簇火把点燃了,跳动的光焰映红了空荡荡、阴森森的地宫。云一彪和邵子甫在国如剑、陈树基等人的簇拥之下,沿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来到地宫深处。火光映亮了高高台基上的“金井”,六口已经在暴力下被利斧劈得支离破碎的楠木棺材,东倒西歪地横卧在那里,中央那口黑釉斑驳的巨棺之下,躺卧着一具已呈蜡状的僵尸,那是这座景陵地宫里的主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他身上的黄绸龙袍,早已因年深日久变得缕缕片片,祼露出风干的尸身早已萎缩变黑。
“太不像话了!真是一伙穷凶极恶的暴徒呀!一彪同志,如果有一天侦破此案,一定对盗陵的罪犯严惩不贷!”
“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您和冀东党委所望,力争尽早侦破此案,抓捕凶手!”
云一彪在勘验了地宫现场以后,陪同邵子甫走出空气窒息、阴暗潮湿的地宫,一同来到燎炉旁的东配殿里略作休息。邵子甫说:“一彪同志,从盗陵的现场来看,这确实是一伙心狠手辣的歹徒所为。也就更加印证了我最初来到昌瑞山时的判断,一定是附近的深山老林里隐藏的土匪,一直在暗中打清东陵的主意,现在趁乱洗劫了景陵。”
“可是,据我们公安部门掌握,附近山中并无土匪的绺子潜藏。当然也更不会有一二百人的匪绺子,蓟县附近即便历史上也没有这么多人数的匪股,”云一彪显然并不认同邵司令的判断。在他斟酌过后才不得不反驳说:“邵司令,您认为从现场看很像土匪干的,我很赞同。但是,有些虽然不是土匪却已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有时也可能干出比土匪还凶残的事来。我始终认为,冀东区党委和行署对此案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认为景陵盗案既然不可能是大股土匪所为,那么就必然是附近一些不法村民们干的!”
“不法村民?”邵子甫有些意外和困惑地摇了摇头,说:“村民们怎么可能做出盗陵的事来呢?再说,日本人才刚刚撤退,他们又是怎么集合和组织起来的?又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胆量和号召力去这样做呢?”
云一彪说:“邵司令,这就是我们必须侦察清楚的。刚才我在隆恩殿里仔细看过,之所以说盗陵者很可能就是距马兰峪不远的村民们,是因为我看到地上有很多旱烟的烟蒂。那是些劣质的干烟沫,常吸洋烟或水烟的土匪一般是不会吸的。当然,如果真的是村民们干的,那么,究意是谁能有这么大的欺骗性和号召力,在短时间里集拢来这么一大批人呢?我想他一定不是一般的土匪,毕竟土匪在解放区百姓中的名声是很臭的。谁能听信土匪的鼓动来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呢?……”
“这……”邵子甫虽然在口头上难以认同,可是他在心里又不得不感叹云一彪的分析入情入理。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很难与云一彪取得一致,便无意继续深谈,转身率先走出了配殿。一行人来到景陵的前庭。在牌楼门前,竖立着两根雪白的汉白玉镂刻的华表。邵子甫似乎很欣赏这清代的雕刻,饶有兴味地谈论说:“一彪同志,你看这华表雕刻得多美,从这一根华表就不难看出清东陵的古代建筑水平啊!这几米高的一根华表上,居然有须弥座、土衬石、栏杆、云板、承露盘、望天吼这六部分。你看这须弥座镂雕的几十条龙,每条龙都各具情态!喏,你再来看这华表的柱身上,上面所刻的图案除开一朵朵的云霓,就是通体上下的一条升云飞龙呀!啧啧,堪称千古神功,如此珍贵历史文物所组成的庞大清东陵墓葬群,无论被什么人盗掘,都是我们坚决不能允许的!……”
云一彪对邵子甫这番自言自语般的谈吐心领神会。他知道,在破获盗陵案件的问题上,自己与这位八路军战士出身的军分区司令员之间,只是在侦察的方向上存地分歧。这种枝节问题上的歧见并不影响他们之间在侦察景陵特大盗案上的合作。云一彪正欲继续与邵子甫就以上问题交换意见,不料突然从前面的五孔桥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司令员,我们已遵从您的命令,走访调查了附近群众!”云一彪回身一看,只见从景陵外的五孔桥方向走来四五位穿着草绿色军装的人。为首的军人身材魁梧,腰间挎着一支匣子枪。驳壳枪的手把从木匣子口里露出来,枪穗随着他疾如星火的大步走动而摇动着。他的军帽下有一张马型长脸,黧黑的脸膛上隐约可见生有细密的麻坑。虽然他身穿的那套八路军装已经洗得发白,但仍旧抵挡不住他精干而机警的气质。云一彪知道,他很可能就是在蓟县一带很有名气的第十五军分区敌工部长黄金仲。今天出现在景陵里的黄金仲,与数日前在景陵的隆恩殿里边吃酒边指挥这场骇人听闻的大盗案时的他,俨然判若两人。稳重而谦和的举止,与在大殿里用手枪逼迫刘七等人交出私藏珍宝的盗陵者首犯的凶煞相形成了鲜明对照。
黄金仲当然不清楚云一彪方才和邵一甫之间,刚刚就有关盗陵侦察方向所发生的争论。他郑重地向邵子甫敬了个军礼,说:“从昨天傍晚到今天清晨,我根据司令员的指示,已经带着敌工部的同志分头到西沟村、东沟村、南大村、三拨子、破城子、裕小村和新立村等深入群众,调查走访。经过我们和群众的接触,得出的最后结论与司令员预先所估计的完全相同。现在已经可以认定,清东陵的特大盗窃案完全可以肯定是一伙外地流窜到马兰峪的土匪所为,与本地人没有半点关系!……”
云一彪见邵子甫如有所料地点头赞许,仿佛感到黄金仲的报告为他方才的判断做出了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旁证。
邵子甫故意问道:“黄部长,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是附近的村民们因为贪财,在混乱之时受什么人的煽动,一念之差干出了违法之事?”
黄金仲对邵子甫的话心领神会。他斜睨了一眼云一彪和他身后几位目光犀利的侦察员,急忙说:“报告司令员,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附近村民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违法的事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何况是人?我黄金仲就是距离马兰峪不远的西沟村人,我是非常熟悉附近村里的父老乡亲的,他们决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云一彪冷冷地打量着黄金仲。他并不认识黄金仲,索性不与他搭话,对邵子甫说道:“邵司令员,我认为这次在马兰峪地区趁乱盗掘清东陵的,不像是远路流窜作案的土匪。从八月十五日日本守陵部队撤退到几天以前景陵突然被盗,不过二十几天的时间。如果是外地流窜到这里的土匪作案,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手。况且据我们掌握,方圆百里之内也没有一二百人的匪绺子。邵司令员,我认为那些盗掘景陵的不法分子还是有可能就隐藏在马兰峪附近的村落里,这是一个不应该忽略的侦察方向!……”
“嗯……这……”邵子甫没有想到这位血气方刚的公安局长如此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从内心里赞同黄金仲的意见,然而云一彪的话有理有据,一时也让他无法驳斥。所以,邵子甫很想尽快离开景陵,结束这种不愉快的争论。
黄金仲见邵子甫很尴尬,对云一彪越加产生抵触和反感。他听到邵子甫介绍了云一彪的身份以后,立刻就将他刚才的判断顶了回去,说道:“我这个人说话从来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决没有藏藏掖掖。虽然我生在西沟村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长在西沟村,可我终究是党培养多年的八路军领导干部,所以我说的每一句话更应该是从党的利益出发。刚才我向邵司令员报告的情况,并不是我黄金仲信口胡说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和敌工部的同志们遵照邵司令员的指示,在附近村子里调查摸底后,才得到这个结论。云局长,请问你是根据什么说盗景陵的人,就隐藏在马兰峪附近的村子里呢?你不是今天早晨才刚刚由蓟县赶到这里的吗?既然是这样,你有什么理由一口咬定盗陵是我们附近的村民干的?又有什么证据去否定外地流窜的土匪到清东陵作案呢?”
黄金仲咄咄逼人的质问,使得与公安局长一同前来的侦察员们十分气愤。特别是性情耿直的崔大栋更是气得胸口起伏,不待别人说话,便气冲冲地说道:“黄金仲,你不要那样盛气凌人!到底是什么人盗掘了景陵,现在不是你打保票的时候。是真的假不了,是假的真不了!我们当然要查他个水落石出!”
“你……”刚才气势汹汹的黄金仲,万没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